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丽芬上海杭州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共5则)

时间:2019-05-12 14:2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杜丽芬上海杭州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杜丽芬上海杭州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

第一篇:杜丽芬上海杭州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

赴上海杭州学习心得体会

生物组 杜丽芬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们高一全体教师于2018年8月17日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先行试点地区上海杭州学习新高考改革和走班教学实践情况。本次培训我们聆听学习了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的《高考新政背景下学校的课程变革》、上海曹杨二中校长易建平的《积极应对,回归本位,提升课程领导力》、华东师范大学张心科的《中小学教育教研的选题与方法》、杭州二中校长陈钧的《新高考中的理性面对》、浙江省宁波市勤州中学廖旭杲的《如何开展7选3的走班教学安排》、浙江省温岭中学校长陈彩琦的《新靠改制度夏的学校管理变化与对策》。本次培训内容涉及到选课走班,生涯规划,考试评价,教学教研,学业水平测试等一系列新高考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操作层面上的做法。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学校“选课走班”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推动力。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新高考下教学管理模式的一次巨大变革。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固定班级授课制,新高考的“六选三”(“七选三”的省市极少)考试制度,学生选课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授课方式,选课走班成为新的教学方式。这一改变,带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一系列变化,如教师管理与评价、学生管理与评价、班级管理等,以往的管理办法不适应新的变化,需要建立新的管理办法。相应的,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的个人成长、学校开发校本化课程、开设学生生涯规划课这些新的变化也随之出现。可以说,新高考改革的相应变化都是由“选课走班”推动的。看来,做好“选课走班”就是做好新高考的第一步。

选课走班,各校在实践中摸索,也有反复变化,都在探寻能发挥其优点而弱化缺点的走班方法。专家们的讲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我们看到上海、杭州这些学校班额小,在40人以内,而且总人数少。主要做法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不走班,组建为固定的行政班级,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将选同科的学生组建固定行政班,剩余无法组合的学生分科走班,这样减少了走班的人数和学科数,便于班级管理,减少排课难度,同时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我们武乡一中目前高一新生人数在1000人左右,这样的大校,实行全员走班和分层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了。不过,适合各校的做法,我想还是要结合各校实际,因校制宜来决定,并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二、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个人专业成长是新高考改革的关键。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在教师身上,教师作为新高考改革的执行者,可谓责任重大。新高考改革将使高中教师面对重要的变革和挑战。首先,教师角色发生变化,以前是教师教哪个年级、哪个班级是学校安排好的,新高考改革后是学生选学科,甚至可以选老师。其次,教师的工作职责发生变化,以前重提升专业素养,教好自己所带学科,班级管理主要由班主任负责,新高考后,走班班级谁任课谁就是这个班的班主任,不仅要承担授课的责任,同时也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前教师单纯的进行某一学科教学,新高考需要学校开设更多的校本课程,教师要具有承担多种校本课程开设的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要带好专业课程,做好班级管理,任课擅长的学科领域。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进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自觉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擅长的学科领域素养,在教育教学、个人学习中不断成长。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变革课程体系的核心

我们和沪杭的学校在师资等方面存在差距,校本课程开设的难度会相对低些,但所面临的问题有共同点。校本课程开设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与新课程、新高考理念相符。所以校本课程开设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华师大二附中的校本课程中有综合理科素养类课程,微电子与芯片技术、生物科学与现代农业技术、航天科学与航天技术、苏州河的综合治理、地理大发现与科学探险等,从“综合理科素养类课程”划类上都可以看出,这些课程综合性强,跨学科跨领域,很难按学科特点划分给某个学科的教师承担,教学的难度明显较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这门课程也是应新高考改革而生的,新高考不分文理科,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应该考虑今后计划在哪个领域发展,那就要选择相对应的哪些科目,这就需要提前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有利于高中生更合理地做出选择。这门课程更加没有相对应的学科,只要有兴趣,愿意学习研究的老师就可以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

总之,我们的改革应该不盲从、不冒进,稳步推进新高考;强化生涯规划的指导,多次选课,稳步推进;按选考科目组班,不搞运动式的走班;选考有两次考试机会,但学校要重视首考意识;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文理学科师资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和潮汐现象;强化语文、数学、英语的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得语文者得天下;优秀生的文理需要有所侧重,强化学科竞赛。我们深知新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这次的学习是我迈向改革的第一步,对新高考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引发了思考,改革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坚定信念,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高考!

2018年8月30日

第二篇:2018年暑期新高考改革培训心得体会--丰二中李晓波

2018年暑期新高考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丰都第二中学校 李晓波

我参加了从2018年8月23日到25日在丰都中学学术报告厅进行的2018年暑期新高考改革培训,这次培训是由丰都县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由高一教师及学校领导参与。这次培训由重庆市教科院李常明副院长、上海市吴淞中学领导、老师以及上海市电教馆领导主讲。通过培训,我感触颇多,因为当前正值高考改革、上海和杭州试验高考改革以及重庆新高考改革方案未出台之际,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好好学习,不断反思,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教育。现将体会分享如下共勉:

高考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新高考培训让学校围着学生转,学生选择决定教师岗位,实行创新教育,先让上海和浙江试点,再从全国开始推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至逐步试行新的高考方案。语文、数学、外语必考,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考成绩核算,部分省市可能还有技术科目,即“7选3”。同时,教育开始实行走班教学,学生除了可以自主选择高考科目以外,还可以选择自己的任课老师、课程,这被他们称为“选科、选师和选课”。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首先解决思想问题,解放我们的大脑,所以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重庆市教科院的李常明副院长带来的“重庆新高考走向及应对策略”。李院长在报告中给我们讲了当前的教育改革趋势、上海新高考方案及重庆新高考改革方案教育。我们都知道:在传统高考模式下,只有主动适应学校和老师的学生,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以说,在传统的高中学校中,学生是围绕学校转动的。那些有个性、有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往往会被看成“异类”,认为他们的个性,只是出风头而已。然而,在新高考改革下,学校将围绕学生转动,通过学生对高考科目、任教老师以及具体课程的选择,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从而获得与个人能力相适应的成长。只有学校办学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校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才可能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

那么,从这个新高考改革,改的是体制,改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尤其是上海吴淞中学张哲人校长给我们讲了“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要求我们学校和老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的高考改革背景和形势:转变观念,变化形势,改变自己,适应变化。在新高考模式下,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既可以让学生回避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长处;又可以通过选择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当然,在学生选择的同时,学校还需要做好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将选择的规则告诉,以及可能导致的结果告知学生。学校千万别指望只用一门课程给学生做生涯指导,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此外,在选择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遵守选择的规则,要让学生明白选择的边界,在选择中明白你喜欢的课程或老师有可能别人也喜欢。学校只能在已有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情况下,学校制定好规则,学生在这种规则下进行自主选择,并在学习过程中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学生选科不完全基于兴趣,还有学校学科强弱显而易见,本次高考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尤其是学生可以选择哪些科目作为高考考试科目。面对升学的需求,学生如果完全按照自己兴趣选择,而不考虑就读学校在学科教学上的实力,以及自己在该学科的能力,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选了却考不上。当学生普遍把就读学校学科教学实力作为一个选择标准时,特定的某个学科或者几个学科就会成为该校的主导学科,慢慢的这些学科就会演变成这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当学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具体学科实力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得到了照顾。

具体到特定的学科,学生往往会选择学术声望高,态度积极,性格乐观,风趣幽默的老师。当然颜值高肯定也是天然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以及自己教学风格的可接受程度等。以前讲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总是说如何提高老师的学科水平、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当把“选师权”交给学生时,就等于承认了学生选择老师的标准,就是老师提高自己的重要依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让学生选老师,目的不是淘汰老师,而是让老师不断的发展自己,而学生的选择标准,就是老师的发展方向,至少是发展方向之一。所以这也就是上海吴淞中学朱佳斌老师带来的“变与不变”,也刚好就是我们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新高考改革下应该有的感悟和思考。

另外,我们还得有创新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思想,上海吴淞中学李秀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新高考下STEAM+课程价值与实践”,要求我们教师在新高考改革下,必须有创新思想,在教育中要进行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又要求我们必须有跨学科知识。同时上海电教馆张治馆长也给我们带来了“未来教育与未来学校新图景”,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教育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资源和信息都处在大数据中,学校的形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学校1.0--适应农耕文明,学校2.0--适应工业社会以及学校3.0--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半血,守住教育底线,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常态。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明白:高考的指挥棒,已经高高的举起,并指向了学生个性成长与学校特色办学的方向,这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高中教育。我们只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改革,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高考搞个中不被淘汰,才有学生选择我们。我们自己、学校以及中国教育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2018年8月26日

第三篇:不虚此行(皋兰一中李爱军)--赴上海学习新高考学习汇报和心得体会

不虚此行

----赴上海学习高考改革和教学管理成果汇报

和心得体会

皋兰县第一中学

李爱军 2017年10月中旬,在皋兰县教育局组织下,学校统一安排下,我校十二位教师踏上东去之路,前往上海观摩学习高考改革和高考教学管理改革。我们先后听取了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宋保平,上海一中校长朱立宏,上海市闸北区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上海市第八中学原校长卢起升(现担任上海市大境中学校长)等几位专家解读新高考和高考教学管理改革的讲座,并实地观摩上海一中、上海市闸北区第八中学、上海市第八中学教育教学活动,在此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正。

高考改革与教学改革

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政策改革

(一)上海高考招生关键词:

1.院校专业组:高中教育与高校招生相关联;

2.完全贯彻,以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为正确的价值导向; 3.制度性固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4.改革录取方式:高考成绩,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计分,一二本合并。

5.上海新高考类型:春考、合格考、等级考、秋考

(二)上海高考主题词理解: 1.确保公平

2.增加选择:六选三,不分文理

3.多元评价:两依据(语数外加6选3科目),一参考(综合素质 评价)

4.分类招考:春考、大专自主招生、秋考(综评,自主招生、统一录取)

5.选择: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个人定制---促进学生潜能发掘和个性张扬;

教师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教师专业发展有了实质的载体;

学校从统一管理走向管理自主创新----学校特色发展有了良好环境。

二、高考考试改革

1、我们以往见到的3加综合(文综或理综),不分文理,变为3+3模式,语数外必考,外语考两次,取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另外一个3即学生从政史地理化生六科中选取3科,取等级考的成绩,进行折算(将等级折合为相应分数),计入高考总分。2.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用于毕业或学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学业水平等级考,是学生选修的“小3”科目,可在三年学习时间内,分时段考试,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等级,制定统一折算标准,计入高考成绩。

3.高考是选拔考试,力求选拔多元化-----“扬长”,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三、关于高中选科和走班

1.形态:中庸取向 2.小走班:组班+走班

3.时间:宜早不宜晚

4.学生选科以职业倾向问卷为参考(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5.选科组合:6选3,可产生24个组合,一般学校选用10个组合,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引导。

6.走班制教学评价: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学习的主动性真正交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优势发展的具体举措。

7.现实:理性而又艰难的选择。如,纠结啊,要不要选物理? 8.走班制实施的具体操作

(1)走班制课程的意愿摸底----学生确定学业水平等级考学科,学校确定走班班级规模。

A.制定走班教学的实施和管理方案,以学生生涯规划为依据,科学合理,学校要主动积极,上海市静安区学校如此走班:大3基本班不动(语数外不走班),6科分班(小3科统统走班),也有学校全面走班

举例:闸北八中向家长建议的选科组合(针对全市中等及中等水平以下学生):

a.地、生、物 b.地、生、化、c.地、生、政 d.地、生、历 e.地、历、政(艺术生)

闸北八中选科的建议:尽可能的选择地理和生物;尽可能避免物理和化学同时选择;加试美术、体育、音乐、编导的体艺类考生尽可能选择文科;慎重放弃等级考。B.走班制一般从高二开始实施,以等级考(高考科目)分类走班。(2)教育部门综合确定走班教学模式,同一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合格考与等级考同时走班。

(3)走班教学的实施和管理:走班时可以实施新的管理模式(授课教师+走班制学生管理团队)

四、学生生涯规划----学生选科的重要依据 1.正确认识和评价每一位学生 2.学生选科的依据:

(1)高校招生发布的科目要求(2)学生的个人兴趣(3)学生的学习基础(4)学科的难度(5)家庭环境影响

(6)学生个体应主动,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地规划 3.学生生涯规划具体活动

寻访大学,让学生到高校去体验,让学生知己知彼,学生参与科学的职业倾向测试,以此为引导。

五、教学和管理革新之处

1.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借助网络平台完成。2.传统的行政班和新型的走班同时并存。

3.完全中学比较普遍,并将小学六年级,作为中学的预备年级,在中学完成学习,从而让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产生有机联系,促 进学生成长成才。

4.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愉悦体验,将新高考与现实教学联系,新高考应该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5.班级管理模式要创新,可以引进数字化管理方式。

新高考来了,我的思考

一、新高考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

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势不可挡,势在必行。

2.新高考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比如如何面对大班额,如何解决走班教室需求,如何有效管理走班学生等问题。3.新高考对有效课堂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最为重要。4.新高考有“卸车”式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样也会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5.学校课程设计,初中侧重探究性,高中侧重研究性。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二、新高考来了,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1.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高考改革和高考教学改革先进地区的经验,教师个人要从心理上要主动接受高考改革和教学改革。2.教师要适应高考和教学改革,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这不是一句空话,学,然后知不足。

3.我们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该积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全面深入了解学生个体,从高一学 生入学时,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近景目标、中景目标和远景目标,为学生的生涯规划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4.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也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新高考。

5.学校需要打造一支更加专业教育教学管理队伍,重中之重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下载杜丽芬上海杭州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杜丽芬上海杭州新高考改革心得体会(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