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工程学心得体会
《地震工程学》课程总结
1.对所学内容的综述
1.1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反应分析法
1.1.1 反应谱理论
反应谱理论其实又分为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理论。目前结构抗震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线性的反应谱理论。我们通常就称之为反应谱理论。非线性反应谱理论在范立础的著作《桥梁抗震》里有较详细的论述。本文主要就线性反应谱理论进行介绍。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把结构物简化为离散体系,然后按振型分解为多个单自由度体系,用叠加来计算结构的反应(应力、应变)等。
反应谱方法用于抗震设计首先就是地震动反应谱的确定,因此这一步工作只需进行一次。此外,地震动能量主要集中在20Hz以下的频带,激发的建筑结构反应的振动频率较低。应用反应谱法,只取少数几个低振型就可以求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同时,该理论变动力问题转化为拟静力问题,易于工程师所接受。在设计一般结构时是允许结构进入塑性状态,但反应谱理论只能计算线性反应,难以得到其真实的位移和内力;另外,反应谱理论忽略了地震动时结构和土体间的相互作用;反应谱也并不是一次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谱,而是不同地震反应的包线。
1.1.2 时程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又称作动态分析法。它是将地震波段按时段进行数值化后,输入结构体系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逐步积分法进行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出结构在整个强震时域中的振动状态过程,给出各个时刻各杆件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各杆件出现塑性铰的顺序。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反应需要输入地震动参数,该参数具有概率含义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结构和构件的动力模型考虑了结构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更接近实际情况,因而时程分析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它全面地考虑了强震三要素;比较确切地、具体地和细致地给出了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
1.1.3地震信号频域分析
地震信号频域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信号的特征。信号频道X(f)代表了信 号在不同频率分量成分的大小,能够提供比时域信号波形更直观,丰富的信息.频域分析具有明显的优点:无需求解微分方程,图解(频率特性图)法,间接揭示系统性能并指明改进性能的方向和易于实验分析。
1.2 结构振动试验
1.2.1抗震试验的目标
(1)测定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型阻尼比等模态参数;
(2)测定结构构件的恢复力特性,即力-变形滞回曲线,确定刚度、强度、延性和耗能能力;
(3)研究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破坏机理和破坏特征,如地震反应的大小和分布、破坏形态和结构体系的薄弱环节等;
(4)验证抗震构造体系、抗震构造措施、抗震鉴定加固方法和振动控制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验证抗震理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结构振动控制算法等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1.2.2 结构抗震试验的实施程序
(1)确定研究目标和试验方法,含试验目的、试验设备和试件的采用、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等;
(2)荷载施加,含与试验设备相关的荷载施加方式和加载规则等;
(3)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含各类传感器和数采设备的采用、测点数量的选择;
(4)数据分析,含测试数据的常规处理和特殊分析。
1.2.3 结构试验的方法(1)静力试验
静力试验是在在静载荷下观测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应力、应变分布以验证结构静强度的试验。
(2)拟静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是以预先设定的荷载或位移控制模式对试体进行低频往复加载,旨在获得试体的荷载-变形特性(本构关系)的结构抗震试验。拟静力试验亦称往复加载试验或恢复力特性试验,是结构或构件抗震性能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准静力试验方法。(3)拟动力试验
拟动力试验是往复加载试验和结构地震反应逐步积分方法在线结合的结构抗震试验,亦称杂交试验或联机试验。拟动力试验可用于原型结构、模型结构、子结构和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确定试件的力-变形滞回曲线,亦可近似模拟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结构或构件的地震反应,研究和验证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破坏特征、抗震能力和抗震薄弱环节。
(4)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试验是利用振动台装置进行的结构强迫振动试验,是地震工程研究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
(5)人工地震试验 人工地震试验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动进行的现场试验。山体开挖、采矿、化学爆破、地下核爆等均可引起地震动;锤击地面、重载车辆行驶或使用可控震源设备(如移动震源车、便携式可控震源、起振机和气枪等)亦可激发地震波。在科学技术探测中,化学爆炸和可控震源是产生人工地震的常用手段,后者是非破坏性的人工震源。人工地震试验常用于地震断层探测、地壳结构探测、地震动衰减研究和地震监测台网的检测,在工程地质勘察、探矿和人工振动采油技术研究中亦有应用。
(6)结构自振特性试验 结构自振特性试验为了测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传递函数等。
1.2.4 模型设计
相似模型是与结构原型几何相似、可反映同一物理过程且某一位置的物理量与原型相应位置的同名物理量具有固定比值的模型,通常为缩尺模型。在进行结构模型设计时,将结构所遵循的物理方程无量纲化且令方程在原型和模型中对应的无量纲项相等,即可得到相似模型所应满足的相似关系。理论上,相似模型应满足全部相似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难以作到。在结构工程相关的模型试验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对次要的相似关系放松要求。
其相似模拟包括几何相似、质量相似、荷载相似、物理相似、时间相似、边界条件相似和初试条件相似等。
1.3工程地震和结构抗震
工程地震学是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工程结构对地震的反应及其抗震设计。它可以用于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及地下洞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场地地震烈度确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场地震动理论、工程地震学中的数值方法、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地震安全性分析、边坡地震的稳定性分析。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地震及其破坏作用,震级与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目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概念的基本要求;多层及高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措施;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措施。1.4地震波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体波是地球内部信息传递的载体。体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或相反的波动,传播速度最快。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通过介质的形态变化而实现,又称作剪切波,只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面波实际上是体波在地表衍生而成的次生波。面波的传播较为复杂,既可以引起地表上下的起伏,也可以是地表做横向的剪切,其中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最为强烈。
2.学习收获与体会
学习收获: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随机振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相对来说,只是浅显的认识,因为这方面的只是涉及到很多的公式,以及公式之间的推到转换,需要的一定的数学知识的,才能深入的理解懂得,而我下去又没深入的看,所以只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然后就是知道,上课反复强调的地震波分析一般是时时域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变成频域分析,因为时域分析很多性质特点都看不清楚,而频域分析则很容易看清楚地震的性质特点,所以一般用频域分析。
之后就是知道了结构试验的各种方法,像什么静力试验、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等等,它们是怎样做的以及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分析能得到什么结果等等。最后就是知道了做实验的模型设计,因为以前很少接触做实验的事,所以很少往这方面想,根本不知道振动试验是怎么做的以及其模型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甚至想当然认为振动试验是不需要做的,只要根据抗震要求设计就可以了。上完这课后,我知道我的想法是错的,而且基本知道了抗震试验的做法以及模型处理问题。
体会:
1、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勤于思考。就像我上面说的,以前我不知道有做整栋楼的振动试验一样,其实要是我往深在想一点,应该就会发现其实振动试验还是要做的。因为规范规定的抗震,房子的结构类型应该也都规定了,可是现在很多房子都是新式的,有的规范上面根本就没有,就像鸟巢国家大剧院那样的,那么它们的抗震怎么办呢?想一想,那还是需要做实验的吗!所以生活中还是要勤于思考!
2理论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有的还涉及到数学的进步 因为有些实验如果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做不了的,就像振动台试验一样,那么这样就阻碍了我们的试验研究,进而阻碍了我们理论的得出。而数学的进步,则显示在公式推导以及其变换中,而公式的推导变换就是为了其往简单方便的方
第二篇:人体工程学心得体会
此次课程的学习,我只能说自己弄懂了什么是人体工程学,但要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仍需加倍努力和实践。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要“为人民服务”,而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要创造和谐、创造进步,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组合状态,于是人体工程学课程的指导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得知课程要求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考察地点,于是我们组成三人团队,商定选择造型独特的肯德基友好店,以及地处黄金地段、商业空间相当开阔的西安路天兴·罗斯福大型商场。
肯德基店面具有充分的地理位置优势,面对五岔路交道口的水晶球,友好广场公交站也位于店面侧前方。良好的地理状况带来了充分的人流量,加之肯德基经营快餐,为顾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得该店占有充分的优势。考察时,我们最初选择“暗访”,根据地板砖尺寸来推算店内物品尺寸,用身体来测量物体高度,相机也特别安装了镜头遮照方便偷拍,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呵呵。但后来事情不出所料还是被发现了,店内服务员勒令我们将照片全部删除,后通告给店长,在大家的“见机行事”指导下,我抱着相机“夺门而逃”,岂料店长“说时迟,那时快”一声喝令把我喊住。无奈,我只好采取“以柔克刚”之对策。第一步,亮出自己的学生证(这是事先准备的,充分证明了“先见之明”的重要性);第二步,诚恳告知此次“来访”的目的之单纯性(这次是随机应变,觉得店长是怕我们泄露商机之类的,于是,我一定、肯定并且坚定的告诉他,我们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单纯是一个学习人体工程学的大二学生,“恰好”在此享用美餐时,“突然”想到可以在此把老师交给的作业顺便完成,于是开始测量“咱们”店内物品的尺寸规格,因为没有尺子,所以“只好”用相机拍下来做记录。至此,我又亮出相机里把人为参照物站在桌前的照片进一步解释我们单纯的作业目的);第三步,为了充分取得信任,我让店长看了我们的课堂笔记,并再次声明绝对没有商业目的,也绝对不会在媒体和网络上公开这些照片。由此三步,我们获得了此次“访问”的成功。在与店长如此的“一来二往”之后,我大胆地向店长询问了该店的占地面积,店长也很信任地把精确的数字告诉了我们。成功之余,还增添了“附加值”,豁然开朗的心情,使得我们团队更有信心冲向下一步天兴·罗斯福的挑战!
带着信心和自豪感的我们在兴工街车站下了车,商量好分工项目及考察的具体内容之后,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这个大型商场。考虑到大型商场是统一管理,店内各摊位雇主不会像餐馆一样在乎自己的陈设被人模仿,于是我们择定“直接式考察法”,在大尺寸以地板砖为参照物估算和目测外,采取三人分工的“询问式调查法”,切身询问、标记精确尺寸,对各类展台分类比较。此次边娱乐边作业,相当顺利地完成了考察。为我们的人体工程学考察课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通过实地考察带来的收获,是课堂上无法比拟的。然而课堂上繁复的记笔记、了解各个空间的人体工程学基本尺度,正是我们此次课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倘若不是心中有数地去实践,必定事倍功半。而实践中的乐趣,如果能够带入课堂,给我们枯燥的课堂增色添彩的话,我想学生对这门知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和深刻的!
第三篇:设计师人体工程学心得体会
设计师人体工程学心得体会 人体工程学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于室内设计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室内设计中的空间、尺度与人的生理机能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研究室内设计中各要素和人的心理特征的关系。我们的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要求,是要创造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生活空间,具体地说就是我们设计的空间尺度、家具尺寸,以及室内色彩和家具造型在人的视觉中能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对室内的空气、音响、温度的处理和改善等,这些都应以人的肌体的适应性为依据,以人的感知能力为准则。家居设计有两个基本要素: 1、实用 2、美观,家具做为家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然需要遵循这规则。家具并不是只要好看就行,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人的身体有一定尺度,活动范围有一定的限度,坐、立、卧、行中每一种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现在的室内家具设计正是要依据人的基本尺度关系去创造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因而人在室内的活动、举手投足、坐卧行走才会舒适自然,依据规律去设计与人有关的空间和物体,其结果才会是和谐、完美的。人体工程学重视的 “ 以人为本 ”,讲求一切为人服务,强调人类的衣、食、住、行,从人的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桌椅的高度、柜子的高度、沙发的舒适度等均离不开人体的尺度及适应度,这也正符合了现代人对家居生活越来越高的要求。
第四篇:材料工程学
—填空,1,钢铁材料是当今材料领域中最主要的工程材料,又称为(),它与
()统称为金属材料。
2,钢铁材料包括()、()及().3, 碳钢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按含碳量可分为
(),()及()。
按冶炼方法可分为(),()及().4,合金钢分类方法很多按用途分为()、()及()等。按合金元素质量分数分可分为(),()及()。
5,根据碳在铸铁中存在形态及石墨的形状,铸铁可分为(),(),(),()及()。
6,钝铝中含有铁、硅、铜、锌等杂质元素。按其纯度可分为(),()及()。
7,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及生产工艺特点,可将铝合金分为两类()和()。
8,形变铝合金可分为2大类()和()。
9,硅系合金是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铸造合金。该合金流动性好,热裂倾向小,补缩能力强。
铝硅系铸造铝合金又称(),仅由铝、硅两个组元构成的二元合金,为简(),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称为()。
10,纯铜呈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膜后呈紫色,故称()。纯铜的密度为(),熔点().11,根据铜合金成分特点可将其分为()、()和()三种。
12,黄铜是以()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是以镍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青铜是以()为主要元素的合金。
13,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为()。其中仅含铜锌二个组元的合金称为()或(),若加入多种组元则称其为()或()。
14,镁是地壳中储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储量占地壳质量的(),镁的密度()。
15,镁合金可以分为()与()。
16,特种陶瓷的品种繁多,其分类可按化学组成分类,也可以按性质分类。但通常都把它划分为
()和()两大类。
17, 特种陶瓷经常遇到的键合是()和
().18,粉末的等温烧结过程,按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界限不十分明显的阶段即(),()和()。
19按照基本性能和应用状况,铁氧体材料分为()、()、()、()和()等五类
名词解释
1,合金结构钢
2,合金工具钢
3,特殊性能钢
4,形变铝合金
5,铸造铝合金
6,陶瓷
7,特种陶瓷
8,结构陶瓷
9,功能陶瓷
10, 灰口铁
简答题
1,简述特种陶瓷常用的烧结方法
2,简述铁氧体磁性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3,简述高强度低合金钢的性能特点
4,简述合金弹簧钢的性能特点
5,简述热作模具钢的性能特点
6,简述如何对黄铜的牌号进行命名。
7,简述形变铝合金的分类以及他的命名方法 8,简述钛合金分类
9,简述钢铁的4个脆性以及他们都与什么元素有
关
10,简述合金结构钢的分类。
11,
第五篇: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3000字)
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学 院
专业年级 组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交通工程学 交通学院 2010级交通工程(1)班 第二组 郭建刚 2011年7月7日10级交通工程(1)班 102262007001 王志聪
这次的交通工程学实习首先我们专业的全部人集合在一起,听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
下实习的内容以及在实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我们首先明确了这次的实习任务,大家在郭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参观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湾边大桥的立交组织情况。接下来是各组成员找自己需要调查的有信号灯的三叉交叉路口和四路交叉路口,每个组的情况有所不同,分别运用点样本法和停车线法调查车辆的分布情况。
接下来我首先说一下去参观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湾边大桥的情况,我们一起到了收费站后,首先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了解了进站口分为不停车收费车道、自动发卡车道和计重收费车道。其中电子收费车道有一条,自动发卡车道三条和计重收费车道一条。电子收费车道通过时要限制速度20千米每小时,保持车距以便能够是行车安全。在进入收费站时应该不能抢按照一定的交通规则进入即可。收费站处的监控系统也有助于观察在进入和离开收费站时的车辆行驶秩序,有利于为此处交通事故的解决提供有力的资料。虽然以前也曾经到过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但却并没有仔细认真地观察过收费站的组成情况还有如何进行车辆的收费程序的。经过这次的观察了解,最基本的组成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以及进入收费站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怎样才能快速安全的通过收费站,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
些人就是因为在收费站等得不耐烦才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故。这次的观察对于我们理论联系 实际有比较大的帮助,我们应该多出去进行一些观察。
观察完高速公路收费站后,我们接着就去了湾边大桥,在那里我们观察到立交的组织形式和车辆上下立交所经过的路线。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搞清楚情况,不知道车辆如何上桥和下桥的,立交桥的建设本来也是为了解决交叉路口车辆太多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
但是如果不能够很好地了解立交的车流方向就不知道该如何上立交,很有可能会发生
交通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下车后在立交桥下观察到车流的走向以及如何上下立交桥的,实际的立交走向图需要通过各个方向的观察才能够画出来。我观察到此立交由南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立交汇合到从东到西的车流中,还有从东到南车辆需要借助立交汇合到从北到南的车流中,才能发挥好这座立交桥的作用。此立交桥分为三层,地面这一层可以行使由北到西的车辆和由北向东的车辆,由南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二层向第三层过渡,由东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三层向第二层过渡。立交桥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解决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要学会正确使用立交,发挥它的长处。
经过这里两个地方的观察,对于我们了解高速公路收费站和立交桥有比较好的帮助,接下来的实习是要调查三路和四路的交叉路口延误以及通行能力。在经过组内的讨论和分配工作定出了这两个交叉口的位置以及从何时开始调查,由于第一次的情况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们遇上了比较大的麻烦,数车的方法有所出入以及开始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我们又重新开始观测。在调查延误时每个方向的路口要有四个人,一个人负责计时,一个人负责数停驶数,一个人负责数不停驶数,还有一个人负责数每隔15秒内停在停车线后的车辆。而调查通行能力时需要数出左转、右转和直行车道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分为大小车辆。进过几次的失败后我们终于有了比较大的进步,而且调查完了各项数据。
这次的实习总体上来说历经一天半,而且大家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了解各种交通设施和 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10级交通工程 100022007002 潘宝宁
通过这次实习,可以对刚学过的交通学调查知识有一个综合应用的机会,也可以更好的巩固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的技能,并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粗心、大意,都将直接影响实习的进度。实习要完整的结束,单靠个人的力量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成员团结起来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既分工又协作的能力, 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情。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小组每个成员都尽了120%的努力来完成这次实习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地学得知识。
6月21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费站,参观学习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在老师的解答下,我大概了解到了高速公路是分车种,按重量级别,按行程公里数收费。收费站的收费方式与我想象中的人工收费有很大差别,收费站采取的有:半智能化的人工打卡收费和智能化的自动感应收费(etc).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超载处罚等相关知识。之后,我们又坐校车参观湾边立交桥。
经过实践前的准备,在测量学实习间隙,我们在7月2日上午对建新的三路交叉口进行了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们与7月4号来到燎原调查四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延误,这次调查,大家都对调查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实践总能发现许多问题,在这次调查实习中也同样存在,我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实际一般都比理论复杂,刚开始调查时,出现了几次错误,不得不重新开始,耽误了好些时间,错过了高峰小时,而且在车辆的划分上大家也存在分歧,摩托车到底该划再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呢,所以我们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合作完成一项工作。
作为二组的组长,我认为选调查点很重要,测点的好坏决定了调查的速度与质量,我事先去踩点,找到了建新三叉路口,和燎原四岔路口,这里的车辆相对来说较少方便调查。准备工作很重要,如果不准备好就开始调查,就会陷入极大的盲目性误区,最终导致工作的杂乱无章与失败;这次实习我们组先开了个会,确定了16人分为四小组,每组四人,大家讨论了调查的具体内容及方法等细节,绘制好了数据表格。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同时也碰到了许多问题,综合这些问题我总结了。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能够多增加一些调查工具,力求使每一个小组都拥有一套完整的工具,并且更新调查方法,运用先进点的仪器设备进行交通调查;希望有具体的老师的整体安排,说明各种事宜,有情况具体指导;
通过实际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学会了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动脑和绘图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这次也是我明白责任的意义,虽然说当组长会有一定的压力,但我还是坚持做完了本质的工作,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这锻炼的我的毅力,更体会到班委们平时工作的辛苦。这次实习与测量学实习赶到一起了,如何能在不耽误测量实习的同时把交通工程实习也做了,让大家能顺利回家,这成了我那几天经常思考的问题,而且在最后的报告撰写过程中,幸好有组员们的帮忙,才使得报告顺利完成。一次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心得体会
102262007004 李晓峰
第一天我们组进行了三岔口道路通行能力和延误调查,地点是建新路口。全组到达于8:30到达路口,进行了分组分工。首先开始交通延误调查。我们小组负责北进口道。我个人负责记录不停驶车辆,60s一个周期。其中一个人负责计时,一个人负责0s,15s,30s,45s停车数,一个人负责停驶数。三个组统一开始记录,一共记录十五个周期。然后进行道路通行能力调查。通行能力分为左转,右转,直行。还分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这次是70s一个周期。分工结束后,三个组统一开始记录。
在调查期间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延误调查是在高峰小时调查的,由于我们在路上耽搁了,开始调查的时候高峰小时基本上快结束了。所以数据上有点误差。再加上前期工作没做好,记录出错了进行了三次才完成,耽搁了不少时间。在通行能力调差时,由于摩托车是不是机动车而又分歧。结果大家同意把摩托车单独记录出来,回去再讨论。在记录时,有的机动车不在车道上行驶,而是在人行车道上行驶,以至于漏掉了几辆机动车。还有一部份非机动车不按常规路线行驶,例如;有辆机动车左转之后,竟然又直行。这些现象是记录有误差。还有就是我们的调查地点三岔口端是一个别墅区后门,出入车辆并不多,但也有少数车辆进出致使记录有些麻烦。
所以,在进行调查时,前期工作要准备好。地点要选择好,时间要把握准,组织要积极。调查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要学会随机应变,学会处理突发状况。最关键的是把我们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我们的知识。
第二天我们进行了四路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地点在燎原。这次全组于8:00到达调查地点,由于大家都熟练了,所以这次就很快就开始进行延误调查了。这次我们小组负责北进口道。这次是在高峰小时,所以停驶车辆特别多,记录有些误差,不停驶车辆则很少。进行了15个周期调查,这次数据很有规律。
然后我们进行了道路通行能力调查,由于仍处于高峰小时而且是四路交叉口。交通量特别大,给记录到来了困难。这次是100s为一个周期,进行15个周期。
在进行通行能力调查时问题还是不少呢!首先车辆太多,很难数清楚,再加上公交车多遮挡视线,忽略了好多小型车辆。还有就是中型车辆,不容易分清楚,导致数据有误差。还有就是在延误调查时,排队车辆太多,很难分清楚在哪辆开始不停驶驶过停车线。
所以,在进行四路交叉口调查时应该人数多一点,配合默契一点,才能使数据误差减小。这次交通工程学实习可以说还是挺顺利的,虽然在这期间有不少困难,但我们还是给解决掉了。这次实习不仅仅让我们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应用与实际,真正体会到了实践与理论的不同。
实习心得体会
10级交通工程(1)班 102262007005 谈笑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运用课本上的知识,提前实践专业知识。我们在考前和考后各用了几天的时间分别去参观收费站、湾边大桥和去建新和燎原路口调查交通情况。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城市收费站和立交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调查路段以及交叉口的交通量,对交叉口的车辆分布有了实际的了解。
首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湾边大桥的情况。在到达收费站后,老师先讲解了进站口的分类,分为不停车收费道、自动发卡车道和计重车收费道。其中电子收费车道有一条,自动发卡车道三条和计重收费车道一条。电子收费车道通过时要在速度低于20km/h,保持车距以便能够行车安全。
然后参观了湾边大桥,在那里我们观察到立交的组织形式和车辆上下立交所经过的路线。我们下车后在立交桥下观察到车流的走向以及如何上下立交桥的,此立交桥分为三层,地面这一层可以行使由北到西的车辆和由北向东的车辆,由南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二层向第三层过渡,由东到西的车辆需要借助第三层向第二层过渡。立交桥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解决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要学会正确使用立交,发挥它的长处。
2012年7月2日,我们组早上8点我们去了建新三岔口。以60s为一周期测了15s,30s,45s,60s的停车数量,还有就是清点每分钟的停驶数和不停驶数。以70s为一周期测了直行,左转,右转通过的车辆数,并且大小车分开计数,共15个周期。刚开始测量时,不是很会测,耽误了很久,测错了,所以大家又重新测量,也彻底学会了通行能力测量的方法。成员一起去调查有信号灯的路口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调查。
7月4号,我们来到燎原附近的四路交叉口,我们组16个同学平均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交叉口行车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负责统计主干道上不停驶数和左转车辆数。通过两次调查,我对交叉口延误的概念和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总之,此次实习体悟很多,也让我认识到了各种交通设施和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是有较大的帮助的。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和认识 102262007006 张优
在6月21日郭老师带领我们坐着校车从我校西门边的三环路出发,一路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和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让我对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使课堂上学的知识更加扎实。一路上认识了各种交通标志、标线等。三环路主要采用人行天桥的方式让行人过街。但是,我觉得不合理的是相邻两个人行天桥设置的距离太远,给行人过街造成不便。然后我们又到了福州南站。我们参观了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和电子收费系统的原理。我们还了解了车辆停车收费的停车收费和不停车收费的情况。最后我们去湾边大桥观测了立交桥,各项车道的流向等。我认为不合理的是标志标线字数过多,会让驾驶员产生烦躁心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在立交桥下方主要采用环岛的形式疏导交通流,这方面我认为做的还是比较合理的,福州湾边立交桥平面图见附图
我组于7月2号到建新三叉路口实习。我们在早上接近高峰时期到达福州市仓山区建新公交站附近。我们分了三组分别在三叉路口观测。首先,我们进行的是交叉口的延误调查。我们每个组有一名计时员,三个观测员,我主要负责记录不停驶数,一个周期是60秒。其中计时员开始喊一次,然后再15秒,30秒,45秒,60秒各喊一次。同时组员记录各瞬时时刻的停在停车线前的车辆,车辆分为大、中、小类型的车辆。停驶数和不停驶数是每隔一个周期记录一次也就是一分钟。在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有些组员对实习任务理解不正确,导致我们重新观测和记录。在组长和每个小组的成员团结一致工作下,才使得工作顺利进行。我们记录了十五个周期,是连续记录,不得有间隔。然后我们又进行了道路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们是根据该三叉路口的一个信号周期记录一次。主要观测每个进口到的直行、左转、右转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车辆。其中机动车要记录大、中、小类型的机动车。非机动车主要记录自行车,电动车等。我主要负责次干道的右转的非机动车。在观测中有时候会出现来不及记录或者记录的时候有漏掉和错误的情况。我们记录了14组的数据。然后把各组的数据整理在一起。本次三叉路口的实习,既要求各组协调统一工作,又要求组长分配任务合理明确。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学习了控制交叉口的延误调查的方法和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实验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一点经验。
我组又于7月4号上午到达燎原车站进行四叉路口调查。我们在7点半左右坐公交85路到达燎原车站,附近有一个信号控制四路交叉口。和三路交叉口的分组情况大致一样。每组四个人,一名计时员,三位观测和记录人员。我们还是一样分开记录0秒,15秒,30秒。45秒瞬时停在停车线前的车辆,以及一分钟记录一次停驶数和不停驶数。记录15组数据。在调查道路通行能力时,要同时记录左转、右转、直行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同样的交叉口的延误调查记录要记录大、中、小车辆的数量。调查道路通行能力时也要记录大、中、小的机动车辆。由于两个路口的信号周期不同,我们取了周期为100秒,每100秒记录一次,大概记录了12组数据。在观测的过程中,由于上次在三路交叉口的延误和道路通行能力时积累了经验,本次实习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在做完实习调查后,要进行数据的处理。,主要进行信号控制三路交叉口,四路交叉口高峰小时的延误情况。各种交通组成的折算等,在计算道路通行能力时,要注意机动车要换算成标准车辆,非机动车的折算系数可以参考课本上相关数据等。交通量调查的数据处理和交叉口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通行能力分析等。
该课程实习是《交通工程学》理论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和补充,通过课程实习,使我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所学的知识;正确掌握交通调查的一般原理、方法和步骤,培养我们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希望有关交通工程类的实习可以增多一点,不至于我们只懂得理论知识而疏忽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我觉得这次实习打牢了课堂上学习的实习心得 102262007007 刘浩
在2012年6月21日,我们在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湾边互通立交桥。虽然以前经过,但不曾停下来仔细观看,这次是我可以细细观察的机会。通过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现在的高速收费站在进口处都设置有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它不仅可以节约驾驶员通过收费站的时间,而且还节约人力、物理,提高通行效率。离收费站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一些特殊车辆,它们是用来对高速公路一些车辆进行施救或者是对高速公路车辆事故的现场处理。在福州南收费站有一个通道设有地秤,是专门用来检测过往的大型车辆是否超载。收费站的地下还埋设了一些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对使用闽通卡的车辆进行感应,实现车辆的无人放行管理。
湾边互通立交桥: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交通量的激增,立交桥的建设从空间上将交通量分离,使得交通更加畅通。随着立交桥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它对驾驶员的驾驶要求也逐渐提高。一个立交桥你要知道如何上去,如何下来以及正确认识交通标志、信号,这也是我们本次参观的主要目的。
2012年7月2日早上8点我们去了建新三岔口。调查交叉口行车延误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我们调查延误的方法是点样本法,以一分钟作为个周期,清点0秒,15秒,30秒,45秒时停在停车站上的车辆数,还有就是清点每分钟的停驶数和不停驶数。7月4日大家一起去了燎原的四岔口。这次出发比上次早点7点多,也正赶上了高峰,体会到福州上班的高峰时期车上的情况和道路上的情况。这次测量比上次早很多,也快了很多。直到8点半左右来往的车就少了。通过调查,我发现存在的以下问题:如:电动自行车占非机动车辆的比例较大,其速度快,大多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闯红灯者不少,左转车辆会与非机动车发生冲突,使道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我建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引导非机动车的行驶。
回想此次实习,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集体,组员之间必须相互团结,齐心协力、认认真真的才能做好交通量的调查。在实践中,不能图懒省事,瞎编滥造数据,要秉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实习。
通过本次实习不仅巩固和提高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知道了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应对方法。此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我想通过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工作也是受益菲浅。
不到2天的实习虽已早早结束,但此次实习所教给我的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却不会因实习结束而不在。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
10交通工程 田林川 102262007012 在2012年6月21日,我们在郭老师的带领下,坐着校车,开始了交通工程学的实习。原本有着台风和暴雨预警的一天,却意外放晴,使得我们的实习格外顺利。
我们先参观了高速公路收费站,高速路是在进口取卡计费出口缴费的全封闭道路,在这以前,也经常经过高速收费路口,但其实不多观察这些收费窗口的,无外乎就是人工取卡和电子取卡。之前我比较好奇的是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专用车道是给那些装了etc车载器的车辆使用的,采用电子收费方式。汽车可以不用停下去卡,而是把车速控制在20km/h即可通过。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监控摄像头,可以对车牌、司机,还有对收费工作人员的全程监控,还有一些路段的情况,据说,最美的司机吴斌,当时路上的录像,就是靠近收费站的监控所拍到的。有了这些监控,可以更好的控制和管理路段。好玩的是,在我们观察路口时,有些来取卡的车以为校车故障大家在拦顺风车,主动停下来问,要不要载我们。其实,总是好人多的。
初步了解高速收费站后,我们又转阵湾边大桥,进行了交叉口立交桥的观察。大家各自对桥进行观察。其实刚看这桥是很晕的,不知道怎么路线。但是,一路路仔细看下来也就顺了,画出了桥的结构和走向。比较纠结的是居然认错了方向,可能是福州的天气相比北方晴空朗日的不同,经常会飘着浪漫的云彩,看不到太阳,一直没有认出哪边是北面,差点就记错了。也观察到交叉口的复杂,一定需要设计很明确的路标。实习的很开心,也对下次的实习很期待。
后来的实习是我们组成员一起的,调查有信号灯的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调查。2012年7月2日早上8点我们去了建新三岔口。以60s为一周期测了15s,30s,45s,60s的停车数量。以70s为一周期测了直行和转的通行车辆。刚开始测量时,因为不是很会测,所以耽误了很久,测错了,所以大家又重新测量,也彻底学会了通行能力测量的方法。7月4日大家一起去了燎原的四岔口。这次出发比上次早点7点多,也正赶上了高峰,体会到福州上班的高峰时期车上的情况和道路上的情况。这次测量比上次早很多,也快了很多。直到8点半左右来往的车就少了。问了旁边锻炼的大叔,福州的上班时间一般是八点半,难怪,车这时就很少了。还是以60s为一周期测了15s,30s,45s,60s的停车数量。以100s为一周期测了直行和左右转的通行车辆。这次还是负责计时,也顺便观察了下来往车辆。这两天的早上车流都呈单向拥挤,可能上班的地方,市区会比较集中,所以造成单向的流量非常大。而且即使没有禁左,左转的车辆也很少,每个周期就一两辆。非机动车道上时常有机动车在走,可能是道路分配有点不合理,或者是管理不够强大。还有前方红灯时,右转的非机动车很多都是右转然后回来,本质是直行的,这时,如果不是全红时间,应该是很危险的,而且,左转是非常困难的。后来统计数据时发现这个时间段的交通流各方向差别很大,应该是跟过去的地理和路段有关。经过这些实习,对课本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大家一起配合工作也很开心,体会了之前不一样的生活。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10交通工程1班 崔雪霞1022602007015 实习时间:6月21日,7月2号,7月4号
实习内容:交叉口行车延误调查;
交叉口通行能力调查;
交通设施参观实习。
6月21号,我们专业10级同学跟着老师,助班一起,乘校车去参观了福州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湾边互通立交桥。我们学习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工作流程。ect电子收费站工作快速,方便,相信一定会被广大车主所接受的。我们基本了解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之后来到湾边互通立交桥,观察它的走向,路线,构造。大体能看出每个通道的走势,直行、左转和右转。这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启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灵感。通过实地观察,对于以后的立交桥设计有良好的作用。
7月2号上午,我们组成员(16个人)一起来到了建新三叉路口,调查交叉口行车延误和交叉口通行能力。我们调查延误的方法是点样本法,以一分钟作为个周期,清点0秒,15秒,30秒,45秒时停在停车站上的车辆数,还有就是清点每分钟的停驶数和不停驶数。我们三个进口道三个小组同时进行,有一个同学打手势示意开始。中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不是一次成功的。经过调整,我们做了连续15个周期的调查。记录了那些行驶车辆,停止车辆数相应数据。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们也是分三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一个相位(70秒)为周期分别清点一个进口道的直行,左转,右转通过的车辆数,并且大小车分开计数,也是共15个周期。三叉口调查时,我负责清点次干道的一分钟内不停驶数,次干道的左转车辆数。7月4号,我们来到燎原附近的四路交叉口,我们组16个同学平均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交叉口行车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负责清点次干道上0秒、15秒、30秒、45秒时的停车数,和一个相位(100秒)的右转车辆数。通过两次调查,我对交叉口延误的概念和计算,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理解更近一步。
首先,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但它使我初步了解了交通的一些知识,进一步对交通工程有一定的认识,学习交通工程的一些基本理论,掌握一些交通流量的统计方法,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专业做准备。虽然三次实习都是在烈日下暴晒进行的,很辛苦。但因此对课本理论了解的更加透彻,深刻,学到了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的乐趣,收获很大,很开心。
其次,通过本次交通工程学实习,有利于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了交通调查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培养了同学们的实践和组织能力,帮助同学们掌握交通调查的技术和技能。经过这次实践调查,我真的受益很多,看着我们准备好的调查报告处理完,多少有些成就感。
最后,就是我亲自去进行了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和统计,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和艰辛,也体会到了父母抚养我们成长的不容易,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奋斗,为自己的人生创造出一条路来。我们在大学学到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接触社会上实际的东西,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自己真正地迈向社会做好准备,才不会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淘汰。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10交通工程(1)班 102262007017 武鑫森 这次的实习我们主要是在郭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高速公路收费站、湾边大桥的现场参观以及自行安排了一个三路交叉口和四路交叉口的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
首先,我们参观了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费站。经过对福州南高速收费站的参观,以及老师的讲解,还有自己的亲身观看,我对高速公路收费站有了更深的理解。收费站的收费方式与我想象中的人工收费有很大差别,收费站采取的是半智能化的人工打卡收费以及智能化的自动感应收费(etc)。
之后,我们又坐校车去参观了湾边立交桥。老师要求我们通过观察,画出立交桥的结构,要懂得从哪进,从哪出。说实话,最初看立交桥时,我确实感觉挺乱,绕来绕去的。但是经过互相讨论、实地观察立交桥后,我明白了立交桥是如何行车的,绘出了立交桥的平面图。
参观回来后,我们抽时间讨论了要怎么调查。经过实践前的准备,在测量学实习间隙,我们在7月2日上午对建新的三路交叉口进行了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们一组16人,分成三组,测量三个进口到的直、左、右的大、中、小型车辆,以及非机动车的交通量。虽然事前有准备,但在真正实践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试调查,以及多次测试配合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完成调查。在调查延误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是点样本法调查。我负责的是由北向南车道,在0s、15s、30s、45s、60s时刻,停车线后的各型车的车辆数,并且把他们记录在表格里。在进行通行能力调查的时候,我负责的是调查该路口,在选定的70s时间内,大、中、小各型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右转时的车辆数。
中间隔了几天测量学实习,我们又抽空在7月4日上午分成四组,对燎原中级人民法院附近的四路交叉口进行了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我依旧负责的是和上次一样的调查内容。最后在测量学实习完全结束后,我们在7月6日进行了交通工程学实习数据的处理,通过仔细查阅课本,以及集体协作完成了任务。经过这次实习,我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通过实习,我们对如何观测调查交叉路口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更深刻的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团结协作,克服了许多问题,很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今后我将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自己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10交通工程 姚雪莲 102262007018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交通调查更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方法,要敢于走向世界社会,积极工作,才能取得成果。交通调查的目的进一步熟悉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初步掌握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以及培养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第一次实习是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福州南的收费站和湾边大桥,在6月21号早上,全专业的人在拓荒集合,一起乘坐校车从南门出发,行驶在三环路上,一路上老师让我们注意观察前方及旁边的路边情况,三环路上的通道是地下通道,到达福州南收费站后,老师跟我们介绍车辆过去如何检验,如何收费,以及不同的通道通过的车辆不同,我们还走到收费站的收费点近距离去观看,有些驾驶员询问我们在干什么,当车辆驶进收费站,有收费的机器语音提示驾驶员如何打卡取卡,并且有显示屏显示收费数目,在靠近收费站的路旁,长得像路灯的杆上是摄像机,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拍照。随后我们乘坐校车返回到湾边大桥,老师让我们自行观察,并画出立交桥的图。通过仔细观察,画出了立交桥的草图,通过观察车辆,知道了道路的通行方向。
第二次实习是小组(16人)一起自行进行交通调查,掌握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的方法和数据分析。此次交通调查是在测量实习中抽出时间分别在七月二号和七月四号两天内完成的,在早高峰的去交叉口调查。
第一次是去建新的三岔路口,第二次是去燎原(有个车站)的一个四岔路口。早上全组人在校门口集合,一起乘坐公交车赶去交叉口。到达目的地后听从组长的安排,不同的小组分别在一个路口,每个路口有四个人,一人计时,其余三人数车,我在此次实习中是计时的,在早高峰时段与其余三名小组成员在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用手机的秒表,依照组长的指挥,在看到手势开始后立即按下秒表,每隔十五秒报时一次,分别报时十五秒,三十秒,四十五秒,和六十秒,一共报时十五次,这是调查车辆入口延误的。另一个调查交通能力的是每隔一百秒报数一次,为了能够准确的报时,事先在纸上计算好隔一百秒的时间点,这样不会计算错误而导致报时错误。取得十五至十七组数据后停止报时。
在这次调查时,有路人过来询问我们在干什么,与我们讨论,说之前也做过类似的实习,并询问是哪个学校的。还有一些路人奇怪的看着我们。因为天气很热,撑着伞还是觉得很热,站的累了就坐在路边,计时的时候怕错过报时时间,一直盯着手机,不敢一开视线。数车时会有公交车挡住视线,无法看见其他的小车辆,只有来回走看清车辆数,高峰时段通过的车辆数很多,有时数会来不及,就跟着车后面跑着数车,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测完后所有人一起乘坐公交车返回学校。
通过这次的交通工程学的实习,我了解了收费站是如何收费的,以及湾边大桥的地形复杂,以至有驾驶员上了立交桥后无法绕出,还知道了如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的数据经过计算后得到车辆延误及道路通行能力;体会到在调查中小组成员需要听从组长的安排,积极做事,相互配合,团结起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交通学院 10交通工程 102262007028 陈丹
通过本次交通工程学实习,首先巩固、扩大和加深了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掌握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对如何观测和调研路口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其次,参观湾边大桥,高速公路收费站使得我们对交通工程学这门课有了更深的认识。再者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人多力量大,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1 交通设施参观实习
6月21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费站,参观学习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在老师的解答下,我大概了解到了高速公路是分车种,按重量级别,按行程公里数收费。收费站的收费方式与我想象中的人工收费有很大差别,收费站采取的有:半智能化的人工打卡收费和智能化的自动感应收费(etc)。其中etc车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据老师介绍,这种收费方式首先要办理一张一卡通,过入口时需要以低速通过收费站感应点。这样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不停车收费而通过收费站。实施不停车收费,大大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公路收费走向电子化,不仅提高车辆的营运效益;同时也降低了劳动成本。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超载处罚等相关知识。之后,我们又坐校车参观湾边立交桥。初看立交桥时,绕来绕去的,摸不清东西南北。经过进一步观察,弄清每个进口道左右转和直行车道,很快就绘出了立交桥的平面图和车流方向。2 交叉口行车延误、通行能力调查
经过实践前的准备,我们于7月2号开始调查三路交叉口的交通延误。我们选择的是建新那个路口。我们一组16人,分成三个组,以60s为一个周期,分别记录在+0s,+15s,+30s,+45s停在路口的车辆数,60s内的停驶数和不停驶数,我们调查了15个周期。刚开始调查,我们没能很好的理解停驶数和不停驶数,结果数错了很多次。经过一次两次??我们掌握了原理,顺利完成任务。测完延误我们并没有懈怠,而是鼓足干劲,把三叉口的通行能力也调查了,我们以一个信号灯周期70s为一个周期,分别记录在一个周期内通过停车线的左转和直行的大车,中车,小车,摩托车,非机动车的数量,由于与测量学实习相冲突,我们与7月4号来到燎原调查四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延误,这次调查,大家都对调查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很快就完成了任务。通过调查,我发现存在的以下问题:如:电动自行车占非机动车辆的比例较大,其速度快,大多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闯红灯者不少,左转车辆会与非机动车发生冲突,使道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我建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引导非机动车的行驶。外业调查结束我们就开始处理数据,画出三路和四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图和数据汇总表,并用运行分析法计算该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高峰小时饱和度。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当面对如此多的数据时真的不知所措,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数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最令人头疼的是,就是数据的计算,因为在计算过程中还要时不时的查找课本公式和规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把数据整理成一览无遗的表格,并按要求做好了实习报告。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段经历使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此外,我还学到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设计者的角度去考虑交通流等问题,这对现阶段的学习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心得体会 交通工程(1)班 102262007021 李妍锦
在大二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次交通工程学的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的专业课实习,每个人都对此充满了期待。平日,我们只是在课本上读着“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研究内容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这样的文字。
通过本次交通工程学原理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如何进行交叉口的流量流向、交叉口延误、交叉口状况和通行能力调研,获得了工程学室外作业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指挥能力,并对如何观测和调研路口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这一次的实习主要有两大块内容:交通设施参观实习和自主调研实习。6月21日,天公作美,持续了几天的雨水停了下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福州南收费站和湾边大桥。福州南收费站是福州四大收费站中建设最晚的,它的建成丰富了福州的高速交通。我们在这次实习中主要参观了该收费站的etc系统,该收费站设置“6进14出”收费车道,即由市区方向进入高速公路设6条收费通道,由高速公路往市区方向设14条通道。其中出口多于进口,进口仅仅只有两个。这是因为该收费站进入时采用etc系统,即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辆在进入时,没有人员进行操作,全部自动化。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车辆进入高速公路时的通行时间,大大减少了车辆在进入口的排队长度。而且减少了一半的人工费用,这样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运行费用,还利于民。另外,我们还参观了各种车辆的过路费收费原则和明白了称重原理,并且发现货车司机在称重前喜欢踩急刹车,通过此举来降低车辆载货重量。参观湾边大桥时,我的内心又一次感受到交通设施设计的重要性。它大体为三层喇叭状,互通了很多道路,有机地将周边的交通连接了起来,方便了车辆的出行,避免了车辆进行远路绕行。通过一个三层互通式立交桥既节约了金钱又节约了占地,还省了驾驶者时间,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在那里仔细地研究了该立交桥的构成,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并向老师请教,更用心地画了下来。
之后,我们又依照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任务自主选择路段进行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调查。在一同去调查前,大家一起再一次学习了要调查的内容。7月2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要调研的三叉口——建新,信号灯的周期为70s。调查时,一组16人分为三个小组守在三个交叉口。我们调研了15个周期,大家分工明确,在这次实习中,我与小组其他三位成员负责一个路口,而我主要负责数停驶车辆数并记录。通过这次在外实习,我们学会了明确任务分工,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等。这些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叉口的调研地点我们选在了燎原,这一次调研我主要负责报时,期间大家有些会听不到报时或由于数车未能停下来将时间段弄错。这样看似小的任务,却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它在整个团队工作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在外实习调研结束后,我们将调查数据带回宿舍集体进行整理分析。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遗漏,大家都及时做到了查缺补漏。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要对研究工作拥有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在实习之前对交通工程学的了解限于理论,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不够透彻,经过此实习,我们加强了对本门课程的认识,不止局限于理论,在实习过程中暴露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们可以说真正对交通工程学有了了解,为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做好了准备。也开始渐渐明白了我们到底将来要做哪些工作,懂得了很多交通设施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团结协作,克服了许多问题,我想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对于我们今后的职场生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102253011039 江启臻
交通工程学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通过本次的实习获得了交通工程学的室外作业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了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指挥能力,并对如何观测调查交叉路口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这次的实习我们主要有到高速公路收费站进行了现场参观、湾边大桥的参观及一个三路交叉口和一个四路交叉口的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
通过到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参观我初步的了解了收费站的设置及如何通过入口控制高速公路上车辆的数量,虽然湾边大桥的构造及其复杂,但通过对湾边大桥的参观后还是清楚了湾边大桥的各车道的走向。2012年7月2日上午8:00开始我们到建新的三路交叉口做延误和通行能力调查,虽然在学校我们已经讨论了要怎么调查,但是到了这边后还是有些弄不太清楚的,只能先进行了一会的试调查待熟悉后再开始,在调查延误我们所采用的是点样本法调查的。在延误调查中我主要负责一进口道15s时间间隔清点停在停车线后面的车辆数,并记录在记录表,随后我们又进行了这个三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调查我主要负责在选定的70s内此进口道左转车辆数的调查。
2012年7月4日上午8::00开始我们小组成员到燎原的四路交叉口做延误和通行能力的调查,还是与上次一样先进行了交叉口延误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我在我那个小分队中是负责调查一个周期60s内的停驶数由于这个交叉口比较大时常车辆数比较多会有点忙不过来,但是最终还是完成了任务,接下来进行通行能力的调查我是负责这个入口道左转车辆数的调查的,很快这些调查都结束了。
2012年7月6日我们进行数据处理,我们把这些数据统一整理在了一张总表上,虽然在之前有所准备,但一开始面对这些数据还是不太懂,后通过仔细查阅课本知识,才得以慢慢的明白。最终顺利的把那些调查的数据整理演算出来。
最后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在实习中所学到的很多知识是在学校学到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又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通过实习我不但积累了许多经验,还使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10交通工程(2)班 102251001044 吴承斌
通过本次交通工程学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如何进行交叉口的流量流向、交叉口延误、交叉口状况调差的方法,使我初步了解到了交通的一些知识。掌握一些交通流量的统计方法,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做准备。经过这次实习调查,我真的受益很多。
(一)、实习的认识和收获:
1、对交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交通流量的调查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2、加深了对车辆延误的理解
3、了解了交通工作的辛苦,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二)实习体会:
这次实习给了我很深刻的感受,可以用六个字总结:
实践;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课程实习,我们亲自去进行了交通流量的调查和统计,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和艰难,这次实习锻炼我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让我对社会和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
合作;交通量的调查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尤其是对于交通量大的路段与交叉口。它不是一项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有些工作就是群体性工作,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一点在我们交叉口的交通量的调查上就体现的很充分,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都应该认真负责的完 成自己的任务,这样才会是整个小组呈现出最后最好的结果。在整个实习中的这种合作精神的培养,也肯定会为我们今后的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方向;交通工程是一门始终贯穿我们日常生活的专业,在当今社会,我们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才能不为社会所淘汰,我相信,在未来,交通工程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中定当会担当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利用现在的时间,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当中,为我们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设计,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交通工程学实习心得体会
10级交通工程(2)班 林昌 102257004017 通过本次交通工程学原理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熟悉了课程内容,初步掌握了交通调查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7月2日,8:00——9:00,我们在建新三路交叉口处进行了交通量调查,延误调查。交通量是交通三大基本参数之一,也是描述交通流特性的最重要的参数。车辆延误是指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引起的行驶时间的损失。在一小分队中,我主要负责调查西东走向的右转车辆的交通量。本来以为调查交通量就是很简单的数车,真正投入去做了才知道,其实调查交通量是要根据很多方法技巧和规范的,这样调查出来的数据才有真实性和代表性。调查的时候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必须一心一意,聚精会神的做,必须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做,按要求完成任务。虽然第一次调查有点不熟悉,成员对概念未理解透彻,导致数据出现严重错误,但是通过我们共同的解决,反复几次的练习之后,我们的调查工作也就又好又快的完成了。
7月4号,8:00——9:00,我们在燎原四路交叉口进行了交通量调查,延误调查。有了上次三路交叉口的调查经验,这一次的调查就进行得比较顺利,基本没出现比较大的错误。但是在那个交叉口的交通量比较大,导致调查时难度相应的增大,因此出现一些车辆通过而来不及记录,或者一些大型车辆与小型车辆并行时,大车挡住小车,导致小车漏数。即使如此,我们依旧尽量减少误差,力求精确。
7月6日,小组成员在一起进行了数据的整理。虽然早就有所准备,但当面对如此多的数据时我真的有些云里雾里,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数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最令人头疼的是,当我们初步整理出高峰小时流量、车辆比例等这些基本数据后,不清楚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更不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数据去评价交叉口的好坏。以至于在制作小组报告后期,我一看到数据就头痛。由于我们没有学cad,在制图方面也遇到了不少头痛的困难,特别是交通流向流量图和交叉口平面图的制作。但总体来说,这一天我们的数据整理工作还是有所进展的。最终,我们还是顺利地把数据全部地整理成一览无遗的表格。
感谢学院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同时也要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本次实习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往往是我个人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在实际的学习与工作中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但积累了许多经验,还使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这段经历使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我在今后两年的学习生涯中,会更加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更加注重实习实践,做个有理论为基础,有实践为检验的大学生。
交通工程学实习的心得体会
10交通工程二班 梁小强 学号102255005057 通过本次交通工程学原理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如何进行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地点车速、交叉口延误、交叉口状况和通行能力的实际操作规程和施行方法,获得了工程学室外作业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指挥能力,并对如何观测和调研路口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2012年6月24号,在老师的带领下,与校车的接送下,我们跟随老师参观了收费站,老师介绍了收费站的工作原理和一些详细内容。之后来到了立体交叉口下方,让我们绘制立体交叉口的大概轮廓与通行方向,之后返回学校。
2012年7月3日,组长和部分组员到指定交叉口进行了实地勘查,由组长和小组成员定出了初步的调查方案,并进行了路段延误。2012年7月4日,上午炎炎夏日我们在上午7:00~8:00 这时段进行了行车延误调查和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调查。交通量是交通三大基本参数之一,也是描述交通流特性的最重要的参数。在一小分队中,我主要负责中闽江大道的车辆延误的调查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右转调查。通过上午1个小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自行车辆很少,骑自行车的人都靠左行驶;由于交叉口相对较大,部分靠右行驶的也会在离交叉口提前横穿马路。这些都给道路的交通状况带来了一定影响。其次,电动自行车占非机动车辆的比例较大,其速度快,大多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闯红灯者不少,使道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引导非机动车的行驶。在进行了车辆延误的调查。对车辆延误是指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引起的行驶时间的损失这概念不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而后通过与同学请教交流,知道了自己改干什么。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同时也要感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本次实习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往往是我个人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在实际的学习与工作中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但积累了许多经验,还使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这段经历使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102262007006 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