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4月山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山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理论与技术培训
心 得 体 会
4月17-19日,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在淄博桓台组织的2013年孤独症康复教育训练理论与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广州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系主任、医学博士静进、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学院副教授刑同渊和王淑荣及淄博市博山区特教中心学校副校长尹连春四位专家授课。静进博士主要从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心理机制研究进展及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两个方面阐述了孤独症的病因模式、病因学机制进展及早期诊断和早期介入的意义。邢教授主要从孤独症儿童的结构化教育的内容、教育策略、教育案例几个方面阐述了孤独症儿童的结构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王教授借助大量生动的案例从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情绪情感特点、行为特点、意志特点、语言特点及个性特点阐述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本次培训使我对孤独症的康复工作有了更新、更深和更全面的认识。
在这次的康复培训中,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我认为今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以前孤独症只知道其中的很少的一点。通过此次培训有了详细的了解,为今后的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打下了基础。
本次培训的收获大体有如下几方面:
1、认识了孤独症
自闭症与孤独症是同一个概念,学习之前总觉得自闭症就是智障生的一个分类,其实不然,它与智障有着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自闭症的儿童不傻不笨,有些记忆力甚至会特别的好,这类儿童就像高像素的照相机,把看到的东西全部印在脑子里,但是就是一点,这些东西全都乱在一起,对不起号来。比如美国的天宝.格兰丁坐在直升飞机上围绕着伦敦转了一圈后,用了五天的时间把伦敦全景细致的画了出来,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她在绘画及记忆力方面是个天才。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用鄙视的眼光看待孤独症儿童。另外,孤独症儿童并不全是性格孤僻、不爱交流,有些甚至会特爱说话。孤独症儿童多发病于三岁以前。而且男孩多女孩少,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统计,2012年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为八十八分之一,它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受民族、人种及社会背景的影响。据此推算,在中国至少应有1400万自闭症患者。儿童孤独症的康复情况取决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训练治疗的效果,3—6岁为训练关键期,患儿年龄越小训练效果越好。多数患儿如不及时训练治疗,长大后将无法适应生活和学习,造成终身障碍。经过科学的训练治疗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症状,部分儿童能可能基本痊愈。
2、了解了孤独症的病因
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到现在也不明确,但可以肯定与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有关。遗传曾被认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有关病因的研究,但研究结果尚不能证明遗传是唯一造成孤独症的原因。另一个说法是脑功能的变异。在脑系统的不同区域都发现了各种变异的存在,目前可以肯定脑部大范围区域的神经生理损伤是重要的因素。总之,关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最新研究的结果趋向于“多因素致病”说,即不只有一种导致患病的因素。
3、在教育康复方面,刑同渊教授还讲了结构化教学,还有多感官训练等方法。这些康复训练方法都是他们多年的实际康复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与我们的康复教育方向和模式相吻合。这至少也能坚定一下我们开展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的信念和决心。其次,王淑荣教授主讲的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与语言训练方法在孤独症教育康复中的应用,确实为我们开展孤独症教育康复工作提供了许多值得推敲和尝试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解决孤独症行为问题的方法。
我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困惑:
1.孤独症的孩子能培养出自我管理能力、与一定的人安全交往的能力吗?孤独症孩子的未来会怎样?离开了父母,他们自己能生活吗?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只能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发音训练,可是孩子没有主动的交流语言,这是个难题。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方法可借鉴,而且每个孤独症孩子的表现也不一样,如何一对一的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内容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我们用下指令的手段能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吗?现在面对孤独症孩子,我们除了下指令的手段还有更好的教育手段吗?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呢?在教学时我经常冥思苦想教育他们的方法,可往往是一无所获,想不出好的教育方法,希望能有这方面的专家给我指导一下,以便于以后的康复训练和教学。
3.有些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会数20以内的数,却听不懂常用的“我想多给你一个,是几个”。他们的思维到底是什么模式,怎样训练孤独症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是个难题。
4.家长对孩子的训练方法不恰当会起到相反的训练效果,强化训练并不是强迫训练。
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最忌讳的就是强迫孩子,因为在长期的强迫下孩子的心理处于极大的压迫之中,使他产生对学习性活动的害怕、厌倦、反感等抗拒心理。所以他们会以各种方式逃避学习性活动以表达他们的反抗和寻求自我保护。由于在孩子和家长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交流和沟通障碍,他们的表达方式常常是怪异或不可理喻的,如东张西望,到处乱跑,频繁出现刻板动作,怪叫和不停地笑,甚至出现攻击性、破坏性和自伤性行为。发展下去,孩子不仅对学习性活动,更会对任何形式的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和逃避性心理。从而加重了他的“自闭性”病态表现。总之,家长用打孩子的方式强迫孩子遵从家人的要求是绝对不可取的,并且其他任何不考虑到孩子拒绝学习原因而简单施行的强迫手段都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我们作为老师,有时候与家长沟通起来很困难,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经常带孩子出去检查,训练,自己懂得比老师还多,老师的话有时候听不进去,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惑着我。
通过此次培训,我想,我们的目光关注的应该是孩子本人。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研究他们的心理,探求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康复方法。基于此,王教授讲了许多有趣的例子,也包括正在康复的儿童的故事,我也因此深受启发。例如:当需要康复的儿童不配合我们做康复工作时,应该怎样做呢?是训斥孩子,还是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究积极的方法,实施引导呢?冷静的分析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在现实中处理问
题的时候,有没有真正把握这份冷静,去理智的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多一些积极、客观、公正,少一些消极、主观的态度。我想,这至少是我今后应该学习和尝试的。
还有一点,从工作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训练、辅导失去信心,是因为他们感到无从下手,始教无路,求教无门。不少家长在开始发现孩子发育滞后时,曾投入相当的精力、财力和心思帮助他们,但往往由于收效甚微或者根本看不到效果,而在失望及至绝望中放弃了努力。这种状况的存在,我想,这也是我们康复员今后工作中用我们所掌握的康复知识去解决的问题。
总之,本次培训对于从事孤独症康复和教育工作的我们是非常有意义的。至少,我们能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得到许多收获,这也将激励我们去开展一些尝试,为形成和完善我们自己的工作特色和康复模式,提供一些科学而必要的指导。感谢本次为我们组织培训的省教育厅的领导和为我们进行授课的专家们,你们为孤独症孩子的明天撑起了一片蓝天!
2013年4月20日
第二篇:孤独症康复教育学习心得
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校本培训
学习心得
李垌 2017.04
通过一系列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培训学习,我们知道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交流、社交、行为。由于孤独症是一个广泛发育性障碍,没有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症状表现是一样的。因此,作为特教老师的我们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这些特殊表现,比如重复对方说过的话或者重复电视里看到的广告语等,要接纳,要尊重他们。
尊重孤独症儿童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儿童的“敏感期”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有些孤独症儿童总喜欢看抽水马桶,一次又一次按开关、不停的开关门、喜欢在手里抖动一张新的纸。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孤独症的典型特征、刻板行为、怪异行为。而正确的做法则是需要我们能够看到行为背后掩藏着的欢悦思维。如:他想弄明白按钮和水漩涡的关系,想知道按钮和声音、水和声音的关系„„帮助他们了解各种事物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了解事物呈现的多样性。很多孤独症儿童在某一时期表现出对文字、画画、电脑、音乐感兴趣,我们应注意加以引导,使兴趣发展成技能。教育应该是对儿童生命的正常扩充与积极的帮助,而不是去损害,也不是去窒息他们的身体和心灵。
尊重孤独症儿童要求我们以敏锐的目光去察觉孩子的困难所在。如:一个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孩子,哭、发脾气、不服从指令出现抵抗行为„„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渴?饿?累?不舒服?有需求?更为准确的做法应是,细心捕捉从孩子身体各方面表现出的不同动作,判断
他的问题,给予适时、恰当的帮助,也就是说真正理解孤独症儿童的困难并把他们的最大利益放在自己心上。允许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给与一定的自由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少批评指责,不惩罚。
另外要学习和掌握DTT训练方法,通过一对一的行为训练模式,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障碍症状。
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的走入他们的世界,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问题,使得他们能有一个明朗的未来!
第三篇: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课程名称: 心理卫生学 论文题目: 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教师评语: 2014年 6月
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摘 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孤独症的定义和其临床表现,然后介绍了关于孤独症的成因中的一种假说——心理理论假说,心理理论假说认为孤独症儿童的症状是由于心理理论能力的缺陷。并且介绍了心理理论假说的临床应用以及对其的质疑。
关键词 孤独症,心理理论,范式,临床应用,质疑。孤独症的定义
孤独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心理功能缺陷而导致交流、社会交往与行为三方面同时出现严重障碍的综合征,是一种发育障碍。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致,但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数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比1到4比1,女孩的症状一般比男孩严重。
1.1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孤独症的症状涉及层面极为广泛,包括情感、认知、社交及适应行为在内等多方面异常。并且,症状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症状轻者的社会交往、语言及行为等的异常都不明显,有时甚至很难被认为是疾病,更像是性格问题。症状重者出现多种心理功能的损害,但一般不会出现妄想、幻觉以及思维散漫等精神分裂症症状。孤独症患者与他人(包括他的父母)不够亲密,并且对人情温暖,甚至母爱,反应冷漠。患者的言语及非言语的理解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缺乏,常有模仿性言语并且语意不清,无法正确理解词性,并且错用代词、名词或动词。症状严重者的语言能力发育明显的迟滞,有的甚至不发育,语义形成的能力低下,有些患者甚至会使用仅有其本人才懂得的词汇。在行为举止方面,经常出现刻板行为、奇异行为、仪式样动作、自伤、自残性等行为。患者有时会对某一特定的物体表现出特殊的依恋,甚至不许其他人触及。患者通常情感淡漠,但是有时候也会情绪反应过度,尤其是别人动了他所不许动的东西的时候,情绪可能会异常冲动。患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表现为抽象能力、整合能力及衔接概念的损害。患者还多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如嗅觉、触觉和味觉的异常,以及听觉或视觉加工能力发育不全。此外,有15%~50%的孤独症儿童伴有癫发作。一般来说,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智商都很低,但也有些患者却在计算、音乐、绘画等方面有着超常的能力,这类患者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孤独症发病于3岁以前,在婴儿早期已经有症状,只是症状不易被察觉,家长们往往不能及早发现。其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可渐渐地自行改善,但是其病程发展并无规律性。患者通过系统的特殊教育和行为训练,有2%~15%的患者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可接近于常人,生活能自理,但却仍存在一些言语表达障碍刻和板行为等表现;此外,不愿与人接触、性格孤僻的特点则不易纠正。孤独症的心理理论
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说,试图从基因、神经基础和意识等各个角度解释孤独症的言语、交往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想象能力的损伤。心理理论假说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也成为理论论,指的是个体理解自我和他人的愿望,意图和信念等心理状态,并依此对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的能力。它对人类个体的正常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论假说被认为是了解孤独症的一个很好的心理学途径。
2.1 孤独症患者的心理理论缺陷 对于正常的儿童来说,如果在四岁左右能够通过关于心理理论的一级误念任务(first-order false belief task),就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心理理论。然而当采用相应的任务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测试时,却发现他们大都不能通过。有一些研究者以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为被试,让被试接受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及“意外内容任务”、“意外位置任务”和“外表-真实任务”三个心理理论的测验任务。(杨娟,周世杰,2007)发现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即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2.2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标准错误信念任务 信念,是“人们对世界的心理状态和态度,即人们关于某个事物是正确的思想”。从信念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看,信念其实就是对外部世界的表征。那么,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可能是正确的(即真实信念),也可能是错误的(即错误信念)。于是,研究者们将对“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作为孤独症儿童是否拥有“心理理论”的标志。以下介绍两个错误信念任务,其它的有关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研究的任务大都是根据这两个早期经典范式改编而成。所以,这两个任务被看做是标准错误信念任务。一类是Baron-Cohen设计的意外地点(unexpected location)故事,也被称为“Sally-Anne”任务。内容是:向被试介绍两个洋娃娃,一个叫Sally(她身边有一个篮子),另一个叫Anne(她身边也有一个盒子)。Sally将一个小球放到篮子里,然后用一块布将篮子盖上,然后离开。之后,Anne把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在盒子里。最后,Sally回来了。让被试回答问题:“Sally会到哪里去找她的小球?”。实验选取了20名孤独症儿童、27名正常儿童和14名唐氏综合症儿童。结果发现,80%的孤独症儿童无法通过上述错误信念问题,即使他们的心理年龄高于另外的两个控制组。第二类标准错误信念任务是意外内容(unexpected content)。在Perner等的研究中,实验者先向被试呈现一个普通的糖果盒,然后问被试:“你认为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被试一般都回答:“糖果”。然后让被试看一下盒子里面的东西,让他/她知道盒子里装的实际上是铅笔。接着实验者问:“假如其他孩子没有看过盒子里面所装东西时看到这个盒子,他会觉得里面装有什么?”结果发现,4岁以上正常的儿童能正确地回答是糖果,而孤独症儿童却不能正确回答,他们似乎不能理解仅仅看到盒子外表的人会认为盒子里面装的是糖果。2.3 心理理论的临床应用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具有缺陷,所以有些研究者想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训练来改善其症状。Hadwin 等(19 97)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了关于心理理论的训练,考察这类训练是否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机能。这些训练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对情绪、信念和假装游戏的理解。研究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接受这些训练后,确实通过了有关情绪、信念的理解测试。然而,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却没有显著的改善,尤其在如何保持一个话题,和对心理状态词汇的应用都没有显著的改进。Chin & Bernard(2 000)认为,虽然这些儿童经过心理理论训练后,通过了心理理论测试,但他们有没有真正理解了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是存在怀疑的,也许被试在训练中学到的是心理推理技能,或是正确回答问题并不依赖于对心理状态理解的策略,所以没办法应用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去。于是,他们从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谈话技能入手,检验其是否能提高他们运用言语进行社会交流的能力,和在心理理论中的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的测试成绩有无随着谈话技能的提高而提高。他们训练五岁11个月、七岁5个月和七岁9个月三个年龄段的孤独症儿童。研究发现经过训练,被试在“兴趣共享”的时间与谈话中的反应恰当的频率都很大程度地增加了。通过训练,被试回答问题的次数、连续的话语增加了,不清楚的话语、无任何反应的次数减少了,目光接触增多、并且能够轮流说话。然而,在相应的误念任务测验中被试仍然失败了。虽然这个实验使用的样本数较少,但其结果仍然表明了对孤独症儿童谈话技能的训练确实有利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上述两个研究证明,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的训练具有一定的效果。早期的心理理论训练和干预有助于孤独症儿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促进他们与其他个体进行社会交往。质疑 虽然孤独症的心理理论假说得到许多实验结果的支持,但许多研究者对理论也存在质疑。主要有神经科学的质疑和现象学描述的质疑。3.1 神经科学证据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缺陷说的质疑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缺陷说受到了神经科学的质疑。例如,心理理论在元理论的预设中将“理论”作为心智阅读唯一途径首先遭遇到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的挑战。对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质疑了传统心理理论任务中的理论中介性预设,Sripada和Goldman认为,我们无需通过复杂的推论来理解心理,因为镜像神经元是进化赋予我们对心智阅读的快捷通道,它通过“无中介共鸣”(unmediated resonance)就能完成心智阅读。此外,对镜像神经系统的成像研究证明,颞上回与顶下叶分别负责对他人与自我心理状态的解读。再次质疑了心理解读与理解其他物理规则在机制上的一致性。
3.2 现象学描述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缺陷说的质疑 按照理论论的理解,我们对心智的理解与基于逻辑与规则的推理类似,他人作为一个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黑箱,对其心理状态的推测必须借助理论才能进行推测。然而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理解他人行为时并不首先尝试将其放置到一定的因果规律中进行推理。就像我们几乎从未依据因果规则去推测那些在大街上遇到的或与之交谈的人们是否具有心理状态。这一深层的确信远远超越了我们对科学假设的信念,并且这种信念不应因其缺乏理性而遭到拒绝。结论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早期发展障碍,其临床症状包括情感、认知、社交及适应行为在内等多方面异常。心理理论假说作为其解释之一,认为孤独症患者存在心理理论的缺失。心理理论的主要研究范式是标准错误信念任务,该理论在临床上也具有一定的应用。然而,其理论基础却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参考文献
autism.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11(4), 325-334.Frith, U.(1997).The neurocognitive basis of autism.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 73-77.Perner, J., Frith, U., Leslie, A.M., & Leekam, S.R.(1989).Exploration of the autistic child's theory of mind: Knowledge, belief, Premack, D., & Woodruff, G.(1978).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04), 515-526.Saxe, R., Carey, S., & Kanwisher, N.(2004).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Link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functional neuroimaging.Annu.Rev.Psychol., 55, 87-124.Tager-Flusberg, H.(1999).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and language impairments in Wellman, H.M.(2011).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and communication.Child development, 689-700.ZahaviD 著.蔡文菁译.主体性和自身性—— 对第一人称视角的探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51,263,280-281 陈巍, & 郭本禹.(2011).自闭症儿童缺乏 “心理理论” 吗?——基于神经现象学的解读.中国特殊教育,(3), 31-35.李瑞锡, 江开达, & 彭裕文.(2010).孤独症研究新进展.复旦学报(医学版),31(1), 110-115.莫书亮, & 苏彦捷.(2003).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中国特殊教育, 5, 75-79.王辉, 李晓庆, & 李晓娟.(2009).国内孤独症儿童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中国特殊教育,(7), 54-59.王益文, & 张文新.(2002).3~ 6 岁儿童 “心理理论” 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11).杨娟, & 周世杰.(2007).孤独症和正常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1(6), 366-369.邹瑾, 王立新, & 项玉.(2008).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范式的新进展——“思想泡” 技术的运用.中国特殊教育,(2), 56-59.
第四篇: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联系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联系
第一章认识孤独症:概念·演变·症状
第一节孤独症概念及其演变
当我们看到或听到孤独症《autism>这个词时,是否想到是性格孤僻呢?是否觉得他是不爱与人交往的同义词呢?事实并非如此,让我们认识一下他们吧。
一·孤独症概念的由来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明确提出“婴幼儿孤独症”的概念,他报告了其从精神病的角度观察到的11名儿童所遇有的异常的特点:他们拒绝交往;不说话或以自己的方式喃喃自语;对周围环境有这相当或极端固定的要求。他把这些症状称之为“情绪交往的孤独症性障碍”及“婴幼儿孤独症”。先进,关于孤独症研究已有相当程度的进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基本临床特征为三联征,及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同一的行为方式,主要在三岁前起病。2岁到5岁是孤独症行为最为明显的阶段,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多是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或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而建立的,国内主要依据中华神经精神科学
会发布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二称谓演变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他们同是英文Autism的中译名。Autism一词源于希腊语Autor。原意为“自我”,用来描述孤独症患者的突出特征—自我兴趣。因我国正式颁布的文件中使用的是孤独症一词,所以沿用至今。孤独症一词主要在中国大陆的医学界和特教界使用。
第二节初识孤独症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对孤独症的行为表现有误解,常常一句“不理人,不看人”的行为表现来认定某个而同时孤独症,即使是特教教学人员,在筛查是也有时遗漏或者“草木皆兵”。实际上,认定孤独症应重点观察,客观分析一下三个方面的行为特征
一·社会互动
孤独症儿童普遍缺乏社会性互动,普遍表现出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很难也别人同步游戏,注意力不能与游戏者同时集中在同一件事情或物品上。
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他们虽然表现出“黏人”行为,但多是表面的依附,缺乏真正亲近父母亲的行为,对母亲的搂抱,亲吻毫无反应,当人要抱起他时,他不伸手表现期待要宝气的姿势,有时甚至“打挺儿”;长大一些后,不主动找其他小孩玩,而是不敢,害怕陌生小朋友,或不会与别人玩,不能理解别人的用意。
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长眯着眼,斜视或给人以用余光看人的感觉,很少正视,微笑,也从不会主动和人打招呼。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普通儿童因生活环境中缺乏同龄人,缺乏与他们交往的经验,也不会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也比较孤僻,反而有的孤独症儿童并不拒绝别人,因此仅凭这点不能明确认定有孤独症行为。
二 言语沟通
孤独症在这方面的障碍表现通常十分突出,大多数言语很少,严重的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即使有的会说,也常常不愿意说话,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尖细,常自言自语的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自己组织言语进行交谈。很多儿童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多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出代词 运用“反转”。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我”,比如有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他就会回答:你教兵兵
有些言语沟通问题与听觉反应异常有关,一个患儿可能会对某些声音感到强烈兴趣,例如弹簧驱动的玩具或晃动要是发出的声音,同时,他还可以对某些声音感到苦恼,如听到摩托车轰鸣声或狗叫声就会捂上耳朵,畏缩不前,这些不同的反应可能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在同一患儿身上观察到。客观侧听结果也表明,儿童的情绪状态,身体状态等都会影响对声音的反应,茹情绪状态处于平和,安静时,可能听力曲线正常:而当他情绪紧张,较早,表现出紧绷面颊,瞪着眼,无意识的轻微转动身体或手指行为是,可能对某频率的声音反应敏感如对语言敏感,这是他不可能愿意与他人沟通;有事情绪有轻微不安,表现为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轻微蹦跳。客观测听饿结果是正常的。总之,有些儿童长期听觉反应异常,有些儿童则是在某些时候反应异常,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些鱼孤独症详尽的“阿斯伯格症”儿童,他们能比较主动的与人打招呼,能进行一些对话交流,语言比较流畅,因此也不能只从没有主动言语沟通这个角度认定孤独症行为。
我国民间常把国外称为“阿斯伯格症”的患儿混称为孤独症儿童,因此我们要一起来认识“阿斯伯格症”
阿斯伯格症与孤独症相比较,患儿有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借助与手势,身体等辅助手段进行沟通的能力,言语沟通方便问题不突出,只是往往在早期就常说大人话。但也不尽然,不分语言发育落后的患儿当中也有很少一部分属于“阿斯伯格症”。他们在认知发展以及与年龄相适应的自理生活技巧方面也没有显著的着落,6岁前通常能表现出于对周围环境好奇;社会互动以及行为模式方面的异常与孤独症一样,他们大多数有刻板行为,唱自己玩自己的,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人们通常容易把“阿斯伯格症”与高功能孤独症的儿童等同看待,这里的功能高低主要依据智商来判定,高功能孤独症指孤独症群体中智力正常的大于70,约占该群体的5分之一。无论功能高低,孤独症患儿都会具有退缩的情绪和行为,他蒙在早期不会有意的主动地侵扰他人,除了吃喝,自己玩,机会对外界不感兴趣:而“阿斯伯格症”患儿往往不安分,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但有与外界沟通的愿望,不愿意被忽视,喜欢炫耀自己的意愿。长大以后,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常表现出对社交场合的冷淡,情绪好时就愿意安静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阿斯伯格症”患儿确定社会交往有着异常的兴趣?:他们喜欢接近异性,只是显得不合时宜;他们常常喜欢聊天但又不考虑对方的反应,常给人以“目无他人,目空一切”的感觉。在行为模式方面。两者之间差别很小,“阿斯伯格症”患儿对充斥暴力的主题比较感兴趣,对天气昆虫等不寻常的事物更感兴趣,他们还比工功能孤独症换而更富于情绪化,少与挫折就打发脾气,甚至歇斯底里。
三行为模式
孤独症而通常表现出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有强烈要求维持环境不变的意愿。如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活动,着迷于旋转盘,摆放积木块拼图喜欢看电视广告听音乐和天气预报,但对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上厕所排便要用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哭闹,若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则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反应,多说儿童因紧张焦虑而活动过度,单调重复的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有的甚至出现自伤,如反复挖鼻孔拍打头吸吮等。
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他们的活动材料或用具十分单一,如户外有很多的健身器具,而他们往往只玩一样,小年龄的经常玩滑梯秋千或一个人玩沙子水纸玩具汽车咕噜,玩法上以咬,挥动,摇晃或敲打把玩具排成一排或堆高为主。
总之,初识孤独症时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上三方面的特征,特别是仔细观察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节 再识孤独症
从心理学和学习活动的角度看孤独症
一从心理学角度认识孤独症的特征 <视觉》
虽然大多有视觉学习的优势,他们喜欢看窗外风景,画画拼图,看电视但有些也存在着问题,如不能快速准确辨别他人的面孔,所需识记时间较长;有时不是根据形象辨认来人,而是根据声音或气味进行辨认;视觉成像可能一般人也有一定差别,有一些儿童有弱视斜视问题;有些孤独症儿童很难把视听觉刺激整合好,他们依靠视觉或听觉单通道登记信息单通道输出,若视觉登记的信息需要换成口语输出,则要经过较长的通道转换过程,因此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都比正常儿童慢。以视觉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孤独症儿童对视觉性文字信息登记好,经常是过目不忘。同时,理解视觉信息也相对较快,我们的教学要充分考虑他的这个“特长”。听觉信息登记转成视觉信息登记然后视觉加工最后到执行。
《听觉》
大约百分之四十的孤独症对环境中的声音敏感,他们的某些频率的听觉范围可能超出正常人听到的范围,某些特定的声音会令他们极为反感。有些会表现出无所谓
第五篇: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患病儿童发育的精神障碍,国家已将其归入精神类残疾范畴,属于精神残疾二级。近年来,精神疾病救治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做到规范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患儿状况,促进患儿康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孤独症儿童筛查与康复工作,在社会营造关注关爱孤独症儿童的良好氛围,探索建立我市孤独症儿童救助工作体系,为建设和谐荆州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筛查,掌握我市0—6 岁儿童孤独症的数量、发病率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实施救助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做好儿童孤独症诊疗知识培训工作,将孤独症儿童筛查与儿童保健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孤独症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工作措施
(一)做好筛查工作
1、充分利用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进行培训。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妇幼保健院、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对荆州市市直综合医院、各县(市、区)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进行第一轮培训。县(市、区)卫生计生局组织专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人员进行第二轮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和临床医生对儿童孤独症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使之在进行儿童系统管理和日常接诊工作时能够及时发现孤独症高危儿童,并引导到专业诊疗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
2、充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保健项目进行筛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牵头负责入户调查,针对18 个月、2 岁、4 岁、6 岁的儿童,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对儿童孤独症进行筛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发现高危人群后进行转诊,由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或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科医生进行最后诊断与评估。
3、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强化健康教育。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加强宣传,向广大家长普及儿童孤独症的相关知识,使家长能够早期识别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征象,对有可疑孤独症表现的小孩及时带到专业诊疗机构进行确诊,对确诊的患儿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孕期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利用孕妇学校、家长课堂等手段,大力普及儿童孤独症防治知识。荆州市妇幼保健院要充分利用母婴健康热线,开通电话咨询服务。
(二)做好康复工作
1、确定定点康复医院。我市目前确定荆州市妇幼保健院、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为市级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医疗机构。
2、强化定点康复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定点康复医疗机构要重点做好3 岁以下儿童孤独症的确诊和康复工作,强化康复专科医务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工作,提升业务水平,丰富康复手段,逐步配齐康复器材、拓展康复基地规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做好儿童孤独症患者的康复工作,3 岁以上儿童孤独症原则上转入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康复训练。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充分认识做好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以对孤独症儿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各项工作安排好、部署好,把筛查和康复任务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动儿童孤独症培训、筛查与康复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要组织好辖区筛查工作,确保筛查工作质量和数据真实有效。
(三)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广泛动员各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孤独症儿童救助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