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学位第一教助学成心得体会-刘以明
读“学为第一 教助学成”心得体会
学为第一,教助学成,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思想、原则,也是一种课堂教学要求、方法,还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规则、模式。它从“高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等研究中滋生而出,是对“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等观念的具体阐释和实践。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参与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对教学的主导、设计、组织和对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控制。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讲堂”变为“学堂”,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在对教学目标、内容和模式进行设计时,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法上要注重学法的创新,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宗旨,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启发和发展学生思维为突破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诱导、引导、指导,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教学中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手段,使他们在各自的起跑线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获得均等的培养和锻炼的机会,为将来成为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做好准备。素质教育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主张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善于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长处,着力培养,使其特长得以发挥。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所反应的情况把握火候,分类指导,分层提高。在做到把握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低起点,小步子,多练习,快反馈,备课要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讲课忌深、怪、快,即要照顾两头,带动中间。在教学目标、问题设置、练习及布置作业上对不同类型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进,学有所创。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孩子只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案以教师思路为主,以教师好教为原则,牵着儿童鼻子走,扼杀了儿童自主认识事物的积极性,因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也许有人会说:“是啊,我们知道儿童有认识能力,可就是他们不愿学习,怎么办呢!”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有所醒悟,明白了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否则,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做不对,做不好,做不了。生本教育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学定教。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里表面上看不过是句序的颠倒,实则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先“主导”后“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先“主体”后“主导”,学生则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因而我们说教育无论怎么改,都不能忘记教育面对的是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生本教育最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师教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学为中心。要转变老师的角色,要让老师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释放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恰当地应用生本教育的模式、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从而最终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实践中我觉得,预习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预习时,我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又要求学生读书时要专心致志,把课文读懂读透,碰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要求学生把它记下来,准备质疑。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自主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鱼仅能供人一餐之饱,授渔则能终身受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生一旦领悟到科学的、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在学生的放飞中获得自身的解放,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学习过程的引领者——教师,要善于开启每一个汉字传递给我们的巨大信息,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创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文本和生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本位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进行巧妙的构思,从而产生各种联想,并饶有兴趣地参加语文实践。我们的教师只要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的关系,不断地提升自己,通过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学位第一、教助学成”一点肤浅的认识,不对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刘以明 2012年秋
第二篇:读《以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董明
读《以奋斗者为本》心得体会
《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按照读书计划已经完成了阅读。虽然阅读的还不够深刻,但我已深深的感受到,这不是一本一气呵成的书,而是华为二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摸索总结出来的企业管理的经典,需要我们反复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回过头来仔细回味话里的深意,时常有拨云见日之感。
拿到《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后,看过目录,在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几个问题:
1、“什么是奋斗者?”
2、“究竟怎样才可以成为“奋斗者”?
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通过读完这本术后,我逐一找到了答案并我有了自己的看法。
一、对于“奋斗者”我想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奋斗者”应该是能够为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同样,也一定会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行业做出突出性贡献并受到社会所尊敬的人。例如:在2014集团技术比武上肃宁分公司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么取得成绩的这些选手我认为他们就是“奋斗者”,向着目标努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次,“奋斗者”应该是能够为他所服务的企业、客户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例如:我们的炊事员、汽车司机,他们为每一名员工服务,让我们吃上可口的饭菜、让我们安全出行,我认为他们应该也是企业中的“奋斗者”。
前面讲的都是“奋斗者”给予他人的,最后,我想“奋斗者”也也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实现个人成就,获得社会的尊敬,获得丰厚回报的。
二、“究竟怎样才可以成为“奋斗者”?
任正非在1988年创建华为,当时资本仅为2.4万元人民币。十年之后,它就成为了中国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2009年,其全球销售收入即达1491亿元,净利润高达183亿元。在深圳坂田基地——占地约1.3平方公里的华为总部,聚集着上万名工程师,在这里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所中国优秀大学毕业的学生。这里70%员工拥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还有几千名博士、博士后。
任正非是一名真正的成功的“奋斗者”,他是每一名奋斗者的榜样,那作为企业中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应该如何成为“奋斗者”呢?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要有危机意识中,不把当下的这份工作视为“铁饭碗”。作为一个员工,在企业中要始终保持斗志的状态,不能有丝毫放松,就像是森林中的狼要始终有一种饥饿感。动物园的狮子为什么早就没有了动物之王的威严,只是因为它被关得太久,吃得太饱,早就丧失了饥饿感。于是,看起来更像是一只长大的猫。人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感觉生活无趣,只是因为他吃得太饱,没有了饥饿感,对事物丧失了兴趣。因此基层员工只有保持适当的饥饿感,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不被企业淘汰的员工。
2、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制定相应的目标,完成目标,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永远不要把工作当成负担,在工作中去做一名既尽心又尽力的员工。
3、“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这句话是华为人群体奋斗精神的生动诠释。华为是一个拥有数万员工的大企业,能提供电信级整体解决方案,每一次输出都不是单一的产品,往往是软件、硬件和网络整套方案的输出,一个项目就需要几个甚至几十个部门的合作才能完成,除了科学和合理的流程,更需要所有华为人团结一心、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次高品质的输出,只有所有人都目标一致,朝着一个方向用力,互相支持、互相救助,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工作上的合力,才能在和那些已经拥有百年历史的行业巨锷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团结一致,胜败一心,才能使一个数万人的团队愈挫愈奋,越来越强!举杯相庆是一种愿景,拼死相救是一个誓言,合起来就成为一种精神和信念,是华为人团结奋斗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反观在我们的工作中,员工把工作干好了,我为他们高兴;他们干的不好,主动的去帮帮他们。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团队更加团结,积极向上。
三、“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谈到管理,那么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里?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其实就是无为而治。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资本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人为的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引导、制约,使之运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管理者的职能主要包括:
一、应具备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必须有清晰的工作方向,善于在纷繁的事务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把握实现目标的合理节奏与灰度。
三、要有全局观,要在任务安排上看的很清楚,分清轻、重、缓、急。
四、具有群体奋斗精神,要做羊群中的那只带头狼,不能做狼群中的那只带头羊,在团队中要起到带头作用。
以上是我读完《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的一些感受,这本书的精髓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远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描述的完的。以上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时期再去重新阅读,会有不同的体会。在未达到一个层次之前,提前掌握这个层次的理念,虽不能完全体会,但可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这本身也是一种启发。正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黄骅南通信工队:董明
2015年4月17日
第三篇:刘义明学习新课程标准小学第一学段识字写字心得体会
小学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教学法
——学习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永乐镇午峪小学刘义明从2001年7月,语文新课标实验稿正式颁布至今,已十个年头过去了,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又通过2012年9、10两个月的学习。作为在一线工作20多年的语文教师我在这次新课标的学习中,也得到了不少收获,我对新课标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所得总结如下:
新课标在这次修订中,首先坚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实践能力。3.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次坚持了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坚持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
一、更加强调了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小学6年,要背优秀诗文160篇,古诗词75首。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课内得方法,课外求发展。
二、大力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用更多的时间识字写字。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语文标准》第一学段识字量有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减少了写字量,并
强调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对于第一学段写话也降低了要求:由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变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降低了要求。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
三、强调识字方法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我认为新课标强调“多读少写、认写分流、一读代写”,“主动识字、独立识字”,“汉语拼音作为工具”方法特好,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汉子,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书空、指读、同桌互相指读、青蛙蹦读等识字方法效果也特加。
四、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能力
新课标有一个亮点,就是回答了“语文是什么”这个问题。课标直接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教学的要求就是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五、加强儿童阅读
儿童阅读要进课堂,给时间、给机会。儿童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方面,学生从自己读书中学到的要远远比老师教的多。
以上是我对新一轮语文课标关于识字、写字心得体会。今后还需要我们继续学习,课标明确了,在今后教学实践中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