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渤海精神”永留存
“老渤海精神”永留存
——参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有感
每年七月鹊华水厂都会对厂里所有党员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鹊华水厂所有党员驱车来到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进行参观学习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94周年,坚定新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缅怀党的历史,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渤海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我党领导的重要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山东三大战略区之一。在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时,更作为全省唯一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地区,成为华东战场的大后方,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鹊华水厂的所有党员们依次参观了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的三个展区,聆听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回顾了革命时期的斗争历史,体会到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革命先辈们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也让我们所有党员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充分感受到了先辈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
在整个参观过程,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伪军还乡团,疯狂反扑的时候,敌人丧心病狂把我们的革命群众当街拉出来,用铡刀铡成三段。我看介绍上写的是“刘胡兰式的女英雄”,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位名叫吴洪英的女烈士,牺牲的时候,要比刘胡兰还早一年多。就是为了保护我们革命事业,宁死不屈,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即便是粉身碎骨也绝不反悔。这还只是一个个例,广大的老渤海区人民,更是将老渤海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为新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党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老渤海子弟兵追随大部队挺进东北,驰骋胶济,逐鹿中原,挥师戈壁,飞渡长江,一直把红旗插到天涯海角,把营盘扎到西北边陲。支前民众,车轮滚滚,踊跃向前,配合我军主力作战。
当我们参观结束观结束后,鹊华水厂的所有党员纷纷表示,虽然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已离我们远去,社会环境也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老渤海精神却永不过时,始终与时俱进。今后,要把老渤海精神带到工作中去,树立爱岗敬业、优质高效、争先创优的思想,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供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老西藏精神”浅谈
“老西藏精神”浅谈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与西藏革命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驻藏部队几代官兵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英勇奋斗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老西藏精神”的实践者、推动者,我理解,“老西藏精神”从本质上说,既是团结进取,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和信心的最好诠释,更是同心同德、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实践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老西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内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行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扎根西藏、奉献西藏、建设西藏。“老西藏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第一,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坚定政治立场。“老西藏精神”的最集中表现就是爱党、爱国。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
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在反对分裂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认识统一、表里如
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
第二,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位党员干部,都来自老百姓,依靠老百姓,得益于老百姓,理所当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热爱老百姓,关心老百姓,把服务老百姓、造福老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区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困难,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三,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做奉献。我们每位党员干部各自岗位不一样,职责不一样,分工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要顺应各族人民的新期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事一件事做起,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抓实。弘扬“老西藏精神”,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开展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区党委常委会已经做出了表率,我们作为基层部门,更要
第三篇:老区精神永放光芒
老区精神永放光芒
————赴革命老区学习心得
革命圣地延安、西柏坡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
在2005年的春天,我有幸随公司组织的‚保持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考察团‛赴革命老区延安、西柏坡参观学习。4月2日,我们一行38人在公司纪检书记郭振亚、副总经理张向东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7天的红色之旅。
一、西柏坡
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西柏坡。汽车刚驶入平山县,就看到了公路两旁竖立的大幅标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些红色标语显示了西柏坡的与众不同。走进西柏坡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目睹那简陋的桌椅子、书架、土坑、木床,对领袖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被他们艰苦朴素的高尚精神、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地感染;迈进仅有四间房的中央军委作战室,看着那挂在墙上插满小红旗的作战地图,仿佛看到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在地图前,一手拿烟,一手指着地图,在向周总理、朱总司令讲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战略构想。正是在这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军事指挥部里,毛主席他老人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指挥了亘古未有的最大的人民战争。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算是这里最大的建筑,在这简陋的会议室里,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 1
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作了几条规定:
一、不做寿;
二、不送礼;
三、少敬酒;
四、少拍掌;
五、不以人名作地名;
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但西柏坡精神并不局限于此,在更宽广的意义上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始于井冈山,延续到瑞金。以后,这种精神集中地体现在延安,再到西柏坡。
1991年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西柏坡,走进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环顾着这简陋平房里一目了然的陈设,沉思良久……随后挥毫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军事博物馆教授王聚英、西柏坡纪念馆副教授贺文迅等专家与学者指出,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为适应全国解放斗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精神,它主要包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善于打破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进取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核心是革命到底、‚两个务必‛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凝聚起来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几十年来,西柏坡精神一直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从‘两个务必’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再到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党魂,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02年12月5日—6日,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胡锦涛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同志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并深刻地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随着讲解员参观了每一个展台,大家听得很专注、很仔细,许多同事还在记录和拍照。展览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历史博物院的讲解员又祥细为我们介绍了‚西柏坡精神‛的由来以及在我国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参观,我们加深了对‚两个务必‛和‚西柏坡精神‛的理解,坚定了对党和国家的信念。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牢记‚西柏坡精神‛,努力遵循‚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不骄、不躁、谦虚、谨慎,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延安
我们于4月6日到达了延安。延安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1935年10月,党中央领导的中央红军经过长征达到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红色革命的中心,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
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人民驱倭寇,缚苍龙,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独立、解放的史册上写下了最光辉的篇章。滔滔延河,承载了民族的负重;巍巍宝塔,唤起了备受欺凌的人民。‚窑洞大学‛培育了一代治军治国的英才;土窑洞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煤油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党在这里从幼稚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从这里高高举起。
陕西省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忠全说:‚延安精神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进化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热火朝天的日子中,延安精神都像一把光芒四射的火炬,引导和激励我们党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延安精神的精髓和基本点是:坚定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发扬延安精神。多次告诫延安的革命精神不要丢,强调中国革命离不开延安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延安精神。
党中央在延安时代的岁月虽然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远离而去,但延安精神却不因时空限制而过时。我们的同志在参观后纷纷激动地说:‚延安是珍贵的精神宝库。在这时里使我们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就一定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富裕、文明、开放的现代化强国。‛
在返回的路上大家讨论认为,通过此次参观,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只要我们始终牢记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我们的党就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祖国就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颠。
第四篇:学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学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有这样一位战士,他没有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但他的名字却被人铭记于心。有这样一种精神,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正变成一颗珍贵的火种,代代相传。这位战士,叫做雷锋;这种精神,叫做雷锋精神。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便取出只有203元的存折,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赠200元,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而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深情,只好收下一半。另一百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赠够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可平时却舍不得买一瓶汽水解渴。
雷锋叔叔虽在22岁时就不幸去世了,但他那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都将是我们新世纪学生所应该体现并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的!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3月,这是文明礼貌月,3月5日,这是学习雷锋的纪念日。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朝着他的那句名言去努力奋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其实,雷锋精神就在你我的身边,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也许,这些事,或许很渺小,或许微不足道,可能是帮助家长干家务活,可能是在公交车上为老爷爷、老奶奶让座,也可能是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但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那顽强拼搏、不怕困难、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他是一棵树。他犹如松树,不怕风吹雨打,四季常青;宛如柳树,插到哪里都能生存,紧紧与人民连在了一起;仿佛白杨,虽身在边疆,却无私奉献。我们应该继续踏着雷锋叔叔的足迹,继续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永远的传承下去,人人争当一名有道德的光荣的优秀少先队员。
尽管时代在变,但雷锋精神并没有改变。为了明天更加美好、和谐,让我们齐声呼喊,让雷锋精神永保活力,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第五篇:五四精神永放光芒
“五四”精神永放光芒
一、“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 “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
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展开了爱国活动。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又下达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分组出发到街头演讲;6月4日出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两天内竟有近千学生遭到逮捕,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大力声援北京学生。特别是上海工人从6月5日起发动了有六七万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南京、天津、杭州、济南、武汉、九江、芜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为之震惊,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10日宣布“批准”曹、章、陆三人“辞职”。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胜利地告一段落。为纪念5月4日学生运动,把每年5月4日定为“五四”青年节。
二、“五四”青年节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创造并留下了值得让几代人学习和自豪的“五四”精神。现在,我们中国不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国家,当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当中国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尊敬和重视,作为中国人更应歌颂五四精神;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更需倡导五四精神。
三、“五四”青年节倡导的精神
“五四”精神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与进步,是“五四”精神的基础和源泉。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任何时候、任何历史条件、任何社会背景下,都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怀,更不敢忘掉。一个没有“爱国”情怀的民族是不可兴旺发达,一具没有“爱国”思想的国家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顶峰。
“进步”思想对于一名青年来说,意味着不断进取、永远向上。忘记进步,就意味着落后。只有追求进步,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有今天幸福生活。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与动力。民主,是一个国家和谐有序、健康发展必备的条件。没有民主的氛围,没有民主的气息,这个国家就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科学,则是一个国家振兴、发展和强盛的不竭动力,一个科学氛围不浓,科学创新不多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发展和强大。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要充分利用好今天的大好时光和优越条件,学科学,学技术,学管理,学理论,掌握本领,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提高觉悟,为祖国的振兴和繁荣出力加油。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就是要求青年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力量,让青年当家作主,发扬“五四”精神,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