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哪里
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哪里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教育以人的生活为目的,人的生活以幸福为目的,教育最终以人的幸福为目的。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的幸福能力。人们常说:有了幸福的教师,才可能有幸福的学生。”从而引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教师的幸福或者说教师的幸福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青年教师,本人觉得教师的幸福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爱学生并得到学生的爱,从学生身上获得幸福感。
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他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渴望被尊重,渴望表扬,渴望老师亲切的笑,同样也渴望老师的爱。爱是相互的,我们要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学生;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往,我们才能在孩子身上获得幸福感。每天上下班进出校门口,当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对着我喊:“老师好”“老师再见”的时候;双休日、节假日,在大街上、小区里,当教过的学生向我打招呼的时候;当他们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友好与尊重时,我会感到非常的满足与幸福,多么纯真的孩子呀,他不会为了你曾经在课上批评过他而对你视而不见。我们学校五年级有一位丁某某同学,是个女孩子,她曾经是父母和老师头疼的对象,经常逃学,不愿意到学校,即使父母送到了校门口,也不愿进教室上课。班主任、任课老师,就连我们校长都跟她交流了一番,但情况还是时好时坏。一次,她又拎着个书包站在操场的一角扭捏着不肯进教室,于是我也走上前劝解了一番,不知是老师们的话对她真的起作用了,还是她自己真的醒悟到了什么,拎着书包回了教室。后来,经常在校园内看到她,每一次,她都会很真诚的对我说:“老师好!”还加一个基本能达到90度的鞠躬,我也总会友好的回她一句:“你好!”心里也挺受感动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虽然我不是她的任课老师,和她接触也就那么
一、两次,可她却一直记得你,每一次都会主动和你打招呼,对你又这样的尊敬和友好,难道你会觉得不幸福吗?
2、业务上的收获,从自身的专业成长中获得幸福感
作为青年教师,特别需要在业务上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种专业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成长,同时包括专业精神、专业修养和专业技能等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地向书籍、报纸、杂志和网络学习,多读书、多反思,不局限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从模仿开始、从读书开始、从反思开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当一节公开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当你写的一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当你辅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了,这时候,你会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乐趣,你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我想这也是一种幸福的表现。
3、家长的认可,从家长身上获得幸福感。
如果学生家长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你,我想你肯定会觉得比较幸福。
那么,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肯定和尊重呢?首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让家长觉得把自己的孩子放在你那里是放心的。其次,也要尊重家长,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不要动不动就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当面训斥他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不听话,成绩是如何如何的差,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家长也会把自己的一些疑惑告诉老师,从而建立一种积极的家校合力关系,如果得到了家长的有效配合,工作开展起来就比较轻松,效果也会比较好。教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可以说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自然从中也能够体会到幸福感。
4、领导的赏识与肯定。
选择教师这一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辛苦和汗水,可能没有非常优厚的待遇,工作之余可能还要完成一些临时性的、琐碎的事务,但只要自己用心去做,即使所做的事不一定能取得很大的成功,领导也会看到你进步了,你成长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赢得领导的赏识和肯定。我想,领导的肯定也会让你体会到幸福感。最后,引用一位老师说的话,“其实,教师想真正获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一条是自己调整好心态,经常换位思考,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时刻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时刻发现生活中的美!”作为教师的你,体会到幸福感了吗?
心得一: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甚至组织全班同学来冷落他,让他没有朋友,没有关爱,没有温暖„„
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
也许,这些教师出发点是好的,他们“恨铁不成钢”,希望在自己的教鞭下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人才,于是“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岂不知,这样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爱,是一种无视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特别是对那些差生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二、要学会宽容学生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杨磊的男生,是后来转学来的,可以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优点,对学习马马虎虎,在班里更是横行霸道,一般任课老师对他不闻不问,只要不影响自己上课就行,一开始,我也本着这样的态度,可是,杨磊并不因为我的不理睬而在课堂上遵守纪律,我们终于闹僵了,有好几次,因为他,我非常生气批评他,看着我生气了,他非但不害怕,反而洋洋自得,这更让我火上浇油,我俩几乎是成了仇人。就这样过了很久,假期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逛街,杨磊从正面走过来,我们几乎是同时怔了一下,在我还没有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时,杨磊喊了一声“李老师好”,而后,对我很自然的笑了笑,走开了。我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胸是那么狭窄,还不如一个小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杨磊相处得很快乐,我再也没有因为学生的过错而发过火,因为,在我的学生身上,我发现了一种宽容的美德。在生活中,两人发生争执的时候,如果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或许人与人之间就不会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宽阔的胸襟是人的美德,这一点对于教师而言,则更重要。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另外,教师的这种宽容的美德也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波动,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会习气,教师是他们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生活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几乎没有经受过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另外,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给予的时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献,面对家长的无私给予,老师的默默奉献,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指出体验和表达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相应,他认为忘恩负义是情感病态的明显标志。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重视孩子思想教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是啊,如果现在的孩子不懂的回报,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向前发展!合格的人才,不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排除学生心中的烦恼,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多关心学生的精神状况,努力完成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塑造,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有很多学生把将来当一名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职业,他们崇拜自己的老师,关注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教师的行为做出评判。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学生问我们问题时,我们答错了,或者是不会,学生就会露出惊愕的表情,“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吗?”是啊,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是永远也难不倒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变化迁怒于学生。有的教师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这样做也体现了一个人民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调查表明,学生更喜欢那些能带病坚持上课,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意志坚强的老师,如果老师做的还不如学生,就会对老师不信任,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伟大而高尚的,他们甚至认为老师就应该是完人,圣人,没有缺点,从不犯错误,学生的这种认识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心得二: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和心理健康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师爱是有原则的、公正的、理智的,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的、偏袒的,师爱是关爱性与严格要求的有机统一。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则更加困难。师爱必须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认识性理解和感情性理解。前者是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后者是指教师徐展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忧伤,痛苦和实际需要。师爱还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特别是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他们更需要教师的体贴信任和鼓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只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师爱的作用,切实把握好师爱的分寸,潜心付出,爱严结合,就一定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学生应有的回报。
有人说:“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几年的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循循善诱﹑潜移默化”这些成语,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就像春天的阳光去融化冰雪一样,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一步步诱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经常听到家长诉苦,孩子大了,叛逆了,不听家长的话怎么办?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的严训或说教,要想办法在生活中慢慢渗透教育,人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只要真心关爱,孩子会受到感化的。当然,对学生有爱,并不等于一味的迁就和放纵他们。所以这个“爱”必须和“严”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受理解你的爱。在我平时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当学生做了一些触犯规则性或不道德的措施时,我一定会及时指出其错误,并严厉要求其改正,以后不准再犯。其他一些不是原则性错误,我会尽量耐心开导,不伤害学生的情感。所以有的学生总说对我是又“爱”又“恨”。在课余,我经常多与学生亲近,和他们一起玩,一起开玩笑,一起唱歌,其乐融融„„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里的“心”是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爱心。充满关爱的心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是钥匙,能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充满关爱的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护送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心得三:教师关于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在开展“提升教学质量,树立教师新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从事近十年教学工作的我,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做教师就要做关爱学生的老师,不懂得关爱学生的人,不配入教育的圣殿。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心中不明,就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他在办儿童教养院时,对儿童的要求十分严格,又尊重每一个儿童的自尊心。他从不提学生犯错误的历史,甚至在一定场合把8岁的学生称为同志,其用意是激发学生做人的自尊心。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什么是正面教育呢?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
三、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应信任学生,如果教师不相信学生的进步就失去教育的意义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经过正确的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人。即使有了过错,只要引导得法,也能改正错误与“昨天告别”。一个教师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后进生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有许多缺点,而缺点是不可爱的。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尚在发展形成中,应善于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慢慢改正缺点。教师应用父母兄长般的关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导之以引,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四、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是爱,宽是害。有些优生认为自己学习优秀,往往在纪律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老师也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错,于是姑息、放任这个学生,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从不过问,认为情有可原,久而久之,这个优生变得高傲自大,目无师长,无视学校纪律,学习虽好道德品质恶劣,也逐渐让老师反感,因此热爱不等于溺爱、骄惯、姑息、放任。当然,执教要严,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粗暴,而要严而得当,严而有效。
五、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关爱学生就是关爱未来。对学生赤诚的关爱,是人民教师起码的品质,让我们做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
心得四:关爱学生心得体会
学校教育不再仅仅使学生获取知识,而且也是学生各方面成长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理想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是及其重要的。在这里我就师德具体谈两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教师,负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从平时的教学生涯中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我在要求学生看到垃圾要主动捡时,我自己也要做到;在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时,自己要自觉遵守教师守则;要求学生在班内讲普通话时,自己应带头说,等等。否则,只要求学生,而自己不身体力行,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言行不一,不可信赖,从而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如对待差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差生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我们作为一名肩负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我们班有位学生,因家庭因素,父母关系不和,疏于管教,在学习上无热情,缺乏自制力,情感教育方面比较缺乏。我就经常找他谈心,并特别注意发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果然,他在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但是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的。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事事占先的坏习惯。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为了帮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一方面我经常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坚决帮其改掉缺点。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同时,不是一味地批评,而是以表扬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及时表扬,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使他自觉地努力,从而得到了进步。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把身心系在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为教书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
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
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准确把握“先进性”的尺度。这种尺度,简洁地说就是:平素工作能够看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危难之中能够豁出来。具体说,是否可参考以下一些方面:要有争先恐后的工作姿态。共产党员与普通群众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素常的工作中表现不一样。党员总是争先恐后,生怕自己落在群众后面。
这一点,连“三资”企业里的“老外”都能发现。他们说:“谁是党员,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要有永当先锋的精神状态。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每个成员都应该成为先锋战士,都应该永葆“先锋”的精神状态。它不因职位升降而变化,不因遇有困难而变化,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不因身体状况而变化。
总之是要一以贯之、终生坚持。多少老一辈革命家的一生作出了最好的注解。要有识见于先的思维能力。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在今天变革的年代,创造性的思维,识见于未然的思维能力,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共产党员不能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很明显的是思维水平不能等同。远的不说,近段时间宣传的“时代先锋”--党员领导干部楷模牛玉儒、公正新型法官宋鱼水、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人民好卫士任长霞„„等等,哪一位不是想群众所未想,察群众所未察,料群众所未料?恰如有的百姓所说:“人家想的、做的和咱们就是不一样!”要有先人后己的品德。古代先哲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和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共产党员更应该具有先人后己的品德。这大概正是共产党受群众拥护、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缘由。
在当今改革大潮中,利益格局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党员具备不具备先进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与群众相处中,在与其他党员相处中,能不能做到不仅从不与人争利,还要让利、献利,这是一道分水岭。要有吃苦在先的风格。“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常态。即使实现了全面小康和四个现代化,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上,都还会遇有这样那样的“苦”。面临这样那样的“苦”,共产党员一定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没有这种风格,这是衡量是否保持“先进性”的一把标尺。要乐于担当实现群众利益的“先行官”。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从建党那天起,就为保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心竭力。“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分财产”、“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每一历史时期,都在担当着实现群众利益的“先行官”,都有出色的业绩。在这全面建设小康、群众求富奔富的年代,党员的先进性更要在这种“先行官”方面有上佳的表现。要勇于做好改革的“先行者”。
一说“先行者”,人们自然联想到孙中山、孙悟空,想到先吃螃蟹的第一人。在当今改革不断深化的年代,特别需要有众多的探索者、开拓者,共产党员就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许许多多的党员就是这样的“先行者”,带领群众不懈求索,因而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群众的好评。在保持先进性的教育中,每一位党员应该在此方面检点自己:是否是一个改革的“先行者”?要敢于开风气的先河。
“风气”,并非全部都可倡导。一些庸俗之风、封建之风、迷信之风、奢靡之风、腐败之风等等,共产党员不仅不能倡导,而且还要大加反对;相反地,淡雅之风、节俭之风、清廉之风、科学之风等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有益于自身的风气,共产党员却要敢开“先河”,并身体力行、大力倡导。
有没有这种勇气十分重要。这些年来,一些共产党员正是被不良风气吹晕了、刮倒了,栽了跟斗、摔了跤子,甚至跌进深渊。要善于充任观念更新的先导。“观念更新天地宽”,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之谈。在今天之中国、今天之世界,万事万物都在发生急剧变化,观念更新不会也不能有“完成时”,总是处在“进行时”之中。
因此,共产党员要率先成为更新观念的先导,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标杆。上述所言,似乎把共产党员说成了完人、超人。本人并无此意。只是想在“先进性”方面多提出一些思考、剖析的内容。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能努力做到上述几个主要方面,就会显示出“先进性”,也就会受到群众的拥护。
本文来自:豪迈范文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企业党员先进性体现在哪里》范文
企业党员先进性体现在哪里?
企业党员的先进性应体现几个方面。
在业绩上 企业是以追求效益为终极目标。而效益又依赖于员工的业绩。在企业里,业绩体现着员工的作为,也体现着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你的业绩好,对企业的功劳也就大。作为企业党员,员工中的先进分子,应做岗位能手,业绩精英,创新模范,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衬托出党员的先进性。如果身为“先进分子”,在业绩平平,甚至不如一个普通员工;党员的先进性也就无从说起,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大打折扣。
在思想上 企业党员在思想上要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因为党员先进性是和谐企业的基础,因此,党员应努力做到: 一是言行一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处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党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和谐与先进需以诚信作基准。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就难以取信于人,难以影响民众,难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党员的应有作用。
二是大局为重。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种变数时有发生。企业中的“先进分子”,必须以大局为重,听从组织的召唤与安排。如果不顾企业大局,只讲个人意气,和谐企业与党员先进性只是一句空话。以大局为重,还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即使偶遇不公,也能泰然处之。这样非党员工就可看出党员的先进性、榜样性、可学性。三是关心他人。和谐企业需要相互关心和爱护。企业党员,要关心员工疾苦,应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不仅从生活上关心,更重要的还需从工作上帮助,对那些业务、技术、能力较差的员工,要尽力给予传帮带,做到不保守,不封锁,把自己的“绝活”、“高招”和盘托出,扶助周围的员工共同进步。关爱人,帮助人,是企业党员责任心和事业心及先进性的集中反映。
四是不光洁身自好。人们常说:洁身自好的党员,是不完全的好党员。光洁身自好,体现不出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出党员的辐射作用。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企业各项任务要靠大家来完成。好党员,就会用心引带群众,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们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在利益上 王光兴董事长提出:“见困难就上,见利益就让”的用人标准。利益的确是检验人的试金石。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合理合法该得的利益,当然无可厚非。如果不该得的利益,也去获取,那就为不道之利。在企业,员工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利益打交道。企业党员遇到这些利益攸关之事,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这里也可窥斑见豹鉴别其先进性.1、员工分配上。效益好的企业,不时会碰到升工资,发奖金,谋福利等好事。好事当前,是先替自己或亲朋好友打算,还是首先想到其他员工,或从工作角度出发。如升工资,削尖脑袋往里钻;发奖金,千方百计拿大头;外出旅游,挖空心思走首批。属这样见利益就上的党员,也就无先进性可言,只会遭到群众的唾弃,只会给党的形象抹黑。
2、领导权力上。有不少党员,担负着企业或部门的一些领导职务,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许多事情可以在权限范围内拍板。因此,会有不少人攀求,并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给你小利甚至中利,目的是想让你损害企业利益,让其获得大利。在此问题上,作为党员干部要掌好自己的权力,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员工的重托,不以权谋私,不贪图小利。党员干部带头清廉,党的先进性就会在群众中自然萌生。
3、工作是非上。在工作中,人们随时可发现,各种各样浪费公司财产,侵害企业利益的恶劣行为。在是非面前,是敢于站出来做坚决斗争,还是畏首畏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老好人。假如你是一名党员,能用言行抵制这些不良现象,维护企业的利益,保卫集体财产,你的先进性也就得到充分显现。群众也会打心眼里佩服你。
企业党员,先进性也远非上述这些。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每位党员有心,先进性无处不在。愿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党员,爱企敬业,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创出不凡的业绩,争当员工的表率,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第四篇:求职信的“诚”体现在哪里
“以诚动人”:在科学史上,法拉弟之所以能成为名震全球的科学家,就得益于截维写的别具一格的“求职信”。戴维(1788-1829)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二十三岁便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主讲。法拉弟(1791-1867)原来是一个学徒,每天默默无闻地做订书工作。但他有志于科学,特别崇拜戴维,他渴望能当戴维的助手,为了求得戴维指教。1813年法拉弟冒昧地给戴维写了一封信,寄了自己认认真真整理好的自己亲自去旁听的戴维讲演记录,表示自己对科学的热心以及求师的诚意。他当时只想碰碰运气。谁知,戴维很快回了信,并约法拉弟面谈。因为戴维看到法拉弟的自荐信和有独特见解的讲演记录,看出这个青年徒工是个很有前途的科技新苗,而且被他的诚意所感动。见面后,戴维毅然决定请法拉弟做看书的助手,安排在皇家学院实验室工作。就这样,在戴维的帮助下,法拉弟终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我们常说,“真诚能感动上帝”,写求职信也是这样。求职信的“诚”主要表现在“诚意”和“诚实”两层含义,所谓“诚意”就是要求态度诚恳,不能夸夸其谈、大夸海口,更不能象社会上某些青年人所崇尚的那样,口一套、手一套、脸一套、心一套,以致到处招摇撞骗,害人误已。所谓“诚实”就是要如实地写出你想从事某项工作所谓具备的条件,以及选择某项工作的原因,或者是为了发挥某项专长与特长,或者是为了照顾家里的老父老母,或者是受对方单位的某些优越条件的吸引等等。诚实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美好的品质,更是用人单位来衡量求职者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求职信的时候一定要诚实。只有诚实,人们才喜欢,才感到安全可靠。一个诚实写信的人,能够做到前后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言行判断他的行为方向。
第五篇:企业文化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企业文化的作用体现在哪里?说到底,体现在提高企业品位、提升员工素养上。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具备“三品”,即品质、品格、品行。
塑造企业文化的品质、品格、品行,仅靠知晓并提出企业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是不够的,还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让广大员工理解并自觉执行这些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做到这一点,最好是靠大家“化”大家,即从员工中挖掘典型案例、提炼典型格言,用讲故事的方法、格言的方式使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形象化、口语化、具体化,以达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提升身边事的效果。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各讲了一个故事,用张思德、白求恩、愚公三个典型,宣传普及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情的青于竹、翠于松的品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坚定信念;上世纪60年代铁人王进喜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展现了中国石油工人不畏困难、敢于胜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种“故事+格言”的方式方法,是普及企业价值理念、宣传企业行为规范进而弘扬企业精神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企业文化从十个方面进行识别:一是识别工作团队的态度、行为偏好和工作环境。二是要同时观看有形的和无形的。三是看建筑物、办公室、店面和公众形象、公众关系。四是看真正的报酬结构。五是看建筑和设计。六是看服饰。七是看组织过程和结构。八是看仪式、象征和庆祝方式。九是看常用语言和口头禅。十是看标志、宣传文件和宣传标语等。
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好比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急不得。
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一是振兴企业、改善管理。二是目标导向、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协调,促进文明发展。四是凝聚人心、增加向心力和合力。五是美化环境、优化生活。六是教化激励、培育人才。七是道德约束、制度控制。八是服务公众、辐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