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HIV针扎后的感想

时间:2019-05-12 14:1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被HIV针扎后的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被HIV针扎后的感想》。

第一篇:被HIV针扎后的感想

被HIV针扎后的感想

那是去年的2月21号凌晨5:30,我去给34床的大爷抽血,在丢弃采血器的时候,一个疏忽,我刺伤了自己的手,当时心里很慌乱,但我还是马上去做了应急的处理。因为是新病人,输血全套的检查结果还没出来,我存在侥幸的心理,想着:肯定没事的,肯定没事的,我不会这么倒霉,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结果第二天中午检验科打电话报告:初筛HIV(+)。

一道晴天霹雳向我袭来,当时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护士长给我打了电话,快速抽血检查,第一时间为我用上了抗病毒的阻断治疗。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深知用药的重要性,也知道用药后的副作用,第一天吃完药的晚上,我几乎一整晚没有睡觉,恶心、呕吐接踵而至,强烈的胃肠道反应让我很难受。但身体上的不适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恐惧。每每一想到就开始哭,心里说不出的恐惧、慌张、害怕……突然,我想到了死,反正都要死了,不如去自杀。但我的父母怎么办?他们养育了我二十几年,我对得起他们吗?我还这么年轻,我想要做的很多事还没有做,难道我的人生就这样完蛋了么????

一直躺在床上,不动、不吃、不喝。就想着:怎么办怎么办?万一感染上了怎么办?我该怎么办?第三天护士长给我打电话了,她当时就像妈妈一样安慰我,劝导我,当时好想哭,但是我忍住了。她问我要不要去上班(后来才知道,她怕我一个人胡思乱想),我当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或许上班能让我忘记这些可怕的事儿。

去上班了,同事们都安慰我,领导也来关心我,我感到很温暖。原来有这么多人在我身边陪伴我,我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在战斗,我为什么要害怕呢?渐渐的,我的心情慢慢的恢复,平静的过完了这难熬的28天,终于迎来了复查的日子,检测出HIV(-),当时心里的滋味无以言表,悬着的石头终于下来了。

现在想想,心里都是揪着的,万一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有了这次经历,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了。我相信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最后,经历了这件事儿,我总结出了:当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中,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

1、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从近心端到远心端)。

2、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

3、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包扎处理。

4、必须24小时内抽血检查,必要时抽取患者血对比。

5、上报院感科、护理部,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呈报表>>。

6、必要时应用药物预防或拮抗。

7、并按照一、二、三、六个月进行抽血复查随访。

第二篇:一起HIV针刺伤引发的思考

一起HIV针刺伤引发的思考

20XX年X月,XX医院一位医务工作者在为某HIV高度疑似患者行手术时发生一起针刺伤。详情报导如下:某日,XX科HIV高度疑似患者A于手术室行手术,当日共8~9名医务人员参与此次手术。麻醉前所有医务人员均被告知病人病情,采取了标准预防措施进行手术操作,如穿一次性手术衣、手套、鞋套等。然而关腹时手术室一年轻护士B被缝针挂破手套,手指被扎伤。但护士B并未进行任何处理,坚持做完本台手术,下手术台后进行了常规洗手处理。之后医务人员C与护士B聊天时得知本次针刺伤情况,立即告诉护士B这一事件的严重性,护士B挤压伤口,但此已不能挤出损伤处血液。事后护士B将此次针刺伤报告给院感科及保健科。约一星期后患者A经疾控中心确诊为HIV阳性患者。

这次针刺伤事件引发了我们一系列的思考。

据WHO报道,被HIV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针刺伤引发HIV的几率看似很小,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的医务人员有没有想过,一旦因此而发生HIV,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有多大?身体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经济负担的增加?劳动力的丧失?家庭关系如何处理?

虽然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对HIV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不少人认为这个社会并没有多少人患HIV,类似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对艾滋病防治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警惕性并不高。您自己有没有时刻做好相关措施进行预防呢? 虽然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有哪些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针刺伤呢?我们的医务人员知道多少?介于此,您愿意参加艾滋病培训班学习相关的防护知识吗?

假如您或者您身边的人发生了针刺伤,您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吗?事实上,多数发生针刺伤到我们科来上报的人员并未进行全面、规范的处理。有些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紧急处理;还有人认为这并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有人认为都已经发生了就没法挽回了……。

希望医务人员能够思考以上问题,及时转变不正确的观念,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第三篇:《灵枢·官针篇》感想

古今刺法之我见

不同的刺法是为了达到不同的效果。对于这一点,现代和古代对于行针手法的研究中给出了各自的结论。以简单明了的提插法和捻转法为代表现代研究成果以及以各种辅助手法为代表的古代研究成果之间,我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有具体针对某一种特殊疾病情况的治疗效果。

现代刺法的提插和捻转是相对概括性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行针手法。由于现代研究的逐渐深化,人们对于针刺的认识集中到了针刺对于肌肉的刺激上。因此,提插和捻转两种方法都具有对肌肉刺激的作用,但是却没有具体的某种依据中医辩证思维体系起到治疗相应疾病作用的体现。另外,由于现代研究相对古代研究更加注重被治疗患者的反应,在行针手法上相对保守。

以多种辅助得气手法为代表的古代刺法里就有更加具体的疾病针对性。如在《灵枢·官针》中提到的“凡刺有九以应九变。”“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凡刺有五以应五脏”等说法以及其相应对于具体这些刺法的论述,或是《针灸大成》里“直立针身而摇,以泻实清热”等说法都能体现出古代刺法的具体性和针对性。它们各自对于“病在上”“大脓”“左病”“右病”“寒气之搏大”“筋痹”等情况都有相应的治疗效果,而这正是现代研究中所不具备的。可以看出,现代研究忽略了中医理论思维体系在针刺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更加强调现代物理作用的效果。

第四篇:卡扎菲之事的几点回忆与感想

今夜无眠,心情沉重,我也流下了泪水。这是我第三次为历史人物而落泪:第一次是为张九龄因正义之言、公忠体国却被罢相而落泪。自此以后,大唐王朝奸臣当道,仗义执言朝政弊端者少之又少,“君明臣贤”的政治气象走入了历史的终点。最终终因一场安史之乱使“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大唐帝国进入了衰败的轨迹,成为了中国帝制时代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分水岭。后唐玄宗悔当初未听张九龄之言杀掉安禄山,以绝后患,才招致今日之祸。故曰:“长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张九龄也因政治上的失意(罢相后被贬荆州且遭新任宰相李林甫的政治迫害)而郁郁而终,使毕生才学未尽其用而遗憾终生;第二次是为张居正死后遭政治清算、晚节不保而落泪。张居正推行的“万历新政”在其死后被其亲手所培养调教的小皇帝万历帝给废除了,使得大明王朝中兴的大好局面自此驾鹤西去,滑入到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明史》上说“明亡实自神宗始”。十年之功,毁于一旦;顷刻之间,新法尽废。这是张居正所始料未及的,也是“张居正改革”彻底失败的标志。张居正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其后续效应仍存:它实际上延缓了明王朝提前60年被灭亡的命运,并且积攒下的物质资蓄为其后的甲午第一次中日战争和抗倭斗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保住了明王朝“天朝上邦,泱泱大国”的称号;这第三次便是为卡扎菲惨死而落泪。一位69岁的老人,一位执政42年的利比亚领导人,一位为国际社会所熟知的风云人物,竟惨死于非命,未经任何审判,令人悲乎!今天新闻报道,阿尔及利亚同某海湾国家达成协议,原则上同意卡扎菲妻子索菲亚、女儿阿伊莎(艾莎)和长子穆罕默德(卡扎菲第一任妻子所生)、五子汉尼拔·穆阿迈尔携带子女与11月份前往该海湾国进行政治避难。卡扎菲女儿阿萨莎在同叙利亚某电视台通电话时说:“父亲亲自将我们送至利比亚与阿尔及利亚的边境,直到或许进入阿尔及利亚后,他才离去。”回想起卡扎菲的背影,脑中不断浮现想象中的场景,那该是一个多么慈爱和伟大的好父亲、好丈夫。(卡扎菲死时仍然带着与第二任妻子索菲亚结婚时的戒指,足见他们夫妻情深。)风云变幻,回想当年。上世纪五六十年,正是亚非拉三大洲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中东的埃及首先与1952年以自由军官组织领袖纳赛尔中校为首军人们发动了闻名世界的“7·23”革命,推翻了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亦叫法鲁克王朝)的统治,建立了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在其后的中东战争、埃及人民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运动斗争和“纳赛尔主义”的影响下,埃及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纳赛尔也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了在邻国一方的27岁的军官小伙子,时为自由军官组织领袖的卡扎菲上校。在此影响下,卡扎菲率自由军官组织的军官们开始了他们的革命梦想。他们于1969年发动了不流血的政变,即“9·1”革命。推翻了亲西方的伊德里斯王朝,建立起了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它以纳赛尔为自己的政治导师和偶像,也模仿纳赛尔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既不同于社会主义阵营也不同于资本主义阵营的“第三世界理论”。上校也跟纳赛尔一样,拥有极大的野心和无穷的欲望。上校在政治上主张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泛阿拉伯国家,通过国家合并结成联盟的形式来实现。在非洲统一组织领域(非洲联盟的前身)中,上校也曾发挥过影响力,在1982~1983年间担任过非洲统一组织主席。但自己想当中东阿拉伯世界领袖和非洲大陆的领袖的愿望却没能实现。在上校执政的42年间,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总是磕磕碰碰,时好时坏。卡扎菲上校还时不时的发出点声响,造出点动静来。像1988年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洛克比空难”(因发生在英国小镇洛克比而闻名),造成了140多名美国人死亡;还袭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与苏联关系好的时候);打击过以色列(不过没成功,因为发射的导弹被以色列拦截了);秘密制造“生化武器”等等。为此,上校也遭到了美国人的血腥式军事报复,自己的养女被美军炸死。利比亚也遭到了长久的金融制裁和武器禁运等严厉的制裁措施。同时上校也被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誉为‘中东疯子’”。作为与伊拉克前总统,同样被西方社会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侯赛因·萨达姆并称的“中东军事双雄”,其勃勃雄心可见一斑。可两人的最终遭遇却如此悲惨和凄凉,用西方的话说“这就是专制和独裁者的命运”,令人无限遗憾。使我有时都在思考政治究竟该不该学?该不该深入研究,乃至自己以后或许会步入仕途、走向从政这一条路?让人不禁充满疑惑与怀疑。在国内,上校也跟其他外国领导人一样,残酷镇压异见人士,以维系其统治。但是利比亚这个部落式国家令上校很难在中央集权上更进一步。在国内经济方面,首先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利比亚通过石油输出挣取了大量的外汇,卡扎菲统治下的利比亚成为了非洲大陆上第一富国,在非洲绝对是实力派大国。在人均方面,平均每个家庭有2~3部汽车,医疗免费,住房政府给予补贴,扩大妇女的权利,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补贴,推行世俗免费教育等。有时我感觉比我们国家的民生都搞得要好、要强。但遗憾的是民众幸福感或者说幸福指数不强。长期以来,上校的高压专制统治和在石油收入为主的社会财富分配体系之中处于分配不均的状态(重西部而轻东部,尤其是以班加西为中心的老区),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当2008年全球性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利比亚同样失业率居高不下(青年人居多)、物价高涨。因此,当去年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到今年的“阿拉伯之春”到来时,中东北非地区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革命,无数青年人走向街头,进行示威进而演变成要求政府倒台或推翻政权的暴力革命。中东北非阿拉伯地区也由此正在进行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大变革、大调整。现在卡扎菲之死实质上对利比亚已无多大实质意义,全国过渡委员会在北约及西方支持下已掌控全局。我想作为新政权,对前政权的高官们,尤其是卡扎菲的亲信们进行政治清算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下场、结局或许就是死亡。作为执政42年的领导者,其政权仅仅在动荡8个月之后就轰然倒台,自己也命丧黄泉,这不得不令人深思。这也突出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上校及其政权民心尽失或者说民心尽丧。毫无疑问,在卡扎菲统治的42年里,部落作为主体的利比亚是按部落利益来分配社会资源和公共权力的,这必然导致分配不公。且卡扎菲上校长期重视发展本部族,任人唯亲的政权,严厉打击其他部落的行为,本身就引起了利比亚民众的不满。当年只是苦于敢怒不敢言的社会背景下,今日则不同与往日了。在国际外交上,卡扎菲也屡屡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而饱受诟病,也得罪了不少伊斯兰国家元首。因此,你看在今年3月份的利比亚危机中,竟无一国公开挺卡及其政权。相反,海湾伊斯兰国家如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参与到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中,本身就说明了这些问题。那就是上校在中东北非地区是多么的不得人心。中东北非的一系列事件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启示: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社会经济发展了,民众切实感受到恩惠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了,社会才会稳定与安宁。

(二)必须保障民生,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以人为本。

(三)必须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注重公平,完善监督机制。在做好、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要注意分配公平问题。

(四)要完善民主机制与落实选举制度。

(五)加强信息公开与落实透明制度。

(六)大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如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在全民族间形成能够凝聚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核心文化体系。

(七)要与时俱进,进行适合时代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全面改革。卡扎菲无疑将在利比亚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历史人与政治爱好者,应如何评价卡扎菲的功过?毫无疑问,应用马列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来分析,即“一分为二,全面系统地来评价一个伟大的历史风云人物”。首先,卡扎菲对利比亚是有功的:(1)他领导人民推翻了腐朽的君主制度。(2)他发展了利比亚,将利比亚带入到一个较之以前进步了许多的社会之中。(3)他使原本不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被人们所熟知,成为世界人民近几十年来所谈论的话题与对象。其次,卡扎菲对利比亚也是有过错的:(1)他及其政权过于专制统治,压制了人们的思想。(2)杀伐太重。(3)部族利益高于一切,未将利比亚带入到现代国家体系之中。(4)在国际上树敌太多。经受了许多年的制裁,利比亚人民也遭受了许多苦难。有时,我时常在想,究竟是利比亚成就了卡扎菲还是卡扎菲成就了利比亚?纵观卡扎菲的一生,从私生子到利比亚42年的最高领导人,他的一生应当是波澜不惊的,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他让一个不十分重要的非洲国家变成为世界、地球人所熟知的国度,可谓“功不可没,厥功甚伟”。他以其行为作风新潮,脾气古怪而著称,以数名美女保镖贴身护卫让人仰慕之至,令众多外国领导人望而却步,以其巨额资产让人所羡慕。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会成为一个让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卡扎菲虽死,但其精神犹存!他是一名勇敢而伟大的革命斗士!他是一名倔强而又不屈的老人!他是一名政治狂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政治抱负,毅然决然······有人说,你是暴君,是专制独裁者!我想说:老卡,上校。你这一生也值了,毕竟你也曾经得到过,享受过,拥有过这世界的美好之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你的老友,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在医院看到你的事情后,嚎啕大哭,悲痛到脑死亡,生命也危在旦夕。这可能就是英雄相惜吧!叙利亚的阿萨德和也门的萨利赫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你?中东北非的局势还将会何去何从?我也会持续关注。最后祝你在天堂永生!在真主安拉面前有个好的归宿!利比亚人民会拥有自己的选择,为了这个选择,他们仍将战斗到底!战斗到底!结语:苏尔特光复和卡扎菲死亡的“喜讯”传来举国欢呼,让利比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因为这个国家为这场暴力革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5万人丧生,留下妻儿寡母无人照料。只有650万人口利比亚,仅仅在邻国突尼斯的难民就超过100万。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暴力转型可能并不会换来利比亚的光明未来。尤其是百姓为暴力转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元朝诗人张养浩在其大作《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所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五篇:一个家长被家访的感想

一个家长被家访的感想

我儿子于铎是葛布一校四(1)班的学生。寒假结束后,他的班主任张松华老师专程到家进行了家访,我们谈了很久,我收获很多。

张老师一方面介绍了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为家长,我对学校组织这次家访活动表示欢迎,对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一直以来,张老师给予亲切关怀和教诲,张老师称赞了他的一些优点,让我们为孩子优秀表现而欣慰。当然,张老师也指出了他的一些不足:比如作题不认真审题,作为班干部在班级做得不到位等等。这些让我意识到了对孩子的教育放松了要求。今后要配合老师,发挥家长应有的作用,提醒他少犯错误,鼓励他在班级工作中以身作则,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张老师还询问了于铎在家的作息时间,看他是否在家及时做家庭作业,阅读课外书籍,是否帮助做家务等,我们都如实相告。张老师肯定了我们的一些做法,同时又提出几条建议。

我们一定配合老师,做好家长应该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家校联系,全面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于铎家长:寇瀚予

四.一

下载被HIV针扎后的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被HIV针扎后的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