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音乐课,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中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学科综合,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进一步伸展。音乐教育倡导“综合”理念的根本要义在于它有益于学生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并随之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音乐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七条对此作出了明确的阐述:“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具体实践中,就音乐学科而言,音乐作为一种动态的时间艺术,却在高低起伏的旋律进行中提供了较之文学等其它艺术门类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反之,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地把文学、美术等艺术作为音乐内涵揭示的辅助手段,能使作品的艺术形象更丰富,更具体,更具审美性。同时,在相关内容范畴内,把多种音乐或艺术的形式、方法加以整合和优化,也有助于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技巧和表达方法,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表现艺术形象,培养他们的艺术实践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更乐于主动参与的形式和过程中提高艺术方面乃至于全方位的基本素质,并更好地促进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下面,我就结合我校开展的音乐实践活动,谈谈我对音乐学科综合的具体实践和体会。
一、优化音乐教学内部,发挥不同领域整合作用。
课堂是音乐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音乐教学内部综合,更是必不可少的优化和整合教学整体的重要手段。所谓内部综合,就是把包括音乐知识、基本技能、相关文化、鉴赏、表现、创造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内容要素有机结合、穿插融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可注意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音乐教学内部的综合:音乐知识的传授可以结合学生演唱歌曲、口琴演奏、音乐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理解、运用;歌唱方法与技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唱歌曲、处理歌曲、表现歌曲的同时去比较、发现和体会;音乐欣赏的优美旋律可以通过演唱、演奏甚至伴奏来加深体验和记忆;在歌唱或器乐学习时可以结合音乐内容适时介绍相关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歌唱、演奏的同时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艺术文化,等等。通过以上这些教学领域内部之间的优化整合,能进一步发挥各因素间的关联、影响作用,促进音乐教学领域内部相互沟通,彼此强化,相得益彰。这对培养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加强艺术实践,增进审美体验无疑有着比传统教学更全面、更合理、更能促进学生主动性发展的优势,其教学效果也显然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发挥审美“通感”作用,“三位一体”渗透综合理念。
音乐既是时间的艺术,更是心灵的艺术,尽管有其形式和内容上的不同,但那仅仅是它们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从发生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是源于一家、高度融合的,艺术门类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之间的融合趋势,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存在着显著的同构关系。因此,依据“通感”这一重要的心理现象,艺术门类之间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便成为必要和可能。我校所进行的“声乐、器乐、舞蹈‘三位一体’开发音乐潜能”的研究可以说充分客观地体现了这一融合趋势与研究理念。例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抓住“三位一体”这一重要的研究切入点来体现和渗透学科综合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发其潜能。首先,我们遵循面向全体的研究原则,开设活动课程,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声乐、器乐与舞蹈的教学,使每一位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都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在培养、巩固音乐兴趣的前提下,学习、了解一些歌唱、器乐、舞蹈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合唱、独唱、口琴(课堂必学)、电子琴(或选修手风琴等其它乐器)以及集体舞、民族舞、儿童舞等舞蹈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在个体意义上成为能唱、会奏、善舞的多面手,而在集体意义上成为一个合唱动听、合奏娴熟、群舞齐整的具有很高协作意识的整体,由此促进了团队精神和竞争协作意识的培养,尤其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方面更具有现实意义;其次,我们充分发挥审美心理的“通感”作用,抓住音乐的本质,以音乐为本位要素加强声乐、器乐、舞蹈等不同音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优化整合,紧扣音乐的主题内容,抓住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速度、力度等共性要素来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探究、发现、创造和创新,做到教学内容上密切联系,教学形式上有机结合,音乐本质上融合贯通。通过学科综合理念的有机渗透,促进了“三位一体”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开发音乐潜能这一研究目标的达成程度。
三、有机结合姊妹艺术,拓展音乐学科综合理念。
除舞蹈外,我们还重视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在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学科综合理念。显而易见,音乐与美术、文学、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具有相似的艺术表现特征,尤其是对情绪、情感、情趣、情境的刻划和表现可以说更具有代表性。我们通过以下方法,使这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姊妹的艺术能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唱《我爱我的家乡》时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来尽情表现陶都宜兴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与风景,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在欣赏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时,让学生根据乐曲音响、旋律变化,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即兴短文的形式抒发自己对作品的种种感想;在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先看一段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视资料,导出学习的主题内容,在学会歌曲之后,再指导学生排练一个音乐剧,对学生感受艺术形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很积极的作用;在学唱歌曲《拾稻穗的小姑娘》时,组织学生简单赏析唐代诗人李绅的名诗《悯农》,既让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又使他们被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所感动,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等等。
谋求音乐教育与姊妹艺术相整合的根本目的,是着眼于人的综合、全面、整体的发展,使素养更高,人格更美,生命更美,生存价值更高。但在将音乐教育与包括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在内的姊妹艺术进行整合教学时,应注意要以音乐为主线,避免本末倒置、反客为主的现象发生。
四、适当结合非艺课程,凸现学科综合理念价值。
除了姊妹艺术,音乐学科还可以与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等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教学,做到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更好地体现学科综合的价值与内涵。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比较密切,可以与语文教学相沟通,欣赏歌词的文学美,用语言描绘作品的情境、感受等;音符的时值可以与数学学科的数值概念相结合;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可以与自然生活中的常识、声响效果相联系,让学生通过比较、探讨来发现规律,加深体会;体育健康方面的广播操、眼保健操、韵律操等与音乐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联系紧密,也能够有效结合;根据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音乐教学还可与信息技术教学相整合,发挥“信息高速公路”的作用,指导他们上网查找有关音乐家的生平、轶闻趣事,下载音乐作品一起欣赏,通过网络认识“音乐神童”莫扎特,了解“乐圣”贝多芬,接触“歌曲之王”舒伯特,搜寻“钢琴诗人”舒曼,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经过一定阶段的教学整合,学科综合的价值与内涵就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了。如学生能用生动形象、富于想象力的语言描绘音乐感想,能用清澈、甜润的音色朗诵优美的诗词,用活泼、明亮的声音唱好英语歌曲,用整齐、到位、富于韵律的动作做好广播体操,等等。以此使学生的各学科知识结构能够通过音乐学习互相依存,彼此联系,展现整合效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培养一定的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应用能力。
“提倡音乐学科的综合”这一课程理念的产生,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我们音乐教师提出的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通过我校音乐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提倡音乐学科的综合,毫无疑问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积极主动地发展,但作为教师更要做到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做一名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合作伙伴与共同研究者,并具备一定的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乃至综合素质,进一步发挥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育人功效。
中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心得体会
第二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8年9月10日-14日
二、活动人员安排:
组长:
副组长:
带队领导:
音乐会组织:班主任、(周四晚)
每天早晨跑操、集合、整队:班主任
三、具体安排:
1、周一活动课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阅读说明后,周二带回回执。
2、外出领导、老师会议碰头会:周二上午大课间(二楼阅览室)。
3、全体学生动员大会:周四下午活动课(报告厅)。
4、出发时间及乘车:9月10日早晨7:20学校集合上车,7:30发车;共16辆车,每个班一辆车。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跟随所负责班级大巴。其他人员随机坐车。主任和干事自驾,以防拓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负责接送老师和学生。
5、上车秩序:林维坚及各班班主任;
6、车标:xx(xx一中*号车)
7、带队教师职责:负责学生上课及住宿等日常所有的管理。中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抽调级部其他老师代替。
8、录像照相:。
9、宿舍日常检查:男宿舍:葛;
女宿舍:每个楼层两位老师,由颜妮老师负责统筹安排。
10、返校时间:14日下午2:30——3:30回校
11、特殊体质学生:要求家长签安全保证书
12、安全和纪律:每一个项目都由实践活动中心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并全程负责。
13、安全公约:各班主任收好并交级部保留。
四、本次活动具体内容:
1、“生存体验”包括:应急救护、交通安全、防震减灾、消防安全、金工、木工等课程。
2、“素质拓展”包括:真人cs、激光打靶、信任背摔、攀岩、高空项目、障碍跑道、勇敢者道路、勇攀珠峰、毕业墙、趣桥世界、益智游戏、才艺展示等课程。
3、“科学实践”包括:科技教育、海模、航模、科学自由行、机器人、模型创意设计、光纤动画、电子diy等课程。
4.、“专题教育”包括:海洋教育、陶艺、泥塑、电烙画、布艺、纸艺、篆刻、中国结艺、十字绣和刺绣、京剧脸谱等课程。
5、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心还组织学生进行联欢晚会、观看励志演讲等文娱活动。
五、活动流程安排:
1、制订并贯彻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预案和活动计划、讨论活动内容,制定好活动细节。
2、召开参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培训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次活动的有关材料,群策群力,研究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3、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活动,如果在活动中出现突发情况,分管老师要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领导,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4、每天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合理安排。
5、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评价工作。
6、总结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撰写活动总结。
六、本次活动需要注意事项:
1.学生需带的生活用品:毛巾、抹布、拖鞋、刷牙用品、洗头膏、水杯、少量的换洗衣物等;医务室不备任何药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准备相应的常规药物(尤其是特殊体质的孩子,一定要备齐自身体质需要的药品);建议学生,背背包,不要带箱子。
2.学生需带的体育用品:有特色项目,跳绳、毽子、橡皮筋等。
3.学生需带的学习用品:中性笔、笔记本、彩笔(手抄报需要)、铅笔、橡皮、尺子等,没有必要带平时的作业和课外书到实践教育中心。
4.学生需带的文艺用品:参训学校准备一台晚会,时间在90分钟左右,所需个人道具自己准备。(晚会当天晚上,想参加的家长自愿驱车至基地,结束后自行返回。)
5.不得随意进果园摘水果,禁止吃口香糖,学生只有在午间和晚休期间可以进宿舍,其他时间不得随意进出宿舍。
6.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电子产品、手电筒、望远镜、管制刀具、扑克、游戏卡牌和钱财。
7.拓展结束后的第一周周二以前上交学生感言,均为电子档。
8.如有特殊体质的学生,请提前告知班主任,填写特殊体质学生信息表。不参加剧烈运动,有些比较容易激动的活动不参加,旁观。(一定要跟班主任嘱咐好)
9.吃饭,唱歌,上课,跑操,睡觉,礼貌,作品,表演等都要拿出xx一中的一流水平,要有集体荣誉感,为xx一中争光。
10.安全问题,重中之重。
基地的实际情况是:目前围栏基本完工,周围有山、水库和树林;教学课堂上的安全隐患(电烙铁、剪刀、钳子、胶水等);教师人员比较少,因此,家长一定要嘱咐好学生,注意各项人身安全,严格遵守基地管理。
课间:不允许离开上课楼层,不允许疯打闹。
宿舍:注意用电安全,窗户只能开一条缝通风,爱护基地公物。
校园内:不能私自离开班集体去玩耍,远离湖边。
11、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学生要注意宿舍卫生,卫生纸巾要放在规定的位置,并要时刻保持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卫生整洁。
12、学校教师原则上不允许参与学生的活动项目,并且也不允许和活动中心教师索取耗材。
13、活动中心有热水,告诉学生在喝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总之,为了让学生顺利度过一次有意义的拓展活动,在基地学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基地的纪律,对待老师要有礼貌,服从基地统一安排,听从老师指挥,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班主任和学生会检查过程中,记录违反纪律的学生名单,一次违纪警告,两次违纪遣送回家。
第三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
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
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
一、初
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赵大进
副组长:陈文东李文忠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陈文东
成员:向长富武月娇王运雄、王作友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调查报告必须用word文档。提供学校网站录入。
第四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继续开展《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重点搭建好远程教育这一平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的专题研究,努力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策略,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全面总结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阶段实施策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而努力。
二、具体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九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科研计划。
2.认真做好“十五”课题“运用现代教育网络,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的结题准备工作,撰写论文、收集课题相关资料。
3.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调研活动。
十月份:
1.通过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系统地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生活中意外”主题活动,动员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活动。
3.每位教师准备上一节研究课。要做到课前思课、说课,课后组内评课、议课。不但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及时反馈,以指导促进教学工作。
4.做好十五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
十一月份:
1.认真贯彻执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加强理论学习。
2.做好参加“十一五”课题申请的工作。
3.建立学生活动成长记录袋。活动成长袋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作品、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观察和评价等。
4.丰富我校远程教育资源,将我校师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放入网站供大家传阅,充分发挥网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作用。
十二月份:
1.讨论校本课程开发有关问题,教师对活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对活动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元月份:
1.研究下学期的校本课程方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方案的内容、形式。
2.讨论有关学生活动和教师工作 的综合评价方式,填写评价表,统计评价
情况,做好评价工作。
3.做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自我小结,撰写案例、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第五篇: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黑田铺中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使得学校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且也更加要求学校加强同社会、同生活的联系;不仅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需要掌握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品质。这一切仅仅依靠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急切需要一种更新的、更有活力、能给社区和学校,给自身的持续发展,能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能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他们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
一、初
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
“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
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刘刚
副组长:唐荣
唐亮
成员:刘宏伟
王建明
谢庭春
唐东方
高晚垟 欧阳远交
刘恒
谢俊强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唐荣
成员:刘宏伟
王建明
唐亮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收集整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