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教科书的美国中学语文课(上)

时间:2019-05-12 14:5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没有教科书的美国中学语文课(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没有教科书的美国中学语文课(上)》。

第一篇:没有教科书的美国中学语文课(上)

在日常工作中,咨询老师们每天都会和学生们沟通美国留学的相关内容,不仅仅是申请,学生们对于美国留学的生活以及学习更加关注。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美国中学学习生活的文章,希望对想要留美读中学的小伙伴有所启迪。(本文选自《中国教育报》作者曹勇军)

2016年上半年,我应邀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做了半年访问学者。为了认识美国中学语文课堂的真实面貌,在美方傅丹灵教授安排下,与佛大附中三位美国老师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两个月40多节课听下来,加上与美国同行的接触交流,我对他们的阅读教学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判断。

1.他们语文课不用教材

在国内时曾听到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美国语文课不用教材,也有人说还是用的,实际情况怎样,我想一探究竟。在傅丹灵教授主持的第一次中美语文研究小组会上,我见到了美方的三位老师珍(Jen)、科迪(Cody)和凯特(Kate),安排落实了听课和研究的计划。美国老师没有办公室,研讨会是在科迪老师教室开的。吸引我目光的是教室中央的小桌,上面满是书,一摞一摞的,一共十种,熟悉的如胡赛尼的《灿烂千阳》、戈尔丁的《蝇王》、苏萨克的《偷书贼》等,不熟悉的有戴维斯的《梅尔的战争》、麦考密克的《永不坠落》等。傅老师的博士生小董告诉我:这10本书是最近科迪上“战争文学”这个主题时指定学生读的。不一定本本精读,但至少要选读其中若干章节。看我对这些书这么感兴趣,科迪很开心,走到靠墙柜子前拉开柜门,哇,里面全是书!这都是为学生准备的!都是学生语文课要读的书!“那么课本呢?”我问。“这就是课本啊!”他笑嘻嘻地回答。这就是他们的课本?我深受刺激和震撼!

一次,在凯特老师班上听课,看见她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文学》(Literature),傅老师说,这就是他们高二的语文课本,但他们不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自主选材来建设自己的课程。后来,在研究小组会议上,我曾问过美国老师:“是不是美国老师都不用课本,而是自选作品当作教材?”三位老师认真地商量了一会儿,慎重地告诉我:也并非都如此。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是用教材的,但是有追求的学校和优秀的老师一般都不用课本,而是自己选作品来教,带学生读书。

2.他们读真实的书、完整的书

我曾与几位美国老师讨论过:为什么不用课本而选用小说来进行语文教学?他们认为读小说是读真正的书、完整的书,对师生更具有挑战性,可以更好地培养阅读能力、分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况且社会、历史等学科上已经让学生读了不少非虚构作品(nonfiction),这样语文课上就应该多读虚构作品(fiction),而小说是典型的虚构作品。科迪老师说:“我不赞成用教材,是因为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就应该让他们读‘真正的书’(real book)。”他开玩笑对我说:“你说哪一个成年人会去读课本?你到咖啡厅里能看到一个读课本的人吗?都是在读与课本不同的‘真正的书’。”他又补充说:“我的班级就像一个社会,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社会成员。学生应该读‘完整的书’(entire book),才能更好地成长。”珍老师也认为:“小说是一种原生态的信息文本,不像语文课本,是经过加工和解释过的,而且课本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死板,束缚也大,缺少真正阅读的目的性……我要保护青少年幼稚的心灵,让他们对社会上的事情有分辨力和批判性,有同情心和多元价值观。”

两位美国老师都提到“真实阅读”“真正的书”“完整的书”,这也解答了我心中原有的疑惑:为什么美国语文课堂在传统经典和现代作品之间,重视甚至偏爱现代作品,我想,就是因为这些作品与学生生活更接近,更容易引发他们的思想共鸣,而且小说中多色调粗砺的社会生活画面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揭示,可以提供思考的张力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联系自己,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思维,发展其独立人格,这也是他们选择图书的基本原则之一。凯特老师解释她此前带领学生读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和塞维尔《夜》的原因时就表示:“我觉得对犹太人大屠杀和阿富汗战争的理解,是学生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两件事,是值得我们去理解的东西,因此我才会克服困难把这两本书引进我的教室。”

3.他们每学年读5—7本书

美国中小学一个学年分为四个“学季”(quarter),每个学季大约9周时间,他们一般一个学季至少要读一本书。珍给我看过她的学年教学计划,她每个学季根据教学主题安排学生集中精力研读一本书,常常会根据课时适当增加。比如她本学年度就带学生先后读了《铜日》《杀死一只知更鸟》《崩溃》《局外人》,以及自选阅读的一本小说。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当然知道她一年读5本小说会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有不少疑问,比如,用多长时间读一本书?都是在课堂上读完的吗?学生能读得完吗?如果不喜欢或者没有读完怎么办?等等。我发邮件给三位美国同行,很快得到他们的回复。

科迪老师:“学生的阅读不一样。有的学生一晚上就能读一本,有的永远都读不完,我折中一下,一般3-4周读一本。这不一定适合每个学生,所以我班上有的学生是课内读,有的学生要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才行。我选这些书首先是因为我们喜欢,也与流行文化的取向有联系,我还让学生选他们自己喜欢的书。一般没有多少学生完不成,就是完不成,至少他们也已经知道书中基本的意思(idea)。实在不行,我让他们听朗读版或者参加小组讨论。如果有人不喜欢又找不到自己喜欢读的,我就告诉他们:学会读书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成长就要学会接触一些不太感兴趣的东西。”

凯特老师:“这个学年我们班级读了7本书。一般在学校里课堂上读,有时也会带回家读。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也都写了读书笔记。学生不喜欢班级统一规定的书,我就多提供几本供他们选择,因为我也并不喜欢所有的书,当然不能指望学生都喜欢我选的书。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我就让他们去看参考书,或听朗读版,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在一次中美研究小组会议上,我又追问他们:“你们三个人少的每学年带学生读5本书,多的读7本。美国学生一学年应该读多少本书?课程标准中有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NO!NO!从来没有听说过!”三位老师一边摇头,一边几乎异口同声叫了起来。“很多人不读书,就是读课本。中学没有读过一本完整的书!”珍老师愤愤然补充说。

第二篇:美国没有户籍制度

美国没有户籍制度,美国人没有户口。美国公民每迁徙到一个新的地方,就自动成为了那里的居民,自动地拥有了该地的管理地方政府的权利――选举权和其他政治参与权利,自动的享受当地的社会福利待遇。不需要申请或批准,不需要办理什么户籍手续。你只要在那个地方居住,即使时租住的房子,当地政府也会主动找到你,请你行使权利。比如做选民登记,做陪审团候选资格登记等。选举时,候选人的竞选班子会主动向你寄送竞选资料,寻求你的支持和“管理”。

美国的各级政府是从DMV(机动车辆处)那里获得公民信息的。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公民都有驾驶执照,美国关于驾驶执照的规定是,驾驶人员每到一个地方超过15天,就必须到DMV登记,否则会被视为持无效证件驾驶。所以,每个公民搬家了,会到DMV登记变更住所的信息,这样,DMV就有了有驾照人员流入流出的详细信息,当地政府也由此得到了本地居民的流入流出情况。

在美国,驾照就是身份证,乘坐国内飞机要出示驾照,住宾馆要出示驾照,凡是需要身份证明的地方都需要出示驾照。

那么,不会开车没有驾照的人怎么办呢?比如一辈子都不开车的残疾人,或者新移民来的老人等。这一类人就办身份证。身份证也是到DMV去办。在机动车辆处办理身份证,而且身份证的样子与驾照是一样的,对身份证如此不重视,大概只有美国人这样。

美国政府了解公民信息的另一个渠道是居民的社会保障记录。在美国的所有合法居民,都有一个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号码(也翻译为社会安全号码)是唯一的,是从生到死伴随每个人一生的。一个人就业、开工资、缴纳保险、缴税和获得所有的社会保障,都要依据这个号码,这是美国人的福利保障的依据,是命根子。美国人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到社会保障机构办理住所变更手续,以便社会保障部门与自己的联系不中断,给自己的资料能寄到,有好事情不漏掉自己。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上如何实施目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上如何实施目标教学

目标教学的尝试与开展对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为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起着重要作用,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重大。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目标教学的研究和落实活动。确定语文学科具体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1)语文习惯: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热爱祖国文字的较强烈的感情,对母语有正确的认识。

2)语言应用:基本掌握适应实际需要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语感,能够较熟练地正确使用语言。

3)听与说:能迅速理解别人的讲话并能进行分析和评论,掌握讲演和辩论的技巧,并能当众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讲演和辩论,说话体态自然,语句连贯完整,风格简洁明快。

4)文章阅读:掌握并能熟练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有表情地朗诵包括课文在内的一般文章。

5)文言文:能较快地读懂浅易文言文,理解古代白话小说,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论,继续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及常用句式,能背诵一定量的诗和文段及名言警句。

6)文学欣赏:进一步掌握文学欣赏规律和技巧,并能够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具有初步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能基本掌握古今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的欣赏技巧。

7)写作:较熟练地掌握议论文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写作,做到基本通畅,得体。

8)文化修养:熟悉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能基本了解现代文化文学基本状况,基本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有正确的是非标准,能写一手较规范的硬笔字。借助科学实用的教学模式达成教学目标

2.1 文学鉴赏(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文学作品鉴赏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感悟、理解;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结合;要重视量的积累;要重视读写结合;要重视教师的阅读导引;要重视阅读方法指导。变教书为读书,要将学生放到阅读鉴赏的前沿,让他们“冲锋陷阵”。

1)自读感悟。所学篇目,要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前要求学生每篇诗文至少读3遍,充分感悟熟悉课文内容。阅读中勾画、查阅、理解、积累生字词,找出阅读难点、疑点。

2)整体把握。此环节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文体特点,把握文本要素,如:主要观点、主要材料;主要事件,主要人物;主要思想感情;主要手法。

3)精读研讨。此环节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搞清文本的思路和结构,鉴赏主要人物形象、意象并掌握鉴赏方法,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情感及鉴赏方法,分析重要句子的作用,开掘蕴含丰富的句子的内涵,学会鉴赏分析文本的表达技巧和手法。

4)拓展练习。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介绍引导学生阅读与文本相类似的文学作品(或在思想情感方面,或艺术手法,或风格流派相类似的作品)若干篇,让学生与课文充分比较,多方汲取营养。让学生既能做到举一反三,又能浓缩,在专题阅读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扩大知识面,提升人文修养。

5)鉴赏反馈。学生读了多少,学得怎么样,要有一个衡量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一个板块的过程中,要养成有收获就随时写感悟文章的习惯,将自己在思想情感方面的感悟、技法方面的感悟、观点态度方面的感悟等与生活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感悟文章,形成自己的研究结果。教师要积极引导,及时评析推介,使此活动能坚持下去,从量变求质变。

2.2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已建立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悟,增强文言文语感,在此基础上加大积累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1)自读疏通。每篇文言文要最少读3遍,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粗略疏通课文。如果课前预习阅读不到位,要将课堂留给学生读。

2)熟读背诵。短诗歌、短文言文无论教材是否要求背诵,教师都应要求学生一律背诵;长一些的诗文要求学生力争背诵;提倡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课外诗文。

3)落实字句。要落实字、词、句教学,重视词的本义教学,要字句落实,加大积累量,始终抠住与现代文不同的点进行教学。最好让学生参与分类、归纳、总结。

4)直译检测。文言散文教学要求学生逐句直译,对不能直译的字词要下工夫讨论研究,以使其字字落实。对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古今异义词等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诗歌教学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紧扣意境,合理想象、拓展,进而改写为散文或记叙文。

5)积淀文化。重视古代文化知识的教育。古代文化知识往往是影响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的难点之一,如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人物称谓、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了解这些,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背景,理解特定背景下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就可能准确地把握文章。

6)鉴赏提升。一篇文言文学完后,应有自己明确的借鉴点,如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思路结构、技能手法等,用以充实自己的语文修养。

7)拓展阅读。要扩大文言文阅读量。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所学的文言篇目是有限的,仅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是不够的,还必须以课本为引子,将文言文阅读延伸到课外,以增强学生文言文的见识,在阅读中提高阅读水平。建议高

一、高二学生每人至少读一本文言文专著,课外背诵30~50首诗歌。

2.3 作文教学

1)语言文采训练(3课时),生动形象(1课时);善用修辞(1课时),比喻、对比、引用;巧用复句(1课时),因果、假设、条件。

2)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课时)。

3)文章的结构模式:三三式(1课时)、对比式(1课时)、六段式(1课时)。

4)如何设置分论点(1课时)。

5)如何论述(五层式),如何分析事例。

6)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抓关键词句(1课时),因果分析法(1课时),看感情倾向(1课时)。

7)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课时)。

8)如何拟题(1课时)。

9)开头、结尾(1课时)。

作文指导课教学模式:展示目标——示例导引——方法总结——巩固训练——限时作文(60分钟)。

作文讲评课教学模式:展示目标——再现文题——审题立意指导——美段美文赏析——师生互评——素材整理。通过习惯培养和学法指导巩固教学成果

3.1 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积累知识的习惯,培养朗读背诵的习惯,培养读书与摘抄的习惯,培养发言、处理事情预先准备的习惯,培养动笔写作并能自评自改的习惯,培养书写美

观、整洁、爱美的习惯,培养遇事慎思、质疑辩难的习惯,培养勤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习惯,培养用普通话回答问题、朗读文章的习惯,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认真参与的习惯,培养独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和敢于参与、力争上游的习惯等。

3.2 在学习中强化学法指导

1)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一般过程: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边听边想、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及时复习、独立作业、注意自我检查修改、及时灵活地总结。

2)预习时要求做好预习笔记,及时记录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养成利用工具书在预习时扫清文字障碍,结合预习提示把握课文学习重点,从课后练习中发现学习疑点,然后带着这些疑点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3 培养应试技巧

1)审题最关键。不要犯低级错误,审题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还要注重隐含信息的分析,例如分值、括号中的提示等。

2)解答好前两题。正规考试的前两题是字音、字形,能力层级属于A级,是识记的,最低级,量太大,做对很不容易,但至关重要,答好了,心理安定,有助于后面的感觉顺利。要多练习,找规律,理解地记忆。

3)现代文阅读要讲方法、懂技巧。整张语文试卷除作文是学生自己耕犁的一亩田外,其他都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在理解看懂,筛选主要信息。原文都有答案,都有章可循。

4)文言文能力要提高。从高考走向来看,文言文考查的比例逐年增长。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对号入座;达,就是要通顺。因此,文言实词、虚词要落实,主要考查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多种文言句式。从这点上讲,教材的准确积累很重要。■

第四篇:美国教科书里的中国

美国教科书里的中国

美国教科书里的中国 李博

按:外国人的中国观是如何形成的?专家说,教育和媒体的影响最为重要。那么,外国历史教科书中怎么写中国?会不会颠覆我们过去所学?对这样的疑问,《环球》杂志记者求诸书本,一是为了解外国教育界灌输给学生的是怎么一个中国,二来也可寻找外国人对中国的各种看法由来的答案。美国历史书中的台湾、贸易、人权

美国许多中学都采用一本题为《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的教材,供10~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本是彩色精装书,洋洋洒洒1000页内容里有60页是有关中国的,中国历史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叙述。可以说,美国人从小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中国的。

首先,看看美国中学历史书是怎么写台湾的。虽然美国政府称其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但美国公众在谈到台湾时,很多时候仍将“台湾”和“中国”错解成了相对应的概念,他们不会把“台湾”和“中国大陆”对应,也不会补充一句“中国台湾”。

何以如此呢?在美国教科书中,数次出现的“中国疆域地图”,商代的、秦汉时期的、元代的,一直把台湾模糊化。在书后的世界地图里,中国大陆和台湾是用深绿和浅绿两种颜色标示的。

其次,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问题。书中说,早在中国汉代,东西通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汉朝把大量昂贵的丝绸输出到西亚。为了保护丝绸贸易,中国人一直保守丝绸制作过程的秘密。中国的统治者历来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允许他们在广州活动。中国卖给他们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巨大贸易顺差。1793年,英国人要求增加贸易权利,被乾隆皇帝拒绝,他说:“西方的东西找不出一件中国用得着的。”

再次,有关民主和人权问题。美国课本把新中国成立的政府划归“集权政府”一类,对中国的民主和人权状况横加指责。

在其他方面的基本事实上,美国历史教科书可能借鉴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书中除了没提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把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字写成“李伯”之外,主要历史事件和年代都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相一致。

历史书注重讲史方法

《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一书也有许多值得中国教科书编纂者借鉴之处。书中非常注重历史与当今的联系。比如:唐宋的机械钟表与今天的石英表;古人用硫磺、硝酸钠和木炭混合制成火药至今被用于制造武器和烟花;天花疫苗引发免疫学的产生,活版印刷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印刷。这本书还注重国家间的横向对比,通过一些表格和图形,让学生对同一时期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先进、落后一目了然。

书中提到中国的孔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代的。通过这一横向对比,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思想家辈出,在不同文明中闪光。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不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对于中西文化和贸易的交流,教科书也大书特书。从“丝绸之路”的产生到葡萄、无花果、黄瓜、核桃从西亚传入中国,从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1271年来到中国再到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带回长颈鹿,书中颇下笔墨。书中摘录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忽必烈皇宫的描写:“宫殿屋顶很高,大厅都由金银镶嵌,墙壁上雕刻着龙、鸟、牧马人和各种野兽以及战斗的场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满眼都是黄金和图画。厅很宽很长,可以容纳6000人的宴席。”

书中还格外重视妇女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地位,几乎各个章节都有特别提到。其中说,考古发现证明商朝时期的贵族妇女社会地位很高,有土地,还领导自己的军队;汉代贵族妇女穿着漂亮的丝绸长袍;唐代,中国出现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她召贤纳才,对诗人骆宾王不计前嫌;在唐宋初期,妇女地位较高,她们主持家务,负责理财和管理佣人;在“五四运动”中,妇女参加了示威游行,她们反对包办婚姻、裹脚,呼吁提高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过,书中也有中国女婴被遗弃的描述。

与此同时,美国历史教科书还关注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它称公元前500年左右编辑成册的《诗经》是当时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上翻译了《诗经》的第100首(丈夫外出打仗)、122首、124首和127首(士兵思乡)。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时代,书中翻译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静夜思》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一段。

课本还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评论历史事件的同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唐明皇的“开元盛世”为参照,让学生思考究竟是“英雄造时世”,还是“时世造英雄”的辩证问题。再比如说,书中讲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教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同时又向学生提问“你认为今天的老师应不应该教这些,为什么?”

一位在美国高中读书的中国留学生说:在美国上历史课和中国不同的是,老师会把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讲给学生听,然后鼓励同学们讨论,通常不会主观对此事件定性。即使对于二战这样的重要历史事件,也由学生自己来评价历史责任。美国教科书点评近代中国

对近代的中国,这个课本讲得稍多。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国共合作、“中国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都有涉及,其中介绍了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物及红军万里长征等事件。

在讲到为什么共产党能在中国兴起时,课本说是因为西方列强侵入中国,使中国蒙受羞辱,许多年轻人不相信西方民主国家,转向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的原因时,书中认为毛泽东获得了农民、妇女的支持,采用了游击战术的致胜法宝;讲到美国为什么不承认新中国时,该书认为是由于当时冷战已经开始,美国将中国看作苏联集团的一部分。但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叙述,则负面多,正面少。

在评价毛泽东时,教科书认为尽管他犯了“许多”错误,但他仍是结束外国占领、恢复国家秩序的英雄;邓小平提出的建设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吸收外国投资和先进技术、设立经济特区等政策主张也得到积极评价。对于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而言,学习别国历史可以吸取精华,寻找捷径,避免走很多弯路。不过,我们从美国教科书中所看到的美国标准,也不能不让人提高警惕。(《环球》2007-03)附1:

俄罗斯教科书里的中国 卢涛

俄语中的“中国”(Kitay)一词实际上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的谐音,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这一称谓沿用至今。“中国”在俄语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直译过来叫做“天下”。如果说前一个称呼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性词,那么俄罗斯人今天在使用“天下”一词称呼中国时,包含着的尊重与称赞之情不言而喻。

中国与俄罗斯联邦互为近邻,交往渊源已久,而且利益攸关。应该说,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广泛,这一民族的文学、音乐、芭蕾、绘画、电影等等,都曾给中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中国在俄罗斯人眼中生着一副怎样的“面孔”?俄罗斯人如何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中国?

让我们不妨走进俄罗斯学校教材中,看看他们的普及读本怎样向本国青少年灌输关于中国的概念。

俄罗斯学校——俄大学前教育无中、小学之分,只分为10或11个年级——使用的教材并非由国家统一标准,所以版本较多。由阿斯特列里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明史》对中国的介绍比较详细,也最有代表性。这本书是俄联邦教育部推荐教材,供10年级和11年纪学生使用。

《世界文明史》课本中只对几个国家单独开辟章节进行介绍,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中,中国所占篇幅最多。精细的古代中国描述

《世界文明史》第四章名为“古代中国”,共分三节,分别是“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中华文明的成就”。

该章开篇就对中华文明赞誉有加,写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历经数千年仍然完好地保持了文化传统的延续性,这真是个奇迹。”

对中国文明的介绍始自黄河和长江流域,书中称这两大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始中心”。然后从商代开始对古代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浮光掠影的描述。

对于商代的青铜器等出土文物,文章称其工艺精巧,形神兼备,这些数千年前的物件已经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任何事物的材料、造型与内涵都必须和谐一致。”和谐一致性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传统的基础。在中国人看来,生活中的一切看似混乱驳杂的现象,实际上都只是事物多样性的表现,实际上它们都保持着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书中还引用了俄罗斯著名学者康拉德的一段话:“中国很少发生极端的现象,中国社会在多元对立的历史文化形态中保持着平衡。”教材中写道:“难怪古代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这一节中,对古代中国的国家制度沿革进行了概括。对诸如秦朝统一中国、汉朝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模式及其官僚体制特征等内容作了介绍。书中对科举制度着墨颇多,认为这一应试制度是一种以能力为标尺的公平竞争机制,为国家举贤荐能,“穷人们也可以通过努力晋升为官”。

详解“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世界文明史上享有盛誉,这一观念在书中得到充分验证。俄罗斯的教材编纂者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倾注了不少笔墨,其文采也如描写对象一般熠熠生辉。

“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一节开篇写道,欧洲和中东国家的古代文明都曾因为宗教、社会或政治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而发生大的断裂,但是中华文明是一个例外:“在最为艰难的历史时期,‘天下’总是在本民族的理想和价值体系中寻找出路——她从不从旁模仿,也不盲目吸收外来经验” 书中介绍,正是借助于苛刻的批判眼光,中华文明对待“异己”总是格外小心,她也因此得以孕育出其一脉相承的独特文化。有别于欧洲人对理性和行动的重视,中国人更看重情感、直觉、沉思与无为;欧洲人经常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相互关联,但是中国人却能洞察事物内里蕴含的秩序与规律。书中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哲学进行了介绍,不但用俄文拼写出这两个字的中文读音,并且作了相关解释。书中这样阐释——“‘阴’‘阳’概念涵盖了世界中存在的一切矛盾与对立关系,这两种元素的有机结合构筑了世界的动态平衡,也给生命赋予了独特魅力”。

中国人对“小”与“大”的理解也为俄罗斯人所称道。教材中介绍说,中国人从不忽视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因为在他们看来,小事物中常蕴含着大道理,所谓“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中国人总是力求洞察事物的本质,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大道”,追求自我完善。

谈到中国人的智慧,书中这样介绍:在古代中国人眼中,智慧总是隐而不显,没法直接用语言或行为展示出来。智者不显山露水,就是所谓“真人不露相”。智者总是通过沉思而非语言或是行为来参悟事物本质。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作为中华文明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书中称中国人的家庭观是一种“家庭崇拜”。书中这样描述:“中国人在所有亲人包括自己面前很有责任感,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权力做出辱没祖先的事情。所以中华文明的道德观念非常发达。”

这一节中重点介绍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书中将孔子形容为“中国第一位智者和哲学家”。对孔子倡导的“礼”“仁”思想进行了阐释。书中特别提到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认为这是为人处世的一条“黄金法则”。提到道教时,重点介绍了“无为”的思想内涵。

本章第三节“中华文明的成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中华文明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书中列数了古代中国对世界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四大发明、数学领域的成就、针灸、根据星辰位置辨别方位的方法、《易经》揭示变化世界中的内在规律等等。

中国的茶文化、享誉世界的瓷器和丝绸、以李白与杜甫为最高成就代表的诗歌艺术、注重意境的中国画、流派众多的书法艺术、独具一格的京剧艺术等等,这些在古代中国获得高度发展的文化成就,都在书中有所反映。课本还列举了大运河、万里长城、兵马俑、敦煌壁画等闻名遐迩的宏大工程和造型艺术。

书中写道,通过数千年来的潜移默化,中国人已经形成其特有的民族个性:尊重礼仪传统、善于等待、不急不躁、安时处顺、随遇而安。

教科书在文后给学生们拟出了几道思考题,其中一道题是:为什么说“中国人是天生的,不是学来的”? 赞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文明史》最后一章对全球化趋势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现状做了介绍。谈到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文中特别提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行这一理论的首要目的是消灭贫穷,让人们过上小康生活。为此中国进行了经济改革,扩大了与外部世界的接触„„”

“经历了最初阶段的震荡后,中国在20世纪末期平稳地转变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和稳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也成功地融入许多国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精心制定的内外政策使她逐步成为对世界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之一。”

文中写道,中国在发展中也学习西方的经验,但是成功地避免了许多国家在开放过程中都会出现的“自我迷失”或“全盘西化”倾向。

中国“继往开来”的能力在书中得到认同。教材中写道,中国人民不断从本国的古典文化中吸取养料,得以让现代大众文化保持着很高的艺术水准。传统哲学思想在新时期的中国社会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儒家思想至今影响着中国大众世界观的形成,“而且这一思想就像中国的武术、饮食和医药传统一样,在西方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

结束语这样写道:“当代中国已经成为成功转型的高效现代化国家典范,她正充满自信地展望着未来。”(《环球》2007-03)附2:

印度教科书里的中国 傅双琪

在印度的学校课本里,与中国有关的内容大多出现在历史和政治两类教科书里。但非常有趣的是,在这两种课本里,你看到的常常是两个不同的中国观。政治课本:复杂微妙的中国认识 中国人什么动物都吃。

中国人喜欢喝茶,有抽鸦片的习惯,但是现在有此恶习的人在逐渐减少。

中国人穿长衫和裤子。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但是语言非常复杂。这是印度高三政治学课本《政治理论和实践》关于中国的几句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印度人对中国的印象都是如此,至少还没有印度人知道我来自中国以后就问:“你抽不抽鸦片?”

这只是更为“刻板”地再现了印度普遍存在的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中国”在印度各类教科书里出现的机率很小,跟中国有关的内容大多在历史和政治两类教科书里。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在印度的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里,你看到的常常是两个不同的中国观。

让我们先来看看政治教科书里的中国。

“中国坐落在喜马拉雅山以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中国。和印度一样,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总是从印度获益,印度文明让中国人了解心灵和精神领域的知识,两国也通过贸易加强了经济联系。”

这是《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关于中国的第一段话。介绍中国的内容在这本书里只有两页,放在全书最后一个章节“印度与世界”里,是“印度与邻国关系”的一小部分。政治课本常常集中了一个国家当权的、主流的、有时则是偏颇或呆板的看法。比如,这本书就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农民,他们的主要职业是种植大米和茶叶,其他职业包括捕鱼和制陶,同时工业也逐步发展。

两个如此相似的邻国,都是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目前又都在经济起飞的阶段,在欧美人眼里,但凡提到一个总要拿另一个来做比较。印度人对中国的感觉是相当复杂和微妙的,他们不全然把中国看作对手或敌人,却也不能放开心胸地把中国当作朋友,这点在政治教科书的编写上得到了体现。课本里首先承认印度和中国有两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自公元前印度和中国就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关系。两个国家之间频繁的陆路和海路贸易为平等交流创造了条件。”课本里提到了印度僧侣在公元前65年来到中国传播佛教知识,也提到了众多中国高僧不远万里前往印度取经,其中包括著名的法显和玄奘,以及在20世纪初印度和中国关系融洽,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访问中国。

但是,相当大的篇幅则放在印度与中国自1950年以来的纠纷和矛盾,特别是1962年的边境战事。不过,印度教科书与中国对这段历史的记录完全不同。此外,印度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相当耿耿于怀,特别提到了1971年印巴战争时中国曾大力支援了巴基斯坦。历史课本:避不开的中国

与政治课本相比,历史教科书里中国的内容更为详细,论调显得客观和适当一些,对一个中国读者而言也不无启发。“我们的课本里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部分很少,但是在讲述印度古代历史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中国,这是很有趣的,因为很多印度古代的历史记录都是根据中国人的记录,比如玄奘的游记,”印度首都新德里泰戈尔国际学校的高中历史老师萨罗吉说,“因此,我想每个学生应该都知道玄奘的故事。”

印度高中历史教科书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则出人意料的仔细。11年级(相当于中国学校的高二)的历史课教的是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历史教科书相似地以编年史的形式介绍19世纪到20世纪世界各国的重大事件,其中自然或多或少提到中国。

但特别的是,该教科书辟了一个专题“现代化之路”,介绍亚洲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其中“中国”的部分大约有10到11页,介绍了清末的两次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新中国建立、“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以及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这部分课文开头写道:“中国的现代历史始终围绕着如何维护国家主权,结束外国殖民主义统治,争取平等和发展。”它并不是按照年代前后来介绍,而是分别介绍了中国这个时期不同的政治力量的兴衰,即清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中华民国以及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

除了文字介绍以外,课本里也收录了照片、地图和表格等更加感性和形象化的内容。课本还开了一个小专栏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和“八股文”以及其负面影响。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部分内容再熟悉不过,但是,印度人介绍的方式却有新奇之处。比如,课本对比了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道路,分析了两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缺点。书里说:“日本和中国的历史显示了不同的历史条件使他们在建立独立的现代国家时走上了多么不同的道路。日本成功地发扬了传统使之适应新的时代,但是自上而下的现代化进程也导致了激进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而中国选择的是放弃传统,破旧立新。”

此外,课本里收入了一些同时代人对中国的记录资料,其中一个小专题叫“被歧视的人如何团结起来”,引用了上世纪30年代生活在上海的美国黑人爵士乐手巴克克莱顿的日记,从一个外来者的角度,来看当时中国人的处境,以及对外国殖民者的仇恨和反抗。中国,在教科书外影响印度人

当了十几年中学历史老师的萨罗吉说:“和十年前相比,现在印度的中学历史课本把更多的重点放到了亚洲部分,从前大部分介绍的是欧美的历史,因此中国的内容也增加了。” 不过,她觉得,教科书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对一个国家印象最有力的工具。“尽管教科书的确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世界观,但是他们读教科书更多还是为了考试,并没有对此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一旦离开学校,未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们的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她的说法。

被问及当听到“中国”这个词的时候第一印象是什么,泰戈尔国际学校12年级的学生妮哈瑞卡说:“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龙’,很漂亮的一个图腾,因为很多中国动作电影里面都会出现这个形象。”

她说,在她的印象里,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且文化丰富多样的地方。当然,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人什么都吃。“你们吃青蛙和蛇,太令人吃惊了。我应该是听爸妈说的,这个是在印度人当中非常普遍的传说。”

她的同学德夫库马卡查利说:“我对中国的认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电视,CNN或BBC的国际新闻或者是国家地理频道的节目,当然还有成龙的电影。在我看来,中国是未来的超级强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很迅速。”(《环球》2007-03)

第五篇:《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书评

20121300148 刘柳婵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书评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是桑巴特的代表作之一。W.桑巴特(1863-1941),20世纪初驰名世界的德国国民经济学家,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最大的学术宿敌。1888年,桑巴特取得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布列斯劳大学经济学的特别教授,与其他一些德国大学相比,那时的布列斯劳大学在学术上可以说是一潭死水。但就是在这里,桑巴特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由于他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不为布列斯劳大学一些人所喜欢的政治倾向,他在那里一直呆了15年还未提升到教授一职,尽管在此期间他著述颇丰。1906年,在完成《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后不久,他离开了布列斯劳大学,来到柏林商业大学,并在那里第一次获得了教授的职位。1917年,54岁的桑巴特得到了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1931年他成为荣誉退休教授,结束了正式的学术生涯。他一生思想倾向多变,早期接近马克思主义,后转为极端保守主义,到晚年又倾向于国家社会主义并对纳粹表示同情。他一共撰写了二十多本著作,其中大部分作品都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不朽的经典。主要著作有《奢侈与资本主义》和《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等。不仅如此,桑巴特还发表了许多的学术论文和专题研究,大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是一位很高产的思想家。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首次于1906年以德文出版,后被陆续译为法文、西班牙文、英文、日文等文字出版。若干译本前还附有评价此书的论文式长序,作序者往往也是知名的社会主义思想家。其中1976年英文版的前言由美国社会民主主义最卓越的活动家M.哈林顿(Harring-ton,1989年去世时为社会党国际名誉主席,作前言时为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委员会全国主席)所作。研究性论文的作者是英译者之

一、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社会学讲师C.T.哈斯班兹(Husbands),他曾多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伊斯大学治学并任教,是研究美国社会党党史的知名学者。

桑巴特在本书中探讨了那些使得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能在美国得到纯粹和完全发展的因素。其中包括了美国的地理和资源背景,美国的国民组成特性,美国人对钱财的贪婪品质以及国民的生活方式,独特的国民性。作者在书中通过朴素详实的论述和准确到位的数字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不是一部完整的对美国经济、社会生活的考察,但是作者仍然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料,对欧洲的国家,比如德国,和美国进行了对照,回答了美国为何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目录 导论

一资本主义在美国 二社会主义在美国 第一章工人的政治地位 一政治与种族 二政治机器 三两大党的垄断 四所有第三党的失败 五执政党的内在本质

六美国工人在国家中的地位

第二章工人的经济状况 一概况

二美国和欧洲工人的货币收入 三美国和德国的生活费用 四工人怎样生活

五生活水平与意识形态

第三章工人的社会地位 一美国公共生活的民主方式 二雇主与工人 三工人们逃往自由

桑巴特的主要论点如下: 1.美国工人对资本主义持有友好的态度。这首先是外来移民培养的一种情感,到19世纪末为止,这种情感就是在本土出生的美国人心理也有。1其次是美国的资本主义成功地供给了工 人的物质需求。2第三是美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把工人整合了进来,其手段是各种奖励和利润分享机制,以及采用先进的计件工资制。这使得美国工人在某种程度上像商人一样,他们认为自己成功地开发利用了一切个人机会,从而他们理解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他们老板的思维方式。用桑巴特的话说,这些手段使“工人开始沉湎于资本主义的思维方式”。3

2.美国工人对美国政治制度和不同寻常的公民整合(civic integration)度持有友好的态度。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拥有投票权的选举制和建立在启蒙时代原则基础上的宪政民主是形成这个根本原因。根据桑巴特的分析,由于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能够在正式的民主程序中得到反应和部分的满足,工人阶级的激进主义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对资本主义持友善态度成为工人阶级的主流。

3.在运作良好的两党制下新的政党很难成长起来。桑巴特提出了充分的论据证明,美国的两大党都不是意识形态的党,而是以利益为基础、以追求胜选获任官职为目标的政党,因此在吸收第三党的改革意向方面毫无困难,从而常常成功地夺取第三党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多数代表制的影响,投票给少数派、给没有胜选希望的政党等于什么也得不到,这使得人们包括工人总是倾向于投票支持既有的两大党,而不会投票给新诞生的小党。此外,竞选需要巨额资金、两大党使尽浑身解数拢络人心等等,都抑制了第三党的发展壮大。工人阶级虽然在不同时期曾经多次试图在两大党之外建立起自己的政党以便实现自己的目标,但往往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就很快衰弱了。4

4.美国工人阶级潜在的激进主义倾向因为美国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物质报酬而消亡了。对 这个观点的论证是桑巴特在本书中着墨最多、篇幅最长的。他旁征博引地应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证明美国工人比欧洲工人(主要是德国工人)更富有,这种富裕的生活预防了反对派与社会民主倾向在美国无产阶级中的发展。同时,桑巴特还明确地认为,不管与欧洲比较的相对水平怎么样,美国工人阶级的绝对富裕水平也能影响社会民主倾向在工人阶级中的发展。货币收入超过一定的绝对数量后,工人就可以享受到耐用消费品,而在生活水平超过某个关键的水平以后,就会在工人阶级中产生准中产阶级的态度和倾向。尽管美国资产阶级化的工人阶级与实际的中产阶级间富裕程度的差别仍然存在,甚至可能还在扩大;尽管社会财富的总分配可能正在变得更加不平均,但对于个体的美国工人及其家庭来说,收入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抑制社会民主主义观点的发展。5 12《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导论中的“资本主义在美国”一章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第二篇“工人的经济状况” 3《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第三篇“工人的社会地位”中的第二章“雇主与工人” 4《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第一篇第二章到第五章 5《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第二篇“工人的经济状况”,概述性论点参阅第五章“生活水平与意识形态” 5.美国工人拥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尽管桑巴特只是在最后一篇用了一章的内容专门阐述这个论点,但他强调指出:“较大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解释美国无产阶级的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桑巴特认为,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抑制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发展;他认为,工人有机会上升到资产阶级等级的“顶层或近于顶层”,并且与欧洲工人相比美国工人有更大的机会成为资产阶级小业主。6

6.美国存在着一个开放的边疆地区,它起到了消解美国工人好斗性的作用。桑巴特采用了非常粗糙的“边疆理论”。他认为,开放的西部边疆是一个防止激进主义发展的安全阀,因为大量的“没有资本或几乎没有资本”的东部工人到西部定居成为独立的农场主。桑巴特认为,广阔边疆的存在给美国工人提供了“逃往自由”的机会,使他们在资本主义的压迫过于强烈时有处可逃。7

以上六点基本上是桑巴特在《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这部著作里阐述的主要观点。这些论点在后来的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实践家和研究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学者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不仅是研究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本名著,而且还对研究和考察一般的社会政治运动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正如哈林顿在英译本前言的开篇所说“维,尔纳•桑巴特在1906年提出的关于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政治是相关联的。”其中的原因,译者看来,主要有两条,一是因为桑巴特并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意义上讨论美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桑巴特在这本书中的社会主义运动,是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或相当于英国工党的意义上加以探讨的。后者指的是在资本主义内动员工人为自己争取利益的运动,而前者指的是寻求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政治运动。二是因为本书关于美国的政治过程、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对美国工人政治态度的影响的分析,虽然在对象上是具体的,但在所揭示的因果关系上却是一般的。正如英译本的研究性论文所说,这本书不仅有助于理解为什么美国没有成功的、有组织的社会主义运动,而且有助于在普通的当代社会学意义上理解发达工业社会的阶级结构和这种社会里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不仅如此,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进程而言特别有现实意义的是哈斯班兹所指出的,“关于富裕的生活、会的流动性和公民整合对社会与政治稳定的影响的最新理论都是直接从桑巴特的这部著作所探讨的主题中发展而来的。”

总之,桑巴特的《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是一部观点鲜明、论证丰富的作品,对不同的读者能够给予不同的启示。20世纪70年代的哈林顿从美国民权运动的角度解读本书,得出了很多启示。相信我们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解读本书也一定有自己的体会。无论是这部著作的优点还是它的带着作者个人局限性或时代局限性的缺点,当我们以开阔的视野、谦逊的学习态度和审慎的批判精神去对待时,都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67《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第三篇“工人的社会地位”第一章“美国公共生活的民主方式”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第三篇最后一章即第三章“工人逃往自由”

下载没有教科书的美国中学语文课(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没有教科书的美国中学语文课(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