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爱国情怀

时间:2019-05-12 15:0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匠精神 爱国情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匠精神 爱国情怀》。

第一篇:工匠精神 爱国情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怀祖国 精益求精 用匠心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什么是工匠精神?它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说到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享誉世界的景德镇瓷器,从华丽秀美的丝绸刺绣,到精雕细刻的篆刻剪纸,无一不浸透着中国古代匠人们的汗水与心血,那些传世的经典与杰作无不闪烁着他们智慧的光芒。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辉煌史。

今天在习总书记共筑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指引下,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正向着一个制造强国不断迈进,在整个世界惊叹于“天眼”探空、“嫦娥”探月、“蛟龙”探海的同时,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中国企业也在其领域内位于世界前沿。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仅说明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科学革命”,同样也是现代中国人专注卓越品质、追求极致工匠精神的体现。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到了,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对根植于我国劳动者中的“工匠精神”,给以忠实记录和颂扬。就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以工匠的名义,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正是他们这些普通又不普通的劳动者,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成为大国崛起的动力和脊梁,为祖国的腾飞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座丰碑和榜样!

以“工匠精神”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道理也便明了了。比如,同样从事一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得心应手,风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许就是对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应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用心的应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在生活当中,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捷径了,承担职责,把自己当下的做好,捷径可能就来了。一百年前,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百年后,我们用工匠精神托起国之希望!作为一名中职学子,胸怀祖国,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斗!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科学精神,爱国情怀

科学精神,爱国情怀

—— 观《钱学森》有感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科学的旗帜,是爱国的典范。”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正直“十八大“召开之际,为学习和发扬钱学森精神,学校组织党团员教师观看电影《钱学森》。今天下午,我也有幸观看了这部爱国电影。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如同走进了钱学森的一生。钱学森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真挚的爱国情怀让我感动。

影片再现了钱学森参与领导中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感人事迹,着重表现了钱老勇于创新和不断开拓的精神,生动反映了钱学森志在祖国、心系人民的爱国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正是钱学森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使他攀登到科学的高峰。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的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科学前沿的开拓者”,是“人民科学家的典范”。

影片中,钱学森近乎白手起家组织建立航空工业,大漠深处的两弹一星工程,都让我心中受到震撼。尤其是他面对听不懂他讲课的中国技术人员(尤其是张工农等),脸上显出的表情是何等失望。不过,他并没有像对外国学生那样,高傲地不予理睬,而是打起精神,重新再讲一遍。由此我联想到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的表现:比如面对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时,我先是努力再努力地劝学,帮助,然后为自己找个借口——我尽力了,就是无力、无奈地放弃;再比如,遇到一点事情没有静心去想想怎么解决就怨天尤人……我们并没有象钱学森那样坚持下去,直到成功。我想,其实我们应该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哪怕只是一点。我们的努力工作可以为学校做点推动改善的事情,这也算是对给我们提供衣食的这片土地的一种回报吧。如果这样做了,也能够在夜深人静时对自己说:我尽力了,问心无愧了。我们要学习钱学森那种“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精神。

在观看的过程中,大家都为钱老的科学精神、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所感动,特别是听到钱老98岁高龄时说的那番话,许多人眼眶湿润,我甚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钱老心系祖国的赤子之情和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辈认真学习。

从影片中,我也深深感到:正是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和关爱,使他能够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抱负,这是他成就辉煌人生的重要保障。

“这就是我种的苹果导!”钱学森看着导弹说出这句话的情景在我眼前一直抹之不去。此时,我的耳畔再次响起钱学森的话:“我们的航空工业缺少专业人才,但是不缺少为国家甘愿奉献的理想主义者。”我想我们的基层教育缺少的不是专业人才,而是甘愿为教育事业而奉献的理想主义者。如果我们有钱学森那样的情怀,其实我们可以做到。正如一位观众在钱学森图书馆的留言:“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改变国家的历史,当属钱学森;因一个人的精神和人格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当属钱学森!”钱学森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影片《钱学森》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影片让我深深感受到钱老一生赤忱忠贞的爱国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求真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它将极大鼓舞我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钱学森》有感

班级:口腔

姓名:年柱

时间: 2012-2

2012.12.10

第三篇:爱国情怀如何

爱国情怀如何“打开”(人民论坛)

——国庆之际话国家③

孟祥夫

《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29日 04 版)

国庆将至,天安门广场“祝福祖国”的大花篮,灿若朝霞。这里的升旗仪式,也将迎来一年一度最大的致意人群。而与飘扬在广场上空的国旗辉映的,则是大街小巷招展着、市民游客挥动着的五星红旗。10月1日,国庆佳节,人们表达着对祖国的归属感、自豪感,浓浓之情、拳拳之心,渲染热烈的爱国氛围。的确,对每个国民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更是再基本不过的责任。倡导爱国主义、表达爱国热情,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主旋律。不过,和平年代,却不是每个人都会面临“捐躯赴国难”的抉择,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直接报效祖国的机会。走出流血牺牲、生死考验的语境,该以怎样的方式“打开”国民的爱国情怀?

犹记南海仲裁案后,“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微博浏览上亿次、转发超300万,媒体上、朋友圈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坚定的民间立场与鲜明的国家态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我们处理相关问题赢得了主动。亿万国民爱国热情的理性释放、爱国观点的合理表达,正是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中国号”航船能破浪前行最深厚的底气、最有力的支撑。

也有一些人觉得,爱国主义“太宏大”,爱国教育“太沉重”,爱国行为“太遥远”,不太好把握。其实,公众的爱国精神,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也可以有不同方式来表达。有网友曾在海外旅行中经历这样一幕:海洋世界的鲸鱼表演开场前,主持人问,在座谁是现役或退役军人,请起立;有人站起来后,主持人说,这些人为我们的国家服务,请大家给他们鼓掌。这给我们启示:不一定要正襟危坐、凝神静气,哪怕是休闲娱乐、亲友欢聚之时,也未尝不能在轻松互动中,彰显国家意识,表达爱国之情。

对个人而言,表达爱国,可以更多一些行动能力。爱国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用来喊的,更不用说那些打着“爱国”的旗号,击穿依法、守法这一底线的行为了。正如有人所言,最好的爱国是做好自己。有一位了解德国的朋友说,出于历史原因,德国人对高谈爱国,会表现得很慎重。但他们平时严守法律、讲究规则、尊重契约——“很简单,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日耳曼人,并为之骄傲”。的确,爱国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在日常的点滴里。

对国家来说,体现爱国,可以更多一些载体支撑。在韩国,随处可见“身土不二”的标语。这本是韩国农协号召国民消费本国农产品的广告,却扩展到了更多商品上,在韩国国民思想中深深扎根。其实,无论是博物馆、国家公园,还是纪念碑、国家墓地,都是民众表达爱国之情的好去处。一部高水平的电影、一场用心编排的戏剧,也能点燃人们的爱国情怀,塑造爱国精神。而对于网络的“原住民”们,社交网站、手机软件,可能是“打开”爱国情怀更亲切、更贴近的方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更会爱得得体。相信,这浓郁的爱国心、爱国情,必将汇聚成磅礴的洪流,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中国力量”。

第四篇:爱国情怀

1.爱国名人

精忠报国(岳飞)

天地有正气(文天祥)

2.爱国诗词

春望(杜甫)

示儿(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过零丁洋(文天祥)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南乡子·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3.自我创作 4.爱国散文

5.爱国诗、句、名言摘抄

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亭,时年仅39岁。

天地有正气 文天祥也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那时候,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3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 后来,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多少年来,文天祥的救国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示儿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春望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的中国心

千年的选择-------爱国情怀

时间的蝼蚁默不作声,沿着年轮的轨迹不停地攀爬,串起每一个凄楚而惆怅的日子,焦灼地渴盼着时光能够倒流,让我穿越时光的隧道与先贤们相见。此时顿然感悟:是谁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是谁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夜阑人静,我知道只有缘着历史的绳索,穿越时空,让生命在岁月轮回中流传千年,就能寻到那些文化大家,就能识得他们心中亘古不变的选择——爱国情怀。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不知那易水的澎湃涛声是否还依稀可辨?正如他临行前的壮言。他英姿飒爽的背影伫立江畔已是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永恒的画面。他选择了要用秦王的鲜血来完成天下苍生的夙愿,他选择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在虎狼的强秦面前,他壮志未酬。可他有图穷匕现时的英勇,有倚柱而骂时的凛然。直到今天他的爱国情怀仍然永驻世人心间。他就是荆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不知那鹅湖畔是否还有他醉中挑灯看剑,梦中驰骋杀敌的身影。他愿披一身豪情冲向那被金人蹂躏的前线,前进中不料身后轰响的不是助威呐喊而是小人的诬陷。他忍受着屈辱与不满,选择了为国沉默的闲居,但他满腹依然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谏言。他的选择造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是他的选择将黑色的文字谱写成了一首首爱国的壮丽诗篇。直到今天,他的爱国豪情还让人为之赞叹。他就是辛弃疾。

篝火繁星,映射出他们光芒的人生。

岁月无痕,弹指一挥间。

在这穿越时空而永恒不变的选择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阑人静,苍穹深处,亦有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让人继承。

这份选择亘古不变。

第五篇: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工匠精神”一词随即红遍大江南北。

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是“中国制造”与外国制造的差距。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上,举例说中国至今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比如圆珠笔的“圆珠”目前仍需要进口。1895年圆珠笔就已经被发明了,高铁、大飞机都造得出来,圆珠笔珠竟然还不能自行生产!中国作为制笔大国,核心技术和材料却仍然高度依赖进口,要想从制笔大国向制笔强国转变,工匠精神就是关键所在!

什么是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制造。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样的?”有着非常翔实的介绍。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是好莱坞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她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让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欲罢不能,但发现店里只有6个座位。她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不扩张,后来朋友向她解释: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提炼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为何呼唤工匠精神?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之一。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却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

据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14174亿日元,即822亿人民币。世界各地区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前五名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台湾、韩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消费的总额还多1518亿日元(88亿人民币)。

但去年,中国的实体消费市场却很低迷。有报道指出,国人到日本爆买的产品其实是中国产的,如马桶,却丝毫未浇灭国人到日本扫货的热情。这映衬出某种尴尬:因为工匠精神的匮乏与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前,大家都图个廉价实用,只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但30年后的今天,“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创意、技术含金量、人文关怀、参与感。只可惜,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它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 培育工匠精神

显然,工匠精神是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泥淖中走出,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只是,转型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完成的。道理大家都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付诸实践?我们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持有工匠精神之人。有人说,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为何今日的中国制造只给人粗制滥造的印象?显然,工匠精神的有无,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兢兢业业的工人,你技术精湛、追求完美,每一件产品都耗费大量功夫打磨,可惜,你所在的企业、你的领导只用“合格与否”而不是“完美与否”来评判产品质量。因此,你的绩效是厂里最差的、你不被领导待见、你拿着最低的薪水,厂里的效益一差,你还可能第一个被下岗。此时,你还会恪守工匠精神吗? 再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企业家,你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要求员工每一件产品都要精益求精。可是,研发新技术要耗费大量资金,但你贷不到款;如果幸运一些,你研发的新技术成功了,新产品刚上架,市场上立即推出大量的仿冒产品;或者你的产品即便比其他同类品牌质量更好,但囿于中国制造业集体的低端形象,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再者,你一年下来辛苦奔波、费尽心力,但收益却还不如邻家的阿婆卖一套房子的收益更多„„这时,你还能守住初心吗?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其实,放大了看,工匠精神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的?我们对于工业生产恪守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国家工匠精神的匮乏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

应该看到,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

二 不断锤炼技术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一是要改革教育,让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让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有更大的分量,让实践教育贯穿我们的中小幼教育,固牢提高技术基础。二是强化对技术工匠的奖励机制,调动工匠人员参与创造的积极性,使其能更充分更安心的专研技术。三是要营造宽容失败、允许试错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要对勇于钻研者撑腰,探索建立创新失败补偿机制,破除在科技创新上存在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老观念。

下载工匠精神 爱国情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匠精神 爱国情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设备制造 张文哲 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

    工匠精神

    论“工匠精神”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新的时代弘扬和践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 无数的日夜,有那么一群人用平凡的故事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们的成功不是靠最前沿的知识科技,也不是改变了多少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只是靠几十年不忘初心的坚守,......

    工匠精神

    关于“工匠精神” 作文优秀首段展示:《弘扬“工匠精神”》 例一: 一个个精密的零件,一件件完美的工艺品,一个个死起回生的钟表,正是因为这些“工匠”们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

    工匠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工匠精神与集体个人发展”。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

    工匠精神(推荐)

    工匠精神 有人说:“匠人是不断重复地做某件事,而大师则是超越物质本身去思考研究。”可如果没有匠人的历练,何出大师。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节目一时火遍网络,人们纷......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

    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心中的工匠精神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