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大经济学成功考研的心得体会
中国人大经济学成功考研的心得体会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其实,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无所谓稳妥一说,选择不一定有结果,所以还是那句话说得好:放平心态,见机行事。学习时,自然潜心学习。学习之余,要选择性地关注一些就业信息,既不会错失绝佳机遇,又能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现凯程为大家带来重要备考信息点拨。
我运气非常的好,混了个126。我是二战考的人大,本科也不是学经济的,去年考的是中央财经的金融学院,当时看的只有高鸿业宏微和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中级或中级偏高级的教材什么都没有看过,因此我想我的经历刚好能帮助那些跨专业和专业课基础薄弱的同学,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人大802分三个部分,政经·微观·宏观。专业课满分150分,大题上三个部分都是50分,但有时候政经会少一些,从2011年起,人大的命题格式跟北 大经济学院的命题模式变得一样,政经·微观·宏观都分开了。但是人大2011年以来宏微观的风格又是往北大CCER的风格偏的,从传统的大量的论述题开始向计算转变,在2013年的微观里体现的非常明显,前面三个计算,最后一道关于最低工资的半开放题目,风格和CCER非常相似,就是整体的难度比CCER要低一个档次。政治经济学基本保持以前的风格,就是偶尔出点偏一点的,带计算的(2011年和2013年),个人感觉:人大专业课的难度可能跟北大经济学院的差不多了。因此,北大的(CCER和经院,光华就算了)历年考题挺有参考性的,时间多的同学可以多看看,用来拔高。
一、微观部分 参考书目: 基础
高老的微观经济学(光看高老的书现在是完全不行的,现在802的难度和北大经济学院差不多了,看高老的书只怕难拿高分)。中坚
范里安+尼克尔森+平新乔18讲的课后题。拔高
北大CCER 北大经院的真题(最好看,不多看有上面的这些也差不多,不要把专业课想的太难,起码100分只要你努力就没那么难)结合着人大08年以后的真题。
高老的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那些跨专业的同学,这本书得看上个2-3遍吧,以对整个微观经济学有个大概的了解,我去年考研,就是在最后一遍把高老的书翻了一遍,用来对付一下可能会出现的论述题。因为第一年看了好多遍,最后拿来
查缺补漏。其实我个人感觉稍微有些基础的同学直接从范里安开始,这本书非常详尽,囊括了几乎所有中级微观要讲的东西,而且难度适中,刚好可以用来过度到尼克尔森,这样直接从高老的书跳到尼克尔森才不会有太吃力的感觉。
而且11年原题的福利经济学就是范里安书上的知识,再看完高老的书以后看这本书会非常的快。不会耽误大家太多时间,而且还可以扩展下整个微观的深度和广度。有些尼克尔森一笔带过的,往往范里安里面都有补充,便于大家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范里安真是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微观教材,我强烈推荐大家看,因为花不了多少时间(15天能看完第一遍,如果你有基础的话),也可以参照下金凯程的课后题做做,如果时间充裕的话。
尼克尔森这本书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是如果你是想偷懒,只看课后题,想碰运气,那你还是别看了吧,老师只要稍稍改一点东西,比如随便从希克斯替代换个斯拉茨基替代,只看课后题的就GG吧。这本书得下深功夫,看上个3遍以上,认认真真的理解书本知识,特别是模型的建立,模型的适用条件,模型的推导,数理的推导(比如MRS的推导)。这些都一定要非常熟悉,比如你只有真正理解了福利经济学生产最优的那部分,你才可能把2012年微观南国北国的第三问做出来,很多辅导机构的那个答案都是错的,同时对模型的适用条件一定要记清楚,2013年微观第三道题第一问,如果你不记得合谋时假设的是各厂商的mc是一样的,解那道题如果直接连立方程式,方程就是无解的,因为两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不同(其实这个题目在平新乔十八讲里出现过类似的题型)。
尼克尔森的书没基础的人第一遍估计都比较吃力,大量的数理推导。所以我的建议是:大家最好把尼克尔森的第一遍放在九月份前看完,把难的都放前面去,容易的放后面,这样后面才不会被压力压倒(个人的血泪教训)。大家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刚开始看不懂不要紧,认真的多理解多分析多交流,最后肯定能理解的。课后题没得选择,只有金凯程的。课后题一定要多做几遍,这样也能帮助理解。十八讲就直接上课后题吧,不用看书了,看书太浪费时间了,做完尼克尔森后,做2遍十八讲的课后题,就可以了。
等到了快12月份冲刺的时候,这时候到了拔高的时候,CCER和北大经院的题目对增强数理很有帮助,当然不要太刻意追求CCER的难度,有些是人大是考不到那么难的,选些恰当的能帮助你多了解题型。其实国外经济学考研究生都是疯狂做题的,号称他们做的题目有书桌那么高,CCER算是最好的经济学院了,他们有些题目其实都是90年代台湾考研究所的题目,所以把微观当数学来学就是了,多看题型,多做题目。
至于时间上的安排,我觉得尼克尔森一定要在9月份前看熟一边,后面一边尼克尔森,一边曼昆,轮流着看,曼昆可能快一点,15天一遍,尼克尔森十七八天一遍,越到后面越快,到最后看的想吐。等11月份多一些,政经背的差不多,直接就真题吧。
还在学校的同学,我有个建议,你们打开尼克尔森的书的最后一页,看见有给老师配的辅导资料,我和同学们都怀疑很多考题从里面挑的(比如那个2012南国北国的第三题),在学校的学生趁最后机会向院校开个证明去索取辅导资料,当然仅供参考,不能完全保证,弄一下也没有损失。
二、宏观部分 参考书目 基础
高老的宏观经济学。中坚
曼昆的宏观(多恩布什的书也行,不过这2年都是出的曼昆的课后题)主看曼昆,多恩布什的书作参考,当然你反过来也行,宏观真正在于理解。拔高
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关于增长理论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的增张理论(不要看CCER指定的那本巴罗),CCER的真题关于宏观的,CCER的宏观难度是超出了曼昆,但对整个宏观理解AD-AS IS-LM的短期中长期的结合有很大帮助。其实除了CCER的真题,前面罗默巴罗的书都可以不看,那个纯粹是为了防止802出个带时间变量的变态的增长题目来拉距离。高老的书当然是重要的,拿来当基础吧,好好看2遍,高老的宏观蛮好理解的,他在IS—LM那段比曼昆讲的更深入一点,还是要好好看,宏观最后一章流派是重点,不用专门去看什么流派的书,人大考的都是最基本的,参照历年真题就可以了,连看金凯程的都可以省了,金凯程简直是在堆题目,当然看看南开的流派题还是不错的。
宏观的重点就是在曼昆了,从这两年的命题都能看出来,曼昆也像尼克尔森一样,光想看课后题的,还是别了吧,宏观相对微观更加灵活,稍微弄一个变量,完全不一样。还是好好理解吧。曼昆的书写的非常的好,由浅入深,书本讲的都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最简单的模型,然后在课后题里一步步引入现实中会影响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因素,举个例子,在蒙代尔佛莱明模型里短期里IS-LM曲线里r(实际利率)是由货币市场决定的,但题目里用引进费雪定里的预期,这样预期变动IS就要跟着移动(这是11年的题目),再难一点同时引进LM的p,使得LM不再垂直而是变得斜向上,这样就更加接近现实中的情况。
曼昆的书看过去挺简单的,看一遍也很快,大家复习的时候结合课后题好好对书本好好理解,貌似人大也爱出曼昆里的题目,在这里给个很重要的建议:大家最好看第七版的曼昆书,然后去网上下第七版的英文版答案,其实英文版答案不难看懂的,金凯程那个翻译太差,把最重要的经济学思维给丢了,用英文版的答案,有两个好处,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纯正的经济学思维,看到那些外国的老师们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这样对你理解曼昆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它比金凯程讲的更详细,用了就知道了。二,也是为了熟悉词汇,复试的英文题目就很可能考到。
我感觉宏观最精髓的东西在于两个东西: 第一个,正如多恩布什在他的总论里讲到,宏观经济学最主要的问题是研究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我们研究宏观问题建立计量模型,以预测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就是要研究各个变量对总体经济的影响。而在曼昆的课后题里就是研究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这里再提醒一下:内生变量的变动只是在曲线上滑动(IS的r引起的Y的变动),而外生变量会引起曲线的移动(比如IS包含预期),当你这些完全搞懂体会深刻的时候,曼昆的课后题就基本解决了。刚开始做曼昆的题目,很容易分不清楚到底哪个在动,哪个不动,请大家多理解多品味。
另一个精髓就在于随着时间的变动,IS—LM(虽然这个是短期模型,但是可以引入时间变量)AS-AD是怎么相变动的,这两个模型是怎么从短期变到中长期的,什么在变,什么没变,在曼昆第七版的书里有个新加的动态模拟,加入了时间变量,预期变量,是高级宏观经济学里的简化。当你完全搞懂这个模型的时候,你对宏观的变量和时间变化的理解就更深了,当然没时间就别看了,纯粹是个人对宏观很感兴趣,爱钻研。
最后面,多看看CCER的宏观题目,CCER的01,02年的宏观都比现在人大的难,当然对大家帮助也非常大,还是那句话,好好看,但不要死钻难题,这个纯粹是为了防止出难题拉开距离的,大家没时间就别看了,基础才是最重要,人大的宏观不可能太难的。
三、政经
参考书目:宋涛+逄锦聚+历年真题。
我个人感觉:把宋涛和逄锦聚的书看透,课后题背熟了,再加上对着人大的历年真题多揣摩背诵几遍就可以了,什么金凯程的政经书感觉是累赘太多了,灰常浪费时间。因为政经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就那么多,把课后题对着真题搞定就行了。资本主义部分
很多考人大的人都是推荐宋涛的资本主义和逄锦聚的社会主义部分,也有人是全是宋涛的那本书,我个人感觉是:先用宋涛的书,这样你对你资本主义的框架就非常的清楚,然后再结合逄锦聚的书去深入,第一年考中财的时候觉得逄锦聚的体系太乱了,非常不习惯,宋涛的书逻辑性还是很强的,而且人大的这几年题目大多数是以宋涛的书为主要,因此,我觉得宋涛的资本主义是首要。
其实资本主义真的是没什么东西,就那些题目,考过来考过去,背熟了就好了,当然背书这件事从来都是不好对付的,大家应该十月份就开始背了,一定要理解后了再背,不然硬背就太痛苦了。最晚一定要在十一月份前背上一边,否则在后面你面对大片痛苦的背诵,会让你后面压力非常大,最好熟到看着真题,你就能说出一大段来,这样对自己的自信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背诵的题目还是要以宋涛的课后题为主,用逄锦聚的加以补充。
如果政经没什么基础的,就应该在九月份之前认认真真的把宋涛的前六章好好看熟看透,看一遍没效果的,必须的深究,能形成一个框架。做好笔记,笔记非常重要,这里给一个小tips,有同学问过人大经院的老师,资本主义部分只考伟大的马克思那一套,至于后面的列宁的国家垄断,竞争都是几乎不考的,大家只要记得大概就行(千万别不看),可以稍微省点力气。社会主义部分
社会主义部分比较的痛苦,没有什么逻辑性,基本得靠背,重点就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公平,另一个重点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貌似这几年后面的重点都没考过,基本都是前面的,今年考了个共同富裕,只能一顿狂编,一般人大的社会主义于最近的中央精神很靠近,大家复习政治的时候可以好好注意下。
第二篇:人大经济学考研好就业吗
人大经济学考研好就业吗
本文系统介绍人大经济学考研难度,人大经济学就业,人大经济学研究方向,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人大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人大经济学就业怎么样?
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人大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均需要大量的经济学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所、金融部门、中外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等。
二、人大经济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相对来说,人大经济学考研招生人数多,考研难度不大,各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总额基本稳定在300人。复试专业课内容较为简单,对于跨专业考生是极为有利的。
据凯程从人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经济学考研的考生中90%以上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本科经济学学专业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那么深,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你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三、人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1.6万元,学制2年。人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1政治经济学 02西方经济学 03国民经济学
04经济史
05 经济思想史
06 世界经济学 07 国际贸易 08企业经济学 09网络经济学 10数量经济学 11国防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13城市经济学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③303 数学三 ④802 经济学综合
其中国际商务招生人数55人(含推免15人)。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四、人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人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人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人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人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人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人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人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人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人大经济学讲义》《人大经济学题库》《人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人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人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五、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 逢锦聚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曼昆 《微观经济学》 范里昂
《微观经济学18讲》平新乔 《中级微观经济学》 尼克尔森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六、人大经济学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复试分数线是373分。研究生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笔试、专业课口试、外语口试和综合素质面试五个部分。
经济学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成绩×30%;其中,复试成绩计算: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以上,专业课口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成绩30分以上,综合素质面试成绩30分以上。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人大经济学考研的一些学习方法解读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凯程考研为广大考生整理人大经济学考研知识和理解方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八、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
经济学综合包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凯程老师研在究分析近几年考研真题过程中发现: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最近几年变化幅度很大,难度逐渐向北大靠拢,题型上比较重视计算、证明和经济问题分析,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以上变化,凯程老师会在其讲义和讲课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讲义,巩固课本:凯程老师会根据历年考研专业课知识点的分析研究,对课本知识点重点分模块讲解,做到各个击破。例如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凯程老师会建议同学们第四版和第五版五版都看,如第五版新加的寡头模型和博弈论要好好掌握,因为在考研真题出现过。曼昆《宏观经济学》不难,但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凯程老师会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分章分节系统讲解,由于两本书的课后习题答案国内的一些配套参考书答案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凯程老师会根据用英文原版答案做出详细的讲解,相信在凯程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下会让你对课本知识点做到清晰、透彻、熟练掌握。
分析真题,全局把握:凯程有多年的人大经济学辅导经验,凯程老师在讲解真题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吃透真题,让学生在认识和体会的基础上理解真题答案并掌握知识点,凯程老师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政经最核心的知识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那么凯程老师在讲解真题的过程中会抓住这条主线,依次展开把相关知识点串起来,这样学生学习理解政经就容易轻松很多。另外,凯程老师会在冲刺阶段讲解北大经院、清华、上财、南开、复旦、西安交大等考研难的计算证明题型,对考研很有帮助。技巧答题,抓住得分:凯程老师在平时的复习和检测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首先做到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其次,教会学生若何分析题干,构建答案框架,逐一罗列知识点;让学生能够醉倒答案框架话、结构完整且语句精准。总之,在凯程老师和同学一起努力下,相信同学们的专业课会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提高和系统掌握。
九、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人大,感觉自己考人大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人大。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财经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你某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5多分,甚至140,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手机音乐播放器里存一些特别励志的歌曲,休息期间可以听听,让自己疲惫下来的心理瞬间又满血复活。在凯程,不断有测试,有排名,你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找到差距,就能充足能量继续复习。
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相信广大考生对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凯程考研祝大家考研顺利!
第三篇: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
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考人大经济学综合,我看的书是:(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人大版,包括宏观和微观)。这两本书逻辑很清晰。体系很明确,特别适合考研用。(2)<<政治经济学>>(宋涛,人大版,第七版)。(3)<<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高教版)。可以把专业课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结合起来的。两者的交叉处很多,这样两者就都复习了,并且还可以相互补充。我把这几本书前前后后看了十几遍,还搜集了大量资料,通过整理觉得自己收获很大。人大专业课重视论述,不是很注重计算,前面4道简答60分,两道计算30分,三道论述60分,计算占得比例比较小。以前计算都是考产量论,成本论那些简单的计算,宏观都是考IS-LM的计算,都很简单。但是现在考的计算还是挺难的。出题方式较以前有明显的改变。我觉得这是人大出题方式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人大专业课重复率很高,分析人大的专业课真题可以发现,考试题目大约一半是考过的,教材是本,真题是补充,在考试的冲刺阶段可以对照真题分析重点。
在考前,我建议大家拿两套真题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做一遍,每道题都可以写上满满一页,考场上时间很紧,提前练习可以熟悉考试流程和时间分配。
报班的问题,人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不多,值得推荐就算凯程了,老师很专业,值得推荐。
这是我对于专业课考试的一点见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第四篇:经济学考研心得体会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经济学考研心得体会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句,长难句就是阅读的缩影,所以大家一定要找一本长难句书练习一下,联系时注重划分句子结构,注重理解。然后再找一本阅读书做一下,不要刚开始就做真题,真题就只有那么几套,不能只用来当练习用。等到练习的差不多了,认为你可以做真题了,再拿来做。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注意和周围的同学搞好关系。
家和万事兴,稳定压倒一切,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的同学只有关系正常化,才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心情。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有大度的心胸,和周围的同学有不愉快的时候尽量忍让一些,先向对方承认错误,哪怕没有做错什么的时候也要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清云静。为了我们心中的大目标,何必在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谁对谁错?说一句对不起有什么困难?有了和谐的环境,才有利于自己一心一意的准备考研。
3、不要和周围考研的同学有竞争心理。
考研是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不是一个学校一个系内的竞争。和同学之间应当互相促进,互相鼓励,资料共享,信息共享,共同进步。绝对不能有通过把别人比下去来相对提高自己的心理,绝对不能有什么资料就藏着掖着,不愿意给别人看的小人之见。如果这样做,只会使自己和周围的人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的学生,到最后只会得不偿失。这样才能和周围同学关系融洽,在考研复习中共同进步。
4、多和别人交流,将别人的经验同自己的个人情况相结合。
收集信息是考研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时甚至决定考研的成败。从查找目标、搜集参考书和专业课笔记、历年试题、联系导师到请教别人的复习经验,搜集信息的工作几乎贯穿了考研全过程。客客气气地向别人请教,坦诚地和别人交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要注意的是经验只是借鉴的,不要照抄照搬的,必须同个人具体情况相结合,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加以检验才能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建议大家不要老上什么考研论坛网站,那里有很多信息都是无用的,有的看过还会影响心情,所以尽量少去,和周围的同学多交流才是比较好的。
5、正确对待考研过程中心情不好的时期,耐住孤独和寂寞。
考研如同独自穿越人生的一段隧道,没有喝彩和掌声,没有鲜花和美景,有的只是枯燥的书本、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为实现理想而殚精竭虑的思考,最难忍受的便是情感和生活状态上的孤独寂寞。因为既然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理想,就必须要有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行动,必须耐住孤独和寂寞。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
6、坚持是
第五篇:2015年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之我见
人大经济学考研经验——人大考研路
由于各个专业的专业课不同,而且不同的学校的专业课指定书籍和考试风格也不相同。我报考人大经济学看的书是:(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人大版,包括宏观和微观)。高老书逻辑很清晰。体系很明确。这不得不承认。周围很多考其他学校的人也是这么说的,特别适合考研用。(2)<<政治经济学>>(宋涛,人大版,第七版)。(3)<<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高教版)。可以把专业课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结合起来的。两者的交叉处很多,这样两者就都复习了,并且还可以相互补充。这几本书,我翻来覆去看了估计不下10遍,熟悉了课本,我还收集了大量资料。通过细心整理,认真复习,我觉得收获非常大。
人大的专业课重论述,不是很注重计算。它前面是4道简答60分,然后是两道计算30分,最后是三道论述共60分。所以计算占的分数比较小。在以前,计算纯粹是送分题,都是考产量论,成本论那些简单的计算,宏观都是考IS-LM的计算,都很简单。但是现在考的计算还是挺难的。出题方式较以前有明显的改变。我觉得这是人大出题方式的转变。
关于人大的专业课,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专业课重复率很高。认真分析人大的专业课真题不难发现:我们考试的题目大约50%的题以前是考过的,而且已经考了多次。例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自动稳定器和挤出效应以及市场失灵,以前都考了很多遍。所以有些人声称只要把真题多看几遍就是了,不过我认为这样太过冒险,至少我不敢这样做。我觉得教材才是本,真题是重要的补充。当然现在处于考试的冲刺阶段,可以对照真题分析重点,以及常考题目。
此外,在考试之前,我建议大家还是拿两套真题来按照规定的考试时间做一做,虽然只有九道题,但是随便一道题都可以写上满满的一页,考场上的时间真的很紧,如果提前不练习一下恐怕真正考试的时候会在时间分配上出现问题。本人在考试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在前面的论述题上花了太多时间写得太多了,加上计算题本以为是像以前那样送分的会很快做完,结果卡得不行了,耽搁了一些时间,到最后还有45分钟时,后面三道论述题还没有做,当时我非常紧张,很多想写的东西都没有时间写上去,字写得也就可想而知了。鉴于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好好计划一下自己的做题时间,以免到时候太仓促。
至于报班的问题,我比较推荐凯程教育,集训营的学习气氛很好,我喜欢,有高三的感觉。
祝愿同学们金榜题名 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