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德为民、立德为人心得体会
“立德为民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多少的排名、不是大楼和设备。
十八大这一要求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将“立德”摆在第一位,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的劳动,它对学生的为人、处事、学习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熏陶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能用广博的学识、优秀的教学方法,授业解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还要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传道,影响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不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而且我们不能将德育仅仅看成是几门课程,更不能将德育仅仅当作是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要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贯穿到全部的教育环节之中。
我们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真正将立德为民,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从事教育职业的根本任务。不只有上课才是育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我们认真负责就是教学生认真负责,我们敷衍马虎就是教学生敷衍马虎;我们热情就是教学生热情,我们冷漠就是教学生冷漠;我们公正就是教学生公正,我们偏私就是教学生偏私。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的镜子。所以,为师者,我们要谨言慎行。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的面前有四十多台“摄像机”,你的言行毫无遗漏地都被摄入其中。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他们的视野里,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注意塑造好自己的形象,用美的语言、行为和心灵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只有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才能使受教育者“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
“德”不是说教的,是身教为主。“立德树人”要以启发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德育的落实不只是落到教材里、课堂上和活动中,更要落实到人心里。“树人”即人的成才,关键在内因。没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树人”只能是隔靴搔痒。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焕发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立教为民,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立德树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第二篇:修身立德 勤廉为民
修身立德 勤廉为民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结构都发生着重大变化。习总书记说,当前我们党内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可见,加强党员干部勤廉教育的重要性。
勤廉,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业精于勤荒于嬉”,而廉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由个人的修养发展到对官员的道德要求,进而到今天早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一种社会的价值追求。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形成的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道德准则。
勤廉,是社会的发展取向。纵观中外历史及现状,一个勤政廉洁的政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腐败现象的频繁发生将会导致一个社会承受沉重的政治代价和经济代价。只有稳定了,才会有发展,而勤政廉洁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筹码。
勤廉,是为官的根本。坊间流传一句戏言“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这句话说得就是机关内某些慵懒散的现象。同时腐败现象频繁发生,使人民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所以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观点才能有出路,腐败、懒政只会害人害己,只有勤政廉洁才是一条正确的路。勤廉作为一种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始终在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引领着大众向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可是,仍有少数的人崇尚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一昧地追求个人利益,放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铤而走险,作出一些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安全、人民的利益的事,为人民所深恶痛绝。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政府虽用了各种的办法、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严厉打击这样的行为,但是仍是有人要铤而走险,去触及这条“高压线”,最终不但自己前程尽毁,而且还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从源头上杜绝这样的一种行为便凸显得尤为重要。
《礼记》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说,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推崇的信条,几千年来,被无数的知识分子视为最高理想。为政以修身起,修身重在立德。可见修身立德,方能勤廉为民。
修身,就是要自觉做到慎始、慎独、慎微。“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在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当下,作为年轻的共产党员,要做好造梦和筑梦的好文章,有了追逐的梦想,人生奋斗才有希望,才会不断演绎出彩人生。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慎独”不仅是个人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更是一种情操、修养、自律和坦荡。“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信仰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才能在任何时候立于不败之地。慎微,意思是要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理细小的事情。“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我们不仅要正确识小,而且要管得住小,更要善小而为之。我们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勇于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哪怕是最细小的部分。正如古人所讲:“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因此,只有在日常小事上坚守住心灵的“防护堤”,才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才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一个人只有敬畏纪法,才能慎初,慎独,慎微。每一个党员干部,在党纪国法面前,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心怀敬畏,才能慎始敬终;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我们党员干部要真正树立正确心态,永葆人生本色,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只有勤奋学习、自觉实践、修身立德、勤政为民才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径。
第三篇: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白云区穗丰小学谢文星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矢志不渝铸师魂。
自任教以来 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实事求是,公正严明,在学生中威信很高。我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从每一名学生抓起,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环境,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学会做人,努力成人,振作精神,奋发进取。
2.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我们这的杜顺老师,他不幸患上了脊髓空洞症,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提升教师魅力。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其次,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4、学会宽容,敬业爱生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力量源泉。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
第四篇: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
学习《自治区党委教育教师工作会议》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6月8日,我校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了《张春贤书记在自治区党委教育教师工作会议上的重要的讲话》,传达了自治区党委教育教师会议精神,通过学习我感触极深。
张春贤书记强调了,未来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要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重点,要求广大教师要做立德树人的好老师。这为广大教师确立了标杆,也为新疆的教育事业明确了方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传道是我们的基本职责。我们就是各族学生的引路人,在学习生活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他们做人,为他们指引人生方向。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业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加强理念信念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新疆这个特殊的民族区域,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理念尤为重要。要教育学生确立“五个认同”;要坚决抵制“双泛”思想,做好“去极端化”工作;要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要积极主动向家人、朋友、学生宣传宗教极端思想的严重危害,亮明观点、表明态度,自觉承担起反分裂反渗透的职责任务;要大力促进民族团结,为学生树立榜样、为社会树立标杆,以一个个“微行动”教育感染学生、带动影响身边的人,带头开展民汉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家长之间交朋友结对子活动,走动互动、融洽感情。
始终抓好养成教育。培养现代新疆人,要大力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和秩序意识,引导他们从点滴平常事做起,养成重修养、明礼仪、讲文明、守规则的良好习惯。要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引导青少年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远离极端;要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引领青少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互相欣赏。
德育工作是教师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应在全社会为德育工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要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让全社会都来为德育教育作出贡献;同时,我们的德育工作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应学生思想变化新特点,要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多做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工作,还要注重将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给予青少年良好的教育,就是为创造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身体力行,践行“四有”教师的标准,感染学生。
第五篇: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心得体会
木老元中心学校
段金德
2013年4月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响应上级“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学习号召,我认真地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其他的师德师风相关材料。虽说这样的学习年年都有,但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认识。通过学习,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肩负的职责与义务之沉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只为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了10年的今天,我们的身份应该由以前“教员”的单一角色转化为多重角色。课堂上,我们是“师”;课间时,我们是“友”;是帮他们排忧解难的父母,是打开科技之门的钥匙,是生成的教材,是„„
教师的多重身份,对教师的品德修养、职业修养、知识结构、业务水平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使“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规范变得尤为沉重,我们不仅得换角度思考,还得刷新固囿的陈陋眼光。
在边学习边反思中,我清楚地意识到,当好当前形势下的新型教师,随遇而安的态度不行,固步自封的态度不行,安分守己的态度也不行,光说不练的态度更不行。我们得顺应潮流,得紧随形势,得更新自我,得探索创新。
“探索创新”是此次学习中对我触动最深的一种感受。教材的更新需要我们探索创新,课堂角色的转换需要我们探索创新,信息技术的高端化需要我们探索创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运用需要我们探索创新,我们激励学生探索创新自己得先探索创新„„但是如何创新这还是一个有商榷须争议的科研话题。
教师也是科研工作者,通过此次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的科研工作更需要创新精神。
首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新。科学的理论始终是前进的航标,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思路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班级管理、常规检查等日常工作,都会给提供我们发现的契机,我们要善于利用创新空间,大胆设想,勇于探索,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再次,在调查基础上创新。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工作部署同我们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调研,发现经验,发现典型,发现问题,寻找科学的措施和对策。
当然,探索创新对人的素质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我们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意识和精神来源于我们队事业的热情和忠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也向我们的能力和本领发起挑战。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定具备非凡的毅力和恒心,哪怕前路坎坷,哪怕荆棘挡道,依然不改艰辛前行的步伐。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