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课学习体会
微课学习体会
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
1.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复学习,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学习时间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因为微课时间十分简短,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主题明确,只有一个,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
3.互联网发展是大趋势,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崛起,网上学习、手机学习或许会成为日后的主流学习方式,而微课正是适应了这种改革趋势,走在发展前沿。
4.微课程可以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学生们可以自定学习计划,按照自己的步调来安排学习内容,自己搜索,自主检测,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元认知能力。
5.微课时间的简短催促和鼓励教学者在设计和呈现微课时学会简洁。
第二篇:微课制作设计学习体会
微课制作设计学习体会
文科组 沈细雅
此次培训将微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让我思量较多。在学习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何为微课。过去的培训不需要制作微课,我们学校也没有谁制作过,所以它是一个陌生的东西。然而通过吴让军老师的细心教授,我真正理解的微课的含义,也明白了微课在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微课制作教学的一些体会。
微课是我们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1.微课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左右。
2.微课内容少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第三篇:微信学习体会
微信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陇中 方世渊
刚接触,既好奇又疑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觉得里面的内容不详尽,又到其他网络搜索,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当欣赏了很多微课,个人感觉很简单,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是确定微课的知识点。正是复习期间,就选个习题试试。信心满满地开始录制微课了„„ 只有试过后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整个录制过程我都快要崩溃了,“意外”太多。重录了N多遍,好不容易吧,在再也不想录了的念头控制下,保持了点理智,完成了录制过程,点击“保存”,这下是大功成了吧?可是不知道它被保存到哪去了,当时心里的急啊,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搜索程序和文件,找不到。这个录制微课的软件几乎是英文,咱不懂啊,再找开它,反正是稀里胡涂地,那个认为消失无踪的东西又出来的刹那间,心里真是比捡到金子还更高兴。记录下令人“抓狂”的微课录制过程,对初探微课的老师说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先把录制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吃透,再来实践哦!
第四篇:微贷学习体会
微贷事业心得
我有幸被总行安排到微贷事业部进行微贷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这次培训采取的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就是将上课跟扫街营销穿插起来,我们学员每人都安排了各自的师傅,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师傅就带着我们出去营销客户,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感悟良多。就这段时间的培训我想做一个小结:
一、什么是微贷?
微贷是额度微小的贷款,微贷是面向特定客户群的贷款,是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规模私营企业主(包括小商贩、小型服务提供者、小生产商和农民等)授予一定金额的贷款额度,借款人在约定的额度、期限内将资金用于日常经营活动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
二、我们如何做?
1.打造专业营销团队。微贷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营销团队,我们微贷业务的营销是向客户传播信贷知识,传送帮助客户成长的理念,向客户输送诚信合作,互惠互利意识。几天接触下来我能感受到师傅们个个都是营销能手,当然我们做徒弟的也不甘示弱,在营销过程中我们也能够细心观察,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管理模式、资金结算方式等。通过客户的经营方式再结合我们的微贷产品跟客户作出了向有利于共同成长,诚信合作方向的交流和沟通,获得了客户的肯定和信任。
2.进行专业的调查。客户有了资金需求,我们必须对客户进行调查,对调查客户的行业、规模、贷款用途进行综合分析。让客户提供必要的单据跟资料,我们要对客户的经营情况、管理组织结构和发展历史做相应盘点,了解客户从事本行业的时间地点盈利等。之后进行财务信息调查。调查过程中要注重识别客户的经营细节,盘点客户原材料、存货等资产项目,计算销售额、毛利率、净利润、月可支等数据,现场核实应有权益与实际权益的偏差。调查中必须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勤问、勤观察、勤思考,迅速判断客户的关键信息并能够迅速判断信息的真伪和数据的合理性。
3.作出精准的数量分析。通过对客户(担保人)的基本信息、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三种信息对客户进行精准的数量分析。基本信息方面,客户的还款意愿是最重要的,我们分析的内容包括客户年龄、婚姻状况、客户是否是本地人、客户的社会地位、客户的性格特征、教育水平,他人对客户的评价、客户是否有不良嗜好、不良记录、客户是否还有其他收入或支出等; 经营信息方面,了解客户为什么经营当前的生意,未来的经营计划是什么,包括客户的经营经验、客户经营记录的获取、贷款用途等;财务信息方面,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固定资产、其他等;损益表中的营业额和经营业务的季节性、原材料的采购与生产成本、经营费用和其它收入;负债按时间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银行借款及其他应付款等。以往银行要求客户提供可靠的财务报表,而在我们微贷理
念中,是客户经理根据多方面收集来的财务信息,从而做出相对规范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并且通常比较重视表外资产和月可支配余额。4.理性量化的审批标准。贷审会对客户经理分析情况进行反复审查、反复询问,逻辑推理与检验,全面审查调查报告的可行性,通过反复的对比和检验每个科目数据和风险点,确保调查报告的合理性,真实性。调查客户经理、贷审会委员对调查、审查审批手续负责到底。
5.动态的贷后管理。贷后管理是微贷工作成功收回贷款的主要任务之一,动态的贷后管理,现场进行查看资金的真实用途确保与贷前调查分析结果、未来经营预测情况相一致。让客户经营情况时刻掌控于我们客户经理心中,积极及时与贷款人担保人沟通,直至贷款完全归还。如果客户经营和还款情况是预期中的良好客户,说明客户是值得长期合作的客户,在未来的合作中银行可对其适当提高额度继续扶持客户夸大经营生产,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帮助客户做大做强。
三、未来的发展。
通过短期的学习我对我行微贷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虽然我行的微贷事业部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但我们拥有一支年轻活力的优秀微贷团队,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微贷运作体系。接下来我们要在营销上面继续下功夫,扩大营销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要开发多元化的微贷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将“微贷事业”打造成为我们行的一个具有强劲竞争力品牌
第五篇:微课是什么
微课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发表自己的看法 基本含义
一、“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草根研究、趣味创作。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7)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8)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笔者初步将 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如表1 所示): 表1 微课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常用教
分类依据
学方法 讲授法
类型 讲授类
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这是中小学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
适用于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检查知识。
适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
微课
适用范围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谈话法 主的方法 问答类
(问答法)启发法
启发类
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讨论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 方法
练习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实验法
实验类 讨论类
适用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适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尤其适合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适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类微课较为常见。
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戏剧化的模仿表演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
演示类
练习类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表演法 教学方法
表演类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适用于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法 类 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以引导探法
究为主的方法
探究学习法 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它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类 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适用于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探究学习设,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类 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区域微课资源的开发 1.内容规划
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形成建设规范和体系,避免重复和无序开发。内容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本地区使用的教材,组织教研员和一线学科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各年级的知识点谱系,在征求意见后统一发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
2.平台建设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 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
3.微课开发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4.交流应用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证书。请有关单位积极组织,认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