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观后感集锦
编者按:8月6日集团党委组织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活动在中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纷纷向集团党委办公室送来了有关参观“一大”会址的观后感稿件,这些稿件写得很有真情实感,理论联系实际。现撷取部分内容公诸于网上,以飨读者。
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 陈莉
2008年8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党委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活动,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那段历史。
会址所在地的石库门老楼向世人展示出历史的厚重。走进会址大门,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的共产党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通过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中共“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乃至全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我作为新时代的晚辈,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努力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要切实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与条件来规范自己,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定要立足企业的本职岗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早日加入中共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使我们企业的党组织更加坚强 吕政敏
通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使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了解了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0日在上海兴业路的这幢石库门宅内秘密举行。这次代表大会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起草了第一个党纲,还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为了防止法租界巡捕房的破坏和捣乱,“一大”于31日转移到南湖的游船上继续进行,并胜利闭幕。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历经了艰难万险,中共是在艰辛之中不断成长壮大的。“一大”代表中有不少年纪轻轻的就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个共产党员认真地学习。我一定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奉献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为企业出一份力,积极团结周围的同志,履行党支部书记的神圣职责,使我们企业的党组织更加坚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季秋兰
我有幸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集团党委组织的这次活动使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对党的观念上理解也更深刻。
面对数百件展品,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斗争年代。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追求真理。这些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参观者。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由革命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则要靠我们新时代的人们去努力开创。我们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在人民企业里,要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向云飞
集团党委为加深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大家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我一边观看展出的实物,一边细读一旁的文字介绍。对中共“一大”会议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第一个党纲,这一切意味着,中国的历史将会改变。
如今,党的组织不断地扩大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富裕。我更加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万万不能忘记昨日的艰辛。我们还得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樊发新
几百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映入眼帘:土炮、手枪、匕首、警棍„„,还有那“一大”会议的场景、南湖的游船,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我的脚步变得凝重,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革命的先驱为了寻找真理,为了解救劳苦大众,他们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形势是那样的险恶,斗争是那样的残酷,他们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没有在乎自己的得失。这一切,使我的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今后,我要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这样的活动。我感到,每一次的参与,都使我受到了莫大的教育。我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也感谢党组织对的关心、帮助和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顾 炜
通过这次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参观,使我对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光荣和正确的党。
在党组织的关心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在思想上不断严格地要求自己,平时注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之余,除了认真学习党章之外,我还从党的理论书籍、报刊、电视以及网上来学习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今后,我将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严格的要求,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追溯红色经典
担负历史重任 洪书敏
8月6日下午,集团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一大”会址纪念馆,追溯了红色经典。在这里,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双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展览厅,里面摆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其中在我们身处的地方便有一件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便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展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
历史仿佛就展现在眼前。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居然宣布他们要改天换地,获得中国的万里江山„„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写下了人间的一个神话,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更进一步体会到一句名言: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党从无到有,历经艰难曲折。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进行解放斗争,开始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历程,开创了新中国现代化的脚步,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如今,接过他们手中的使命,我们担负起的,不是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走出展览厅,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这次参观活动使我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今后工作和生活中,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为社会主义事业献出一份力量。
第二篇:参观一大会址感悟
参观一大会址感悟
11月26,我参加了社会实践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印象仅局限于书本,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了党诞生初期的历史。
26这一天,在党旗的引导下,我们进入到那一幢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房子也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怀着虔诚与激动的心情开始进行参观。这虽是我们第一次来这里,却与想象中的场景十分相似:老式的石库门,青色砖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质朴厚重,凝聚着不平凡的历史底蕴。
一步入展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面党旗,党旗在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这也使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个展厅内曾见证的历史。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展览厅,里面排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展品中有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展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年 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书上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不觉间我们已走完了整个展馆,但我们却依旧沉浸其中。走出展览厅,我们的心中都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向党靠拢的信念,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为社会主义事业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李霁
11自动A1
第三篇:参观一大会址新闻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就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2017年11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是一幢老上海风格的石库门楼,会议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书本中的历史跃然眼前,就连我们这些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教学的教师也深受震动。在新时代主题下,展览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叙述,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精神热潮中,这次参观学习非常重要和及时。全体党员教师都用心去体会和铭记纪念馆展品中记载下的中国共产党沉甸甸的历史与精神。都表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出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第四篇:参观一大会址观后感
参观一大会址观后感 龚路中心小学 曹丽洁
2010年2月4日,在学校组织的参观活动中,我们二三十多位党员青年来到了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中共“一大”会址。在这里我们翻阅了80多年的历史画卷,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在这里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位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里,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看着这些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让我们彷佛穿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列强侵略中国时分赃的《时局图》,复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中共“一大”的蜡像模拟场景,无不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真实的重现了1921年,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有这么十三位青年,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起了秘密的会议,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达等人围坐一起,个个踌躇满志,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灵活生动的蜡像定格那伟大一刻。正是这一刻,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开始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开始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历程,开始了新中国现代化的脚步。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大家在畅谈体会中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明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意义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大”会址纪念馆默默注视着中国的飞跃,也默默承载着历史烟云。
“希望所有共产党员,都到这里来看看,不要忘记过去,经常想想:今天我该怎样做?”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组织这次参观活动的初衷吧!
第五篇:参观一大会址心得体会
2011年5月28日,党支部组织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只有到了这里,回顾历史,我们才会深切地意识到,当时的十里洋场,不仅有靡靡的歌声,还有这些为理想中的新中国而聚在一起的热血男儿。
从50多名到8000多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秘密组织到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九十年,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但在社会变迁异常激烈的近现代中国,却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颠簸经历。是一部以烈火为墨,以枪杆为笔所书写的中共党史,这九十年来所记载的又何止是中共自身的故事,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1956年,中共成立35周年之际,当年的“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访“一大”会址,泼墨挥毫写下八个大字——“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此语出至《庄子》,意味着我们党的事业在初创期很简单,但使命崇高、道路曲折,要不断前进,前途必然是光明的。今天看来,这句话仍很贴切,创业难,守业难,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更难。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团结带领新时代的人民大众,建设和谐社会,使中国和平崛起,将是我们党的重任。
有人说:拥有什么样的信仰,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并直接决定其在世界上的位置。当我真正了解了这段光荣的历史,我才深切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们回望过往的光荣,也是为了重温信仰的力量,只有坚定信仰的力量,才能争取更大的胜利,正因为这种信仰,才能让我们能够走过历史上一段段艰难时光,虽有曲折,终能迎来光辉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