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样例5]

时间:2019-05-12 13:3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一篇: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市编教材讲座2:不能忽略对孩子责任心等重要品德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一)自己的事自己做

做父母的不要事事替孩子包办,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的人格和学会承担义务。我在日本看到一岁多的孩子,父母就送到学校里,孩子自己学会吃饭,饿肚子也不要父母帮忙喂饭。书包也是孩子自己背着,父母是不会帮忙的,除非真的非常重,孩子的力气不够才会帮忙。我们看看自己的孩子,都是父母背着书包送孩子上学,回到家里都是父母盛饭,都是父母收拾碗筷。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统统包干了,这不利于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担当。

(二)犯了错误要认错

有一次我们一家去逛超市,谢锦炜看到打保龄球的游戏,就排队去玩,结果玩了五分钟后面一个8岁的小男孩就冲到前面插队,众人责备她母亲和孩子不排队,母亲不但不教会孩子认错,反而变本加厉与大家吵起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错误,它不但会纵容孩子不讲秩序,还会培养死不认错的思想。

我跟日本人共事多年,工作上犯了错误,日本领导从来不怪罪下属,经常听到“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这个问题是我造成的,我来解决。”

我们国内很多家长或者领导,出了问题从来不检讨自己的过错,总是归咎下属或者他人的错。比如:有些领导经常责备下属:你怎么又被客户投诉了?你这个月的绩效怎么这么差?

(三)造成损失要承担

有一次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孩子逛服装店,服务员非常热情地给妈妈拿衣服试穿。孩子看到店里一只陶瓷做的老鹰,孩子想玩去搬动了一下,一不小心老鹰摔在地上,满地都是碎片。妈妈从试衣间出来,说衣服不合适,带着孩子就走。店员说“女士,你的衣服不买没关系,但是你的孩子打碎了我们店里的LOGO,这只鹰要300元,你要赔偿哦。否则,明天店长来巡视我的店子,我要被罚款的。”女士大声地说”“孩子又不是故意的,为何要我们陪?”说完拉着孩子的手就走,店员就是不放,两个人在那里争论不休,孩子在一旁大哭起来。好妈妈应该告诉孩子说“阿姨,对不起,我损坏你的东西了,我们陪你300元”

还有一个例子,上周去一个新开的酒店吃饭,人满为患,好不热闹。服务员非常忙,我们一家坐下来正准备点菜,我发现对面的一桌一个小孩子打碎了玻璃杯,于是妈妈起来,拿着扫把扫干劲碎片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虽然服务员没有发现,但是这种侥幸的逃避心理,也会让孩子长大之后,学会采取投机行为!孩子心想:为什么妈妈不着声,也不赔偿呢?

(四)承诺的事要做到

妈妈应该从小就教会孩子信守承诺,答应的事要做到,这种品质非常重要,也是极其负责任的表现。比如,孩子答应今晚10:00要睡觉的,结果看电视【爸爸去哪儿】,看到凌晨才入睡;说好第二天上午去爬山的,结果因为今晨起不来,又不去爬山了;等到中午,本来孩子答应了妈妈要学做一道菜,结果孩子在写作业,你又纵容他不学了。这种连锁反应的不讲诚信行为,会导致孩子今后承诺的事总是不能做到。信口开河就成了一种习惯,请问今后如何取信于人? 我在外企工作是非常信守承诺的,比如:说好了下午2:00开会,所有人就必须准时到场。在日本,哪怕你迟到一分钟也要打电话向领导报备。可是,我们国内很多企业的领导开会都喜欢拖延,从不守时。

(五)凡事不要找借口

学校里经常会听到杨老师要求孩子们周日下午六点到校,结果有个别孩子没有准时到校,老师问她为什么没有准时到校,孩子说路上堵车!有些爸妈顺便还补充和验证一句“杨老师,今天路上确实车多,堵得厉害。”做爸妈的非但不认为迟到的行为不妥,应该向老师道歉,反而为孩子辩解,迟到是没有办法的事。我请问:为什么不可以早一点出发呢?这是一种对学校老师和制度的敬畏,但凡对人对事欠缺敬畏感的人,都会找借口。

我在外企工作时,有一个助理叫李晶,我交代她“今天晚上必须来加班把报表完成。”晚上她来到办公室,开灯不亮,结果发现停电了。第二天我问她“为什么昨晚没有把报表做出来?”她说:“昨晚我来了,因为停电所以没法完成报表。”这就是典型的找借口。难道办公室停电就没法完成报表吗?可不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去咖啡厅完成报表?可不可以去网吧里完成报表?找借口总比方法多,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敬畏不足!

(六)遇事要归因于我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归因理论,说的是成年人遇事都喜欢归因于他人,很少反省自己。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串门,朋友很高兴的迎接我入屋,我看到客厅里摆放了一束鲜花。

朋友说是从昆明带回来的。晚上他的太太拖地,不小心拖把撞到了花瓶,花瓶打碎,地上到处流着水,鲜花也掉了8多花蕊。朋友大怒,斥责他的太太:“你怎么搞的,这么不小心,我辛辛苦苦带回来的花,都被你弄坏了。”她的太太也不依不饶:“你这个猪脑袋,谁叫你放在客厅的,明明知道客厅里容易碰倒,你还怪我。”两个人互相骂起来。

我在想,要是换一种思维也许就没有问题。要是朋友这么说:“太太,都怪我不该把花瓶放在客厅。”太太就会说:“都怪我做事不小心,下次我会注意了。”遇事归因于我,夫妻就会和睦,家庭就会幸福。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你带着孩子去春游,到了树林里听到鸟叫,孩子非常好奇,抬头一看,正好一鸟屎拉在孩子的头上,孩子非常生气,捡起石头去打鸟,还揣了大树两脚,做父母的就应该开导孩子:我们是来春游的,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坏了自己的心情。再说我们来到森林里,森林是小鸟的家,是它们的领域,我们打扰了它们,因此是我们不对,请不要怪罪小鸟。

(七)做事要力求完美

在家里,家长要教会孩子,做事要力求完美。以前,我们总是发现孩子做事非常随意,总会留下很多收尾工作给爸妈。现在我家就要求孩子每次洗澡完毕,要求毛巾要洗干净挂起来,洗发液、沐浴露的瓶子必须归位摆放整齐,地上的水必须用拖把吸干净,免得后面洗澡的人不小心滑倒,造成身体伤害。电吹风用过之后必须关闭电源插座等等。

我在5年前去深圳麒麟山庄讲课,建设银行的行长们145人参加培训,中午有行长提出做一份通讯录。我安排助教刘芳统计和制作通讯录。结果145人就只统计了143人,有一个刘行长在教室外面抽烟,有一个李行长在洗手间,他们返回教室一看,就发现没有自己的名字,非常不高兴。于是要求通讯录重做,第二次做出来下发,结果刘行长带着老花眼镜看了看通讯录,说他的邮箱又搞错了。于是又收上来进行第三次修改。第三次改好下发到每个人手上,结果他们抱怨没有订书针。散页的通讯录4张,他们翻阅起来不方便。第四次收上来装了订书针。这次有些人不满意的说,订书针有国际标准,应该要订在A4纸的左上角成45度角。于是又拆下来进行第五次重工。最后总算完成了。这就是一个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做出一份通讯录被修改五次的经历,从小没有培养追求完美的精神,长大后走向社会还是会遇到很多批评,甚至让领导感觉她们做事不放心。如果让领导感觉做事都不放心,哪有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垂青她呢?

(八)不给别人添麻烦

大家都有去麦当劳吃薯条和汉堡的经验,我发现在日本吃完了薯条和汉堡,他们会很自觉的将台面收拾干净,把餐盘端起来,将垃圾倒掉,才能离开出去。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因此,消费者用餐完毕都会非常自觉收拾台面,不要给服务员添麻烦。为什么我们国内很多人去麦当劳用餐,吃完了用纸巾擦干净嘴,桌上一片狼藉也不收拾就走了?看来我们还是缺乏这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意识。

很多人的潜意识认为:我是来花钱消费的顾客,我不收拾桌面,也会有服务员收拾。麦当劳公司在全世界的管理方法和标准都是一致的,估计到了中国就要修改服务的标准。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虽然没擦干净也不会被人批评,虽然大部分时候并没有机会跟下一位乘客认识,但这种意识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个日本人的心中。

大家想想我们的家庭教育,估计很多人不会这么做。有一次我去一家上市公司讲课,远远看到一个女孩在打水喝,饮水机的水用尽了,她本应该换一桶上去的,结果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后来一个男孩子打水喝,结果发现没水了,他非常失望。女孩还站在一边大笑。这就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也许你会说女生没有力气,扛不动一桶水。我觉得扛不扛得动一桶水,这是能力问题;有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这是态度问题。

再举第三个例子,家里的卫生间纸巾用完了,就应该教会孩子马上换一卷新的上去,洗手间马桶弄脏了,孩子要自己擦干净,不要给家人添麻烦。这种品质日后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西方和日本最值得尊敬的不是科技和国力,而是这些民族从小就教育孩子负责任、感恩、守时、信守承诺等一系列教养汇聚成的社会尊严氛围。本人没有任何崇洋媚外的意思和心态,只是觉得一个责任意识非常强国家和民族,它的发展就非常快,非常好。美国西点军校的口号是“国家、荣誉、责任”。日本这个民族,在培养孩子责任意识方面,确实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孩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共同培养出来的,光靠任何一方都难以培养出责任感强的孩子来,我们呼吁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富强,共同培养负责任的孩子和社会公民!

第二篇: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孩子为什么没有责任感

市编教材讲座2:不能忽略对孩子责任心等重要品德的培养

孩子为什么没有责任感

当今时代,做父母的都希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60、70后都在当心85、90、00后的孩子没有责任心。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提到责任意识的重要。那为什么我们都有这个当心和顾虑。为什么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国人缺乏责任感。

本人通过一些生活事例来说明:父母缺乏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

(案例一)一个2岁的孩子在公园里玩,如果想尿尿了,父母会怎么做,一般都是就地解决,很少带孩子到洗手间去。所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原来尿尿是可以随时随地的,长大之后孩子就缺乏维护环境卫生的责任,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东西,开车时都会打开玻璃窗向车外吐口水,扔东西。

(案例二)3-4岁孩子读书放学回家,父母经常会问,宝宝在学校里老师有没有打你?同学有没有欺负你?同学有没有抢你的书?我在日本发现,父母通常会问:宝宝在学校里,你有没有向老师问好?你好吃的东西有没有跟同学分享?你的书有没有借给有需要的同学阅读?所以,日本培养的是奉献利人,我们培养的是自私心理。

(案例三)6岁的孩子不小心头碰上桌角,痛得在地上耍赖,哭着不愿起来,有的父母马上就去拍打桌子,都是桌子的错,不是孩子的错,这样孩子是高兴地起来了,殊不知这种行为是一种责任的转嫁,明明是孩子的错却归咎桌子,所以孩子潜意识里就形成了今后什么事情都是别人的错,都不是自己的错,长大之后推卸责任就是这么来的。要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日本孩子身上,日本父母马上就会问:孩子,你这点痛你都承受不了,将来怎么保卫祖国,保护爸妈?是男子汉就给我起来,父母用激将法让孩子起来了。妈妈问你:“你的头碰上桌子了,也许有三个原因:一是地上很滑;二是你自己不小心;三是这个地方不应该放桌子,没有桌子你就碰不上,请问你是哪一种?”孩子哭着说是第二种情况。妈妈说既然是自己不小心,那今后怎么办?孩子说:“我今后走路会小心了。”妈妈说:“你现在走一遍给妈妈看。”于是孩子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起来,采取机会教育。而我们往往怪罪桌子,推卸责任。

(案例四)2008年我在山西太原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我看到一对中国夫妇,父亲抱着一个7岁的男孩,母亲给他喂果冻吃,孩子不喜欢吃果冻,母亲就从包里掏出一个梨子,削皮喂孩子。后面一对美国夫妇,父亲扛着一个大包,母亲扛着一个小包,孩子背着一个书包,我提着一个电脑包,我们整整齐齐的排着队。孩子的书包有点重,总是往下掉,美国父亲回头看一眼就当没有看到,这个书包是孩子的就必须孩子扛起了。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要父母喂东西,美国孩子自己吃东西?为什么中国的孩子要父母抱着,美国的孩子自己站着?为什么中国的孩子要父母扛着书包,美国的孩子自己背着书包?这就是一个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问题。

(案例五)2010年我去清华大学总裁班讲课,看到一个清华大学生西装革履走在前面,后面一个老父亲左手提着一床大棉被,右手提着一桶生活用品,可能是送儿子去清华大学的宿舍里安排住宿。有北京日报的记者将整个过程都拍摄下来,第二天的报纸头条写作“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主标题。文章指出:一个上大学的儿子,这些日常生活都是自己的,自己不承担却让老父亲扛着送到学校,这点责任都不愿承担,将来毕业了又有什么用?媒体就是这么评价的。所以,纵观上述五个例子,我发现: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国人都缺乏培养责任意识的方法。

第三篇: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青春期跟孩子的沟通

市编教材讲座1:父母要重视对孩子进行青春前期性教育

孩子早期性教育的方式方法

很多家长特别容易忽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一是自己认为这种事不好启齿,也没必要说,反正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了。二是不知道该跟孩子讲什么,因为自己就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讲多了可能反而起了教唆的坏作用,因此很多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很纠结。

青春期是孩子的一个人生岔路口

青春期最重要的标志是性萌动、性发育、性好奇和性探索。由于当前很多家庭生活条件改善,食物当中动物性食物的比例增高,加之媒体文化传播中情色内容的刺激等原因,造成了孩子性发育提前。性发育提前并不只是中国的孩子,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孩子性发育普遍提前,而性发育提前会造成性心理前倾、性探索早期化。因此家长应将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同步进行,家长应知道性发育是很正常的,要以健康、愉快的心态迎接孩子青春期的到来,告诉孩子青春萌动标志着他将告别童年踏入青年人的行列,要鼓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自尊、自强、自爱、自律,要学会尊重女性;懂得人既具有生物性也具有社会性,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社会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走好了,孩子成长顺利,走岔了,则将误入歧途。所以青春期是孩子的人生岔路口,家长应当在岔路口当好路标。

李双江之子作为星二代,他的幼年是在微笑、赞扬、鲜花、荣誉中度过的,他的青春期前期受到了家长无比的娇惯和宠爱,在这种情况下启动了他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发展过程中,纵向的人际关系即和父母的关系处于松懈状态,孩子往往有摆脱家长束搏的倾向,而他横向的人际关系即和同学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朋友的一句话往往胜过父母的千言万语。恰在这个时期,李双江之子和同龄人的交往中结识了富人少爷、花花公子,在哥们的簇拥吹棒中,其贪图享乐的价值观已开始蔓延,炫富炫权,接触了有过前科的不良少年后更加目无法纪,惹事生非,本来就没立规矩的家庭教育,又遭遇同龄小伙伴的诱惑,他的自我和私心进一步地膨胀,这个被娇惯了的孩子失去了爱心,失去了对周围人应有的尊重。周围人给他的是赞扬、宽容,家长给他的是纵容,所以他失去了行为的约束,失去了道德底线,因而他可以很自然地无法无天,可以傲视同学、老师,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任凭他性欲地泛滥,17岁小小的年纪就做出了这样令人吃惊的事情。

李双江之子的恶性事件至少应有两点启示:

质的健壮、才智的焕发和少年特有矜持,是孩子长身体、长知识、立志向的黄金时期。而此时的孩子也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上,引导得好,孩子从此就健健康康地走入了青年的行列,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被社会所接纳的人。当然,青春期也是危险期,因为此时的孩子半大不大、半懂不懂,有充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但又缺乏阅历、缺乏道德约束、缺乏社会经验,最容易被坏人所利用,最容易受到引诱,最难抵御诱惑,所以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重视。特别是很多家长在孩子考上中学之后,自己就松了一口气,觉得解放了,但其实这个时候恰恰是最关键的时候,孩子初中三年的青春期教育非常重要。家长们重视孩子成才,这没有错;但是家长更应当重视孩子成人,重视站在十字路口的孩子的成人教育,教他有爱心,教他守家规,教他学会自律,教他学会交友,教他守住道德底线。这样他才可能成为一个被社会悦纳的人。

拥有优越的教育资源是非常好的,可以让孩子得到优质的教育,可以给孩子创造很多发展平台、展示才能的机会,让他更自信、更乐观,但是运用不当也会造成坏的后果,从而好心变坏事。优越条件是把双刃剑,就看家长如何使用。李双江晚年得子,运用自己的名人身份给孩子创造了很多的优越条件,李XX4岁入选中国幼儿申奥大使,4岁学钢琴,8岁学书法,10岁进少年冰球队,15岁开歌友会,进名校进国外私立髙中„„凭家长的光环和人脉让孩子轻易获得夸奖、荣誉、名校,这不是好事,孩子没有付出应付的汗水,他也不懂得珍惜。李天一家长的失误在于只热心成才教育,完全忽视了成人教育;过多地占有优越的教育资源,没有正确地利用这些资源;忽视了德育,造成了孩子的狂妄、自私、骄纵,终于在法律面前撞得鼻青脸肿。孩子的确“坑爹”,可爹呢,爹是慈心办了错事,也坑了孩子!

据说,出事之后,李XX的母亲还忙着去求人、忙着去掩饰,还想用钱、权、户口、房子来摆平。这种做法更不够理智。现在应做的是忍住亲情,让孩子自己去承受严重过错带来的法律惩罚,让他在承受中体会责任、体会尊重、体会怎样做人、体会怎样自律,这样才能带来孩子迟来的成长。

第四篇: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小措施

家长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小措施

一、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二、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三、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

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到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第五篇: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市编教材讲座3:学会沟通,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要做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从小到大,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确’的,但有效吗?当我们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听进去了?还是把头扭到一边,或者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门关起来?要知道,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是非常可怕的,要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营造温暖的亲子关系。”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普遍缺乏沟通,注意到生活中的“关门现象”:“孩子回家就把门关上,关门其实是孩子的一个表情,表达的是‘别理我,我不愿意跟你说话’。因此,孩子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天天见面,却不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关门?“因为在家庭的对话中,家长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永远正确的建议者,这使家庭对话充满说服、威胁、控制与建议,其实它们都是沟通的绊脚石,阻碍了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家长的反应是对他们感受的不接纳,他们只好闭嘴、或为自己辩护、或充满愤怒。”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受到的困扰告诉我们,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曾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抚,甚至会加深创伤。

“倾听与接纳更具有建设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倾听与接纳让孩子感觉到我是重要的、受尊重、有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因此获得成长。”

老师举了生活中的一例。女儿3岁时,着不愿意去,她怎么说服都没用,一天孩子又在幼儿园门口哭着不愿进,她也烦了,干脆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孩子说幼儿园这不好那不好,说完之后,做了个让她非常惊讶的举动:“孩子把眼泪一抹,书包一背,跟我说妈妈再见,我要进去了。其实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倾听与接纳。”(亲子教育,早期教育,早教,早教中心,幼儿教育,幼教)

2.洞察需求比看见问题更重要。

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时,家长很容易只看见孩子的问题,却看不见背后的需求,事实上,“问题行为”是孩子表达需求的另类方式,孩子借“问题行为”释放出被压抑的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出问题的永远是隐藏在表面背后的“需求”,而不是行为本身。

3岁的女孩跟妈妈说:“长大后我要跟石头结婚,生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对此,有的家长会说小小年纪怎么想这些,给予孩子支持:“因为这话的背后,是孩子对自己的认可与爱,是一种自我价值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需求的过程,与一些本质情感相连的需求的满足与否,就会产生成长喜悦、或成长创伤,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经验,都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即使他长大成年,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经验的再现。” 3.管和放,哪个更重要?

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务,是有阶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的目标是: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让孩子小的时候就去上寄宿学校,其实有不小风险,因为安全感来源于孩子对看护者(一般是妈妈)的依恋,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因为母亲就是世界,这个世界是否温暖、可以依靠,决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与世界互动、是否信任世界,并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后,就能够开始学习。

要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给孩子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并让他们学习承担责任,接受并反省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不要做“最好的家长”

有些人有种“最好”情结: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家长,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长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刚刚好’就可以了。”因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以孩子为中心,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兴趣;为孩子包办一切,剥夺了孩子应该体验、承担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培养出的往往是放纵的、自我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因此,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坚持自己的性,重视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承担家庭一部分责任和义务。“只有父母这只‘杯子’是满的,才可能是健康、愉快的父母,才可能与孩子分享杯中的资源、能量与关怀。这样做父母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孩子也成长得更好。如果牺牲自己的一切,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孩子也会备受压力。”

下载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编教材讲座家长学习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