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天空观后感
《西藏天空》观后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对西藏的了解尚停留在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落后的生产力,灿烂的佛教文化。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不仅纠正了我之前对西藏的一些错误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通过这部电影所展示人物思想及认识的转变,让我深刻的认知到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由。
这部电影可以理解为一部讲述西藏人民思想解放的历史片,也可以理解为两对人之间的恩爱情仇。个人的故事折射出历史的天空,社会变革变迁潜移默化着人物的自我认识。丹增和普布从两小无猜开始半主半友的小孩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人终究在农奴制度和愚昧的佛国文化影响下变为了只有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主人和俯首听命无知愚昧的奴才。解放西藏之后,接触到新鲜自由新鲜空气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反应。作为西藏的统治阶级环境下生长的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丹增来说充满着矛盾,他希望做他自己,完整的他自己,却又希望拥有对他俯首听命的下人。普布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演绎着别人的故事,丰富着主人的人生,当他在明媚的阳光下,安静的坐在净坛旁边,轻轻地问道:我是谁的那一刻,他的声音不再是轻言细语,我是谁,这三个字不仅是普布脑海里的三月惊雷,亦然响彻西藏静蓝明艳的天空,虽是晴空万里碧无云,但惊涛骇浪已然在远方奔袭而来。
这部电影夹杂着很多西藏的本土元素,特殊的历史,与众不同的生活文化,根生蒂固的佛教思想,远离世俗的地理位置,这些都给这部电影带来了不少色彩。但最美的电影是打动人的内心,而不是眼球,一个被旧制度思想束缚的奴隶开始接受新的自由思想,渐渐挣扎摆脱思想枷锁,做回自己。“我不是丹增,我是普布。”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个高高在上,希望俯首听命的奴才可以兼职做自己朋友的主人,在新思潮的冲击下,开始怀疑自己,最终明白了“人与人是平等的”这句话的含义。内心干净的人,才是个真正干净的人,就像西藏的天空一样,纯洁,明亮。
第二篇:西藏天空影评
《西藏天空》——观后感
《西藏天空》以1944年至1985年西藏地区为背景题材讲述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故事围绕主人公丹增、普布、军医杨谨三人展开,丹增是旧西藏世袭贵族的少爷,普布是旧西藏农奴制中最下层家奴,杨谨是藏族地区军医,她怀着对藏区人民深深的关爱在西藏一待就是一生,她倾其一生所有于藏区人民,把青春献给了医疗事业,得到了藏族人民的拥戴和厚爱。
影片中“我们是来解放你们的,解放就是平等”这句话由医生杨谨提出,这在当时藏族地区,对奴隶们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他们从身体到精神都已经奴隶化。在漫长40年的解放历程中,佛教信仰与解放思想引起了的激烈冲突,以至当时的佛教激进分子迁往印度。解放的过程是痛苦的,就像一颗肿瘤,只要切除就可以快速康复。
以平等为核心,逐步实现城乡平等、官民平等、教育平等。城乡平等就是要废除户口管理制度,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让人民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迁徙。官民平等就是要废除官员特权,让农民、工人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不低于公务员。教育平等就是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
如今的社会言论自由、男女平等、人民与政府有着同一个梦想,就是国家强大,人民富强。人民不只是物质生活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人民充分享有基本人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
第三篇: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大型系列纪录片《西藏》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与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策划推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该纪录片分为“神圣疆土”、“盛世新生”、“**转世”三大主题,每个主题制作了上下两集,共六集。在学校的倡议下,作为预备党员,我认真观看了纪录片,并且在同学中间积极宣传,大家兴致高昂,不仅从中获取了知识,更完善了自我认识,树立了正确信念,有很多感悟。这部纪录片受到大家广泛好评。
该纪录片系统清晰、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神圣疆土——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盛世新生——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以及“**转世——藏传佛教**转世”,这三个虽然广受关注,但公众知之甚少并且经常有误解和歪曲的主题。
围绕着这三大主题,摄制组深入挖掘史料,据了解,他们遍访国内三十多位权威藏学专家,在北京、西藏两地举办数轮专题研讨会,学习、借鉴了近千万字的专业著作,先后组织数次西藏实地前期采访,最终呈现出这部优秀作品。这部纪录片中有许多独家呈现,让我看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比如展示了中央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调集的文献,播放了很多尘封的影像资料,包括美国中央情报局拍摄的《潜入西藏》,以及十四世**叛逃经过等等。纪录片还采访了一批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例如第一位昔日农奴出身的国家领导人——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西藏地区唯一的女**、昔日被十四世**挟持到印度、之后辗转回国的桑顶·多吉帕姆老人。此外,十世**额尔德尼转世灵童寻访组成员萨龙·平拉大师等人,均在片中受访出镜。纪录片摄制组的工作确保了历史解读的详实生动,而这些史料的放送和相关人物的叙述,让我进一步走进西藏的历史,切身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历史判断,认识到西藏今天的成就,是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努力的结果,任何企图分裂西藏的行为与活动都会受到唾骂和制裁。
这部纪录片以宏大的史实基础,别具匠心的表达方式,将丰富的史料进行创意加工,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对我来说,它不仅使我获得了很多关于西藏地区的历史知识,了解了西藏的风土人情,扩充了我的知识体系,能更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西藏历史,还帮助我进一步了解西藏,认识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加深了爱国敬党、团结民族的价值理念。作为一个大学生,一名预备党员,我一定会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确思想,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增进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纪录片《西藏》观后感
这里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近的似乎能顺手摘下天上的星星,近的仿佛能听到天上神仙的呢喃秘语,白云身边绕,薄雾脚下飘,虚幻缥缈,让你几乎忘却了到底人在何处,似乎置身于仙山梦境。这里是一个大美的地方,自然,纯净、原始,呈现出雪域高原的万种风姿和千般魅力。这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原始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存;原住藏民和外来访客共融;俗世喧嚣和澄静信仰共生;宗教和民俗交织;她让你仿佛是在尘世和天国中进行穿越。
公元7世纪初,强大的唐朝在中原地区建立,结束了中国内地长达300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崛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的悉勃野部渐次征服各地部族,建立了有史以来首次统一青藏高原各部族的政权——吐蕃王朝。伴随着吐蕃王朝与唐朝两次联姻,双方往来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民间往来全面发展,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唐蕃双方曾八次会盟,至今仍屹立于拉萨大昭寺正门前的“唐蕃会盟碑”。此后的三、四百年间,藏族与北宋、南宋、西夏、辽、金等政权都有着密切联系。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5月23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协议中讲到“西藏民族是中国境内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与其他许多民族—样,在伟大祖国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的光荣的责任。”这句开宗明义的论断,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是对历史实际的客观概括。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的平解放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今天的西藏是法自然和人文的自然融合,有着独特的魅力,整个雪域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昆仑山、冈底斯山、喜玛拉雅山横亘全境,雪峰林立。洁净湛蓝、五光十色的纳木措、羊卓雍措湖象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原上。雅鲁藏布江象一条洁白的哈达,曲曲婉婷飘逸在雪原上,峡谷两岸是人口、城镇聚居地,也是西藏比较富饶的地方。颇居特色的藏房,屋顶四角的经幡和房顶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至今日,仍不至一次在藏民的客厅里看到毛主席的画像。首府拉萨周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甘丹寺、大、小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等佛教圣地云集,八廓街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后藏领地,日喀则的扎布伦不寺、夏鲁寺游人如织;山南地区琼结,埋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藏王墓,充分见证了西藏是我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泽当的雍布拉康第一家皇家寺庙,扎囊的桑耶寺第一家寺庙,江孜的白居寺、抗英遗址(红河谷),见证了西藏的悠久历史文化;林芝葱林荗密,胜似江南;亚东的“爱国鱼”、乃堆拉山囗哨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第五篇:《天空之城》观后感
每当提起天空之城,脑海里便会涌现出一阵再熟悉不过的旋律,空灵。像是来自遥远的天际,像是不属于这一片太过泥泞的土地,当然,也只是这一阵旋律。
终于,在今日这雷雨交变的天气里,还是决定沉淀出两个小时安静地将它看完。都说有多少人看同一部电影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观点,显然是。
有人说它歌颂和平反对战争,有人说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小孩子眼里它是一次纯真而美好的冒险奇遇,在大人们眼里则又变成了一种对钱和权的蔑视,个中说法可谓参差不齐。其实这部电影本身并没有给我多大的感触,许跟年代有些关系,许......是过了自己可以憧憬未来的年纪,86年的电影自有它自己的一行观众,总有一拨人的童年是伴随着那一片澄澈的天空下软绵绵的白云而来的,那么,我想,在他们眼里,这便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了罢。
故事的主人公希达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小女孩儿,她是天空之城拉普达王国的后裔,拥有传世之宝飞行石,从小在地球上生长,海盗和政府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上演了一场为争夺飞行石找到天空之城及里面的宝藏而展开的三者之间相互角逐的游戏,意外中希达认识了勇敢而智慧的小男孩巴普,两人相互信任相互依赖,最终用正义战胜了邪恶。对于小孩子来讲,这无疑是一部宣扬正面思想,提升想象空间,培养优良品德的好教材。一般看过片子的孩子们都会有一种对天空之城的向往,即便知道是一个梦,那也是心底里最美好的梦。
不幸的是,对于我们这种即将步入社会的90后,看了不过也只是一笑置之,至于为什么写这篇影评,亦不过是鉴于太喜欢久石让的这首音乐了。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宫崎骏对角色的定义:看似万恶不赦的海盗们实则本性淳良,他们也被希达巴普的真善美所感动着,最后改邪归正,相反,倒是那些一直吆喝着捍卫正义保护人民的政府军官们,他们为钱为权所摆出的那副丑恶的嘴脸,所干的那不为人知的勾当,他们让战争无情地吞噬着战士们的鲜血,只为把脏手伸向那座纯净圣洁的天空之城,着实让人感到恶寒,当然还有那忠心守卫国家与主人的机器人,它们的牺牲总能一次又一次地让人感到心疼,相比,它们已然是最伟大的爱国将士了。我们知道每部成名作的背后总归都存在着多多少少对人性美与丑的揭示,宫崎骏想表达什么,想必我也不用多说。
“现在我终于明白拉普达为什么会亡国了,像谷之歌说的,扎根于土地,与风儿共生,与种子越冬,与鸟儿歌颂春天,不论拥有多么厉害的武器,操控多少可怕的机器人,离开了土地就无法生存。”
二则是这段话,它仿佛象征着小女孩的蜕变,就像我一直都以傍观者的姿态平缓地注视着剧情的发展,然而就在那一刻,在希达那段话脱口而出的时候,思绪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地震住了,这段看似平凡的话语,其实它却是一个人物性格的陡变点,好像女孩一夜之间长大了,弱小的肩膀足以扛起她的国家,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有魔力一般,撼得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坚韧与不平凡,就像是沙漠中那朵遍身带刺的野玫瑰,用最锋利的外壳来守护着自己那颗最脆弱的心。
经历了这么多,曾经再繁华城市最终也只是化作了一颗生命之树,但是有生命,也便足矣。
最后,我想说的是,时间总能顺理成章地推移着你的观点,若是在十年之前对我而言这定是一座唯美神圣的世外天堂,而今看来也不过是一座可有可无的人间炼狱,为什么说是可有可无?不过因为看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