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5:1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第一篇: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这本书值得一看。

读世界名著《爱的教育》后

这个寒假我认真地读完了世界名著《爱的教育》。说实话,很多教育名著,我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原因是大道理太多,有时候读来读去,不知所云。而《爱的教育》,我抱着侥幸的试试看的心里,试着读了第一篇。嗬!这一读就让我爱不释手了。《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写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翻译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一年(10个月)中,以日记的形式来畅叙的。书中描写了自己班上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有的缺乏父爱;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之中的。这群孩子中有的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有的是傲气十足的绅士样;有的是被学校开除过的厚颜无耻狡猾之极的孩子;有的是体弱多病,谦恭卑微的老实忠厚的孩子;有的是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热爱父母的孝心之子„„一篇篇的日记以最真实的日常生活来反应了深厚的师生之情,父母之情,兄弟姐妹之情,爱乡之情,同学朋友之情,邻里同乡之情,爱国之情„„细腻的笔触散发出人性的温情,是一部洗礼人的灵魂精髓的好书。一边读着,一边想着我是怎样对待我的学生的,我是怎样教育我的学生我的孩子的,我是怎样对待我身边的人——我的父母兄妹,我的亲朋好友,我的邻里乡亲,我的同事领导的„„ 最让我感动不已的是父母之情:叙利亚,一个12岁的孩子。为了帮年迈有病的父亲减轻家庭负担,连续三个月深夜起来帮父亲为报社抄签条。致使自己身体欠佳,成绩下滑。父亲原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看到孩子精神不振,成绩也下降,逐渐对儿子失去了信心。继而直到孩子病得厉害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关爱孩子了。叙利亚看到父亲的冷落,心疼如刀割。但为了帮助父亲,还是保守了深夜起来抄签条的秘密。直到有一天深夜叙利亚正在灯下抄签条时,父亲悄悄地站在了儿子的身后,父亲用颤抖的手抱着儿子啜泣起来„„ 《六千里寻母》,这是安利柯的老师在每个月中跟同学们讲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马尔可只有13岁,因家庭负债累累,母亲只好背井离乡,离开意大利到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去给一个富人家做女佣。据说工资丰厚,可赚很多钱回来。母亲刚去时还寄钱回来,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可后来只说自己身体有点不适,就一直杳无音信。13岁的马尔可思母心切,说服父亲,决定漂洋过海,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去找回自己的母亲。一路上,辗转曲折,历尽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遇到了难以预料的种种艰难险阻,找遍了阿根廷各地的大小城市,尝遍了一个13岁孩子不能承受的酸甜苦辣,才终于找到了病榻中奄奄一息的母亲。母亲本不准备接受治疗,准备放弃自己的生命的。当看到自己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孩子找到自己的面前来了之后,就接受治疗。这个孩子挽救了母亲的生命。读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母爱是伟大的。可如此爱母亲的孩子更是令人肃然起敬。我们该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学生来如此执着地爱自己的父母呢?

其次是深厚的师生之情:安利柯的父亲带着他去另一个城市,拜访父亲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已经八十四岁了,教了六十年的书。老师教他父亲的时候是40岁。当父亲到老师家里,说是他教过的学生时,老师竟然记起了他父亲的名字,还拿出了他父亲写的作业。时隔44年了,老师竟然把教过的学生的作业都还保存在这里。不得不让我惊叹佩服!同时也为安利柯的父亲如此尊敬老师而感动。也可见这个老师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称职的老师。想想自己,要是自己那么大岁数还有学生来家里看望自己的话,那当一辈子老师也就无怨无悔了。可我称职吗?我可能会记不起孩子的名字,也绝对拿不出一本学生的作业来。因为我们如果要保存学生的作业的话,那可得修建一座宫殿了。不过我从现在起,一定要跟我教过的每一届学生编一本优秀作文集,上面有每个学生的文章,有每个学生的照片,有老师和全班学生的签名。通过电脑打印成一本小书,全班同学人手一本。

师生之情还表现在平常的生活中,比如一个老师死了以后,所有学生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手中举着蜡烛去送葬。这是家长多老师的尊敬。再看看老师对学生的爱吧!老师正在报生字听写,一个学生乘老师不注意,跳上椅子模仿木偶的的动作,恰好老师回过头,那学生赶忙坐下,垂着脑袋等着挨批。可老师却用手抚摸着他的头,只说了一句:“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了”。而我也许会大发雷霆,或者严厉批评。其实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我们宽容一些,包容一些,平和一些,指出缺点,孩子就会明白事理的。也许宽容比批评的力量更伟大,更神奇!再听听那老师的话语吧:“孩子们听着:我们从此要度过一年时光,我们要好好度过这一年!大家要好好学习,要守规矩。„„你们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爱我!我不愿责罚你们中的每一人,因为你们是真诚善良的孩子!请你们全班作为一个大家庭,你们给我安慰,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求你们用语言来向我保证,我相信你们已经在心里向我保证。我谢谢你们!”多么平和朴实的语言。我们有时候夸大了孩子的错误,放大了孩子的缺点。所以我们无法容忍孩子犯错。如果我们像这个老师这样平和些,宽容些。我们会像这个老师一样非常受孩子们欢迎爱戴的。这不,刚刚那个跳到椅子上做木偶动作的孩子听完老师的这番话以后,悄悄来到老师身边,对老师说:“老师,请原谅我这次吧!”可见,老师的高尚之处就在于此。

然后是爱国之情让我由衷地感叹:小哨兵,一个12岁上下的男孩,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意大利战争的胜利,他爬到树上去帮意大利军官观察敌情,结果被奥国兵击中,从树上掉下来死了。当意大利军官命令他从树上下来“下来,孩子,你已被敌人看见了”。他却说:“我不怕”。多么勇敢多么爱国的孩子啊!小鼓手,一个14岁的孩子,意大利军受到奥地利二中队的突然袭击。敌军从四面八方袭来。意大利军官只好派这个小鼓手送信到山下自己的大部队请求支援。小鼓手冒着枪林弹雨,子弹击中了自己的一条腿,他稍作停留,又不顾一切地冲下山去。他知道:只要迟到一分钟,这包围的60人中就会多死一个人。安利柯的父亲教育安利柯:“我爱意大利,我为什么爱意大利?因为我的母亲是意大利人,因为我血管中流的是意大利的血,因为我母亲为之哭泣、父亲为之敬仰的死者的坟墓在意大利,因为我出生的城市是意大利,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同学,我生活在其中的伟大的人民,我周围的大自然,我所见、所爱、所学、所钦佩的一切都是意大利,所以我爱意大利!”“有一天,你为国征战,我愿见你平安归来——因为你是我的骨肉,愿你安然无恙地归来,自不必说。但是,当我知道你为了生还苟且偷生,那么,现在你从学校回来时这样欢迎你的父亲,将以万斛之泪来迎接你,我将不再爱你,我将心如刀割,悲愤死去。”想想我们平时的爱国教育都是些大道理。而从来没有这样细腻地教育过学生。学生品德意识的淡薄和爱国意识的冷淡,无不与我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关。

你看看,意大利对于见义勇为,舍身相救的孩子是这样做的:把这个孩子和他的父母亲一起请来,号召全市的人民聚集到广场上开颁奖大会。市长上台亲自演说。书中讲了有一个少年看见自己的朋友会被波河的河水卷走,面对大人都害怕的河水,少年别开大人的劝阻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奋力救起了自己的朋友。市长不但亲自颁奖,还亲自把这件事讲给全市人民听,亲自把公民荣誉奖的勋章挂在了少年的胸前,然后又和他亲吻,并和少年父母握手,又把奖状递给母亲。这种场面这样做能不鼓舞人心,伸张正义,激励人们去做勇敢的人高尚的人吗? 总之,《爱的教育》能让每个人生阅历不同的人体会到曾经我们都经历过那些类似的情感,只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理解可能不同而已。我们总是在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大恩大德,其实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平凡而温暖的瞬间往往被我们忽略了。其实周围时刻都布满着温馨的爱,只有能感受别人的细微的爱的人,才会给予别人爱。我们常常抱怨学生不懂感情,不会关爱老师,其实学生是非常爱老师的,非常听老师的话的。老师的一句话胜过父母的几句话。课堂上老师需要用笔写什么的时候,许许多多的学生都会拿着自己的铅笔拼命地跑到前面来,把自己的笔送到老师的手中。我们忽视了这些细节,把它视为应该的。其实这难道不是学生爱老师的具体表现吗?

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用爱的力量来浇灌花朵。让我们用心去体会学生的爱,也用心给予学生爱。有了爱,教育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有了爱,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像阳光一样的灿烂。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作者:佚名(署名请联系)来源:本站原创 我要投稿

添加到百度搜藏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走进书香月,一路品书香”活动,为我们老师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教学专著,我一眼就看中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为什么会选择阅读这本教育名著呢原因很简单:请看以下的一组数字: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走进书香月,一路品书香”活动,为我们老师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教学专著,我一眼就看中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为什么会选择阅读这本教育名著呢原因很简单:请看以下的一组数字:魏书生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他学期之初即进行期末考试,一学期教材他用30多课时就讲完了;他不批作业,不改作文,但他的学生的升学成绩却能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 分…… 而我呢 只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教一个班的语文,几乎时时刻刻都围着班里的四十个孩子转,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明明教过的内容,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学不会;明明一天到晚忙不停,可是仍然有些工作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正如金教导在上次会议所说的:我们教师就是要问课堂40分钟要效率.那么,我读魏书生的《工作漫谈》,就是想要问工作时间要效率,改变现在的状态,做一个高效率的班主任.于是乎,长假七天,我读了又读,读罢,不禁掩卷长笑:读这本书,收获真是大啊!正如魏书生本人在自序中所说的那样,“像同读者谈心似的,平时怎么想了,怎么说了,怎么做了,也就怎么写出来了.”整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没有华丽的语言,朴朴实实的语言中却让我们大有收获.他寓道理于小故事中,从细微之处看恢宏,于平凡中见伟大,言恳意真,入情入理,令人心悦诚服.用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叙述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搞好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本书的具体内容如下: 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魏书生在他的书中首先谈的就是他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少抱怨环境,多改变自我.”要求我们用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生活乃至对待生命.要多互助,少互斗,多商量,多挑重担,少推责任.其实说穿了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的根本.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全部内涵应该用四个字来概括:民主,科学.关于民主.魏书生身兼数职,校长,班主任,语文教师,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讲学,但他能把班带好,把课带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这种奇迹绝对不是靠管,卡,压,勤,严,细创造出来的,靠的是他在民主,科学思想指引下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创造出来的.依靠学生,而不是仅仅依靠班主任本人,把学生当助手,而不是当对手.学生才是一个班级真正的主人.正如中国革命所走的群众路线,要让人民当家作主.不应是班主任一人去管理,应依靠学生去管理教育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其次是学生间的互相教育管理,班干部的教育管理,最后才应是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正如魏书生说的那样:“普通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 凡事多商量.魏书生干什么事情都要先和学生商量.即决策中的商量,对话,表决.上课和学生商量,上什么,怎么上,做什么作业,考试考什么都要和学生商量,班上的事情更是要和学生商量.这一商量就是最大的民主,是在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关于科学.科学的主要涵义在于依法治班,靠制度,计划,规定来管理班集体.建立三大系统: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反馈系统.魏书生常说一句话:“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整个工作按照:制订制度-执行制度-检查修订制度;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反馈计划-总结工作-再制订计划,这样的工作流程一切井然有序进行.魏书生制订的班规以时间和空间分为两个序列.空间序列做到班上的事,事事有人做;班上的人,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班上的工作,班级用品都有负责人,承包人.这样责任明确,便于管理.以时间为序列的制度分为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这样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所有的人都清楚,一切就按制度有序运行.管理就自动化,规范化了.不用班主任事事去安排.小学六年的生活是孩子习惯形成,能力提高的重要时期.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将指导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里头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因为害怕学生出乱子就不许学生参与.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我正享受着教育学生的幸福,而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就是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享受快乐的人生吧!

第二篇: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重视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的探究性。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类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承认差异,不搞统一标准。

我是语文教师,我在语文的田野里,耕耘每一寸土地。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教师的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他的文化底蕴、他的教育追求、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能担负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师使命。一名教师要想真正地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它几乎无可争议地被全世界的人们接受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浸透着对人文精神的永无止境的探究完善过程。为此,我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永不停息地学习。新的时代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师德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才能完成好育人的神圣使命。一个教师书教得好,学问做得好,自然具有人格的魅力,自然受学生群体的爱戴和尊敬,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便会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美国,有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幸福》,有一期杂志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句话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深刻地思考,被全世界的各种媒体竞相引用。因为它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就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学习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文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我无悔地追求着我的职业。

篇二: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代出类拔萃的伟大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是他一生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在这纪念碑面前,可以玲听到许多烩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我选了其中三段著名的话,来谈谈我读书的心得。

一、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我们上课时有时说”这堂课上得很没劲“。原因也许不同,但教师讲课时激发不出学生的真正的激-情可能是最重要的。教师对教材讲述的含糊不清,针对性不强,以至于在孩子们那里形成了一种沉闷的感觉。教师对教材无所谓的态度,立即会传递给学生,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似乎成了架设在师生之间的一条鸿沟。面对着难以逾越的宽度,试问学生怎么能精神得起来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比起那些需要注意力集中和内容丰富的课来学生本不需要紧张,但却前所未有的感到疲惫,也许只有下课铃才能让他们更兴奋一些。

学生对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靠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与激励,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注意克服那种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课堂语调,用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

二、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学校里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正讲解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认真听着,讲述结束了,教师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单个叫起来,让他复述的时候,往往又根本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教师不得不把刚才讲述的内容重述一遍。但是,在讲述之前,教师常常不无愤怒地对学生们说:“既然你们一点都没懂,为什么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常常气愤学生的不懂装懂。可是,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分析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是错怪学生了。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在讲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他们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达到什么目的。

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

第三篇: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2012-07-25 17:00)

标签:-分类: 未分类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每读一本好书,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好像一位高人指点了迷津。前几天读了一本教育名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让我受益很深。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差的的孩子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本书不仅让我明白了一些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怎样对待每一个孩子,也就是对每个孩子都要有信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他们都是未来的成功者。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心去感受学生,与他们平等相处,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努力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让每位学生都有健康的心理。让我们的教育如同一缕阳光,照亮学生的心胸,驱除其心中的阴郁,让学生坚定信心,在成长的路上大步前行,取得成功。

0

第四篇: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心得体会

东街小学

雷梦莹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

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

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这本书值得一看。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心得体会

东街小学

李文静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条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发誓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大家都远离家乡都很不容易,因此,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记得当时,也是冬天,每天晚上,打开水很费劲,因为我的暖水壶是全宿舍仅有的两个之一。于是,许多人,都用我的水,到最后我总是只剩一点点,更多的时候是一点也没有。可是,我每天还是排着长队去打水,但是豪无怨言。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

你的爱。就像你自己在小的时候,对父母的爱护,当成了管教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可如果有一天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常常记挂起,你的父母,看着你的孩子,忽然间就像回到了你自己的小时候,想起了在你母亲的怀里,或是父亲拉着你的小手的样子。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让我们都拥有一颗爱心吧!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东街小学

陈兰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他有很多鲜明的教育观点。比如: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他写了很多充满了“人”的魅力的书:《要相信孩子》、《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关于人的思考》、《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等。其中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读书则

可使人顺畅。”,从《给教师的建议》中,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

这本书共设计到100条建议,我就其中的受益颇深的几个建议,谈谈自己的感受:

翻开书,一百条建议之首便是作者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

作者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我所教授的学生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

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我没有在备课中考虑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原来就因为我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解决了我初为人师的困惑。

他要求我们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中抽出时间来逐渐地,一步步的积累精神财富,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他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同行们的优秀经验,取得他们的优秀信念,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看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读到这些建议,突然很懊恼自己的消极,一直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学习,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曾经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己,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日记,想想,时间真如流水就这样荒废了。

第五篇: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土小 寇占德

每读一本好书,心灵就受到一次震撼,好像一位高人指点了迷津。前几天读了一本教育名著《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让我受益很深。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差的的孩子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本书不仅让我明白了一些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怎样对待每一个孩子,也就是对每个孩子都要有信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他们都是未来的成功者。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用心去感受学生,与他们平等相处,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努力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让每位学生都有健康的心理。让我们的教育如同一缕阳光,照亮学生的心胸,驱除其心中的阴郁,让学生坚定信心,在成长的路上大步前行,取得成功。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土小 寇占德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 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读教育名著 做学习型教师

——心得体会(寇占德)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重视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语文教学的过程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方式等。注重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是全体学生积累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年龄、知识积累和个性特点,只要是积极参与了学习研究的过程,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体现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讨论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同桌研究,或分组讨论,或自由组合交流,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的目的;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教学过程中体现新的学生观和质量观,是对以往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的挑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乃至学生终生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的合作性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其他语文实践中的合作会更加充分和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老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对象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会与人相处。

教学的探究性。语文教学的探究性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类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学中探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过程,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不同生活经历、个性特点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承认差异,不搞统一标准。

我是语文教师,我在语文的田野里,耕耘每一寸土地。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教师的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他的文化底蕴、他的教育追求、他的教育智慧的高低决定了他是否能担负我们这个时代的教师使命。一名教师要想真正地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它几乎无可争议地被全世界的人们接受了。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浸透着对人文精神的永无止境的探究完善过程。为此,我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永不停息地学习。新的时代赋予教师职业道德新的内涵,师德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才能完成好育人的神圣使命。一个教师书教得好,学问做得好,自然具有人格的魅力,自然受学生群体的爱戴和尊敬,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便会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美国,有一本家喻户晓的杂志《幸福》,有一期杂志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句话引发了人们广泛而深刻地思考,被全世界的各种媒体竞相引用。因为它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就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学习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开启繁荣富裕、文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我无悔地追求着我的职业。

下载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坎市中心小学 林春燕 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专心阅读了福建省首批中青年教学学科带头人陈敬文的《动态.跟进.生成(数学课堂教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 四营学校 关秀芳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1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 雷芳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须有一池水,我们不仅要用心的向老教师请教学经验,更要学习理论知识,多多阅读教育名著。在同事的推荐下,我品读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世界名著《爱的教育》感悟 世界名著《爱的教育》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一年(10个月)中的日记的形式来畅叙的。书中描写了自己班上一群......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与命运抗争 ——读《贝多芬》有感 最近几天,我十分热衷于“名人”,比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拿破仑、莫扎特、贝多芬等等。也许有人要问了,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些名人呢?其实原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