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基础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研究
新基础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研究
育才小学(原竖新小学)蒋锡永
叶澜教授从生命的层次和动态生存的观点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提出了“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主旨所在。生命型的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在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把“新基础教育”理念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师生的“活力”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实践的,在全体教师的学习研讨中我们作初步的总结。
一、创设开放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新基础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主要是创设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空间,开放性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环境方面,为了有利于学生交流,促进参与,教学中在学生座位编排上,不局限于两人一桌,全体面向讲台的单一做法。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可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甚至坐成半圆弧形式,便于展开小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应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民主交流,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所以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语展开探讨。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者和组织者,彻底改变单纯灌输的做法,要与学生平等沟通,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同时,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都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当学生认真听讲的时候,我常夸:“你们的眼睛真亮!坐的姿势也很美!”那么个别不注意听讲的孩子马上挺直腰杆,把目光投向教师。遇到声音小的,便会提出:“如果你能再大点儿声,我想你会说得更好。”“对不起,老师粗心,写错了。”在原谅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诚实教育。“说得不错,来,咱们握一下手!”在握手中,许多学生更是羡慕地看着,期待着能与老师再次握手。孩子们自信起来,活跃起来,课堂氛围更浓了。教师在课堂中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有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等等。
二、实施自主探索,建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都是新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新基础教育活动中经常实施的一种活动模式,然而,就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我们认为关键的因素恰又在于我们如何辨证地处理好这对矛盾。合作不应该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合作要以独立思考为基础,要因材施教。有的内容需要自主探索而不需要合作,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时机,如当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时、研究结果多样时、独立思考困难时、解决策略不同时、需要分工操作时等等,这些都是合作学习的好时机。同时,学生合作还需要注重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如: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合作中不同角色的作用等)。与单纯的追求形式相比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都是学习的不同形式,没有优劣之分,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当然,在这些学习过程中应努力让学生表现自我,体验成功.。“自主探索”是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应该通过创设一种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想象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而“合作学习”作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两者在教学中能做到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一定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作用有发挥群体效应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动手操作----活动性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操作过程抽象为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数学知识,但要避免为操作而操作,以免使学生成为“操作工”。动手实践,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在综合运用练习中深化概念。倡导动手实践的学习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已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老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式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研究,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以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活动学习,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回忆以往一些面积推导过程,大胆猜测梯形面积剪拼成什么图形,再根据自己的猜测四人一小组动手进行剪拼验证,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这种主动地进行猜想、验证、观察、推理等实践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凸显互动性学习的科学内涵和外在表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
2.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内涵的互动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经历和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要求数学学习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合作与交流.通过互动体验,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数学与经验,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和体验,时间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倡导互动合作交流学习,要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合理的时空环境、热情的帮助环境、真诚的激励环境,培养合作的技能、指导合作的方法、优化合作的对象、精选合作的内容、重视合作的评价.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这样,通过积极的互动,学生在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里表诉和倾听,在争辩与讨论的动态过程中感悟和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创新,在思想的交流中中扬弃,在情感的沟通中融合,在智慧的展示中互相启迪,使合作交流的互动性学习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3.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数学教学活动应努力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和经验,使学生获得的感受和经验与人类积累的数学知识得以沟通的活动.因而,数学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应是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提出的“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强调自主探索,应使数学学习成为探究性学习,注重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在丰富的具有现实背景的研究活动中经历,探索有关数学结论.优化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操作上应注意选材呈现实践性、应用性和发展性;过程要突出自主性、建构性和独创性;结论要体现多多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改变以例题,如学习简便计算:88×1。25时,既可以用乘法分配率,也可以用乘法的结合率来计算。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突出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深入了解并科学调控性学习的过程,要广泛提供并不断丰富探究性学习的资源,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变成现实,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各方面素养。
三、设计算法多样化的生活趣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极为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时的个性差异, 叶澜教授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要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教师必须提供时空,让每个学生去思考、操作、练习、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可能,同时实现师生互动,出示例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形态作为模本,由教师进行“复制”后在“粘贴”到学生的头脑中, 这样能够的“格式化”教学形式是不可能产生鲜活的“认知机体”的。而是应该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提倡算法多样化,提倡个性化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正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不急于追求“标准化”、“形式化”,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经历一个从“个性化”到“大众化”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但是,从学生的特点去研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毕竟是一个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如果我们不加指导地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也可能无所体验,无所收获;只让学生畅抒己见而没有教师精彩的讲授和适时的学法指导,也很难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例如《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例题小强和小利同时从自己家走向学校。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利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小组讨论,运用已学知识灵活解答,结果反馈时方法多样,如:解法一:先求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再相加65×4+70×4;解法二:先求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和再求4分钟走的路程(65+70)×4;解法三: 把两家距离看作单位“1”,他俩1分钟行全程的1/4,用分数除法计算,(65+70)÷1/4;解法四 :用方程解,设两家距离为X米,70+65=X÷4,通过继续的追问,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自行优化自己的思考方法,还有同学有想出把小强的路程看作单位“1”,也可把小利的路程看作单位“1”,解法是:65×4×(1+70/65)、70×4×(1+65/70),这样不但可以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数学知识,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可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有利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给课堂带来了生命的活力。新基础理念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要每个学生都可以各行其是;同样地,思维的“开放性”也不应成为学生满足于现状(如:只会用速度乘以时间=两地距离)包括拒绝学习新的更基本更有效方法的理由,而应该在成功解决问题(当然可能是比较低级的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合理启发辅导下,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对原有的方法作出“扬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上一个台阶。无数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有效的学习活动总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要我们机械地去实施算法全面化;同时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中,如果仅仅是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发现,而对学生良莠并存的思维方式视而不见,对影响后继学习的关键核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放任不管,那么就会失去教师“教”的真正意义,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提升的机会。应该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学习方法。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富有开启智慧的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引导,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将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的有机优化、基本的学法指导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地拓展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当然,优化学生的多样化算法,进行基本的学法指导,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教材、优等生等“权威”来规定和统一,也不能向学生进行机械、强迫灌输。而是要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组织者”的作用,将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将学习方法进行“再创造”,让师生情感进行“再体验”,真正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去感悟、去理解、去喜欢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数学活动过程真正学成学生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
四、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有效认识自我
新基础教育理念认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新基础教育理念下评价更是一个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系统体系,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1、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评价应全面、灵活,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由于评价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评价方式应多种多样,不宜只采用纸笔测验,应放弃单一的给学生打“综合分”的评价方式,可结合“课堂日记”;“现场笔记”和“档案袋”等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情况。评价的方式应与评价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相结合,考查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可用笔记、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考查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书面考试;考查学生的合作精神可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同时,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有教师、学生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都应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体。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自我评估计划,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在学完一个学期、一个单元后,让学生反思自己学习的结果,如: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了何种提高?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让学生养成自己监测学习的习惯。新基础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己“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第一处海关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数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该成为评定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测量学校运动场的面积,让学生自己根据现实材料设计一个数学模型等,从中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来评估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把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用这些记录与以前的记录比较,并把结果适当地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鼓励学生将自己与其他同学相比较,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激励与提高,“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叶澜教授建立的“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她提出“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主张“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其中,叶澜教授所关注的那种课堂的“活力”,“是师生作为‘参与者具有个性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这种“活力”的形成,同时又取决于一种“权利”价值的转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把“学习的基本权利”还给学生,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行为,使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最终实现使学生能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第二篇:新基础教育的理念
“新基础教育”宗旨:
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学校日常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的转换;
三是以发展观为核心的师生生存方式的转换。“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新基础教育”的“三让”: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简介
“新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先生主持的一个持续了15年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研究分三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研究,重点在对现有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二是为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作出设计;三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组与一线教师、校长的密切配合,相互启发、互动学习、积极创造,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突破,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
新基础教育的“新”既表现为理论创新,又体现在实践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基础教育重新奠定了基础教育的本质,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涵盖着目标、价值、对象、活动及管理的现代化教育观念体系。
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新基础教育从活动的观点出发,强调通过革新学生浸润其中的以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实践,为每一个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生命力的勃发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发展基础。
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使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由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转化。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尝试
盐城市冈中小学 王亮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即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数学概念,化抽象为形象,激趣引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展示数学的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利用;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迎来了教育教学手段的又一个春天。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并能使教师更好地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说,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说说我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他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运用了形、声、色闪光点有机结合的特点,增强感染力、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奇是儿童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只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进入乐学、爱学的境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比较好地改变数学课内容的枯燥抽象状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新知识后,教师演示课件:同学们欢迎你们参加动物运动会,第一个比赛项目是骑自行车比赛,参加的运动员有小狮子骑着车轮是圆形的自行车,小狗骑着车轮是方形的自行车,小猪骑着车轮是三角形的自行车,小兔骑着车轮是椭圆形的自行车。比赛开始了,请同学们给运动员加油!这时课件播放小动物赛车的画面,当比赛进行到一半时,画面停住。
师:同学们,你能说一说小动物们最后谁是第一名吗?为什么? 生:是小狮子,它的自行车车轮是圆的。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自行车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 生:因为方形,三角形和椭圆形的车轮行走时会颠簸。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车轮是方的和三角的、椭圆形会颠簸?而圆形的车轮行走时会十分平稳?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回答:因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时,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可以始终保持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衡,所以车轮要做成圆的。通过这样的课件演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理解深刻,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又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利用Flash设计一座高高的山峰,一个降落伞从天而降,随之而来的是三扇神秘的智慧之门,在此过程中,生动形象的数学情境把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产、欲望。
二、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概念,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是反映一类事物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数学概念的学习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合理的数学认识结构的形成以及数学能力的提高都密切相关。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稍微一些抽象的知识就会把一些小学生难住。如在概念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予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给学生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运用课件屏幕上映出三角图形,其三个内角上分别标上∠
1、∠
2、∠3。然后图中的虚线分别将∠
1、∠
2、∠3折过来,可以看到∠
1、∠
2、∠3在同一水平位置上靠拢在一起时,组成一个平角(180°)(如图一)。这样重复同一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看图形的折叠引起的变化。学生感到非常有趣,真正理解三角形的三内角和等于平角(180°)这个抽象开概念。
(图一)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而教师作为课堂学习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则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造探究机会,让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创新、张扬个性。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为了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我把学生带到微机室给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指导学生进入“图画本,首先我用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组成机器人、鱼、汽车、坦克等物体。接下来,我让学生利用里面现有的各种基本图形,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图形拼出来。不久一幅幅美丽的图片诞生了,这些图片有大公鸡、小白兔、大楼房、桥梁、还有同学们自己创造的新型火箭、机器人、宇宙飞船„„在这一幅幅令人惊讶的图片面前,我才能真正意识到,学生真的是天才,他能在你给他的土地上进行伟大的创造。
四、利用信息技术,展现数学的美,轻松突破重、难点。
数学是一门美的学科,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层次性、协调性都是美的,数学教学中到处渗透美的教育,而审美教育对数学教学本身又是审美情感支配下对数学美的追求。数学美感,能唤起良好的情感。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挖掘数学内容中美的因素,充分展示教材的数学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数学教材的启发性。计算机能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赋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创造的美妙情景,可以集中显示时空变换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语言表达的韵律美;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虚和实、近和远、快和慢、局部和整体之间相互转化,打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为学生视听带来得限制,使学生的视野在短时间完成较大的跳跃,使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且使“寓教于乐”成为可能。
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中,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首先告诉学生:圆的面积公式蕴涵简洁美(如图二),(图二)
此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了他们对数学进行再创造的动力,利用课件的图形变换表现对圆的多次分割,生动形象的分割动作使学生觉得象是自己在动手做,更细致分割后的组合与矩形的比较,使学生很容易想到通过求得矩形面积而得出圆面积,进而自主地去寻求圆与矩形的联系,最终推导出圆面积公式,S=πr2,多简洁的公式啊!通过观看课件演示的动态美,学生们的兴趣昂然,积极地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的推导转化成对数学美的体验与追求,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随之产生了,创造能力也得到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走向生活,走向现实,更加情境化,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给我们每一教师提供了创新、改革的天地,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真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共事学习收获,从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的优美、力量、统一性。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为之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第四篇: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
“新基础教育”探索方向
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团体实践的枢纽。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践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叶澜所建构的新教育观念为:
⑴基础教育的“价值观”的更新,包括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基础教育应该为社会之未来和学生人生之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关注人的生命存在;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基础教育不能忽视社会的变化。
⑵教师的学生观的具体化,包含了“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她们体会学习过程的愉悦。学生存在着多种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差异。
⑶学校教育活动观的更新,提出了“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及“综合渗透性”四个新观念。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教育活动内容过程与方法都应呈结构状态,且结构是灵活的。教育活动中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生成新的动态要素。真实的教育活动以综合为特征,需要人的多方面的投入。
叶澜提出了改造思路:
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课堂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充
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地在育人。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⑴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即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⑵知识结构。即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包括“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⑶新的能力结构。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他人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主管领导、社区人员等。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组织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师专业素养的成熟标志是形成教育智慧。这种教育集中地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是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次是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再次是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最后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
“新基础教育”创建新型学校的要求:
第一,价值提升。从传递知识为本转向以培养人的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为本,是现代性学校价值提升的核心构成。
第二,重心下移。
首先在教育对象与目标方面的重心下移,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重心下移。最后,重心下移还包括管理重心下移。
第三,结构开放。主要表现为两个向度的开放:一个是外向的,包括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以及学校间、相关教育机构的相互交流开放。另一个是内向的,在管理上向师生的开放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发展的可能世界开放。
第四,过程互动。
第五,动力内化。动力内化意味着学校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动机和动力机制是最深层次的转换。
十大要义:
1、“新基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上。这是“新基础教育”之“新” 的第一义。
2、我们在学生观上提出要把学生当做“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那就是“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具体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各种生命经历中,通过主观努力、奋斗、反思、学习和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创建和实现;离开了对具体个人生命经历的关注和提升,就很难认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体个人是既有惟一性、独特性,又在其中体现着人之普遍性、共通性的个人,是个性与群性具体统一的个人”。这是教育价值观中的生命性在学生观中的具体展开,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二义。
3、人的主动发展,是“新基础教育”理论探讨和实践更新中始终关注的问题。主动发展观强调,个体的发展只能在人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和本人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实现,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采取主动方式去参与活动并形成积极的关系,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人,才是能在当今社会实现其生命价值和创造幸福人生的人,在复杂、多元、多变、具有多种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生存环境中,实现把握和创造新的确定性的人。让学生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是在培养目标中最富有当代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选择,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三义。
4、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
第一层次指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即课堂教学要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将教学的价值指向与培养目标统一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第二个层次涉及到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教师是以学科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只有一般层面的价值观重建还不足以落实“育人”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拓展学科育人价值的要求。
第三个层次涉及到更为具体的、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学科知识内容。第一,把本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由点状积累转化为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并做出“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第二,将结构化后的以各种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学生经验
世界和成长需要三方面实现沟通,也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态,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为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可能和提升主动探求的欲望与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体验。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研究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需要,而不只是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教书和育人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就朝着统一的方向转换。
以上三个层次的价值观重建,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四义。
5、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发展性研究在深入探讨了学生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的区别后,把教学基本任务定位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这一届定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五义。
“个性化”,是指个人的动机、需要、基础、兴趣、特长、倾向性、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性的占有”过程,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是对创造性活动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生成意义,它不仅表现在丰富、形成和发展了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培养了各种能力和加速社会化的进程,而且表现在学生对自我的期望、信心、发展意识和策略等方面的提升。
6、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单位”,不是由“教”与“学”两个单位相加而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合作交往关系。所以,分析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单位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教学”如何“互动生成”。这里的互动,不只是指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全体或小组),也包括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这是一种人人参与的网络式互动,作为网络中节点的每个人都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处于多元变动之中。教学中的“生成”,一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称其为“资源生成”;二是指对新生教学资源的即时分析与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的内容或程序的新过程,故我们称之为“过程生成”。以上从认识方法论突破到教学过程“单位”的重新认识和提出,对教学过程的重新理解和表述,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六义。
7、确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把最难做到的“生成”要求落实到课堂中不同资源的认识,提出了课堂五大资源和“互动生成式”的教学内在逻辑,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七义。
课堂五大资源: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
学生已有的差异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它不只是教学要面对的事实,而且是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互动性资源”
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 “原始性资源”和“方案性资源”
8、传统教学对儿童发展的关注只限于儿童已经能独立做到的一切,而好的教学在于激发、形成当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它走在现有发展前面、且是可能实现的领域。这一研究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方法论的,即我们应从发展的意义上把握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在发展不同阶段所呈现的特殊的、与成长相关的需要。这种内在的需要是由学生生理的发展、生存环境的氛围、提供的刺激或实践可能、周边包括同伴和教师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发展主体已有生命史的积累等内外因素综合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既反映发展可能性所指向的领域,也包含着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必须跨越的领域。这可以说是“新基础教育”在班级建设领域中“新”的视角和“新”的重点,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八义。
9、通过对实验学校开展的大量“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综合过程的抽象,我们提出了以“研究性变革实践”这一综合抽象概念,作为“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实践特殊性的概括。这是“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九义。“研究性变革实践”的特质主要包括:
第一,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内含变革理论的实践。每一名教师参与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不仅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要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理解与领悟这些理论与传统的、已经成为自己头脑中的个人理论的差异乃至冲突,从而产生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和行为的需求、愿望与行动,逐渐使自己成为自觉的、有理念作为指导的、自主的变革实践者。
第二,研究性变革实践是超越经验的实践、具有更新指向的实践。“研究性变革实践”强调教师日常教学与反思,要求研究渗透于实践之中等方面,都有与行动研究相通之处。但它更强调行动前的探究指向和行动设计中的理论渗透,强调实践本身内含着自觉变革,以及教师反思参照系因新理念的介入而更新,因参照系的更新而带来反思的新质量和重建的可能在实验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很明显地呈现理论及理论工作者的介入的价值。
第三,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创生性实践,它指向实践中变革成败的原因及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实践后的反思及重建的设想与再实践,是研究性变革实践促成教师在实践中最终
达成新的观念与行为统一,新的实践能力、素养和习惯的全面养成的重要一环。
第四,研究性变革实践是将研究的态度、意向和内容贯穿到实践全过程和多方面的实践。
10、进行评价改革,使评价成为推进学校转型性变革的重要力量。“新基础教育”要求的评价,是对变革本身的评价,而不是对变革结果的评价。因而,促进变革和反映变革过程的新质,成为研究形成“新基础教育”评价指标的指导思想。此外,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尤其是作为一种推进变革的手段,不能只靠集中进行,它要渗透在变革的过程中,在一定意义上,它本身就是变革的组成。“新基础教育”的评价改革不局限于指标体系改革,不局限集中评价,而且还深入到评价观、被评者的评价期望、日常教育实践与研究中评价等全方位和全过程的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的特征,发挥了评价在学校管理和改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评价改革的新路。这可称为“新基础教育”之“新”的第十义。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新基础教育” 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 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 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① 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 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 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③ 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 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
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 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 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第五篇: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晓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即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通过练习、作业把所学知识牢牢地保持,从而自如地运用和顺利地接受新知识。
一、具体操作及意义
“课外预习补充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把尝试教学法五步教学程序的前三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放在课外作为预习,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加强教师讲解和课堂作业。一般结构如下:
导入新课→进行新课(1.出示尝试结果、2.学生讨论、3.老师讲解)→试探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结→布置预习
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五步六段式”的基本框架仍然保留,只是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前,作为预习的内容。
教学实践表明:课外预习补充式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时间上的矛盾,而且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
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外,使课内课 外协调一致。课外预习是尝试的开始,自己从课本中探索,初步解决尝试前;课内是尝试的延续,检验尝试的结果,巩固尝试过程中获得的新知;本课结束时布置预习,又是下一次尝试的开始,这样循环往复,学生始终处于尝试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以尝试为核心,把课内课外协调统一起来。
2.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课外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反复阅读,逐步领会,解答尝试也可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另外,在课外可以促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逐步独立完成尝试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放在课前预习,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作业时间,就能保证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不留尾巴到课后,这样就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增强学生超前学习意识
过去学生在课外,只是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上一节课的作业,往往他们会感到压力,产生厌倦。现在课外是超前自学下一节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新鲜好奇,愿意去尝试。长此下去,会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逐步学会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学习时间,确定学习任务。这种超前学习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是极为重要的。
5.有利于中差生的提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中差生的自学能力较弱,反应较慢,在课堂里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常感到时间太紧,来不及充分思考,往往是匆匆忙忙跟着走,脑子里糊里糊涂。现在把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放课外,让中差生有足够的时间认真自学,反复尝试。这样,在课内,中差生与其他同学就有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上述各点的组合,热必促成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吃透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只有吃透了大纲和教材,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其次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防止随意性,读讲练任何一步都不能一贯到底,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做到各有侧重。如通俗易懂的内容,应主要让学生读,教师补充一些新材料、新事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点难点集中的内容,应以讲为主,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复习课则应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第三,讲要少而精,做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干净利落。板书要简明扼要,形成知识体系,练习要精选,要抓住重点、热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尝试教学法必须十分重视教师的讲解。中学数学的教学 内容多,概念多,算理较深,解题思路复杂,学生自学会有一定的困难。有时尝试虽解出来了,往往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因此,学生尝试练习后,迫切希望听教师的讲解,以解决头脑中的疑惑。教师的讲解要注意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所谓针对性,就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进行讲解;所谓系统性,就是要阐明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说什么都要从头讲起;所谓科学性,阐明数学概念要准确,分析解题思路要清楚,推理论证要严密。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考虑,掌握分寸。
教师的讲解除了准确、清楚、严密以外,还要注意机智、幽默、风趣,以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学生尝试错了,不要急于讲解纠正,可以故意再出一题诱发学生发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