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28 於以传老师《康乾盛世》邓玉平老师《重走长征路》听课感言高之慧
《康乾盛世》与长征精神
——青年教师高之慧观课与评课
於以传老师《康乾盛世》实录
东林中学
高之慧
导入:
清军入关,标志着满清王朝长达267年的统治。
新课:
当时的皇帝是年幼的顺治,而整个王朝的权力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里。在清军入驻北京的当天,多尔衮既宣布三项命令:(1)留住明朝所有官员,不予更换;(2)保留科举制度;(3)依照明朝制度,保留内阁,延续明朝的政治制度。三项命令表明多尔衮是一个非常富有政治远见的人:首先,保留所有明朝官员,起到了安抚汉族上层官员及汉族百姓的作用,让人觉得清朝继承了明朝的传统,给人一种延续感和安全感;其次,虽然清朝依然保留了内阁,但清朝的内阁其实权远远不如明朝,在大清王朝内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手握重兵的满族贵族、蒙族将领和早期投靠自己的明朝旧将,这些人称为议政王,国家的权力几乎都掌握在议政王手里,议政王经常聚在一起召开大会,商讨军国大事,一旦作出决定就不得更改,所以实际上议政王大会的权力大于君权,或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对君主权力形成了制约。
顺治当然能察觉发现议政王会议对自己的权力构成了制约,于是在15岁亲政那年发布政令:整顿吏治,重视与蒙族贵族及西藏发展友好关系。顺治即位初就向**五世发出邀请,邀请**五世来北京,并在北京专门为其修建依据,并拨了9万两白银作为**在京城的日常开销,为表诚义,在**进京时给予其最高规格的礼节。今天的布达拉宫留下了一副顺治接见**五世的壁画。(展示图片)我们可以想像**对于顺治以如此高规格礼遇自己感到非常荣幸,于是在回到西藏后即下令把当时的情况重现出来。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坐的位置非常显眼,而且位子高度仅仅比顺治低一点点,表明接待规格很高。顺治册封**为**喇嘛,意为“拥有像大海一样的见识和胸怀的人”,赐予**金册金印——相当于中央政府的委任状,代表行使的权力。**喇嘛接受了册封,说明清朝时期西藏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喇嘛对此次北京之印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除此之外,顺治非常好学,博览群书。有史料记载,顺治对读书非常感兴趣,以至于他能看到街坊刚刚出版的金圣叹批注的《西厢记》和《水浒传》。顺治是满族人,但他对于读这些小说竟无任何语言上的障碍。而且,大清王朝把汉语而不是满语作为官方语言,因而清朝以继承中华文明者自居。
虽然顺治继位时间不长,但他励精图治,勤奋好学,非常重视发展民族关系,他的这种治国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孙后代。
顺治病逝,康熙继位,但这位小皇帝当时不知道在他继位的第二个月东南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得康熙长大亲政后才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年轻的皇帝意识到大清王朝并不像周围人所说的那么固若金汤,而是面临着内忧外患。
Q:那么大清倒底面临着哪些内忧外患呢?
学生回答
1、北方,俄国屡屡派兵骚扰东北疆界,有一次竟然屠杀东北达斡尔族300多人,清军一出兵,俄国人就逃到,这是个非常棘手的事情。
国家领土大,治理起来很困难。万一新疆发生叛乱,清军派兵过去根本来不及等等。
内忧表现在:(1)蒙古和新疆地区,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渐渐吞并周围部落,企图独立。(2)噶尔丹与西藏最高行政统治者勾结,企图使西藏独立。**喇嘛是精神领袖,不管世俗事务。(3)三个藩王控制着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藩王拥有任命官吏的权力,而且仗着自己有功向中央要钱要粮,而他们随着实力的壮大渐渐不听中央的话,三藩随时有叛变的危机。(4)台湾问题。康熙亲政第二个月的第一天,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把台湾夺了回来,这是件好事,郑成功却公然宣布自己效忠于明朝。康熙曾多次派人劝降,但却遭到了严词拒绝。更令康熙恼怒的是,郑氏家庭倚仗着台湾垄断了清朝在东海岸的所有海外贸易。(5)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极大,使得皇帝的军权削弱,皇帝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对策:(1)三藩作乱,康熙采取镇压与安抚并重,对吴三桂采取坚决的镇压,而对其他二人采取分化、瓦解及安抚措施。康熙深信一条原则:自古与汉人作战,唯用汉兵。所以康熙起用了汉军将领,编成绿营兵投入平定三藩叛乱的战役中。平定三藩的战役一直打到1689年。随着三藩叛乱的平定,清朝完成了大陆地区的统一。(2)设立南书房,成立起自己的秘书班子来取代内阁和议政王大会。(展示照片:故宫南书房)表明 了康熙在加强皇权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1681年,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在台湾去世,郑经的两儿子争夺权力,台湾政局动荡。于是康熙当机立断任命施琅为大将军,率2万精兵与300艘战船攻打台湾,但这一消息不慎走漏,荷兰人来见康熙表示愿意帮助清朝收复台湾,康熙断然拒绝,下令立即出击,迅速攻占台湾。于是清朝海军从外围包围台湾,施琅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方,受伤了继续指挥战役,大大地鼓舞了士气,清军迅速拿下澎湖36岛。(出示图片:当时人们画的假想施琅指挥战斗的情形)图片上显示施琅进军台湾得到了天兵娘娘的帮助,有神力相助,反应了创作者表达的对这段历史的认识。1683年中秋,康熙正在欢度中秋节,前方捷报传来,施琅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隶属福建省管辖。台湾的回归表明东南边疆的稳固。(4)紧着着,康熙着手解决北方领土问题。1685年,清军进军中俄边境军事要塞,俄派出8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叫嚣到如果清朝东北地区皈依沙皇统治即可撤兵。于是清军用炮车俄国军营。(展示大炮图片)炮声一响800人中死了650人包括首领(全班哄堂大笑),只剩150人,如果继续炮轰会引发两国间的正式大规模战争。而此时,沙俄派使节面见康熙皇帝,希望就中俄两国边界问题达成协议。于是康熙下令边境军队撤回,并派代表至中俄边境尼布楚谈判。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5)而此时准噶尔率部南下威胁到清朝的统治,于是康熙于1690年、1696年三次亲征,镇压准噶尔叛乱。
…………
为什么乾隆要编一整套介绍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的图书呢?为了显示乾隆皇帝的威严与政绩,显示自己统治的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确,清朝前期做的一系列巩固边疆的措施为巩固与发展多民族国家发挥了卓越的作用,为康、雍、乾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但是盛世是不是意味着王朝的王朝强盛到了顶点?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呢?不是的。像南书记、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使得中国依然延续着这一僵化的体制,为日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但我们要肯定康乾时期的辽阔疆域仅次于元朝,为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打下了基础。
2、总结:
本堂课运用了很多图像。试想:图像为什么能证史?图像材料是否与文字史料一样重要?我们应该如何甄别图像史料?
地图、文物图(恢复历史真实)、宫廷画:(1)如果作画人是当事人亲眼见证的,可信 2
度高;(2)如果作画人没有亲眼见证,只是耳闻目睹,那么有些细节还是可信的,但可信度不如亲历者。
感想:
记得大二那年,於老师来给我们这批上海师大03级历史系的学生做过讲座。於老师思路敏捷、史学功底扎实,记得在整场讲座中他时而引经据典,时而以点评各种课堂案例向我们揭示如何才能把历史课上好。当年於老师的讲座我几乎都忘光了,但他犀利的评点和麻辣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有幸能观看於老师亲自执教的课,给人感觉像百家讲坛一样。首先,於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干脆,句句都包含着重要信息,因而整堂课的信息量很大,在听课过程中一个不留神就错了精彩部分;其次,於老师既注重细节的描述,又强调在历史跨度中的宏观视野——如果说细节赋予了历史生命与张力,充实了历史的内涵,那么宏观架构则高屋建瓴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动,可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第三,於老师相当重视图片的作用,以图证史的思想理念贯穿于整堂课中,以至于最后用了十多分钟专门教学生如何鉴别图片信息的真实性;第四,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本节课的信息量那么大,但於老师的板书多且非常具有条理性,可谓是多而不赘。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板书方面我还得多下功夫。
追寻红军足迹,传承长征精神
——听邓玉平老师报告有感
邓老师出现在我面前时,我不禁有些惊讶,不敢相信这样一个柔弱女子七次踏上红军长征路,追寻红军足迹。随着邓老师的娓娓道来,一部真实的红军长征历程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展现在我面前,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震撼,更多的是心灵的触动。
邓老师的父亲是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从小就给女儿讲长征故事。这些故事情节曲折,细腻感人,使邓老师对父亲经历的长征充满了好奇。作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邓老师报考了历史系并成为了一名历史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90年父亲的去世,邓老师觉得身为历史老师,读了一辈子的历史书,何不沿着父亲的足迹追寻历史,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于是她踏上了重走长征路的征程。
通过邓老师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1、长征路上访巾帼;
2、长征领奖台是访英雄;
3、长征路上访将军;
4、长征路上谒英灵。长征路上的故事很多,但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长征。一个个红军老战士,他们的长征经历,他们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身上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痕,他们对于长征的回忆以及对于牺牲战友的缅怀,他们传奇的人生,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部鲜活的长征史。
我听说过儿狼牙山五壮士,为他们的事迹所深深打动,但直至今日我才知道,原来在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石阡县有200多名红军战士被国民党军逼上困牛山悬崖,他们本着宁死不愿俘虏的原则把捣毁了所有武器之后,一个接一个跳下悬崖。这是一副多么悲壮的情景,200名红军战士……我实在找不到言语来形容内心的受到的震撼和触动。而这一史实,被埋藏了很多年,直到今日知道的人还很少。由于邓老师的努力下,当地建立起了一座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才是真正的幸福!
邓老师最后的结语是这样说的:如果让我用最短的话概括这七次重走红军路的感受,两个字——战创,这些红军战士身经百战,不经走过了长征,还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他们的一生与中国现代革命史并行,他们的人生记载着中国由屈辱走向强盛的转变。他们都是些平凡的老人,但他们又是不平凡的,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不朽的赞歌。
邓老师以红军后代的身份,以女性的视角,从生命与人性的角度切入,重新揭示还原红军长征的历史。正如邓老师说的,在她眼里,红军长征不仅仅是共产党在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人性与生命的胜利,是理想与信念的胜利。七次长征路上,邓老师克服重重难以想像的困难总结访问了170位老红军,保留了大量最保留的老红军口述资料。在追寻历史的过程中,邓老师与老红军及其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参观办公室时,邓老师说的两件事情我印象最深了:第一次重走红军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害怕的一次是在四川,当晚投宿的整栋楼只有她和另一个老人,晚上风吹着门窗啪啪直响,把她吓得抱着被子哭了一晚上,连退却的念头都有了,但到了第二天,她依然振作精神重新踏上征程;有一次他联系一位老红军,但老人家拒绝采访,在经过邓老师详细解释后终于答应,只要邓老师能答对他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同意采访,邓老师说当时自己可紧张了,值得庆贺的是三个问题都答对了。(第一问:当年的懋功今天是什么地方?第二问:懋功在什么山下?第三问:山上有什么重要地点?)听着邓老师讲这些路途中发生的小事,我觉得她的故事三天三夜晚都讲不完,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呀!非常崇敬邓老师,站在我眼前的她是一位非常温婉富有涵养的优雅女子,难以想象她在一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只是为了一个信念一路坚持,她是民间探索挖掘长征史的一位勇士。我想,邓老师的幸福很多都来源于长征路途,她的人生因为长征而变得充实。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人生吗?突然间有了一种跟着邓老师重走长征路的冲动。
上周刚刚给学生讲完长征。课上我用了20分钟的时候播放了电视剧《长征》中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草地的影像,并引用一些红军老战士的回忆录作为材料,让学生感受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感受共产党革命获得胜利的不易。我觉得如果能在此之前听邓老师的报告,我会把其中的一些内容告诉学生,让他们近距离地感受红军老战士身上可贵的长征精神。在课的最后,我试着让学生概括长征精神,学生们都能答到: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于斗争,意志坚强,为信仰而战的崇高品质等方面。但我更相信,长征精神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应当流淌在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从学生们观看影像时那一张张专注、凝重、严肃的脸庞上,我相信他们已经触及领悟到了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