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埔军校纪念馆心得体会
黄埔之行
2013-11-22中午,阳光明媚,我们小组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黄埔军校,我们当时十分疲惫,但是随着我们慢慢的了解了黄埔的成长历史,我们的疲劳慢慢被遗忘了。
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军校中国共产党的一批重要干部都曾在那里锻炼成长,如周恩来、叶剑英、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他们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黄埔军校师生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统一与富强,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走进黄埔军校的校门,感觉就像是回顾历史。还记得孙中山先生的在黄埔军校第一次开学典礼的致辞:“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不仅激励着坐在黄埔军校的学生,树立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志向,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还激励着我们大学生,要怀揣一颗爱国,感恩报国之心,坚强,努力地,为祖国贡献力量。
参观了黄埔群英馆,让我感受到黄埔军校的伟大。他们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卓越的贡献和伟大的牺牲。我们较为熟识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郑洞国、宋希濂和毛人凤等;共产党高级将领有:左权、陈赓、徐向前、林彪和蒋先云等。北伐战争取得伟大的胜利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离不开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勇作战争和英明的战术。
在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墙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嘱“革命尚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深刻地回味。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业尚未完成,仍须努力;祖国尚未统一,仍须努力;国家尚未富强,仍须努力。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以伟大的革命先辈们作为自己的楷模,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位现代的新型有用人才,实现祖国统一和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
黄埔军校之行已经结束,但这一次的参观活动,就是给我们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加强了对党的认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必舍弃自己珍贵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怀揣一颗爱国报国之心,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
第二篇: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感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感
alan
在历史老师的号召下,12月3号下午,我们几个人一组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
设在广州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孙中山亲任校总理,蒋中正、廖仲恺分别校长、党代表。军校以培养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形成了以“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锻就出一批新型的军事人才和一支新型的革命军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举行的北伐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在后来的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的抗日战争中,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将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单就一所军校对自己国家的深远影响、对决定历史走向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1988年,国务院公布黄埔军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众所周知,历史上黄埔军校可谓是精英云集,名将辈出,而这些军事人物和政治人物,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以至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带着一份豪情壮志,最先步入的是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一棵白兰树屹立庭中,孙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墙上嵌有“孙 1
中山先生故居”牌匾。也许很多人都在深思与回味,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在这平凡的小楼里面创造出三民主义的思想精神,可见其重大历史意义。
走出孙中山故居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门两侧围墙,粉刷着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遗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往里,就是校本部,俗称走马楼,建筑方正,共两层,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左右对称,这里就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与学习的主要场所,都按照原貌加以复原。沿着走廊,可以参观到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还有政治部、教练部、教授部、军需处等等,楼上还有学生宿舍和阅览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设施简陋,从中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到当时物质条件的局限、教员与学生生活的俭朴。但就在这样客观条件不足的环境里,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却培养出一颗颗勇敢与坚强的心!也很好地诠析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名言。不是吗?
在众多的展览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本部二楼校长会客厅中的一副对联:“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首次看到此句诗,不禁赞美此人生之壮景。其视野之高远,心胸之宽广,让我不得不产生景仰之情。而挥戈北上,征战沙场,立马定中原,又是无比的自信乐观。其雄心壮志,如日月之明,恰似天地之大。实在难以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然而立该诗在此作为警言的人是谁呢?万万不能想到的正是
校长蒋中正同志,乃人中豪杰也。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他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游客的景仰钟爱。蒋中正与孙中山的斗争合作经历不得不让我震惊颤粟不已!蒋孙两人既是同事与朋友,又是敌人与对手。军校能够有这两位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真是时势造就英雄。
从黄埔军校旧址出来是,已是黄昏,纪念馆都将要闭馆了,我们登上总理纪念碑身前瞻仰一会。总理纪念碑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西面刻有总理训词。碑上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正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
乘船原路返回,尽管很累,但每个人心里面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一份豪情壮志。这也许是一种对军人先烈的敬仰,一种对伟人壮士精神的共鸣!
第三篇: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节选)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节选)
整个参观过程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进大门处的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英雄的宣言,也是旧中国希望的曙光。黄埔精神,曾影响多少人以身救国?又有多少英雄辈出,英姿飒爽?
今天,绿荫下的陆军军官学校显得格外古朴平和,阳光明媚,清风吹拂,每日都有大量的学生团体、老年旅游团、骑行客甚至是寺院喇嘛来参观纪念馆。它曾是军纪严明热血奔腾的中国第一军校,见证中国人在风雨飘摇年代的自强不息。而如今它是一名沉默的记录者,记录着这所学校的一些人和他们不平凡的事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如今国家逐渐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只能从长辈口中,从各种音影资料中窥探到那个苦难的年代。但历史是不应该被人所遗忘,正因为经过战争的洗礼,我们更加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新一代的我们要时刻准备着,不断提升自己,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节选)
回校的路上,讲解员的讲述依然在我耳边回荡:少将蔡光举自告奋勇担任敢死队队长,成为黄埔军校牺牲第一人;赵一曼女士是第一批军校女学生,被日军俘虏拔掉手指甲写下迟到二十一年的“致宁儿”;蒋先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并毕业,最后血洒北伐战场......太多的英烈壮举震撼我的内心,也与我对党的忠诚遥相呼应。继承先烈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发扬后人的实践创新责任担当,中国梦就一定能过实现。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节选)
“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需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正如黄埔军校校歌一般,第一次参观黄埔军校旧址时,我就感觉到了旧日的革命军士的意志与觉悟。这里处处是英雄的影子。
一次次英勇的战斗,一次次壮烈的牺牲,一次次传说的创造,响亮了黄埔军校的名声。困难中成立,曲折地发展,彻底地反抗,凝聚成以“爱国、团结、奋斗”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是我华夏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亦是推动两岸合拼统一大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我辈定不忘先辈们炽热的爱国之心,将其传承发扬,让黄埔精神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巨大推动力。
“歇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参观黄埔军校心得体会(节选)
漫步在黄埔军校,看着那一面面斑驳的石墙,踏着那一块块沉重的石板,抚摸着那一扇扇厚重的木门,心也不由自主地怀念那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当时,国家有难,是他们,是当时的爱国者们,他们站了出来,两鬓虽未如雪,寸心至死如丹;是他们,是当时的先觉者们,他们站了出来,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们上下而求索;是他们,是当时的勇敢者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们站了出来,站成了中国的脊梁,每当有人向西方列强卑躬屈膝,它便刺的人生疼。
昔人已逝,忆古念今。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又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向自己内心询问的问题。前一辈的人负重前行支撑起了我们的天真年华,而我们又能否为下一代营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一切都尚未可知,国家的未来取决于现在的我们,我们努力,祖国便不会倒退;我们自强,祖国便不会软弱;我们奋斗,祖国的下一代就可以幸福地成长!
第四篇:纪念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乌兰夫革命纪念馆有感
矿业学院
煤矿开采技术1班
郝宏伟
200942931096 为提高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其模范作用,矿业学院党总支开展了学生党员教育活动。作为矿业学院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次活动,并有幸参观了乌兰夫革命纪念馆。此次活动也令我感受颇深。
这次参观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她使我重温了革命先人抗日、解放、建国建党的光辉历史,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通过参观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增强了我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纪念馆里,我们参观了珍贵的历史图片、激扬的文字纪实和真实的先烈遗物,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刻,毅然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担,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场景。
就像在高山险崖上奋勇攀登的勇士坚信一定能够登上千仞险峰的顶端,就像在茫茫大海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水手,坚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就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奋斗,去拼搏,去奉献,不达目标不罢休,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对每一个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的人来说,能够把自己的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伟大的党,奉献给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这是一种幸福。一代又一代的追求,一代又一代不变的信仰,一代又一代的奉献,这也许就是我党能够夺取抗战胜利、能够解放发展全中国、能够永葆青春、永远充满活力的答案吧!
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到建国六十周年,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刚刚解放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从以前的东亚病夫到现在的世界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领导中国人民解放的共产党,还是如今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兴旺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件件事例、一个个铁的事实,更加验证了这个真理。
光阴荏苒,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奋进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向全面小康生活迈进的伟大历史转变,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这一切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永葆先进性。
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革命先烈为了信念浴血奋战的历史。历史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乌兰夫革命纪念馆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革命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振兴中华民族保驾护航。
回到学校,我的心里不停地想着:我们在纪念馆里,看到的是历史,领略到的是信念,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以怎样的决心来改造现实,以及用怎样的理想去憧憬未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性作用,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去,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党的誓言!
第五篇:纪念馆心得体会(推荐)
心得体会
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有感
为提高学生党员及预备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其模范作用,经管院党总支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学生党员教育论坛。作为经管院一名预备党员,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这次活动,并有幸参观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此次活动也令我感受颇深。
这次参观时间虽短,但受教育甚深,终生难忘,受益非浅。她使我重温了革命先人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过了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组织生活。通过参观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增强了我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建行的金融业务改革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纪念馆里,我们参观了珍贵的历史图片、激扬的文字纪实、真实的先烈遗物和生动的音像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刻,毅然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担,为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的场景。看着人民解放军在战役中一幅幅舍生忘死英勇战斗的图片,目睹了烈士们的遗物和带血和军旗,我的心灵无比震撼,在那里接受战火的洗礼,使我更加崇敬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我们的党能够发展壮大到今天,我们的祖国能够昂首世界,我们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打下的基业,先烈们的意志和境界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
就像在高山险崖上奋勇攀登的勇士坚信一定能够登上千仞险峰的顶端,就像在茫茫大海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水手,坚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就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奋斗,去拼搏,去奉献,不达目标不罢休,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对每一个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的人来说,能够把自己的一切无私的奉献给伟大的党,奉献给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这是一种幸福;对有着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来说,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顽强奋斗,这就是一种幸福。一代又一代的追求,一代又一代不变的信仰,一代又一代的奉献,这也许就是我党能够夺取抗战胜利、能够解放发展全中国、能够永葆青春、永远充满活力的答案吧!
走进历史的长河,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国势力纷纷涌入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而国内也处于军阀割据,战争不断。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展厅中一张张站片中,劳工痩骨嶙峋,筑路工人穿着炸开花的棉裤,外国资本家盘剥工人的血证......照片重新放映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让人愤慨。
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到建国六十周年,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刚刚解放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从以前的东亚病夫到现在的世界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领导中国人民解放的共产党,还是如今领导中国人民发展兴旺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件件事例、一个个铁的事实,更加验证了这个真理。
光阴荏苒,岁月峥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奋进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积贫积弱向全面小康生活迈进的伟大历史转变,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这一切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核心力量,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永葆先进性。
这些珍贵的历史图片、激扬的文字纪实、真实的先烈遗物和生动的音像画面,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发展史,了解了共产党人为建设新中国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有一种信仰,永远阐释奉献,能促人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无私的奉献给自己的追求;有一种力量,永远催人奋进,它能使人虽苦尤乐、虽死无怨,用生命和热血迎来胜利;用汗水和智慧取得建设的成就。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深震撼着我,使我从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我为自己是党的队伍中的一员倍感光荣和自豪。纵观党的历史,我感到党员先进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方式。战争年代,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是共产党员;建设时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是共产党员,这些都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今天,在新世纪和平年代,在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应该怎样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我认为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只要思想上有了牢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就能做到时时处处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时时处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党赋予的权利用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通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革命先烈为了信念浴血奋战的历史。历史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革命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振兴中华民族保驾护航。
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也处在自身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段,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这一辈背负着祖国和历史的责任,因而努力完善自身则成为一个主观和客观都需践行的责任。有了这份责任心,我才能去努力探索自身发展的途径。个人发展以德为先,因而首先就要树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意识。在经过青校学习、参与党支部活动,自己从一位位优秀的党员身上受益匪浅,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服务”二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践行服务人民宗旨的群体,而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在关键时刻就是需要党员挺身而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首先就应该注意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不知足是一种人生态度,只有永远坚持对自身的要求,才能出尽自身的全面进步,才能更好地带动周围的同学。
回到学校,我的心里不停地想着:我们在纪念馆里,看到的是历史,领略到的是信念,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我们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以怎样的决心来改造现实,以及用怎样的理想去憧憬未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和发扬党员先进性作用,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中去,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党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