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学习体会
党员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作为党员在七届六中会议召开之际,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新思想。
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
全会提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会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满怀信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会议的精神告诉我们要始终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努力学习。
学习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于11月25日在昆明市召开,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会上秦光荣书记回顾了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并确定了对今后五年云南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部署和目标任务,对云南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通过自己学习并与其他单位优秀党员的交流,我深刻的感到: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对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紧紧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进云南省各项事业,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奋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现将本人学习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的主要心得体会归纳如下。
一是以学习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市委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对科普工作者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是以贯彻为主线,不断增强敬业意识。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职工作,淋漓尽致地展现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勤勉敬业,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
三、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科普读物,领会新的科普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大家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出色地做好科普工作,提高普及范围,提高普及质量,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总之,要充分认识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发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将党代会的精神贯彻到生活和学习当中,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认真学习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内容后,面对我们党擘画的新蓝图,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事业是培养人才的行业,教育系统是社会的文化高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对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提升功能和示范功能。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基础教学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文化的创新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具体来说,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的我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努力践行新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沃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二是,在工作中锤炼作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党的组织工作战线的一员,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很快就会蒸发掉;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事业不会有成就、个人不会有发展。所以,在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是,要从实际出发,从自身做起,增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创新,文化建设是源泉。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只有不断加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才能保证我们的发展与创新。
四是,我们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教学大纲的内容,着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注意注重发展学生的文化内涵。
五是,在勇挑重担中增长才干。雷锋甘做“革命的傻子”,“雷锋传人”郭明义同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作“郭大傻”,他们“傻”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傻”得只做好事、不干坏事,他们的“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受住群众的检验,他们“傻”得可爱,“傻”得可敬。我们于要敢挑担子、勇挑重担,有干事的雄心。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历练非常之才、成就非常之举。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磨练、重大任务考验,才能在政治上更加坚定,在工作中取得实绩,在成长中突飞猛进。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至今,作为一名班主任,班里的每个孩子是班里的几十分之一,他们在每个家长的眼中却是百分之百,都是家长手心的宝,最美老师把每个孩子都看成自己手心的宝,正是因为他们爱学生之情有如此高的境界,挽救了两位学生及其家长。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最美老师那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心与责任心,往小了说是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品质,往大了说,却是整个社会形成合力,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同为老师的我将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坚守爱与责任,努力让“最美”精神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让从我们身边走过的人收到撒入心田的温暖。
通过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我不仅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更加了解中国的现状,及怎样改善问题。我平常应该多关注时事政治,从而发现问题,并思考怎样解决。
2012/02/04
第三篇: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学习体会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讨论了文化体制建设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奠定了基础。
十一届六中全会,重点突出了国家对文化传媒行业的支持,从侧面反映我国体制改革从思想领域开始寻求突破口,之前的“走、转、改”也是对基层文风、行风、政风的改革之道,但是但从六中全会所定出的基调来看,在未来国内的文化思想领域,传媒出版行业等均会出现一定的改变。
如何使文化领域更好符合国内的形式,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增强文化的内生动力。当前,我们国家在思想文化领域依旧保持着老传统、老观念,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有必要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更新观念。然而从目前的国内文化氛围来讲,新的思想培养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从我们国家文化理念上来看,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但是用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比较弱,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文化渗透到各个领域,严重的阻碍了中国民主进程,对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也起到阻碍作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眼中,不能仅仅是少林功夫、不能是北京京剧,不能是孔子学院,这些只是一部分,但是纵观国内我们能有什么?我们有帝王之气,文化上,我们宣扬“和谐”,实际中处处皆是利益的损失,由此可见,国内的文化气候还没有好转。
二是用好用足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在国外开拓市场时,大多以基础建设为主,而这些基本上就属于承建商或包工头性质,缺乏根本的创造性,同时大多科技含量较低,工作环境较差,风险较高,大多以援助性质去工作,同时这些市场,从另一方面却是建设国的劳动力失去了工作为代价,从某
种意义上,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抵制。中国要以文化强国,用文化开拓国际市场,在开拓时,更加注重文化渗透,用中国的文化元素来开展活动,而不是一个千年来为政治服务的还没有彻底被实践过思想。
三是利用好文化思想的开放性,吸纳新思想,为国家长治久安更好服务。文化思想,在国内如何更好的为整个国家服务,这是几千年来必须考虑的。而今,中国体制也面临着挑战,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改革,也是最有效的改革,因为要让不同的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让敢于承担的人勇于做事,要让能够干事的大胆干事,为我们真正的体制改革打下基础。
文化大发展,需要每个人参与其中,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要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有“打土豪、分田地”的勇气,敢于给最敢于改革,最有能力发展的人实惠。
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提法,也令人耳目一新。
通过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在工作的同时,不能放下自己的文化修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好把握前进的方向。要时刻关注党的最新思想动态,领会党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和努力方向,向着党指出的方向来走,这样才不至于走死路,不至于犯错误。作为一名环境监察人员,思想的觉悟提高了,才会有更高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的时候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才能更好的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全文
十七届五中全会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大会首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即指导思想,加入十六大确立的“三”,注意没有“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举什么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要求”)解放思想是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0二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改革开放“三大目标”):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三个最”)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三大主题”)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首次提出),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论断”,“一路一体”,该条写入了党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走什么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4)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次提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3、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意义),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第一次提“科”)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理论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四大原则”,该条写入了党章):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大发展目标)实现: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②全社会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③自身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做到):①把握发展规律; 1
②创新发展理念;③转变发展方式;④破解发展难题;⑤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以人为本必须做到):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②发挥人民首创精神;③保障人民各项权益;④走共同富裕道路;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⑥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三个协调”)。(“五个统筹”)统筹:①城乡发展;②区域发展;③经济社会发展;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⑤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三大关系”):中央和地方;各方面利益(“三种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大要求):(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4)切实加强改进党的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科学内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原则: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辨证关系):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项)新要求: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以前是又快又好)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⑤建设生态文明(“四大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江十六大)、生态文明(首次)),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5、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三“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措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6、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三个坚持”)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7、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提),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8、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主义建设六大任务:(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措施):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9、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四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0、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建设”)。(1)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4)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6)切实改进党的作风。
★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要点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四个更加”强调坚持科学发展 “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
础更加牢固。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居全球前列,以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生机勃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农村还有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
解决。与此同时,还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推动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质量要求会更高,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将全面快速增长。
无论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重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更好地为改善民生服务。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外,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方式的效果证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必要举措。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使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政府重要职责,做到在不同阶段提供具有不同标准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学难”“看病难”是当前的民生热点,也是民生难点。要在推进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社会资本以更多形式举办医疗机构。要更好地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项保障和改善民生新举措,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将惠及亿万群众。
第五篇:学习宣传十七届六中全会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总结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总结
根据区委宣传部的要求和部署,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并结合本局实际,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在全局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现将学习贯彻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部署,广泛动员,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提供思想基础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认真部署,广泛动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责任,提出了要求,并把学习贯彻活动作为今年最后一个月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讨论以及自学等形式,全面、系统地 1
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12月26日,局党组副书记、局长为全局干部职工上了一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专题教育课,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行了精辟的讲解,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和数据, 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丰富内涵的进行了新的系统阐述,并对全局学习活动作出部署,强调要求:一要把组织开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带头学习,学深学透。二要在深入宣传贯彻上下功夫,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讲宣传活动,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以学习促工作,在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认真思考,加强基层农经工作调研力度,指导农经工作,努力形成新思路,开创全区农经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确保学习贯彻落实活动取得实效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是我局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做好学习贯彻的同时,我们注重宣传效果,认真做好舆论宣传报道。充分采取组织专题学习讨论、黑板报等多种学习宣传途径,及时反映了开展的学习贯彻落实活动情况,营造了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学习活动取得实效。
三、结合实际,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活动有效开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即体现农村财务管理、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等具体工作中。一是把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与充分履行农经工作职责的作用紧密结合起来;二是把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与全面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两个结合”,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两会的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重大部署;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会议,全面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确定了以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为主题的转型跨越发展道路,明确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统筹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