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7月赴英国学习心得体会分享
不一样的国度,不一样的学习
——英伦学习体会
——华东小学 李锦姬
从中国时间2013年7月1号凌晨十二点半在白云国际机场起飞后,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在迪拜机场降落了。在迪拜机场逗留了三个小时,当地时间早上八点,可以上飞机了,十分钟之后,飞机起飞了,因为时差的关系吧,飞了七个小时后,到伦敦上空的时候,时间才走到十二点,看到Embassy CES来接我们的老师后,我们与高中班的同学分开了,上高速了。沿途感受最深的是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林,农场,英国风格的房子隐约的在树丛中一闪而过。五点多到了学校,安顿下来,八点半,外面的天空还是亮的。(八点半等于是国内凌晨二点半)我们在布莱顿开始了为期十周的学习,最后的二周我们安排在不同的北伦敦小学实习。这次的外出学习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下面从三方面来进行分享:
一、学习篇
Embassy CES是一间语言学习机构下的一个学院,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交通方便,布莱顿的这间学院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学习英语,学生当中有大学生,高中生,也有象我们已经工作的成人,我上课的国际班里还有一个是四十多岁的意大利女士,她的大女儿已经出来工作了,但她还来英国学习英语,这是她第二次过来学习了。请看幻灯片,这就是我们学习了十周的地方。第一周到第四周,我们初中班和小学班混合分成两个班上课,上午从八点半上到十二点,中途十点左右下课休息二十五分钟左右,下午十二点五十分又开始上课,一直上到二点十分。下午有时会集中两个班一起上大课。这四周上午上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课堂的教学法,如何开展英语教学,其中包括听力、词汇、阅读、口语、语法等教学方法,下午是上文化课,老师让我们选择想了解的风俗文化或政治,教育体制等来制订上课内容,有时还会布置作业,作业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Presentation为主,第一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口语考试,学习到第三周的时候再进行了一次口语考试,没有公布成绩,完全没有考试的压力。到了第四周,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试教,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mini teaching。老师根据我们上课的表现总结出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布置第九周的任务,再上第二次试教。因为第五周开始,我们根据各人的学习水平分到国际班上课了。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分到了ROSIE的国际班上课,国际班的学生大概是十五人左右一个班,每周都会有同学毕业离开,也会有新同学加入。国际班上课的模式与之前的教学班上课完全不同。我上的是中等水平的国际班,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进行测验,如果完成试卷的可以离开课室休息,到指定的时间回教室做听力就可以了。做完听力后会交换批改试卷,老师评讲答案。休息二十分钟后,一般会外出做调查访问。就象实践活动一样,先下发调查问卷,二人一组,老师带着我们外出,我们到过的地方有博物馆,购物街,码头,图书馆,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多用口语去采访居民。老师上的课非常生动,真的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我记得有一个星期上的是有关食物的内容,五天的课程里,有三天老师都带食物回来让我们品尝,亲身感受那些食物的味道,做法及区别。(不过在课堂上我遇到了尴尬的场面,老师有时提到的英语表达,我记得教科书里是另一种表达,就向老师提出可以这样表达吗,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不好意思,因为她说,这样也可以,但是这是美国英语,英国英语一般不这样表达。当我第三次问过老师还是得到这个答案后,我也不好意思再问这些问题了。)通过四周的国际班学习,我认识了几个外国的朋友,俄罗斯的,泰国的,意大利的,巴西的,土耳其的,还有一个是通过中国同学介绍认识的科威特女孩,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经历,我很珍惜这些朋友。
到了第九周,我们又回到原来的班级上教学法的课程了,这次的试教,老师要求我们用上在英国的课堂上学到的教学来进行教学。经过紧张的准备,每个小组都出色地完成任务,我负责的部分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上老师介绍了不少游戏,我只整理了一部份,其中我觉得有几个游戏可以向语文科组推荐一下。第十周的课程比较轻松,因为要准备毕业party的表演,我们同学校商量过,只上上午的课,下午用来排练,因为我们都分散住在不同的住宿家庭,要集中一起训练比较困难。周五,我们在学校进行了一场中国学生的毕业会,并邀请了其它国际班的老师和同学来参加,有一个韩国的同学还以此为题材制作了一张电子海报。
二、实习篇
9月8日,我们被不同的北伦敦小学的负责人接到相应的学校开始为期二周左右的实习活动。我与龙山中学的曾老师分在同一间小学实习——马丁小学。这间小学之前与龙江实验学校是连线学校,校长Helen与接待我们的Sarah都来过龙江,所以与她们的聊天很愉快。这次实习,学校没有安排我们上课,我们都是到各年级听课及与学生一起外出参加实践活动。
英国的教育制度与中国完全不同,它的理念是:每个孩子同等重要,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英国对3-16岁的儿童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入读公立学校基本上是免费的,包括学习用书,笔,练习本都是学校提供的。整个义务教育期间,国家会对7岁、11岁、16岁的学生进行全国统考,7岁学生的考试由学校老师进行,以综合评价为主。11岁的考试类似国内的小学升中试,国家统一出题,一般以英语,数学,科学三科为考试科目,但都以注重实践与培养创新能力为主,16岁的考试简称GCSE,这类似高中毕业考试,通过了GCSE考试的学生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只有通过了GCSE,才能参加A Level的考试,A Level考试即是我们国内的高三升大考试,通过了A Level,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各间大学的要求来报读大学了;第二种选择是参加工作;第三种选择是可以参加类似大专或中专的教育学院的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保持“以玩为主”的学习生活,中学阶段也没有动摇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得考核,大多以项目作业、作品展示、演示答辩等方式,由教师和外聘官员评价。英国统考试题总体上难度不大,但是特点很突出,试题内容基本上都是结合基本知识考察学生能力的,很少有纯知识性的题。(数学试卷不考“数”)。我们还了解到,英国学校很注重学生平时的成绩,升学时除了以统考成绩为依据,还要参考平时成绩,上一个学段的学校要提供完整的鉴定和档案。
以我实习的马丁小学为例,学生9:00开始上课,十二点放学吃午餐,下午一点半继续上课,三点半正式放学。上午的课程途中会有一次休息时间,其余时间基本都在上课,学生要上洗手间的可以举手提出。每个班级的学生不超过30人,配一名老师,同时会配一到二个助教,教师要承担英语,数学,科学,史地,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马丁小学配有专职的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但有些学校音乐与体育同样也要带班老师任教。每天早上八点半,我们参加学校老师的常规例会,校长或主任会布置当天的工作或传达各类通知,然后到老师发言。我在英国感受最深的是国外的言论自由并不是真的想说就说,而是非常有秩序,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在超市,只要有人在说话,其它想提出意见的人会等这个人说完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在学校里都是举手来轮流说话的,我想这就是体现一个社会的文化修养,真正的文明有礼。开会的时候气氛随和,或站或坐或拿着饮料,时间简短,精炼,一般会控制在十到十五分种左右,因为学校校门的开放时间是八点四十五分,要保证老师在学生进校前在班级里等候。英国小学老师的备课量好大,每周里会有一天下课后同级组的老师会集中一起进行集体备课,一备就是一周的课程,由于英国小学是“有标无本”,有标准,却没有正式的教材,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后一起去备课,所以在英国当小学老师也挺累的。当然他们还有助教,特别是低年级的班级,一般配有二名助教,助教帮忙管理学生,帮忙制作学具或派发学习用品,助教还要帮学困生补课,在英国的小学课堂上,如果没有助教,想上一节完整的课也真的是有困难,因为学生不会象我们的学生一样坐得端正,而是围着老师坐在地上,怎么舒服怎么坐,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开小差,这时助教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课堂上的活动通常会采取小组合作,以二年级的一个班为例,30个学生分成五组,在上完常规的英语课及数学课后,会有一个活动时间,每周五天,每组会轮一次做不同的活动,书写组,计算机组,阅读组(分二组,一组是阅读老师固定放好的书本,一组是阅读班级图书角里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玩具组,助教会利用这个小组活动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学校的每一个地方(走廊的墙壁、教室的四周、学校的门厅甚至是天花板)都是学生的书画、劳技、科技作品或者就是学生自我组织的活动展示如文艺演出、专题知识,如介绍学生自我搜集的资料、学校校史资料以及科普、图书、各类活动的信息。教室布置得琳琅满目,放置着图书、学习用品、电脑、打印机等,每个年级有不同的主题来布置课室,更多的是学生作品。我去听一年级学生的课(一年级学生是五岁),学习的是五官的单词,学完后,分组活动,其中一组是用计算机拼出自己喜欢的face,并打印出来,当作一次作业,老师告诉我,这些作品会放进学生的评价袋里,一直到小学毕业作为综合评价的参考。课桌摆放以五六人一组为主。学生非常活泼,洋溢着笑容,可见学习的轻松、思维的活跃和动手的能力,遇见我们,都能主动打招呼,并用半生的中文说“你好”,表现得热情、大方、有礼貌。有时候我们想,国外学生的教育效果,可能已不仅仅是教育的成绩,更多的是整个环境的作用。
我们在学校吃完午餐,休息的地方是学校的图书室,这里是学生和老师来得最多的地方,每次我们推门进去,都会看到有助教在里面单独辅导学生,或低年级的学生推门进来拿书看,每班在每周里都会有固定时间到图书室阅览图书,每个班级里也会有一个图书角,英国学生的阅读量真的好大,甚至有时在课程安排上也会有阅读时间,在课前老师点名的时候学生在阅读,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们也在阅读。我在三年级听课的时候,观察了一下他们的图书角,起码超过一百本书,还不算上工具书,相比之下,我们自己学校的学生的阅读量真的需要提高。
还有一点疑惑的是英国学生的数学真的不怎么样好,五年级的学生连三位数的除法也不会算,我去听三年级的数学课,还是在学百位内的加减法,四年级才学到简单的除法和乘法。就是因为他们的数学考试不考“数”,我听到的一节挑战数学的课,其实就相当于一次小测验,老师读出所有的题目,学生写出答案,20小题,全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题目,如有50便士,每个雪糕要20便士,可以买到几个?十的一半是多少?之类的题目,与我们数学课本上学习的内容程度相差甚远,是否我们的学生学得太多了?
三、出国学习中的困惑与反思
1、教师之累
国内教师的“累”与英国教师的“累”似乎有本质的区别,英国小学教师平均要教7到8门课程,虽然有助教辅助教学,但她们普通也感到工作负担重,因为平时几乎抽不出时间来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与提高,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她们研究的不多,也没有时间钻研,Sarah告诉我,她们的压力不是来自学校和家长,而是来自学生,因为现在的学生太难教,她们不能象我们这样批评学生,管理学生,她们一直很好奇中国的教师为什么可以得到学生的尊敬,学生上课可以那么听话的。至于国内教师的累,我想大家都能体会吧。
2、中国之影响
在英国的好多场合我们看到的说明书和解说词之类的,除了英文之外,还有法文,西班牙文和日文,阿拉伯语,就是不见中文。包括在学习期间老师带我们去调查的图书馆也是,电脑里面的说明文字也没有中文,有些外国游客也以为我们是日本人,甚至有一个中国老师在国际班上课的时候那个老师居然问她,中国人家里有没有电视机的,他们以为我们还是很封闭的国家。我与住宿家庭的房东聊天时问起他会不会来中国旅游,他都说不会选择来中国。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中国的影响其实还不象我们自己想象的那样大,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尤其是经济实力。不过这些也不是我们小市民可以改变的,还是需要时间,相信我们国家强大的那一天会很快到来。
此次出国收获很大,感觉到很深,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篇:学习李保国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
李保国,1958年2月出生。河北武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1975 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至1978年先后在武邑县怀甫公社广播站、武邑县机电局工作。1978年3月至1981年2月就读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蚕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9年7月取得河北农业大学果树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月取得中南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于 2016年4月10日4时在保定逝世,享年58岁。
30多年来,李保国一直从事经济林栽培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他坚持把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能够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不断更新讲授内容,深受学生欢迎。
李保国毕生致力于山区开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足迹踏遍河北山山水水,辨识了河北省山地景观生态经济资源特征,确立了山区开发综合治理的标准化基础工程技术体系和山地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技术体系,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等优质品牌产业化技术。获得 “河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通过推广自己的先进成果,先后培育了邢台县前南峪村、内邱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山区开发先进典型,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1826万亩,为河北山区生态治理、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至1996年,李保国为了解决太行山低山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重大难题,与课题组的同事们一同克服了严寒酷暑、山高谷深等困难,风餐露宿踏遍了前南峪村的所有山头地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数千次的山体整地爆破试验。他们提出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两聚造林理论和太行山生态林业建设技术,将过去只有酸枣、荆条等小灌木植被的干旱山地种成了苹果、板栗、核桃等高效经济林木,使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昔日穷山村,如今山清水秀,花果飘香,被誉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获得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提名奖。前南峪人把李保国的名字和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
1996年至2003年,李保国为了研发无公害苹果栽培配套技术,常年吃住在岗底村,白天钻果园查看情况,晚上上山用黑光灯测报虫情,夜间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开发了富岗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生产的“富岗”无公害优质苹果在19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2007年被指定为2008奥运会指定果品,创出了国内驰名的“富岗”苹果品牌。此项技术带动了河北省优质苹果产业的大发展。
1999年开始,李保国在最难开发的太行山干旱丘陵岗地——临城县城北的狐子沟开辟了治理战场,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在乱石遍地、荆棘丛生的荒岗上选取86个样方,调查植被、土壤和水土流失状况,确立了“聚土集水”的开发策略。选种了早熟薄皮核桃。经过10年时间,形成了配套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过去赤壁几十里、草都长不好的荒岗变成了“花果山”“摇钱树”,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首届中国核桃节在绿岭举办,同时,促成太行山区百里百万亩优质核桃产业带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
2009年开始,在平山县葫芦峪,李保国把山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技术做成了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并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国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典范。
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演绎不平凡的一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30 年,可以让荒山变成良田;30年,可以让贫穷变得富裕;30年,可以让一个人变作一面旗帜。这是新闻媒体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最真实的评价。李保国,用他的30年,将这一一印证。成就了一段秃山披绿,荒岗生金的传奇。
李保国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
作为一位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有这样的农大老师,是我们的骄傲。人生路上,我们需要这样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谱写完美的人生篇章。对于刚刚工作的我们,他是我们在工作中学习的楷模,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工作中要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干事冲在最前头,不怕苦不怕累,争当工作中的优秀中共党员。
学习他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系统的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份子,虽然我们不能像李保国教授用他的专业技能常年的扎根在第一线,但是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助力脱贫,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学习他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学习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这是一个大写的人。传播中华传统美德,淡薄物质财富,追求永远的精神财富,一名出色的工作者就要做这样大写的人。
工作中需要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人--一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身为一名高速人,学习工作技能,掌握工作要领,用微笑传递大爱,为司乘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我们宗旨。工作无小事,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更好的展现高速人的良好形象。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服务大家,造福你我。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2016年筑梦中国学习心得体会
2016党员干部收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近日,县扶移办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收看《筑梦中国》宣传教育片,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助推中国梦教育活动深入人心。我们力求把“中国梦”与“振兴梦”、“国家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起来,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谈心得体会,话心灵感受。
《筑梦中国》是对百年中国历史的一次完整回顾,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饶、奋发有为的精神,体现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纪录片特点鲜明、教育意义强,利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对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筑梦中国》不仅仅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和中国发展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励志片,启迪着中华儿女勿忘历史、珍惜幸福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国与国之间时有摩擦,地区安全并不稳定,某些国家我行我素,极力煽动地区“波澜”,更有“跳梁小丑”讳莫如深、蠢蠢欲试。与此同时,国内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内外压力还较大,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追逐伟大“中国梦”奋斗目标上来,亟需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铭记历史、挑起重担、走向辉煌。看了《筑梦中国》纪录片,感觉滋润了心灵,开启了思维,深深鞭笞着自己要珍惜幸福生活、要努力奋斗。
本片用大量的实物和图片生动诠释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故事感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大家纷纷表示,观看纪录片《筑梦中国》,能更深刻地重温中国革命历史,感恩今日来之不易的平和环境和幸福生活,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上了一堂深刻生动的党课,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观影后,我办要求:一是要充分利用好休闲时间,继续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收看《筑梦中国》纪录片节目,并在收看后对该片进行讨论交流,认真撰写观后感;二是根据当前工作实际,结合“三严三实”,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拟定下一步工作打算;三是要求坚持“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强化责任担当,推进作风建设,自觉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表率。篇二:学习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学习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中国梦是中国现代化之梦,根源于我国几千年辉煌的文明史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甘落后、不甘沉沦的抗争和奋斗,中国梦也是中华儿女奋斗实干之梦,建基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努力奋斗、实干拼搏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位党的成员,各级党组织也应该自觉遵守、并忠实依照”宗旨“实践、行为。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和各级组织、党员个人”中国梦“的最起码理想和目标。自觉朝着这一梦想奋斗、努力,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种要求、还是行为标准。
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应该落实在工作实践中、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以身示范下自成蹊。不能够把实践”中国梦“仅仅作为对他人对别人的要求,而要一把尺子、先丈量好自身在丈量别人和他人,这应该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的一面大镜子、一个检验尺度、一个经得起检验的平台。信还得行。
有执政党及其成员的带头,也该有国家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不折不扣跟随,也该有公开、公正的依法行政行为落实。党政首脑一定是中国梦的倡导者、实行者,各级各地理当亦然。中国梦,是很具体的可见目标,更是很具体的实施前行过程;各级政府都是人民政府,天经地义该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具体到政府行政,实现中国梦主要两条:一是尊重顺应、引导合力人民意愿,公开行政信息和民众交流沟通,接受民众监督;二是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程序行政、作为。再说拉杂点,对每一位公民负责确保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尽力创造生活、生产公平平安环境,做好文化公益事业、生态环保事业。
党政做好是前提,社会合力是条件,公民自觉自发积极参与是基础。对于后两者,各人理解不同、感受不同、表达方式方法也不可能尽然一同。可探讨、可讨论、可交流、可沟通,甚或各说各话也没有啥大不了的;求同存异、多一些耐心,努力共识、多一些相向;毕竟,中国梦是个人的更是大家的,谋成。
提升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共圆中国梦的中流砥柱。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地方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职能,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普及教育,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结合省情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省人民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紧扣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主线,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全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做到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有多大,不断增强党的核心凝聚力;有效整合、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充分激发共促荆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激发创造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
位,持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健全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干群互动机制,努力做到决策以听取民意、维护民利为前提,执行以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为归宿,监督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圆梦激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政策措施紧紧围绕让全省人民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公平的社会秩序、更优美的环境来展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真正把圆梦的过程变成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造福群众的过程。
增强战斗力。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我们必须努力培育新时期全国的发展文化,着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政府。大力弘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推进战略思路方案化、项目化、具体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落实机制,构建环环相扣的落实链条,确保中央精神在地方落实不走样、中央政策实施在地方落地无折扣。
相关阅读:关于《筑梦中国》心得体会讲话稿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创新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要想让创先争优活动成为促进发展、保障和谐的动力,一定要首先激发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党员是基层组织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只要党员都能做到“优秀”,党组织集体一定就能成为“先进”。最基本的“细胞”“激活”了,整体就会焕发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会拥有者无限的战斗力。因此,从党员抓起,从基层做起!唯有如此,创先争优才会生机勃勃,并在促进发展、保证和谐中体现出来活动的目标及实效。增强创先争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创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作风,能够进一步激发全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的使命感,提高工作水平,创造一流业绩,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下面谈谈我对此项活动的心得:
一、充分认识创先争优的重要意义
创先争优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具体到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就是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勇创一流业绩。进行伟大的创业,必须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区在全国竞相发展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快速发展,关键就在于不甘平庸,勇于争先。八十年代,yjbys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抓住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全国改革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第一,形成了“深圳速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象征。九十年代,张家港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形成了“张家港精神”,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实践证明,没有创先争优的精神和勇气,就不可能创造一流业绩,就不可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弘扬创先争优精神,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创先争优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勤奋学习,扎扎实实地提高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创先争优,创造一流业绩。具体到每个党员身上,就是要坚持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狠抓落实,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每项工作都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每项任务都不说则已、说了就干,不抓则已、抓就抓成,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来体现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创先争优是构建和谐的重要载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的目标是由无数具体工作推动的。这就需要全所干群进一步解放思想,不争论、争时间,不评论、评业绩,不议论、议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需要全所干部职工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先争优的标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紧迫的问题,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公路运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二、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大力发扬创先争优精神
创先争优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党员干部职工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大力发扬创先争优精神。
(一)要有新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面对当代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二)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决定风貌。健康的精神充满斗志,能让人勇气倍增;病态的精神缺乏神采,会使人消极堕落。精神状态的优劣,直接表现在工作作风上。是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还是克难攻艰、勇争一流;是夸夸其谈、浮漂应付,还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是贪图享受、拈轻怕重,还是无私奉献、一往无前,都会见出精神状态的高下。党员干部职工要激励自己不满足现状,更上层楼,做一流的工作,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意气风发、英气勃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有克难制胜、奋发有为的意识,有锲而不舍、创优争先的劲头。
(三)要有开拓创新的胆略。勇于创新,事业就会前进;怯于创新,发展就会停滞。我所现阶段的发展,迫切需要开拓创新精神,如果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目前这个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将被遏刹,先进也会变成落后。只有一鼓作气,继续开拓创新,想别人不敢想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使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开拓无边界,创新无止境。党员干部职工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发挥创新才干,改善服务手段,改进工作方式,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新道路,取得道路运输工作的新成果。
(四)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如果不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已有的成果上坐享其成,就会坐吃山空,这样注定任何事业都是没有希望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要牢记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告诫,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坚持艰苦朴素、勤俭办事,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为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而不懈努力。
【更多相关内容精彩推荐】
>>>观看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党员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筑梦中国》第一集风雨如磐视频 >>>《筑梦中国》第二集中流击水视频 >>>《筑梦中国》第三集正道沧桑视频 >>>《筑梦中国》第四集伟大转折视频 >>>《筑梦中国》第五集世纪跨越视频 >>>《筑梦中国》第六集发展新境视频 >>>《筑梦中国》第七集圆梦有时视频
>>>观《筑梦中国》纪录片心得体会篇三:学习筑梦中国心得体会(学生)筑梦中国观后感
观看《筑梦中国》,风雨如磐,沧桑历史,让我既为我国千年辉煌而自豪,又为百年沧桑而感慨,更感到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真切,让全中国人民充满希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不是梦想,而是通过我们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在片中,我看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新一代领导者人集体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从“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筑梦天下”五个方面,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对中国的意义,中国梦对世界的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整部片子中,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个主题,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梦的阐述和一些重要的新观点,新论断,还采访了大量的,不同阶层的人物,大家从自己的视角和观念表达着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期待。
这部片子以其恢宏磅礴的气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了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而且要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是是国家的未来,我们的梦想和追求与国家的昌盛息息相关,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又是国家的梦,还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我们深知是祖国为我们的梦想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我们的梦想与中国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作为一名学子我们志存高远:想做律师我们便埋头苦学,誓与那社会上的假恶丑斗争一生,唇枪舌战,让公平正义驻世间;想当医生我们便刻苦努力,只为日后济世救人,只为给那被病痛折磨的人们带去丝丝慰藉;想成为一名军人,我们便强健体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炎炎夏日算什么,凛冽寒冬又如何?我们照样守护着这片我们深深热爱的土地,这片我们的梦想深深根植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见证着国家的日益强盛,我们目睹着社会更加和谐,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提升,我们亲身体验着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为我们带来的惠利。那便是我们的国家助学金,接受国家帮助的或许是你,或许是你身边的那位同学,我们都接受着国家的帮助,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深深根植于中国梦,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梦的自由。
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祖国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都应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争做“行业的领袖,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为正中梦着色,为中国梦添彩。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能做的又有什么呢?明德、笃学、强身、报国是我们应该做的,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应竭尽全力去做好每一件分内的事而非停止在努力做好的层面上。
第四篇:李洪国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教学建议心得体会
李洪国
近日,我们学校英语组组织学习了《初中英语教学建议》 , 《初中英语教学建议》明确指出我们一线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分析和总结,下面是我对《初中英语教学建议》学习的四点心得体会: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搞好课堂教学。
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以下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针对七年级新生在学业水平、认知能力上参差不齐的现状,我摸索采取分层教学、课堂互动、设置不同评价体系第形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入,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习的内动力。
2、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
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习困难的学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发现、会提问”的习惯,而课外又通过认真地检查、批改作业,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成果等形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会预习、会复习、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做好课外辅导工作是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
和很多老师的感受一样: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上都出现一定的滑坡,而且这种下滑趋势在短期内似乎还难以逆转。作为刚升入七年级的新生,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出现厌学的情绪;针对这种现状,课外辅导和心理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勇气。这样一来他们也愿意从学习中寻找成功感,从而为整个班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是顺应新形势下教学发展的需要。
几年的英语教学,我深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已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组织学生,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外做好学生的心里疏导,有时显得比教学本身更重要。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墨守成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注重教学积累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教学发展的需要。
总之,通过 《初中英语教学建议》的学习,使我对自己的英语教学工作有了目标、有了针对性,也使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这几年的英语教学的得与失,必定会更好地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第五篇:“国学文化月”
经济与管理学院第四届“国学文化月”活动决赛
江中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张世明 戴慧敏)5月24日晚,第四届“国学文化月”活动决赛在T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各个学院的中研会会长担任决赛评委。
本届“国学文化月”活动分为国学进江中和国学知识竞答两大板块。本次的比赛的选手是每个学院经过初赛选拨出来的三名代表。比赛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各学院代表队的自我介绍,他们有的轻松搞笑,有的文质彬彬,形式多样引来阵阵掌声。话剧演绎的环节则是充分展示了选手们的多才多艺和对国学故事的深刻理解。其中,灸学院带来的小话剧《病入膏肓》情节生动,引人深思。本次活动的互动环节观众抢答也是十分热闹,答对了不仅有小礼品,还能为其所支持的队伍加分,气氛非常活跃。经过五个环节的角逐,最终由经管学院代表队获得冠军,生命科学学院代表队和计算机学院代表队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本次活动的负责人12公法班的赵晓梅说:“我们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形式,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国学知识,感受国学的魅力,也希望能激发同学们学习国学的热情,做一个素质更高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