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小学音乐课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音乐课有效课堂心得感悟
五指山市红星学校 张朝魅
在新一轮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小学音乐教学应如何在新时期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下列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那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喜欢活动性、趣味性很强的,并能参与评判的音乐课内外教学活动。如低年级的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喜欢与人争高低;喜欢比比划划、敲敲打打;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乐意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渲染;喜欢童话和课本剧的演出,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当干部,当老师,并希望老师像他们一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同唱同跳同奏;特别好奇,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喜欢听表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奖品等等。高年级的学生喜欢听音乐,崇尚时尚,乐意学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喜欢课外活动,乐意在赛歌、赛舞和演奏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音乐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他们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但我抓住小同学爱听故事,善表现的特点,我采取讲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学会歌唱后,再指导他们根据词中内容来表演。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这时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慢慢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每次上音乐课他们都会有一种期待,当然
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将教学音乐基本知识、节奏、歌曲处理(比如以什么情绪来唱好他)等讲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学生取得配合,收到了一些效果,教了不少儿童歌曲,为丰富儿童的音乐世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三、调动学生情感。
小学生善于模仿,喜好游戏,我们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蕴涵。有了参与听辨音乐的过程,鉴赏音乐就有了一定的基础,音乐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情绪体验与灵感、风格、取材、体裁形式以及时代背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四、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
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多侧面感受音乐,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创作性的表演,不拘形式,不求统一,只要能启迪学生们的想像力,都可以进行创作性的表演,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而且锻炼了大胆、勇敢、活泼的性格,一改原来的音乐课堂呆板拘谨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需求的,是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
第二篇:小学音乐课的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小学音乐课的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华蕊
在新一轮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小学音乐教学应如何在新时期以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那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喜欢活动性、趣味****性很强的,并能参与评判的音乐课内外教学活动。如低年级的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喜欢与人争高低;喜欢比比划划、敲敲打打;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乐意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渲染;喜欢童话和课本剧的演出,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当干部,当老师,并希望老师像他们一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同唱同跳同奏;特别好奇,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喜欢听表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奖品等等。高年级的学生喜欢听音乐,崇尚时尚,乐意学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喜欢课外活动,乐意在赛歌、赛舞和演奏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同学的认可;喜欢参观考察,乐意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如操作电脑,自主学习,乐意得到老师中肯的表扬和鼓励等等。因此,音乐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二、注重音乐教学的“活”,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一堂优质有特色的音乐课往往给人“乱”的感觉,这种“乱”正是音乐课“活”的变现。如何让音乐课“乱”中有序、生机勃勃、人人投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觉参与的意识。
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需求的,是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
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最后,以美国教育家雷塔科的话与同行们共勉:“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的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对音乐课高效课堂的感悟
在新一轮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小学音乐教学应如何在新时期以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那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喜欢活动性、趣味性很强的,并能参与评判的音乐课内外教学活动。如低年级的学生爱唱、爱跳、爱表演,喜欢与人争高低;喜欢比比划划、敲敲打打;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乐意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渲染;喜欢童话和课本剧的演出,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当干部,当老师,并希望老师像他们一样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同唱同跳同奏;特别好奇,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喜欢听表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奖品等等。高年级的学生喜欢听音乐,崇尚时尚,乐意学唱自己喜爱的歌曲,喜欢课外活动,乐意在赛歌、赛舞和演奏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同学的认可;喜欢参观考察,乐意收集资料,在辩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如操作电脑,自主学习,乐意得到老师中肯的表扬和鼓励等等。因此,音乐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艺术的王国,领悟音乐艺术的美。
二、注重音乐教学的“活”,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
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一堂优质有特色的音乐课往往给人“乱”的感觉,这种“乱”正是音乐课“活”的变现。如何让音乐课“乱”中有序、生机勃勃、人人投入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觉参与的意识。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心理需求的,是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提炼出来的。
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驭音乐的主人。
最后,以美国教育家雷塔科的话与同行们共勉:“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
对音乐课高效课堂的感悟
东 城闫 一 小
荣
第四篇:《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织金 八步小学 李菊
王敏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有效课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一、有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背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① 两角度备课。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首先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②两条线教学。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明线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暗线是:在本节课教学中蕴藏着深厚情感教育。在教学时,在学生根据主题质疑: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先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1)理解课题。根据题中的信息,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课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理解。(2)利用情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领悟课文写作全过程,就会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引升篇章结构教学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在巩固练习中设计提问的问题、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行,因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不一定与我们的理念完全一样。最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安排学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牢固掌握、灵活掌握,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
二、有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有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例如:质疑问题时,让学生自己提问的方法,然后告诉老师想要弄明白什么?师相机引导与生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规范作业书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有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我心目中的有效课堂
一、要“清”。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教学味”。
二、要“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三、要“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四、要“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
五、要“奇”。出其不意,与众不同,设计奇特环节,探讨有价值的教法。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现实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这里,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
第五篇:《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织金 八步小学 李菊
王敏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有效课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一、有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背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备课要立足两角度,紧扣两条线。
① 两角度备课。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首先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②两条线教学。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明线是: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暗线是:在本节课教学中蕴藏着深厚情感教育。在教学时,在学生根据主题质疑: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先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1)理解课题。根据题中的信息,让学生动笔写一写。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课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理解。(2)利用情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领悟课文写作全过程,就会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引升篇章结构教学
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例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在巩固练习中设计提问的问题、要与实际相结合才行,因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不一定与我们的理念完全一样。最后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安排学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牢固掌握、灵活掌握,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
二、有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有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例如:质疑问题时,让学生自己提问的方法,然后告诉老师想要弄明白什么?师相机引导与生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三、规范作业书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有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我心目中的有效课堂
一、要“清”。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教学味”。
二、要“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三、要“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四、要“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
五、要“奇”。出其不意,与众不同,设计奇特环节,探讨有价值的教法。让我们共同努力: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现实的,焕发生命活力的舞台。在这里,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