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班会感受
拥抱亲情 感恩父母
初一三班 沈良珍
“拥抱亲情 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观摩课,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使我感触很深。以下就是我对该班会活动课的几点感受与体会。
一、从整个班会课的开展来看,流程清晰,环节紧凑。
班会有三环节即“回顾篇——走进亲情、拥抱篇——体验亲情、行动篇——回报亲情”,以“情”带动贯穿始终。同学门积极参与响应,表现形式多样,有小品,有讲故事,有诗文朗诵,有小合唱等,特别是最后同学们用对爸妈的祝福做成的“感恩树”将班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表现了同学们对这一活动的重视,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丰富的一面。
二、从班会课的氛围来看,感情真挚,天地动容。
孟老师把主题转化成任务,并分成了一个个活动,引领学生的认知,提升情感。既重活动生成又重情感体验,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讲述自己被父母感动的故事,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动!从学生们平凡而又真实的故事里,我感受到了这些学生的内心的激动,生活中一向不爱向父母说声谢谢的学生们,这些生活中的琐事,他们却讲述得那么真切,生动,使得在场的同学们都潸然泪下。这个场面使我们在座的班主任都感到心酸,为之感动,心灵仿佛也受到了一种震撼。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父母的恩情,在平凡的小事中接受思想教育,完成感情的升华,从而来端正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使我受到了启发和感悟。
三、从班会课的目的与意义来看,切合实际,引起共鸣。
本次班会主题以感恩父母为主,目的要让同学们懂得父母付出的艰辛,学会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并学会如何感恩父母,从而激励同学们勤奋学习。我相信,通过此次班会,加强了同学们的感恩意识。能够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这次班会之后,同学们的思想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台阶。我们要感恩于父母,是他们赐予我们养育之恩,其实回报于他们的并不一定非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从帮他们做家务开始,抑或是平常日子里一句贴心的话语都是最好的形式。感恩不只是口头的,更重要的在于行动,感恩从现在开始。
四、针对这节班会观摩课,说说我的收获与体会。
班会课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作为班主任应该多些指导,多些鼓励,多些支持学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一节好的班会课,不在于排场要多铺张,形式要多丰富,而在于学生能否从中有所体会,有所感受,有所收获。班会课后,班主任应该就该班会进行必要的总结,点出重点,或给学生一个温馨的提示,或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指引,或给学生一个暖和的祝福,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此次“拥抱亲情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观摩课的一些感受与体会。这是一次感人的、优秀的、成功的班会课,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希望今后能够把本班的班会工作做好,通过班会让学生达到锻炼自我的目的,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篇二:主题班会感想
“放飞梦想 立志成才”主题班会感想
如期而至,我们12人资一班在2012年10月26日下午顺利开展了以“放飞梦想,立志成才”为主题的班会。
在整个班会上,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共同欣赏的电视剧小片段《风雨哈佛路》中的每个环节。片段中主人公对知识的渴望,对哈佛大学的执着追求,让我回想起我读书以来的一幕幕。想到自己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年代,有宽敞的教室,有完整的设备和杰出的老师,仍然没有全力以赴,偶尔会有逃课的现象,心中不禁产生内疚之感。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努力为我考研之路而奋斗。别人说大学是快乐的天堂,而我说大学是求知奋进的殿堂,一个在大学里失去理想、失去目标的人,她的人生将如浮云,飘忽不定。另外黄同学的团日活动总结也令我颇有感慨。想起团日活动期间的一幕幕,心中的感慨油然而生。虽然整个团日活动有过眼泪,有过欢声笑语,有过迷茫,有过坚持与执着。虽然在团日活动期间,我们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但是我们共同面对,携手奋进,为团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努力。我想,这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希望在以后的每一个活动中,同学们都能默默配合,共同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不断总结和创新。
学习委员对我们班开学以来学习情况的总结中,我的想法与之颇有不同。回想起近两个月来的学习,我有过迷茫,有过动摇啊,但我在不断地调整过来,现在已基本上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再想想班上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我觉得并非像她说的那样糟糕。从同学们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对疑惑的大胆提问与讨论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集体。就拿高等数学来说吧,很多同学都会积极讨论和总结规律。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睡觉等现象还是极少见到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对班的学习总结,不能老从鸡蛋里挑骨头,而应该更客观、更真实地去评价。篇三:主题班会感想 主题班会感想
观看了感恩老师主题班会后我受益匪浅,学到很多实践知识。
现在的学生,受外在环境原因的影响很大,就其心灵来看,普遍都存在有“情感冷漠症”,有不少人最终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沦落成令人遗憾地人,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要想改变现状,深入学生的内心,我们可以通过班会这道渠道去努力缓解现状,以唤回同学们回报爱心的良知,唤起他们对学校、老师的热爱之情,以此为契机,让学生们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观看了这次主题班会,发现这次主题班会,具有如下特点:
1、主题突出。每次活动都应有个突出的主题,并能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展开活动。这次主题班会的节目、活动的编排紧紧围绕“感恩老师”这样一个主题,有着它特殊的意义。
2、形式多样。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形式多样,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并围绕主题进行配乐朗诵、小品表演、交流发言??寓教于乐,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升华。
3、学生自主。主题班会的每个环节都能反映学生相当的主题意识、自主能力和表现才能,学生是活动的主人,主持、表演、展示等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展现。而作为班主任,我只是在幕后默默得欣赏、及时地指点,将学生充分调动并积极参与到策划设计、自主主持、总结评价等活动中,展现他们的才艺、挖掘学生的潜能。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理解、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总之,班会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从班会开始抓起,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篇五:主题班会听课感想
主题班会听课感想
今天,听了五个班的主题班会课,每一节课都精彩纷呈,感受颇深。精心选题。在活动中,每位班主任精心选题、精心设计班会活动方案,关注社会、学校、家庭的现实生活,突出情感、态度教育。5节班会课,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寓意深刻,内容具体而不空洞,能针对本班学生存在的实际设计问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重点突出,能用学生易于接受的道理和事例说明问题,言之有物,贴近生活,激励人心。
活动形式新颖多样。通过讨论、讲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凸显学生的认识力、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明辨是非,接受教育,净化心灵。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合理,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各环节与达成目标联系紧密,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同时,又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见解,有特色,有创新,能展示自己的班级风采。孩子们活动形式多样,效果良好。从教学设计方面分析,整堂班会课都贯彻了互动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上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梁老师通过视频、歌曲、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怀,并且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表达情感、展现自我、感恩母亲。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回忆往事,然后亲自对妈妈说心里话撼动人心,全班齐唱《有你的地方是天堂》一歌为主题班会掀起了一次小小的高潮,各个环节配合适时的小结,使各部分显得流畅而又层次分明,主题班会活动安排有序,一环紧扣一环,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倾听者,点拨者,学生是主宰。结束时教师的寄语则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总结作用。从于老师一个个精彩的创意和快乐的片段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她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行业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生、育人、服务、奉献这八个字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她过人的智慧深深的触动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回头想想我也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用心用情的耕耘,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第二篇:《感受幸福》主题班会
感受幸福
班会主题:感受幸福 班会背景:
幸福,是一个老话题。在不同的时期,不同领域的人们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而学校教育应当“教育人以健全合理的幸福观,并使人得到幸福的感受”,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幸福的人,必然善于认识幸福、寻找幸福和放大幸福。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会将自身投入到集体中去,享受到更大的幸福。班会目标:
1、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细小常态的幸福。
2、学会从奋斗过程中寻找幸福。
3、懂得幸福也能在帮助别人中得到放大。班会形式:情境体验、分享交流 班会过程:
C:整队:全起集合,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
C:(跑到老师处)报告辅导员,5.1中队应到37人,实到37人,报告完毕。请指示。(辅导员敬礼,接受报告)
C:出队旗,敬礼,礼毕。齐唱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C: 请回自己的座位。(学生坐好后)请辅导员讲话。C: 有请主持人A、B上场。A:人人都在渴望幸福 B:人人都在享受幸福。
A: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 B:幸福有时远在天边,有时又近在咫尺。
A:可幸福到底是什么,这问题可难住了我们的小明。B:请欣赏情景剧《小明的苦恼》
小明是一名五年级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妈妈都为他准备好一些水果,让他吃了再做作业。今天,小明回家后,妈妈照例给他削好了苹果,给他端过来。(妈妈:乖孩子,快吃点水果,吃了好做作业。)小明漫不经心的吃着苹果,翻出作业:作文《幸福》。小明(苦着脸):唉,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我怎么没感觉呢?
A:这就是小明的苦恼,(多媒体展示: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对着B说)我觉得我们该帮帮他。
B:恩,不错。不知道我们伙伴们对于幸福是什么有什么看法?也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来帮帮小明。(抽学生回答)
A:看来我们的看法还挺多的,我们也收集了许多图片,请大家观看大屏幕。
B:(观看完每一组图片,就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幸福是没有饥饿)想一想,从他们那里,你感觉到幸福是什么? A:(没有战争)B:(有好的教室)
A:(活着或得到别人的帮助)
B:同学们,此时此刻,幸福在我们的心中是沉甸甸的。
A:伙伴们,那现在,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可能是觉得我们很幸福)
B:那现在我们就通过一个小活动来体会我们身边的幸福吧!(削苹果比赛)(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A:大家参与活动的态度真积极,看来我们已经沉浸在幸福中了。B:哦,我还觉得我们应该从这次活动中体会出更多的幸福。(端出刚才小明妈妈削的那个苹果,作比较,体会幸福)
A:同学们,你现在能帮小明找到幸福吗?(指名学生回答)B:其实呀,我们也有很多幸福,不信,大家看看大屏幕吧!(播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照片)A:伙伴们,说说你们的幸福吧!(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B:的确,我们的幸福有很多: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 A: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 付出更是一种幸福…… B: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也是幸福。A:幸福是心灵的感觉。B: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A: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只要你用平常的心去看待得与失,学会感悟生活,感悟幸福,幸福就在我们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地方,等着和我们拥抱。
B:而我们往往都是忽视它的存在,所以它就只好在我们不断的抱怨声中悄悄的走远。希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体会幸福》,同学们能够认识幸福,感悟幸福并去不断的创造幸福。
A:让我们用一首歌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吧!请欣赏歌曲《幸福在哪里》 B:请辅导员作总结。(老师发言)
A:谢谢辅导员对我们的鼓励,我们一定会好好的去感受幸福,传递幸福!现在请允许我宣布,五一中队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全体起立,退旗!
第三篇:班会方案:感受父母主题班会
一走进初一(5)班教室,发现教室里坐了很多人。原来,这间教室里,不仅有即将参加主题班会的孩子们以及前来观摩的各年级班主任,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孩子们的父亲或母亲。人很多,有点摩肩擦踵的感觉,刚好营造出一种亦庄亦谐的氛围。看来,张福老师在班会设计上动了很多心思。
主题班会开始了,张福老师带着孩子们给大家问好,然后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和孩子们一起来谈论父母,感受父母,体验父母的爱。这有点出 乎我的意外,因为头一天张老师和我们集体备课时,他的班会设计不是这样,他原本安排的是让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主持人先来一段“震撼人心”的诗朗诵,可现在没有了学生主持人,主持人变成了张老师。我们为这种改变叫好!因为我们觉得原来的设计有比较强的表演色彩,需要改变,而且在这个细节中我们看到张老师虚怀若谷的精神,他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勇于去改变。
张老师已经做了四十多年的儿子,也做了二十多年的父亲,这种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他对“感受父母”这个主题有切身感受,驾驭这个主题班会也游刃有余。而且令我没有想不到的是,高高大大的张老师说起话来和颜悦色,颇有慈父之风范。而且张老师很会讲故事,他选了《苹果树的故事》,用图画制作成演示文稿,再配上音乐,让一个女孩子给大家朗诵,很感人。联系为人子和为人父的经历,“我”蓦然发现那颗苹果树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许它不高大,也许它不富有,但它会倾其所有爱护自己的子女。
张老师在班会中还呈现了自己所做的一次调查的结果。他列举了若干种孝顺行为,让孩子们自己给自己评分,同时让父母们也给孩子评个分,最后做了对比,发现父母的评分远远低于孩子自评得分,由此告诉孩子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真可谓用心良苦。
总体来说,在张老师的主题班会中,我一直感动着,同时也思考着,如果张老师在某些细节上做一些调整,也许效果会不同。这些思考有: ○ 张老师给孩子们呈现了一系列体现父母之爱的图片或照片,其中汶川地震中的几张照片非常感人,效果很好。同时我也在想,如果张老师在其中穿插几张由家长提供的照片,比如班里同学小时候在妈妈怀里的照片,或者骑在爸爸背上的照片,因为是班里同学的照片和故事,离他们比较近,可能更容易抓住孩子们的心,更容易让孩子们产生共鸣和体验。
○ 张老师让孩子们用“父爱„„,母爱„„”来谈感受的时候,孩子们很激动,但我总感觉像是在上语文课,孩子们在造句或者写作文。而且我课前浏览了孩子们写的有关父爱或母爱的文章,发现和班会中孩子们的陈述惊人地相似,都是在脱离生活“写”散文,什么父爱如山了,什么母爱像寒夜里的一盏灯,照亮我回家的路„„,等等。于是在这个时候,我破了规矩,主动示意张老师给我一个发言机会,我只是希望用我的发言引导孩子们说点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真实体验,把父爱母爱的分享进行得更彻底,更真实,更能令孩子们有所触动。如果张老师也像我一样引导一下孩子,可能效果会不一样。
○ 张老师所做的调查是真实的,反映了当前亲子关系的真实状态,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但用在让孩子们去体验父爱母爱,学习感恩和孝顺的班会中,感觉像给孩子“当头一棒”,孩子们会不会感到挫败呢?如果我们让父母写一写,或者现场说一说“令我感动的”,表明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的真实故事,从正面教育孩子,可能效果不一样。而且,透过这样一个调查,我们惊讶地发现,很多父母可能不会理解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对孩子们的要求有苛刻之嫌。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对自我的认同正在经受挑战,他的亲子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可父母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用孩子还小的标准来思考问题,可能会使亲子沟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需要教育的不仅有孩子,还有这些忙忙碌碌、爱着孩子却不被孩子理解的父母们。
第四篇: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
一、活动背景: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虽然热切盼望清明小长假,但据我的初步调查不少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祭祖是老人的事,甚至认为是封建迷信,而扫墓则是出游的幌子,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增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三、活动时间:2013-4-
1四:活动地点:本班级
五、活动准备:
1、清明节习俗活动片段,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爱国烈士图片、哀乐、白色、黄色、紫色皱纹纸、铁丝、剪刀、包装纸、空白花圈等。
2、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清明节有关知识、资料、图片等。、每位学生调查自己家的家族史。、每组选若干名学生参加“清明知识知多少” 比赛,准备竞赛的题目。
六、活动过程
班主任: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仅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马上就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活动我们举办了这次班会.。
(一)利用竞答交流的形式让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
1、引导学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生:简述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略)
生: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更能深入领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2、指导学生领会清明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
班: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最主要的还是祭祖扫墓。
播放清明节习俗活动影像资料或展示有关图片,最后播放一组民间扫墓、祭祖图片或影像。
班:看了最后一组图片影像,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对待我们的先人我们该不该缅怀,该如何缅怀?(全班同学分成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口答)
总结:清明祭祖不可少,扫墓祭祖”可以帮助我们“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理解自己生活和事业基础的真正内涵,能激发人们勇于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斗志,更能体现人类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精神。扫墓祭祖可以促使我们加深对自己生命原本的认识,让每个生者都牢记自己身世的渊源、了解自己生命的脉络。总之,面对先人的照片或墓碑,表达浓浓的思念和真诚的敬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祭祖方式:寄托哀思的同时也要爱护城市环境,采取鲜花、水果、网上祭祀等“低碳”的文明祭祖方式,不随地燃烧纸币等祭祀用品,不乱堆乱倒等。
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族,并交流自己在清明节与父母去扫墓祭祖打算。
班: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们还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一个家族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纪念他们。除了拜祭我们的先人,我们还要祭拜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
播放爱国电影(淮海战役)片段请同学们观看,并谈谈历史上为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与我们现在和谐生活的关系。学生五人一组交流观后体会、学生推荐代表谈谈体会.生:明确没有他们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谐,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班: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题,但不是全部,还有吃青团、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的有关知识吗?下面全班按课前布置分
成两组互相提问,答对问题最多的一组获胜。
3、指导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问题如:有哪些体育活动?秋千最早叫什么?荡秋千有什么好处?
蹴鞠是一种什么游戏?谁发明的?什么叫探春?为什么要植树?为什么要插柳?戴柳?祭祖时一般在什么树合适?等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抢答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清明节的习俗,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清明节的氛围,领悟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人文内涵,并在思想上明确怎样才能过一个文明的有意义的清明节。
二、指导学生扎白色、黄色、紫色的纸花如百合、玫瑰、菊花等,一生做单独的一朵,一学习小组做成一束,两组以上做成一个花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与美术结合起来,让学生用自身的能力去缅怀先人烈士更有意义。
三、模拟祭扫烈士现场:
奏哀乐,全体学生默哀1分钟表达自己对先人及烈士的悼念,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具体行动缅怀先人烈士,让学生的情感在具体活动中得到升华与提高。
第五篇:感受高三超越梦想主题班会
《感受高三
超越梦想》 主题班会
高三(2)班
2012-4-20班会目的:感受高三,超越自我,鼓舞士气,增强自信,扎实备考,讲究方法,团结一致,全面提高,顽强拼搏,争取成功。班会安排:
(一)一封家长来信
(二)五篇学生发言
(三)班主任主题发言——《感受高三 超越梦想》
(四)两首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超越梦想》
主 持 人:
班会流程:
播放视频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Hostess: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高三(2)班主题班会《感受高三 超越梦想》现在开始。
Host: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是高三学子了,我们正在经历高三。让我 们携手前进, 共同感受高三,超越梦想。
Hostess:两年前我们心怀梦想来到学校,开始了高中三年的旅程。一路走来,我们不曾孤独。因为一路上有你有我有他(她),还有我们的老师和父母。下面请老师带领我们一起感受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厚爱和期待。
老师:(略)
Host: 父母永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父母为我们付出太多的辛劳。我们要用辛勤的汗水、骄人的成绩回报父母的期待和老师的关爱。下面请蔡薇同学发言——《面对高三》
蔡薇:(略)
Hostess:面对高三,我们奋发努力,无怨无悔;迎接高考,我们豪情满怀,梦想成真。让我们带着梦想去追寻美好的未来。下面请袁稳同学发言——《梦在远方》
袁稳:(略)
Host: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既然经历高三,就要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下面有请郑梦圆同学发言——《既然》
郑梦圆:(略)
Hostess:心怀希望,放飞梦想。理想与现实相遇,擦出的就应该是奋斗的火花!下面请符晴雯同学发言——《高三!高三!》
符晴雯:(略)
Host: 奋斗实现梦想,奋斗成就人生。奋斗高三是我们难忘的经历,金榜题名是我们坚定的追求。下面请陶伟同学发言——《奋斗高三》
陶伟:(略)
Hostess:经历高三,感受高三;追求卓越,超越梦想!我们是为上大学而来,我们人人都能成功。下面请高老师和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高三,用行动去超越梦想。——《感受高三 超越梦想》
老师:(略)
全班同唱:《超越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