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体会4篇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体会
2013年9月,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我有幸与单位40多名同志一同乘车奔赴沂蒙老区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革命先辈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共分为五个展厅: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主要记载了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的事迹。门厅正面是一个巨大的孟良崮战役沙盘,讲解员介绍了当年的战役形式和战役决策,华东野战军在敌重兵密集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转变了华东的战局。战役厅主要展示了战役的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增援情况。支前厅主要向生动再现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妹妹送哥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沂蒙六姐妹主动挑起拥军支前重担,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运柴火1700多斤。在冰冷的汶河水中,30多名妇女一字排开架起了“人桥”,保证部队战士从她们的肩头踏过成功渡河„„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陈毅元帅曾经说:“我陈毅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给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长江”。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2800多名烈士永远沉睡在这片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的情况。最后,我们观看了激烈的孟良崮战役电影短片。
青山无语,丰碑永存。参观结束了,但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昔日金戈铁马地,已成为我们的红色教育大课堂,我详细了解了孟良崮战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更加怀念在战争中牺牲的英勇革命先烈,他们不朽的英名和光辉业绩将永远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净化了心灵,提升了境界,更开拓了视野,感受到了民建人团结一心、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更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尽自己微小的力量的决心。我将努力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团结进取,无私奉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为深入领会学习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我所组织部分民警职工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通过参加本次活动,启发了我的理性思考,使我更加明确了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一、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增强坚定信念。1947年,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中,数以万计的先烈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先烈们的崇高精神让我们崇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更让我们震撼!这就是孟良崮战役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好,还有什么个人私利不能舍弃,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党的事业拼搏进取,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只有学习先烈精神,将孟良崮战役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才能净化自己心灵,升华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
二、深刻领会战役精神,转变思想做表率。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象革命前辈那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本色,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往无前地承担起我们肩负的责任,在中国革命面临着生死考验的严峻时刻,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放弃信念。正是有了他们坚定的信念,才历经艰难险,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业绩。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切实感受孟良崮战役精神,学习孟良崮战役精神、发扬孟良崮战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终生课题。
三、思想上强化责任,工作业绩求创新。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秉承孟良崮战役精神,以“责任重于泰山”的气魄和胸襟,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肩上重任和使命带头落实责任制,把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实事求是上,把功夫落实到开拓创新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勇于在困难中实现突破,勇于在创新中实现发展,为劳教工作顺利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2013年9月,本人在所领导的带领下到红色教育基地—孟良崮纪念馆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厅、群众支前拥军厅,瞻仰了英烈纪念碑,重温了入党誓词。在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本人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心得体会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了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2年的日子里,作为沂蒙儿女,我们在烈士墓前,再一次聆听烈士的故事,不能仅仅是掉下眼泪。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学习无数沂蒙儿女、革命先烈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大无畏的精神,奋不顾身干好一切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要牢记“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名劳教工作人民警察,要牢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秉公执法,把尊法、重效、理性、平和、规范、文明的执法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中。
二、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孟良崮战役,沂蒙儿女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尽全力,不惜破家支前,支援革命。“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通过这次好活动,本人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有了更新的理解。沂蒙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沂蒙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永远牢记心怀,永远发扬下去!
三、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观看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又听了解说员的演讲,再一次体会到群众工作的重要。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人民军队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党和军队时时刻刻都赢得了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事实不断证明,只要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党就永远立于不败地位,只要和人民群众永远保持鱼水之情,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要时刻想着人民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法为民所执。在劳教工作岗位上要始终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要积极的办好民生服务热线,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红色革命教育心得体会
--孟良崮战役观后感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际,9月24日在所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当天,边走、边听、边看,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受益匪浅。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张灵甫的74师,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国民党军的一次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人员武器严重不足,生活物资极为短缺,条件十分艰苦,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战士保持高度的团结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团结广大群众,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自力更生,百折不挠,英勇奋战,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在孟良崮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红色教育陈列室,烈士烈士陵园等,对孟良崮战役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认识。通过这次红色革命教育活动,自己的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和灵魂也受到深刻洗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到:
一、坚定信念。始终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如果丧失了理想和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就会忘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就会失去自身约束能力,就会经受不住各种诱惑而陷入泥潭。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警醒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加强团结。只有团结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才会办成大事,才能创造奇迹!革命先辈已经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今后我们应该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保持和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团结同事、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团结的团队,进而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劳教所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三、立足岗位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作为一名劳教工作人民警察,结合自己岗位的实际,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真正把革命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
第二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利用五一假期的时间我们组团来到了革命老区——临沂,参观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重温了那段荡气回肠又感人肺腑的历史。从中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无谓牺牲和为了人民幸福而至死不渝的奉献精神,深深的为之折服!
1947年初,莱芜战役以后,国民党为实施重点进攻计划,在山东战场上集中了约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吸取了以往分路进攻常被分割歼灭的教训,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齐头并进的战法。计划第一步完全占领鲁南解放区,第二步实现其占领整个山东解放区的目的。3月下旬,国民党军集中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向山东解放区发起进攻,到4月上旬完成了第一步计划,随即稳步向鲁中山区推进。
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在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过培训,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模范军人,在湘西会战中,又因战功卓著而荣获自由勋章,因此深受蒋介石青睐。在江西高安战役中张灵甫一条腿被炸断,送往香港治疗后落下残疾,右腿跛行。此人仗着蒋介石的器重,骄横异常,出发前口吐狂言:“把陈毅赶进东海里喂鱼去!”
但孟良崮战役最终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蒋介石痛失虎将,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此战,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魂,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共分为五个展厅: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主要记载了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的事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展厅,这里陈列着一些珍藏的照片以及当时战场上使用的枪炮弹药,还有一些英烈的介绍,照片和英雄事迹鞭策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一切;室内的雕塑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沂蒙山区人民支持解放军的情景,这是军民团结的见证;还有“沂蒙六姐妹”的一些摄影作品,让我们见到了那些可亲可敬的老人,回味着革命的鱼水情深!让我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门厅正面是一个巨大的孟良崮战役沙盘,讲解员介绍了当年的战役形式和战役决策,华东野战军在敌重兵密集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转变了华东的战局。战役厅主要展示了战役的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增援情况。支前厅主要向生动再现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妹妹送哥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沂蒙六姐妹主动挑起拥军支前重担,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运柴火1700多斤。在冰冷的汶河水中,30多名妇女一字排开架起了“人桥”,保证部队战士从她们的肩头踏过成功渡河„„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陈毅元帅曾经说:“我陈毅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给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长江”。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2800多名烈士永远沉睡在这片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的情况。最后,我们观看了激烈的孟良崮战役电影短片。
当我们走出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时仍为刚刚所接受的洗礼而感到庆幸和受益匪浅。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我们今天和平安定和飞速发展的生活,作为接班人和继承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和人民。
第三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范文模版]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有感
迎春花竞相绽放,骄阳似水的三月,我们一行30余名预备党员在区直机关工委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瞻仰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听取了工作人员对战役经过和烈士事迹的讲解,观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夺取抗战胜利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现将在这次参观孟良崮战役中的>心得体会向组织汇报如下:
一、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信仰。
这次参观深深的震撼着我们每个人,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面对鲜红的党旗和烈士雕像,一声声入党誓词响彻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上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听着讲解员沉重的讲述,那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场仿佛就在眼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强不屈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是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主义进步和发展做了三件大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岁月如梭,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尽,纷飞的弹雨已化为泥土,山上如刀似箭的丰碑,见证了沧桑的历史。今天的我们更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
二、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孟良崮战役,也是小推车推出胜利的战役,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信任和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舍生忘死、参军参战、大力支前、抢救伤员、奋勇杀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让我们不禁肃然起敬,真正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大家思想受到了震撼,心灵得到了洗礼。是他们团结一致,通力协作,战胜了许多艰难困苦,使他们来往穿梭于鲁中根据地前线,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对伤员精心照料,体贴入微,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更是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员称号之所以光荣,就在于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三、用责任、奉献意识,争先创优。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感谢区直机关工委给我们的这次参观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深刻的领会到新中国的诞生源之于无数仁人志士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而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
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人生启迪,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及时性;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和平,繁荣的幸福生活;敬佩革命先驱坚持理想,信仰,为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希望而抛弃个人的一切名利地位直至生命的崇高精神;痛恨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一些追逐个人名利地位金钱而贪污腐化的犯罪分子;鄙视只贪图生活享受,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做天和尚撞天钟的懒汉行为。对比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我们何其渺小,奉献精神何其薄弱,又有什么私心杂念,贪图安逸的想法舍不得丢掉呢?
我们要把这次红色教育当作我们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在当前创新争优活动中,继承革命先烈遗愿,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革命先驱崇高革命精神的落实到实处,贯穿在工作当中。铭记历史,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作为一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青年人,一定将老一辈革命领袖的“牺牲、奋斗、奉献、廉洁、自律”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永久动力。)
第四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2012年6月24日,我们来到红色教育基地—孟良崮纪念馆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厅、瞻仰了英烈纪念碑,观看了《孟良崮战役》、《沂蒙六姐妹》纪录片。在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本人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心得体会如下:
一、要认真学习沂蒙精神。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展厅,这里陈列着一些珍藏的照片以及当时战场上使用的枪炮弹药,还有一些英烈的介绍,照片和英雄事迹鞭策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一切;室内的雕塑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沂蒙山区人民支持解放军的情景,亲身感受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华东野战军奋勇杀敌,夺取战争胜利的英雄事迹和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军民团结的见证;还有“沂蒙六姐妹”的一些摄影作品,让我们见到了那些可亲可敬的老人,回味着革命的鱼水情深!让我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二、要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我们在烈士墓前,聆听了陈若可和她女儿英勇就义的事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学习无数沂蒙儿女、革命先烈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大无畏的精神,奋不顾身干好一切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牢记“为民、务实、清廉”,要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整个工作之中。
三、要树立群众观念。了解沂蒙六姐妹等史实,使我深有感触,孟良崮战役,沂蒙儿女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尽全力,不惜破家支前,支援革命。“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我再一次体会到群众工作的重要,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不断走向胜利,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党和军队时时刻刻都赢得了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事实不断证明,只要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党就永远立于不败地位,只要和人民群众永远保持鱼水之情,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
通过这次好活动,本人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有了更新的理解。沂蒙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沂蒙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要永远牢记心怀,永远发扬下去!铭记历史,牢固树立新时期革命精神,全心全意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去!
第五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本人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到红色教育基地—孟良崮纪念馆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先后参观了孟良崮战役厅、群众支前拥军厅,瞻仰了英烈纪念碑,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孟良崮战役》纪录片。在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本人有几次都掉下了眼泪,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心得体会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了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日子里,作为沂蒙儿女,我们在烈士墓前,再一次聆听烈士陈诺克和她女儿英勇就义的故事,不能仅仅是掉下眼泪。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学习无数沂蒙儿女、革命先烈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大无畏的精神,奋不顾身干好一切工作。作为一名党员要牢记“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要将治病医人、救死扶伤的理念贯穿到平时工作中。
二、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孟良崮战役,沂蒙儿女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尽全力,不惜破家支前,支援革命。“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通过这次好活动,本人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有了更新的理解。沂蒙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沂蒙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永远牢记心怀,永远发扬下去!
三、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念。观看了《孟良崮战役》纪录片,又听了解说员的演讲,再一次体会到群众工作的重要。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人民军队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党和军队时时刻刻都赢得了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事实不断证明,只要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的党就永远立于不败地位,只要和人民群众永远保持鱼水之情,我们的革命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