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书心得

时间:2019-05-12 15:5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读书心得》。

第一篇: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预知环节安排,幼儿不再盲从》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所以我们各班级在每个活动前后的环节衔接很乱,幼儿常常在班内追跑打闹,教师要一刻也不能闲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体的喝水,集体的上厕,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没有自主的空间。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这样一来,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看、可以说、可以玩,多了许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两节活动课间的环节就显得顺畅多了。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如上阅读活动,就放一张书的图片和一张小椅子的图片,幼儿一看就知道老师需要他们搬椅子到上阅读的地方上课。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做到让幼儿预知下面的活动,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幼儿从小学会有计划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时间,形成有序做事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帮助。

读书心得体会——《生命的留言》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这本书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带着强烈的身体痛楚、倾注个人的最后力量写成的。

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在这样一种绝望下,他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淡淡的蓝色,而不是沉沉的黑色,这已经是一种奇迹。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控制情绪的抖动,依然在悲伤中站立,是真正的坚强?还是绝望之后的平静或是身为男人的固执?

人生本来,可能都是绿色的,就像一株草或是一棵树,这也就难怪,病中的陆幼青,会一次又一次要求妻子,帮自己逃出家门,去湖边、去草地上,去一切和自然有关的地方,这个时候,也许只有绿色才能抚慰他。

读着此书,感觉非常精彩,也非常感动,就像崔永元说的:陆幼青的文字往那一放,你再写什么都顿生难度。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如果你不快乐自己,那世间事岂不变成荒唐事,比如:无论你多么有钱都没有用,因为你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在诱惑面前的忙碌多是失败者。启示三:春天是年年会来,可赏春人的心境能岁岁依旧吗?想来答案是简单的,全在于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和家人的价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别人的印象了。

世上本无所谓“忙碌人生”,忙的只是一群不晓轻重厉害的“无事忙”。

启示四:他说,应该提倡博傻主义,因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记住:吃亏就是福,这是孕含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精髓的一句劝告。傻,傻得可爱!

《五体不满足》之有感

《五体不满足》是日本一位名字叫乙武洋匡的残疾人所写,当时会吸引我看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有位教授推荐这本书,她说主人公是一位无手无脚的年青人,他天生就没手没脚,但通过了他的父母、老师、朋友的帮助,再加上他的乐观性格、顽强的意志,终于考上了日本有名的学府---早稻田大学,实现了常人所不能实现的梦想。看完着本书让她久久不能平静,脑海时常浮现乙武洋匡那种虽残缺却异常坚强的身躯。听教授说完,我对乙武洋匡顿时充满了好奇,特想知道这个神奇的人物是怎样完成了日常生活的事情对我们而言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可他是怎样完成的呢?当我看到坐在轮椅上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那笑容看起来是那么的自信、坦然。如果不是自己事先知道这是个没手没脚的人时,我压根不会相信这是个残疾人。当这本书一篇篇地看下去的时候,才发现到人的潜能原来可能这样大。乙武他虽然无手无脚,但不妨碍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体育课、和同学们参加晨跑和游泳比赛;在读中学的时候参加学校的篮球俱乐部,并成为比赛取胜关键的“秘密武器”;在读高中的时候参加橄榄球俱乐部,成为俱乐部里教练的得力助手和情报收集员;在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并和一帮热心于帮助残疾人的朋友们一起向早稻田大学的执委会提交了《无障碍建设建议书》,学校在接纳的同时也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合残疾人读书的学校,让更多的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读书。乙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他们没有因为他身体的缺陷而过多地溺爱和纵容他,他们爱得很有理性,他们爱乙武的方式是让他锻炼自己,乙武能干的事,尽量让他自己干。这样的一种理念,让乙武从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当一位残疾人像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娱乐的时候,他还会认为自己是残疾人吗? 这本书的文笔风格轻松、幽默,总感觉他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促使我想快点知道他的成长经历。在字里行间只感受到作者的感恩情怀和心灵永不满足、顽强不屈、矢志奋斗的积极心态,却感受不到作者因自己是无手无脚的残疾人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自悲、封闭自己的情绪。乙武虽是位残疾人,但他的心灵比正常的人还要健康、自信。人生因为残缺而完美,因为完美而残缺,人生也因为有遗憾才懂得去珍惜。所有的挫折、失败都是人生历程路上的考验,能调整自己用积极的心态走出这片晦暗的天空,本身就是对自己心智上的历练和升华。能用感恩的心态来庆幸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不是懊悔自己所失去的,这也算是一种豁达吧。人生千变万化没法控制,能尽量做的是让人生这个过程变得充实、精彩、有意义,不管成功失败与否,毕竟曾经努力过。人生真的很短暂,懂得遗忘、懂得适时地懈下心灵的包袱,轻装上路,这样的人生也算是一种快乐的人生吧。

很喜欢乙武在后记里面写的一段话:我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残疾人,我五体(头、四肢)不满足,不仅不满足,而且五体中缺少四体,但父母没有放弃养育我的责任,朋友们聚拢在我的身边,我一天天长大,与轮椅一道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一点儿也没有感到不满足,我要大声宣告:“我是残废人,但是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谁也不能否认,有的人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但他的人生都是忧郁而昏暗的,有的人身体残废,却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

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积极进取!

分享阅读《上床睡觉》心得

睡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睡觉再熟悉不过了。睡觉简单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阅读中就有一篇《上床睡觉》的故事。

《上床睡觉》这本读本是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关于动物睡觉的故事,大大小小的动物都到一张床睡觉,一个一个动物接着来,小蛇、狮子、斑马上床去睡觉,它们的表情都很高兴;但河马、大象上床去睡觉时,床上的动物表情又是怎样的,高兴还是不高兴呢?床上的动物们为什么不高兴呢?到最后,床终于塌了,动物全都住院了。

这么简单的故事怎样教幼儿呢?其实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很简单,但它有很多空间给我们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读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儿朗读故事之处,还能从读本当中获取什么知识呢?读了这本书,孩子能够学会什么呢? 其实在《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小蛇和河马、大象的对比,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启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动物们上床睡觉到动物们都住院了,在读本的图画信息非常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从画面来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所有的动物都上床睡觉了,哪床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可以让幼儿不断的预测和推断。在这样的情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幼儿更有效地观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树上紧紧的,动物们的表情等等。整个故事的趣味性很强,能让幼儿充分体会阅读的乐趣。

《活了100万次的猫》读书心得

还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难得的一次机会,我们学校请来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为我们讲解图画书。记忆深刻的是,他在这场讲座里多次提到了一本书《活了100万次的猫》。当时一直很想看,可翻遍了整个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这本书。今天终于有机会见一见这一只传说中的猫了。

这只让人望而生畏的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有一只猫,它的过去,也就是它的前半生,是一个不死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尽管生命在一次次轮回——先是国王的一只猫,然后又分别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婆和小女孩的一只猫,但它却活得浑浑噩噩,活到最后,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当心爱的白猫死去了,这只100万年没有哭过没有死的猫,放声大哭,然后安然死去。

这是一本有关生命意义的伟大寓言。蕴涵了自我与爱情,生与死的伟大哲理。什么才是真爱?没有自我会有真爱吗?如果我们活得连自己是谁都不 知道,整天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怕别人说这样说那样。那么我们有说爱的资格吗?那样的爱也同样是虚伪的吧。有多少人一生找不到“我”而找不到爱,找不到灵魂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他”,变成另一个“你”。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确定自我,发展自我。

阅读心得

我个人认为《小熊的栅栏》这一本读本很值得阅读,它是接近生活的一个读本。读了这个读本就会感觉到是农村的生活一样,它体现的是农村现实生活的常遇到的事情。小熊种萝卜,为防止小兔头吃萝卜而做栅栏,做好栅栏后萝卜还是不见了;小熊想办法,做栅栏要量尺寸,量高度,量宽度,量高度不让小兔跳过去,量宽度不让小兔挤进去;量好尺寸做好记号,做好栅栏萝卜还是不见,引发小熊想办法的一个过程,最后小熊大胆的想象出小兔会打洞,结束了读本内容。给孩子留了一个悬念。故事的每一页都具有连贯性,从小熊的栅栏引到生活中遇到事情自己必须想办法解决,一步一步的深层下,作者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幼儿对这个读本很有兴趣,很值得幼儿学习的有:

1、让孩子初步学会使用测量的方法,大班的孩子应该学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通过读本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要想知道物体有多高,有多宽可以一用尺子来量,比如木工做家具、裁缝做衣服、做楼房等等。

2、同时也能让幼儿知道尺子的作用,知道尺子的用处大。

3、通过读本可以培养幼儿遇到事情爱动脑筋的习惯,读本结尾能充分的发挥幼儿大胆想像。

故事的结尾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作者的大胆想象“啊!,兔子会打洞”,幼儿对这个故事的结尾各抒意见,有的幼儿说兔子不会打洞的;有的幼儿则说,兔子在栅栏的周围进不去就只好打洞进去了、、、、、、通过读本看出幼儿的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读《虫虫虫虫爬》的心得

一看到封面上的四个“虫”字连在一起,就觉得这本书充满了童趣、可爱。翻开这个读本的内容一页一页往下看时,就会觉得像一首清新、自然的小品,每一页图画与图画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分格漫画,先是由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小朋友,陆续出场的角色将故事一波一波地推进,而且图画中也体现的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其次文本的儿歌也是采取了循环的形式,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呼应,非常有利于幼儿进行预测,文字琅琅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幼儿朗读。在知识经验方面,读本还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和和谐的生活情景,还用了“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描绘了小动物的活动方式。

再次游戏的趣味性也很强。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头饰,将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当“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小朋友”等小动物,然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学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但使幼儿可以很快掌握儿歌,还可以巩固“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也可以准备“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和“爬”、“飞”、“跳”、“游”的字卡,请幼儿匹配,说说除了以上的几种动物外,还有那些小动物也会“爬”、“飞”、“跳”、“游”?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读本,相信除了我们孩子们也会很喜欢它。

读《世上最划算的教育》后感——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可以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从“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种,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再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叫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有趣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么,她等了一个下午,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知道就一起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己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一定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但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让守诺的庆龄快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赖。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1)、凡向孩子许诺言,就要尽量兑现;2)事前提醒孩子诺前三思,事后提醒孩子兑现诺言;3)发现孩子守信用,要及时表扬;4)不“逼”孩子许不可能兑现的诺言。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习惯实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的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我的影子》读后感

影子,从来都是孩子喜欢的伙伴,在阳光下追逐影子,一直都是孩子乐此不疲的游戏。但是,孩子是不是认真观察过自己的影子呢?是否考虑过影子和自己的关系呢?

在《我的影子》这个读本中,通过文本对影子的描述和画面对人物行为的描述,生动地讲述了影子和本体的关系,从静态到动态,启发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让孩子观察画面,找出人物动作和影子的关系。找出太阳照射角度和影子形态、位置的关系,是这个读本的学习重点。

我在读完《我的影子》这个读本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上好这一节课必须先让孩子有“影子”这一方面的经验。我应该怎样让孩子获取这一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对“影子”的现象产生兴趣呢?这些都是要课前为孩子所铺垫好的。所以我必须通过一些“影子”的游戏,如:在阳光下玩“踩影子”的游戏、把物体放在阳光下看看物体的形状与物体影子的区别等等来帮孩子铺垫好这些知识。但在课前如果天气不允许,没有太阳,怎么才能让孩子获取“影子”的知识呢?我想那我们就可以用手电筒来代替吧。通过让孩子玩手电筒,让孩子在手电筒下玩“手影 ”的游戏。还有小朋友站着,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到小朋友的身上,让小朋友观察影子的变化等等的游戏。

在幼儿看书、猜图过程中,我还应该注意启发孩子的想象能力,我要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中让孩子进行实践操作,使孩子能充分的理解读本的内容,引导孩子能在课堂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表述。

《我的影子》是个很好读本,而且很有趣。文本的内容以“影子”为线索,一路牵引孩子的学习兴趣。读本本身又有许多地方是能够让孩子去操作探索的科学知识,这样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动手能力也同时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读书笔记——优秀是教出来的

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老师来讲,《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罗恩克拉克的几点做法给了我不少启示。例如: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罗恩克拉克和他家长联系了多次都没有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克拉克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这种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完罗恩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所创新,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一定要赏识和批评相结合,多渠道地转变后进生。优秀是教出来的,一般的人对于这个教育都有一种狭隘的理解:那就是学校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会使我们的孩子变得优秀。

总之这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机智和教育的挑战。

读《海伦.凯勒》有感

前言:幼儿园四月“书香校园”活动在园内、班级进行好书漂流活动。这活动的热朝感染了我们每个人,我儿子已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老师都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读本。我也会跟着阅读,读起来还是很有童趣的,例如《你会找到聪明泉》、《爸爸、妈妈、我和她》等,但其中的《海伦.凯勒》这本书给我感受最深,它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从中受到了许多教益。

这本书记述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一生。海伦一岁半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种文字;24岁时,她把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此后,她把毕生精力投入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的赞扬和高等院校的嘉奖。一个盲聋人能取得这么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呀!如果海伦屈服于不幸的命运,那么她将成为一个可怜而又愚昧无知的寄生者,然而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并为人类作出了贡献,成为一个知识广博、令人敬佩的人。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给以人们极大的鼓舞,使那些虚度光阴的人万分悔恨。我读了这本书,常常问自己:海伦不屈不饶的一生,给以那些残疾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难道对于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就没有启示吗?不,不是的。记得海伦曾经提过这样的问题: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将要失明,那么,你今天要看看什么?这使我感到:我们这些健康的人,不能迟疑,不能虚度年华,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珍惜这幸福的生活。

我看完书后,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的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有没有奋斗的精神。平时,有些人总以条件差呀、困难多呀作为没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海伦相比,这些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呀!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就不会被客观条件所束缚,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主宰自己的命运,海伦不就是这样的榜样吗? 这些日子,我常常深思一个问题: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人生的价值何在?我觉得海伦.凯勒那光辉的一生,为我们作出了圆满的回答,她的生活道路就是我们应该走的路.浅析《写给年轻妈妈》

在我要向大家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先介绍本书的作者——卢勤。作者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才是著名的少先队工作者,《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和少年朋友有着密切的交往,倾听过他们的许多悄悄话,深知他们的欢乐与苦恼。她爱孩子,理解孩子,能从不同的孩子成长经历中反复比较,得出若干切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了“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三句话,这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教育方法,这些是都是极其可贵的。她又能理解年轻妈妈的心情,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她们点明孩子成长中的“秘密”。这时的她不仅是孩子们的“知心姐姐”,也是妈妈们的知心姐姐。人的素质实际上将决定我们民族的命运,每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从家庭中获得生命,在家庭的环境中得到最初的也是他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养。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莫不与家庭有最密切的关系。

家庭教育,这是整个民族的事业,是千家万户的事业,同时又是一家一户的事业。每一个做父亲、母亲的,都只能分散地,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意愿,采取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教育和影响他们的子女。他们不可能“学养子而后嫁”。面对一个新的生命,缺乏经验的年经父母难免要手忙脚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条件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交往的扩大,又把一大堆新问题放在每个家庭面前。家长的心态,子女所受到的社会影响,都不是人们始料所及的。随着人们对子女期望值的上升,投入的增加,事与愿违的情况好像也更多了。这是家长的苦恼。他们有理由要求得到更多的帮助。

贯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孩子是人,是独立的人,他要自己长大,也只能自己长大,并且将投入社会中创造自己的事业。大人们应当爱孩子,鼓励他们,实际上也代替不了。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大人都不一样,强要用大人的想法套到孩子的头上去,代他们下决心,逼他们按自己的意志去做,难免格格不入。

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等于溺爱,而是对孩子的信任,应细心地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扶持,表扬,并且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这些积极因素不一定同大人头脑里的框框完全一致,或者因其幼稚、细小而被大人所忽视,从而受到不应有的压抑和挫伤。

人们往往把教育狭义地理解为教育。其实,教育并不止是讲道理,设规范,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耳提面命。家庭教育尤其是渗透在家庭全部生活之中的。老舍说过,他母亲对他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由此可见《写给年轻妈妈》一书更能引起妈妈们会心的微笑,更是我们必备的好书之一。要让孩子的健康成长,就让我们每一个健康家庭都有一本必读的好书。

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有感

我园的书香校园----读书漂流活动,让我有幸读到了一本好书,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古今中外,人人渴望成功,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一代又一代父母的梦想。可是,当许多人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却痛苦地发现,这成功早已吞噬了自己的幸福。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成功固然离不开适当的外在形式,但更取决于内心的实质感受。也可以说,成功的真正内涵是幸福。幸福即成功,而和谐即幸福。每一个成功的家庭与学校必定会有一个显著特征,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平等和谐,两代人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正如书中所说的,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须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人的一生都是养成良好习惯、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但是,3~12岁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以,“成功计划”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计划,教子成功之路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之路。可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本书以现代教育的专业理论结合生活中孩子的实际问题非常生动地阐述了培养孩子应注意的问题,指出许多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理念和方法,看过这本书后,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做一个懂教育的合格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我希望更多的父母、教师都能看看这本书,从中学习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正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我们行动起来,提高自己,为孩子的幸福未来努力吧!

第二篇:关于幼儿园读书心得

关于幼儿园读书心得范文

幼儿园读书心得

(一)——《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读书心得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能力差,每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我们应该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幼儿园读书心得

(二)——《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在阅读中,我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幼儿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教学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幼儿的教育、家长的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园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幼儿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幼儿一边!

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幼儿的评价。教师因幼儿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幼儿而存在。培养幼儿从小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筑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幼儿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幼儿的成长,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学生面前,我们要保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己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里面去,让孩子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李老师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向学生学习”,他真诚的尊重学生,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该充满人情味……

李老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直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希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班主任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

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直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现在,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学生,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对还是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一帮小鬼时,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个最好的老师,至少我要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是怎样的,但是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的心去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应尽到的一切义务与责任。

李老师认为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喜爱的老师,一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儿教师。

[关于幼儿园读书心得范文]

第三篇:幼儿园读书心得

幼儿园读书心得

——《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读书心得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能力差,每天穿着

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

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要具有知识与能力的素质,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应该具备的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应该对孩子负责。我们应该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像对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己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

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四篇: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读《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专用教案—我最喜欢的节日》有感:

“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 系列教案是将儒家文化现代化的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学前教育教师专用教案。本教学法提倡将儿童性格养成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在幼儿成长初期即根植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基因。这本书分为三个系列,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分多个小单元,从故事、绘本进入,加上适合学前幼儿年龄特征的情景表演、手工、游戏、音乐、美术、舞蹈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不呆板,不拘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性格及多元智能发展的效果,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养成仁爱、宽容、善良、执着、专注、诚信等良好品格。我想,这正是这套教案最具创新的地方,也是我们学前教育研究真正应该重视的方向。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在《指南》的引领下,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读教师版《细节决定健康》有感: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光辉的后面他们的亚健康问题又有谁人知?过重的工作压力、家庭的重担使得他们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问题。教师也是“亚健康”的重要人群之一。教师保持健康的体质,即是对家庭和个人负责,更是对学生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关注自身的健康,让身心都充满正能量。

  读《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有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多读一些关于幼儿方面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幼儿的行为,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学习,生活以及游戏。翻阅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让我掌握并了解了儿童的具体信息,眼睛往往看到的并不是真的,而是要去观察及记录,才会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读书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教育的意义,而我们通过自身情感的表达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中去,用爱记录下孩子人生的精彩点滴,才是对孩子最关怀备至的记录。

  读《浅谈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有感:

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呢?一、要搞好班级教师之间的团结工作。二、做好幼儿一日常规训练。三、做好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在的很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都有父母的疼爱,很多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只会考虑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为了能够有序地搞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需要每周组织一次班级总结会议,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够及时的了解班级幼儿的动态,为下一步的工作和教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老师们的反馈意见,可以将学生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反映给幼儿家长,让幼儿家长能够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帮助幼儿快速的成长。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是孩子从小的榜样。一个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个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作为一位妈妈,也作为一位老师,我将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读《成长在路上》有感:

在感受书中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在幼教的海洋中无论是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审视、辩证和理性,但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修养自己的内涵,做到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我一定会担负幼教的重任。

  读《麻雀学搭窝》有感:

麻雀光凭一张嘴叽叽喳喳,从头到尾都在说窝容易。燕子不厌其烦,认真地讲述搭窝的方法,可是麻雀只会评头论足,不付出行动,直到最后也没搭出一个窝来。用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话来形容故事里的麻雀是在贴切不过的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需要用心付出大量的劳动与汗水,有些人面对不起眼的小事,总是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袖手旁观,最终只会两手空空,什么也无法得到的。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唯有行动起来,将小事和大事简单事和复杂事都做好,才能适应社会,否则只会被淘汰。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书中阐述了作为一个事业,新教育何以发展的如此迅速?如何从认识到认同,从认同到行动,从行动到坚守,从坚守到信仰。教育实验是一项细致而长久的工程,需要通过一代人去影响另一代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故步自封,要学会等待,要耐得住寂寞。中国教育有许多弊端,新教育实验要做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感受生活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是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推动下,新教育实验发展迅速。从05年开始,从小学逐步延伸到了幼儿园与初中,近几年推广到了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十年的扎实行动与坚守,研发了一系列卓越课程,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增进了教育教学新理念,让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读《正面管教》有感: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读《怎样做幼稚园老师》有感:

在读完陈鹤琴先生的《怎样做幼稚园老师》一书之后,我感触颇深,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陈鹤琴先生说过:对儿童要热爱,一个热爱儿童的教师,他是会全心全意的为儿童谋幸福,继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幼儿教师的爱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用“爱”去灌溉每一位幼儿,让每一位幼儿都在老师的关心爱护下健康茁壮的成长。“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读《哈佛给学生做的1500个思维游戏》有感: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游戏书,但并非简单的游戏娱乐,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很受局限性,常常不知道它问的问题答案是什么。看到答案时,又懊悔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都没想到呢?所以在进行思维游戏时,你必须做出大胆的假设,判断和预测,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去探究问题。可见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有多么重要,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一定要打开思维,不要禁锢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篇:幼儿园读书心得(热门29篇)

篇1:幼儿园读书心得

一看到封面上的四个“虫”字连在一起,就觉得这本书充满了童趣、可爱。翻开这个读本的内容一页一页往下看时,就会觉得像一首清新、自然的小品,每一页图画与图画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分格漫画,先是由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小朋友,陆续出场的角色将故事一波一波地推进,而且图画中也体现的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

其次文本的儿歌也是采取了循环的形式,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呼应,非常有利于幼儿进行预测,文字琅琅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幼儿朗读。

在知识经验方面,读本还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和和谐的生活情景,还用了“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描绘了小动物的活动方式。

再次游戏的趣味性也很强。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头饰,将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当“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小朋友”等小动物,然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学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但使幼儿可以很快掌握儿歌,还可以巩固“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也可以准备“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和“爬”、“飞”、“跳”、“游”的字卡,请幼儿匹配,说说除了以上的几种动物外,还有那些小动物也会“爬”、“飞”、“跳”、“游”?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读本,相信除了我们孩子们也会很喜欢它。

读《世上最划算的教育》后感――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可以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从“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种,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再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叫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有趣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么,她等了一个下午,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知道就一起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己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一定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但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让守诺的庆龄快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赖。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1)、凡向孩子许诺言,就要尽量兑现;2)事前提醒孩子诺前三思,事后提醒孩子兑现诺言;3)发现孩子守信用,要及时表扬;4)不“逼”孩子许不可能兑现的诺言。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习惯实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的

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篇2:幼儿园读书心得

翻开《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三张彩色照片,照片的旁边有相关的文字说明。一页页往下翻,每一页的图文并茂都给了我无比的震惊。照片的内容很丰富,有室内的场景,也有室外的场景。涉及到的区有阅读区、数学区、科学区、建构区、音乐区、绘画区、手工区等等。但是不管哪个区的照片,上面所呈列的物品都分类摆放的很整齐,很有规律,很注重物品的分类。当我看到摆放美术区和手工区材料的柜子的照片时,我眼前一亮。一是因为柜子里所摆放的材料分类摆放的非常整齐;二是因为柜子里的各种绘画材料和拼贴画材料都分别陈列在透明的玻璃器皿里,这样使得这些材料更具吸引力和可视化。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平时装材料料用的器皿大多是篮子、盆子、盒子此类。当这些器皿放在幼儿桌子上时,幼儿可以较方便的看见里面所装的材料。但如果是放在柜子里的话,可能就会因为幼儿的高度原因,不便他们从上往下看,从而只能从侧面看。这时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侧面看的话,不能看见不透明器皿中的材料。可能以后在摆放材料的器皿的选择上,我们也可以学习下书中所介绍的这个幼儿园的方法,让我们的孩子能一目了然的看见柜子里所呈现的物品。还有一张照片也令我的印象深刻:照片上是一块草地,上面有两个很高的围栏,在围栏上错落有致的挂着大大小小的各种锅子。照片下的文字说明是“用各种的锅创设廉价的户外音乐区”。简单的场地,废物利用的锅子就造就了一个实用的音乐区。户外音乐区像室内音乐区一样,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多好处,并且它有较少的约束。

音乐可以提升生活质量,有时能帮助我们静心,有时也让我们兴奋。音乐还能帮助儿童学习其他的文化,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建立在我们关于音乐标准的知识和儿童独特的才能和兴趣之上的音乐区,可以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音乐机会。平时只要我们多动动脑筋,花点心思去思考,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一定能想出更多的创意和点子。

篇3:幼儿园读书心得

从事幼教10年有余,我对于教研活动的认识一直都觉得其高高在上,距离自己特别的遥远。说起教研以前觉得都是专家在做,我们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看好孩子,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能收集一手的活动资料但不知如何让开展,无从下手。今年暑期的读书活动当我发现《幼儿教师如何做研究》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希望在这个炎炎暑假这本书能带给我丝丝凉意伴我突破做研究的瓶颈。

此书一入手,大体翻看了一下目录共分为三部分《方法篇》、《团队篇》、《成长篇》。《方法篇》讲述的是一些常用方法例如:观察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和实验法等等。这些方法我们在平时也会经常用到,但无法将这些方法用到研究幼儿、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的有效性上。说说前段时间幼儿园进行了案例撰写征集活动,为了撰写案例我们都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最后撰写的内容还无血无肉。

通过拜读此书中朱苏静、陈琦两位老师撰写的案例,我找到了差距观察不够自己确切地说是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态度、动机、需要等观察不够细致,有时我们对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行为的.处理太过武断,没有倾听孩子的声音或对事件了解不够全面。在我观察的《左手右手》体验馆中,我有时候看到幼儿将整个场馆弄的乱七八糟,有时让幼儿马上收拾,有时把孩子引导另一个老师满意的活动中,而没有在这混乱中多问、多引导、多发现这其中孩子的想法。

通过学习了说中提到的“走进案例研究法”,我及时反思自己在观察孩子活动、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另一个不足就是观察有余而反思不足。案例研究是教师通过记录身边真实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惊喜,从而寻找规律或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方法。还说我们的区域活动,本学期为了迎接园领导的检查,我们把区角材料投放的可算是玲琅满目。检查过后本以为孩子们会留恋忘返于我们的各个区角当中,但事与愿违。

我们以为小班孩子掌握不了各种材料的玩法,教师们都对孩子们苦口婆心的指导,孩子们兴趣依然不是很大,我们不停的更换各种材料希望能调动起孩子们的活动积极性,但收效甚微。当时我们只考虑到材料的原因而没有反思教师在区域活动指导方面的问题、幼儿的兴趣问题等等。

在这本书的《团队篇》中着重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教研模式:问题式教研、诊断式教研、课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展现了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借助团队的力量加速成长的。书中对每种教师介绍详实并且在每种教研方法后面都附有真实的案例。切实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幼儿园也在摸索着开展各种的教研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将自己幼儿园的实际与书中提到的方法相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园的教研兴园之路。

“成长篇”中展现的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在教科研中的收获和成长,她们有的是新手,有的是青年教师,有的是骨干教师但她们都工作在幼儿园的一线在这个群体中我们寻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榜样。

阿里巴巴说:“芝麻开门!”藏着宝藏的大门就会打开。幼儿园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也有如此神奇的咒语?只要掌握研究孩子、研究教学的方法,我们也能实现成长的芝麻开门。

篇4:幼儿园读书心得

在实践与反思中,我觉得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务必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育活动设计应适应幼儿水平,对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资料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序为基础。注重幼儿的学习准备。幼儿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幼儿内部矛盾的产生并解决,促进幼儿尽早尽快地获得发展;教师不就应把着眼点放在幼儿这天明白了什么,明天将学会什么,而就应着重思考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潜力,怎样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学习,以及该活动会对幼儿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等方面。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儿园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好处;要求选取贴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生活经验,把富有教育价值的资料纳入教学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众所周知,对幼儿来说,生长是重要的,他的发展是随着生命运动而进行的。儿童在自己的亲身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由此获得各种生活知识,习得人际交往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则。

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活动,爱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天性;活动化原则是指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其本质是透过调动幼儿用心进行外部活动而引发用心的内部活动。这种内部活动不仅仅仅是智力运演,也是情绪调节、态度构成、知识结构化过程。

读后感:一节成功的活动设计,不仅仅能教会幼儿许多本领,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成功,那么如何设计一节优质的教学活动是我们老师值得思考的,在我们选取一节活动时,选材很重要,同时也需要教者有过硬的教学潜力

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但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就应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篇5:幼儿园读书心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某某某的妈妈,在这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里,我代表全体家长首先祝贺我幼儿园乔迁之喜,同时也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孩子是我们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我很庆幸为孩子选择了一个好的幼儿园,使孩子在小博士幼儿园得到了全面的启蒙教育。入园以来,孩子在生活上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悉心关怀和照顾,让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感激,在此,我要向小博士幼儿园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你们启迪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张开日渐丰盈的翅膀拥抱知识和希望,健康快乐地成长。

两年前,跟孩子一同第一次来到小博士幼儿园的那一天,这里清新的一草一木,整洁的幼儿园设施,和每一位老师脸上温柔亲切的笑容,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入园以来,孩子在生活上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悉心关怀和照顾,让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感激,在此,我要向中一班的全体老师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是你们启迪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张开日渐丰盈的翅膀拥抱知识和希望,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我的孩子为例,在这一年半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事事黏着妈妈到现在的自己看书画画,自己整理玩具,自己穿脱衣服,改掉了很多坏习惯。开始敢说敢问,不再害怕陌生人,能够理智的听道理,甚至还会给妈妈讲道理。不仅如此,孩子在绘画,舞蹈,阅读等方面的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孩子的每一个变化都使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欣喜不已。这些良好的习惯和技能,必将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非常深远的影

今天,这个揭牌仪式是对幼儿园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家长的选择的一种肯定,相信今后在园长的领导下,在老师的努力下,在家长的支持下,我们的孩子会在最优秀的幼儿园成长为最棒的孩子。

最后预祝小博士幼儿园越办越好!各位家长朋友们合家幸福快乐,身体健康!

篇6:幼儿园读书心得

去书店走走,翻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学前教育书籍,虽然有很多优秀的书籍,但是很难有心动的感觉,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看见了这本书,本想着这就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写的与孩子在一齐的成长事例。但是翻开后,看到里面的插画和那些简洁明了的对话、推荐,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画上正反两面的比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的家庭以及幼儿园老师多多少少都会有相应的不恰当的语言。也许那些语言在平日里我们感觉很正常,但是在比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赞赏性或是接纳性、共情性语言的力量。即便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更愿意听到这样的语言。当然书中所说的不仅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

读了这本书,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当我每一天读了一点点后,我会充满期盼,期望第二天的到来,我觉得我找到了恰当的和孩子交流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想要尽快的用这些珍重的方法和孩子们快乐、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园的完美时光。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问题。书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发生的情境不一样,书中的语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认为这些简单的语言很好“说”,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真的很难,正如书中提到的,我们生活中很多说话的方式已经成为定性,想要改变很难,老师或是家人需要练习。其次,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生活只有一次,时刻只去不回,孩子们完美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去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去发现他们的开心或是难过的瞬间。我们是师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有时我们难免会不耐烦。但是你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你的孩子留下小小的“伤痛”。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能够和孩子们说一说,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难过,但请你不好以此为借口推开他们。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对于本书的领悟还不是很透彻。但是其中关于“学会赞赏孩子”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骄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赞赏的力量。

禾禾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孩子,又是男孩子,相对别的孩子而言,他各个方面潜质的发展都比较慢,加上他之前没有上过托班(托班下学期转来,但是由于经常生病,很少入园),对于幼儿园的生活适应性不是很强,不大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每一次吃饭都要老师喂,即便老师喂,他也不大吃,有时候吃几口就吐了。他的脾气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饭不会吃,无论老师怎样喂都不吃。由于他刚生下来就做过心脏病手术,老师也总是给予他个性的照顾。这学期开学后,他各方面潜质的发展都稍稍提高,但是吃饭仍需要老师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师表扬了他,他很开心。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很愿意吃饭,虽然有是仍需要老师喂,但是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每一天喂他吃饭的时候都会“悄悄地”表扬他。有一天我看见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饭,我立刻走到他的身边称赞他,“我们禾禾吃饭越来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点了几下头,我伸出大拇指给了他一个“大拇哥”。我发现他不仅仅吃饭主动了,在别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看到老师主动笑眯眯的叫老师好,园里的老师都称赞我们班的“小不点”长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很开心,我意识到了“称赞”的力量。但是称赞并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词语来评价孩子的言行的。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词语并不受用,他们很可能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刚入园的时候,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去称赞他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我看见孩子搭出好看的房子,我总会对他们说,“xx搭的真好!”起初孩子们还很开心。但是两三次后,孩子们就对我的称赞不给予回应了,有时只是没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让我觉得很“尴尬”。对于孩子们这样的回应,我开始反思,是他们不在乎老师的称赞,还是对老师的称赞“麻木”了?在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称赞、表扬还是很在意,只是老师不恰当的“称赞”会让孩子产生怀疑,比如在搭积木的时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扬孩子们搭得好,而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称赞,会产生怀疑“老师是在夸我吗?我搭的真好吗?没有具体指向性的称赞会让他们“疲惫”。因此,我会练习如何有指向性的称赞孩子,我会在平时的活动中静静的观察他们的表现,然后去想一想该如何去称赞她,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对孩子进行称赞。

赞赏是完美的,是孩子们喜爱的,并且用心想要得到的,但是我也纠结过,徘徊过:称赞是又次数限制的么?要有怎样的度呢?

有一次,我们一个孩子的奶奶来对我说;“老师,这天下午你能给我们家淇淇发一个小贴画吗?我们家淇淇已经念了好几天了。”淇淇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爱她。她经常得到老师的称赞或是小贴画,但是在经历了一件事情以后,我开始思考要不好高频率的称赞她。一天早晨来的时候,孩子们在玩滑滑梯,淇淇在滑梯上跑着,和小朋友撞在了一齐,摔倒在滑梯上,我看了看没有出现破了青了的状况,看着淇淇有点怕怕的眼神,我只说了句,“慢点哦”。中午吃饭前小朋友去洗完手,地下湿湿的,我提醒小朋友要慢慢走回教室,她跑了回去,我只是请她回来重走一遍,她便“哭”了。对于这样的状况我想了想,是不是平时在幼儿园老师全是正面的称赞,她不能理解老师指出的不恰当的地方,是不是要进行挫折教育呢?于是在称赞孩子的时候,我“故意”忽视了她。每当看到她渴望得到老师称赞的眼神的时候,我的心理也十分的纠结,她的确做的很好,我要继续忽视她么吗?在一次次的纠结中,我发现自己错了。正如大人们愿意得到别人的称赞一样,我们渴望别人称赞我们新买的裙子漂亮、新剪的头发好看一样,孩子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尤其是老师。每一个孩子都就应被称赞,他们每一点进步、每一

点好都期望老师看见,而老师的称赞正是老师对他们的“反馈”。对于淇淇的这种状况是我做的不够好,由于淇淇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因此平时她有一点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都会假装没看见,正是老师这样的行为才让淇淇“哭”了。因此,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也应当及时给与回馈,不能应为她是乖乖女,就“放纵“她,这样对于别的孩子不公平,对于她也不公平。老师的称赞或是指出孩子不恰当的地方,都只是针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本身。

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后,我开始了了一个计划:每一天一称赞。一个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或许能让孩子兴奋一天或是好一阵子,我们不就应吝啬我们的称赞,孩子们每一天用他们甜美的微笑来温暖我的心灵,我也就应用我的眼睛去发现他们的美,用我的嘴巴去称赞他们,为他们的每一天都带来一丝甜蜜。每一天对每一个孩子进行称赞可能对于一个新老师有一点困难,但是我想发奋的一点一点的做好,也许从此刻开始,我一天只能关注到10个孩子,慢慢的,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仔细的发现孩子的每一点细变化。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孩子们是能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称赞的。

篇7:幼儿园读书心得

“儿童性格涵养教学法” 系列教案是将儒家文化现代化的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化的学前教育教师专用教案。本教学法提倡将儿童性格养成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在幼儿成长初期即根植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基因。这本书分为三个系列,四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分多个小单元,从故事、绘本进入,加上适合学前幼儿年龄特征的情景表演、手工、游戏、音乐、美术、舞蹈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不呆板,不拘束,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以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性格及多元智能发展的效果,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养成仁爱、宽容、善良、执着、专注、诚信等良好品格。我想,这正是这套教案最具创新的地方,也是我们学前教育研究真正应该重视的方向。

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感: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在《指南》的引领下,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读教师版《细节决定健康》有感: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光辉的后面他们的亚健康问题又有谁人知?过重的工作压力、家庭的重担使得他们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自身的健康问题。教师也是“亚健康”的重要人群之一。教师保持健康的体质,即是对家庭和个人负责,更是对学生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关注自身的健康,让身心都充满正能量。

读《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有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多读一些关于幼儿方面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每天都在观察幼儿的行为,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学习,生活以及游戏。翻阅了《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这本书,让我掌握并了解了儿童的具体信息,眼睛往往看到的并不是真的,而是要去观察及记录,才会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读书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教育的意义,而我们通过自身情感的表达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中去,用爱记录下孩子人生的精彩点滴,才是对孩子最关怀备至的记录。

读《浅谈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艺术》有感:

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呢?一、要搞好班级教师之间的团结工作。二、做好幼儿一日常规训练。三、做好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现在的很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都有父母的疼爱,很多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只会考虑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别人的感受,这种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为了能够有序地搞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需要每周组织一次班级总结会议,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够及时的了解班级幼儿的动态,为下一步的工作和教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老师们的反馈意见,可以将学生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反映给幼儿家长,让幼儿家长能够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帮助幼儿快速的成长。

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是孩子从小的榜样。一个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个优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作为一位妈妈,也作为一位老师,我将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读《成长在路上》有感:

在感受书中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在幼教的海洋中无论是谈理论还是说实践,自己都缺乏一种反思、审视、辩证和理性,但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修养自己的内涵,做到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我一定会担负幼教的重任。

读《麻雀学搭窝》有感:

麻雀光凭一张嘴叽叽喳喳,从头到尾都在说窝容易。燕子不厌其烦,认真地讲述搭窝的方法,可是麻雀只会评头论足,不付出行动,直到最后也没搭出一个窝来。用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话来形容故事里的麻雀是在贴切不过的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需要用心付出大量的劳动与汗水,有些人面对不起眼的小事,总是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袖手旁观,最终只会两手空空,什么也无法得到的。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唯有行动起来,将小事和大事简单事和复杂事都做好,才能适应社会,否则只会被淘汰。

读《守望新教育》有感:

书中阐述了作为一个事业,新教育何以发展的如此迅速?如何从认识到认同,从认同到行动,从行动到坚守,从坚守到信仰。教育实验是一项细致而长久的工程,需要通过一代人去影响另一代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故步自封,要学会等待,要耐得住寂寞。中国教育有许多弊端,新教育实验要做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感受生活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是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推动下,新教育实验发展迅速。从05年开始,从小学逐步延伸到了幼儿园与初中,近几年推广到了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十年的扎实行动与坚守,研发了一系列卓越课程,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增进了教育教学新理念,让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读《正面管教》有感: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读《怎样做幼稚园老师》有感:

在读完陈鹤琴先生的《怎样做幼稚园老师》一书之后,我感触颇深,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陈鹤琴先生说过:对儿童要热爱,一个热爱儿童的教师,他是会全心全意的为儿童谋幸福,继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工作,幼儿教师的爱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用“爱”去灌溉每一位幼儿,让每一位幼儿都在老师的关心爱护下健康茁壮的成长。“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读《哈佛给学生做的1500个思维游戏》有感:

这本书虽然是一本游戏书,但并非简单的游戏娱乐,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很受局限性,常常不知道它问的问题答案是什么。看到答案时,又懊悔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都没想到呢?所以在进行思维游戏时,你必须做出大胆的假设,判断和预测,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去探究问题。可见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有多么重要,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一定要打开思维,不要禁锢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篇8:幼儿园读书心得

孩子潘柯旭是新晃县幼儿园大三班的学生,作为一名家长,我很高兴孩子能够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得到老师的的精心培养。最近给孩子找了一个《狼和小羊》的故事,与他一起阅读,竟然发现孩子能够就着图片把故事给读完,心中甚感欣慰。

首先,进行亲子阅读很有必要,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言教不如身教,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身教的魅力是不可低估的,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家长就必须事事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喜爱阅读,孩子才能喜欢上阅读,所以做为家长应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

其次,阅读贵在坚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买了各种图书、字卡之类的阅读物,并适当的予以指导,但受到网络、电视的影响,使这些东西没有得到更及时、有效的利用,收效甚微,所以,作为家长,应能够制定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培养目标,将阅读进行到底。

再次,我们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阅读不能局限在学校和家里,也不仅是阅读书籍,走在大街上见到的标志牌,随手拿到的一张小纸条,都可以作为孩子读的内容,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要想方设法地采用各种有趣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总之,阅读能够给孩子带来成功的喜悦,能够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心灵。作为家长,我们应不断思考,如何引领孩子走过这个语言成长的关键时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

篇9:幼儿园读书心得

每读完一本好书心里不免会有种大彻大悟、感触颇丰的感觉。读了虞永平教师的《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忽然间觉得自我参加工作至今为止短短几个月的一些工作方式与教育策略还是有很多没有到达应有的价值与目标,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追求教育结果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给幼儿带来的多元智能发展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利用好区域和环境带给幼儿的学习兴趣,错失了让幼儿探索发现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引导者、支持者,机械式的灌输让幼儿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这本书读完后,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三个观点:

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生命。幼儿园课程应当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仅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欢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这些都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当关注的是幼儿想做的、能够做的,然后才是教师为其能够做什么。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张雪门指出:“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陈鹤琴指出的“活经验”的观点就是指幼儿园课程是现实的,要向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和自然物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体会。虞教师书中的一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正是为了体现了这些观念,如儿童的表演区室、儿童博物馆、图书馆、99.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饲养区、微型社区、炊事区、种植园地等,无不是在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

2.认真衡量各种环境区域、区角的课程价值,结合幼儿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能够在幸福的成长环境中习得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虞教师在书中所提到的那么多领域的学习价值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受益匪浅,课程资源材料应当起源于生活。在文章中各个功能室的建立给予幼儿更多的学习空间。如:科学发展室,饲养区、幼儿图书馆、儿童博物馆、表演区等等,且让我们先想象一下幼儿在这些活动室里欢乐的游戏、探索的情景,那是个多么幸福的地方。所以,幼儿园应当进取地开发有关的资源,遵循儿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头脑。所以,教师应当认真衡量每种课程带给幼儿的价值有哪些,能够让幼儿在幸福的欢乐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

3.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幼儿园应有效地帮忙教师提高与成长,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我的文化和修养,做合格的支持者、引导者,进取乐观的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

从教师知识透视幼儿园课程文化,能够看出教师对人类知识的传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任何一方面的知识欠缺都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发展。在幼教这种不分人分科的特殊教育方式的环境下,教师必须为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起必须的教育职责,保育和教育的相结合也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充实自我各方面的知识,为成功地做一名支持者、引导者而努力。关于增加教师的学习机会、交流机会,我觉得一幼在这一方面给与教师的帮忙十分大,我受益良多,幼儿园组织的多次教研与外出学习让我们不断扩大自我的知识面与教育视野。用有效的方法来帮忙教师,会让教师的成长也变得更快更好。虞教师在书中提到的威尔逊教授所提出的对教师关注、赞同和情感的观点也让我觉得有了用更加进取乐观的态度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当然,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去研究学习,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等,从课程实施者到课程设计者,从课程设计者到课程建设者,能够让幼儿在我们所创造的环境中习得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虞教师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这些正确观念,让我们一齐努力,在他的理论引领下,分享有价值有意义的欢乐课程,为幼儿创造幸福欢乐的童年。

篇10:幼儿园读书心得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

无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对《儿童行为管理》一书的介绍也或许是因为我园正在做的一个课题与孩子的行为有关,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网上买了这本书来看,本书是由英国学前教育研究家希拉。里德尔-利奇著,由刘晶波翻译。我对译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话印象特深:”你明白,为什么上帝要把小孩子们造得那么可爱吗?......因为上帝明白,小孩子们会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尽,如果不把小孩子们造得可爱一些,他担心大人会忍耐不住把他们杀掉的“这让我想起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这么多年中,有气恼,有悲痛但也有惊喜,有欣慰,有欢乐还有期望。我深刻体会到作者在书中提到对教育工作性质的阐释”欢乐并痛苦着“。

”尽管每个人都能够列出一长串中生活变化着的观点,目标和行为,可是这其中必定有某些会终生坚持的稳定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是由儿童的童年经验和家庭影响塑造的“读完这段话后,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先我们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我们怎样才能将一个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如一盘散沙的班级培养成一个有良好常规和正气的班级呢?怎样才能让那几个重点难管理的孩子听我们的话,管好自我呢?作为教师我们都明白讲道理有时甚至在幼儿做错后去批评教育他,孩子们很显然都会屡错屡犯,屡犯屡错。有些孩子虽然不会再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当的行为并不代表他真正已经懂得了如何做才是正确的,而他是害怕教师的批评他。即使他在我们面前是个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这么信服你。

”在开始了解儿童某种行为的原因之前,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关于行为的立场和价值观“。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的行为立场和价值观是什么呢?”一切为了孩子好“这就是我的立场和观点。那怎样做才是为孩子好呢?那些上学学过的理论大部分被抛在脑后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级遗留问题搪塞着自我,从来没有好好审视,自我与

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观点偏离了多少。

所以,我每一天依旧那样忙,处理完这一堆事情,还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一天怎样去管理孩子,怎样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应是让他的学生学会如何管理自我。我们应当给予他们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本事,鼓励他们自愿的在自我愿望和规范要求之间折中。我此刻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个班的将近五十名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如何让我班的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呢?如何学会调节自我和别人的需要,不能因为孩子才上小班,年龄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弃这个想法,孩子每一天都在不断地长大,心智在不断地成熟,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也是一个很难很艰巨的任务,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压制孩子,孩子需要爱和赞同。他们需要明白,如果自我很自私就不会赢得别人赞同。我们要给他们爱要适当宽容他们行为,也要有理由地赞赏他们。正如这句话”增强本事更多着眼于发展自信和进取地自尊,这些个性品质对于儿童进取地行为养成是有利的“。

我们应当经过哪些方式方法来增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并且还要注意不能让孩子最终成为一个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据的表扬,鼓励,赞赏......但我认为这些远远不够,班里的孩子毕竟不是一个,班里的事情并不是仅有几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尽可能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并不是当孩子需要我们微笑的那一刻我们才会出现。当下,我认为让孩子懂得道理,明白做对了不仅仅有教师会赞美,小朋友会喜欢,自我也要夸奖自我,也要大声对自我说:”真棒!加油!“

篇11: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与幼儿一齐探索自然》有感

翻开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话:如果一个幼儿要维持他内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个成人与他分享,和他一齐欢乐地、兴奋地探究这个神秘的世界!

作为守护在孩子身边的幼儿教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机会去分享、感受、把握这个和孩子共同欢乐的机会!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帮忙孩子了解所处的这个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学家的基本心态,当孩子正用尽办法去探索事物时,自然科学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学教育工作者曾说:“当孩子问‘为什么?’时,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觉得为什么呢?’”这本书便是期望唤起成人去观察、发现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从孩子的好奇心,供给适当的探索环境和引导,培养孩子像自然科学家的精神和态度一样,去学习如何发现和找寻答案。这本书也是教师最佳实用指南,清楚的供给教师在自然探究前的准备,并在不一样阶段的探究(开放式探究、主题探究)中,详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学计划、引导方法和延伸活动,以及讨论时的引导话语。也让教师能在贴合个別孩子的发展、兴趣和本事之下,如何从孩子自身的经验,引发他们主动观察环境;如何供给孩子好奇、发问、探索、调查、讨论、反思自我观点的机会,进而了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学习中建构概念,发展出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态度。此外,书末附有相关资源、表格,可供教师记录孩子的发现和观点,再透过这些档案检讨和发展课程。

《与幼儿一齐探索自然》一书拓展了教师在教育中所扮演的传统主角。这本综合课程能指导教师开展以探究为基础的课程,该课程是以探究为基础的课程,该课程是以幼儿对周围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为基础的。从在室内养育生物和种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寻动物和他们的栖息环境,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讨论活动,教师们能学到如何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学到如何明白幼儿经过开放式或主体式的科学活动进行学习、学会观察。“如果一个幼儿要维持他内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个成人与他分享,和他一齐欢乐地、兴奋地探究这个神秘的世界。”这应当是《与幼儿一齐探索自然》一书所秉承的理念,同时也贴合《纲要》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思想。幼儿对于自然有着一种天生的探索欲望:看到花草,他们总试图触摸;看到小动物,他们又会满怀好奇地观察;下雨了,他们会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戏,找寻雨水的奥秘……我们要保护幼儿的这种好奇心,我们应当让幼儿在好奇中触摸自然,亲近自然。

在幼儿共同探究和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总会试图搞清楚所见和所做的事情。他们开始建构有关事物的概念。这时,“小小科学家系列”让教师担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保幼儿有关科学的游戏和想法能够受到关注、深化和挑战。在幼儿探究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在教室中创设一种支持和鼓励幼儿成为小小自然学家的环境与文化,而这种环境和文化的特点是:尊重生命;强调调查;分享观察的资料和观点;档案与记录;关注真实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让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我在平时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学探索活动中,常常就会忽视,甚至回避这一问题。小蝌蚪死了,教师也不向幼儿说什么就把它处理掉,当他们发现小蝌蚪不见了时,来问教师,教师就会用一些十分理的话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将会使幼儿构成了无视周围生物的意识。经过这次的阅读学习,我会更新自我的认识,反省自我教育中的不良问题,用全新的“自我”去带动幼儿、带动周围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为与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负责。

另外,我还充分体会到“家庭参与”的重要性,《与幼儿一齐探索自然》一书所展示的教学案例都将家长纳入到活动的参与者中,这也能提高激发幼儿触摸自然的兴趣.我们不要总以为幼儿年龄小,不懂事,其实有时候他们脑中能闪现出成人都没有的灵感,尊重幼儿,让他们充分触摸自然,或许未来的自然学家就会在他们之中产生。这不仅仅是《与幼儿一齐探索自然》一书所给予我的认识,更是应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贯穿始终的一种理念。

篇12:幼儿园读书心得

作为贝爸,我是头一次给贝贝读绘本,自我都不明白该如何陪伴他。之前看到贝妈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亲子读书,天天读,夜夜读,贝贝听得很专注,也很享受。之后他养成了每一天独自阅读的习惯。开始只是听贝妈指读(用手或笔指着文字来描述和理解),之后随着他认识越来越多的中文,并且对绘本资料的熟知,再加上他个人的逻辑思维,贝贝也能够逐渐地配合妈妈一齐读书了。当然都是读文字,图画则是大致看看。此刻我发现贝贝对于看过的绘本,有着不一样侧重的记忆。情节情系的地方大多是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2016年底,我开始有计划地陪贝贝读绘本。可是,我的方式与贝妈有着很大的不一样。我选择的是全英文的,文字较少,画面感比较强的绘本。从第一本开始,我一向用中文和他一齐分享画面里的人物、事物,看看他们在干啥或发生了那些事情英文或中文对照一概只字不提。一本绘本反复读,每一次读的资料都会有些不一样。差不多读了二十几天,他对于绘本的资料完全有了自我的理解和兴趣。而这一切和画面旁标注的文字资料没有一毛钱关系。并且每次提到情节的时候,他都能够身形并茂的用比较夸张的语言或肢体动作来表达他的理解。并且任何一个情节或细节,他都能描述的很清晰。呵呵,贝爸觉得这是不是完全展现出了他的本性呢

此刻,我和贝妈一向都用各自的阅读方式来陪贝贝读书。两种方式,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如何,我们都期望他在书中找到自我的欢乐!

篇13:幼儿园读书心得

大家好,我是贵和华府幼儿园小一班张麟的妈妈。参加阅读活动已有五十多天,从刚开始质疑宝贝是否能够坚持下来到此刻他渐渐习惯和妈妈一齐读书,这个改变是我没有想到。

每次都是我先读给他听,然后他再给我讲。你会发现他真的把故事听了进去,并且试着把它表达出来。

尽管不是很准确,有时还会闹出笑话,但这对他的表达本事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锻炼吧!像宝贝比较喜欢的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和《大卫不能够》系列等,他会要求一边讲一边进行主角扮演。一会是叉着腰说“大卫不能够”的妈妈,一会又是惹尽了麻烦被教师教导的大卫,我好想笑,笑这个认真扮演的小家伙!可是能够看出宝贝很开心。

亲子阅读活动把宝贝与我们的距离拉的更近,就像是在“娃娃家”做游戏的好朋友!这个活动让我认识了阅读的魅力,更让宝贝爱上了阅读!在那里想对宝贝说声:“张xx,你真棒,加油!”

篇14:幼儿园读书心得

阅读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成年人是这样,对于孩子也是如此。阅读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本事、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高孩子独立思考的本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人格的熏陶……能够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将会使孩子一生受益。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还不能独立阅读的时候,很有必要同孩子一齐阅读,在使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融洽了亲子关系。

女儿此刻四周岁零八个月,她很喜欢看书,每一天放学回家都会吵着让我念书给她听,就连她上厕所时自我也会抱着一本书翻来翻去,活脱脱的一个“小书虫”。女儿的“书龄”有四年整,下头跟大家分享一下跟女儿在一齐阅读的心得体会:

第一,选择与孩子成长阶段相符的书籍,使孩子对书籍有兴趣。

我给女儿最开始买的书是小本不怕撕烂的唐诗和儿歌,那时她大概七、八个月大。唐诗和儿歌都是那种短小的,但都配有精美的插画,她很喜欢。虽然那时她不会说话,但每次我们给她背一首唐诗或者儿歌时,她都能准确找到对应的画面。再大一点儿,她能说单个字的时候,就能够接唐诗和儿歌每句话的最终一个字了。

唐诗和儿歌能够说是我女儿的启蒙书籍,其实我给女儿买的最多的书是绘本系列。因为绘本中的图画部分多数是国内外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孩子在欣赏文字资料的同时,更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女儿的第一套绘本是《小熊宝宝绘本》,作者是日本画家佐佐木洋子,是在女儿不到一周岁时买给她的。绘本的资料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刷牙、穿衣、问好、交友等,贴合女儿当时的理解本事和所处成长阶段的经历。经过这一套绘本,她明白了见到别人要问好、打滑梯要排队、要敢于交朋友、每一天要刷牙等等,当然她也这样做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歪歪兔》、《青蛙弗洛格》、《小鸡球球》、《小兔汤姆》、《乔比企鹅》、《巴巴爸爸》、《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等每一系列绘本都为我女儿的成长带来了欢乐和帮忙,同时也增长了知识。她明白,跌倒了要自我爬起来,玩抢音乐椅游戏输了也没有关系,上超市买东西一次只要一个,有时候做事情要勇敢一些,西方一些好玩的节日是怎样一回事儿……此刻女儿最喜欢的是《贝贝熊》系列绘本,她异常喜欢其中的《科学饮食》和《见啥要啥》,当她挑食、吵着要买东西的时候,总能够用书中的故事去引导她。当然,不能完全按照书中的情节来要求孩子,书对孩子来

说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第二,减少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培养孩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伴随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在每个家庭都比较普及,玩游戏、看动画片,这几乎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我女儿也喜欢看动画片,但我会限制她看动画片的时间,当她不情愿关掉电视时,我会对她说“妈妈能够陪你看书”,她大多时候都会欣然理解。可见书在她心目中的地位要高过动画片,因为她此刻已经养成了每一天都要看书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正是经过最开始对书有兴趣,经过每一天的坚持读书而逐渐构成的。虽然看电视、玩电脑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但对于不到五岁的孩子来说,我还是认为看书要好一些,最起码这对视力也是一种保护。

第三,要注意读书时的语调,不要忘了阅读的初心。

我认为对故事资料生动的表达更能激发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所以,我为女儿读书时会留意故事的情节,增加一些感情进去,每当读到一些好玩的地方,我读的也会比较夸张,这时女儿都会开心的哈哈大笑,也许这就是女儿为什么就让我给她读书而不是爸爸的原因吧。说到阅读的初心,记得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同事跟我说,给孩子读书时要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这样就会认识很多字。刚开始我是这么做的,但我发此刻我指着字读书的时候,她只是在看插图,那表情能够说是全神贯注,很是沉浸在图画世界中的样貌。并且我发此刻我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的时候,很难将感情融入进去,故事变得不那么生动了。我认为生动的阅读才能更被孩子喜欢,也更能使孩子产生兴趣,毕竟阅读的初衷并不是让她识字,之后就不再指着字了。此刻回想一下,如果当时我一味的要求女儿看着我指的字,她对书很有可能不会有此刻这么大的兴趣了。

总之,亲子阅读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女儿此刻有着较好的语言表达本事和理解本事,对于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她经常能从书上得到一些启迪,亲子阅读也拉近了我和女儿之间的距离……我会好好珍惜与女儿一齐的亲子阅读时光,与女儿共同成长!

篇15:幼儿园读书心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首次接触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组织活动时,我在前面讲,孩子在后面讲的场景。我一向在探索让孩子愿意听我讲话,能够专心听我讲话,并进取回应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可是一向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许这本书对我会有一些帮忙吧也许书里无非是“尊重、理解、理解、包容、平等、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这些个词吧带着这两种想法,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浏览中,案例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仅仅因为每次我的处理方式都和错误的范例不谋而合,并且还有那些正确的引导方式让我佩服。细读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克服了一般书籍空洞的理论说教的毛病,它结合众多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也适用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通读全书后我有一些粗浅的收获:

一、关于如何帮忙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对幼儿入园情绪问题的启示:

在小班,早上入园经常会出现幼儿哭闹着不肯来园的情景。一般情景,当幼儿情绪不好,我们总试图用成人的观念去安慰、用自我的道理去说服他。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想把自我的情感说出来并得到认同,找到一种归属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也许理解、赞同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药。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他们才会鼓起勇气应对自我的问题。认可孩子的感受,并用适合的话说出来你的理解,不要急着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自我说出自我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倾听者的主角帮忙幼儿走出自我的困境。

那么该如何让幼儿应对他们的感受呢书中给了我们可操作性的提议:1、全神贯注的聆听。2、认同孩子的感受。3、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4、借住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二、关于如何夸奖孩子对美术活动作品评价的启示:

我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或行为时不经意间往往用“你做的很棒”,“这幅画很漂亮”。有时甚至不明白从哪里评价。评价语言通常存在着用词单一、资料空洞贫乏。这样一来评价语言成了纯粹的形式语言,对幼儿语言表达、情感提升的帮忙几乎为零。书中对于如何夸奖孩子提出以下方法:描述你所见的事物,描述你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在评价时,能够先描述一下眼睛中看到的事物,说出自我的感受,也引导孩子来说说自我的感受。

在尝试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后,我听到两个幼儿的对话。A:你的画很好,我喜欢。B:为什么啊A:因为很漂亮。B:……A:因为你的画上头有两个蜗牛,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很喜欢那个小的蜗牛。A小朋友美美的笑了。A在B的评价中得到认同,增强了自信。并且明白的自我的作品的优点,今后能够继续发扬。B也从中学到了A的优点,从而在以后学习、提升。

三、关于如何用其他方法替代惩罚对处理孩子不当行为的启示:

我们都一向不认同惩罚行为,惩罚会有很多的副作用。如: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错失了对自我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应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能够抵消他们的“罪行”,能够心安理得地重复自我的错误。

那出现问题后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当经历自我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有的后果是无法模拟的,怎样样才能让孩子经历自我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呢

书里给我我们七种方法来替代惩罚: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忙教师做事或者趣味的事情上。2、明确表达强烈不一样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3、证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可是分追究,并证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4、供给选择:供给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理解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我的失误:当孩子的知识经验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能够直接告诉幼儿该怎样去做来帮忙他弥补失误。6、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对于并不是对我们有很严重的影响的事情我们能够采取行动,让幼儿直接应对行为背后的后果。

当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了解了到一些如何做的提议、方法,并不能给我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忙。关键在于实践,针对不一样问题具体的做法还是需要在实际情境中去不断的探索。对于我刚参加工作,接触这本书也就半年时间,没有细细去挖掘,工作经验较少,理解的也只是些皮毛。这本书需要经常的拿出来翻阅,我相信它在今后还会不断的给予我们启示与帮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16: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豆豆》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记载了作者(豆豆)经历过的一段真实故事。当豆豆的妈妈听教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怪怪的人“、”捣乱“、任性,会影响别人,提议转学时,她想:必须要想办法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学校。”巴学园“真是一所奇妙的学校,当小豆豆第一次来到那里,校长就和蔼可亲地让她介绍自我,”随便怎样说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长聚精会神地听自我讲了一个上午,心境好极了。

”巴学园“的孩子能够坐在用废旧的电车改做的教室里,孩子们能够根据自我的意愿选择想学的课目,也能够跟自我喜欢的同伴坐在一齐。音乐课,孩子们不仅仅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去体会,他们光着脚跳来跳去,感受着节奏、韵律。学校运动会上,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总能拿到第一,而这一切都是校长的精心设计。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教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教师的计划,更要远大得多。“这就是小林校长的办学宗旨。

一段”巴学园“的生活,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让大家理解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我将书中感悟到的见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与孩子平等互动的欢乐。比如:我班的陈志刚小朋友,聪明、调皮,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孩子,整天摸这动那,一刻也停不下来。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笔到处乱画乱涂,经常与别人说反话,教师说请小朋友坐好,他却接话说看谁坐得不好。教师对他说服、教育、引导都不见效,不少家长要求孩子远离他。我经过与志刚的家长谈心,明白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对其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他十分喜欢车,也爱画车。投其所好,我们两人共同探讨与车有关的话题,他兴趣猛增,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我发现他真是个”车行家“,明白那么多名车,他所画的车,部部形色兼备,十分漂亮。

我试着与志刚小朋友进行了几次谈话,将他的优点告诉全班小朋友,请他自我讲他最喜欢做的事,将车的有关情景说一说,将他的画贴出来。小朋友们这才发现志刚很了不起,自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慢慢与他接近,理解了他。志刚小朋友融人到团体怀抱,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经过读书,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应是僵硬的教育,而应是互动的充满生气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东西,有耳朵却听不到声音,有心灵却无法理解真、善、美,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深思考的。

篇17:幼儿园读书心得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资料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异常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忙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忙,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我”,“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教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做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提高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想想自我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明白。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坚持心理平衡。

篇18:幼儿园读书心得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教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在阅读中,我时时会被李镇西教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本事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能够和自我比呀!也就是用今日的李镇西与昨日的李镇西相比——我今日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日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今日找幼儿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今日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今日我组织教学活动是不是比昨日更趣味;我今日帮忙”后进生“是不是比昨日更细心;我今日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日更丰富;我今日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日更深刻;今日我应对幼儿的教育、家长的教学提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日更虚心;我今日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日更冷静;......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我和自我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园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幼儿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幼儿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当看幼儿的评价。教师因幼儿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幼儿而存在。培养幼儿从小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

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筑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我不由地思考,教师和幼儿究竟应当坚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幼儿的成长,此刻我最终明白了作为幼儿教师,在我的学生面前,我们要坚持着一份童心,去用自我的童心唤醒孩子的童心,仅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里面去,让孩子们感受你的爱,并和你做朋友。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内心,忽略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李教师能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向学生学习“,他真诚的尊重学生,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我的错误。李教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应当充满人情味......。

李教师的话说得多富有智慧和哲理啊,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明白教育需要”爱“,却不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

堂纪律的,必须予以”严惩“。当然,这”严惩“指的是批评教育。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们出奇的”乖“,学习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我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齐玩、一齐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教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期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学生——”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教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明白。而李教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学生时”向学生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学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我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班主任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教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当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当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本事、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可是在人格上、感情

上平等的朋友,并且也是在求明白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教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我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学生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仅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进取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向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此刻,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学生,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应对学生时要坚持一颗童心,以自我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以自我的爱心唤起学生的爱心。仅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仅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我的架子,用爱心营造进取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学生心灵的阳光,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明白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对还是不对,可是当我应对那一帮小鬼时,我觉得我应当做一个最好的教师,至少我要对得起这帮孩子!不明白我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可是至少我此刻一向在努力,尽我的心去做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做的,应尽到的一切义务与职责。

李教师认为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是充满人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喜爱的教师,必须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我立志要做一名最好的幼儿教师。

篇19:幼儿园读书心得

一看到封面上的四个“虫”字连在一起,就觉得这本书充满了童趣、可爱。翻开这个读本的内容一页一页往下看时,就会觉得像一首清新、自然的小品,每一页图画与图画就像是一幅慢慢展开的分格漫画,先是由虫虫�D蝴蝶�D青蛙�D鱼儿�D小朋友,陆续出场的角色将故事一波一波地推进,而且图画中也体现的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

其次文本的儿歌也是采取了循环的形式,每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呼应,非常有利于幼儿进行预测,文字琅琅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幼儿朗读。

在知识经验方面,读本还展现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特征和和谐的生活情景,还用了“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描绘了小动物的活动方式。

再次游戏的趣味性也很强。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头饰,将幼儿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当“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小朋友”等小动物,然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学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但使幼儿可以很快掌握儿歌,还可以巩固“爬”、“飞”、“跳”、“游”、“跑”多个动词。也可以准备“虫虫”、“蝴蝶”、“青蛙”、“鱼儿”和“爬”、“飞”、“跳”、“游”的字卡,请幼儿匹配,说说除了以上的几种动物外,还有那些小动物也会“爬”、“飞”、“跳”、“游”?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读本,相信除了我们孩子们也会很喜欢它。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而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可以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D�D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可以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从“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种,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再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叫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有趣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么,她等了一个下午,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知道就一起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该遵守自己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己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一定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但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让守诺的'庆龄快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赖。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凡向孩子许诺言,就要尽量兑现;

2)事前提醒孩子诺前三思,事后提醒孩子兑现诺言;

3)发现孩子守信用,要及时表扬;

4)不“逼”孩子许不可能兑现的诺言。

孩子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习惯实在是很多,如果你的孩子有了许多良好的习惯的话,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很划算呀!

篇20: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要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所以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现在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要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应该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应该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不过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直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欢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特别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欢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因为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里很难受,其他老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让让他把教室里的油画棒盒叠好,他一个人忙得满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叠整齐!之后还问我“老师,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吗?”当时我对他的举动感到无比的震惊!确实,我给他的信任让他感到很自信和骄傲,因为老师已经认可他是个能干的孩子了!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孩子们,你真棒!!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心得体会

怎样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这个问题很广泛,我觉得无论任何一个人都没自信说自己是一个很专业的幼儿教师,我们唯有把往专业那一方面靠近,而不会真正的做到专业。近期通过学习《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了解了一些作为教师的专业性和技巧性问题,对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书中介绍了专家的一些经验,以及以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今时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我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或多或少的干预了孩子们的自由学习,有时自己说的多,而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忽视了他们的接受能力。特级教师闵传华提出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我觉得说得非常有道理,教师不是教学的主导者,不能像牵马一样,牵着孩子走,教师应该是在后面推孩子的人.

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多的去帮助儿童,也才能给儿童创造更多的学习空间.

一个教师不管她唱得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她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她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得懂的话,把教育融进游戏和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向专业化方向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幼儿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的,“爱心”是一个教师的首要具备条件!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读后感

稻田镇曙光幼儿园 张江玲

近一个星期以来,我正在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里的“幼儿园本研修”部分,这部分内容使我了解到为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我们国家进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这些努力使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幼儿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教育规律,对教师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知道要做好一个好老师,好班主任,应该做到“三心二意”。所谓“三心二意”,是指爱心、信心、恒心这“三心”,真情实意、深情厚谊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师一定是热爱孩子,善于研究孩子、会呵护孩子心灵、受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仅是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自由学习。老师讲的过多,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间。生活教育中有时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过多的帮孩子做,导致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的懂得话,把教育融进游戏盒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得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多的学习,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发展。 《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美在“和而不同”

吴放老师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与中国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这种契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吴放老师所追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人性;另一方面,吴放老师弥合人性所凭借的“教育理念”是“和而不同”的完美代名词、最佳诠释者。

在书中,吴放老师从幼儿的现实生存状况出发,探讨如何使幼儿走向完满、和谐的状态,从而使不同的幼儿通过教育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表面上,吴放老师虽然只呈现了短短50封信,引出她的幼儿教育思想,但实质上,其思想的立足点却在于个体生命的存在。所以,抛开作者的宏观目的,其思想体系本身是弥足珍贵、值得体味的。

薄薄50封书信,字里行间到处弥漫着“和而不同”的思想之美,在一遍遍的阅读中,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可以说,作者深刻的思想中折射出的幼儿教育的闪光很美、很美,美就美在“和而不同”的渗透与彰显。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同”,不是单一的声音,而是强调不同声音的存在,甚至是不同声音的对抗。这样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不同与差别基础之上的富于生命力的开放、多元的系统,是真正的和谐、辩证的和谐。这种和谐在于异质要素的统一而非同一,而且,异质要素走向“和”的前提是“不同”的真实存在,对“不同”的充分承认,只有这样,异质才能产生新质,天地万物才能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境界。

中国古代文化中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性之光,在吴放老师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彰显得淋漓尽致。吴放老师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三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的五到十个优点和长处。不少教师写完之后都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的长处,我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她强调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许多这样的窗口,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的多了,其解释的就是“和而不同”的完满、和谐的教育理念。

总之,不管是吴放老师整本书所折射出的智性光芒,还是具体层面所流露出的教育光辉和“美”的光彩,都无不洋溢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和谐之美。而这种美正是幼儿教育思想的坚实根基,倘若抽掉了这种根基,幼儿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论述便是形同虚设,没有分量可言。所以,一切教育之美就美在“和而不同” !

篇21:幼儿园读书心得

杜威谈到艺术中的“体验”即体验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当体验的材料完成其过程并达到完美时,“我们有经验”这个定义表明“经验”至少有两种含义。

第一个是正直,即“完成它的过程”。

二是圆满,即达到圆满。完整性和完整性共同构成了体验的内涵。

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尊重儿童对完整经验的需求。例如,给孩子们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孩子们唱一首歌,帮助孩子们体验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许多幼儿园在追求儿童体验的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儿童体验的完整性。例如,在艺术活动中,老师会不断督促孩子完成他们的作品。为了让孩子在活动结束时得到答案,教师会减少探索时间,给孩子太多直接帮助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教育活动已经完成,教师引导孩子获得完成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这种经验是肤浅的,不是累积的。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完整的任务往往注重儿童经验的完整性,而牺牲了儿童经验的完美性。

如此。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孩子的体验完整、完整?

首先,分解。分解就是把原来太大的经验分解成小的经验。例如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水的特性,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和流动以及物体的起伏。一首歌的学习可以通过几层重叠的活动逐步实现,如体验和理解歌词、初步学习唱歌、唱歌和表演、音乐游戏和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体验”,而每一个小“体验”的不断积累构成了一个完整完整的“体验”。这就像我们成年人阅读小说和看电视剧时的体验模式。

第二,留空。空白是中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是为了获得虚拟现实的艺术境界和形神兼备。幼儿园教育的空白是在教育活动的设计阶段间歇性地保留一部分时间而不进行任何教学安排。活动设计中有意识的空白,使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有可能摆脱紧迫的教育任务,并且可以使用更多的精神力量来观察和分析儿童:当教师意识到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可以根据儿童的现场反应调整教育计划,认真关注和满足儿童的合理需求,让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刻而满意的体验。

第三个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儿童获得高质量体验的条件。为了让孩子们的体验完整完整,老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有了足够的活动时间,老师就不能急于让孩子们得出一定的结论,孩子们就可以探究了

篇22:幼儿园读书心得

读完一本好书,我不禁感慨万千。我突然读到于永平老师的《学前课程与快乐童年》,我觉得我在短短几个月内参与的许多工作方法和教育策略都没有达到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很多时候,我们过分追求教育结果,忽视了教育过程给儿童带来的多元智能发展机会。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地域和环境给孩子带来的学习兴趣,错过了孩子探索和发现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向导和支持者。机械灌输没有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读完这本书后,我脑海中自然浮现出三种观点:

1.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丰富儿童生活,促进儿童生活。幼儿园课程应关注儿童的生活。儿童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只有在关注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生活的课程中,儿童才能快乐、丰富、感受挑战,真正享受快乐的童年,“这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让孩子们去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首先关注孩子们想要什么、能做什么,然后关注老师能为他们做什么。孩子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和发展。孩子们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流、欣赏等活动,让孩子积极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张学门指出:“体验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体验来自与环境的接触”张学门提出的“生活体验”观陈鹤琴的意思是幼儿园的课程是现实的,我们应该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自然物体中学习,引导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体验。余老师书中的一些文章,如儿童表演区、儿童博物馆、图书馆、99间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作坊、喂养区、微型社区、烹饪区、种植园等,都强调“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学就是一个”的观点。

2.认真衡量各个环境区域和角落的课程价值,结合孩子的经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孩子在快乐的成长环境中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

余先生的书中提到的许多领域的学习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受益匪浅。课程资源和教材应来源于生活。在文章中,各功能室的设置给了孩子们更多的学习空间。例如:科学发展室、喂养区、儿童图书馆、儿童博物馆、表演区等。让我们想象一下,孩子们在这些活动室中玩耍和探索是多么快乐。因此,幼儿园应积极开发相关资源,遵循儿童规律,有目的、有系统地解放儿童的手和思想。因此,教师应该仔细衡量每一门课程对孩子的价值,让孩子在快乐和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3.只有当老师有一桶水时,他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幼儿园应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和成长。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身文化修养,成为合格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积极乐观地开展学前教育事业。

从幼儿园课程文化的角度出发,从教师的知识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人类知识的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任何方面知识的缺乏都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发展。学前教育是一种不分人、不分学科的特殊教育方式,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必须为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承担必要的教育责任。保育与教育的结合,也使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充实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成功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增加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方面,我认为第一幼儿园在这方面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帮助。我受益匪浅。幼儿园组织的多次教研和外出学习,使我们不断拓展知识面和教育视野。使用有效的方法帮助教师将使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余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威尔逊教授对教师的关心、认可和情感的看法,也让我感到我有决心以更加进取和乐观的态度,最终把学前教育事业做好。当然,教师本身也应该结合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不断学习,从课程实施者到课程设计者,从课程设计者到课程建设者,让孩子在我们创造的环境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这些正确的观念渗透在余老师的字里行间。让我们一起努力,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分享有价值、有意义的快乐课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的童年。

篇23: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豆豆》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记载了作者(豆豆)经历过的一段真实故事。当豆豆的妈妈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怪怪的人”、“捣乱”、任性,会影响别人,推荐转学时,她想:必须要想办法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学校。

“巴学园”真是一所奇妙的学校,当小豆豆第一次来到那里,校长就和蔼可亲地让她介绍自己,“随便怎样说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长聚精会神地听自己讲了一个上午,情绪好极了。

“巴学园”的孩子能够坐在用废旧的电车改做的教室里,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想学的课目,也能够跟自己喜欢的同伴坐在一齐。音乐课,孩子们不仅仅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去体会,他们光着脚跳来跳去,感受着节奏、韵律。学校运动会上,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总能拿到第一,而这一切都是校长的精心设计。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远大得多。”这就是小林校长的办学宗旨。

一段“巴学园”的生活,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让大家理解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我将书中感悟到的见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与孩子平等互动的快乐。比如:我班的陈志刚小朋友,聪明、调皮,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孩子,整天摸这动那,一刻也停不下来。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笔到处乱画乱涂,经常与别人说反话,老师说请小朋友坐好,他却接话说看谁坐得不好。老师对他说服、教育、引导都不见效,不少家长要求孩子远离他。我透过与志刚的家长谈心,明白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对其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他十分喜欢车,也爱画车。投其所好,我们两人共同探讨与车有关的话题,他兴趣猛增,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我发现他真是个“车行家”,明白那么多名车,他所画的车,部部形色兼备,十分漂亮。

我试着与志刚小朋友进行了几次谈话,将他的优点告诉全班小朋友,请他自己讲他最喜欢做的事,将车的有关状况说一说,将他的画贴出来。小朋友们这才发现志刚很了不起,自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慢慢与他接近,理解了他。志刚小朋友融人到群众怀抱,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透过读书,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应是僵硬的教育,而应是互动的充满生气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东西,有耳朵却听不到声音,有心灵却无法理解真、善、美,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深思考的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2

在没有读《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之前,自己一直想做一名幼儿喜爱的魅力教师。在读之后,我知道了作为教师不仅仅要让孩子喜欢自己,还要教给孩子“一杯水”的知识。怎样使孩子学到一杯水的知识,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有一桶水,心里还要充满着奋斗感。而这里的奋斗感不仅仅代表着一种感觉或行动。而是从很多方面去体现出来的。例如:怎样去做一超越失败的教师、怎样去做一名挑战自己的教师……。

《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里提到做一名永不放弃的教师,怎样做到永不放弃——那便是在自己想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而不是劝自己放弃,给自己找理由放弃的人,自己都先放弃了那结果注定是失败的。

做一名超越失败的教师——当自己失败了这并不可怕,自己应该反而高兴。因为自己最起码自己去努力做过了,虽然失败了,可是在这做的过程里自己可以反思到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在下一次准备的时候便不会出现同样的失误了。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的经验哪来的成功收获?没有失败过的人这次也许成功了,可是我们能保证不会发生偶然吗?在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和绝对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相信自己我可以,那就一定没有问题的!

做一名挑战自己的教师——作为新教师的我虽然没有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但是我有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也许我所努力做的事情有可能有经验的教师以前就做过了,现在再做一遍便觉得没什么了或者还可以做得更好。可是作为新教师的我却没有接触过,当我去想到这个想法或创意的时候说明我进步了,我努力去做过了。在这做的过程中是我成长了,做过的事情在反思中就又会有新的想法,使自己不断的进步。做出一件作品或布置一次区域都能使自己充满奋斗感,因为我又学到了一种知识,也许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心里却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跟有经验的教师多沟通交流,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充满奋斗感的教师。首先肯定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没有问题的!其次要告诉自己因为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只要自已努力了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最后便是——贵在坚持!

篇24: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对于成长于文化断层年代的我们,胡适先生似乎只是历史的一个符号,他以前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等,由于种.种原因,难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对于他的了解多来自片段性的轶事或宏大感受。近日于南图觅得一本《胡适的声音》,虽然只是一册不同时期的演讲集,但也足以窥见胡先生博大精深学养的沧海一粟。

“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适的声音》一书的卷首语,这是胡先生一生主张并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来,不论在什么语境下先生都会是一个“大右派”。作为一个有深厚旧学背景,在完善的西学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学者,胡先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是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晓畅明白,朴实自然,没有精英意识,即使此刻阅读也有极强亲近感,很贴合他倡导的白话文就应是“活”的文字。

书中涉猎的领域和年代跨度很大,从“五四”时期到五十年代,几乎收录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时期的各种演讲资料,让我们看到胡先生历经学者到官员(驻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长等不同主角转化中为人,治学的态度,能够充分体现他毕生倡言的“大胆的假设,留意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以及“认真的作事,严肃的作人”的为人之道。

对书中感触颇深的是一篇对“五四”事件的回顾演讲稿,具体而详尽的过程描述让我们身临其境。一方面,他承认“经过了这次轰动全国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另一方面,他坚持说,五四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运动”。他明确表达了:对抗争政府的同情和对运动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为独立知识分子,一贯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宁鸣而生”。

另一篇极具特色的演讲稿是关于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系统讲述了佛教在中国成长发展的过程。胡先生关于禅宗发展史的研究考证翔实,表述客观风趣。胡先生本人没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从学问的视野进入。胡先生的禅宗研究源于他编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他离世只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禅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处,他一向在进行这方面的弥补。胡先生对禅宗史下过很多功夫,颇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础上专门为影响很大,成为一代宗师却不识字的六祖慧能的-,作了一部《神会和尚传》;晚年,又花很多时间去考证《虚云和尚年谱》。虽然禅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学一隅,但严谨的态度足以描述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发日本禅宗学者铃木大拙与他的一翻论战。胡先生对于禅宗史的研究体现了他在治学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貌的交融,感受到他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用独立、理性、职责、正见、负责的言论来发表个人思考的行为特点。

如何深入的探寻与认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独立知识分子的思维来“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我们需要一生探寻的问题。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4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篇25: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一所中学在一节生理学课上,围绕“我们喜好什么样的教师”和“我们不喜好什么样的教师”同砚们睁开热烈的讨论,末了告竣共鸣。

一、待人公正,不因结果的差别把同砚分红三六九等;

二、有爱心,朴拙地恭敬每一个门生,擅长和各人相同而不但仅借助教师的权势巨子以势压人;

一所中学在一节生理学课上,围绕“我们喜好什么样的教师”和“我们不喜好什么样的`教师”同砚们睁开热烈的讨论,末了告竣共鸣。

三、仔细卖力,对每一个同砚都尽到本身最大的高兴,不方便宣判某一小我私家的生长前程即是零;

四、课要上得好,头脑不要太守旧,可以或许包涵同砚们的本性,语言不要太罗嗦,最好有点幽默感,当我们出错时,盼望失掉教师真正无益的教导,而不但仅是“一脸阶层妥协的严正”和“喋喋不断的空泛说教”。

下面四个条件看起来很苛刻,但决不是在理要求,要做一论理门生喜好的教师别无选择!爱心与包涵是做一个门生喜好的好教师的最根本的条件。

我们不喜好的教师:

一、不喜好教师高高在上,太过苛刻;

二、喜好教师本性潇洒却不克不及忍耐教师太过不顾外表,由于末节的中央每每是一小我私家涵养崎岖的真正表现。好比说教师上课发问门生每每用手指着同砚“你,便是你来答复!”教师为什么不克不及做一个“请”的手势呢?也有的教师擦完黑板随手将板擦往讲台上一扔,划出一道俏丽的弧线,却溅了前排同砚一身粉笔灰,另有的教师太过不看重仪表修饰,身上带着酱油的污渍走上讲台。

四川省幼儿教诲师资培训中间是构造和引导全省幼儿园西席培训的事情机谈判紧张基地。 念书心得家教误区 家长学堂 教子无方 幼儿教诲 小学教诲 初中教诲 高中教诲。

幼儿教诲心得 — 幼儿教诲心得 一晃三年的幼儿园生存行将已往,幼儿阶段体系性,群体性的教诲也行将竣事, 一晃三年的幼儿园生存行将已往,幼儿阶段体系性,群体性的教诲也。

“幼儿园园长初级研修班”,学习了上海先辈的教诲理念和教诲讲授履历。这次上海之下面就和各人一同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领会: 一、运动区角富厚,幼儿与区角的。

六月一三日,湖北大学幼儿园西席会合一堂,展开了西席念书心得交换运动,幼儿园园长水平、行政园长陈汉英作为评委到场了这次运动运动一开端,讲授园长何昭玉简略的先容。

篇26: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

暑假空闲时,读了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老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感触颇深。《与幼儿老师对话》这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对老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阐述。

其次,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我们能够感受到,本书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实践”与“思悟”出来的。

再次,渗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儿童发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资料,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老师主角、老师与儿童关子、专业幼儿老师的行为、老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教授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把握。在凯兹教授的书本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在其朴实、流畅的语言中,我们时刻能感受到的是贯穿始终的她个人的独特的学术品质!并感受到了幼儿老师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只有不断充实自身,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的要求。

在书本里面,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老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老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第十一章中谈到的:专业幼儿老师的行为。

书本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带着20位四岁的幼儿在户外活动,因为只有两辆小三轮脚踏车,幼儿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这一天,一位叫宝宝的小男孩跑到老师面前抗议道:“小莉不让我骑三轮车!”这时老师应如何反映呢?她说一位专业的幼儿老师整个决定思考及反应的过程,牵涉到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1、此情境能够教导幼儿什么?

2、老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是什么?

3、课程与管理上应如何处理?读到那里,我不禁放下书本,思索着……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再熟悉但是了,而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来处理的呢?

处理的同时关注到了哪些因素呢?在书本里面丽莲。凯兹博士就谈到了专业的幼儿老师在处理时应关注:此情境能够教导幼儿什么:社交技巧,老师能够利用这个事件鼓励幼儿发展社交技巧,社交知识,气质培养。社交技巧,如轮流、协调、克服困难等处世技能,其中谈到了让孩子学习语言技巧(明确的词句对话技巧);社交知识,如社交认知,正义观念,旁观幼儿的理解与技巧的学习;气质的培养如同情心及助人的气质,实验的气质,避免抱怨及搬弄是非。

可见,老师在遇到类似的状况时,就应把重点放在教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策略上。在这一章节中,丽莲。凯兹博士以一个幼儿园里经常发生的事件来说明专业人员与未受过专业训练人员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专业人员的反映就应是运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及见解来决定,着眼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利益,而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的反应大多视当时的状况,以在最短时间内来解决事情的方法来决定行为与反应,而不是以儿童长期的利益未目标。书本里面描述了一些幼儿老师所使用的专业行为,为儿童发展与学习尽最大努力。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面临这样的事情: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为一件玩具或者某个主角而争吵。反思自我平时在处理这些我们都认为的“小事”时,自我的反应处理方式是一名专业人员该做的吗,恐怕我们常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比如手头正好忙碌着,比如小朋友本来就有许多麻烦事……这些所谓的原因,使我们常常会出现许多非专业人员的处理方式,比如“说教”,比如“追究原因”等等,而每每这时,我们都还没意识到这些方式的不妥,也许,在这些我们通常都认为的“小事”上,很少会去思考孩子的长远发展上。反复读了这一章节的资料,让我有了新的的认识,此刻我看了此书,明白自我其实能够利用这件事情鼓励幼儿发展社会技巧,如:轮流、协调、克服困难等出世技能,这些才是对我们的孩子终身发展有利的。

我觉得,一本好书,更何况是一本非情节性的理论性较强的书,粗略地浏览一遍,是不能很好地去解读它的精髓的,需要我们反复地阅读反复地领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这一次,我只是在网上粗略地看了一遍,而不能说是真正地读懂了它。我想,手头若是放一本的话,我们便能够随时地翻阅,遇到问题时,把它作为我们的导师,请教于它,必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篇27: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

对一本教育类书籍的的阅读方式有多少种可能性呢?安静地进入,让作者带着你简单游弋在各种教育观念间,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陈震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做到了。

陈震老师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构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

书本里面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书本里面话题涉及丰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老师为师、为学、为人的自在寻觅过程。应对现实的琐碎与繁杂,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老师的工作与生活姿态。

作为一名老师————要寻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态。

书本里面对老师的工作姿态提出了很多推荐,如:老师的基本要求是发奋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构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发奋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老师不断寻求的!

对于教育者的工作姿态陈震老师认为有境界为上,借鉴王国维先生对于境界的经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调,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并无优劣。教知识,教方法,教心态能够成为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成长中的`人来说,知识,方法,心态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层次是知识获得,高层次是心态培育,只要能够有效整合,就能促进终生的和谐发展。同事生日祝福语

作为一名老师————要寻求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有品质的生活姿态是内涵多元的,阅读是良好的通道。读书能够愉悦身心、提升自己。读书让生活更有品位,读书使人内心更加宁静,读书使职业更有智慧。

老师是文化的传承与引领者,读书不仅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职业的要求。一位老师只要愿意与书为伴,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就能寻觅到心中的清风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质的生活姿态

让每一点感动在心中融化,让每一点感触在心中发芽,并将思考记录笔端。陈震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为我们带给了工作与生活姿态的良好范本。

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温暖的教育者!白下进校俞洋

篇28: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预知环节安排,幼儿不再盲从》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所以我们各班级在每个活动前后的环节衔接很乱,幼儿常常在班内追跑打闹,教师要一刻也不能闲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体的喝水,集体的上厕,幼儿完全失去了自主,没有自主的空间。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这样一来,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看、可以说、可以玩,多了许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两节活动课间的环节就显得顺畅多了。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如上阅读活动,就放一张书的图片和一张小椅子的图片,幼儿一看就知道老师需要他们搬椅子到上阅读的地方上课。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做到让幼儿预知下面的活动,了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让幼儿从小学会有计划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时间,形成有序做事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帮助。

篇29: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同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希望他们安静。可是这种“约束” 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应该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正确看待幼儿之间的争吵,有利于孩子心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提高。在幼儿园里,争吵、告小状,是一种常见现象,有时为一把小椅子,甚至一点儿小纸片儿也会争起来,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常常是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教师这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教师应该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争吵或闹纠纷,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我将孩子带到放有轮胎的教学楼顶玩滚轮胎。轮胎只有十一个,孩子却是几十。这时许多行动慢一点的孩子空着手跑过来找我说:“琨琨、星星有轮胎都不让我玩”,我笑着说:“是吗?想个好办法也能玩到的,去想想办法吧!”有的孩子听我这么一说,就跑去从别人手上夺,力量强的仍能玩着,弱一点的便被夺走了。这时不断有“老师,某某抢我的轮胎”的叫声,琨琨也跑过来大声叫着:“老师,雨桐把我的轮胎抢去了!” 雨桐小小的个子,敢夺琨琨的?我正在疑惑,雨桐也不示弱,说:“他玩好了,都流汗了。” 琨琨不服气地说:“我没玩好,还要玩!” 雨桐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有孩子喊“老师,有人打架了”其实,从我对他们说“想个好办法”

时我就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只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有意让他们自己去玩到轮胎。当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的。我心平气和地问:“雨桐,你为什么抢琨琨的玩具?” 雨桐见我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琨琨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接着我又用商量的口气对雨桐说:“雨桐,琨琨和你一起玩好不?” 这时雨桐想将轮胎送给老师,老师接过轮胎做了个向他们方向滚的动作,俩孩子“咯咯”笑着追轮胎去了。

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也难以区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挤、碰、踩等词语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了事实。如上例中,雨桐和琨琨本来只是争吵,可一幼儿却向老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二)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前天中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午饭。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叫声。原来,健健将水刷到了小岚的颈膊里,把衣服给弄湿了一片。只听小岚说“我给老师说,你把我的衣服弄湿了。”健健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又不是故意的。”小岚边哭边说:“你看见了,是边笑边弄的!”这时,潋潋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小岚擦眼泪边说:“小岚别哭了,健健不是故意将你的衣服弄湿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饭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这时,我找了一条干毛巾,悄悄交给健健,让他主动给小岚道歉并把干毛巾垫在小岚的湿衣领里。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认真观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了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一天早锻炼罢回活动室,孩子们都去拿小椅子准备吃早餐。贝贝突然为自己做有记号的椅子和杨军争吵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椅子,这个是我的。给我!” 杨军理直气壮地说:“又不是你从家了拿来的,我先拿到的,就不给!”贝贝央求说:“是我爷爷给我刻的记号,你看。” 杨军将信将疑地看椅背上刻有“贝”的小椅子,然后还是不大情愿的说:“好吧,还是还给你。”贝贝大概见杨军没坚持不给,就说:“现在你先坐,吃罢饭了你还我哦?”杨军态度坚决地说:“不,给你。”贝贝也便语气温和地说:“我俩就坐一块吃好吗?”于是,两个小朋友笑笑,一块去取饭了。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是幼儿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表现。孩子对自己心爱的东西是很感兴趣的。一把小椅子应该由谁坐,在孩子心目中是有一定道德标准的,这种标准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也正是在这种争吵甚至打闹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有了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掌握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之间始终和平相处,没有矛盾冲突,反而缺少了这种机会。所以,成人常常

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利益冲突而长久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追求是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为了这种利益,孩子可以马上发生冲突,也可以马上和好。

如今的幼儿,很少有与人交往的机会,缺乏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孩子进了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交往经验的缺乏,必然会产生人际冲突,于是其行为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表现为懦弱胆小,二是表现为有攻击性行为。因而,幼儿间的争吵现象不时发生。作为教师,应当通过这种现象细心地分析幼儿心理,了解发生争吵和纠纷的原因,正确评判幼儿的行为,注意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尽可能地掌握与伙伴友好相处的方法,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四) 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那天,幼儿在室内自由活动时,我将新换的插塑玩具发给孩子们拼插,孩子们兴奋极了,“哗”一大箱玩具像切西瓜似的被孩子们瓜分了。一会儿满怀成就感的叫声此起彼伏,有说“老师,您看我插的魔方”、“老师,您看我做的金箍棒”??这时,正在插汽车的森森对牛牛说:“牛牛,把你那个车轮借给我用一下好吗?”牛牛本来正忙着摆房子,但见森森插的汽车很新鲜,忙说:“我也要做汽车。”森森见牛牛的轮子没有用,也没给的意思就伸手去拿了一个,突然牛牛叫起来:“我喊老师,森森抢我的车轮子了!”森森说:“你放着不用,我的汽车三个轮,用一下不行吗?”边说边生气的'将轮子摔向牛牛。牛牛看见森森生气的样子,就说:“我俩一起做汽车行不?”说着,就将自己的玩具一下全推到森森面前。两人一起拼起汽车来。

事实上,幼儿之间有时生生小气儿,撅撅小嘴儿反到能缓和缓和矛盾。很多时候都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需要幼儿在与同伴争吵、闹纠纷的矛盾中经受教育和锻炼,从而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谦让。

我觉得在幼儿园里,争吵、闹纠纷,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作为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辩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二、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三、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可能得到培养

四、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批语。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读书笔记——《活动设计是幼儿园教师的看家本领》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希望和重托。在实践与反思中,我觉得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必须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育活动设计应适应幼儿水平,对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内容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序为基础,注重幼儿的学习准备。幼儿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幼儿内部矛盾的产生并解决,促进幼儿尽早尽

下载幼儿园读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这两天刚读完一本书,书名《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作者:卢志丹。坦白的讲,这本书买了好久一直没看,前两天幼儿园说要写读后感。所有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这两天把......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篇1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成长需要慢节奏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读这本书,看一眼题目我就喜欢上了,因为这和我最近悟得的道理是相同的,再看了序,觉得有许多想法不谋而合的,一路读来亲切而感动,所以迫不......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老师读书心得 1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一书中针对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众多案例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只......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篇1无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对《儿童行为管理》一书的介绍也或许是因为我园正在做的一个课题与孩子的行为有关,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网上买了这本......

    幼儿园亲子读书心得★

    亲子阅读心得体会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关键。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培养亲子关系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家长和孩子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提高他们的......

    幼儿园教育读书心得

    幼儿园教育读书心得1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

    2015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2015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 第1篇: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只有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