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实践深化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心得体会
课内比教学有益于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上课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更好更快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学活动进入良性循环。如何才能深化课内比教学呢?本人以为只有把课内比教学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只有把课内比教学化到教研活动之中,化到教研计划之中,才能深化这一活动。
一般来说,一次活动高潮一过,活动就将结束,不久便偃旗息鼓。要让活动能持续,只有让它常规化,简易化。教师应该说都有上好课的欲望,这便是上进心,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让它成为一种使命感。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能把教学的每个常规环节做好,回归教学本身,就是课内比教学这种活动的形式深化。
把课内比教学化到教研之中,就是要加强对教学的研究,要保证教研活动不走形式,对其时间、内容、结果均要有保证,要让教研日常化,要让专题教研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要把教研放在教学实践中,要让教研指导教学,教学促进教研,不管是“比教学”这种形式,还是专题教研、单课教研,都要做好教研规划,并按时实施,之后还要形成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教学资源。
对于课外访万家,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社会责任心。家访的内容,从大的方面说,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自己、对社会有责任的人。家访这种形式,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它,凡事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我们才能深化这一活动。
从目前这一实践活动来看,绝大多数家长是欢迎教师家访的,因为家访反映了教师对其孩子没有忽视,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尊重,是一种一对一的辅导,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本人尽量表现出良好的待人接物的本能,而这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但是仍有个别家长不希望教师到其家里去拜访,但我们是否可以改变家访的形式呢?比如到学校,或电话家访,等等。有适当的形式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不强人所难,更多一种平常心。传统的家访有其特有的气氛,但特殊的情况我们是否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呢?
第二篇:深化三学心得体会
通过公司领导组织大家学习三个学习活动教育,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业务知识,在这次学习中、现实的工作中、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提高思想觉悟工作能力,为以后工作中学习和工作打基础,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在现实的社会里站住脚,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在这次认真学习公司贯彻党和国家十七大报告工作会议深入到工作、学习中去,学习政治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关系到公司对社会责任,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与民生,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听从党的指挥,现在就要自身做起,尽自己的所能来改善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只有不断进步发展和改善,才能使自己更加美好。
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我在学习,在法律知识方面得到增强,在学会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权益,不受其伤害。在学习方面是不可少的,不断学习,保护自己合法权利,不做违背法律所为。
在学习业务方面,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自己能够在职责、在工作和业务时间都要积极学习知识,掌握业务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不断的发挥自己特长,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通过深化“三学”,加强了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法律法规,让我深刻体会,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身全方面的素质,树立形象,做好各项本职工作。
第三篇: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下帷幕了,这次大会主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改革,其中有关教育改革尤其引人关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伟卓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伟卓来自淳朴而闭塞的嫩江县,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十八大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十八大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第四篇: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自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以来,按照学习的具体安排,我通过积极认真参加集中理论学习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再次敲响了警钟,增强了更自觉地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信心和决心。学习和领会重要讲话,使自己对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时刻保持干部的好形象。通过前一阶段的认真学习,本人就此次作风建设活动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深刻领悟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风问题最核心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老百姓看党风政风,首先就看我们的干部作风。目前,从全社会来讲,通过开展“三讲”、“三个代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国反腐倡廉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大环境逐步规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正确把握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学习,夯实理论素质是搞好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抓作风建设不仅是每个干部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也是每个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学习是完善自己、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有效途径,只有学习,才能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对作风建设的认识,才能立足当前,学身边的人、学身边的事,学先进、赶先进,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要从书本知识中学习,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学习,只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改进工作方式,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才能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真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深刻领会,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抓干部作风建设就要抓细节,抓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抓大不放小”‘“抓大”就是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放小”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反思,认真对照检查,认真整改。要从细小的问题入手,建立健全抓干部作风建设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用党员干部工作细则等在内的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行为。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把党员干部注重小节的要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党员干部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既非一日之功,又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身体力行,持久作战,需要我们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我将利用干部作风建设这一契机,积极投入到作风建设活动中去,直面缺点,完善自我。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到在思想上跟上新形势的发展;在行动上符合工作的规范;在工作上不断增强原则性、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五篇: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水阳工商所洪伟
根据区局的安排部署,在全局干部中开展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我通过积极参加作风建设集中理论学习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使自己对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应该切实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作风。
一、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是新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期望,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和谐美好新城的重要保证。通过作风建设,破除“官本位”意识,可以树立真心为民的干部形象。真心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一生不过几十年时间,真正能够为党和人民干点事的时间是很有限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岗位,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通过作风建设,破除“小集团”思想,可以树立团结协作的干部形象。团结是大局,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人才,团结出干部,团结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能不能搞好团结,是衡量和检查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通过作风建设,破除“推靠等”思想,可以树立务实高效率的干部形象。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解
1决好当前改革和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真抓实干,最老实的办法就是一件一件地抓,抓一件成一件。
二、对照要求,检查不足
通过学习,按照深化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对照干部作风建设相关文件,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对症下药,锐意改革,创新思维,不断完善自身工作。通过对照检查,我感到自己存在理论学习不深入、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等问题。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执法干部一定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执法水平,强化组织纪律性,确保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三、明确方向,努力建设
一是要努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水平,坚持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学习方法上,要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在保证学习时间上,要坚持业余时间自学与单位集中学习结合起来,努力钻研政治理论、业务理论,学习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历史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坚定信念,提高素质。
二是强化工作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服务意识,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用最好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按党员标准要求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站在工商事业发展大局的高度思考工作,积极创新,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三是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牢固树立服务宗旨心、把提高服务和执法水平作为目标。同时在工作中进一步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努力形成工商事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四是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四个意识。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中心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工作中体现一个基层执法干部良好的工作作风,富于创造性,把握规律性,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