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业布置少而精 减负增效促学习
作业布置少而精
减负增效促学习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练习。合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为落实减负高效的教学目的,就作业布置少而精的“精”处着手,从作业布置的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四个方面阐述了作业布置的教育实践心得体会。
关键词:作业;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
作业是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实践活动,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流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合理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已学内容,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作业布置少而精,不仅能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巩固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并且能切实有效地落实减负高效。
一、作业布置有趣味性,激发作业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定向、持续、内驱和强化作用。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寓练于乐,练中生趣,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练习质量和效果,真正达到练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贴近生活的、新颖有趣的作业来唤起学生的作业兴趣。
1.作业形式多样。为了唤起学生的作业兴趣,作业布置首先要形式多样,避免形式单一,避免重复的机械练习。作业形式可以是数学游戏、数学小制作、数学调查、数学实验、数学日记、小课题研究等等。比如,在学习“10”的加减法时,我布置的作业是玩数学游戏,家长出一个数,孩子出一个数,两个数相加的和是10。对于玩游戏孩子是很有兴趣的,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10”的加减法,家长也从中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是一举两得。
2.作业贴近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堂中学的很多数学知识都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业不仅让学生觉得亲近、感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是有用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3.作业新颖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乐趣。精心选择新颖有趣的材料设计包含情境的数学问题,把作业融入生动有趣的各种活动中,以游戏、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动手制作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做作业。
二、作业布置有针对性,促进学习巩固
1.专项练习作业。在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处可以设计专项练习。在二上学习“倍”的相关知识时,部分学生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因此我设计了关于“倍”的专项练习,在练习中包含了关于“倍”的解决问题的各类情况,学生在几次的专项练习中渐渐领会了“倍”的知识,理清了数量关系,逐步突破了学习难点。
2.反思练习作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难免会出现一些解题错误,学生出错时我会先寻找学生错误原因,而后会对学生出错、易错的数学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能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扎实。
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学习薄弱的地方设计作业进行练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巩固。对于中高段学生我也会引导学生整理错题并进行错题重编,这样的练习不仅有针对性,而且高效。
三、作业布置有层次性,促进因材施教
1.层次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在学完百分数应用相关知识后,我由易到难安排了下面四道题供学生选择。
快开学了,书包店人来人往。一天就售出了120个,正好占总数的五分之三,这个店共有书包多少个?
我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大约有25%的城市严重缺水。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约有多少个?
学校图书馆原有一批故事书,高年级学生借走40%以后,管理员又从书店买来180本书,新买来的故事书正好相当于原来的25%,高年级学生借走故事书多少本?
习题有了层次,就有了针对性,学生也就有了选择,有了知识的坡度,新课程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得以落实,既尊重了学生的基础,又尊重了学生的发展规律。
2.层次递进,逐步深入易学习
①商店里有铅笔200支,钢笔150支,一共有多少支?
②商店里有铅笔200支,钢笔比铅笔少50支,一共有多少支?
③商店里有5盒铅笔,每盒40支,钢笔比铅笔少50支,一共有多少支?
通过层次递进的练习,题目的变化一眼明了,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问题变化的来龙去脉,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由于问题的题材是相同的,原始的数据也是相同的,因此学生可以把精力集中放在分析数量关系以及结构变化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梳理清楚问题的结构以及数量关系,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解决问题。
四、作业布置有拓展性,促进能力提升
拓展性作业,是指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延伸和发展而设计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比较、综合、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设计的作业。在课余我经常会设计拓展性作业让学生选择,自愿接受挑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在挑战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提升思维能力。
下面例举几题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拓展作业题。
1.有甲、乙、丙、丁四个数。已知:甲×0.8=乙,1.25×甲=丁,丙×1.2=乙×0.5那么四个数的先后顺序是:()>()>()>()。
2.矿泉水零售每瓶2元,8瓶1箱的每箱13元,20瓶1箱的每箱30元。有72名学生和3名老师外出游玩,每人1瓶矿泉水,至少要付给售货员多少元?
3.有12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商品,请你为它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当包装箱的长、宽、高分别是几分米时,最节省包装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包装纸?
总之,在布置作业过程中注重作业的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和拓展性,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作业,更好地面向了全体学生,让新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得以实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也能获得更好地发展和提升。作业布置少而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作业时间更少但学习更高效,最终实现减负高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 兼,《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2]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3]王国元,《问题解决与应用题教学》,《中小学数学》,2001年12月.
第二篇:关于作业布置方面减负增效的具体意见
小学减负增效的意见
一、作业“质”要保证。布置作业时,在“质”上狠下功夫。做到作业布置的重点和难点到位、到点,可做可不做的基础题,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最好不重要布置,有效地避免无效作业。
二、作业“量”要适当。就“量”而言,认真多做题,确有提高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会事信功半。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每天的作业量要严格控制,应该在上级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文科中的作文,应该是教完一个单元才布置一篇作文。平时的小练笔,应该做到随堂完成,不留到课外去。还应该教育学生及时完成不拖拉,要一丝不苟,不要边做边玩,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提倡作业少了多看书。要让学生认识到:书读得多了,知识就自然而然丰富了。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仅仅是一部分,还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开阔视野,扩大见闻,从而养成读书的兴趣。
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是减负增效的秘诀。从所周知,对学生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付出,去换取最大的学习效益。如果说一是为实现“量的减负”,那么二就是为了“质的增效”,对学生而言,一丝一苟完成好一定量的作业是成功。其实,老师营造好一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学习品质,才会提升班级的整体素质,也是减负增效的一条秘诀。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和肯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减负增效”是逼上梁山的事情,势在必“减”,势在必“增”,势在有效,我们只在下了力气和功夫,就一寂会有好的效果。
第三篇:作业如何减负并增效
作业如何减负并增效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十分顽固的问题,人们虽然早已经对其高度重视,并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却没有从根本上减轻下来。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人认为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就不能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就必须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因而在当今的形势下,学生的课业负担仍未有根本性转变。但是,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不是拒绝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借口。为了让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其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矛盾的。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出路就是进行作业的改革,负担要减,其效率与效果要增。即要讲究作业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正确的布置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学生能以较少的作业量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作业的性质。作业不是教师占据学生课余时间的工具,不是教师求得个人较佳教学成绩的阶梯,更不是教师惩罚学生的手段。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实践对象,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和手段。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和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此基于这一性质,要给学布置作业时必须的。而就学生的学习内容而言,作业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是有着很多的形式的:分为课前的预习作业,课堂中的练习作业,课后的复习作业;有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有口或头作业和书面作业。每一种形式的作业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业不是越多越好,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但是作业布置得太少,又往往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因此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长期性课题。作业布置得好,布置的得当,能使学生在较轻的学习负担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达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遵循原则是:
一、布置作业要适量 俗语说“勤能补拙”,反复练习,是提高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有效手段,因此,要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课业负担。而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十分沉重,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而布置大量作业,以求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和取得较好学习成绩。虽然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但若让学生整天泡在漫无边际题海中,重复做一些机械单调的习题,只会导致学生厌烦心理,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作业布置的量要适当,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练习,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内容,精选题目。努力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既能够用较少的时间完成作业,又能够达到牢固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有所减轻。
二、作业布形式要多样
学生作业本身是具有很多种形式的,有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之分,有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之分,有复习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之分,等等。因而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沉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一般都十分重视书面作业和课下作业,因为这样做,可以方便的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但这样做的的结果是无意之中加重了学生本已经很沉重的作业负担。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形式要改革,要在加大课堂练习的基础之上,尽量减少课下的作业量,为保证作业减少而学生学习效果不降低,要倡导并推行给学生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以让学生能多方面用脑,运用多种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又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例如依据学科特点,和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例如可以让学生写英语作文,通过运用英语来代替大量单词的记忆抄写;可以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研究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将所学的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来代替大量的习题。作业形式多样化,就减少了简单的单调重复,这无形之中就是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作业布置要有选择性
适当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业量须适中,需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便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动机实现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业量适中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选择,选择的题目应与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相关,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处理可以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选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
课堂的教学内容,有的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有的则没必要。那些基础性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掌握,因而相关的课下作业多留一些是不妨的,那些能理性的提高性的知识后内容,应该少而精,不应该采用所谓的题海战术,进行所谓的提高。所以要依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要依据基础性的、能力性、提高性的、以及研究性的教学任务,对作业进行精心选择,合理分配其中的比例关系,以确保学生做作业时能够尽量少的做无用之功,或者做重复性的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确保作业能够减负且能增效。
四、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
作业只有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完成,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有所提高,才能实现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如何布置作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作业的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就是要在布置作业过程中也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要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练习以及提高的目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而有所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完成作业而学有所得,通过做作业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负是必然的趋势,只有减负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但是减负并不是要降低教学效果,因而,作业的科学布置就成了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努力研究并解决如何以较少的而作也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这个问题。
第四篇:浅谈减负增效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布置
浅谈减负增效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布置
唐徕回民小学
丁梅
减负增效,不等于说就是不布置作业。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是现行教育倡导“减负”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期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基本功。要做好低年级语文“减负”工作,完全凭借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还应该科学、适度地布置语文家庭作业,才能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小学低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才能让学生能认真、快速且有效地完成呢?本学年,在低年级文家庭作业布置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尽量减少死记硬背、机械式的训练类型的作业。设计作业应体现多样性,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死记硬背、机械式的训练,是不提倡的。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 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簿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二、布置动手操作性较强的游戏性作业,以乐激趣。
新课标中,倡导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作业类型的多样化,作业量的适度,会更有效的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
(一)、布置制作学具的作业,让学生在“玩”中求固:低年级以识字为主,光低年级年段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会写。而汉字是用偏旁部首组成的,要记住字形,就要知道字的结构和各个部分;所以在学习了生字后,让学生回家,利用废纸,剪制偏旁部首和基本笔画卡片。在剪制中,学生首先要写上偏旁部首和笔画,然后再沿线剪下。写的过程就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在剪制时,动脑动手,加深记忆;然后,让学生把卡片拼在一起,组成所学生字。学生在拼摆中既掌握了汉字,区别了结构、字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对汉字认识的兴趣,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真可谓一举三得,玩中求固呀!
(二)、布置读书的作业,让学生在“读”中寻味。
新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里明确指出:要求低段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家庭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几乎每个家庭都为孩子备好了一些课外书。还要求学生回家读一些适合自己的儿童报刊和读物。低年级学生虽然认字少,但他(她)们对图书的兴趣远远高于高年级的学生。所以,只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使其稍记忆一些优美句子,对低段学生来说,那比什么都有味道。况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得多了,既能增长见识,又能陶冶情操,还能为将来写话、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也可以针对孩子检查情况,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帮扶孩子进步。
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或觉得很有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这也是一项特别有意思的作业。它不仅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更为为孩子提供一个语言展示的平台。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的提高,家长也能结合孩子在讲故事的表现,更好地了解孩子对学习的态度,也能发现孩子的一些不良反应,还可适时进行教育和指导。
(三)、布置画画作业,让学生在“画”中感悟。
新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里还明确指出:低年级学生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众所周知,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越是形象的东西,越容易接受。在学完《春天来了》、《我的画》这样的课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描绘一些心目中的美丽画面,然后张贴在班内展览。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然后可以进行一次评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三.从课堂走向课外,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语文本身就来自生活,让学生回归生活当中,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能让学生明白很多事理,懂得更多的道理。做家务这项任务一般情况下只是学生家长根据家庭需要来安排,但因现在孩子娇生惯养,不少家长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能做好家务活;这样一来,导致很多孩子对很多现象与事理很陌生,缺少认识,以致无法进行语文知识的应用与道德能力的判别。严重影响了低年级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所以,让学生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大帮助。况且,在学习《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教育低年级学生适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能让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不断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同时,也为孩子今后写作积累更多的真实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将及时调整计划,做到依据学生来布置作业。
对于低年级学生,一定要根据其年龄特点,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尽量布置一些体现有“乐”有“趣”的语文家庭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做作业的快乐,学生才会更心甘情愿地去认真完成,从而有效提高作业质量,保证巩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五篇:《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的减负增效》教学设计
摘要:
从现行的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和各级部门要求的课时安排来看,化学教学面临着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较多、课程进度过快、作业过多的问题。为了将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尤其是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就要进行作业设计的思考。具体做法: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将整体的作业分散处理,这既保证了作业量,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减负增效? 分散作业 解决方案
一、减负增效作业设计思考的原因
近年来,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尤其是减少学生作业量。而作业具有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延伸课堂、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等功能,在学生学习中所占有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就目前我市的初中化学教学总体情况来看,在规范教学行为的要求下,化学教学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按照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化学课在九年级为每周3课时,而就人教版教材来讲,上下册12单元,按照上学期18周、下学期16周的安排,还需要安排近8周的复习时间,总的新课教学时间大致为26周。因此,学生的作业量,可想而知。而中考的竞争日趋激烈,按照要求,初中生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对于九年级学生,化学学科每天作业大致要求在10—13分钟左右。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让学生减负增效,真正将学生的负担减下来,就成为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类型
(一)记忆性作业
因为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基本的化学知识如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合价等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记住,然后去运用。但是,一味死记硬背是不可行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于是我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顺口溜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在检查这种记忆型作业中,既能够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在背记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基本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二)阅读型作业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更体现出时代性、实用性。新教材中提供了很多“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例如,课本中“空气质量日报”“绿色化学”;“水的组成揭秘”“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等等。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阅读学习相关的内容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解,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三)实验型作业
这种类型作业主要以教材后面的“课外实验为主”。事实上大量的化学结论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得来的,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结论和化学公式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化繁为简,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兴趣和锻炼学初中化学
三、具体作业设计解决方案
目前,作业改革也是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校依托《课堂自主学习单》应用的“125一模多样”高效课堂改革,一个主体,20分钟左右自主学习,“导、学、展、点、练”五环节教学,深入研究课堂,研究作业,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结合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学生的作业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让学生吃饱、吃好而又不显著增加学生负担,达到了“少食多餐,便于消化”的目的。
第一部分,课前作业。
《课堂自主学习单》是我校使用的用于学生当堂完成的辅助教学资料,由教师设计,学校印刷,供学生上课使用。内容大致包括知识点回顾、预习导学、探究新知、当堂检测几个部分。前两部分用于学生课前作业的准备,主要以填空的形式,设计完成时间课堂前3分钟,用于引入新课。设计内容为上一课时的知识要点、基础概念和重要实验操作。预习导学为本课时要点,一般设计为填空或者简答,题量设计在5分钟以内,供学生课前的预习新课使用,学生于课前预备时间完成,也可以前一天预习完成。这一部分结合我校“125一模多样”课堂实施的五环节中的“导”部分。
第二部分,课堂作业。学生的课堂作业主要由《课堂自主学习单》的探究新知和当堂检测构成。探究新知一般按照教学内容不同分为知识、理论性内容和探究实验性内容两部分。如涉及到《原子的结构》《元素》等化学基础理论的课题,设计为以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为主的知识点整理。通过自学课本、提出问题、组内研讨等环节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如涉及内容为《空气》《氧气》等化学基础实验或者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则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分组实验或者演示实验器材进行合作探究,记录现象,总结结论。在教学环节中,具体实施为五环节中的“学”部分。结合教学在五环节中的“练”部分,完成另一部分课堂作业——当堂检测部分。当堂检测依托中考题型,设计为选择、填空或者简答,个别课时出现计算题型。设计题量不超过5分钟,由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实施,要求当堂完成,当堂反馈结果,当堂纠错,针对重点、难点、考点,强化练习。
第三部分,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设计,在于精选。我们要摒弃重复的机械化的作业题,结合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内容整体考虑课后作业的设计,既要突出重点,强化考点,又 要 避 免 重 复。我 校 使 用 教 师 针 对 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的作业手册来实施。作业手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
1.适量原则
要落实减负,要控制作业时间,作业量是关键。按照要求,整体作业量的设计以中等学生1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题型以选择、填空、简答为主,习在《元素》《溶液的浓度》等课题中出现计算。一般设计总题数包括选择在内10个小题左右。
2.目标指向明确
以中考为导向,以突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设计作业题。从目前我市中考化学题目设计整体情况来看,现在的题目设计紧扣课程标准,近些年来从未有一道偏、难、怪题出现。所以,作业题目设计符合中考题型和难度。我们应把握好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文字描述性习题的设计和知识迁移性习题的设计,强化知识的灵活应用。
3.兼顾分层
作业设计中,分为基础类作业和提高类作业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生的层次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学困生,应设计基础类作业,以整理知识点和完成经典习题为主,有意识地强化识记,设置梯度,逐渐提高;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提高类作业,注重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拔尖的学生,以探究性作业为主,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学生的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繁重的作业却会使学生苦不堪言。对此,教师应进行大量的“备课”和研究,尝试分散式的作业设计,将学生从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童宝康,张于君.新课程理念下化学作业布置的功能与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6):17-18.[2]孔颖.与化学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4).[3]于志敏.初中化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3).兰州市“十二五”2014省级规划课题《九年级化学课程作业设计与实践》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