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课议课教学诊断及同课异构培训心得体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英语观课议课教学诊断及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新章学校 李洋
翻开自己厚厚的观课记录本,回想着观课议课时心灵所经受的涤荡,感触很深,也越发感觉自己充电学习的迫切需要。非常感谢此次观课议课教学诊断及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它给我提供了学习与成长的契机。
我们共观摩了十位教师的公开课,各位老师展现的课堂都给我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感觉,我被他们在英语课改过程中探索创新的精神折服。他们澄明宁静的探究教研的状态,灵动活泼的备课思路,挥洒自如的口语和神态,无不彰显了英语课改的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他们优美的语音语调,巧妙的构思,高超的课堂艺术,犹如汩汩清泉注入心田,使我倍感沁醒。下面是自己的点滴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有层次性,操练面要大,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权。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要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活动设计必须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与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绝对不能让课堂教学活动成为部分学生的专利,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也仅限局部。许平老师在讲授三年级Unit 6 Me 时,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题目“
1、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词并打√,然后读一读。选做第一题的同学奖励一颗星,选做第二题的同学奖励五颗星”题目如下: 1.Look, this is me.2.Look, this is me.I’m(fat/thin).I’m__(fat/thin). I’m(tall/short).I’m__(tall/short).“
2、PPT呈现全班学生的笑脸图片,抽取学生上台用学过的句型介绍自己”。许老师这种科学有效的活动设计,每个目标都有拟定的学习目标发展,活动与活动之间相互强化和巩固,又逐层提升,活动设计连贯、紧凑、有梯度且循序渐进,使上、中、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能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的消化吸收,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
二、教师是情境教学中的灵魂。许平老师和赵老师在教研活动中一再强调:“只有适切的语境,才有正确的语义。语言的功用一定是适切的。”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境因素,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巧妙创设情境,合理运用情境,设计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因为英语是一门交际的语言,脱离情境的语言教学只会显得枯燥无味,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出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年龄与能力的多种教学情境,在情境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化难为易,从而使英语实践活动趣味化、生活化、真实化,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寓教于情,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十位老师在完成知 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都关注渗透情感教育。以六年级教学知识为例,如:王安丽老师讲授Unit6E-friends时,希望同学们在谈论兴趣爱好、结交网友的过程中,了解异国风情,拓宽视野,建立友情。南燕老师在讲授Unit5 Animals in danger时,希望同学们在谈论野生动物的过程中,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李雪艳老师在讲授Unit12 The earth时,通过“给地球植树”的奖励机制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其实,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与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
在新课改日益推进的今天,如何以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引领我们的日常教学、带领孩子们自由快乐徜徉于英语的语言美,这是我们所不懈追求的。正如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源于“活”,教师唯有静下心来认真注入有用的新鲜的知识和理念,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在日常教学中常思索,教学外多学习,不断反思教学,保持自己的教学之潭常有新水、活水注入,才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达到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2014-11-6)
第二篇:同课异构培训心得体会
听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鲁桥中心小学:李金玲
2015年11月24~25日,我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展示活动”。这次活动中我听取了三位老师精彩课堂教学,令我们耳目一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很新颖、恰当、合理、平实,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老师优美幽默的语言,更是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位老师在引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来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的体会。
首先对同课异构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认为同课异构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课效果不同,各有千秋,这次活动的每一堂课都体现了这一点。其次,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另外,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策略,突破常规,实现效果好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其次,在这一次的学习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和学生互相握手,和学生一起做拍拍操等,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从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热身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二、教学设计巧妙,步步“诱敌深入”,淡化了人为设计的痕迹。
这一点是我这次听课感受最深的。教学设计是解决怎样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在几位名师的教学中,教学设计相当巧妙,课堂各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多余的环节,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甚至没有一个不参与的学生。
三、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
四、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各位老师的教学中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把握学生已有,体会学生的障碍,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和谐数学的教育思想。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还能有机会参加,我会将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樟树临江小学
付志琴
心得一: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2014年月29日--30日,有幸听了“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在这里,可以接受到比较前沿的教育理念,让我觉得自己的头脑得到了洗礼。
回首这两天的经历,整理出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在前,老师在后。
正如在讲座里说的:他在尝试着用最朴素的方式把自己藏在背后,把学生推在前头。一堂课,如果看到的是老师完美的表现,总觉得有某种遗憾,因为毕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有时候尽管看到学生踉踉跄跄的表现,但在这踉踉跄跄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数学素养在提升。
二、多看看教材。
教材内容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集许多优秀思想才写进来的,书上的每幅插图、小精灵说的话,每道习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由于老师的钻研程度、领悟能力、教龄等影响,有时未看懂,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看不懂,相信只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你就会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因为懂得编者意图,教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怎样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以前总认为尽心尽力地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如果学生不懂,还很负责地把学生留在教室,给他补课,这是我以前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经过听讲座,这种思想有点颠覆,有时想想也是:你是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还是要“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有时我们在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学困生,某个知识点,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往往你会提问学困生,如果他不会,你会请一个优生先回答,再问学困生,如果学困生还不会,你会再请一个优生回答,最后再问,这不正是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吗?还有一些老师,学生经过你这学期不断地给他补差,他也许真的及格了,但下学期一抽测,又跑回三、四十分,老师气了个半死,其实这都是由于老师没有认识到这犹如弹簧,你一使劲,它又就绷紧,拉得很长。等寒假一过,一放松,这又弹回去了。
每个人是个体的,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正视“差异”,不知大家听过“花圃里的玫瑰”吗?讲的是早开的玫瑰绽放得很灿烂,但就是有那么
一、两朵,依旧还是花骨朵儿,园丁要做到的只是给它不断地施肥、浇水,给它营造一个适宜开放的环境。老师其实有时候就像园丁一样,上课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每个人都向前看的氛围,你的课堂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学懂了,学通了,但只要每个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只要学生都愿意学数学,哪怕他学得不是很好也行。
所以老师有时候真应该多花点时间来思考:我到底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要做到这些,都应该建立在读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如有不足,请指正!
心得二: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由四个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 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心得三: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同课都是“整数除以分数”这个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 于 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老师各自给我们展现了同一内容却进行不同教学方法的精彩课堂感受如下:
1、精彩的课堂需要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及亲和力。
2、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
在第二节课中,老师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当时一个男生每次都举手回答问题,他说“你们班是不是这个男生最聪明?”我想 封涛 老师会说大家要跟这位男生学习,没想到他却说:“我觉得这位男生是很聪明,但并不是最聪明的,还有许多同学比他聪明,只不过有点含羞而已!
3、注重材料的积累、收集、知识的拓宽、延深,不是就知识讲知识而是把知识融于生活、融于社会,让学生有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
4、课型丰富、导入丰富、内容丰富、气氛特别活跃,这都是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方式。
5、授课语言经典、自然流畅。有的老师语言的经典幽默,体现了超凡脱俗,有的老师课堂语言的声情并茂亲切又富有激情,都给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6、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7、大都注重了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放开嘴巴大胆地说放开思维大胆地想,放开手脚大胆的做。
总之“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四篇: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
12月12日上午,第一协作区的全体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同课异构”议课活动。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授课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令人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地思考,从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收获:
一、别具一格的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次听课,几位老师的导入都各具特色。如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的使用了《高山流水》古筝曲,利用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挖掘教材,精心备课
听完几位老师的说课后,我认识到他们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比如搜集大量的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阅读有关的知识、课堂问题预设,课后的拓展。对教材的把握有其独到之处能抓住题眼,一步一步地的深入文本。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
三、注重学生朗读训练。教学中,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文言文中,去感受伯牙乐曲的高妙和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朗读课文,想象伯牙技艺的高超。通过听觉、感觉、视觉的贯通,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此时,教师又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四个“善”。在理解了伯牙和子期之间深厚的情谊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子期不在了,伯牙会怎样?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读课题,根据学生的读把句号换成了感叹号。
四、培养学生的习惯,教给学生的方法。
在学习课文时,几位老师紧扣“善”这个字,引导学生想象,在此基础上出示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入情入境。在品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读,在品读中悟情。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以及之后的角色体验,深入读书,都在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境。此时,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黑体方块字,更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画面、情境了。
五、亲切的评价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到位,如有的老师用了“你真棒!”、“你会更努力的!”、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让我的学生也会感受到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六、崭新的教学理念
所有的授课老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听、说、读、写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通过参加此次的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机会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放心、领导满意的教师。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2
这次远程教育,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各门课程,受益匪浅。特别是观赏了胡慧玲和李丽老师的《套中人》“同课异构”示范课,很受启发,认识到要使课堂有效高效,同组的语文老师就要多上这样的课,使我们语文课更精彩,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同课异构”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赏析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后,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她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两位老师的课突出优点是:
1.课堂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既不太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过于复杂,使孩子们够也够不着。
2.在讲授离学生时代较远的内容时,利用视频使教学效果提升通过直观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切实感受。胡慧玲老师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就比较直观。
3.课堂上老师眼里有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讲课好像只是给部分学生讲,达到面向全体,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两位老师让学生讨论时就关注到每个学生。
4.课堂教学不拘于形式,不让教学流程封锁自己的思路,对于随时出现的状况完全灵活变通,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置。不把时间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或者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深使学生学的更多的环节,就多用一些时间;而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就可以一带而过。比如李丽老师“拓展的内容”就很深入,让学生对“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认识。
两位老师凭借深厚语文功底把《套中人》这一“难上”的课上得如此精彩,给人很多思考。课堂内容丰富而有条不紊,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我更喜欢李丽老师没用多媒体上的课,“四读”就把课堂要讲的问题概括进去,课堂内容多而学生探讨的问题深入,可见李老师驾驭课堂功底更了得!
下塘中学盛丽萍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四个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总之,这次培训中心老师们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牢牢抓住这次课堂改革的春风,为槐荫教育、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再次感谢培训中心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4
20xx年12月1日,聆听了尹彩云和朱瑞萍两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寓言故事——《狮子和鹿》。两位老师亲切自信的教态、娓娓动听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狮子和鹿》是一篇美丽忧伤,令人庆幸而又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两位老师课堂构思都很新颖,再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学生引入预设的情境中。通过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逐步落实目标,达到预期目的。其教学亮点有三:
亮点一,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由于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它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因此,两位老师都能紧紧抓住文体特点,并结合三年级儿童的好奇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在课伊始,她们两位老师都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导入,一能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课文;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开课,为后面的教学进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亮点二,抓住一点,统领全文。
整节课给人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在整堂课中,两位老师始终抓住“美丽的角和四条难看的腿”不断地循环推进,利用简单凝练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加上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感悟,使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更趋理性化。
亮点三,注重学法,关注成长。
现在对一节好课的评价,首先要看老师能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组织自己的教学。我认为,这两位老师的这节课,都能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从这一节课中,不难看出两位老师的心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只有老师的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才能在实施教学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
“同讲一堂课”结束后,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课异构”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通过这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许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来说是无效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让有效的教学过程占领课堂。
总之,感谢学校安排了这次的同讲一堂课活动,使我从每一位教师的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方法。身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好机会,也争取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朴实扎实些,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5
20xx年11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德州五中举行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会”。在2天的时间里,各位数学专家和德州市的优秀教师代表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彩的课。听完他们的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1.课堂导入很重要。几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如吴正宪老师在讲授《商不变的规律》时,引入齐天大圣分猴子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故事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还有贲友林老师在讲授《7的乘法口诀》时,以白雪公主与7个小矮人的故事导入新课,动画配有声音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快乐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明、充分。在教学过程中,环节的设计不要太多,不要不停的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答,围绕学生的困难之处重点讲解。教授学生想不深、想不透之处。
3.选择好的材料,加强材料间的整合。牛献礼老师在讲解《认识百分数》这一课时,将“一种饮料有3种成分”这一例子多次运用,并与后面甲、乙车速度问题进行比较,引起学生的思考。(饮料中苹果汁占到105%,为什么不行?而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1.05倍,为什么可以?)
4.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保留的时间会更深远些。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自己板书,当小老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发现,通过展示、对比找出最恰当的说法,得出结论。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5.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及时全面。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赞扬和鼓励要及时,同时也要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课堂用语要讲究艺术。
总之,每位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索。与前辈老师相比,我的不足之处还很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定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努力探究,找出差距,缩小差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6
20xx年11月15日,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陵水中学组织的如何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参加初中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的是九年级的两位老师,分别来自天津中学的马敬秀老师和陵水中学的杨文海老师。通过听两位老师的课,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很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艺术化。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讲的是华东版九年级的“《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虽然两位老师都运用导学案教学,并且导学案的设计都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学习目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达标、小姐反馈。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各有春秋,以致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
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两位老师基本功扎实,能够运用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相结合,合理的把大容量的知识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在教与学中轻松解决。主要体现在利用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拓展知识面。
在这两节课中通过运用导学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两节课授课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综观两位教师的课,感觉新课改理念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导学案设计合理、高效,引导学生活动方法得当,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以后多进行相关的活动,多走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使自己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7
两位老师的课都各有千秋,存在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李虹虹老师上的是《三峡》的第一课时,在本堂课上她一改文言教学先疏通字词再品读赏析的教学次序,将诵读穿插在教学过程始终,引导学生把握作品营造出来的意境从而体会作品所阐发的思想情感。李虹虹老师的教学环节从宏观上把握文章思路,将朗读作为一座桥梁,带领学生在慢慢走过这座桥梁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与赏析。李老师的朗读富有感染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李老师将品味赏析和诵读指导进行有效的捆绑,一堂课下来不仅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清晰的把握。李虹虹老师对文本的驾驭和课堂整体思路的引导都很出色,在她的课堂中我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魅力。
陈雪娇老师则选择《三峡》第二课时内容进行讲授,在第一课时中陈老师就本文的字词句进行了疏通。第二课时则主要围绕三峡的“山”和“水”进行赏析,带领学生归纳总结二者的特点以及作者描写该景物的方法。在课堂设计的拓展探究部分,陈老师让学生围绕身边的美景开展写作,以教师示范到学生自主活动来教会学生善于动笔、善用修辞。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应用型。
总而言之,两位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教学活动的研究都十分透彻和细致,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都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感恩两位老师,让我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8
前天有幸组织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和靖西县民族中学两所学校在靖西县民族中学进行语文学科“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听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想不到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其实也是很精彩。特别是沛鸿民族中学王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一直在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课堂教学非常高效,王老师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教龄,但是她的教学基本功的确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真的是一流。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你的课备得再细,考虑得再周到,可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东西还是有的,毕竟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他们的思维都十分活跃,早已经不再被老师所束缚了,但是王老师对课堂的突发情况处理得恰到好处,真是值得我县前来观摩的教师学习、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每年听课评课机会很多,但参加由两所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这种“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观摩还真是头一次看到、听到,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多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记得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特别是观摩“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又听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李老师的精彩评课以及教师的议课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王老师借班上课,事先没有跟学生见过面,可以说备课是从零备起。但王老师所具备的控制课堂教学的底气令人佩服,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显示了一个名师应该具有的扎实的知识贮备和点评引导的智慧。王老师在这节课所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读—译—背—练”,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整个课堂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就好起来了。
首先第一个环节——“读”:这节课王老师先让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同时由学生对读错的字进行矫正,老师进行适当的朗读的指导,接下来老师再范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就是在反复朗读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王老师这节课不按传统教学方式串讲全文,而是在同学的合作下翻译了第一句,这个过程中老师只做一些难点的点拨,然后让学生按这种方式试译课文第一段,学生首先自己译,然后合作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就这样学生很快就把第一段翻译了。学生感觉到其实这些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也能完成的,兴趣一来,接下来的其他段落的翻译也就很快给解决了。
第三个环节——“背”:这节课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做了必要的板书:六个人物的姓名以及使动用法“苦、老、饿、空乏、拂”等这几个词语,再学生多次朗读后,看着板书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这节课老师能够让学生自由、快乐、放松地学习。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和情感可以达到峰值,达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从内心喜欢语文,课文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了。真想不到一节课学生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做这么多的事,平时我们上课,讲了满满一节课,学生既不能翻译课文,也不能当堂背诵课文,要背这样一篇篇幅短小,有音韵美和节奏感的文章,有时一个星期学生都背不下来,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第四个环节——“练”:练习设计要灵活多变,注重了习题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熟练灵活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潜能。老师对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本节课有而其他课文意思不一样的,都能例举出来,对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总结。这节课的练习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针对性强、富有实效。
王老师一步一步的教学,一环环的紧扣,让我感觉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做了详细的准备,每一步要做什么,学生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很明确,而且按照学生的能力范围,基本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更好。对于组织教学,王老师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因此,我从中学到了: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备课应该注意更多的细节;三是对于学生的教学,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参与同课异构课堂展示的靖西县民族中学何教师,则基本被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束缚住了。尽管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流畅,但是由于有十个教学环节,没有敢于让学生尽情发挥,很多在课堂交流中产生的话题并没有得到扩展和有效地升华,令人遗憾。有很多次,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只有教师一引导就可以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但是都噶然而止,我们在下面听课,有种干着急使不上劲的感觉。比如,进入课文翻译这个环节,几个同学因“苦、劳、饿、空乏、拂”等词类活用的几个词语翻译不出来,卡壳了,这时,老师没有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也没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流程的约束下,便在屏幕上把翻译投出来了,这直接影响了老师对学生表现的积极肯定,上课氛围自然就受到了影响。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因为时间关系老师上课推进速度很快,师生交流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问答,效果不是很好。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语文课,快节奏、大容量当然也有实效,但适当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或许更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该说,叫学生说说;该写放手让学生写;该搜集资料,就让学生去搜集;该讨论的问题,就让学生合作探究一番。听完了这两节课,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9
我们四年级数学组,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进行了同课异构。交流学习后,我有很的收获。。
课例研讨:说课、议课、评课,教学教师同步观课、现场议课、专题引领,与教师面对面深入剖析课例,解读精彩课堂;与参与代表共同把握课堂教学的“命脉”----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涵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真正作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讲学稿’的编写要遵循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用‘讲学稿教学要作到“四精四必”。‘精选’,指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提出的问题,落实在集体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
人人动手,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指通过精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落实在全批全改、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讲评辅导上。“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是对精批的高效落实。以“精”来提高质量,以“必”来调控负担,贵在“精”字,重在“必”字,功在课外,利在课内。
讲学稿指导学生自学 的流程如下:
师生合作-------自主预习目标------教师讲解-----查明原因--------小组学习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0
我是第一次听同课异构类型的课,虽然自己也曾在学生时代疑惑,为什么初中、高中时还会学到以前小学时候的篇目。当时的自己没有过多的体会,而今天的三节课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对比、思考了解到,面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教学的知识结构切入点不同,讲授的内容呈递进式,每一节又各自独立,完整,这样的教学活动展示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魅力。
首先是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这位女老师的课堂完全展示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从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入手,真正抓住了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帮助解答疑问的方式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加强记忆。她的教学方法多样,比如在体会古诗的节奏时,她先读前两字,学生读后三字;疏通古诗意思的时候让学生在脑海中画出那个画面,并描述出来,老师也在黑板上画出诗的内容。这位女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授课的内容,而是在授课的同时传授学习的方法。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阶段接触到的古诗越来越多,如何来自己理解古诗是比较难的。在这节课学完后她的学生就掌握了四种解释字意的方法,比如查字典,联系学习过的古诗的字词,组词或者看字的部首推测字意。是啊,作为老师我们交给孩子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传授知识和传授学习方法并重,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
第二位初中老师讲《江雪》,将之与《小石潭记》相对比分析体会其中的深意。他的思维非常敏捷,每个学生站起来的回答,他都能迅速的整理出一段逻辑性极强的话语,可见他深厚的语言功底。他整节课都很陶醉,我觉得源于他对这两篇文章深入的理解,包括对柳宗元一生的理解都非常的透彻,能看出他准备的十分的充分。语文教学不像那些理科教学那样,记住一个公式、定理,就可以举一反三。语文教学是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是举十反一的,积累的越多,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才能越深刻。面对这样的专业,我只能不用扬鞭自奋蹄,多读书,深入了解教材,深入备课,用最丰富的自己满足学生的渴望。
最后一位高中老师是吉林省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孙立权。他讲授的《江雪》将高中语文学习上升到了最高的境界,一节课下来仿佛是在听专家的讲座报告一样。他的课堂上只研究一个问题就是这首诗的魅力在哪里?在他的看似不经意的引导下学生们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孙老师的点评精妙,诙谐幽默,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讲到了《江雪》中由大到小的写法,以鸿大苍茫的意境更能突显出诗人的孤寂之寒;他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诗中的佛境和道境,上升到了哲学的范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他还指引学生理解柳宗元坎坷的一生,并恰当的进行心灵成长的教育,指导学生树立坚韧的人生观。柳宗元面对那么大的挫折都能淡然的接受,我们的人生也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打倒,困难来了我们接受它;作为语文老师他将语文学习与广博深厚的中华语言文化融会贯通到极致。他将中国古诗语言和英语让学生们进行对比,体会古诗语言的魅力,古诗语言精炼传神,表意内涵丰富,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而又上升到中国汉语的文化魅力,只有汉语能做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让我们听课的所有师生内心无不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我多骄傲我是中国人,我多自豪我是一名语文老师!
通过听这三节课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吉大附中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看到优秀的人变更想向他看齐,但是反观自己看到的是差距。我只能把这差距看作是上升的空间,希望通过自己踏实的学习,认真的态度,广博的阅读,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地丰满自己,充实自己,超越自己。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1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在南昌市举办的“全新思维高效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分别由四位国内有名的小学数学专家级教师和四位省内优秀的教师来执教,先由省内的一位优秀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再由专家教师也执教同一内容,然后由专家教师来评课,最后由专家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讲座。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课。在听这课前我刚好上完了这一内容,因此就会将其和自己的这一课进行对比。最终,我发现自己太拘泥于教材,而这两位老师创新地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同时,明白了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改变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因此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
而在这次学习中,专家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刘松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对学生的最高教学是“学生教别人”,在他的课堂上就充分切实的体现了这一点——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让会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去教其他学生。而,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不敢放手,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那么,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多讲——学生能讲明白的,老师就不再重复;学生讲不清楚的,老师恰当补充清楚。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起点和终点,更要关注中间的节点和盲点,这也是刘松老师在讲座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刘松老师在上展示课之前先做了一项调查问卷。随即,他发现了孩子虽然大多数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甚至没听说过这些词,但大多数孩子都能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这项问卷,刘老师达到了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的目的,于是他这节课先设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学,再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所以,唯有把握学生的起点,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课堂主动权也就交给了学生,学生也能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兴趣盎然。
同时也明白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需要的,但要扣住我们的关键问题,让导课与知识的自然紧密。并且课堂是随机而动生成的,不是预设好就不变的,课堂总是会有很多的意外出现,但意外应是意料之中的,只要把握住了课堂出现的意外,转化成课堂新的切入点,那就有可能成为课堂的亮点。
不停地回味名师的课堂,理智地比对自己的教学,收获确实很大。当然,我知道如果把名师的教学设计完全照搬到自己的课堂,必然极难上出名师的精彩与效果。总而言之,我们的课堂,不是对名师课堂的生搬硬套,也不是自以为是的自负,而是不断的学习、反思,摒弃模仿照搬,发挥自身特长,取精舍粕。这样,他人之智慧结合本人的特性就更能给给数学教学戴上充满魅力的花环!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2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来共同研究课堂效果、改进提高课堂效率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授课和听课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堂异构的授课方式完全是开放式,自己讲完之后,立即就会听到与本节课内容相同,但风格迥异的另一堂课。自己的优势、劣势,授课时存在的问题即一览无余。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在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及时吸取了他人的经验,这样既达到了学习交流的目的,更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课堂中。活动中我与马春梅老师执教了《四个太阳》一课,虽然是同一篇课文的同一课时,但我们的执教风格与执教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在识字环节中,马老师采用了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我重视说话的训练,抓住果园里,果子熟了,有什么,怎样邀请小伙伴品尝果实的香甜,进行语言训练,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马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金黄的什么,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谁来尝尝水果的香甜。
什么热得怎么样,进行语言训练。我们的课也有相同的点:都采用了猜谜导入,在学习一二两段时,都创设了情境和重视语言训练。在学完课文后,我们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给谁?马老师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我们这两节课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马老师的课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比较集中,学生没有读的兴趣。我的课在结尾只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送给谁,却没有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也就是缺少了爱心教育的指导。“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几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每位教师的课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老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对问题的处理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感谢同堂异构给我们提供了享受的平台,让我们有了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活动,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就要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我们就会不断地进步!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3
本学期在全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既使各位老师相互取长补短,也为各位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素材。12月23日我有幸与几位语数外老师参加了在大理举办的同课异构研讨会,在两天的研讨会中受益匪浅。英语的同课异构研讨会在大理民族中学报告厅举行,我们分别听了,下关四中两位老师和来自北京的孙露娜老师的课,在英语教学专家季燕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对四堂课进行了讲评和讨论,并聆听分享了季燕老师多年来对于词汇教学的心得。
一、关于同课异构的心得
“同课异构”的提法,已经不止一年了。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听完两节九年级听说课和两节写作复习课,使我了解到同课异构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其重要。两节写作课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一节课以练习建议的话题为主,另一节课是一总结初中三年重点话题为主。两位老师的视角把握截然不同,但课堂效果却是各有好处,给我很大的启发。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虽然目前我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必须继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要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的终极目标。
二、对课堂词汇教学的心得重视课堂记忆
在两节听说课各有特长,但孙露娜老师的听说课在词汇教学这方面尤其出色。季燕老师也分享了关于词汇教学的一些心得。有很多老师认为词汇记忆是课后放给学生做的事情,原因是他们记忆是个人行为。但大多数学生的自主性毕竟有限,也浪费了课堂上一些可以利用的时间。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课后复习固然重要,但堂中适时穿插使用各种不同的抽查检测方法,一方面能够起到督促检测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调动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背单词的方法和策略,使得学生不再觉得背单词是机械、枯燥的,也不是压力下强迫记忆的,而是有趣并充满成就感的积累过程。这样便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孙露娜老师在认读词汇的前提是物与词的结合,以认物为前提,最后达到认词的目的,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或动作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最后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循环播放,达到了很好的记忆效果。这一课堂教学程序值得借鉴。
英语是任务型教学的典型,因此凡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则是英语教学的最好方法,而使学生厌恶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最坏的方法。希望以后能通过同课异构,让教师有更多的思维去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引导学生产生交际愿望,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其结果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4
20xx年月日,安州总校组织了语文“同课异构”听课活动。在短短的1上午时间里,聆听了3位语文老师的课,分别是安新小学徐丽娟老师,安新二小刘素红老师和芦庄总校李林静老师的《月光曲》,我受益匪浅。聆听这些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我从中领略到每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1、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老师们的教学目标的设立,重难点的确定,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以新课标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熟读教材,掌握学情,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勇于创新,大胆尝试。
2、注重阅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最为重要。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注重阅读训练指导,采用了多种有效方法。如有的老师,预设阅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边读边画边批注,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增强了自主探究的研读意识。有的老师采用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迅速浏览,寻找重点语段,抓住关键词语,研读分析,掌握文章主旨。还有的老师以朗读训练为主要形式,井然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的目标。
总之,老师们在阅读训练中,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有效方法,经过各自的精心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师们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自己精美的课件,为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4、板书美观,设计精巧,书写流畅。
活动中,老师们的板书设计美观精巧,新颖别致,使人耳目一新。板书是教学思路的体现,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缩浓功能,老师们在板书设计中,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关键,形象地再现了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准确地凸现了文章的重难点,将中心思想巧妙地寓于其中。
5、藏拙示优,扬长避短,形成了自己风格
这次教学竞赛活动中,老师们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6、锐意创新,亮点频频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得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没有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在这次听课中,回味一些教师的课堂,他们除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驾驭能力外,更让人欣慰的是在他们的课堂上总能发现一些教学“亮点”。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5
11 月30 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开展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研讨会。通过观看穆桂鹤、张齐华、强震球等老师的观摩课,倾听他们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我耳目一新。下面谈一谈我的收获。
这次听课我主要听了《用字母表示数》、《圆的认识》、《数学教师的三项新修炼》。 其中《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是本地老师和南京老师各上一节。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表现空间,让学生们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从中获取新知,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这样,学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各抒己见,不仅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弥补了教师个人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
《用字母表示数》 是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教师穆桂鹤和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张齐华老师上的同一节课。他们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发现、探讨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在教学中张齐华老师幽默轻松的语言,有趣有思的设计环节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的年龄是X ,儿子的年龄是X-26 ,使学生一目了然,儿子年龄比爸爸小26 岁,然后又显示一张带有?的未知照片,标明年龄是X-1 ,让学生思考照片上有可能是谁。这个问题的设置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题目中学到了知识,明确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间不变的关系。之后张老师变换思路,把儿子的年龄设定为X, 学生马上反应出爸爸的年龄是X+26 ,神秘人物的年龄是X+25 ,, 不但让学生明白了带有未知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让学生理解了同一个数量关系,可以变换未知数的表达方式。
上完课之后,张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在重新审视“备课”、“上课”、“听课”方面深入分析,结合教材和教参、课标、案例,说明解决策略。如他指出带着教材看教材,就是要在多版本的教材中有所取舍,取长补短,把握内容实质。带着儿童看教材,强调要基于儿童经验和困惑的课堂才有效。
《圆的认识》是江苏省优秀教师强震球老师上的。强老师 结合教具:用手连续甩连着小球的绳子,让同学们回答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形状,既引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很快揭示了本课主题。接着通过场地画圆,针绳画圆,圆规画圆,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圆都有一个中心点,且不能动,引出半径、直径等概念。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同课异构” 让老师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教师教学个性, 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 同课异构” 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的智慧碰撞,让参与者取长补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总之,这次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的帮助很大,既收获了知识,又激发了改进教学的兴趣,我将通过对比、思考找出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五篇: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民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四个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总之,这次培训中心老师们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非常有意义有内涵,给我们教师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牢牢抓住这次课堂改革的春风,为槐荫教育、为我们身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奉献自己的力量。再次感谢培训中心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这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2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习了教学新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彭科老师的示范授课案例,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兴怀老师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两位资深专家的示范授课案例,这三个示范授课案例聚焦于数学课堂教学能力和数学教学反思的综合素质提升。听了专家的评课,掌握了数学听课与评课的方法,也初步知道如何提升自己数学教学专业的素质。通过学习,感觉是受益匪浅,现简单谈下学习所获得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看三个示范授课案例获得的收获
彭科老师的教学设计考虑周密,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变式问题和问题的分类讨论教学方面极端位置的关系,教学非常精密和严谨。
陶维林老师教学注重数学思维,课堂上学生求索的问题环环相扣 ,整个课堂教学轻松、自然 ,引人入胜, 数学课堂达到了学习者独立思维的落实、过程体验的落实。
李兴怀老师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善于搭建知识台阶,教学中同步进行精当的概括小结、延伸教学内涵,合理运用两块黑板演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的手书解答起到模范示范作用,教学效果好,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从课例点评中获得的收获
四位专家的点评都非常值得学习,他们的总结全面到位,参考价值非常高。从点评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无定法,一堂课首先是教学目标定位(长远、短期、兼顾),下来是教学设计与学法指导。
点评中,他们也指出了几位授课老师的不足之处,如彭科老师课堂有些赶进度,完成任务,在分析题意、引导发现等思维培养方面花时间太少,从长远来说对学生的探究、创造性培养不足;陶维林老师的课堂容量小,节奏慢,与学生目前的考试(限时限量)短期的高分的期望不吻合;李兴怀老师课堂主要解决应用题,难度大,要求高,一些学生可能感到吃力。这些问题的指出,可能正是自己教学中会常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总之,从这次学习,本人知道了数学教学的设计标准,掌握了数学听课与评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专业素质。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3
这次远程教育,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各门课程,受益匪浅。特别是观赏了胡慧玲和李丽老师的《套中人》“同课异构”示范课,很受启发,认识到要使课堂有效高效,同组的语文老师就要多上这样的课,使我们语文课更精彩,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同课异构”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赏析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后,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她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两位老师的课突出优点是:
1.课堂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既不太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过于复杂,使孩子们够也够不着。
2.在讲授离学生时代较远的内容时,利用视频使教学效果提升通过直观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切实感受。胡慧玲老师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就比较直观。
3.课堂上老师眼里有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讲课好像只是给部分学生讲,达到面向全体,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两位老师让学生讨论时就关注到每个学生。
4.课堂教学不拘于形式,不让教学流程封锁自己的思路,对于随时出现的状况完全灵活变通,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置。不把时间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或者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深使学生学的更多的环节,就多用一些时间;而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就可以一带而过。比如李丽老师“拓展的内容”就很深入,让学生对“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认识。
两位老师凭借深厚语文功底把《套中人》这一“难上”的课上得如此精彩,给人很多思考。课堂内容丰富而有条不紊,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我更喜欢李丽老师没用多媒体上的课,“四读”就把课堂要讲的问题概括进去,课堂内容多而学生探讨的问题深入,可见李老师驾驭课堂功底更了得!
下塘中学盛丽萍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4
我是第一次听同课异构类型的课,虽然自己也曾在学生时代疑惑,为什么初中、高中时还会学到以前小学时候的篇目。当时的自己没有过多的体会,而今天的三节课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对比、思考了解到,面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象,教学的知识结构切入点不同,讲授的内容呈递进式,每一节又各自独立,完整,这样的教学活动展示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的魅力。
首先是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这位女老师的课堂完全展示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从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入手,真正抓住了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帮助解答疑问的方式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学生更易接受知识,加强记忆。她的教学方法多样,比如在体会古诗的节奏时,她先读前两字,学生读后三字;疏通古诗意思的时候让学生在脑海中画出那个画面,并描述出来,老师也在黑板上画出诗的内容。这位女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授课的内容,而是在授课的同时传授学习的方法。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阶段接触到的古诗越来越多,如何来自己理解古诗是比较难的。在这节课学完后她的学生就掌握了四种解释字意的方法,比如查字典,联系学习过的古诗的字词,组词或者看字的部首推测字意。是啊,作为老师我们交给孩子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方法。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传授知识和传授学习方法并重,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
第二位初中老师讲《江雪》,将之与《小石潭记》相对比分析体会其中的深意。他的思维非常敏捷,每个学生站起来的回答,他都能迅速的整理出一段逻辑性极强的话语,可见他深厚的语言功底。他整节课都很陶醉,我觉得源于他对这两篇文章深入的理解,包括对柳宗元一生的理解都非常的透彻,能看出他准备的十分的充分。语文教学不像那些理科教学那样,记住一个公式、定理,就可以举一反三。语文教学是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是举十反一的,积累的越多,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才能越深刻。面对这样的专业,我只能不用扬鞭自奋蹄,多读书,深入了解教材,深入备课,用最丰富的自己满足学生的渴望。
最后一位高中老师是吉林省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孙立权。他讲授的《江雪》将高中语文学习上升到了最高的境界,一节课下来仿佛是在听专家的讲座报告一样。他的课堂上只研究一个问题就是这首诗的魅力在哪里?在他的看似不经意的引导下学生们各抒己见,旁征博引,孙老师的点评精妙,诙谐幽默,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讲到了《江雪》中由大到小的写法,以鸿大苍茫的意境更能突显出诗人的孤寂之寒;他和学生们一起探讨诗中的佛境和道境,上升到了哲学的范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他还指引学生理解柳宗元坎坷的一生,并恰当的进行心灵成长的教育,指导学生树立坚韧的人生观。柳宗元面对那么大的挫折都能淡然的接受,我们的人生也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打倒,困难来了我们接受它;作为语文老师他将语文学习与广博深厚的中华语言文化融会贯通到极致。他将中国古诗语言和英语让学生们进行对比,体会古诗语言的魅力,古诗语言精炼传神,表意内涵丰富,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进而又上升到中国汉语的文化魅力,只有汉语能做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这让我们听课的所有师生内心无不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我多骄傲我是中国人,我多自豪我是一名语文老师!
通过听这三节课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吉大附中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看到优秀的人变更想向他看齐,但是反观自己看到的是差距。我只能把这差距看作是上升的空间,希望通过自己踏实的学习,认真的态度,广博的阅读,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地丰满自己,充实自己,超越自己。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5
20xx年11月15日,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陵水中学组织的如何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参加初中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的是九年级的两位老师,分别来自天津中学的马敬秀老师和陵水中学的杨文海老师。通过听两位老师的课,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很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化、艺术化。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讲的是华东版九年级的“《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虽然两位老师都运用导学案教学,并且导学案的设计都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学习目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达标、小姐反馈。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各有春秋,以致使我从中学到了许多。
教师良好的素质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两位老师基本功扎实,能够运用导学案和多媒体课件的操作相结合,合理的把大容量的知识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在教与学中轻松解决。主要体现在利用导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利用新旧知识的结合,拓展知识面。
在这两节课中通过运用导学案,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两节课授课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综观两位教师的课,感觉新课改理念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各自独特的教学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导学案设计合理、高效,引导学生活动方法得当,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以后多进行相关的活动,多走出去,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以使自己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6
本学期在全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既使各位老师相互取长补短,也为各位老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素材。12月23日我有幸与几位语数外老师参加了在大理举办的同课异构研讨会,在两天的研讨会中受益匪浅。英语的同课异构研讨会在大理民族中学报告厅举行,我们分别听了,下关四中两位老师和来自北京的孙露娜老师的课,在英语教学专家季燕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对四堂课进行了讲评和讨论,并聆听分享了季燕老师多年来对于词汇教学的心得。
一、关于同课异构的心得
“同课异构”的提法,已经不止一年了。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听完两节九年级听说课和两节写作复习课,使我了解到同课异构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其重要。两节写作课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一节课以练习建议的话题为主,另一节课是一总结初中三年重点话题为主。两位老师的视角把握截然不同,但课堂效果却是各有好处,给我很大的启发。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虽然目前我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必须继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要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的终极目标。
二、对课堂词汇教学的心得重视课堂记忆
在两节听说课各有特长,但孙露娜老师的听说课在词汇教学这方面尤其出色。季燕老师也分享了关于词汇教学的一些心得。有很多老师认为词汇记忆是课后放给学生做的事情,原因是他们记忆是个人行为。但大多数学生的自主性毕竟有限,也浪费了课堂上一些可以利用的时间。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可取的。课后复习固然重要,但堂中适时穿插使用各种不同的抽查检测方法,一方面能够起到督促检测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调动学生记忆单词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背单词的方法和策略,使得学生不再觉得背单词是机械、枯燥的,也不是压力下强迫记忆的,而是有趣并充满成就感的积累过程。这样便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孙露娜老师在认读词汇的前提是物与词的结合,以认物为前提,最后达到认词的目的,把英语单词同实物或情景直接联系,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感,易于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学生,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把实物或动作与英语直接联系起来,获得一个直观印象。最后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循环播放,达到了很好的记忆效果。这一课堂教学程序值得借鉴。
英语是任务型教学的典型,因此凡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则是英语教学的最好方法,而使学生厌恶学习英语的方法则是最坏的方法。希望以后能通过同课异构,让教师有更多的思维去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引导学生产生交际愿望,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其结果必然是有效的,也必将是高效的。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7
12月12日上午,第一协作区的全体六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同课异构”议课活动。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授课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令人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地思考,从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收获:
一、别具一格的导入
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次听课,几位老师的导入都各具特色。如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的使用了《高山流水》古筝曲,利用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挖掘教材,精心备课
听完几位老师的说课后,我认识到他们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比如搜集大量的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阅读有关的知识、课堂问题预设,课后的拓展。对教材的把握有其独到之处能抓住题眼,一步一步地的深入文本。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深厚情谊。
三、注重学生朗读训练。教学中,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文言文中,去感受伯牙乐曲的高妙和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朗读课文,想象伯牙技艺的高超。通过听觉、感觉、视觉的贯通,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此时,教师又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四个“善”。在理解了伯牙和子期之间深厚的情谊后,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子期不在了,伯牙会怎样?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读课题,根据学生的读把句号换成了感叹号。
四、培养学生的习惯,教给学生的方法。
在学习课文时,几位老师紧扣“善”这个字,引导学生想象,在此基础上出示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入情入境。在品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读,在品读中悟情。教师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以及之后的角色体验,深入读书,都在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境。此时,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黑体方块字,更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画面、情境了。
五、亲切的评价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到位,如有的老师用了“你真棒!”、“你会更努力的!”、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让我的学生也会感受到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六、崭新的教学理念
所有的授课老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真正体现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听、说、读、写训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通过参加此次的活动,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机会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成为一名学生爱戴、家长放心、领导满意的教师。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8
两位老师的课都各有千秋,存在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李虹虹老师上的是《三峡》的第一课时,在本堂课上她一改文言教学先疏通字词再品读赏析的教学次序,将诵读穿插在教学过程始终,引导学生把握作品营造出来的意境从而体会作品所阐发的思想情感。李虹虹老师的教学环节从宏观上把握文章思路,将朗读作为一座桥梁,带领学生在慢慢走过这座桥梁的同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与赏析。李老师的朗读富有感染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李老师将品味赏析和诵读指导进行有效的捆绑,一堂课下来不仅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清晰的把握。李虹虹老师对文本的驾驭和课堂整体思路的引导都很出色,在她的课堂中我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魅力。
陈雪娇老师则选择《三峡》第二课时内容进行讲授,在第一课时中陈老师就本文的字词句进行了疏通。第二课时则主要围绕三峡的“山”和“水”进行赏析,带领学生归纳总结二者的特点以及作者描写该景物的方法。在课堂设计的拓展探究部分,陈老师让学生围绕身边的美景开展写作,以教师示范到学生自主活动来教会学生善于动笔、善用修辞。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应用型。
总而言之,两位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以及教学活动的研究都十分透彻和细致,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都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感恩两位老师,让我受益匪浅!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9
这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来共同研究课堂效果、改进提高课堂效率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授课和听课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堂异构的授课方式完全是开放式,自己讲完之后,立即就会听到与本节课内容相同,但风格迥异的另一堂课。自己的优势、劣势,授课时存在的问题即一览无余。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激励。在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及时吸取了他人的经验,这样既达到了学习交流的目的,更弥补了自身的不足,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课堂中。活动中我与马春梅老师执教了《四个太阳》一课,虽然是同一篇课文的同一课时,但我们的执教风格与执教方法有很大的差别。在识字环节中,马老师采用了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我重视说话的训练,抓住果园里,果子熟了,有什么,怎样邀请小伙伴品尝果实的香甜,进行语言训练,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马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金黄的什么,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谁来尝尝水果的香甜。
什么热得怎么样,进行语言训练。我们的课也有相同的点:都采用了猜谜导入,在学习一二两段时,都创设了情境和重视语言训练。在学完课文后,我们让学生利用准备的材料,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给谁?马老师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我们这两节课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马老师的课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比较集中,学生没有读的兴趣。我的课在结尾只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送给谁,却没有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么画。也就是缺少了爱心教育的指导。“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几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每位教师的课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老教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对问题的处理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感谢同堂异构给我们提供了享受的平台,让我们有了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活动,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就要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我们就会不断地进步!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0
20xx年月日,安州总校组织了语文“同课异构”听课活动。在短短的1上午时间里,聆听了3位语文老师的课,分别是安新小学徐丽娟老师,安新二小刘素红老师和芦庄总校李林静老师的《月光曲》,我受益匪浅。聆听这些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我从中领略到每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1、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老师们的教学目标的设立,重难点的确定,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以新课标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熟读教材,掌握学情,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勇于创新,大胆尝试。
2、注重阅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最为重要。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注重阅读训练指导,采用了多种有效方法。如有的老师,预设阅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边读边画边批注,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增强了自主探究的研读意识。有的老师采用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迅速浏览,寻找重点语段,抓住关键词语,研读分析,掌握文章主旨。还有的老师以朗读训练为主要形式,井然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的目标。
总之,老师们在阅读训练中,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有效方法,经过各自的精心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老师们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自己精美的课件,为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4、板书美观,设计精巧,书写流畅。
活动中,老师们的板书设计美观精巧,新颖别致,使人耳目一新。板书是教学思路的体现,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缩浓功能,老师们在板书设计中,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关键,形象地再现了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准确地凸现了文章的重难点,将中心思想巧妙地寓于其中。
5、藏拙示优,扬长避短,形成了自己风格
这次教学竞赛活动中,老师们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6、锐意创新,亮点频频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得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没有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在这次听课中,回味一些教师的课堂,他们除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驾驭能力外,更让人欣慰的是在他们的课堂上总能发现一些教学“亮点”。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1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在南昌市举办的“全新思维高效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分别由四位国内有名的小学数学专家级教师和四位省内优秀的教师来执教,先由省内的一位优秀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再由专家教师也执教同一内容,然后由专家教师来评课,最后由专家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讲座。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交换律和结合律》这一课。在听这课前我刚好上完了这一内容,因此就会将其和自己的这一课进行对比。最终,我发现自己太拘泥于教材,而这两位老师创新地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同时,明白了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改变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因此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
而在这次学习中,专家的讲座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刘松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对学生的最高教学是“学生教别人”,在他的课堂上就充分切实的体现了这一点——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让会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去教其他学生。而,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不敢放手,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那么,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多讲——学生能讲明白的,老师就不再重复;学生讲不清楚的,老师恰当补充清楚。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起点和终点,更要关注中间的节点和盲点,这也是刘松老师在讲座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刘松老师在上展示课之前先做了一项调查问卷。随即,他发现了孩子虽然大多数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甚至没听说过这些词,但大多数孩子都能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这项问卷,刘老师达到了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的目的,于是他这节课先设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学,再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所以,唯有把握学生的起点,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课堂主动权也就交给了学生,学生也能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兴趣盎然。
同时也明白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需要的,但要扣住我们的关键问题,让导课与知识的自然紧密。并且课堂是随机而动生成的,不是预设好就不变的,课堂总是会有很多的意外出现,但意外应是意料之中的,只要把握住了课堂出现的意外,转化成课堂新的切入点,那就有可能成为课堂的亮点。
不停地回味名师的课堂,理智地比对自己的教学,收获确实很大。当然,我知道如果把名师的教学设计完全照搬到自己的课堂,必然极难上出名师的精彩与效果。总而言之,我们的课堂,不是对名师课堂的生搬硬套,也不是自以为是的自负,而是不断的学习、反思,摒弃模仿照搬,发挥自身特长,取精舍粕。这样,他人之智慧结合本人的特性就更能给给数学教学戴上充满魅力的花环!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2
20xx年11月16-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德州五中举行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会”。在2天的时间里,各位数学专家和德州市的优秀教师代表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彩的课。听完他们的课,我受益匪浅。下面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1.课堂导入很重要。几位老师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如吴正宪老师在讲授《商不变的规律》时,引入齐天大圣分猴子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故事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还有贲友林老师在讲授《7的乘法口诀》时,以白雪公主与7个小矮人的故事导入新课,动画配有声音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快乐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明、充分。在教学过程中,环节的设计不要太多,不要不停的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解答,围绕学生的困难之处重点讲解。教授学生想不深、想不透之处。
3.选择好的材料,加强材料间的整合。牛献礼老师在讲解《认识百分数》这一课时,将“一种饮料有3种成分”这一例子多次运用,并与后面甲、乙车速度问题进行比较,引起学生的思考。(饮料中苹果汁占到105%,为什么不行?而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1.05倍,为什么可以?)
4.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保留的时间会更深远些。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自己板书,当小老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发现,通过展示、对比找出最恰当的说法,得出结论。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5.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及时全面。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赞扬和鼓励要及时,同时也要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课堂用语要讲究艺术。
总之,每位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索。与前辈老师相比,我的不足之处还很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定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努力探究,找出差距,缩小差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3
20xx年12月1日,聆听了尹彩云和朱瑞萍两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寓言故事——《狮子和鹿》。两位老师亲切自信的教态、娓娓动听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狮子和鹿》是一篇美丽忧伤,令人庆幸而又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两位老师课堂构思都很新颖,再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学生引入预设的情境中。通过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逐步落实目标,达到预期目的。其教学亮点有三:
亮点一,设置悬念,激趣导入。
由于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它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因此,两位老师都能紧紧抓住文体特点,并结合三年级儿童的好奇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在课伊始,她们两位老师都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导入,一能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课文;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开课,为后面的教学进程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亮点二,抓住一点,统领全文。
整节课给人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在整堂课中,两位老师始终抓住“美丽的角和四条难看的腿”不断地循环推进,利用简单凝练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加上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感悟,使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更趋理性化。
亮点三,注重学法,关注成长。
现在对一节好课的评价,首先要看老师能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组织自己的教学。我认为,这两位老师的这节课,都能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从这一节课中,不难看出两位老师的心中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只有老师的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才能在实施教学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
“同讲一堂课”结束后,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课异构”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通过这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许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来说是无效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让有效的教学过程占领课堂。
总之,感谢学校安排了这次的同讲一堂课活动,使我从每一位教师的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方法。身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好机会,也争取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朴实扎实些,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4
我们四年级数学组,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进行了同课异构。交流学习后,我有很的收获。。
课例研讨:说课、议课、评课,教学教师同步观课、现场议课、专题引领,与教师面对面深入剖析课例,解读精彩课堂;与参与代表共同把握课堂教学的“命脉”----课堂教学有效性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内容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涵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只有真正作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讲学稿’的编写要遵循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用‘讲学稿教学要作到“四精四必”。‘精选’,指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提出的问题,落实在集体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
人人动手,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指通过精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落实在全批全改、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讲评辅导上。“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是对精批的高效落实。以“精”来提高质量,以“必”来调控负担,贵在“精”字,重在“必”字,功在课外,利在课内。
讲学稿指导学生自学 的流程如下:
师生合作-------自主预习目标------教师讲解-----查明原因--------小组学习
同课异构教学心得体会15
前天有幸组织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和靖西县民族中学两所学校在靖西县民族中学进行语文学科“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听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想不到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其实也是很精彩。特别是沛鸿民族中学王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一直在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课堂教学非常高效,王老师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教龄,但是她的教学基本功的确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真的是一流。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你的课备得再细,考虑得再周到,可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东西还是有的,毕竟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他们的思维都十分活跃,早已经不再被老师所束缚了,但是王老师对课堂的突发情况处理得恰到好处,真是值得我县前来观摩的教师学习、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每年听课评课机会很多,但参加由两所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这种“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观摩还真是头一次看到、听到,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多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记得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特别是观摩“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又听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李老师的精彩评课以及教师的议课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王老师借班上课,事先没有跟学生见过面,可以说备课是从零备起。但王老师所具备的控制课堂教学的底气令人佩服,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显示了一个名师应该具有的扎实的知识贮备和点评引导的智慧。王老师在这节课所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读—译—背—练”,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整个课堂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就好起来了。
首先第一个环节——“读”:这节课王老师先让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同时由学生对读错的字进行矫正,老师进行适当的朗读的指导,接下来老师再范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就是在反复朗读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王老师这节课不按传统教学方式串讲全文,而是在同学的合作下翻译了第一句,这个过程中老师只做一些难点的点拨,然后让学生按这种方式试译课文第一段,学生首先自己译,然后合作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就这样学生很快就把第一段翻译了。学生感觉到其实这些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也能完成的,兴趣一来,接下来的其他段落的翻译也就很快给解决了。
第三个环节——“背”:这节课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做了必要的板书:六个人物的姓名以及使动用法“苦、老、饿、空乏、拂”等这几个词语,再学生多次朗读后,看着板书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这节课老师能够让学生自由、快乐、放松地学习。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和情感可以达到峰值,达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从内心喜欢语文,课文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了。真想不到一节课学生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做这么多的事,平时我们上课,讲了满满一节课,学生既不能翻译课文,也不能当堂背诵课文,要背这样一篇篇幅短小,有音韵美和节奏感的文章,有时一个星期学生都背不下来,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第四个环节——“练”:练习设计要灵活多变,注重了习题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熟练灵活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潜能。老师对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本节课有而其他课文意思不一样的,都能例举出来,对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总结。这节课的练习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针对性强、富有实效。
王老师一步一步的教学,一环环的紧扣,让我感觉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做了详细的准备,每一步要做什么,学生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很明确,而且按照学生的能力范围,基本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更好。对于组织教学,王老师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因此,我从中学到了: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备课应该注意更多的细节;三是对于学生的教学,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参与同课异构课堂展示的靖西县民族中学何教师,则基本被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束缚住了。尽管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流畅,但是由于有十个教学环节,没有敢于让学生尽情发挥,很多在课堂交流中产生的话题并没有得到扩展和有效地升华,令人遗憾。有很多次,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只有教师一引导就可以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但是都噶然而止,我们在下面听课,有种干着急使不上劲的感觉。比如,进入课文翻译这个环节,几个同学因“苦、劳、饿、空乏、拂”等词类活用的几个词语翻译不出来,卡壳了,这时,老师没有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也没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流程的约束下,便在屏幕上把翻译投出来了,这直接影响了老师对学生表现的积极肯定,上课氛围自然就受到了影响。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因为时间关系老师上课推进速度很快,师生交流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问答,效果不是很好。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语文课,快节奏、大容量当然也有实效,但适当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或许更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该说,叫学生说说;该写放手让学生写;该搜集资料,就让学生去搜集;该讨论的问题,就让学生合作探究一番。听完了这两节课,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