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心得体会
篇一:感动的力量心得体会
《感动的力量》读书心得
五一期间我阅读了刘凯的《感动的力量》一书让我深有体会,这本书其实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这十年来的回顾,他揭秘了《感动中国》如何诞生,筹备之初所经历的困难波折;历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标准;推选委员会的组成;每年的评选的内幕;那些曾经感动中国的人物,如今的变化;节目组近距离接触感动人物时的一些故事,节目成功背后的奥秘,制作和传播方面的独特理念;金庸、成龙、张艺谋、韩红等名人明星,与《感动中国》的故事等等。其序幕是这样写的:《感动中国》十年,十年前,当我们把“感动”作为年度人物评定标准的时候,我们如敬神明,十年里,在每年的春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如期而至,我们如沐春风。感动——敬于心,暖在心。一个感动中国的人,我们向他致敬;一个能被感动的人,我们向他致意;一个充满感动的国家,注定是一个美好的国家。
《感动中国》每年度评选出的人物除了十分的震撼人心、令人感动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爱、对人生的思考。“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正如歌词中写的那样那一位位感动中国的人们的光荣感人的事迹令当今的中国充满了感动,充满了爱。
除开这些感动中国的名选人物外,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别人,也感动着中国。当今中国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无力去做些什么感动天地的事,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别人做点什么,为集体为社会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我们虽然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会是让中国感动的人。相信每一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会更结实一分,就像每一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持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一种力量!有一种力量叫感动。
姓名:
篇二: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2012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不能改变的道理。有公德心,并且帮助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所记住,并给予回报;但没有公德心,有伤害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唾弃,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是在为这些曾经奉献过的人送上一束鲜花,端上一杯清茶。虽然已经举办了十年了,但这才是我看的第一次,对我有很大的感触。
在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迹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国家、人民奉献;有的是对贫穷的人帮助;有的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所奉献?? 吴孟超是一名医生,但他却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1999年,他推动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北外女生甜甜肝脏上长了个肿瘤,其余医生都认为应该为其做肝移植,但是吴孟超却本着为患者考虑的角度,宁愿冒着毁灭一身荣耀的危险,为其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在手术室里的九个小时都没有喝一口水,终于成功完成了甜甜的手术。他认为应该用最便宜、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来治疗病人,并治好病人。这样一位真心为患者着想的医生,世上能找到几个呢?
现在的社会都主张“扶贫济困”,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所以这个项目只有经济水平较好的人们,或
国家来实现。你曾想过,一个生活简陋,一个普普通通靠卖羊肉串生活,连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的人,为了积攒更多的钱来帮助贫困学生,宁愿自己过得苦一点。你可以问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帮助别人,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叫——阿里木。看完他的事迹后,我一直在想:如果社会上再多一些这样的好心人会怎样?如果社会上再少一些对贫穷的歧视会怎样?
用自己的血汗钱资助学生已然很伟大,可曾经是成都一所学校的教师的胡忠,宁愿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也要背景离乡来到高原为那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们做“爸爸”,并且还带动了同样是老师的老婆谢晓君带着女儿来到高原支教。胡忠从一名普通教师做到校长,可他仍然是那里的一名志愿者,只拿着300块钱的工资。他们夫妇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是想帮助更多的孤儿们成长,做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事迹让我感觉奉献精神超过了一切物质生活带来的满足感。
小时候因雷电击断了双臂的刘伟,承受的痛苦是无人能想象的,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反而认为自己幸运地活了下来,是上天要磨练自己。他克服一切困难学习游泳,得了中国残疾人游泳冠军,可就在他正准备向2008年残奥会进军的时候,老天又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再也不能游泳了。如果换做是别人,肯定沮丧得心灰意冷,但他却转向学习钢琴。他又克服了别人所不能做到的困难,再一次成功地学习了用脚弹钢琴,并且达到正常人用双手弹的钢琴七级。刘伟就像有一对隐形的翅膀,总能朝着他期望的方向飞翔。作为一个正常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一定能
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只是举了几个简简单单的例子,像这样令人感动的事例感动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他们,良好的风气就会蔓延,希望我们也做这样的人——无私奉献??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中国的一种力量?? 篇三: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渺小,就如同天空中的一粒粒浮尘。
从出生到死亡,我来过,我走了,悄无声息,就如同我不曾来过,这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可是,总有些人轻轻悄悄地来了,又走了,却又像是从未走远。
事实上,感动中国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们生命所承载的重量。
放眼浩渺天地间这芸芸众生,我们总感叹自己太过于微不足道,但可曾知道,当生命有了重量,它就不再轻如尘埃?
12岁的小女孩何玥,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在这人世间哪怕多留一分钟,而是首先考虑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来给自己这稚嫩的生命画上一个无悔的句号。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毁,但关键的问题是,有太多的人为了活下来而不得不损毁自己的身体,而还有那么多已经逝去的生命要带着完好的身体一并离去!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一切皆化为乌有,身体对她来说已经毫无用处,那么,为什么不让它们在别人的身上让它们的作用得以延续呢?在此之前,何玥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生命也和我们一样轻微,但她生命的重量体现在在生命的最后她所作出的选择,让自己的生命延续在别人的身上,仿佛她不曾离开!那么,我们自己呢?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也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它们的人,让它们融入别人的身体,让另一个生命更加健全呢?
周月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让我们一直深受折服的身残志坚、为梦执着的形象了,她平凡甚至残缺的生命在二十年由艾起背着翻山越岭中已经走向了崇高与伟大!身体的缺陷,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活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两个人的爱情,只有相濡以沫,而没有波澜壮阔,却以彼此为支撑相互携手走过
了二十年,为彼此增加着生命的分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周月华并不完美的生命划过的那完美的弧线以及它沉沉的分量。什么是爱情?看看艾起我们是否有些羞愧?什么是生命的重量?凝视周月华,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生命是一段过程,而生命的重量就在于这段过程我们怎样走过。个体的生命本身可以很脆弱,可以很渺小,可以很轻微,但在生命行进的过程中,它所依附的形体可以决定它的重量。
轻与重,大与小,崇高与卑微,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我们生命的重量将由我们自己去填充。只希望,到了不得不对这人世间的一切撒手的时候,我们能灿然地回望,会心地一笑,我来过,我走了,我无悔!
篇四:2013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认真学习了感动中国道德模范事迹之后,他们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只有献出爱心,为社会和人民做些事情,才能修成崇高的情操,换来人生的愉悦幸福,得到社会的尊重。反过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的道理。《感动中国》里每一位劳动模范事迹都是那样振奋人心,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是那样的普通,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那样伟大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奉献青春热血,力争上游等等高贵精神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玥颁奖辞: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在感动中国里,12岁的何玥是年龄最小的,一个12岁的女孩,她身体虽然还没来得及长大,可是她的心却是那么大!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何玥的生命在爱中延续。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和肝捐给了三个人,这样小何玥的生命虽然逝去,但却有三个人的生命因为她的爱而得到延续。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小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
郭明义:雷锋的传人
郭明义颁奖辞: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
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对于像郭明义这样很普通的职工,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社会学家艾君在《郭明义的“爱心”和“奉献”比什么都重要》一文中作了分析:如果说郭明义是“英雄”,但他平凡的人生经历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如果说郭明义是“小人物”,但他却像一支蜡烛,永远在照耀着别人,燃烧着自己。从他的身上,从他的行为中,让我们无处不感悟到“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存在,让我们无处不感受到一种无私奉献的文明力量的存在,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懂得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内涵。他认为,郭明义心中有颗“爱心”,他要在平凡的生活里、工作中、家庭里,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爱、对人民的爱,在人生的历程中尽情地表达和抒发出来;那就是郭明义的言行中有种“奉献精神”,他要在道德与正义、公德与私欲、社会与文明中找到支点,以自己炽热的爱心、在平凡的工作里、在时代的发展中,奉献出自己能够想到以及能够做到的爱心,为社会做点事情,为这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留下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轨迹。
我以前在想生存和活着有什么不同,而现在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最准确的答案。人生漫漫数十载,有些人追求衣食无忧的生存,有些人追求有尊严有道义的活着,我想生存只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寄托,而活着则该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它跟感动、爱、责任、奋进等等体现正确人生价值的核心相联系。
在追求文明的世界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就能不断增加,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变成文明的天空,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的期望。
第二篇: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渺小,就如同天空中的一粒粒浮尘。
从出生到死亡,我来过,我走了,悄无声息,就如同我不曾来过,这是大多数人的一生。可是,总有些人轻轻悄悄地来了,又走了,却又像是从未走远。
事实上,感动中国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们生命所承载的重量。
放眼浩渺天地间这芸芸众生,我们总感叹自己太过于微不足道,但可曾知道,当生命有了重量,它就不再轻如尘埃?
12岁的小女孩何玥,她想到的不是如何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在这人世间哪怕多留一分钟,而是首先考虑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来给自己这稚嫩的生命画上一个无悔的句号。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损毁,但关键的问题是,有太多的人为了活下来而不得不损毁自己的身体,而还有那么多已经逝去的生命要带着完好的身体一并离去!当生命终结的时候,一切皆化为乌有,身体对她来说已经毫无用处,那么,为什么不让它们在别人的身上让它们的作用得以延续呢?在此之前,何玥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生命也和我们一样轻微,但她生命的重量体现在在生命的最后她所作出的选择,让自己的生命延续在别人的身上,仿佛她不曾离开!那么,我们自己呢?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勇气也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它们的人,让它们融入别人的身体,让另一个生命更加健全呢?
周月华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让我们一直深受折服的身残志坚、为梦执着的形象了,她平凡甚至残缺的生命在二十年由艾起背着翻山越岭中已经走向了崇高与伟大!身体的缺陷,她不在乎,她在乎的是自己活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两个人的爱情,只有相濡以沫,而没有波澜壮阔,却以彼此为支撑相互携手走过了二十年,为彼此增加着生命的分量!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周月华并不完美的生命划过的那完美的弧线以及它沉沉的分量。什么是爱情?看看艾起我们是否有些羞愧?什么是生命的重量?凝视周月华,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生命是一段过程,而生命的重量就在于这段过程我们怎样走过。个体的生命本身可以很脆弱,可以很渺小,可以很轻微,但在生命行进的过程中,它所依附的形体可以决定它的重量。
轻与重,大与小,崇高与卑微,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我们生命的重量将由我们自己去填充。只希望,到了不得不对这人世间的一切撒手的时候,我们能灿然地回望,会心地一笑,我来过,我走了,我无悔!
第三篇:2012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2012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不能改变的道理。有公德心,并且帮助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所记住,并给予回报;但没有公德心,有伤害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唾弃,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就是在为这些曾经奉献过的人送上一束鲜花,端上一杯清茶。虽然已经举办了十年了,但这才是我看的第一次,对我有很大的感触。
在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迹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国家、人民奉献;有的是对贫穷的人帮助;有的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所奉献……
吴孟超是一名医生,但他却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1999年,他推动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北外女生甜甜肝脏上长了个肿瘤,其余医生都认为应该为其做肝移植,但是吴孟超却本着为患者考虑的角度,宁愿冒着毁灭一身荣耀的危险,为其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在手术室里的九个小时都没有喝一口水,终于成功完成了甜甜的手术。他认为应该用最便宜、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来治疗病人,并治好病人。这样一位真心为患者着想的医生,世上能找到几个呢?
现在的社会都主张“扶贫济困”,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所以这个项目只有经济水平较好的人们,或国家来实现。你曾想过,一个生活简陋,一个普普通通靠卖羊肉串生活,连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的人,为了积攒更多的钱来帮助贫困学生,宁愿自己过得苦一点。你可以问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帮助别人,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叫——阿里木。看完他的事迹后,我一直在想:如果社会上再多一些这样的好心人会怎样?如果社会上再少一些对贫穷的歧视会怎样?
用自己的血汗钱资助学生已然很伟大,可曾经是成都一所学校的教师的胡忠,宁愿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也要背景离乡来到高原为那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们做“爸爸”,并且还带动了同样是老师的老婆谢晓君带着女儿来到高原支教。胡忠从一名普通教师做到校长,可他仍然是那里的一名志愿者,只拿着300块钱的工资。他们夫妇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是想帮助更多的孤儿们成长,做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事迹让我感觉奉献精神超过了一切物质生活带来的满足感。
小时候因雷电击断了双臂的刘伟,承受的痛苦是无人能想象的,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反而认为自己幸运地活了下来,是上天要磨练自己。他克服一切困难学习游泳,得了中国残疾人游泳冠军,可就在他正准备向2008年残奥会进军的时候,老天又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再也不能游泳了。如果换做是别人,肯定沮丧得心灰意冷,但他却转向学习钢琴。他又克服了别人所不能做到的困难,再一次成功地学习了用脚弹钢琴,(心得体会 www.xiexiebang.com)并且达到正常人用双手弹的钢琴七级。刘伟就像有一对隐形的翅膀,总能朝着他期望的方向飞翔。作为一个正常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只是举了几个简简单单的例子,像这样令人感动的事例感动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他们,良好的风气就会蔓延,希望我们也做这样的人——无私奉献……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中国的一种力量……
第四篇:感动人物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体会
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心得体会
我是擦着眼泪看完《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在201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2013年3月 篇二: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心得体会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领导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演讲,他们都是像我们一样平凡的人,可他们用不平凡的事迹告诉了我们每个人,感动无处不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与鼓舞,触发了我更多的感想与体会。
一件件的事迹,一阵阵的流泪,一次次的鼓掌,一次又一次的洗礼我们内心深处,十大人物坚持他们的理想与信念,用他们伟大事迹传递着一个难能可贵的道理,那就是人应该学会用感恩的心去生活,去面对,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
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篇三: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2012感动中国观后感
在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不能改变的道理。有公德心,并且帮助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所记住,并给予回报;但没有公德心,有伤害过人们的人,总会被人唾弃,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要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就是在为这些曾经奉献过的人送上一束鲜花,端上一杯清茶。虽然已经举办了十年了,但这才是我看的第一次,对我有很大的感触。
在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迹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国家、人民奉献;有的是对贫穷的人帮助;有的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所奉献?? 吴孟超是一名医生,但他却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唯一一位医生。50年间,吴孟超推动中国的肝脏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1999年,他推动建立了中国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并成为国内最大、国际唯一的肝胆外科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北外女生甜甜肝脏上长了个肿瘤,其余医生都认为应该为其做肝移植,但是吴孟超却本着为患者考虑的角度,宁愿冒着毁灭一身荣耀的危险,为其做了肿瘤切除手术,在手术室里的九个小时都没有喝一口水,终于成功完成了甜甜的手术。他认为应该用最便宜、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方法来治疗病人,并治好病人。这样一位真心为患者着想的医生,世上能找到几个呢?
现在的社会都主张“扶贫济困”,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是越来越高,所以这个项目只有经济水平较好的人们,或
国家来实现。你曾想过,一个生活简陋,一个普普通通靠卖羊肉串生活,连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的人,为了积攒更多的钱来帮助贫困学生,宁愿自己过得苦一点。你可以问他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帮助别人,可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叫——阿里木。看完他的事迹后,我一直在想:如果社会上再多一些这样的好心人会怎样?如果社会上再少一些对贫穷的歧视会怎样?
用自己的血汗钱资助学生已然很伟大,可曾经是成都一所学校的教师的胡忠,宁愿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也要背景离乡来到高原为那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孤儿们做“爸爸”,并且还带动了同样是老师的老婆谢晓君带着女儿来到高原支教。胡忠从一名普通教师做到校长,可他仍然是那里的一名志愿者,只拿着300块钱的工资。他们夫妇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是想帮助更多的孤儿们成长,做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事迹让我感觉奉献精神超过了一切物质生活带来的满足感。
小时候因雷电击断了双臂的刘伟,承受的痛苦是无人能想象的,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反而认为自己幸运地活了下来,是上天要磨练自己。他克服一切困难学习游泳,得了中国残疾人游泳冠军,可就在他正准备向2008年残奥会进军的时候,老天又给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再也不能游泳了。如果换做是别人,肯定沮丧得心灰意冷,但他却转向学习钢琴。他又克服了别人所不能做到的困难,再一次成功地学习了用脚弹钢琴,并且达到正常人用双手弹的钢琴七级。刘伟就像有一对隐形的翅膀,总能朝着他期望的方向飞翔。作为一个正常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一定能
实现我们的梦想。
我只是举了几个简简单单的例子,像这样令人感动的事例感动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了他们,良好的风气就会蔓延,希望我们也做这样的人——无私奉献??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中国的一种力量?? 篇四:2013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认真学习了感动中国道德模范事迹之后,他们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只有献出爱心,为社会和人民做些事情,才能修成崇高的情操,换来人生的愉悦幸福,得到社会的尊重。反过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的道理。《感动中国》里每一位劳动模范事迹都是那样振奋人心,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是那样的普通,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那样伟大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奉献青春热血,力争上游等等高贵精神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玥颁奖辞: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在感动中国里,12岁的何玥是年龄最小的,一个12岁的女孩,她身体虽然还没来得及长大,可是她的心却是那么大!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何玥的生命在爱中延续。
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和肝捐给了三个人,这样小何玥的生命虽然逝去,但却有三个人的生命因为她的爱而得到延续。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小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
郭明义:雷锋的传人
郭明义颁奖辞: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
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对于像郭明义这样很普通的职工,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社会学家艾君在《郭明义的“爱心”和“奉献”比什么都重要》一文中作了分析:如果说郭明义是“英雄”,但他平凡的人生经历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如果说郭明义是“小人物”,但他却像一支蜡烛,永远在照耀着别人,燃烧着自己。从他的身上,从他的行为中,让我们无处不感悟到“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存在,让我们无处不感受到一种无私奉献的文明力量的存在,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懂得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内涵。他认为,郭明义心中有颗“爱心”,他要在平凡的生活里、工作中、家庭里,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爱、对人民的爱,在人生的历程中尽情地表达和抒发出来;那就是郭明义的言行中有种“奉献精神”,他要在道德与正义、公德与私欲、社会与文明中找到支点,以自己炽热的爱心、在平凡的工作里、在时代的发展中,奉献出自己能够想到以及能够做到的爱心,为社会做点事情,为这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留下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轨迹。
我以前在想生存和活着有什么不同,而现在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最准确的答案。人生漫漫数十载,有些人追求衣食无忧的生存,有些人追求有尊严有道义的活着,我想生存只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寄托,而活着则该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它跟感动、爱、责任、奋进等等体现正确人生价值的核心相联系。在追求文明的世界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就能不断增加,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变成文明的天空,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的期望。
第五篇:2013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认真学习了感动中国道德模范事迹之后,他们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只有献出爱心,为社会和人民做些事情,才能修成崇高的情操,换来人生的愉悦幸福,得到社会的尊重。反过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的道理。
《感动中国》里每一位劳动模范事迹都是那样振奋人心,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是那样的普通,但他们用平凡的双手,高尚的心灵,成就了那样伟大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奉献青春热血,力争上游等等高贵精神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何玥颁奖辞: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在感动中国里,12岁的何玥是年龄最小的,一个12岁的女孩,她身体虽然还没来得及长大,可是她的心却是那么大!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何玥的生命在爱中延续。2012年4月,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和肝捐给了三个人,这样小何玥的生命虽然逝去,但却有三个人的生命因为她的爱而得到延续。何玥因捐献器官被称为“最美女孩”,她死前的这个愿望被称为“最美遗愿”。
小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
郭明义:雷锋的传人
郭明义颁奖辞: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对于像郭明义这样很普通的职工,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社会学家艾君在《郭明义的“爱心”和“奉献”比什么都重要》一文中作了分析:如果说郭明义是“英雄”,但他平凡的人生经历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如果说郭明义是“小人物”,但他却像一支蜡烛,永远在照耀着别人,燃烧着自己。从他的身上,从他的行为中,让我们无处不感悟到“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存在,让我们无处不感受到一种无私奉献的文明力量的存在,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懂得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内涵。他认为,郭明义心中有颗“爱心”,他要在平凡的生活里、工作中、家庭里,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爱、对人民的爱,在人生的历程中尽情地表达和抒发出来;那就是郭明义的言行中有种“奉献精神”,他要在道德与正义、公德与私欲、社会与文明中找到支点,以自己炽热的爱心、在平凡的工作里、在时代的发展中,奉献出自己能够想到以及能够做到的爱心,为社会做点事情,为这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留下一条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轨迹。
我以前在想生存和活着有什么不同,而现在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最准确的答案。人生漫漫数十载,有些人追求衣食无忧的生存,有些人追求有尊严有道义的活着,我想生存只是一种物质层面的寄托,而活着则该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它跟感动、爱、责任、奋进等等体现正确人生价值的核心相联系。
在追求文明的世界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就能不断增加,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变成文明的天空,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美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