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散文与女人--喝酒之后胡乱写点》赏析
“我喜欢散文,虽然远比不上对女人的钟情。
哈哈,又逢春雨,仿佛春风拂面,散文与女人,成了君之两大爱好!深有同感啊。
“90年代之前读大学的人,应该最清楚,在心里默默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甚至爱得辗转返侧的两个男女,最后竟然连手都没有拉过。如此种种,应该是那时独有的现象。”
那时之纯情,真是令人哑然失笑,别人十多岁已经品尝禁果啦,咱这辈人就是有点傻,但可爱的吧。
这就象散文,最初写这样的文体,总不知不觉堆砌些华丽的辞藻,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与朱自清的《背影》或者教科书上的范文媲美。
谁不经过这个阶段呢?华丽也是美,正如华丽之衣着那可以令人雍容华贵。
其实,随阅历以及年龄增长,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见到心仪的女孩子而不会表达,淤积了太多的心理激情与能量,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恰似陈酒佳酿的味道,只要酿酒的原料足够绿色环保,那种一见钟情的感觉非但没有随着时间久远而淡化,反而越来越醇厚。
一见钟情虽然浪漫,但那些因了解而渐渐加深之感情,往往更加香浓而持久。
“教科书上的散文,虽然很规范,但是那适合初学写散文的人,真正自己亲自写散文,反而无法动笔,恐怕是邯郸学步之人或者照着食谱下橱的,都一无所成的原因吧。”
文学之造诣,是一门日积月累之工作,绝不是靠读一二篇范文稿便可以提高,修养亦然。
“既然喜欢一个女孩子,那么就要始终如一地保持那种热度,尽管时间地点完全变化了,仍然保持那么一种纯真与质朴,把文字的伪装一一卸掉,只是把那种清水出芙蓉的感觉,最大限度地最本色地留驻。”
洗尽沿华,回到清水出芙蓉之境界,是一种成熟之后之淡然和深刻,淡定之文字便更加透出老到之厚重。
“甚至当事人在场仍然找得回当时‘初恋’般的清纯,尽管此时的你已经洗尽铅华,尽管你完全失却了那种青春固有的青涩。”
经历了种种人生,仍能保持文字之本色,自然与纯真,才真正难能可贵。
“那时,文章就从我们心底自然而然地汩汩流淌出来,那时的文字总蕴涵着太多的不可思议的力量,不仅能够感染我们自己,而且会把快乐的情绪传递到文字可以抵达的天涯海角。”
由心中流淌而出之文字,文贵真实诚挚,我手写我心,便更能感动读者之心灵。
“我喜欢所有带给我青春和靓丽感觉的女人,我也喜欢上述女人般的散文,唯因在期待与之有触电般神奇中,我才能在这苦恼与忧烦丛生的世界,有了点忍耐与守侯的理由。
为此,我注定在孤独与守望里,得到救赎。”
懂得怜香惜玉,自然有美投怀送抱,懂得散文之写作真谛,自然明白真诚,我手写我心之美妙,无论是与美人相拥或是与美文共鸣之触电感觉,都是令人心弦震荡而深深陶醉。
《散文与女人--喝酒之后胡乱写点》--喜看春雨回归散文论坛,久违了之感觉,老友重逢,无限欣喜,恨不得立马煮酒三千,与君把酒畅谈,共话人生,同欣共醉于美人与美文之怀抱!
经历了孤独与守望,人便更成熟文便更老道,此文真挚朴实,从容道来,涵蕴着人生种种成熟之感悟,睿智而深刻,春雨兄弟,来,咱俩握手,拥抱,以后请多喝点酒,多如此胡言乱语,呵呵。
第二篇:我与地坛散文赏析
在这个充满浮躁、充满压力的年代,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是公认的建国50年来最好的散文!其丰沛的力度,让所有去阅读《我与地坛》的人都不得不认真去思考人生的诸多大问题。读《我与地坛》,无法绕开生与死,无法回避生活的痛苦,还有命运。史铁生更是一开始便写到了地坛的荒凉,想到了自己与这园子似乎是有着四百年的宿命和缘分,终究要走到一起的。他这样写道: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是的,因为这园子给他的不仅是春天树尖上的呼喊,夏天呼喊中的细雨,秋天细雨中的土地,冬天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而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生与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内容。而对生活的无所适从也让史铁生在煎熬中不断蜕变。
这是个历经沧桑的古园,在史铁生的眼里却到处是生命窜动的景象,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他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我想,一个人伤魂落魄的时候看到别人的精彩,会心生悲凉,而这些同人一样有着生命的小东西恰恰给了他心灵的补偿,给了他对生命的另一种解说: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这样的释怀如何是常人可以轻易领悟的释怀。人生是苦役,但并不是说,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苦役中就找不回尊严和欢乐。史铁生的文字有一些苍凉,但那些文字来自他的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一定感受不到在那苍凉的底色下的滚烫衷肠。
苦役终有竟时,然而人却不必焦虑结局。因为“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也因此,死也是一件不必去探究的事情,这一点上孔圣人是对的,“未知生,焉知死?”一个人不去尝遍生的诸般滋味,他面对死亡的态度就值得怀疑。向死而生才是最大的现实态度。自戕是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勇气的,这是逃避,是放弃尊严。生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一个人固有的能力和智慧是只有在艰苦的境遇中才能极尽挥发的。尽我所能并不委弃,就是尊严。只是,遍历痛苦的人还能不能感受欢乐?我想是可以的,一个始终在坚持着某些东西的人,他是可以从这种坚持中获得莫大的欢乐的,这就是他的救赎。十五年间,园子里也有少许的一些人来访,坚持到最后的只有一对夫妇,从作者的眼里由中年流向白发。弹指一挥间,却是有着多少辛酸路程。十五年里,这里来过唱《货郎与小姐》的歌者,也来过腰间挂一个扁瓷瓶的饮者,而作者写的最多的则是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他这样写道,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谁又能将这世界想个明白呢?而事实上,史铁生自己却是终日在想。他想象着这世界何以给他这沉重的一击,又为何偏偏让他看到生命中那繁多的美丽,让他如此矛盾。他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确切的说是看着这个园子,从太阳升起的清晨到夜幕降临的黄昏,其间的轮回是多么美妙无比。
有时我们觉得欢愉无法祈求,但有时,我们也感到它的翳影曾翩拂过我们的心房,在那些格外宁静的时刻。正象瓦雷里在《海滨墓园》里所说:“多么不易,经过那么漫长的跋涉之后,终可以放眼眺望那一片神奇的静谧。”有时,我能从史铁生的个人内心起伏中解读到这种宁静。对于史铁生来说,生命的本意已经不是生命的存在,则是一种思考,他的身体撑着一个灵魂让他洞悉这这个猖狂又温和的世界。命运永远是对的,此处的不公总有彼处的公正来替代。罪孽和福扯总是相形并促,永不分离。正如作者说的: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德国诗人席勒曾感慨到: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懦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精神!我要说史铁生是占了人之伟大精神的人,一点也不过分,他的对于世事的态度,对于岁月本体的体验,都足以让我钦佩之至。
说到这里,不能不谈一个人,那就是母亲。在文章里,母亲是写在前面的,也正说明在史铁生的心中母亲是在一个怎样的地位,儿子想使母亲骄傲毕竟太真实,而母亲盼望儿子找的那条路究竟是什么,却永远埋在了他的未知。母亲是个理解儿子的人,言语不多,却多在用心,她默默注视儿子远去的身影,内心却是揣着怎样的爱惜和惶恐呢。那无疑是一种毫不张扬而透彻的母爱,史铁生笔调清淡地叙述着,却多为忏悔之意,他终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忏悔自己当初的脾气,忏悔为什么当初总是不知道疼惜母亲对自己的疼惜。而人的这种伤怀,又为何总是发生在失去之后。当初读《我与地坛》的很多时候,我总在想,写这些关于母亲的文字时,史铁生是否在落泪,又或许他是强忍着泪的。我这样猜测着,也这样体会着。时至今日,我又想,他一定不会是在落泪,因为他明白世间让人无法预料的各种展转。母亲的痛苦需要他的坚强来做弥补。而母亲盼望他走的那条路也绝不是哭泣和死亡。
我喜欢史铁生的散文胜过他的小说,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中藏匿不深,容易让人联想他的生平,在小说中情绪激荡是一种缺陷。但散文不一样,散文正要求一个人率性,赤诚相对。《我与地坛》是描写人的作品,更是描写命运的作品,现代的文人很少有将自己与自己的文字关联的如此紧密,又毫无掩饰地将自己的痛苦与对生命的体会表达得如此坦然和凄美。想象着那些一遍遍捧读《我与地坛》的深夜,和那些催人落泪的语言。伴随着马修·连恩《布涅瑟农》哀伤的曲子,再多的浮躁也会在此时烟消云散。留下来的,唯有深深的思考。我总在想,地坛也许是上帝苦心的安排,等待史铁生的到来,又或者他曾经也接待过另外一个与它共命过的人。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就以史铁生的这段话结束此文。
第三篇:儿童散文赏析与模拟说课
儿童散文赏析与模拟说课定义儿童散文的分类阅读主体和教学对象
一、儿童散文常识发展轨迹散文是什么?散文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相对韵文而言,凡不押韵不注重排偶的散形文章,统称为散文。近代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它长于观照作者的内心世界、抒发主体情思,以真实、自由为核心,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即狭义的散文。儿童散文阅读主体和教学对象:小学各个阶段学生儿童散文的发展轨迹:五四”新文化运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背影》、老舍的《小麻雀》《养花》、刘半农的《雨》等。解放后:冰心创作了《再寄小读者》系列儿童散文和《小桔灯》等。新时期后:高洪波的《柳桃花》、吴然的《歌溪》、乔传藻的《星星寨》、谷应的《中国孩子的梦》、肖复兴的《音乐漂流瓶》等。儿童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记叙散文知识散文童话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可从抒情主体的角度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儿童为抒情主体,即所谓“儿童本体”,从儿童自身的角度抒发对生活的感触。如:刘半农的《雨》一类是以成人为抒情主体,从成人的角度表现作者对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中包括对自己孩提时代生活的反思、追忆和缅怀之情。如:冰心的《寄小读者》写景散文:儿童写景散文往往从一个小景点书写出诗情画意。表达往往是动态的,并且色彩丰富、富有儿童情趣。童话散文:童话散文是童话和散文的有机结合,一般借助童话的意境、情节、想象、幻想等,用散文的形式描写拟人化的童话形象。它的情节和矛盾冲突比童话要淡化和简单化。而语言新鲜活泼,形象亲切可爱。知识散文:儿童知识散文是一种蕴科学知识于想象描写,以向儿童介绍科学知识为宗旨的散文。与科学小品文和生活常识的说明文相比,它写法灵活,常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具有抒情气息的笔调传达知识。
二、小学语文课本儿童散文选读《胖乎乎的小手》、《四个太阳》、《画家乡》、《看雪》、《荷花》《白鹅》、《长城》、《鸟的天堂》、《圆明园的毁灭》、《慈母情深》、《用心灵去倾听》、《少年润土》阅读拓展:《遥远的风筝--中外儿童散文佳作导读》
三、抓住儿童散文特征进行赏析儿童的率真坦荡和自由灵动散文要求写真人真事,或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还有真实的境遇与真实的感受。儿童散文因为十分注重情感表现的率真坦荡,便能充分彰显自由灵动的精神,表现在结构、选材和写作手法的自由和灵活。2.活跃的童心和贯注的童趣儿童散
文让人感到充溢全篇的、天真地、诚笃的、纯洁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趣。一般说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的儿童散文,特别强调表现儿童独有的心理、情绪、思维方式、情感指向。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儿童散文常用优美的语言创造童话般诗样的意境,追求诗的凝练、情调和韵味,其中渗透着浓郁的儿童情趣。3.优美的语言和诗样的意境教师:小学语文教材的散文赏析示例学生:分组赏析讨论设计学生汇报设计结果,老师点评
四、赏析训练《鸟的天堂》小学语文课程《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悬念的产生:悬念的发展:悬念的解开:标题“鸟的天堂”多么令人向往;这“天堂”是鸟的,该是百鸟生息的欢乐之所了。“鸟的天堂”却为什么不写鸟呢?“我”和朋友乘船来到大榕树――“鸟的天堂”,而且“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我注意去看的时候,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以致使“我”产生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的断想。现在到了“鸟的天堂”面前,却怎么还不见一只鸟影?作者巧妙布设悬念的继续发展,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第二天又乘船再次经过大榕树前面时,作者好像在招呼小朋友们,在朝阳照耀中,先闻鸟叫,随即见鸟,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群鸟飞鸣的热闹图景,让人看的、听的应接不暇,渲染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氛围!这时,“我”由衷地发出赞叹:那“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啊!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约8人一组),从《语文》(一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儿童散文中各选一篇,进入6个微格小教室,对所选儿童散文用个人发言和讨论对话的方式进行赏析(时间约20 分钟),然后每人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从中选取一至两篇。
第四篇: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目送》文本解读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无意中接触到这篇文章,正值自己工作、生活诸多不如意,与父母又不愿多谈之时。每每眼前闪过熟悉又相似的片段,不禁潸然泪下。
文中的龙应台,是作为母亲,也是作为女儿。作为母亲,三次目送儿子的离去;作为女儿,三次目送父亲的离去,直至永远„„长长牵引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作者共刻画了六个生命场景,目送儿子华安从六岁入小学到他十六岁离别母亲去美国读书到他二十一岁读大学,母亲看着儿子一步一步长大、成人,有欣喜,有惆怅,更有失落。雏鸟飞离巢穴是生命的必然,做母亲的除了目送他一步一步走向理想、抱负和幸福,除了依依不舍的放手,除了深深的祝福和精神上的支持,别无所求。
而作为女儿,作为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女儿在与父亲的有限相处中,三个目送的场景:初回台湾时,父亲尚身强体健、声如洪钟,十几年后,父亲只能坐在轮椅上无助的望着女儿发呆,而最后的最后,女儿在风雨中目送父亲走完最后一程„„每个生命从降临人世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除了珍惜每一个和父母相处的有限时光,除了道声珍重和祝福,我们无法挽留。
生命在一程又一程的目送里,成长、成熟、衰老乃至消逝。文字也在一行又一行的叙写中相随、感动、加深、铭记。触动心灵的对比
华安上小学的那天“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不断地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幼小的孩子充满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对母亲的依恋。长大后的他,没能让母亲再等到“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甚至“一次都没有”,“他的眼睛望向灰的海,我只能想象。”说不清是什么因由,我们的心门在成长过程中无情地向父母关闭。
“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情感,可以胜过一切,在她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茫茫人海中最清晰的那一个。
父亲送“我”去大学教书的时候,开着小货车,帮我卸行李,启动引擎后却又不忘“把头伸出来”嘱咐,言语间满心的歉疚和遗憾。然而,十几年时光之后,“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已经低垂到胸口。岁月带给人很多,可是又无情地带走很多。看着无法阻止的父亲的渐渐老去,我们只能选择接受。
这些生命实景的写生,其实是每天都在我的身边或是我们身上重复上演的人生真相,情感真实。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发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声音。深刻鲜明的意象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突然想到一句话“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那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果子,便是果树孕育出的结果,尽管枝丫已经沉沉下垂,但丝毫不能阻挡他们对果实的热爱。
又如“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中,在文章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父亲的背影就在那辆小货车的转弯处消失。空荡荡的巷子,一口皮箱,一个带有些许落寞,些许感动的我。这使我不禁想起,每每早晨父亲在车库目送我的情景,总是急匆匆的我,甚至来不及打一声招呼„„无意间透过后视镜,看到父亲那个消瘦而日渐衰老的身影目送着我的车子,酸楚满溢。
最难忘的,莫过于背影消失前的那扇门:“他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门里”,“闪入一扇门”,“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每一次的目送,都由“门”宣告结束,也正是人生中的种种门,串联起了母子、父女无法言尽的亲情:不舍、无奈、感动、永别„„
感人至深的哲理
“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表面是叙写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这一过程,实际也蕴含了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
最有感慨的还是作者反复咏叹的这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份与生命本质,生命起点和终点直面相对的坦诚。乍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一份说不出的落寞,但细细品味却会不自觉默然相契一笑。作者一语道破的不仅是她个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思索,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难于言表的普遍体验。
Vibin Shen©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如果说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给我们只是一个生命或情感的生发点的话,目送则
是连接这一点的长长线,这一点一线无限伸展的是长长的人生。“不必追”,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我们只有静静等候。
人生每天都在经历分别、目送,文章由凝望起始,又有深深、深深的凝望收束。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些许无奈、丝丝感伤,更多的,希望是一份寄托,一份向往,一份深切的纪念。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喜欢看龙应台的散文,特别喜欢看她的《目送》,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
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得越来越远的背影,我们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身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或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永远无法忘怀孩子小时候几乎完全依附着自己关爱的时刻,这一时刻,孩子的人身,孩子的内心,几乎都是属于母亲的,他受母亲的支配,他心底里紧紧藏着的是母亲。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经历了这人生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已渐渐适应了没有了依靠的日子,他一步步的走向成长,一步步的远离母亲的怀抱,一步步的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母亲已不再是他心里的依靠,甚至成了与他再没有了共同语言的代沟,于是,十几年前的分别一幕是孩子依恋着母亲高大的身躯,委屈的不愿意离开他这把生命的保护伞,十几年后,却成了“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而儿子,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还是那样痴情的目送着儿子的背影,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儿子与母亲的心灵距离已走得远远的,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
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上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很小的时候,你往往会依恋着父母,他们几乎已是你心底唯一的爱;长大的时候,你与父母有了自然的精神疏离,你不由自主的远离了他们;老了的时候,你心底还是爱恋着孩子,但你已经不想要去依恋他,而是希望他不要顾念着你,所以,你选择了潇洒的走,不需要回头。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
Vibin Shen©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片段赏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表层含义是: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延伸思考一下: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得淡然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
理解了作者的感悟后,你不得不惊叹这话的领悟高度。淡淡的文字背后,如此透彻地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难道不是吗?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少时的绕膝之欢到长大后离别的不回头,这是成长的规律,这是亲情间渐行渐远的缘份,这是你想挽留又无可挽留的一段情缘。作者从一次次的具象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不必追”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孩子终归是要长大,孩子终归是要远离父母的呵护;孩子总归是要去享受他们自己的蓝天。正如尘世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般,人世间再完美的相守也有分手离别的一天。聚与散,合与分,均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何必执著?何必痛苦?何必纠结?
“不必追”也是对生命从视野中消逝的一种尊重。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老人离世,不要说遗憾,不要说痛苦,不要说自责。人老了,终究是要离开的,这是生命正常的运行轨迹。谁也改变不了,谁也超越不了。一如对生者的道安,对逝者同样应有“挥手自兹去”的淡然。
“不必追”是一种高度理性。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何必纠缠不休呢?何必在乎他们是否还象儿时那样不停回头呢?何必一定要把自己的所谓经验、所谓呵护,所谓叮嘱一遍遍地交待个没完呢?于老人的离世而言,人死即如风过云散,归于尘土,无知无觉。活着的亲人何必再言其生之如何、情之如何?
“不必追”又是一种近乎手足无措的感性。当缘份注定要渐行渐远时,必定是想追又追不上,想留又留不住,想说又无语,内心的所有感情只能汇成一个毫无作为的表情。这其间,究竟是背影的坚定还是目送者的犹豫?是离开者的忘却还是目送者的痴情,又如何能分得清?
“不必追”是离开者用默默的背影诉说的,也是目送眼光应该读懂的。“不必追”是基于告别的一种理性,也是基于松手的一种理性。“不必追”是一种抉择上的果断,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
《目送》中的这番感悟,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Vibin Shen©2011.10
第五篇: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课件演讲稿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演讲稿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演讲稿
作者介绍:
龙应台,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现为《南方周末》专栏作家之一。
龙应台的写作风格:
龙应台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
温柔纤细,深情动人:其《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
赏析:
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在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变得越来越远的背影,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
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
Vibin Shen© 2011.10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演讲稿
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Vibin Shen©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