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站位 担当作为不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提高站位 担当作为
不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扫黑除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民生工作,也是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需要。我局深入学习贯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等不靠,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自我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以来,我局立即行动,成立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局长Xxx同志任组长。并迅速召开专题班子会和动员会,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强调扫黑除恶工作重要性,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并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二、大力宣传、广泛发动。按照“扫黑除恶”宣传教育活动要求,我局利用机关和大厅电子屏幕,经常性更新电子横幅,广泛在人民群众中间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神,并通过农村分局和分包村干部,走街串巷,入村进户,以张贴通告、悬挂标语及发放宣传页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介绍“黑恶”势力范畴,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线索,迅速在广大群众中掀起扫黑除恶宣传高潮。
三、全面摸排、严格调查。利用开展“红袖标”巡逻,在辖区内坚持开展常态化排查活动,确保不留空当,不留死角,对摸排信息认真梳理,确保排查信息可靠准确,认真填写重点人员摸排表,并上报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小组,切实做到了“情况清、底子明、早发现、早处理”。组织人员深入村庄(社区)、深入学校、深入企业,开展广泛宣传,并通过走访排查深入摸排线索,掌握黑恶势力动向。
四、加强征管,突出重点。关注日常工作中、信访举报中、案件查办过程中发现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加强与政法部门的沟通,对符合条件的要第一时间移送负责相关工作的公安部门。根据工作安排对查办案件认真梳理,及时和公安部门联络对接,及时提醒,研判相关情况;对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易发生群体性事件的行业开展集中专项整治,严查其中的涉黑、涉恶问题,发现行业垄断、干扰秩序等重大问题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加大问责力度,坚持常抓不懈,继续加强信息收集,全面掌握辖区动态,加大对涉黑涉恶线索的摸排调查,多侧面、多环节、多渠道发现掌握各类黑恶势力情报线索,重拳出击,除恶务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坚决打赢“扫黑除恶”这场硬仗。
第二篇: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的几点建议
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招商队伍建设,加强服务业务培训。我区应定期组织各级招商干部进行课程培训,集中学习业务,逐步培养招商工作所需要的良好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水平,熟悉产业政策,掌握公关技巧,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学习交流。区政府组织招商干部赴发达地区、先进县市考察调研,学习经验,转换思想,创新招商;三是加强服务意识。针对创业者的不同特点和创业的不同阶段,引入先进的创业培训理念和企业孵化模式,提供多维度的双创服务指导,不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需求,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招商的氛围。
二、加大治乱减负力度,加强惠民、惠企政策宣传。加大力度清理整治涉企乱收费的现象,推进涉企收费制度的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研究出台保护企业权益、完善非税管理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权益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加强惠民政策宣传,让更多企业、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福利,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强化政策落实。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拓宽涉企服务“绿色通道”,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继续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创造新的区域竞争优势。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政策措施落实的步伐,让企业真正有办事便捷感、政策获得感和财产安全感。
四、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手续流程。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把“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探索实施“一事通办”,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办事流程,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彻底简化手续流程,提升我国的行政效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群众的办事效率。
第三篇:工商行政管理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总结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杨港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工商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以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落实省市区服务发展新要求,忠诚履职,持续在“放”上求突破,在“管”上重创新,在“服”上做文章,切实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服到位,不断打造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和更加宽松、充满活力的营商环境。
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放”的力度
近年来,白银市杨港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幅度降低准入和创业门槛、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市场活力。
一是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全程电子化。目前已实现各种类型企业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环节全程电子化,由申请人外网申请,工作人员内网审核,审核结果通过外网反馈,为企业发放电子营业执照。今年,通过运用“互联网+”实现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满足管理需要,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从根本上推动证照的削减,为群众创业就业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
二是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准入门槛。对行政审批事项从法律依据、提交材料、办理时限、责任人等方面进行整理,理清法定职责,优化登记流程、缩短登记注册办结时限,将一般申请审批时限从过去的5个工作日减少3个工作日或当场办结。截止目前,我局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总计20583户,其中企业6967户,个体工商户13616户,其中登记制度改革后新增市场主体13134户,其中企业新增4542户,个体工商户新增8592户,分别较登记制度改革前增长187%和171%。
三是进一步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放宽经营场所登记要求。根据《白银市经营住所登记管理办法》,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使经营场所的登记改革不再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不但对经营住所进行了规范,还根据不同情况简化了相关证明材料,在限定条件下允许“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放宽企业场所登记条件,简化场所使用证明材料,取消住所(经营场所)现场勘验程序,有序释放创业的场地资源,充分激发大众创业热情。
四是进一步简化注销登记模式,放宽企业市场退出条件。2016年8月,杨港区被省工商局确定为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地区,依照省工商局相关要求和办法,结合杨港区实际,制定了《杨港区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实施方案》,方案对杨港区范围内适用简易注销登记的市场主体范围、工作流程、材料规范、办结时限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增强了窗口工作人员的可操作性。截止目前,我局共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268户,对长期不开展经营活动且查无下落的3328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工商注销登记,对连续6个月不开展经营活动的429户企业进行了吊销登记。
二、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创新“管”的方式
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构建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一是做好准入信息推送,有效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根据“先照后证”改革工作的进度,认真落实涉企信息统一归集与共享工作制度,加强协同监管平台应用和使用效率,主要归集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小微企业等。牵头制定和实施了《杨港区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与共享工作实施方案》、《杨港区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管理暂行办法》和《杨港区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工作,已面向全区发布通报3期,信息归集量5.65万条,信息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人以及小微企业等信息,剔除工商部门以外的部门信息归集量全市排名第一。探索“多证合一”背景下,推动工商协同税务部门共同做好异常企业和纳税非正常企业的协查工作。上半年,核准移出异常企业5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户,个体工商户166户。
二是加强企业信息年报,加大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力度。不断加大对企业年报工作的宣传指导力度,积极向市场主体宣传“一份年报关乎机遇、关乎诚信、关乎未来”,对未按期限公示年报的企业,一律纳入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通过企业信用公示系统、部门门户网站、区政府政务公开网等途径全面公开市场主体信用奖惩信息,大幅提升了市场主体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市场主体诚实守信经营。2017企业年报公示率93.96%,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率77.85%,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公示率62.26%,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创历史最好成绩。
三是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建立执法检查新模式。全面落实工商系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今年已经开展集中抽查行动三次,其中区局自行抽查一次,抽查市场主体295户;全省公示信息和经营行为抽查我区企业188户、个体工商户39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户;全国定向抽查我区市场主体17户。除394户个体工商户和21户企业由于系统问题,未能实现录入外(积极联系省局信息处进行处理)。抽查中对3户无法取得联系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四是扎实开展联合惩戒,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录入,健全部门信息互查机制,在财政奖励补贴、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贷款、授予荣誉等方面,对被失信企业以限制和禁入。区工商局先后向相关部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1022条,诚信违法受限106户,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正在实现。开展“诚信市(商)场”、“守合同重信用”等评选推荐活动。评选45户区级守重企业企业,推荐上报11户市级守重企业。创建2户区级“文明市场”,1户区级平安商场,10户农资放心示范点,2户区级诚信商场,检查合同400余份。依法将97户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发布红黑榜1次,发布红榜企业2户,黑榜企业2户。
五是落实消保维权工作机制,提升消保维权效能。今年“3.15”大型宣传咨询活动期间,在四龙、水川等地开展了法制宣传、农资打假和送法下乡工作。建立和规范先行赔付试点单位、12315消费维权绿色通道成员单位以及消费维权联络示范店,着力营造有利于消费潜能释放的良好消费环境。培育建立北京华联超市为全省第一家市级12315消费争议快速和解绿色通道成员单位。截至目前,受理消费者投诉314件,举报50件,办理市长热线及网民留言3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多万元,调处办结率100%。加强商品质量抽检,抽检童装20批次,台灯、洗衣用品5个批次,服装36批次,皮鞋4批次,农资5大类15个批次。配合市局抽检化肥11个批次,地膜1个批次。抽检结果公示后,及时做好进一步处理。查处违法案件1件,案值0.5万元。
六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积极开展了打击传销、禁毒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1000余份。组织11户直销企业召开了直销企业规范经营座谈会,检查直销企业网点35个。配合公安等部门依法打掉传销窝点5个,驱散和遣返传销人员110人。开展了5次打击不正当竞争、打击商业贿赂,反垄断执法检查。立案查处案件14件,罚没款6.94万元。
三、努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服”的理念
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最密切的领域和事项入手,以群众和企业到工商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使“放管服”改革在理顺机制、提升效率、优化服务等方面有新突破。
一是转变作风,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以群众和企业到工商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全面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按照政务大厅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总体要求,加强人员力量,进一步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快捷服务,办照设立登记周期将由之前的5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
二是深入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在各服务窗口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在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一审一核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窗口工作制度和服务标准,同时将我们的各项工作和服务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真正实现从“登记注册窗口”向“服务综合窗口”的转型。
三是加大商标培育力度,推动品牌战略实施。整理全区所有注册商标基本数据,建立全区及8个工商所“注册商标数据库”、“重点品牌培育发展名录库”、“重点培育发展商标品牌库”。充分发挥商标品牌服务指导站的积极作用,指导市场主体申请注册商标。全区注册商标达991件,新申请91件,注册成功75件。
第四篇: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以重塑龙江投资新环境、构筑竞争发展新优势为己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从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温度改起,从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打好基础强化保障做起,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助推全省营商环境不断好转、持续优化。
一、围绕“怎么干”,着力在强化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坚持“外学先进、追赶超越、内找问题、重点突破”的原则,按照“法治先行、制度化推进”的思路,聚焦破解“三最”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强化顶层设计,重点解决“怎么干”问题。配合省人大审议修改《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条例》是全国第四部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地方专项立法,也是我省第一部提交省“两会”审议、协商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解决了依法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中央依法治国办以简报形式充分肯定了我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化的做法。出台《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重塑营商新环境的意见》,围绕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营商新环境保障体系、营造良好氛围等7个方面制定了50项推进措施,并明确了每项措施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解决了优化营商环境“怎么干”“谁来干”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优化营商环境“领唱”“合唱”“独唱”关系,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格局。将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工作融入全省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总体布局中,纳入市(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及省直党政机关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
在全省范围内,设立监督测评站(点)和聘请特邀社会监督员,构建起优化营商环境“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大格局。
二、突出“干什么”,着力在确定重点任务上下功夫
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依照《条例》和《意见》的规定要求,紧扣“一个中心、两项职能、三个体系”的职能定位,紧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研究谋划重点工作,确定目标任务,狠抓推进落实。在营商环境便利化方面,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将与群众和市场主体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高频事项作为重点,组织开展不动产登记、投资审批、商事登记以及人力社保和公安管理等重点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定印发了《复制推广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实施方案》。开展“权责清单”“实施清单”“监管清单”梳理,实现“按单用权、按图行权”。统筹推进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和省市两级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上线,加强省级电子政务云建设,用科技化手段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方面,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依据第三方评价报告,充分发挥“大体检”作用,知短板补短板、明弱项强弱项。对各市(地)和省直单位开展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切实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倒逼政府落实责任。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注重发挥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的决策把关作用,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研究讨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工作要点》《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工作事宜。在从严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方面,围绕“三最”突出问题,强化专项监督,狠抓典型投诉,严肃处理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截至目前,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558项,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交办的重要案件13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对亚布力、雪乡冬季旅游项目开展专项执法监督,对城市公共停车场进行明查暗访,并在省台公开曝光,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形成了有力震慑。制定印发《黑龙江省“清赖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聚焦政府不守信践诺、新官不理旧账、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问题进行强力攻坚。在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方面,指导支持哈尔滨新区推出“1+4”服务套餐模式,即树立“融转服”工作理念,推进“承诺即开工”“办照即营业”“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四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通过推行“承诺即开工”改革,企业投资项目落户新区后已实现拿地后9个自然日即可开工,比国家规定的120个工作日减少100多天,审批时间的缩短,有效解决了我省冬季时间长、施工期短的瓶颈问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省项目建设投资的区位劣势。
三、推动“持续干”,着力在加强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坚持强化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注重发挥品牌效应,围绕品牌建设扎实做好系列文章。推进“办事不求人”特色品牌建设,制定《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省公安厅等示范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推出“看病不求人”“落户口、办护照、上车牌不求人”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让服务更贴心。目前,全省13个市(地)和40个中省直单位出台了具有地方特色、部门特点的“办事不求人”措施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强化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建设,坚持把诚信建设作为龙江营商环境的重要品牌,进一步擦亮叫响。以夯实信用基础建设为中心,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归集法人和自然人信息近39.2亿条。将信用信息查询和联合奖惩措施应用嵌入到省政务服务网和省、市、县各部门行政权力行使等业务流程中。共对38万户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和1.6万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19.2万市场主体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实施失信惩戒,因受到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9.4万人。做好品牌建设的舆论引导工作,根据品牌建设和工作需要,发挥新闻宣传的主阵地作用,既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敢于揭短亮丑,曝光反面典型。与省委宣传部、省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营在龙江”节目已播出42期;
央视新闻报道我省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动态3次,省台新闻联播播报9次;
新华网、中新网、东北网和黑龙江日报等媒体刊发稿件66篇,优化营商环境已形成氛围、深入人心。
第五篇:普宁国际商品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的层次与水平
普宁国际商品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的层次与水平
——人性化服务提高竞争力
□记者 黄健新
阿英是一位经营鞋类产品的商户,不久前她在普宁国际商品城租了一个铺面,批发“揭阳造”鞋类产品。当记者来到她的档口前采访时,她正在为几十双鞋子打包,准备发货给购货者。只见她拿手机打了一个电话,几分钟后,商品城货运站工作人员就来到她的档口前,把她的货包搬走。
“这个货包是汕尾市陆丰甲子镇客户来电订购的,必须赶在半小时内送到流沙汽车总站,托开往陆丰甲子镇的班车送给客户。”
“商品城服务人员帮你把货送到流沙汽车站,你用不用交纳费用?”
“免费的!不论把货包送到流沙任何一个角落,均有商场服务人员免费送货!”阿英说:“不仅仅是商户货包,就是流沙当地消费者前来购物,商品城的免费接送车都会免费接送顾客,为物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
据阿英介绍,她选择普宁国际商品城,主要原因就是看中这里的人性化服务。“商品城管理团队心里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商户的经营成本,让进驻商户有钱赚。这种‘放水养鱼’的做法,受到俺们广大商户的欢迎!”
这是普宁国际商品城高举服务品牌、不断优化丰富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层次的一个缩影。2010年10月初开始招商的普宁国际商品城,是普宁政府全方位扶持的重点商贸项目,通过降低商户入驻成本、争取政府优惠税费、一个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方法方式,提高招商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通过配套完善物流、停车、商务、娱乐等现代化设施,优化商务环境,同时,通过携手义乌精英管理团队,实施现代化、智能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咱们的一切努力,都围绕着一个目标:为进驻商户营造优良营商环境,让他们赚钱发财,为前来采购货物的消费者营造优良舒适的购物环境,使他们兴奋而来,满意而归!”该商品城营销策划总监胡棉创说:“要使商户和购物者都达到双赢的社会成效,最重要的措施是商品城为二者都提供人性化服务,以服务升级凝聚‘人气’,以‘人气’带动‘财气’,从而搞活整个商品城。”
据该商品城负责管理免费接送车的肖经理介绍,商品城免费接送车一般有固定的行车路线,司机都是按时间在流沙各个上站点接送商户和购物者,然而有一次,一位司机打来电话,说有一位消费者因买了几大包货物,携带不便,要求司机直接载他到流沙某住宅小区大门前,这位经理不敢擅自做出决定,立刻打电话向办公室领导请示,办公室领导回答说:“该送就得送,只要购物的顾客满意就行!”肖经理感慨说:“为了给一位购物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商场免费接送车为此改变了行车路线,这在其他地方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正是凭着诸如此类的人性化服务措施,使商品城越办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