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提升党性修养
加强政德教育
走好人生之路
——政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所谓政德,也称官德,指的是官员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政治操守,是从政者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准则,是官员的从政之基,为官之本。具体表现在忠诚、坚定、正派的政治品德;为民、务实、清廉的职业道德;文明、诚信、仁爱的社会公德;感恩、重孝、和善的家庭美德。政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是从政者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准则。概念虽抽象,但是可以从具体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需要大力加强政德建设。通过学习周恩义、田守成和方程同志的先进事迹,联系到自身,简要总结了几点体会:
一、树正气、讲团结,不断加强干部自身修养 政德教育,就是要在践德为民中不断加强干部自身修养进而提高政德水准。提高政德水准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的执行,在生活中约束自己,在工作中规范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从政为民水平。首先应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公仆意识,想人民之所 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政德,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过程中弘扬政德。
现代人追求的是更高的生活质量,就要求我们要具备更高的政德水平来适应。只有民心所向,和谐社会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树正气、讲团结,不断加强干部自身修养”才不会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作为基层干部,深知责任重大,也更加清楚的知道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性。道德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而好的政德是我们基层工作人员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没有好的政德,失掉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前途。
二、转作风、求实效,永远牢记“三公三心” 政德教育,就是要在工作中牢记“三公”、“三心”。当前社会,诱惑无处不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随时都有可能被“糖衣炮弹”命中,发生在身边的例子很多。怎样在社会大潮中保持共产党员本色,防止演变蜕化成遭人唾弃的社会蛀虫,在周恩义、田守成和方程身上我们能够找到答案。在实际工作中,还必须要做到“三公”、“三心”。“三公”,即 “公开,公平,公正”。公开才能公正,公正才能公平。坚持“三公”,不但能减少很多不 必要的麻烦,而且还能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巩固群众基础。“ 三心”,即党心,民心,良心。党心是工作的政治方向,民心是工作的本质要求,良心是工作的自我追求。
加强政德建设是求效率、敢担责的重要体现。在当前形势下,应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和准则,避免推委拖延、置身事外等不作为错误做法。在错综复杂的党务政务工作中,快捷而果断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县区的领导干部,应当在“心底无私天下宽”的前提下,敢于决策、敢于负责,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重勤廉、做表率,始终坚持操守自律 政德教育,就是要始终坚持操守自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规矩,扛得住诱惑,分清良莠谨慎交友。切实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管住自己的手、腿、嘴。特别是无人监督的时候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能降低做官做人的标准,否则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能否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看党员干部是否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工作中不断强化公仆意识。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识大体、顾大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为个人或小团体谋求私利,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政德建设对于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因此必须长抓不懈。努力向榜样看齐,向他们学习,时刻牢记周恩义那句朴实的话“到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忘了自己是共产党员,要忠诚党的事业,为党和人民奋斗一辈子。”
第二篇:政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政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换届之际说政德之一》的文章。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了该文章,让我这身在机关的公务员,读后能敦促自己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深受启发和教育。下面我就《换届之际说政德》谈点学习后的浮浅认识和感受。
中国的品格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即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强调自己品德的提升是根本,要通过“尽已之心”而“尽人之心,尽物之性”,最终到达天人合一,使人自身和各种关系都得以和谐发展,要有历史担当。其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提升自己的修养,塑造个人品德的风骨,也是做人、做事、做官的根本。
一、尽心政事 忠心事国
忠诚是一种品性,一种节操,更是一种信仰。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信仰,才有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执着,才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铿锵,当前少数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渎职犯罪的案件频发,深深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党的执政之基、立国之本。究其犯罪的思想根源,都是理想信念的丧失导致道德的沦丧。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一是要讲党性,对党忠诚。要时刻把党性要求铭记心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能够看得清、站得住,目不旁视,耳不旁听,心无旁鹜,自觉排除权色名利的诱惑、得失成败的计较,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去谋事、做事、成事。
二是要尽心政事,对国家要忠诚。领导干部必须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情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为干事业肯付出,在做事业上善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挥个人及干群的才智能力,用忠诚之精神和力量带领自己团队去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造福一方社会。
三是要忠诚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基石和根本,没有人民,国家无法存在,我们所有的工作也就没有了意义,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必须用于为民谋利,要以“孺子牛”的态度中心当公仆,尽心办实事,切实履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
四是要忠诚于自己。忠诚需要在各种考验中锤炼,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与自我私欲的抗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必须经得起名利、地位、金钱、美色以及各种政治的考验,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形象和荣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欲、慎微、慎初、慎独,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二、厚德宽仁 凝聚人心
曾国藩尝问幕僚,如何评价彭玉麟、李鸿章和他的待人之道。幕僚语:“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帅仁德,人不忍欺”。不敢欺,不能欺及不忍欺,哪个更高明呢?当然是最后者,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尽已之心以得人之心的境界。什么叫仁?二人和谐相处,就是仁。如何和谐?只在于公正无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而已。领导干部的仁厚宽容,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基础。体现在本职工作,主要表现在:
一是作风民主、公道正派。一把手在为人处事中,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心底坦荡,襟怀豁达,努力以仁厚济众的人格力量去带班子。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充分协商,要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自己意见,重大事项集体审议决定,特别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深入分析,最终形成科学决策。
二是严于律已,为人表率。一把的言行举止必然会潜移默化地给班子成员以及全体同志以示范和影响,起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因此,更要模范地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和人格力量感染和带动大家。
三是身先士卒,关爱下属。当一个将军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出现在战场上时,它的士兵必然士气如雷、万众一心地去冲锋陷阵。领导干部不仅是指挥员,更应该是战斗员,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用行动去引导自已的队伍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还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与下属常交流、多谈心,了解他们的近忧远虑,诚心诚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以人性化的管理和谐干群关系,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关注民生 亲民爱民
“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总是充满悲天悯人的社会良知,心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虑,秉持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百姓情怀,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然后兴利除弊、造福于民。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一是要深怀爱民之心。将人民群众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处处想着群众,时时为了群众。“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看其疾苦”,只有凭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对人民群众的疾苦察之秋毫。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才能有的放矢的把握各项工作的重点。胡锦涛总书记讲:“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群众有什么样的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这是我们谋划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才能让我们真正承担起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任。
二是要善谋为民之策。要从司法行政工作实践中提炼课题,有理论研究成果推进实际工作,不断提高理论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研究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立足司法行政工作法律保障、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职能,找准司法行政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研究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探索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化解、预防矛盾纠纷和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新举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研究司法行政工作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领域、途径方法和工作机制。
三是要多办利民之事。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改善民生、服务民生,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创新服务方式入手,不断完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拓展人民调解的工作领域,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就地就近就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标本兼治的特点和优势,切实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利益纠纷。努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把法律援助当成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切实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便民网络,设立绿色通道,伸张正义,扶弱济贫,为弱势群众撑起一片蓝天,切实保护好困难群众和农民工合法权益。
古人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忠诚、仁厚、爱民”只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三种基本品格。为官之德,贵在修身,作为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为社会表率,必能如磁石号角般对社会风气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率良好风气之先、垂高尚道德之范。
“修德”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过程。如何常修为官之德,关键是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要始终恪守“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准则,不能满足于一般的修身养性,而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实践党的宗旨和推动党的事业的高度,以高尚的品格、突出的业绩、无私的情怀实施有效的领导,才能塑造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无愧于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
第三篇:政德教育学习心得
政德教育学习心得
政德,就是一个人的政治品德,也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德,为官之德。
做为一名领导干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没有高尚的品德意识,没有党纪国法的自我约束,工作生活难免出现偏差,由此也许会被历史发展的洪流所淹没,或身败名裂。
做为一名领导干部,恪守政德尤为重要,可以说政德是从政之基,为官之本,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有牢固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高尚的政治品德,崇高的思想品质,廉洁的工作作风,爱民的思想境界,牢记宗旨,做一名践行誓言的人民教师。
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坚定政治立场。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明得失;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照镜子可以整理我们的衣帽穿戴;以历史做镜子来参考,我们可以知道历朝历代的成败的原因;以别人做镜子来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以法律做镜子来衡量,我们可以懂得执法的公正与否。这就要求我们多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弥补不足,使自己衣冠整齐,规矩行事;明白历史的成功衰败之所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对比自己,克服不足,发扬长处;向先进人物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做为一名党员,如果没有党性和原则,那就是“盲
人骑瞎马”,不会走上正途,就会迷失方向,坚守党性原则,就是坚定政治立场,这是从政的要求,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做好工作的要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的。坚定政治立场,就是时刻与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时刻与学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时刻听从党召唤,时刻为准备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坚定信仰,就是要忠诚于党。“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是党章对全体党员的要求,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必须严格按着这一要求去做。忠于党,就是要坚决拥护党的纲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决议和决定,绝不搞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一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坚守忠诚,就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孔繁森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怎样才是忠诚与人民,怎样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者自己的那句名言:“一个人最高的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在他《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中说到:“我是一党员,更应献致诚。”
通过政德教育,观看教育局统一下发的警示教育片,反面的事例让人惊诧,让人警醒。又联想到我市教育系统几位十分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锒铛入狱的事情,感慨甚多。丧失理想信念,容易毁灭一生。只有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不迷失方向,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
脑。
警示教育片让我们了解了一些不认识的官员,他们的结局令我们痛心疾首,他们后悔又有何用?他们违法犯罪的案件,就是警醒、提醒我们所有党员干部警钟长鸣。
通过政德学习我知道,我们要做到小时“糊涂”,大事不能糊涂。小事糊涂就是对那些只涉及个人利害得失、不关涉原则大道的问题,不在意,不计较。因为一个在个人得失面前,斤斤计较不吃亏的人,是难以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保持清醒头脑的。领导干部在个人恩怨、个人得失面前,就应该糊涂一些,别去斤斤计较,而在涉及党和国家、人民和民族利益的事情面前,就要看清要害,坚持原则,是非清楚,毫不含糊,处理有准则。只有在大事上清醒的人,才能谋大局、当大任、托大事。
作为党员干部而言,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做到事情无非有三项内容: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三是做官。做人要修身,做事需要方法,做官需要境界。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政德教育学习心得
单 位:本溪市第九中学 姓 名:陈 军
第四篇:政德教育
加强政德修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政德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局于8月31日召开政德教育座谈会和政德教育专题报告会,全局领导干部15人全部出席,围绕“加强政德修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大家纷纷畅谈了自身对政德二字的深刻认识,并就如何搞好安监工作献言献策。座谈会气氛热烈,在领导干部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会议由局长陈雨学同志主持,并发表了讲话。
陈雨学同志指出,开展政德教育,要认真学习贯彻相关文件精神,突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主题,以加强为民、务实、清廉教育为重点,坚持读书学习、正面教育为主,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政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要提高政德修养,重点要学习党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学习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全国的先进典型,特别要学习好田守诚、周恩义等重大典型,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要按
照加强政德建设的要求,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制度规定,认真总结经验。要把政德教育与换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严肃换届纪律,创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与以“治浮、治庸、治散、治奢”为重点的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机关作风;与安监工作结合起来,以政德教育的丰硕成果和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五篇:政德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了解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就让我们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鉴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在第二章中,要求我们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领悟人生真滴,创造人生价值”。这是在第三章学到的,在大学生时期,系统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结合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的人生更有意义”等问题,明辨是非、善恶、臭美的界限,对于同学们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至关重要。
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誉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维护一定的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自古以来,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道德和法律是基本的手段。公共生活领域扩大,公共秩序就越复杂,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就越突出。在公共生活中知荣明耻,自觉履行道德和法律义务,是锻炼人的思想品德,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
大学生除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生活过中的法律外,还需要认真学习职业道德和执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正确认识和对待爱情,了解、掌握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的基本要求,为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在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的过程中,不仅要从一般原理角度领会我过社会主义法律精神,而且要了解我过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并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这对于同学们增强法制观念,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促进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像我们这样的青年一代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要开拓视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打下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功底;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修养、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就要脚踏实地、善于创造、甘于贡献,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李梓恒 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