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威中陶成鹏事件感想

时间:2019-05-12 14:3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助威中陶成鹏事件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助威中陶成鹏事件感想》。

第一篇:互助威中陶成鹏事件感想

陶成鹏事件感想

校园本该是一方心灵的净土,而“校园暴力”却给学校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幕布。学校本是个研究学问的地方,也应该是个文明有礼的地方,无论任何人对任何事有不同意见,都不应该采用暴力冲击或者侮辱别人等不文明的行为或违法手段来表达。然而“校园暴力”事件却频繁发生,就在不久前,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威远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的学生陶成鹏,在六一儿童节,这个属于美好、属于欢乐的节日, 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只给家人留下无尽的伤痛和三份血书。15岁,本该是花一般的年纪,但是陶成鹏却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凋谢。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事件的发生,逝者已去,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或许这种事情就潜藏在我们身边。

通过采访视频我们得知,陶成鹏之所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是因为忍受不了其他同学的欺凌和班里其他同学的目光,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当尊严收到侵犯,而忍受能力到达极限时难免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陶成鹏也是,一再的欺凌和一再的退让,让他达到崩溃的边缘,最终陷入黑暗的泥潭,陶成鹏的遗书中也提到一些疑似他自杀的原因,追根到底还是因为忍受不了“校园暴力”。那么,导致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众所周知,互助县威远初级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一周有五天是在学校度过的,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是家长对老师的信任,那么老师是否也有责任管理好学生?答案是肯定的。老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安全问题不是光靠嘴上说说就能杜绝的,学校是否真正去了解过学生,陶成鹏曾经给老师写过信,但是这封信最终并没有交到老师手中,老师是否该考虑考虑为什么?老师是育人的,其次是教书,不能光靠学习成绩去评定一个学生,学生犯错批评教育是可以的,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是老师在批评的时候是否该注意自己的措辞老师要时常与学生交心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送来一个天真的孩子,经过几年的教育你为社会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人,难道就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小混混吗?这些值得思考。

其次我认为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视频中不难看出陶成鹏的母亲是知道儿子在学校遭人殴打欺凌这件事情的,而且陶成鹏因为惧怕产生厌学情绪她也是知道的,但是她并没有深入去了解这些事情,只是当做跟儿子日常的话语。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父母要时常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处事。类似欺凌陶成鹏的小张等人的父母也是,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皇子”“公主”,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溺爱孩子的借口,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父母在其中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一味溺爱孩子,只会失去在孩子眼中的威严,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或许小张等人这次并不是直接导致陶成鹏死因,但是下次呢,下次说不定就是失手杀人,还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吗?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欺凌他人会受到怎样的惩罚,这是造成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学生都是未成年人,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没有规定未成年人恶意欺凌他人该受何种处罚,这就使得很多未成年人都抱有侥幸心理和试一试的的态度去触碰法律的底线。因此,出台相关法律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为了国家的未来发展,出台相关法律也是应该的。

“校园暴力”多发在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之中,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严重,逐渐从口头伤害升级为肢体暴力事件,但是在大学生中这种现象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小学生、中学生心理不成熟,把打架斗狠、欺负同学等一系列不良事件当作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资本。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该联合起来保护未成年人,一旦发现学生有这种想法,及时疏导,把他们带离犯罪的边缘。

最后希望社会、学校、家庭团结一致,保护未成年人,同时也保护自己,也希望陶成鹏在天堂能远离这些,开开心心的玩,开开心心的笑!!

第二篇:从小悦悦事件中的感想解析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从“小悦悦事件”中所想 系 部:建筑工程系 专 业:建筑工程管理 班 级:建管A1002班 姓 名:贾大卫

学 号:0812100215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2012年5月18日

1: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 1

2:社会为何变得如此冷漠 „„„„„„„„„„„„„„„„„„„„„„ 2 3:如何让社会不再冷漠 „„„„„„„„„„„„„„„„„„„„ 4 4:传递温暖,从我做起 „„„„„„„„„„„„ 5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引言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没有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关键词

小悦悦 社会冷漠 人文关怀 传递温暖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一、社会为何变得如此冷漠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中华民族的礼义廉耻,原本植根于最质朴最底层的“草民”中间。路旁行人口似碑,不管是大是大非的价值判断,还是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民间道德,都是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基于此,我们一面对陈贤妹们的良知善行深深致敬,一面也必须对冷血的路人报以严厉谴责,他们对生命冷漠如斯,不仅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也让文明古国蒙羞。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见多了肇事司机撞人后驾车逃跑的情况。但我们远未想到,会有18名路人看见倒在地上的小悦悦而冷漠离开。我们的民族,本是个讲道德重情感的民族。但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一直处于追求物质的发展,忽视了人的精神的追求,人们的价值观逐渐改变,社会的道德底线一再下降。

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正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这道考题不仅涉及道德的考问,也关乎文明社会的公民责任。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

当我从不同途径,见到人们在谴责司机谴责路人的时候,我不禁在想: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其实这件事,只是太多同类事情的一个缩影。冷漠,事不关己,惹祸上身等等想法,早已深刻在我们脑海里。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关我事。

回想一下,当一个高中生为地铁的铺张浪费举牌反对时,当的士司机揭发的士黑幕的时候,当政协委员韩志鹏在过问的士加价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问下自己,当我们面对着公共社会问题之时,我们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谴责还是默默不语?有多少人会真正为那些不公挺身而出?其实放大来看,我们和那18个路人又有什么区别?

你或许说自己力量低微。可是我相信每个人,每个点滴,都可以汇聚成力量。例如举报公车私用的区伯,我们都有手机,我们随手都可以举报公车私用以支持区伯,但我们做了没有?一个人举报,或许有司会有报复,但众人举报,则能汇聚最大的力量,迫使有关部门作出整改。

但同样令我惊讶的是,许多媒体已经迫不及待进行道德审判。先是将恶作剧者当做真实肇事者。虽然最开始出现在媒体上的字眼是“疑似”,但之后再传,就基本已无疑似两字,甚至在电视上直接痛骂。肇事司机逃逸,这是事实。但在没有听过肇事司机一方说法之前,就将“狂魔”等字眼强加于他身上,同样是在为恶。有媒体将《这一天,他们令佛山羞辱》登在头版头条。但仔细想想,这一天,令人蒙羞的不仅是“他们”,还有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是某种程度的恶人。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二、如何让社会变得不再冷漠

曾几何时,我们也是一两岁的孩子,躲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曾几何时,我们也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靠亲人的呵护在社会中成长,只是,这一切在两岁的小悦悦身上定格在了过去。是什么酿成了这场惨剧,又是什么留给了小悦悦的父母无尽的悲伤?除了罪魁祸首面包车司机以外,经过的18个路人是不是也应该担负一部分责任呢?如果当时有人及时抱走了小悦悦,如果有人及时把小悦悦送到医院,哪怕仅仅是打一个120急救电话,都有可能挽救这个孩子的生命。试问,如果我们恰好路过这一幕,你会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呢?这时候,可能有人会想,如果我把她抱起来,反而被她的家人诬赖,惹一身官司怎么办?还有的人会想,有那么多人看见,我不去救也会有别人去救,反正不是我认识的人,事不关己高

高挂起吧。殊不知,正是这种思想在人们的心中蔓延,才让这个社会变得冷漠,变得陌生,变得不再可爱。的确,这种担心的确发生过,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社会看做自己的家,把见义勇为当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那么肇事者还能轻易逃走吗?肇事人逃不掉,还有诬赖好人的必要吗?我们不止一次听说过歹徒当场行凶后逃去,听说过公交车上一两个人持刀抢劫无人阻拦,最后任其搜刮钱财扬长而去,试问,满车的人会斗不过一两个歹徒吗?坏人之所以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就是因为看中了人们的冷漠,看到了人们的不团结,略加恐吓就能全身而退。可是,即便今天的受害者不是你,后天呢,大后天呢,将来呢?难保哪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一天我们自己就成为了受害者,到时候我们自己是否希望有人为你挺身而出呢? 当然,我们大部分的生活在学校里,在这个相对安全而温馨的环境里,不过依然会有力气大的同学欺负弱小的同学,或者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遭到耻笑而没有人来帮助他们,如果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下去,等到他们长大了,心里就会形成一种思想:别人都不来帮我,我为什么要帮助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愈加冷漠,而这些,其实是可以从我们做起,从我们身边消灭掉的。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受欺负时一起指责欺负别人的同学而不是躲避,如果,我们看到有的同学因学习不好考试不及格时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而不是嘲笑,如果,我们在校园里相互关爱、相互扶持,那么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不是会变得更加温馨,学校也会变得更加可爱呢?

古人讲,好的社会环境应该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来营造和维持的,我们大学生也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社会注入自己的一份关爱和真诚。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真、善、美的一面充分展现出来,让这个社会不再冷漠,三、传递温暖,从我做起

著名学者巴锡尔说过:“一件善行永不会枉费——播撒殷勤,将收割友谊,传播温暖,将收获爱心。”温暖的传递,就投入和产出之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期论文

比,可以说是世界上社会效益最好的一项活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必说,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一次热情周到的服务,或给老人让个座,帮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孩子,举手之劳,片刻之功,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温暖无比,并影响到他也去把温暖传递给别人。比如,坐过劳模李素丽公交车的乘客,接受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天都会暖洋洋的,也可能会用同样好的心情和态度去服务他人,传递温暖。而被人民好公仆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动的居民们,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吴天祥的感激之情用于自己的工作上,去温暖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传递温暖的良性循环,造成一个充满温馨友爱的小环境,而这样的小环境多了,社会的大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我们正在以德治国,建立一个爱心洋溢的美好社会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渴望温暖,那么,自己就应首先做一个温暖的发起人或传递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有好心”,就值得称道嘉许,就是一个合格的温暖传递者。那么,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让我们大家都投入传递温暖的队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传递温暖,就从每天早晨开始,从每件小事开始。

第三篇:群体性事件中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涉模式研究

群体性事件中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涉模式研究

0、引言...........................................................................................................................2

1、群体性事件概述..........................................................................................................2 1.1群体性事件类型...................................................................................................2 1.2群体性事件特征...................................................................................................3 1.3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4 1.3.1 群体性事件爆发数量呈几何式增长...........................................................4 1.3.2群体性事件的矛头直指政府........................................................................4 1.3.3群体规模日益扩大化,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5 1.3.4组织严密化,形式上越来越“合法化”......................................................5 1.3.5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国际背景更加复杂化......................................................6

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虚拟性............................................................................................6 2.1虚拟社会的形成...................................................................................................6 2.2虚拟社会的特征...................................................................................................6 2.2.1虚拟性.......................................................................................................7 2.2.2自由性.......................................................................................................7 2.2.3即时性.......................................................................................................7 2.3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涉.................................................................................7 2.3.1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关系......................................................7 2.3.2网络虚拟社会瓦解了传统社会中群体身份认同............................................8 2.3.3群体性事件的虚实互涉性...........................................................................8

3、群体性事件的成因......................................................................................................9 3.1网络谣言的泛滥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发酵剂..................................................9 3.2网络文化对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是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9 3.3同质的符号与个性化的人之间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根源...........9 3.4整合的社会与离散的网络之间的矛盾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10

4、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策略...................................................................................10

0、引言

互联网的普及,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QQ、MSN等及时通讯工具、SNS等社交网站以及微博等新兴网络工具的发展,在消除了人们社会生活空间和时间的同时,也为政府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使政府陷入对社会管控的困境。

网络群体事件是指网民群体借助于互联网虚拟技术就某个社会现象在网络公共领域发布或传播信息以引起社会关注的集体行为或事件。它具有独特的发生场域、事件主体与事件客体,而且具有瞬间爆发性、虚实交互性、范围广域性和难以控制性的特征【参考1 技术时代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它与现实群体事件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也具有较大的不同。网络群体性事件既是一个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虚拟问题。网络虚拟社会中的群体性行动是如何形成的,他们遵循怎样的行动逻辑?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根源是什么?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尝试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涉模式研究为基点,以网络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入手,从而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1、群体性事件概述

1.1群体性事件类型

1.1.1 现实因素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即群体性事件的起因最初来源于现实社会的某个因素,尔后才在网络中出现,引发网络群体事件。如“周久耕事件”,现实因素是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在会上,发言反对房地产商降价,同时,他抽的是名贵香烟。他的言行引发了网上持续热议,将主要矛头指向官员的职务消费上。而现实社会中并没有因网络舆论而产生群体性事件,仅在网络中形成了激烈的讨论和谴责。

1.1.2现实与虚拟交织的群体性事件

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虚拟世界产生了共鸣,虚拟与现实中事件的主体、客体相同,只不过事件所发生的场域不同。如2008年在重庆发生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先是出租车司机小规模群体性抗议,同时一些人利用SNS、QQ、微博等工具将现场实时情况散布到互联网上引起更多人关注和讨论,随后形成了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同时进行的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即重庆的全城出租车司机罢运,以及网上以出租车司机为主要话题的群体性讨论。这两个事件互相“感染”,恶化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1.1.3“现实诱发网内网外变异型群体性事件”。

即事件的源起与诱因来自于现实世界,但是发展结局却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同时爆发。标在车尾的反日标语-“哪怕华夏遍地坟,也要杀光日本人”、“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等之激进言论标志着中国在2012年8月中旬开始的一系列激进反日游行的开始,主要抗议日本于2012年上半年提出的钓鱼岛国有化政策。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购买钓鱼岛后,中国大陆民众发起第二轮游行抗议活动,最终从激烈、愤怒的网络舆论演变成暴力民众对商家、私家车的烧抢打砸等游行示威活动。

1.1.4网络谣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网络既是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揭露社会黑暗、声张正义的渠道,也是谣言传播的温床。目前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互联网信息领域必须正视的公害。据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3月中旬以来有关部门清理的各类网络谣言信息就高达21万多条,这充分证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的紧迫性。而在群体性事件中,常常伴随着能够煽动民众情绪的网络谣言,肆虐的网络谣言形成一股舆论螺旋推动人群采取暴力等极端方式表达自我,成为使起因较小的导火线事件迅即演变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酵剂”。可以说,网络谣言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1.2群体性事件特征

比较因子 事件发生地域 网络群体性事件

影响力大的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

表达方式 提高帖子点击率,夸大事实,虚构情节,相互转发等

效果

参与者的地域分布 群体构成 直接利益主体、间接利益主体、无利益关系主体

传播速度 参与者之间的交互性

事件发生的真实性

监管部门的掌控力度 低

高 低

高 极快(几小时)好

较慢(几天,有媒体介入会加速)差

直接利益主体 引发现实社会的共鸣 跨省、跨区域

引起网络舆论、网络谣言 局部

静坐、游行、抗议等 现实群体性事件

政府门口、主要街道、标志性建筑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尽管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具有虚拟化、数字化、个人化和全球化的特点,但由于网络空间诞生和存在于现实物质世界,以现实物质世界为基础而发生和发展,因此,网络社会又呈现出虚拟与现实、局部与全局、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相互交叠的特征。同时,构成现实群体事件的主体包括现实社会的全体公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直接利益主体,而网络群体事件的参与者则有直接利益主体、间接利益主体和无利益关系主体。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网民,在现实社会中他是具体的个人,它所具有的政治诉求、价值认同、人性忑征等都会折射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因此,虚拟社会并不完全虚拟,其折射的问题大多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讲,网络仅仅是手段、工具,是现实社会的映射。

1.3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

1.3.1 群体性事件爆发数量呈几何式增长

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仅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年均增速达到29%。其中,2011年重大事件比2010年增长120%。在这些事件中,一部分是由于项目未建成而造成公众的环境担忧,另一部分由于已投产项目的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余则是由于事故和媒体曝光等突发原因。另一方面,依靠法律解决的环境问题比例不足1%。松花江污染事故、大连海岸油污染事故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至今仍未落实对公众利益的赔偿。2007年以来,厦门PX项目、大连PX项目、什邡钼铜项目、启东排污项目等项目造成大规模造成民众游行乃至冲击政府机构。光明网评论员曾在2012年10月指出,公众在经济增长决策中的缺位是以环境问题作为导火索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标志着网络的社会影响力开始形成,以网络为载体的网民群体开始在中国的社会中显示它巨大的能量。此后的9年时间(见表二),网络群体事件层出不穷:从“南京房产局长天价香烟事件”、“躲猫猫事件”的当事人被免职,到“自动取款机事件”、“厦门PX项目”等事件结果的改判,从湖北的“邓玉娇案”到“石首群体事件”等等,从“7.23的甬温动车事故”到2012年“切糕门”事件,网络展现了它惊人的社会影响力,网络舆情在群体性事件中起着激发、抑制、催化的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蝴蝶效应”,引起群众对其他地区或同类事件更为强烈抑或偏激的反应,造成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

时间(年)数量(万起)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5.85 7.4 8.7 9 8 9 10 18 18.25

出租罢运;教师罢课; 环境污染;土地冲突; 警民冲突;民众上访; 民众请愿;民众集会; 游行示威;罢工罢市 内容

1.3.2群体性事件的矛头直指政府

随着改革过程中某些群体的利益受损,以及在市政管理、贪污腐败、渎职等引发的问题经过网络放大后,得到更多网民的关注;随着社会民众的自我维权、监督政府工作等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网民希冀于网络媒体来维护他们受损的权益,为达到目的,一些人甚至试图通过网络发起集聚活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如如四川蛆橘谣言、海南香蕉致癌谣言、皮革奶粉的网络谣言的发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进而将矛盾指向政府的不作为。再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李刚门”事件,凤凰少女事件以及甬温动车事件等,在各种社会矛盾的积累以及各种非正常死亡案件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因死亡不符合逻辑或因网民的仇富、仇官、仇不公而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直接导致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1.3.3群体规模日益扩大化,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

2012年10月发生在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其起因为镇海区部分村民因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拆迁而集体上访,后因该项目中包含对二甲苯(英文名缩写PX)生产装置,在10月25日、26日引起镇海区大规模封路抗议,并遭到警方使用催泪瓦斯清场。此后的27日和28日,抗议活动蔓延至宁波市中心的天一广场和宁波市政府,50余人遭到警方控制,最终宁波市政府承诺不再建设PX项目,并停止推进整个炼化一体化项目通过网络和社会调查统计来看,参与者的构成已经从青年向复转军人、出租车司机、股民、教师、学生等群体扩展。

1.3.4组织严密化,形式上越来越“合法化”

在最初出现的网络群体事件里,组织者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缺乏,往往在网络和手机短信中公开号召相关群体进行“集会”或“抗议游行”。这种未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备案并被批准的“集会”或“游行”是违反我国现行的法律的。而新世纪以来,随着网民法律素养的提高,他们在组织过程中不仅表现在更高智商,组织更严密,计划更周全;而且还表现在群体聚集形式的日益“合法性”上。部分参与组织的网民非常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很多组织者都是法律专业出身 ;有的网民对公安等部门办案程序也了如指掌。于是他们在组织、酝酿网络群体性事件时,便充分运用法律的漏洞,以可以规避法律制裁的“合法”形式来进行。这些合法形式如“散步”、“暴走”、“散心”„„。在 2007 年厦门 PX 网络

群体性事件中,组织者以市民“散步”的形式聚集在厦门市府广场,反对 PX 项目,开创了群体性事件的“新篇章”。此后这种形式被其它一些网络群体事件组织者有效仿。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组织者把“抗议示威”、“游行”、“集会”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散步”、“散心”、“暴走”,这样,相关部门就失去了阻止网络群体性事件酝酿和集聚行为的法律依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合法化”趋势是政府解决网络群体事件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和课题。【参考2 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 1.3.5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国际背景更加复杂化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国内外敌对分子可以很方便地利用这一网络平台,打着政治民主、维护人权等旗号,插手我国国内的事情,甚至策划、操纵我国网民发起群体性事件。如反动网站“动态网”中,触目皆是攻击党和政府的反动、虚假信息,其中相当多的言论对国内不知真相的网民来说极其具有煽动性,公开号召网民集聚闹事,企图打断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破坏已有的政治社会稳定局面是他们的真实目的;再如“泛蓝联盟”组织中,境内外敌对分子在QQ群中相互勾联,利用QQ群大肆传播渲染国内的负面信息,并组织策划各类行动 ;河北省的天主教群体性事件也是因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策划和组织而死灰复燃。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会更加积极争夺网络信息资源、舆论阵地,对涉及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事件、司法领域的事件和案件、腐败问题以及一些敏感事件等进行恶意炒作,企图借机制造事端,引发群体性事件。

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虚拟性

2.1虚拟社会的形成

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有一群生活的人,并且人们在这个地域通过互动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进而构成彼此间比较稳定的联系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构成一个共同体,那么这个地域和这个地域上的共同体群体,统称为社会。【参考3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2】 即某个环境空间具有社会性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在一定环境空间内交互活动,并相互联系。虚拟社会同样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只不过人们交互作用的空间不是在物理空间,而是在互联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空间,交互作用的方式不是人与人之间现实的直接作用的方式,而是基于虚拟工具间接交互作用的方式。人们在虚拟空间内经过一定的活动形成了虚拟认知和虚拟实践。人们在虚拟认知和实践中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虚拟社会联系,使虚拟空间具有了社会性,进而形成了虚拟社会。

因此,虚拟社会不是单个人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人们基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各种虚拟社会联系的场域。【参考文献4 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及其本质探究】因此,虚拟环境、虚拟实践和虚拟社会关系是构成虚拟社会的基本要素。

2.2虚拟社会的特征

在虚拟空间之中,人们的活动方式呈现出虚拟性、自由性和即时性的鲜明特色:

2.2.1虚拟性

在虚拟空间中,人们隐藏或变更了诸如性别、年龄、身份、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现实生活中备受关注的特征。因此,人们的行为具有了“虚拟性”和“非真实性”特征。

2.2.2自由性

在虚拟空间中没有地域的界限,借助代理服务器,人们可以自由的穿梭于国外的信息网络;同时,由于没有严格的信息审查制度,而现实的道德、风俗、法律约束也形同虚设,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将现实中所隐藏起来的内在情感、观念无所拘束地展示出来。人们不再受时间、地域的制约,他们之间不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碰撞与融合也日益频繁。

2.2.3即时性

在虚拟世界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自由、迅速地了解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事件。因此,人们即使对遥远地方所发生的事情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甚至较之眼前的事件更具亲切感。

现实世界的传播和交往更具有实在性,因为在这个世界,有实在的环境,能亲见其人、亲闻其声,有着可触可摸的感受;而在虚拟世界一切都显得虚幻而不可触摸。但是,虚拟世界的传播和交往有着第一世界无可比拟、望尘莫及的优势。从空间上看,它是无远弗届、无处不及的;从时间上看,它几乎可以把传收之间的时间差缩小为零,它的容量浩瀚无涯,它的便捷性可以使任何或集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任何人或集体交流任何信息。【参考

5、技术时代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

2.3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涉

2.3.1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网络虚拟社会在形成自己独特的虚拟文化过程中,与现实社会也进行着密切的“互动”:即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彼此交融越深入,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就愈深刻。从目前来看,虚拟社会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现实社会:

一方面是由临时性的 “个案”来作用于现实社会。例如,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干预作用、网络事件对社会的冲击作用;另一方面由持续的、累积性的 “培养”与 “传承”方式,对现实社会形成长远影响。例如: 网络环境对个体的认知体系、价值观等形成潜移默化影响,网络社会关系对整个社会结构、社会体系形成渐进式的影响。【参考

5、网络文化的构成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从中国社会现实来看,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网络对于现实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权力机构的监督、制衡作用日益明显;网络社会影响了社会政治格局与政治变革的进程;网络社会带来了中国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网络社会成为社会压力的感应器与释放系统;网络社会影响了中国社会群体的分化过程。具体而言,以下三种形式在现阶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 【参考

6、网络文化的构成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一方面网络是依赖于现实的物质世界而存在的;另一方面,虚拟社会的发展必然作用于现实社会,并不存在一个完全脱离于现实社会的网络空间,形成现实社会的新的特点。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加深。

2.3.2网络虚拟社会瓦解了传统社会中群体身份认同

在网络上,一个人可以同时在不同的网站注册不同的用户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拥有若干个自我,任意规定自己的身份,使自我在各个方向上“分裂”开来。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非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活动。这样,在虚拟空间之中,交往主体具有一种主体体验冷漠感。由于虚拟世界中个人身份的多重化,人们对“自我”的认同也随之出现了危机,出现了多样化的自我。

网络虚拟社会的参与者几乎都一致认为,人们之所以长时间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流,与这一交流当中身份具有一定程度的流动性有关,身份的易变性因之似乎成为网络交往得以进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人们在网络中渴望将身份多重化的现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们对某种理想身份的追求,但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身份的一种逃避。实际上,在虚拟世界中遨游的人们,不同程度地怀着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在网络中追寻一种忘我的理想自由状态。

2.3.3群体性事件的虚实互涉性

网络群体事件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尽管它在虚拟社会中发生和发展,但它矛盾的根源和发生的根本原因却在现实社会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规律和发展特点充分展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相互映射的关系。

数字化的网络空间,模拟和重构出一种新的类似于现实社会的生存环境,这种新的环境是一种虚拟的环境,是以数字信息的方式来表现的。在这样的虚拟社会中,其虚拟性赋予网民极大的精神自由,网民会重新挖掘“另类的”“真实的”自我。网络化社会虽然是虚拟的存在,是不可感知、不可触摸的,但网络空间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它可以使人们产生“真实”、“实在”的感觉和体验,具有功能上的“真实性”。但是,虽然网民作为个体存在于虚拟社会,但他并不可能超然于、脱离于现实社会。实际上,网民在虚拟社会中所展示的一切都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是现实中的个人在网络中的投射,他们的言论、行为、思想、观点、价值都不同程度的受现实的影响。

3、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在网络世界,权力永远是多余的,没有谁可以永远充当意见领袖。就中国现实政治而言,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时,政府很难加以控制,形成所谓“三个进不去”: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3.1网络谣言的泛滥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发酵剂

网络谣言具有隐蔽性、炒作性、攻击性、报复性、宣泄性、诱惑性、强迫性等特点,已成社会‘毒瘤’。网络谣言的产生,可能迎合了社会转型期一些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但诸多事实表明,各种网络谣言的滋生、扩散和传播,是群体性事件的一大诱因,它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引发了公众恐慌,而且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如果网络空间中谣言横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因为网络谣言极具蛊惑性和危害性,它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煽动大众不良情绪,恶化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

3.2网络文化对社会压力的双重作用是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增多,人们的生活压力加大,很多人由此累积了各种心理压力,而现实社会角度看,社会系统内部的压力在不断增加,网络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心理的泄压阀,网络文化的运动过程也是社会压力释放的一种方式。但是,网络文化的运动不仅有泄压的可能性,也有增压的可能性,即由于网络的开放和信息的无障碍传递,两者还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相互转化。【网络文化的构成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3.3同质的符号与个性化的人之间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根源

在由0和1两个字符所构建起来的虚拟世界中,所有的人都以数字化的符号存在,既没有自然特征,也没有社会特征。社会标签的缺失使人们通过张扬自我,以获取关注和认同。在这种虚拟世界中,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认同、思维习惯得以极致发挥,并营造出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虚拟现实。为了捍卫这一自我膨胀的假象,怀疑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在网络空间弥漫,并对现实中的公众思想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从而引发对于社会管理、道德秩序的不满。3.4整合的社会与离散的网络之间的矛盾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

现实社会是一个高度整合的社会形态,现实社会中的公民在法规的规范下各司其职,其社会角色、工作方式及人际关系相对固定。但网络虚拟社会则正好相反,这种离散结构下的独立状态使网络用户在网络空间中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对自然和他人的依赖,进入一个没有法律和道德约束的虚拟社会。但这种相互依赖的丧失也消解了社会舆论对于网络行为的监督和调控,使人能够无所顾忌地释放自我而充分暴露出人性中贪婪、残暴的一面,从而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

4、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策略

下载互助威中陶成鹏事件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助威中陶成鹏事件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