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4: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STEM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我有幸和我的同事参加了由可口可乐公司捐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承办的,希望工程2018 STEM教育提升计划第二期培训,在这次培训中让我对STEM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是我的教育观有了新的认识。先就我对这次培训的认识做一简单的汇报。

10月22日,上午九时整,希望工程2018STEM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1)第二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第二小学多功能厅举行。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李骏扬博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教师培训办公室主任刘艳、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云合小学校长吴克云、南京市秦淮区怡馨花园小学科学老师王夙莹及镇安团县委、科教体局有关领导和全县基层学校科学老师参加了开班仪式。

随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李骏扬博士,针对STEM主题设计进行初步的研讨。李俊杨教授,从东南大学的历史变革讲到了他们学校的办学宗旨“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听着他的豪言壮志,心里默默的感到惭愧,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的气场很强大,在整个讲解中都是滔滔不绝,有理有据,非常震撼。他为我们讲解了STEM的起源,首先这个STEM词语的提出,是美国为了让他们的大学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在新的时期能更好的发展。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词的缩写。其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STEM

1、围绕原文是学习,2、项目理念、3、团队合作,4、知识与技能,5、多学科综合。

6、评价体系六个方面体统的阐述了STEM与我们教师密切相关的科学教学环节。在整个讲解过程中,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感慨,那就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快乐的,但并不是轻松的”,一个人的成就绝大部分来自两个客观的因素一是家庭环境,一个是教育环境。所以就让我们这些普通的科学教师从实际的工作中出发,让学生探索我们的世界,寻找世界的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我认识了“PBL”,当大屏幕出示教育模式时,我的认知中一片茫然,我听得茫茫然然,下来后我在百度上搜索了PBL,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PBL有五大特征:

1.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这个问题被称为驱动问题(driving question)。

2.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

3.教师、学生、社区成员参加协作性的活动,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与专家解决问题是所处的社会情形类似。

4.学习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能力。5.学生要创制出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products)。这些又称制品(artifacts),是课堂学习的成果,是可以公开分享的。

10月23日我们聆听了,南京市秦淮区怡馨花园小学科学老师王夙莹的专题讲座,王老师从自身的经验向我们让我们把有限的科学课堂无限地交给学生,普通老师的科学课也可以不普通。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她的专题讲座是《把有限的的科学课堂无限的教给学生,普通老师的科学课也可以不普通》,讲座的主题大致内容是:

一、教师个人对科学课的认识,从自己想得到的什么,荣誉、职称、金钱,自我实践的需要,我想让我的科学课堂与众不同,还是让学生真正能有所收获,我想她的这些思考,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需要我们的课堂是怎么样?他就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有我们想不想。

二、我们最先需要明确的课堂关系是什么样的,他也将会使我们所要的课题。A课堂教学模式B讲授--考试--反馈 C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是不是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我们从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中的成就感去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她的讲解中,让我认识到了,比教材更重要的是理解学生。

在后面的几天中,我们我们先后听了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云合小学校长吴克云的主题讲座《以竹怡情,以竹育人--“竹风雅韵”与人文化的研究与开发》他主要讲的是他们学校的地方课,及他们学校的地理文化,主要以竹子作为研究,让全校的师生参与到地方课的实践活动中来,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每个教师的参与,从不会到会,从不愿意到积极主动去承担实践活动课。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起码我是缺少担当的,我会以此为契机认真的好好研究科学课。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穿插着动手实践操作,我们分小组开展了三次实践操作:陶泥制作、设计跨度最大的桥梁。陶泥制作时,当我们听到制作任务时一片茫然,无从下手,仿佛就像个小学生,什么都不会。当时手机上交了,离开了手机,我们小组的五位教师,讨论了好久,才设计出了长时间不用浇水的花盆(懒人花盆),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个人都在出谋划策,就像我们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一样,人人有事做。虽然我们的作品不是最佳的,但是设计理念却是最棒的,我为我们小组成员点赞。在设计跨度最大的桥梁时,材料很简单竹棍,绳子、纸牌。脑子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经过小组讨论、论证,我们渐渐有了想法:历时3个多小时制作一座大跨度的桥梁,在最后的实验中,没有承受住4瓶矿泉水的重量,我们当场进行了交流,我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讨论、分析,发现问题出在我们的桥梁。不是很直,竹棍接口处没有错开接壤致使桥面扭曲不平,从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让学生在科学课上动手操作的重要性,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还满足了他们求知的欲望,结果也许是失败,过程可能是成长的。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长的安排下,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强完成了任务。经历了前两次的实践操作,在第三次的制作中,我们就得心应手,很快完成了作品。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认识到小组合作的力量,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分工要明确,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改进和完善。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积极生动地参与其中,思考、讨论、交流、改进、制作展示。同时我也体会到科学的价值、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学生中开展STEM课程。

在培训结束的的当天,我们听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小姜玲老师的一节示范课《小小纸张大力士》,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让一张A4纸承受一包A4的重量,并且要抬高至少20厘米,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不同折叠方式的纸张承重能力不同,从学生想到的圆形,引出三棱柱形、四棱柱形、五棱柱形,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抗压能力最强的柱形并制作,在展示是讲解做法及成功与没有成功的原因,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粗、中、细、三个同样高的圆柱形,细圆柱形的抗压能力最强,最后带领所有学生做圆柱形,40个左右承载班上的一个同学的重量,课堂气氛活跃,而又有序。最后我们所有参训人员也加入到其中,最后的实验中,40张A4纸围成的成圆柱形可以承载80kg左右重的大人。这堂课给我最大感受是一切活动,都是学生在实验,学生在发现问题,通过操作,得到结果,老师只是辅助完成其中的实验部分。

通过专家教授、名师的们讲解与动手实验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让我明白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组织学生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进行体验教学。我们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主导,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学生们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们追求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学生们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探索东西,因此需要被激励;学生们实践科学,他们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们需要“体验”科学。

几天学习活动中,给我最大的触动有两点:一是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导;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平时的教学获也是尽量做到了,但只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达到要求。回想自己的课堂,从导入开始,教师就预设好一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按照我们的预设好的活动步骤去完成,即使在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学习,也是“一人忙,大家看”的现象,况且在小组内讨论不到位或根本不讨论。通过学习,我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以学生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不管我能做到什么程度,但我一定要做。我想,观念会改变行为的。

第二篇:从科学教育走向STEM教育

从科学教育走向STEM教育

这是

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独家策划的

第一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系列报导 第9篇 注:全文长4000字,阅读时间约为8分钟

王志宏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校长

▲本文整理自王志宏在第一届中国教育发展大会上的主题报告,以下为口述实录: 王志宏:

四年之前,基于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开始便开设了小学科学课程。今年教育部明确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开设小学科学课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比国家的政策预先开始了四年。基于对STEM教育的重视,三年之前,我在学校组织了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对美国所倡导的STEM教育展开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近几年,在和美国教育者的同行交流过程当中,他们突出说的一句话是“STEM教育一定要从小学开始!”在美国,对小学开设STEAM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中学。所以,我希望我们中国的STEM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开始。经过三年的基础性研究,从去年的九月份开始,我们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将STEM课程纳入到了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当中。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我们学校从开展科学教育到走上STEM教育,整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1 体现课程价值的完整体系

我们在未来社会所面临的情境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征。面临这样一种社会,我们单靠一方面或者一个学科的知识,实际上已经难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用多角度、多维度、系统性的知识和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素养。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学科内整合以及学科之间的整合,将课程整合与技术融合,构建体现课程价值的完整体系。这个理念是我们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结合对STEM这门课程性质的认识,我们学校STEM课程以小学科学为基准,以科学的核心概念为基点,以新型技术事物的体验和应用为基线,开展基于实践项目的学习。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目的是形成以grit为首的教育理念,通过项目式的学习,使我们的孩子具备坚毅、激情、自制力、乐观态度、感恩精神、社交智力和好奇心。

基于STEM完整性、创新性和融合性的特点,我们将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空间建设“三线建设”并行,形成了STEM课程特点,有四大方面:一个是全员参与;二是整合课程,包括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和结构搭建、航模、机器人等等能够体现工程及技术这些维度的课程融合在一起,形成我们整合性的课程。三是体系完整,有必修课、选修课和竞赛课;四是大小课运用上采取的是小课单节,大课两节,这样课时的划分是基于每一个项目自身的要求,我们灵活的使用课程。

团队建设

我们学校的团队组成分成两个部分,核心成员是我们的科学老师,成员除科学老师之外的所有老师都深入、系统的了解STEM教育的一些理念。

从专业发展上来讲,我们要求核心成员自学和互学,自学是让老师精通自己的专业,互学就是跨学科学习。因为STEM课程对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素养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要这样学习。同时要开展全学校共同式的教学和全科式的教学,让STEM的实践深入到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家庭当中。另外,组织成员外出学习和考察,积极的开展校内的一些研讨课。

我们学校STEM教师核心团队的成员,有14名专业的科学教师。这14个老师来自于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食品工程、人文科学等各个专业,我们组建的教学团队,实际上本身就是跨学科的,符合STEM教育对教师的综合性表现。

为了加强学校STEM教育的推进,2016年上半年,STEM国际论坛由我校承办举行。我们聘请了美国专家给学生上STEM课程,同时我们也聘请到美国波斯顿麻州大学教育领导主任、国际领导研究院的院长作报告,给我们系统的讲解了美国的STEM教育的一些经验和启示,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了波士顿艺术学校STEM实验室主任做汇报。

我们还承办了全国中小学生STEM教育研讨会,并被授予了“全国中小学STEM教育示范基地”的称号。此外我们还邀请国内外专家做“科技与创新教育”的主题报告、“STEM教育与中小学改革教育”等主题报告。

开展STEM课程以后,学生都制作了自己的科技作品。另外,我们把我们教师团队的核心成员派遣到全国各地组织进行学习,前往世界机器人大赛学习等等。

课程建设

我们学校STEM课程采取的三级设置对学生进行分级培养,有必修课、选修课和竞赛课。必修课整合了小学科学课、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课,融合了工程技术类的课程。选修课按照四个模块,开设了八门课程,四个模块是航模、机器人、创业设计、绿色奥秘;八门课程是绿色创意、robot、伟大的建筑师、scratch魔法、智能乐园、航模F3、创意设计、航模F1,还有竞赛课、机器人等等。我们还开了展STEM研讨课,比如《放飞的风筝》、《探秘太阳系》、《弹球游戏》、《细胞模型》、《揭开庞贝古城消失的面纱》等。

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把一些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请到学校来,一是这些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前沿的科技知识,二是教授们给我们学生传递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我们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科普宣讲团的专家徐邦年教授走进我校,带来“飞向蓝天”的科普讲座;邀请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创客团队,带着他们的纯电动摩托车,为我们展示创新驱动和快速充电的尖端科技。还有西安市科学协会工作人员走进学校,开展“关注天宫二号发射”体验航模乐趣进校园的活动。

我们还开展了科技、实践活动,组织我们的孩子“走出去”。科技社团一行170多名学生组成高校科学云,到陕西示范大学,走进他们学校各实验室和博物馆,让孩子近距离接触最尖端的科研现场和科研成果。组织学生到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去探究学习,到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的风洞实验室去参观和学习,到气象站参观学习等。

另外,我们也从我们四千多个学生家庭当中把在各自专业领域、已经取得过相当成绩和有一定造诣的学者请进到我们的学校,开展家长课堂周。有的家长给孩子们上火山喷发的课,“创意乐高”等课程。空间建设

我们学校的空间建设分成了两个大块,第一大块就是功能部室区区域,总共11间教室,作为STEM实验教室,有4间微机教室、2间科学实验室、两间科学仪器室,1间科学实验准备室,1间劳技教室,1间科技活动教室。

第二大块是STEM课程实验中心区,包括功能教室区、公共阅读区,学生展示区、专业加工区、创意互动区、教师活动区等等。基于我们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对STEM教育的重视,仅功能室以及STEM教室我们拿出两千多亩为孩子们从事STEM活动提供空间。

STEM实验室 2 发展学生思维的科学途径 我们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从基础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两方面进行结合。

思维在对学生整体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主要从两个方面的结合进行考虑的。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空间认知、类比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包括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创意设计、科学探究等。

例如,《结构搭建——认识齿轮》课,通过让孩子组装机器人,让孩子们观察齿轮的内部构造,来固定齿轮,最后使齿轮啮合,让孩子体验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孩子动手、动脑,自己解决问题。

在智能乐园里,通过让学生结构搭建、路线规划、电脑编程、反复调试,最终将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进行优化。发散思维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产生更多的想法,集中思维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在众多的想法当中选择最优的一种方法来执行,优化孩子的整体思维。3 践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小学科学是基础性的课程,也是实践性课程以及综合性的课程,核心目的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孩子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的思维。从科学课程到STEM课程,我们进行了整合,如下图所示:

比如STEM课程《导体与绝缘体》,S为电路基本知识,T为运用规律解决故障,E为电路连接的设计与搭建,M为感知电压与电流的比例关系。通过电子模拟设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检测电路、验证排除、接通电路、安全用电,其核心是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讨论合作去探究问题,最后一直到让学生自主的来解决问题。

《养蚕和植物的繁殖扦插》课程,通过观察、对比、记录和研究,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形成自己的完整的一个知识体系。在绿色创意中,让孩子制作种子画、叶脉画、植物标本,将主动参与、动手动脑与证据结合。

种子画

STEM教育实际上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一种形式。我们的基本流程是,老师发布STEM项目,研究课题,最后由学生合作来完成,根据已有知识、技能与自我创意,利用工具材料,最终建构知识、解决问题。4 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核心素养是我们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每一门课程都担负着核心素养某一个方面的构成,比如数学课和科学课,担负的核心素养的要素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要让孩子明白知识从哪里来,知识到哪里去,建立回归生活的学习方式。

但知识技能不等于核心素养,已有的知识技能要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进行知识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再一次深化认识已有知识技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实现所谓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关心天气》课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研学、旅游、考察,让学生主动关注天气,了解和认识天气变化,最终能够明确天气现象、认识天气符号,并学会描述;会进行室外观察,比如云量、降水、温度、风等;能够学会专业测量,用温度计、寒暑表、风向标等测量;了解一些民间智慧,比如看云识天气;还能用Excel进行初步数据分析。从科学教育走向STEM教育,引领学生像生活一样学习,这是时代发展的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求,这是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理念走向行动的指南,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如布鲁诺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着学生主动探究”。

第三篇: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德钦一小

赵春兰

2015年4月16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云南省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在这2天的培训活动中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和实验管理员,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使我对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又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我以后学习的动力。

在这次科学学科课程培训过程中经授课专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让我对科学课的特点、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认识,授课专家丰富的知识经验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

通过培训使我感受到对科学研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树立“三敢”的意识 “敢想”是要求学生敢于推测、敢于设计、敢于怀疑、敢于想象;“敢说”是要求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实践、敢于示众、敢于创造。这里突出的一个“敢”字,因为只有“敢”才有可能创新。我认为儿童在上学前敢想、敢问,提出的问题最多,上学后提的问题就越来越少,甚至不问或不敢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慢慢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教师所扮演的“权威”角色使学生逐渐习惯于“认真听讲”了!这种状况,决不是素质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创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须彻底予以改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必须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树立“三敢意识。

二、要营造发展“三敢”的环境

学习需要宽松、民主的环境,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学课,要使学生活跃在宽松、民主的环境里,使他们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与“权威”角色决裂,像学生一样参与他们学习的全过程。(2)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3)保障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

(4)倾听、观察并鼓励,决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教学。

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无拘无束,大胆发言。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比作种子的话,那么这样宽松的环境便是它们破土而出的条件。

三、要给予表现“三敢”的机会

只要教师鼓励学生或推测、或设计、或怀疑、或想象、或发问、或辩论,进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去发现,他们一定能在探究、研讨中恍然大悟,从而实现或表达、或举例、或示众的愿望。

四、要突出落实“三敢”的环节

例如教《磁铁的性质》,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鼓励学生利用器材(小磁铁、小汽车等)大胆地设计实验,动手玩磁铁,比一比谁玩得最开心、玩法最新颖、探究的知识(性质)最准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无拘无束地玩磁铁。活动中的现象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反复做、仔细看、认真想,最后学生从探究中归纳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性质,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自行探究”是个性发挥、思维发散、创新表现的重要环节。开放教学、让学生大胆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培训之后我将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思想意识上树立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要奋发图强,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终将要把握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想,假设,探究等等,这就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有一天,我们也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精心研究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使自己真正起到一个科学教师的科技引领作用。为科学课美好的明天继续加油。

第四篇: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德钦一小

赵春兰

2015年4月16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云南省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在这2天的培训活动中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

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和实验管理员,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使我对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又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我以后学习的动力。

在这次科学学科课程培训过程中经授课专家形象而又深入的解析,让我对科学课的特点、理念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更深入的认识,授课专家丰富的知识经验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

通过培训使我感受到对科学研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三敢”精神。

一、要树立“三敢”的意识 “敢想”是要求学生敢于推测、敢于设计、敢于怀疑、敢于想象;“敢说”是要求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实践、敢于示众、敢于创造。这里突出的一个“敢”字,因为只有“敢”才有可能创新。我认为儿童在上学前敢想、敢问,提出的问题最多,上学后提的问题就越来越少,甚至不问或不敢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专家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慢慢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教师所扮演的“权威”角色使学生逐渐习惯于“认真听讲”了!这种状况,决不是素质教育所期望的,更不是创新教育所期望的,必须彻底予以改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必须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树立“三敢意识。

二、要营造发展“三敢”的环境

学习需要宽松、民主的环境,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堂科学课,要使学生活跃在宽松、民主的环境里,使他们有“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与“权威”角色决裂,像学生一样参与他们学习的全过程。(2)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结构”的实验材料。(3)保障学生自行探究的时间。

(4)倾听、观察并鼓励,决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

(5)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能根据学生活动情况灵活调整教学。

用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们无拘无束,大胆发言。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比作种子的话,那么这样宽松的环境便是它们破土而出的条件。

三、要给予表现“三敢”的机会

只要教师鼓励学生或推测、或设计、或怀疑、或想象、或发问、或辩论,进而引导他们去探究、去发现,他们一定能在探究、研讨中恍然大悟,从而实现或表达、或举例、或示众的愿望。

四、要突出落实“三敢”的环节

例如教《磁铁的性质》,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鼓励学生利用器材(小磁铁、小汽车等)大胆地设计实验,动手玩磁铁,比一比谁玩得最开心、玩法最新颖、探究的知识(性质)最准确。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无拘无束地玩磁铁。活动中的现象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反复做、仔细看、认真想,最后学生从探究中归纳出“磁铁能指南北方向;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性质,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自行探究”是个性发挥、思维发散、创新表现的重要环节。开放教学、让学生大胆探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培训之后我将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思想意识上树立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要奋发图强,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终将要把握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让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想,假设,探究等等,这就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探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下去,有一天,我们也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精心研究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使自己真正起到一个科学教师的科技引领作用。为科学课美好的明天继续加油。

第五篇: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培训总结

xx区xx街xx小学

xxx x月x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科学培训,聆听了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通过此次科学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的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付的措施,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开交流——拓展创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动的引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的结论要能促进儿童原有认知向科学方向发展。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科学猜想太过随意、科学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今后,自己在教学中,一定要克服教学中的不足,要多想办法,准备充分的材料,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以探究为主体,同时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做好记录,确保上好科学课

下载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stem科学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集中培训,使我收获很多,受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原有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得到了升华,科学课堂教学活动获得了......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德钦一小 赵春兰 2015年4月16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云南省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在这2天的培训活动中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培训总结 xx区xx街xx小学xxx x月x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科学培训,聆听了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通过此次科学培训,使我对如何进......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德钦一小 赵春兰 2015年4月16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云南省小学科学教材教法培训活动,在这2天的培训活动中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科学培训总结 xx区xx街xx小学xxx x月x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科学培训,聆听了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通过此次科学培训,使我对如何进......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5篇)

    小学科学培训总结 xx区xx街xx小学xxx x月x日至x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小学科学培训,聆听了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通过此次科学培训,使我对如何进......

    科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河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2013年年会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16号上午8点,终于,我坐在了期待已久的课堂——河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自然科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13......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5篇

    科学培训心得体会 6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学科学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获益匪浅,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 通过此次科学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