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讯员培训讲稿
通讯员培训讲稿
尊敬的杨主席、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成为通讯员的时间不长,XX年5月28日我响应学校号召尝试写第一篇通讯报道,到今天还不足一年时间。去年6月份连续写了几篇通讯报道,被“鼎城教育信息网”采用。经杨主席的推荐,我被选拔进入鼎城区教育局于去年6月底组建的骨干通讯员团队。从那以后我每周值班两次,每次半天,义务为全区的通讯员审稿并修改稿件。今天受杨主席的委托,与大家交流一下写通讯报道的有关事宜,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到写通讯报道,杨主席是行家里手,我去年尝试写稿时她简明扼要地为我进行了指导,现在我把她指导的关键内容转述给大家。她说写通讯报道就是写清楚“五何”——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效果。根据她传授的经验,我再阅读了常德教育网的教育动态栏目的通讯稿件就开始写稿投稿。我不是语文老师,学生时代学过写消息的有关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因此去年尝试写通讯报道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年纪比我小,学生时代都有过硬的基础,只要敢于尝试,在通讯报道这方面一定能得心应手。区教育局彭老师说还要把骨干通讯员团队扩大规模,目前还只有五个人。我想大家也许很快就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虽然加入骨干通讯员团队没有经济待遇,但可以结识一批做事认真、各具特长的老师不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
下面我把自己参加通讯员培训记录的要点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通讯稿件必须是原创的,事实是新近真实发生的(请注意时效性,比如国庆文艺汇演的报道,在活动结束后马上就要写稿,争取在其他学校上传同类新闻稿件之前就传过去,落在人家后面就被动了)。失实、拼凑或是移花接木的稿件也不易被采用,即使被采用也会伤害网站的声誉,作者本人是要最终承担责任的。
2.通讯稿件要新、奇、实,独辟蹊径以质取胜容易被采用,题材不新写作乏味的不易被采用,如开学发新书,感冒受到老师精心照顾这类事情就缺乏新意。
通讯稿件要和时代、和热点相连,老生常谈的稿件是浪费时间。题材要紧扣时代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紧扣发展方向,为引领而宣传;紧扣媒体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3.每篇通讯稿件虽然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实、背景、原因、结果等具备,但要突出的新闻点往往只有一二,这个点要突出才能让人看见。
4.通讯稿件的作者是“第三人”,旁观者,要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需夹杂议论或评论。消息里没有“我”出现,也无须倾注太多感情、夸大活动效果的言辞。
5.为什么有的通讯稿件能上我们写的就不能上呢?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两个,一是别人刚刚写过此事,你再写同样的事,编辑不会编发同样两条三条信息;二是别人写得比我们的新,比我们的好,他们的见人见事见细节,有血有肉,不是从概念到概念。
6.通讯稿件不是总结材料,一般不出现一二三四分段式介绍情况和经验。
7.通讯稿件尽量少写人物(专门的人物通讯要求文字功底深厚,初学者可暂不写,娄校长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更不能随便由作者来定性某某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事实表明他优秀才重要,作者给他戴上优秀的帽子没有什么意义。
8.通讯稿件不出现“我县”“我校”字样,正确方式是“该县”“该校”或是写学校全称。
9.主要领导或专家的名字、职务要弄清楚,非常重要。不能道听途说,务求准确有据。领导副职不要称正职,如“李某某副省长”不能简称为“李省长”。
10.通讯稿件标题宜用叙述式语言,往往“主谓宾”完整,二十个字以内表达完事实;或者把亮点在标题里展现,更吸引人。
下面我把XX教育信息网的投稿格式介绍一下:
文字格式
关于标题 格式:某某中学:(标题内容)
例如:某某中学:学生主持“主题班会课”的尝试
关于正文开头
开头标注“本网讯(通讯员 某某)”,正文紧跟其后。
关于正文
稿件用woRD文档发送,不要直接写在邮箱正文中(应以附件形式发送),且需写明活动开展具体时间,勿写“近日”“今天”等词,应写具体,如3月12日8时30分。
我个人认为消息一般可分为两段或三段来写,第一段写概况,第二段细叙,第三段写结语,如达到什么效果。如果用语文缩写来形容各段的重要性的话,要是省去最后一段应该不影响主要新闻点的表达,要是省去第二段应该也能让读者知道发生了何事,如果把第一段也省去,从标题中也应该看得出此消息是写哪方面内容的。
(4)关于排版:宋体,四号,首行缩进,1.5倍行距。
(5)关于图片:图片名称请写具体,与woRD文档一起打包发送,勿将文字复制在woRD中。
XX年3月12日
第二篇:全镇中小学通讯员培训讲稿
教育宣传应该成为学校的新亮点
--全镇中小学通讯员培训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跟大家一起谈关于教育宣传的话题整整两年了,两年就这样不经意的过去,回顾两年的工作,离进化教育实际需要的宣传期望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在这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多元发展的时代,教育宣传应该成为学校的新亮点。
各位老师,是文字和文化让我们走在了一起,是进化教育给予我们无限的空间和平台。作为一名学校的兼职通讯员,我一直想通过文字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增强大家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从而成就一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宣传队伍。
今天,我想与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过去教育宣传的问题;二是关于写作态度的问题;三是学校新闻写作常识问题;四是如何走新闻发表捷径的问题。
一、工作回顾
1992年,进化教育的一个转折点。撤区并乡,进化完小成为进化教育的窗口学校。那时候,彭元刚校长从大连挂职锻炼回来,就对学校宣传大兴土木,先后迎来原副省长马文俊,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副市长何萍,市教育局局长骆明军等领导;社会人士代会荣无偿为学校捐女贞树的事迹上《遵义日报》;学校升旗仪式、腰鼓队、武术操及养成教育的宣传让八方客人慕名而来等。
后来,进化完小不断提升办学品位,提升文化内涵,以“每月一事”作为文化载体,把“不用提醒‘进化’人”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教育目标的增比进位。因为宣传,进化完小连续8年获县级综合考评一等奖,成为凤冈县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成为凤冈教育的一面旗帜。
就近两年的工作看,我们正面宣传的力度不够、声音弱小,学校没有把宣传工作切实拿在手上,没有把教师写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豆腐干式文章居多,反映学校日常活动过程的信息多,人云亦云的稿件多。学校专题宣传片少,播放氛围不浓,宣传媒介单一。通讯报道、个性文章、调研报告、学校管理方面的经验文章少。就其文稿内容而言,存在要素不齐、无中心内容、语序混乱、时效不强、不知所云的现象,有的站位过高,有的表述不准,有的体裁不明,有的找准了切入点却缺乏深度。究其原因,学校宣传工作人员认识上不去,精力不够,素质不高,兼职过多,交流得少,写得太少。中心校对大家的要求不高,只求量不求质,交差了事。虽然《进化镇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和《进化镇教育系统对外宣传奖惩办法(试行)》增设很多激励机制,赋予学校和通讯员很大的空间,但效果还是不明显。
二、关于写作态度
我们为什么要写教育新闻?为学校和自己发展、立足而写。端正写作态度,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某个角度可以这样认为,哪一所学校或者哪一个区域在宣传上占了主动权,决定了它的提升速度和发展速度。茅台酒也在吆喝,“好酒不怕巷子深”观念已经不适应时代了。比如2005年的南白一中,考了两个香港大学和一个清华大学,避开遵义四中和航天中学,理直气壮的把广告挂在了遵义市中心,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大家熟知的凤冈县教育宣传专题片《大山深处80后》获得全国一等奖后,又以题为《坚守在大山深处的“80后”女教师》在凤冈新华网发表,引起很大反响。又如凤冈北面乡镇近年来的校园文化建设赢得领导赞赏,不宣传谁会知道?事实上,土溪镇的“讲学案”、“诚信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等,未必敢和我们的进化完小的发展相比。但是他们在宣传上抢占先机,以活动为载体,不停的给领导以新视觉,领导的印象是他们做了很多事,当然,上级在研究经费划拨时就会向他们倾斜。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就是经济。走出学校这个圈子,宣传带来经济和财富的例子就太多了,比如凤冈的锌硒茶、梯子岩精神、党群直议制、城镇化建设、灾情报道等等。最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太极生态养生园开业后,我们的一位老师把景点的图片发在微信上,就一个简单的宣传,引来了很多游客。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和拓展了。
一个人、一所学校、一个公司也一样,如果干了工作不宣传,不注入文化的东西,别人就不会知道。领导和群众就不了解我们所做的事儿。我们工作要的是成果,成果就是商品,商品不宣传就卖不出去,就没有了效率。只有干事和宣传并驾齐驱,才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我们教师队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人数众多,人才济济,充满激烈的竞争。要在自己的行业有一席之地,抢先让领导欣赏你,宣传和写作无疑是一条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来到一个新单位,领导们了解你的能力的方法大多是让你写发言稿、写总结。一篇生动的稿子会让领导看出你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再说它是我们的工作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据了解我们身边的很多领导,最初也是从写新闻走出去的。
坚持写作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既能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免得闲着无聊、空虚寂寞。这样好的事为什么不干呢?行动起来吧,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坚持一月,一年,甚至几年,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写作常识
写作的常识很多,对于学校而言,常写的是信息、通讯和常见应用文。
(一)常见应用文写作。
1.请示:请示是向直接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必须事前行文,一事一文。上级应在一定的时限内批复。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学校关于创办<校园文学>报的请示》。可以省去发文机关。
【主送机关】接受请求的直接上级机关,在标题下面一行顶格写起。只写一个,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用抄送形式。
【正文】1.请求缘由。一写情况依据(往往用“目前”开头),二写目的说明(用“为……”开头)。2.请求事项。分层分项写清具体要求,并说透理由,提出充足的事实和理论根据。同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作为上级机关进行判断和指示的参考。3.结尾。只是一句祈使性的话:“当否,请批复”或“以上如无不当,请批准”。
【附件】可有可无。是随同请求的有关材料、图表或其它文件。在正文之后(隔一行)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印章、发文时间】印章位于正式发出的印制本正文的右下方,应上不压正文,下压日期。发文日期格式采用“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2.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答复询问的公文。一般事后、事中行文。不要求上级批复,行文较长。报告和总结、调查报告的写法大同小异。常见单位部门的总结同时用于会议,成为报告。
【标题】一般是:“事由+报告”。
【主送机关】与请示相同。
【正文】种类繁多,正文内容有差异。为学习方便,把报告大致分为二种:一是综合性报告正文,或称总结性报告。政府及机关单位都要在大会上作此种工作报告。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每年都要作这种总结式的报告。二是专题性报告正文。着重汇报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特点是专项、特殊,一事一报。报告要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叙议结合。
【结尾】一般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习惯用语,有的不写。如有附件,与请求相同写法。
最后写发文机关或个人,盖章,写发文时间。
3.通知:通知是批转下级公文、转发上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发布规章、传达事项和任免干部所用的公文。它是最常用的行政公文。根据其作用分为五种: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事项性通知、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
【标题】灵活,甚至只有“通知”这一部分(内容不大重要又是周知的)。但批转性通知的标题按照《办法》“准确简要”的规定,省略文种,即:“批转(或转发)+(始发机关)原文标题”。
【主送机关】直接下级。
【正文】发布性通知和批转性通知的正文:“主体(发布或转发的文件)+批语”。如:“现将《XX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事项性通知:原由+事项+结语会议通知:名称、时间、地点、内容、人员、报道时间和地点、需带材料等;任免通知:格式固定;
【附件】可有可无;
【发文机关】标题中有发文机关并且标题下有发文时间的不署。(如表彰决定)
【发文时间】用汉字。
注:【公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和标点符号:第一层是“
一、”,“一”后面用顿号“
一、”,引出的句子不用标点符号。第二层是“
(一)”,“
(一)”后面不用标点符号,“
(一)”引出的句子可以用标点符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但提倡使用标点符号。第三层是 “1.”,“1”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一个小圆点,“ 1”引出的句子应该使用标点符号。第四层(1)后面也不用标点符号。“(1)”引出的句子应该使用标点符号。如果公文中结构层次较少,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在“
一、”之后省略
(一),直接标注“1.”】
应用文写作应注意的其他事项:
(1)公文中年、月、日的写法应注意以下几点:文件标题和正文中的年、月、日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标题中“二00七年五月九日”应该写成“2007年5月9日”;公文中日期应写全具体的年、月、日,如“2006年、2007年、”不要写成“06、07年”;公文最后的成文日期必须使用汉字,不要写成阿拉伯数字,如“二○○七年五月九日”不要写成“2007年5月9日”。
(2)公文中切忌使用“前年、去年、明年”,应具体写明是哪一年。
(3)公文中的数字,除了文尾的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
(4)公文中引用文件时应先引文件标题,再引发文字号。
(5)“一是”、“二是”、“三是”引出的句子应该用句号,不用分号。特此报告、特此请示、特此函告后面用句号,不要用感叹号。不要写为:特此报告!特此请示!特此函告!。
(6)公文正文中的单位名称不能简称,要使用全称。
(7)写作公文时一定要咬文嚼字,“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
(8)会议通知。建议不要笼统地写成“通知”、“会议通知”。最好写为“关于XX的通知”。
(9)不可越级行文。
(二)信息和通讯
信息和通讯是新闻的一种形式,是学校宣传主要方式,它同样具备新闻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信息即消息报道,内容必须真实,事实必须准确。所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不能虚构,包括每个细节都必须准确无误。消息贵在新,要有启迪和指导意义。我们在写消息时,一定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内容要有意义、有价值。其次,消息报道要迅速,如果报道速度迟缓,“新闻”就变成了“旧闻”。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敏锐地发现身边的新闻,尽快的去深入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出来。再次,消息必须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要集中精炼。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5部分组成。至于每一部分怎么写,就要看各自的文风,方法也很多,请大家上网查找学习。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和各种表现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一般说来,它有4大特点:(1)严格的现实性。(2)较强的时间性。(3)描写的形象性。(4)主观的评论性。
(三)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同之处:一是选择题材不同。消息选择题材广泛,可大可小;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二是表述详略不同。消息的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三是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四是结构形式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通讯的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相同,常按时间、逻辑及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通讯要注意四点:主题要明确;材料要精当;人事要结合;角度要新颖。
四、如何走新闻写作捷径的问题
1、用心写身边熟知的事迹。
很多老师最初也是很喜欢文字的,经历几次录用打击之后,就心灰意冷了。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先进典型,优秀教师和学生的感人事迹,家校联系的动人故事。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这些熟知的事情,挖掘它饱含的意义,带着感情去采写,就能写出感情充沛的作品,就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提高文章的点击率,提高你的知名度,写多了,被录用的几率就自然高。
2、抓紧时间唱“四季歌”。
记得外宣中心饶云老师在一次培训会中提过,“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可以说任何事情都是新闻,能不能发现,关键看有没有敏感性,有没有新闻的眼光和思维。我们身边有很多素材,只要认真去挖掘,就会有写不完的新闻。”这是适合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一条原理。可是践行起来真就那么难吗?不是。
--抓紧时间唱“四季歌”。
这里要说的“四季歌”一方面是指我们校园和身边在各个季节发生的“显性”新闻,这些新闻是大家都知道的,比如一年四季中的重大节日活动或者突发性新闻,这些新闻素材要抢的是时间,谁早写稿件就会优先发稿。另一方面是指春、夏、秋、冬在季节的轮回中,我们会经历很多事情,有很多素材可写,以随笔、杂感、抒情等文艺手法写文艺稿件。
3、通过身边媒体发现素材。
当你苦思冥想找不到内容写的时候,你就看看我们的网站和我们的报纸,看看电视台的地方新闻,对照自己,看身边有没有这些事。也许,网站上的、报纸上的某一篇文章、某一个观点会触发你的灵感。如果都写不出的话,凤冈新华网站上有个“群言民声”栏目,这是一个很好发稿件的新闻平台,好人好事可以写、满腹牢骚可以写、评论看法可以写、读书心得可以写、亲情友情可以写、自然风光可以写、意见建议可以写,只要是我们生活中的所思所想看到的都可以写。希望大家能及时关注这个栏目,积极写稿。
4、要走出校园写稿件。
说句实话,学校圈子的确小,如果我们就写校园内的事,肯定会感觉枯燥乏味,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这时我们就要扩大采写范围,主动到当地党政部门去联系,了解他们当下的工作。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党政人员提供的材料或线索采写稿件,写多了、出效果了之后,就会有更多人向你提供线索,就会越写越有信心。
5、写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不失为最简单新闻稿件。咔嚓,用照相机把工作场面拍下来,配上简单的文字就OK了。
最后,我想说,宣传的手段很多,但不是随意宣传、乱宣传,我们要牢牢把握国家方针、政策,把握主流价值观,积极地弘扬主旋律。对于学校通讯员来说,要求更高,舆论导向作用更大。让我们携起手来,抓住点子深度报道关于教育的故事,让宣传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新动力、新亮点,让学校的青山绿水更青,让教育的蓝天更蓝。
第三篇:机关党建通讯员培训讲稿
围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党建通讯员,我准备从两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如何写好机关党建稿件
机关党建稿件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简讯,主要报道机关的一些工作动态和消息;二是人物通讯,主要写机关优秀的党员、干部等;三是言论,主要包括评论、理论文章、杂文、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等。
(一)简讯
1、写好简讯的基本要求。简讯的基本构成元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及结果。一要写清楚时间,从新闻的角度讲,时间越及时、越早越好,时间过长,简讯的价值就打折扣了;二要明确地点,不同地点开展活动的内涵和意义是不同的,例如,在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活动和在叶挺故居开展活动的内涵和意义不完全一样,地点模糊会让读者看了不解渴,编辑部也会有疑问;三要写全、写清人物,要深入挖掘不同人物参加活动的不同意义,例如,参加东江纵队纪念馆,如果有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在现场回忆革命历史,对青年人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同时还要写全,不要有遗漏,写一个不写一个是不行的;四要写清事情的过程及结果,围绕活动的主题,活动是如何开始的、如何进行的、如何结尾的,达到了什么目的和效果都要交代清楚。比如,通过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一些历来纪律松懈的同志,了解到当时很多革命先烈为了严守组织纪律而牺牲了生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改正了自己的不足,从这个角度写就说明了这个活动开展得很有成效,别的单位看到了这样的报道,也会受到启发,考虑组织这样的活动。
2、写好简讯的较高要求。写好简讯关键要突出一个“新”字,要有新东西、新材料、新观点、新经验、新角度。“新”不仅是指别人没有报道过的事,而且还指事件对大家的工作有新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惠州机关党建》发行的范围很广,投稿量很大,能不能刊发你单位的稿件,就看新不新,唯有新鲜,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二)人物通讯
1、写好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写好人物通讯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主题要突出。通讯表达的主题和观点要突出、鲜明,比如,写一个党员,他是一个敢于讲原则的党员还是一个领导能力很强的党员,还是一个很敬业的党员,还是一个特别有超前眼光的党员,要写他个人的特点,不要写成四平八稳,什么都是,结果就会什么都不是。写某个党员很优秀,但是张三是这么做的,李四也是这么做的,领导能力、勤政廉政都差不多,他的事迹换一个名字也可以的,这就没有特色,主题不突出。如果张三的特点是敬业,就要紧紧抓住这个主题,集中观点、突出重点,写他如何敬业,这样才能突出中心、主题。
二是事例要突出。主要体现在质量与数量上。写一个通讯,内容不能空洞,关键要以事实来说话。比如,写一个科长很敬业,他的事迹一定要很突出、有质量。如果只是写他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工作细心,就不能突出这个人物的优秀。他的敬业要用事迹来反映,《惠州日报》记者写市卫生监督所的刘海彪很敬业,就是通过他长期带病工作的先进事迹来突出他的敬业。抓好了质量还要讲数量,写刘海彪很敬业,不能反映他一天两天的先进,而是要把他的很多事迹串在一起来反映,突出他为了履行工作职责,克服困难,带病到一个个市场去检查卫生工作,大量集中的先进事迹会让我们对他的敬业肃然起敬。我在1995年写过一篇关于当时某县县委书记的通讯,反映他对该县山区的一片情怀。我逐个筛选他的先进事迹,一方面突出写他为了建设该县山区,克服很多困难,坚守岗位,多次婉拒调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突出写他为建设该县节约经费,长期开摩托车上班,去乡镇农村调研住招待所,吃饭吃大排档。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被当时市委推荐为广东省优秀县委书记,并获选。
三是细节要突出。写人物通讯关键要突出细节,细节最感人,最能打动人心。细节的描写也最能考验作者的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做有心人。比如,写一个局长在工作中开拓进取,通过现场办公来表现,那就要把现场写得清清楚楚,他怎么讲话,语言风格如何,群众怎么评价,这个工作的困难在哪里,如何推进的,想了哪些办法,都要详细展现出来。有了细节才能打动人心。
2、写好人物通讯的较高要求。写好人物通讯关键要突出一个“活”字。主要是文笔要“活”,文笔要达到“活”是不容易的,好的文章是通过活的文笔来体现的。我们集团招考记者编辑,只让应聘者写两篇文章,一篇是通讯,一篇是评论。写通讯可以看他的文笔,写评论可以看他的思想,通过这两篇文章就知道他的功底。文笔活的文章大家喜欢看,好文章大家喜欢欣赏。为什么我们喜欢看《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笔很活。所以我们写人物通讯要写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
(三)言论
1、基本要求。言论的基本要求是选题要准确。机关党建刊物的言论文章最多,有理论文章、调研报告、杂
第四篇:机关党建通讯员培训讲稿
围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党建通讯员,我准备从两个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如何写好机关党建稿件
机关党建稿件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简讯,主要报道机关的一些工作动态和消息;二是人物通讯,主要写机关优秀的党员、干部等;三是言论,主要包括评论、理论文章、杂文、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等。
(一)简讯
1、写好简讯的基本要求。简讯的基本构成元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及结果。一要写清楚时间,从新闻的角度讲,时间越及时、越早越好,时间过长,简讯的价值就打折扣了;二要明确地点,不同地点开展活动的内涵和意义是不同的,例如,在东江纵队纪念馆开展活动和在叶挺故居开展活动的内涵和意义不完全一样,地点模糊会让读者看了不解渴,编辑部也会有疑问;三要写全、写清人物,要深入挖掘不同人物参加活动的不同意义,例如,参加东江纵队纪念馆,如果有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在现场回忆革命历史,对青年人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同时还要写全,不要有遗漏,写一个不写一个是不行的;四要写清事情的过程及结果,围绕活动的主题,活动是如何开始的、如何进行的、如何结尾的,达到了什么目的和效果都要交代清楚。比如,通过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一些历来纪律松懈的同志,了解到当时很多革命先烈为了严守组织纪律而牺牲了生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改正了自己的不足,从这个角度写就说明了这个活动开展得很有成效,别的单位看到了这样的报道,也会受到启发,考虑组织这样的活动。
2、写好简讯的较高要求。写好简讯关键要突出一个“新”字,要有新东西、新材料、新观点、新经验、新角度。“新”不仅是指别人没有报道过的事,而且还指事件对大家的工作有新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惠州机关党建》发行的范围很广,投稿量很大,能不能刊发你单位的稿件,就看新不新,唯有新鲜,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
(二)人物通讯
1、写好人物通讯的基本要求。写好人物通讯要做到“三个突出”。
一是主题要突出。通讯表达的主题和观点要突出、鲜明,比如,写一个党员,他是一个敢于讲原则的党员还是一个领导能力很强的党员,还是一个很敬业的党员,还是一个特别有超前眼光的党员,要写他个人的特点,不要写成四平八稳,什么都是,结果就会什么都不是。写某个党员很优秀,但是张三是这么做的,李四也是这么做的,领导能力、勤政廉政都差不多,他的事迹换一个名字也可以的,这就没有特色,主题不突出。如果张三的特点是敬业,就要紧紧抓住这个主题,集中观点、突出重点,写他如何敬业,这样才能突出中心、主题。
二是事例要突出。主要体现在质量与数量上。写一个通讯,内容不能空洞,关键要以事实来说话。比如,写一个科长很敬业,他的事迹一定要很突出、有质量。如果只是写他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工作细心,就不能突出这个人物的优秀。他的敬业要用事迹来反映,《惠州日报》记者写市卫生监督所的刘海彪很敬业,就是通过他长期带病工作的先进事迹来突出他的敬业。抓好了质量还要讲数量,写刘海彪很敬业,不能反映他一天两天的先进,而是要把他的很多事迹串在一起来反映,突出他为了履行工作职责,克服困难,带病到一个个市场去检查卫生工作,大量集中的先进事迹会让我们对他的敬业肃然起敬。我在1995年写过一篇关于当时某县县委书记的通讯,反映他对该县山区的一片情怀。我逐个筛选他的先进事迹,一方面突出写他为了建设该县山区,克服很多困难,坚守岗位,多次婉拒调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突出写他为建设该县节约经费,长期开摩托车上班,去乡镇农村调研住招待所,吃饭吃大排档。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被当时市委推荐为广东省优秀县委书记,并获选。
三是细节要突出。写人物通讯关键要突出细节,细节最感人,最能打动人心。细节的描写也最能考验作者的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做有心人。比如,写一个局长在工作中开拓进取,通过现场办公来表现,那就要把现场写得清清楚楚,他怎么讲话,语言风格如何,群众怎么评价,这个工作的困难在哪里,如何推进的,想了哪些办法,都要详细展现出来。有了细节才能打动人心。
2、写好人物通讯的较高要求。写好人物通讯关键要突出一个“活”字。主要是文笔要“活”,文笔要达到“活”是不容易的,好的文章是通过活的文笔来体现的。我们集团招考记者编辑,只让应聘者写两篇文章,一篇是通讯,一篇是评论。写通讯可以看他的文笔,写评论可以看他的思想,通过这两篇文章就知道他的功底。文笔活的文章大家喜欢看,好文章大家喜欢欣赏。为什么我们喜欢看《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笔很活。所以我们写人物通讯要写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
(三)言论
1、基本要求。言论的基本要求是选题要准确。机关党建刊物的言论文章最多,有理论文章、调研报告、杂文、评论、领导的讲话稿等。言论的选题很重要,选题不准,基本上很难刊发出来,比如,《惠州日报》理论版的投稿文章很多,有十多篇才能用一篇。
2、写好言论的较高要求。写好言论的关键要突出一个“深”字。
一是要善于抓矛盾。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只有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才能抓住矛盾,文章才能写得深刻。一项工作向前推进,取得成绩,有很多原因,要把它写得深刻,难就难在要找到真正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比如,写一个单位的党建工作搞得好,有上级正确领导,有本单位党员积极参与,也有单位党组一班人正确指挥,还有老党员大力支持等原因,如果都写了,文章就显得空泛,没有深度。如果是老党员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比较突出,在关键的时刻就关键的问题发表很有见解的意见,被采纳以后,确实推进了工作,我们就要突出这个不一样的主要特点,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只有善于抓住矛盾,文章才会有深度。
二是要抓关联点。所谓关联点就是一个事情它是很复杂的,由很多方面关联在一起,要把这件事情写好,就要从多个侧面去展示。比如,写一个关于本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问题整改的调研报告,就要去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找出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如何分析好、写好,需要综合思考,从多侧面、多角度去分析、研究,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点,才能全面、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
三是要超前思考。理论文章,一定要给人家一种启发,从现在要看到将来。每个人都有好奇心理,想知道未来世界是怎么样的,特别是某个问题已经存在,下一步该如何解决大家都很关注,理论文章要满足这种阅读心理需求,就需要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超前思考,寄希望于将来,展示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是要理性思考。所谓理性思考,就是要从对个别事物的认识上升到反映事物的共性。一篇文章必须有结论,而且要能够体现共性。写文章的时候,找到个别存在的问题,要去分析它,从个案中找到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思路。比如,有个别群众、有个别党员对党支部开展工作有看法,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要认真分析、观察、思考,看这样的问题是个别的,还是普遍存在的,要将个别问题上升到全局考虑。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结论的文章才站得住脚,才有指导性。
二、做一名优秀的机关党建通讯员应具备的素质
做一名优秀的机关党建通讯员,要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素质。
(一)能吃“三苦”
1、苦读。
所谓苦读,就是要刻苦读书。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不少来源于书本,不读书的人是不可能写好文章的。现在真正能够坐得住冷板凳苦读书的人很少,不少人急功近利,所以基础打得不牢,积累不够,这样很难走远。我们有很多同志想写好文章,想把领导交待的任务完成好,但是又不愿读书,想轻松一点,只想打打麻将,上卡拉OK厅,这样很难做一名优秀的通讯员。既然从事这份工作,就要承担起岗位职责,不管你以前学什么专业,现在还得要苦读,平时工作没时间,就要挤出时间,让自己坐下来静心读书,补充自己的知识。作为一名机关党建通讯员要注意学习以下几方面知识:
一是政治理论。一名党建通讯员,必须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了解市直工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布置的党建工作。如果不了解,政治上肯定是糊涂的,甚至会犯错误。比如,要写一篇上半年的总结,你就要认真去思考,我市上半年有设立地级市20周年纪念活动、奥运圣火在惠州的传递、创建文明城市、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等等重点工作,围绕这些重点工作,你单位如何从实际出发开展好工作,本单位有什么特点,哪些做得比较好,还存在哪些不足。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掌握扎实的政治理论和党建理论。
二是哲学知识。为什么要学哲学呢?哲学是认识世界的一门工具,是一双眼睛。前面讲到写言论要深,要抓矛盾,要多层次多侧面抓关联点,要超前思考,要善于理性思维。如何做到这些?学好了哲学就掌握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比如,你单位通过开展党建工作克服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下面的本质是什么,要靠哲学的原理去分析、把握。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曾经预言中国与日本在20年以内一定会打一仗,不打一仗不能解决问题,结果后来不到20年就全面爆发抗日战争。这是他根据当时中国与日本复杂错综的矛盾,反复分析各个因素研究出来的成果。中共领导人陈云早期曾是一个学徒,最终成长为一个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在延安系统学习了哲学,使他看问题看得很准,方向明确。他自己说,学好哲学终身受益。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自己能有这么大成就,主要是学好了哲学,掌握了工作方法。他后来出了两部书,一部是《学哲学用哲学》,另外一本是《辩证法随谈》。我们写文章也一样,要用哲学的原理去解剖问题、分析事物,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是其他学科。有哪些学科呢?历史、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美学、自然科学、中文等等。为什么要学历史呢?现在有些同志写的文章看起来很单薄,没有厚度,一眼就能看透,这是因为历史没学好。比如,要为全县的产业发展或为本单位工作先进典型写一个总结,就要深刻分析做好工作的原因,要将以往的状况和今年的状况做比较,有对比才能更好地反映你这个单位确实进步了,这就需要掌握历史知识。为什么要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呢?因为现在是法治社会,做事开展工作要讲法规。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呢?前面讲到,写人物通讯要写得比较活,要注意突出描写细节,那么就要用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研究主人公,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为什么要学美学呢?一些文章的标题很长很长,就没有美感,我们要学会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文章。为什么要学自然科学知识?现在是科技时代,文章要有创意,只有文科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为什么要学中文?大学学的中文只是一个基础,要写好文章,还要读大量的好作品,特别是名著,例如钱钟书写的《围城》,单是词汇量就很丰富,值得一读。
读书要有讲究,要看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出的书肯定是好书。大家要有毅力,每天坚持读些好书,对写文章大有好处。
2、苦思。
一要抓住全局性问题。比如,要写一个总结材料,就要从全局、从战略层面去思考,即抓住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去思考,特别是要把市里的工作跟本单位的工作结合起来。具体到一个科室,就要把这个科室的工作与局里的工作结合起来。针对你这个科室来说,单位就是全局,针对你单位来说,惠州就是全局。
二要抓方向性问题。比如说,现在我们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围绕试点工作开展,因此,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把握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思考、去开展工作。
三要抓萌芽性问题。某件事情虽然刚刚萌芽,但是很有生命力,很有推广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眼光去发掘。写一篇文章不需要很多时间,但是思考要费很多时间,因为要发现新生事物,这点我们很多同志都有体会。前面我讲到,写时任某县委书记时,我采访思考花了6天时间,真正写作就是一天时间。现在我们写文章也是一样,到底如何写,不容易确定。只有我们不断积累,发现萌芽的眼力、发掘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写文章才会有所进步。
3、苦练。
我们都羡慕别人的文章写得好,自己写得不好。我认为,好文章是苦练出来的。著名作家孙犁讲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马克思写《资本论》修改了好多次,最后连原稿都看不清了。只有不断苦练,尤其是不断地否定自己,反复修改、反复推敲才能写好文章。
(二)做到“三善”
1、善于观察。有些同志写文章不知写什么好,这是因为平时观察不够,对本单位到底发生哪些事,对工作到底推进到什么程度了解不清楚。比如,领导要你写一个优秀科长,向市直工委推荐,你觉得他好像没什么优秀,都是上班、下班、办公、出差等平常事,发现不了他的优秀。如果你用心观察,总是能看出一个人的特点。生物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也是一样的,关键看你会不会观察,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事文字工作的同志,观察能力是个基本功。在善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今天我们观察到什么东西,要记在笔记本上或是电脑里,暂时可能用不上,但是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2、善于调研。调研是我们从事文字工作的又一项基本功,如果不会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要注意三点:第一是不要怕难。比如,写一名优秀党员,就要全面去采访、调研他本人、他的领导、他的同事、他的家人和他的工作对象,充分掌握了材料就会有很多内容可写。第二是调查研究不要带框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搞调查研究,事前不要定观点,要在掌握真实情况下得出结论。第三是要核实,核实是对历史负责,经过核实,材料就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3、善于互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现在有一本畅销书《地球是平的》,就此对我们有很多启发。无论是写一个单位的工作总结,还是写一篇人物通讯,或者是写一个调查报告,都需要有极强的互动意识。写一个优秀人物是如何突出,如何能干等,不要写成个人英雄主义,要注意从领导对他的关心、同事对他的支持、家人对他的理解上进行互动,多侧面进行反映。善于把握互动,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篇:通讯员培训班讲稿
通讯员培训班讲稿
一、新闻的基本概念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这个意思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如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一个“闻”字,画着一个人,竖着一只大耳朵,作“掩口屏息静听之状”,即是对“新闻”最原始的表示。
唐朝有一本书叫《南楚新闻》,作者是唐朝的尉迟枢,其内容就是集录了新近听来的传说、故事等奇闻异事。
清代《红楼梦》有六处提到“新闻”二字,如第一回:“众人当做一件新闻传说”,这其中的“新闻”二字,与我们今天的“新闻”这个词的概念就相当接近了。
究竟什么是新闻?它的定义又是什么?自从新闻学诞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外新闻界人士给它下的定义不下200多种,但没有一条是得到公认的。实际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新闻的定义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1882年,达尔主办的《纽约太阳时报》有一个采访主任叫约翰.B.博 加特,他曾提出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他说,新闻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金钱和坏事”,因为这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也正好是“w”。
以上表述并非是科学意义上的定义,但他们的观念都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思想基础和阶级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我国对新闻下定义较早的是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它在告白中认为,新闻是“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
在我国,人们较为推崇和看法较为一致的新闻定义有: 胡乔木:“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范长江:“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各种关于新闻的定义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新闻必须是事实;二是事实必须具有新鲜性。目前,国内大多数人认为陆定一同志给新闻下的定义较准确、较科学。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载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但不是任何事实都能成为新闻。如,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这都是事实,但吃饭、睡觉就不能成为新闻。新闻事实必须具备三个特性:一是新鲜的事实;二是变动中的事实;三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或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事实。
(二)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要对客观事物作如实的反映,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了事实的新闻,就是假新闻。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闻打假,我们每年都搞,但至今仍是屡禁不止,常打不绝。近些年,《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要评出“中国十大假新闻”,年年备选者充足,2006年又是个“丰收年”。比如: 2006年4月3日《兰州晨报》载,“垃圾场惊现儿童残肢”。报道说,两条煮熟的儿童胳膊及碎肉、骨头掺杂着生姜、朝天椒等调料惊现兰州市城关区阳洼沟垃圾场,是一起杀人碎尸案,小孩被杀害后肢解煮熟。而事实真相是:甘肃中医学院基础学实验室将制作人体标本时所切除的尸体碎片,被学院清洁工误当作生活垃圾清理。既没有生姜,也没有朝天椒。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记者道听途说,信手拈来的新闻,稍微对现场进行一下采访,也不至于出此耸人听闻的事件。
2006年6月12日《新文化报》载,吉林省松原市一孕妇腰围1.75米,至少怀了五胞胎,一时被传成“超级孕妇”。而事实真相是:“超级孕妇”五胞胎一事纯属“恶作剧”,孕妇肚子里塞的是三条棉被、十几件棉衣,还有毛衣、单衣、棉坐垫、帽子等物品。这篇新闻的出笼,虽然与孕妇本身的伪装欺骗有关,但是记者的懒惰、无知,不深入、不负责,却是使这一“恶作剧”得以放大的主因。
2006年11月2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载,“深圳市纪委代管深圳中级法院的日常工作“。事实真相是:去年底,深圳中级法院确实有一些法官卷入违法违纪案中,但是,不管深圳法院有多少法官卷入违法违纪案,从常识判断,怎么可能由纪委来代管法院的日常工作呢?这条新闻以想象代替常识,以主观代替客观,完全属于违背事实的臆造。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新闻已成为一种快捷、方便的崭新的媒体形式,然而网络上的假新闻、也可称为网络谣言的也随之抬起头来。这些谣言,借助先进的传播手段,广泛且肆无忌惮地传播开来,已成为今天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又一大公害。
如,前一段网上出现的“高州市工商打死刚考上清华的学生”、“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湖南78岁老太第9次怀孕”等等。还有近期境外媒体传播的,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是中国人所为等等,都属编造谣言,以讹传讹,危害极大。
说这些,主要是强调,新闻一定要真实,因为新闻不同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要求的是生活的真实,而允许在创作中合理想象和虚构,不受真人真事的局限;而新闻则要求情节细节完全真实,完全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缺了这一点,就不称为新闻了。
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以下五点要求:
一是新闻的五要素必须真实准确。这五要素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个W,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原因,还有的称五个W一个H,即结果。
二是新闻背景必须全面客观。有不少新闻是需要对事件的背景做以介绍的,这个背景的叙述必须真实。
三是事件的细节、人物、语言不能合理想象。这其中包括天气的描写、心理的活动、思想的变化,乃至数字的运用都要求百分之百的真实。
四是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要杜绝片面性和绝对性的报道。
五是对新闻的解释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
(三)新闻价值
对新闻定义的不同见解,导致对新闻价值的不同认识。西方新闻界认为,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时间性、显著性、接近性、新奇性、重要性、人情味。
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新闻价值就是选择和衡量事实是否报道及如何报道的标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即事实本身的重要性、影响力和新鲜程度等;二是读者接受新闻后的受益程度,即新闻所引起的社会效果。前者是先决条件,但没有后者前者则会失去意义。概括起来讲,社会主义新闻学认为,判定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性与思想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宣传党的 方针政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二)重要性与显著性:内容重要,社会影响大;
(三)普遍性与迫切性:反映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热点;
(四)知识性与趣味性:传播高尚的、健康的、大众的 知识与情趣;
(五)时效性与真实性:坚持新闻的“真”,突出新闻的 “新”。
二、消息的写作
新闻是广义上的一个概念,是对媒体报道的一个统称。新闻体裁有多种多样,并且在不断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有60多种新闻报道形式。我们常见的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述评、报告文学、新闻公告、新闻散文等等。今天,我们只介绍一下新闻体裁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消息。
(一)消息的结构
一般认为,消息的结构是指消息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组织关系。消息的结构大体上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要视整条消息的需要而定,有不少消息实际上只有导语、主语、结尾三部分。
1. 导语
即一篇新闻的开头,它用简明的语言揭示出新闻的主题思想,开门见山,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作用。导语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有:
叙述式——用叙述的方法,简单扼要地写出新闻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这种导语多见于动态新闻。
摘要式——先摘出新闻的精华,主体部分再作详细介绍。这种导语也常见于动态新闻。提问式——先把问题提出,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导语在写经验性新闻中运用较多。
结论式——先作结论,后作阐述。这种导语多见于经验新闻、述评和其他一些特殊消息。
描述式——对新闻所处的特定环境或时间等先作简单描述,渲染气氛,之后再引出正题。这种导语也多用于动态新闻。
此外,还有引语式、混合式、拟人式、悬念式、对比式等等。
2.主体
消息主体是导语之后的主要部分。主体的任务和作用,一般被认为是对导语的注释和补充。
主体部分在一篇消息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主体展开的结构可以按事件的重要程度为顺序,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时间为顺序,也可以按事情的空间为顺序,还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逻辑关系为顺序。
对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是:内容充实、选材精当、剪裁合理、层次清晰、生动活泼。
3.背景
消息背景是指报道的事件产生的历史和存在的客观条件,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换句话说,背景就是你所报道的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与周围事物的联系。背景材料可以是对比性的,既对事件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比照,以突出所报道事件的重要意义;也可以是说明性的,既介绍事件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思想状况、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还可以是诠释性的,如介绍人物的出身、经历,产品的性能、特色,以及专用术语、技术性知识的解释等,用以帮助读者清楚地理解所报道的内容。
4.结尾
一则消息结束时,总是需要做一个总结、概括、说明或补充,这就是消息的结尾,结尾一般是指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
消息的结尾也有多种形式,如:总结式、展望式、提问式、呼吁式、评论式等等。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形容写文章的话叫:“鸡头凤尾豹肚”,说的是一篇好文章应该有个漂亮的开头,有个丰满充实的主体,最后有个像凤凰尾巴那样漂亮的结尾。
5.标题
消息的标题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引题、主题和副题。引题也称眉题,是排在第一行的、用来揭示消息的思想和事件意义的;主题是排在中间的标题的主体,是全文主要内容和思想的凝缩;副题是排在第三排的,带有提示、提要性质 的补充说明。
而还有不少的消息只有引题、主题;有的消息只有主题、副题;更多的是只有一行标题,即主题。还有一句话新闻、百字讯之类的消息干脆没有标题,而只标一个栏题。一篇新闻究竟采用什么样式的标题,要根据报道的事件和内容而定,没有固定的格式。
标题是一篇消息的眼睛,制作的好坏相当重要,制作的学问也非常讲究,我们只要做到确切、简洁、醒目、生动就可以了。
(二)消息的种类
我国新闻界依照消息的写作特点和表达形式,将消息大体上分为六种:
一是动态消息。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新闻载体。它报道当前发生、发现或正处于运动状态的具体事实,可以是事件性的,也可以是非事件性的。
二是综合消息。顾名思义,综合消息不是一事一地式的报道,它是一种报道面广、材料丰富、时效性较差的非事件性新闻。它反映的是全局性的情况、成就、趋势、动向和问题,点面结合,高度概括并展开分析。把握全局、整体报道是这一消息形式的主要特点。
三是经验消息。经验消息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新闻报 道形式,强调指导性,重视典型的作用,“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具有很强的指导、示范作用。这一形式和功能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四是特写性消息。其特点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影视中的近镜头,它的效果是用活生生的形象说话,令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特写的写作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反映现场气氛、捕捉逼真形象、抓住事物特征、注意情节高潮。
五是述评性消息。也叫记者述评或新闻分析,是一种报道事实和评论事实兼而有之的消息种类,其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夹叙夹议。
六是人物消息。人物消息不同于人物通讯,它是一种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的时效更强、篇幅更短,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精神境界、工作活动的文体。
(三)写消息的十条规则
写作是需要技巧的,技巧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这里摘录十条,供大家参考:
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3.要表现,不要陈述。
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
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
(四)写消息的几个“不要”
根据编辑工作中所经手的大量来稿,综合多方面的经验,提出几点在写消息中常犯的毛病,也许对你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1.写消息一般用第三人称,因为你是站在记者、通讯员的局外角度报道你单位、你地区所发生的事实,因而,稿中不要出现“我县”“我局”等第一人称,要用“他”“他们”第三人称。
2.报道基层干部职务活动,不要用“亲自”“亲临”之类的词句。领导深入基层,查看工作现场,本来就是基层干部的职责,加上“亲自”这类词句,显得很“见外”,仿佛他们过问一下便成了某种恩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所以通讯员写稿必须跳出本地区、本部门这个范围来看问题、做报道。3.不要轻易讲“首次”“首创”“填补空白”“全国第一”之类的话。如果用了,必须有充分的证据。在没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可用“较早”“较为”“较好”等伸缩性用语,决不能随意夸大、耸动视听、任意拔高。
4.不要轻易用“非常”“全部”等等绝对化的词句,除非确有事实证明如此。在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可能达到上面词句所概括的程度,你这样写上去了,读者会产生怀疑,甚至反感,效果并不好。
5.不要用“他们说”“大家说”之类的词句,除非有人指挥众人朗诵什么,否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能发生“大家一齐说”的情况的。有人说,报上这样的话常见,常见不等于不是错误,“常见”只能说我们的新闻写作中好多陋习没改,只能说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还不够。
6.尽量不要用“在什么什么形势下、领导下、基础上”这种笼而统之的套话、空话。
7.尽量不要用一连串的“为了…”之类的词组做开头语,这样写显得很虚、很乏味、很勉强。
8.尽量不用“狠抓一个学字、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干字”之类的话,好象很凝练简洁,实际上这些用语是简单化了的标语口号,而不是新闻。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举这几个例子,以提醒大家注意。
三、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新闻文体,与消息、新闻评论并列为新闻写作的三大体裁。通讯与消息有好多相似之处,有的又是无法区分的。有不少人把短小的通讯当做了消息或者评论,又有不少人将长消息当成了通讯。我们不要刻意去区分,但也不可不分,对这两种文体完全不去区分,在写作中就会遇到麻烦,报道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适当了解通讯的一般知识,对于我们通讯员写作是非常必要的。
(一)通讯的定义
一般认为,现代新闻写作所说的通讯是一种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及时地、详细地、形象地报道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
按照这一定义,通讯的范围确实是非常广泛的,内容与 形式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的通讯可以洋洋洒洒数万言,写出新闻人物的一生,有的通讯只需区区数百字,写出一个瞬间的片段。而且,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通讯本身也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讯的外延更是在不断扩展、变化之中。
确实,要为通讯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应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各种新闻文体之间虽然有所区别,但是也并 非经纬分明、壁垒森严,文体与文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交插、近似的模糊性。有不少新闻作品确实具有“两栖性”,很难说是属于那一种体裁。有人曾就一篇“四不像”的新闻作品向38位记者作过一个现场调查,这些新闻写作高手们竟然给出了12种答案。
对此,我们感到奇怪吗?奇怪也不奇怪。金代王若虚在《文辩》中说得好,“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何如?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所谓,“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就是说,写文章没有固定的写法,文章写成了,文法也就立起来了。所以,我们无需刻意辨别某种文体的形式,只要掌握了它的基本特点,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报道和抒发我们自己要表述的事件及其思想就可以了。
(二)通讯的分类
给通讯分类也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不少分类方法,但还没有一种能称得上是比较理想、比较科学的。
目前,最常见的、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的是按照写作对象分类,将通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风貌通讯四种类型。
1.人物通讯是指集中反映新闻人物工作、生活和思想 的通讯。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等名篇已成为人物通讯的代表作。
2.事件通讯是指集中记叙那些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优秀的事件通讯着力于展示事件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矛盾,并从中反映出该事件的社会意义。如最著名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等。
3.工作通讯是指以各项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存在的争议、产生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为报道对象的通讯。它的最大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评论色彩,具有着一定的推广、指导性价值。如我们常用的对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单项的、综合的经验介绍都属于工作通讯。
4.风貌通讯是指记录某一地方风俗面貌的通讯。这类通讯题材广泛、形式自由、不拘一格,已产生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瞿秋白的《饿乡纪程》,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等。
(三)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常见结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事物的认识顺序,进行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按事物的不同侧面来安排材料的通讯结构。三是纵横交错式结构,即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来安排层次的通讯结构。它的特点像一张网,将复杂的新闻事件,有条有理地表现出来,纵横有序、疏而不漏。1960年《中国青年报》登载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这一结构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蒙太奇式结构、时空倒错式结构等等。对这些,我们有些了解就可以了,不要过于拘泥于文章的结构方式,有一句话叫做“文章之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结构模式,也没有完全相同、分毫不差的结构,就像这世界上不存在长得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一样。
(四)通讯的组成部分
1.标题。对于一篇通讯,标题非常关键,读者是否想读你这篇文章,往往取决于标题。一个乏味的标题,往往会断送一篇通讯的生命。
通讯的标题多数是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只有主题,如《王廷江,好样的》;另一种是主副题结构,如《“小机”斗“大机”——记发生在大连市的“三师出走”**》。
除了形式的多样化之外,制作标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三种类型:
叙述式——如《三次“上书”总书记的普通农民》。抒情式——如《醒来,铜陵》、《洪泽湖不言忘记》 描写式——如《四海波涛逐香江 华夏儿女心逐浪——海外华人华侨在香港回归的时刻》
2.开头。万事开头难,写一篇好文章也是开头难。有六种开头比较常见:开门见山式开头、对比式开头、悬念式开头、比兴式开头、引用式开头、抑扬式开头等等。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3.主体。这是一篇通讯成败的关键部分,在写作上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层次,二是疏密,三是过渡,四是照应。这几个方面做好了,这篇通讯也便成功了。
4.结尾。常见的通讯结尾有五种:点题式、启思式、照应式、展望式、象征式等等。
四、通讯员的地位和职责
(一)通讯员的地位
通讯员是以通讯形式为宣传部门和新闻机构反映情况,采写稿件并按稿计酬的业余新闻工作人员。具体讲可分为三种,一是县乡党委宣传部门专门设臵的负责新闻工作的人员,也称新闻专干或新闻干事。二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兼职的通讯员。三是基层工农兵通讯员。据我所知,这其中不管是哪一种,真正专职做通讯员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兼职,因而工作一般是业余的,很是辛苦。
通讯员的任务大体有三项:一是向宣传部门反映情况,向新闻单位提供报道线索,以及向新闻单位反映群众对报刊的意见、要求和呼声等。二是采写稿件,主要是采写本单位本地区的稿件,有条件的也可以采写外单位的稿件。三是组织群众开展学刊、用刊、评刊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发挥报刊的作用,促进当地工作。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这是因为我们党的新闻事业不是为某一个人或一个集团的私利服务的,而是党、政府和人民手中的传播工具。正因为此,不依靠群众来办,只靠少数的专业人员来办,是根本不可能办好的。广泛地组织通讯员队伍,充分发挥通讯员的作用,就是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一个重要体现。
发挥通讯员的作用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想当年,列宁曾称俄国优秀的通讯员巴布什金为“人民的英雄”。斯大林称工农通讯员是“无产阶级舆论的表达者和传播者”。我党也历来重视通讯员的工作。1942年,陕甘宁边区的《解放日报》发表了《展开通讯员工作》的社论,文中说:“我们的报纸,如果没有广泛的通讯员,如果没有参加实际工作的、生活在群众中间的党与非党的通讯员,是不可能办好的。”
(二)通讯员工作的特点 通讯工作是我们各级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大多数通讯员都是兼职,因而探讨、了解通讯员工作的特点,对我们搞好通讯员的工作不无帮助。
1.新闻采写的业余性
通讯工作对于通讯员来讲,大多数只是他兼职做的一份社会工作,是他的“副业”,而不是他的“主业”。国家干部做通讯员的,他们还都有自己的“主业”工作要做;工农兵通讯员则更是有繁重的生产、训练等任务在肩。这就决定了他门新闻采写工作的业余性。
2.采写范围的固定性
通讯员一般只能在本单位本地区采写报道,采写范围相对较窄,采访对象相对较少,选择的机动性也就相对较小。既然如此,通讯员就要注意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本职工作与通讯工作的关系。既不能忽视本职工作而专心于通讯工作,也不能为了本职工作将通讯员工作臵于可有可无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投稿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的单位每年年初都要给通讯员下达报刊发稿的指标,年底还要统计每个通讯员发了多少稿,并常常与个人业绩挂钩。这就无形中使得通讯员在投稿中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数量要考虑,而重要的是稿件的质量,如果只图数量,你的稿件的质量就很难上去,也很难升华自己的通讯业务。
3.贴近生活的实践性 通讯员工作在第一线,生活在群众中,一身兼两职,既是现实生活的变革者,又是现实生活的报道者。通讯员对现实了解得最直接、最及时、最透彻,因而也就有条件提供大量新鲜的情况、报道线索和稿件。而另一方面,因为长期工作生活在一个圈子里,也容易使人囿于局部的经验,犯坐井观天的毛病;因为是为本单位本地区写稿,还容易犯主观上夸大、客观上失实的毛病;因为有指标压身,且就近采访方便,抢发急发,也容易犯粗枝大叶,不精不细的毛病。这些都是我们通讯员应该时刻注意的。
(三)如何认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我们的通讯员所从事的是宣传工作,也是新闻工作。然 而说你是一个宣传工作者,你可能会欣然接受;如果说你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你会摇头拒绝,不敢也不愿接受这一称谓。为什么?这与客观存在的“主业”与“副业”有关,也与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对新闻与宣传的本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有关。
什么叫新闻?前面已经讲到,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 的报道,是客观的,不应该缠杂任何主观意识。
而宣传的含义则不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说,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牛津词典》解释“宣传”为“散布 信息、主张、观念(的手段与措施)”。《朗文词典》把“宣传”解释为“由某个方面、特别是政府,就某件事采取的散布真实或不真实的信仰、观念、新闻等以影响舆论的行动”等等。即使上述外国辞典的解释有着明显的歪曲与偏见,但也可以看出宣传与新闻之间的不同。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一切上层建筑,更不用说属于传播领域的事物,都含有宣传的意味或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也可以说是一种宣传。有些学者也认为,“新闻是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宣传者运用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阐述一定的观点和主张,以达到吸引受众和争取受众的目的。”
但是,新闻毕竟不能等同于宣传,两者从性质、规律、作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性质不同。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客观报道;宣传则是传播宣传者的主张、意见,主观性较强的一种活动。
二是依据不同。新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而宣传则是以宣传者的主观见解为主要内容,有着明显的倾向性。
三是功能不同。一般说来,新闻只是客观的报道,对受众并无约束力,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而宣传往往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教育你接受,在某些情况下又要求你非接受不可。比如普法宣传,安全宣传,反腐倡廉宣传等。四是手法不同。新闻必须通过合情合理、引人入胜的采写技巧、客观的手法、含而不露的方式,达到传播某种信息以影响受众的目的。宣传当然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一定的手段,但方式上则可以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播扬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做为一名党报党刊的通讯员,弄清宣传与新闻的区别,对于我们的通讯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想至少有这样三点应该牢记:
一是要坚持宣传纪律,注意舆论导向,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尽管新闻界对宣传价值与新闻价值哪是第一位的问题争论不休,说法各异,但是,作为一名党报党刊的通讯员,坚持宣传纪律,当好党的喉舌,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可以想象,如果你一味强调新闻价值,两眼只是盯着新闻价值,而忽略了宣传价值,你所采写的新闻价值再高,可是却与我们党的方针、政策不符,与党的宣传口径不符,你的新闻价值又体现在什么上呢?宣传效果又会如何呢?我想只能是走向负面。
二是在强调宣传价值的同时,切莫忘掉新闻价值。要按 新闻规律办事,真实客观报道你所采写的对象,不能因为宣传立场、目的的不同,而违背事实,任意编造拔高。不实的、编造的新闻是不可能有价值的。要知道,新闻是写给人看的,新闻的受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是不会接受虚假新闻 的,因而你也难以实现你所宣传的价值。这个问题,基层通讯员尤其要注意,因为每位通讯员报道的内容大都是本地区本单位的新闻,容易犯主观性、倾向性错误。
三是要努力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完美统一。我认为,在这两者的关系上,新闻价值是前提,宣传价值是目的;宣传价值要通过新闻价值来实现,新闻价值最终是为宣传价值服务的;因而通过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来最终实现我们的宣传价值,实现两者完美的统一,是我们每一位通讯员的最高追求。
为此,作为一个党报党刊的通讯员,也要按照中央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那样,时刻不忘打好“五个根底”,即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根底、群众路线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成为一名优秀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