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5:3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

第一篇: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社会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观念变更的形势下,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设备屡次更新,医院想方设法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但是在现实中,医患关系还是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有些地方,医患之间甚至是极度的不信任关系,甚至于有时候水火不容,互为敌对。医学生刚进大学时候,老师就给他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在病人面前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不要多管闲事,不要说错话,提防病人抓住把柄云云。而病人在诊疗过程中,一旦发生自身利益受损,也会极度敏感和激动,拼命擦亮眼睛来寻找医生的过失。

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表明: 2013年6~7月,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相关调查: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20~30例;二级医院每年发生医疗纠纷一般在5例左右;而赔偿的数额三级甲等医院一年一般在100万元左右。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现象;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不缴纳住院费用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福建、湖南、江西等地还接二连三地发生过患者杀医生的恶性事件。

医患暴力冲突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近年来,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也有激化趋势。因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并确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数据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显得极为重要,迫在眉睫。

二、问卷内容

一、由于受调查形式以及调查对象的限制,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医方和患方对于“知情同意书”的了解程度;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医患双方对“知情同意书”所持有的态度有何异同。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在患者不了解“知情同意书”具体内容的时候,医方是否完全耐心地告知患者有关知情同意书的具体内容,并且患方在了解“知情同意书”的具体内容后是否充分执行。

2.患者对手术签字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态度。当患者一方拒绝签字时,医方应如何处理。

3.患方在意识清醒或者昏迷等一些状态下有无医疗决策的权利,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的权利是否相同。

4.在紧急情况下,如患者面临生命危险,医方可否在还未征得或无法征得患方同意的情况下全权决定(权断)强制治疗。

二、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针对患者进行调查,另一部分针对医生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题目为: 医方版:

1.性别、文化程度、所在科室、目前职称 2.您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怎样? 3.您作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您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责任主要在于什么? 5.您认为引起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哪方面的问题? 6.您认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是什么样的?

7.在您行医过程中,您认为自己对患者做到了真正的知情同意吗? 8.您认为医生应该以何种方式实施知情同意? 9.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医疗知情同意的作用如何? 10.在您看来,一下哪些人有权签署知情同意书?

11.情景假设:一名22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精神正常,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拒绝接受化疗,其父母迫切希望拯救孩子的生命,要求化疗。这种情形下您该怎么选择? 12.对待丈夫拒签,制妻子李丽云死亡事件,您如何看待?

13.针对“医生行善原则与实际情况之间有冲突”这一情况,您认为是否有必要通过立法,在一旦出现意外时免去当事医生的部分责任,以保障医生的相关权益?

14.有一女病人因宫外孕引起左侧输卵管破裂和腹腔大出血,术中发现右侧输卵管有严重的慢性炎症,考虑到患者若避孕失败,可能再次发生宫外孕,届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于是准备将右侧输卵管也结扎。医生当即征求了患者丈夫的意见,遭到患者丈夫拒绝。在此情景下,您认为医生应当怎么做

15.现在友谊中环送至医院,情况相当紧急必须马上开刀,但病人家属尚未到场签署之情同意书,假如您是以为医生,您是否要求立即开刀?

16.作为医护人员,您认为知情同意书需要如何修改,才能更好的促使医患双方互相信任? 患方版:

1.您是否听说过知情同意书?

2.您作为病人或家属是否签署过知情同意书? 3.您认为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4.您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是否理解所签署文件的具体内容? 5.如果需要医疗决策(如手术),您希望怎样与医生沟通并解决? 6.作为家属时,如果患者意识不清醒你是否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7.在特殊的情况下(如麻醉中或者危急情况下)您认为是否应该将决定权交给家?

8.如果患者在意识清醒时,由家属同意进行重大医疗决策后出现不良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时,您的接受程度?

9.如果患者在意识不清醒时,由家属同意进行重大医疗决策后出现 不良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时,您的接受程度?

10.您觉得受委托人知情同意能否完全代替患者知情同意?

11.您认为在有创检查方面(如胸穿,肾穿),家属是否可以代表病人意愿? 12.您认为在放弃抢救,放弃治疗方面,家属是否可以代表病人意愿? 13.如果您的家属有诊出重大疾病(如癌症)可能,您会向他(她)隐瞒病情吗?

14.您认为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15.谈到医护人员时,你最容易联想到的词是什么? 16.您认为下面的哪些途径有可能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

17.您认为当患者意愿与家属意愿发生冲突时,该尊重谁的意愿? 18.在以往就医疗过程中,您是否为医患关系困扰过?

19.您在以往的就医过程中与医护人员的关系,整体来说如何?

20.您看到知情同意书中“医院概不负责”或“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的时候,您觉得这主要的作用是?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为:医方版28份;患方版39份。具体结果为:

一、医方版

1.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5:1;

2.所有人中本科学历比例为73%,硕士所占比例为18%,博士所占比例为3%; 3.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仅有个别为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医生;

4.对于目前的医患关系,58%的医生认为比较和谐,25%的医生认为目前的一环关系非常紧张;80%以上的人作出判断的依据主要为自己从医多年的切身感受,也有小部分从媒体报告中得知;

5.大部分医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为社会因素和体制因素,这部分医生占总人数的90%以上;

6.基本所有医生认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是“相互信任-理解-帮助型”关系; 7.调查显示,医生认为的最佳的实施知情同意的方式为口头告知和书面告知; 8.从医生的角度看,全部医生都认为知情同意书非常重要;

9.在情景假设中,由于签署知情同意书导致的事件,36%的医生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29%的人认为是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所致;

二、患方版:

1.调查对象中50%对于“知情同意书”不太了解,40%对于“知情同意书”比较了解,其中有62%签署过“知情同意书”;

2.患者或家属中有76%的人认为“知情同意书”主要意义在于让患者了解病情; 3.在遇到医疗决策时,80%以上的人认为应该由患者和家属共同与医生进行沟通; 4.作为家属,调查对象中有60%的人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另外一些人持不确定态度;

5.如果在医疗决策后出现重大的不良并发症时,有75%的人愿意部分接受,但仍有20%的人认为完全不能接受;

6.调查对象中61%认为主要由于从医人员的素质低下、自身修养缺乏所致;36的人认为是由于社会环境所致的从医人员的人文价值取向的偏差所致;仅有极个别人认为是由于医务人员的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

7.在谈到医务人员时,患者或家属首先想到的依次为专业、大处方、忙碌、红包、冷漠;

8.对于“知情同意书”上的部分内容如“医院概不负责”,有55%的人认为是远方推卸责任,仅有少部分人认为是威客手术更好的进行;

9.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在就医过程中整体认为还好,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这部分人占60%,另外,约20%认为一般;

四、综合分析

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的素质则相对低下。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会牺牲一些人的利益,导致贫富悬殊加大,社会矛盾激化,而医患关系的恶化只是这个社会大背景的一个缩影而已。事实上,恶化的不只是医患关系,警民关系、师生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皆是如此,并衍生出了如仇富、仇官、仇医、仇警等类似的畸形心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正在逐渐消失怠尽。显而易见,医患关系的恶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种关系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不利的影响下,医生和患者的态度经历着潜移默化的改变。通过调查问卷,现对一些因素的简单分析如下:

一、客观因素 1.信息不对称。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对于“知情同意书”的的了解,医生和患者的信息存在这严重的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一些。医患信息的不对称,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突出。医方有着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患方对医疗知识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在医生没有做好告之义务,而治疗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患者便会产生敌对情绪。2.法律的缺位。医院暴力事件的频发反映了法律的缺位,到底是“无法可依”还是“有法不依”,这值得人们深思。3.医疗体制不健全。高风险,低收入,使部分医务工作者工作重心发生偏移,淡化了对病人的服务质量。医药市场的混乱,医院管理的松懈,使部分医务工作者收受商业贿赂,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商业贿赂为医务人员追求经济高效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医学技术的生命伦理价值发生畸变,医务工作失去人文关怀的道义方向,医患关系的情感距离拉大。

4.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点的新闻信息媒体系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然而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获取暴利,有悖于职业操守,违背事实,对“医患纠纷”进行片面报道,对医院医生进行片面指责,媒体的炒作和错误的引导,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位置,使得医患矛盾进一步加深,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5.政府和医院对医闹的纵容。出现医疗纠纷后,患者及家属往往不诉诸于正常救济渠道,而是采取干扰医院医疗秩序的手段以求获取金钱上的赔偿。而政府由于片面地追求“和谐社会”而向医院施压,结果往往医院赔钱了事,这导致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这种奇怪现象的出现。

二、患方因素 1.心态不正。虽然在医务活动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诸如过度检查、开“大处方”,甚至有收受红包、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的存在,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医生还是医术医德都很好,很敬业的。然而,不少患者会缺乏感恩之心,会自动忽略医生的好,甚至错误地认为,自己去医院花了钱就是要医生为自己服务的,倘若医生在行医过程中有任何一丁点的不到位的地方,就会把医生,医院作为自己的出气筒,发泄种种怨气。

2.维权过度。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不难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纠纷远远大于贫困地区,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越来越开明,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并渴望维护自己的权益。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从以前的唯唯诺诺变成现在的“不相信甚至主动干预医生的诊疗过程”。但医学毕竟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医学生的培养也是各门学科中周期较长的,你很难奢望一个由患者主导的疾病诊治过程成功率会有多高,而一旦治疗出现了问题,患者及家属会一致将矛头重新对准医生。

3.少数患者及家属极度缺乏素质。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遇到这类人,你是毫无办法,只能泪往肚里流了。

三、院方因素

1、社会地位。医生在西方国家和律师一样都是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但在中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尊重感仅仅存在于想象中。现实中,病人对医生的尊重似乎只在手术前,一旦手术出了问题,患者及家属(除了一些老实人)经常就会翻脸不认人,医生也就成了敲诈和打、骂的对象,特别是在医闹猖獗的今天。而医院为了息事宁人,不管谁对谁错,往往都是赔钱了事。我们的地方政府似乎也是鼓励这样作的,因为对于领导来说,重要的是任期内“和谐”,谁对谁错无关紧要,导致“不和谐”的根源有没有消除也无所谓。

2、医生素质。由于片面追求金钱,对患者不负责任,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就是这样的。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没有换位思考 在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部分医务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没有耐心,缺乏换位思考,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没有将心比心,而是熟视无睹,司空见惯。

3、职业风险。医生是高风险职业,手术并发症对于医生来说是家常便饭,再高水平的医生也不能避免,关键在于并发症的严重性以及能否补救。虽然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手术的并发症的出现多半是由手术本身决定的(不可排除少数是由医护人员的失职造成),是不可预测的,只能通过经验总结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和防止,不能完全消除,但对于患者来说,手术出现问题,必然与医生的失职和责任缺失是划等号的。甚至许多患者简单的认为,他们失去健康是医生导致的,这导致最近几年患者杀医生的案例与日俱增(对此,我真的想说,你失去健康是疾病导致的,医生只是没治好的你病,仅此而已)。而例行的调查必然也会发现医护人员诊疗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包括病历书写中的小错误,这导致年轻医生在病历资料等文字工作中所花的时间远大于花在提高医学水平上的时间),这是必然的,因为很多事情如果被放在了放大镜下,都会发现其漏洞百出的。但就是这些错误就可以决定医生在法院的败诉,仅管这种错误可能和手术的失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仅管医生可能真的人很好而且尽职尽责,但谁又能说得清呢。在十多年以前,如果医生碰到了危重病人,仅管可能只有1%治愈的希望,但医生真的会付出100%的努力,而现在呢,医生更多想的是,我如果这样作了,可能会有99%的机会进法院成为被告,还是推掉算了。

4、工作压力。医生是个相对较辛苦的职业。中国的医生越是节假日,可能越忙,即便是真的休息,早上也要来查房,对于外科医生,作息时间更是没规律。当然这是对于较大医院较重点的科室来说的,小医院或冷门科室可能病人很少,则不在讨论之列。而对于一些著名的省级大医院的医生来说,更是长年没有休息的,除了医疗工作,他们还有申请课题、写论文、搞科研、教学任务、职称晋升、开学术会议、写书、翻译文章等,可能唯一可以放松的时间就是借开学术会议的时间出去玩玩。

5、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治疗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器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无疑带动了医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然而,部分医疗工作者在诊治过程中,注重仪器检查,没有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治疗机械,治疗过程像流水线一样“呆板”,没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仪器是医疗活动的辅助手段,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而绝非起决定性作用。

五、解决办法 1.合理的制度设计

(1)加大财政投入,制订卫生基本法,确立我国卫生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工作方针、政策,强化政府职责,确保卫生投人有法律上的保障。

(2)建立医疗保险制度,解除医患双方后顾之忧;加快发展多渠道、多元化医疗保障机制,缓解患者在自主选择医疗方案时的经济压力。

(3)规范医院运行机制,针对各类医院特点,因院施策。如针对综合性全科医院,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其做强做大;针对具有专科优势的民营或股份制医院,要因势利导,帮助其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建成具有一定优势的专科医院。

(4)进一步开放医疗市场,实现医疗机构产权多元化,发展医疗机构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医疗需求。

(5)建立市场准入准出机制,科学合理的定期考核,包括医疗服务质量、合理用药、规范收费、行风建设等,实行优胜劣汰。只有在改革中进行整体制度设计,互相推动,共同完善,才能确保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只有理顺体制深层次问题,有了政策导向,实际管理才具有可操作性。

(6)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巩固医院道德体系,亦能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其目的是克服薪酬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的弊端,程序、方法及标准不但要反映岗位特点、个人技术劳动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程度和工作量大小,还要有机结合员工的晋升、聘任、培训、教育和薪酬分配。2.患者“后医疗管理”

“后医疗管理”,狭义上指患者离开医院之后用药或治疗阶段的管理;广义上指患者从离开医院到重新返回医院阶段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血压、心率、饮食、用药、休息、运动及各种体征监测,在院期间的满意度调查,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主要功能包括:通过专业软件,制定疾病专项随访内容,汇总,进行患者病情跟踪、治疗提示、温馨问候等,随后自动反馈信息予以统计;通过远程或移动医疗和呼救系统完成对门诊病人和出院患者的随访覆盖,全面观察疾病的发生和转移,制定个性化医疗方案,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3.医院道德体系的构建(1)构建以人道主义为内核的医院文化建设:从人性化的服务、医院的环境设施和服务模式的生物、社会、心理的多层次满足等,来建设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氛围,使其成为全体医护人员的共识。

(2)道德建设的制度化:①建立投诉中心,被投诉事件一经查实,全院通报,并严厉处罚责任人和责任科室。②成立专、兼职的监控机构,主动邀请卫生主管部门、医学会、消委会和群众共同督策。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传播媒介,将医院的管理理念、收费标准、疾病介绍、技术推广等广泛传播,使公众了解医院,端正就医观,与医护人员“和平共处”。

(3)加强社会监督:医院为利益和声誉计,出现问题后,逃避患者和舆论监督;广大患者缺乏医学和法律知识,难以监督。因此,加强群众法律意识、舆论督导和行政监督十分必要,包括制定《公共卫生监督法》。有力的社会监督,促使医疗机构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积极缓和恶化的医患关系。3.医护人员的情商培养

医院可开展文艺活动,如歌咏比赛、插花比赛、时装表演、才艺表演等,提供不同年龄员工自我展示的机会,以提高自信心。另外,院方可邀相关专家来院讲学,进行“色彩学”、“形体训练”、“美容技巧”、“语言与艺术”等专题讲座,为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情商的培养、情绪的调控,也有助于对医患关系的深入理解。前提是,改变当前医护人员的超负荷工作状态。4.医院合法权利的保护

首先,医生应具有法律意识。医生与病人是在进行“职业性谈话”,解释病情都要负责任,一开口,就得准备被录音;写下的一切,都得准备有一天会成为物证,被送上法庭,医生应该有把握到那时也能无懈可击地站住脚。因此,他虽然仍应保持态度和蔼、语气柔和。但内心应充分懂得它的严肃性。医生解释病情切忌主观片面,既要讲清情况,让病人和家属心中有数,又要为自己留有余地。千万不能因措词不当而引起误会,成为隐伏着的医患纠纷的根源。第二,在医疗实践中,医生要和患者讲明什么是可以承诺,什么是不可以承诺的,并要白纸黑字。当然,双方都要签字,若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使产生法律效力,保护医生的合法权力。第三,若有患者罔置法律,医院应直接和派出所联系。第四,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医院法律保护意识。虽然致使医患关系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医疗机构的供给机制和分配机制引起的。医疗机构自负盈亏,不多赚钱就没有发展的资金,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就没有保障。如果从机制上就鼓励医务人员最大限度地从患者衣兜里掏钱,就只能迫使原本可以不用的医疗设备器械增加使用率,可以不用的高价药品也要多用,可以不住院的患者变成要住院的,可以住五天医院的患者却要住上十天半月,如此等等被不合理机制扭曲的服务方式花样百出,医患关系怎么能好?

改善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医务人员是“以人为本”,还是“以钱为本”;医疗机构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钱为本”。这全在于政府对医疗机构制度和机制上的保障。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所以,即将出台的医改方案,必须改变公立医疗机构的供给机制和分配机制。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医疗机构的事业发展和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福利,控制医疗机构的奖金分配额度。对医务人员的考核要以工作任务和质量为标准。只有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下足工夫,医患关系才能得到有效改善,医改才有可能迈出成功的一步。

5.社会工作的介入

作为一门科学和专业的综合性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强调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直接目标。在对医疗纠纷问题的介入中,社会工作是秉着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则,以患方的需要为基础,运用个案、团体和社区三大专业方法,协助患方正确看待医疗方面各种问题、及时将患方的需求反馈给医方,以促进技术、设施与服务的改善与提高。“个案”是针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目的是协助患方解决问题,逐步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团体”是把不同患者或家属组成互助团体,交流经验;而“社区”则是积极开发社区资源,协助医院和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社会声誉。它的作用:

(1)调查患者及其家属需求,及时反馈医生,以应对患者多样化需求,使医疗单位认识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2)配合医护人员深入了解、研究患者心理变化和情绪状态,予以适时调整,提供针对性服务。

(3)提供道德哲学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使医护人员树立良好医风,与病人建立平等与信任的关系。

(4)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情感支持,使其认识到医疗工作的风险度,配合医疗工作和服务。

(5)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一定的人文关怀,缓解因疾病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它弥补了传统医学的不足,有效预防了医疗纠纷的发生。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和谐社会讲究的是诚实守信,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倡的是相互信任,也是医院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中,诚信的理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然而,我们看到,由于诚信的缺失导致医患的矛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不信任。患者到医院看病害怕是否会多收费,对检查和治疗抱有不信任的心态;而医务人员也总感到病人是否是存心在挑剔。大家都抱怨社会环境不好,人的素质没有提高,但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和信任的基础。同时,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也遇到了诚信的挑战,因此,以“诚心”换“诚信”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的一点,也可看出,医患之间的信任在诚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是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人民调解在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主要模式。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打防并举、健全机制”原则,强化多部门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总结推广各地好经验,加强人民调解机制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切实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政府、媒体等各级组织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会同各级卫生工作部门,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综合施策,完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坚决打击暴力袭医犯罪行为;进一步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我们的正常医疗秩序才能得以维持、和谐医患关系才有可能得以建立、平安中国的中国梦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第二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罗朝亮

调查时间:2008年9月10日-2008 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医护人员 患者及家属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口头调查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问卷调查和口头访问的方式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医患关系问卷调查50份)。

“医患关系”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医与患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的呢?大家都知道“和谐”这个词在当今世界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校园的和谐等等的和谐,那么说到医患关系,我想我们也应该用“和谐”这个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一、问卷调查

在我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些题目是共同的,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

医护人员:40%

者:46% 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58%

者:10% 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70%

者:30%

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56%

者:30%

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32%

者:20% 首先有58%的医护人员看来,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而在30%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慢慢偏差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

其次,有70%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但对这一点,只有30%的患者认同这一点,而10%患者认为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次要原因。有46%的患者认为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而只有40%认可这一点。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问题,患者有20%对此表示认同,而医务工作者则有32%支持这个观点。

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二、口头访问调查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5%,认为很差的占37%,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对于患者的投诉原因,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占28%,认为是服务态度的占41%,认为患者在无理取闹的占了医护卷总参与人数的28%,认为是候诊时间引发患者投诉的只占2%。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50%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3%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18%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9%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40%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22%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13%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2%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8%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1、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根据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患者及家属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3%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有14%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1%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1%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5%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2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8%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 %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20%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

三、调查总结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医护人员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患者也应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审时度势,少一些高要求,少一些烦躁,少一些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多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遵义分校

调查者:罗朝亮 2008年10月9日

第三篇:医患关系 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09秋行政管理班 学号:0932001454291 姓名:俞小容

一、对医患关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医疗卫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消除医患矛盾的基础,它不但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医疗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公平的问题。

二、医患关系调查的方式

通过对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并通过网络博客问卷方式,针对医患关系现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客观地提出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因素。

三、医患关系调查的实际状况——三大顽症激化了医患矛盾

(一)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是医患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了一些不正之风,医疗卫生行业同样无法幸免,特别是近年来医疗服务中滋生的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收受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一些医生开大处方,乱开药、乱检查进而乱收费。这些案例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如今,打个喷嚏患个感冒开上千元的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典型的乱开药。

收受病人钱物,即所谓的收红包问题,一般发生在手术前。很多医务人员明确表示:的确不应该收,但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办什么事不需要送个礼?更何况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患者送了红包心里也会踏实一点。患者送红包,在

日本,很多病人看完病后,会恭恭敬敬给医生递上一个''红包'',以表谢意,这红包仅表示一个心意。而国内的''红包''已经变味了,患者有花钱买安心的考虑,有些医生甚至会暗示患者送红包,那已经不能叫红包,而应该叫“黑包”了。“

(二)医疗纠纷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火药桶。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快速上升之势,医疗纠纷投诉已成为投诉热点之一。据中国消协的资料统计,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在40起左右。尤其近两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而一旦遇到事故或”事故“,医患双方或”刀兵相见“,最后医院”私了“了事;或医疗鉴定,但鉴定不利于患者的,多数患者仍会采取”闹“的形式,少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总而言之,不管是事故还是”事故“,多是患者”伤人“,医者(医院和医生)”伤钱“,很难和平解决。

目前的医患关系,谈起来很涩,也很痛苦。医生就是''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白衣天使'',就是''神''啊!但最近20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提升很快,与国外的差距从10-20年缩短到2-3年,但医患矛盾却日趋激烈。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看病出现纠纷和矛盾,患者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找谁申诉,现在大多数患者已经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仍有很多患者不愿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认为官官相互,患者讨不到公平,于是就''闹''。目前很多纠纷是通过''闹''来解决的,有的患者闹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发生危害医护人员安全的事情。这不是个别现象,各家医院都有。

医患矛盾激化离不开社会大气候。近几年来,少部分人的心理发生严重扭曲,感觉医院是块”唐僧肉“,所以有”想要富,告大夫“说法的出现。而医院和医生长期委曲求全,”私了“之风盛行,不管有无过错,都想花钱买平安、买安稳,更助长了这股风气的流行。很多媒体将医院和医生进行”妖魔化“的片面宣传,近几年来,媒体关于医院、医生的负面报道连篇累牍,长期积累下来,已经把医生等同于贪官恶吏,把医生丑化成”披着白大褂的狼“。”非典时期,医生个个成了英雄,怎么非典一过,医生有成了狼了呢?医生还是医生啊!我们还是勤勤恳恳地在工作啊“"

(三)诚信缺失是对医患关系的致命一击

出现医患纠纷后,往往是患者责怪医者,医者埋怨患者,医患关系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一些医生反映,现在不少患者就诊时,不愿意提供以前的病历。”可能要考考这些医生,看看医生懂不懂,有没有水平,诊断得对不对。更有甚者,一些患者看病时随身携带录音机,就诊过程中还带着录像机,防范医生的心态可见一斑。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患者现在是多么不信任医生“!

医生又何尝敢信任患者呢?很多医生表示,”举证倒置“的做法逼迫医生要给患者做更多的检查,以免出现纠纷后医生陷入困境,这也是为什么患者的检查项目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医生对一些有点风险的手术,宁可不做,就怕万一手术失败带来的纠纷。更何况不少医生认为,即使手术成功的,一些并发症也会成为患者闹纠纷的借口。长期从事医患关系研究的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冷明祥说,医患互不信任后,医患关系只会进一步恶化。

由于医患双方正逐渐失去对对方的信任,已经影响到双方的利益。在医患矛盾没有激化前,医生的主观愿望就是为病人看好病,一些疑难杂症也会想方设法去创新、去尝试,会努力去搏一把,现在还有多少医生愿意去搏一把呢?还有哪个医生能放开手脚去诊治呢?其实在医务界,绝大多数医生是值得信任的。如果患者对医务人员越信任,医务工作者会感到责任越大,压力越大,越会想方设法去为患者服务”。

媒体失实报道加剧了双方的猜疑,现在不少媒体和记者,普遍存在“打尽天下抱不平”的侠气。发挥舆论监督、揭示社会阴暗面,本无可厚非,只是在对待医患纠纷、医患矛盾的报道处理上,的确有待商榷。社会上目前对医院工作的评价,并没有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高科技、高风险),而仅当一般的服务来理解,这样一来,所有走进医院的人只能康复不能死亡,这是做不到的。正是这样的大环境,舆论也是“一边倒”,矛头多数指向医院。我们并不反对舆论对医院的监督,但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一定要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而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甚至带着观点来报道,媒体更不能做为法官来评判医患矛盾。很多失实的报道放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舆论导向很不好。

四、医患关系调查分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社会医疗体

制的不健全和地方主管部门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

(一)“以药养医”是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现状,也是医疗机构所背负的最大“罪名”。

南京医科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近30%的医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差不多同一时期北京市医师协会对近2000名医生中的调查表明,72%的医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57%的医生认为待遇太低。而一项来自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80%多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脑体倒挂''!目前我国病人总体医疗费用中,医院所收的医护人员的劳动费用其实很少,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大约只有5%-10%,而这些费用也并非全部付给医护人员。“就连前任卫生部部长也承认,大多数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收费价格较低,无法补偿医疗服务中的成本消耗,医疗机构只能从药品销售、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开展新特项目中得到补偿,致使医疗行为扭曲。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并没有涉及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问题。”目前来看,要想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很难!江苏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已经多年没有改变了,目前收费标准的确很低,对医院也确实不公平。医务人员的劳务不值钱,收费结构扭曲后就引发了一些不正之风。医院的现状就是''以药养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提高服务收费,但很难。国家要考虑尽量避免出现'两头翘'的现象,如果药费还没降下去,诊疗费又上来了,患者更是吃不消“。

医改把医患双方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医院推向市场,实行差额补贴政策,医院必须依靠增加医疗收入来弥补国家财政对医院经济补偿的不足。医院有了经营性质,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强调经济效益,这必然带来医患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医疗体制改革后各方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客观上形成了医保、医药、医疗”三驾分头拉车“的尴尬局面,而”三驾分头拉车“把矛盾集中到了医院。医、药、保各方都从自身利益考虑,对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抱有过高期望。医保希望寻求确保收支平衡的稳定运作环境;医药希望形成价廉质优的药品销售市场;医疗希

望通过改革达到以较低的费用获得较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由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缺乏分析研究,有关部门和文件作出的医、药、保三方联动改革的设想,在具体操作和协调上尚欠完善和周全,显得主次不清,疏堵失当;三方在卫生体制改革上普遍持观望态度,碰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改革难点和关口常常踌躇不前,尚未形成主动实施改革的环境条件和氛围;三方联结点是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医院,医患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是潜埋和爆发在医疗服务过程中。

可以这么说,”三驾分头拉车“把矛盾全部集中到了医院。而医院至今仍没有摆脱背靠计划经济,面对市场经济,在历史上的福利性和现实中的经营性形成的夹缝中生存的窘境。因此,仅靠医院的努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顽症,无法缓解医患矛盾。

(二)我国公民基本医疗保障权还没有提升到人权保障权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基本医疗首先不是个市场的概念,而是公民个人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不能市场化;一旦将基本医疗市场化后,其保障体系肯定要受到严重冲击。

目前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平均只占医院需要的10%,还有90%要靠医院自己来挣,医院和医务人员不得不接受在医疗市场竞争中自己养活自己的事实。在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总投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以药养医“成为无奈的选择,付费就医的压力降临到患者头上,导致医疗费用明显上涨。

政府在卫生经费上的投入不足,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我国政府预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0.3 %,世界平均水平是61.8%,发达国家达到73%。社会法制不健全,目前维护患者和医生权利义务和在医疗事故鉴定和处理办法上长期缺少权威性法律法规社会卫生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调节机制相对落后也是政府方面原因一个体现。

很多专家表示,国家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更多的医疗费应该由国家财政来埋单,这样才能避免医患双方在费用上发生过多的纠缠,减少医患矛盾,这也是中央提倡”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看,不管什么单位,个人的负担是越来越重,这种改革倾向值得反思。相对于我国经济越

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个人应该在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和住房的负担越来越轻,而不是越来越重。目前国人在”三条线“上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是不正常的。

(三)现在不少卫生法律法规总体质量并不高,地方主管部门操作执行不力。卫生部门有关文件中明确表示:在药品采购和使用中收受回扣属接受商业贿赂的违法行为;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收受病人钱物,属背离行业宗旨和执业准则的违规违纪行为;开单提成是法人的违规违纪行为。既然三大顽症都属于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为什么不严查严打?为什么不努力去给广大患者一个说法呢?

目前,江苏省卫生厅发文有《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向这三大顽症”开刀“,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但也只能表明行政部门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努力使整治效果更好,但无法说能实现江苏近几年做了很多工作,但只能说会“有效遏制”这些情况的蔓延而已,的确离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不少专家建议,为有效钝化医患矛盾,我国的卫生法学理论界也应扎扎实实做好卫生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建设一个科学系统的、切实可操作的卫生法律法规提供参照。他们认为,现在不少卫生法律法规总体质量并不高,前后不衔接、左右不均衡,地方主管部门也难操作。尤其是当前的《执业医师法》,”讲得那么高,弄起来乱糟糟",到今天也无法贯彻下去;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实行医疗侵权纠纷举证倒置,更是让医务人员无所适从,无形中也加大了患者的负担,增加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

专家呼吁,要继续加大卫生立法的力度,逐步完善卫生法律体系,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卫生立法和执法体制,全面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并以此更好地平衡和调空医患利益关系。

第四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开篇:医患关系缘何紧张?

“医患关系”这个词,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中性词。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两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很简明地说清楚了医与患的关系。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以至于现在当人们提到“医患关系”这个词,都会划为略带贬义的词。

在我们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共同题目是共同的,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44.64%

患者:23.86%

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27 16.07%

患者:44.31%

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

医护人员:7.14%

患者:18.18%

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32.14%

患者:5.68%

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0%

患者:7.97%

在44.64%的医护人员看来,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而在44.31%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慢慢偏差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

其次,有32.14%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一解。但对一这一点,只有5.68%的患者认同这一点,而23.86%患者认为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次要原因。有18.18%的患者认为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是造成医患关

系紧张的原因,而只有7.14%认可这一点。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问题,患者有7.97%对此表示认同,而医务工作者则没有人支持这个观点。

就患者而言,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从公费医疗到医药费承包,再到医疗保险,尽管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但由于医院之间缺乏竞争,个人在承担更多的医疗成本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从医院的角度而言,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因此改善医院的投入体制。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约为1万亿美元,等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中国国家卫生投入占世界卫生投入的1%,却服务了占世界总数22%的人口。中国国有医院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拨款,外加以药养医,医生的技术劳动成本很低。

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医护篇

首先是关于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问卷医务工作者的50%,认为很差的占3

7.5%,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10.71%,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1.78%。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而对于“您所在的医院发生过的医疗纠纷大概年均多少次?”这个问题,有69.64%的人选择了50次以下,有23.21%选择50次-100次,3.57%选择在100次以上,3.58%的人选择“数不清”。有50%的人认为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与医患纠纷有关系,但并不成正比,有25%的人认为二者成正比关系,1

9.64%的人认为二者关系不大,而有5.36%的人认为二者完全没有关系。在以往的一份调研中发现,只有10%左右的医疗民事案件是由医疗事故引起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医患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呢?

关于自己所在的医院是否设有病人投诉管理机构或者相关部门这个问题,有94%以上的医务人员所在的医院都已经设立了接受病人投诉的相关管理部门,只有5.36%的问卷参与者说自己所在的医院没有这样的部门。但虽然大部分医院有设立相关的医疗投诉机构,只有32.14%的人认可自己医院的投诉部门管理比较专业和完善,有高达50%的人认为自己医院的投诉部门管理并不完善,更有1

2.5%的人承认自己医院设立的医疗投诉机构形同虚设。而关于是否需要重视患者投诉的问题上,有6

4.28%的医务人员都认为应该非常重视患者的投诉,19.64%人认为应该重视,但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处理,10.71%的医务人员认为没必要过多理会患者的投诉,认为“好多患者都是无理取闹”,有5.37%的人回避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说”。设立投诉部门,是患者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的最重要的机构,然后在大部门的医疗机构中,这个部门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形同虚设,有的医务工作人员也不重视这个环节,难怪我们的患者总是觉得“投诉无门”,当他们不能通过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或许无可奈何才会通过一些其他的不那么“正规”甚至有伤害性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吧。

对于患者的投诉原因,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占28.57%,认为是服务态度的占41.07%,认为患者在无理取闹的占了医护卷总参与人数的28.57%,认为是候诊时间引发患者投诉的只占1.78%。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50%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3.23%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17.85%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8.92%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有53.57%的医务人员觉得受到患者的精神压力,害怕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理解,有28.57%的人害怕患者对自己进行投诉,12.5%的人担心发生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痛苦,只有5.36%的人认为没有受到来自患者的精神压力。95%以上的医务人员都受到来自患者的或多或少的精神压力,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被调查的31所医院的7228名医务人员,有65%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身体暴力。这也许是大部分医生感觉受到患者的精神压力的原因吧。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40%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22.35%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12.94%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1.76%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8.23%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据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患者篇: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2.95%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27%,有13.63%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7%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7%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41%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0.79%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17%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19%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0.74%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就医时,医护人员让无法忍受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有13.63%的人认为医生在工作时使用的医学专业术语太专业,不乐意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27.27%认为医务人员态度恶劣让人难以接受,有2

2.72%人选择了就诊手续太繁杂,医护人员不细心引导,有29.54%的人认为医护水平太差,延误患者治疗让人难以接受,而6.81%人则讨厌医务人员索要红包,利欲熏心。大部分患者依旧比较重视就医时接受的服务,包括医务人员的态度等,当我们患病就医时,希望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环境和体贴的照顾。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04%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4.54%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5%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63%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9%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22%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19.3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0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48%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而涉及到患者自己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时,有高达71.59%的人认为他们之间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6.81%认为彼此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会考虑向医务人员塞红包以求得更好的服务和治疗,只有

9.1%认为彼此之间是朋友关系,能够和睦相处,另外有12.5%的人认为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在大多数患者心里,依旧把医务人员放在了了彼此不相干,只存在供求关系的地位上,能够真正跟医务人员和睦相处的仅仅是少数不到10%的人。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6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63%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7.57%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18%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19.69%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得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第五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8月20日

调查地点:上海市各大医院

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

调查方式:口头调查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口头访问的方式对上海市几个大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

“医患关系”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医与患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的呢?大家都知道“和谐”这个词在当今世界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校园的和谐等等的和谐,那么说到医患关系,我想我们也应该用“和谐”这个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医患纠纷的特点: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不良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3、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

4、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

5、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

口头访问调查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4%,认为很差的占38%,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0%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少部分的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极少的人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有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有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有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究竟是什么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

1、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根据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

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患者及家属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3%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有14%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1%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1%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5%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

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2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8%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 %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20%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

调查总结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医护人员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患者也应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审时度势,少一些高要求,少一些烦躁,少一些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多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调查者:夏莉娜

2012年8月30日

下载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患关系问卷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2010级七年制三班刘媛媛 Q100100091目的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促进社......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doc

    医患关系调查报 告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其实......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这个词,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中性词。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为了对目前医患关系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和同学们(梁文欢,萧展鹏,刘蕤)到医院对患者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经调查,我们发现医患矛盾最严重的当属医疗费用问题,由......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罗朝亮 调查时间:2008年9月10日-2008 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医护人员患......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调查心得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中国人看病经历了从"求医"到"就医"观念的转变,也正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医患关系开始从"平和"到"紧张",以至于发展到目前"恶化"的程度。病人还是病人,......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10篇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20日调查地点:上海市各大医院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调查对象:医护......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1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医患矛盾有激化的趋势。医生与病人之间缺乏信任和理解,打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这主要表现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