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
李瑛
我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第二篇:学习《教育心理学概论》心得体会
免费
分享
创新
学习《教育心理学概论》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学校统一组织的“三个一”读书活动中,我选择阅读的教育专著是郭德俊、雷雳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概论》。该书于1998年8月由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用十四章25万字的篇幅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个别差异、学习动机、学习心理、学生心理健康、老师心理等方面进行了引经据典的论述。通过认真阅读这本教育专著使我这个半路出家的教师对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间接地提高了我的教育业务素质。下面就我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概论》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首先我觉得《教育心理学概论》这本书所讲的知识是认识论而非方法论。全书引经据典的论述贯穿一个中心思想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要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
其次是《教育心理学概论》中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特别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运用。《教育心理学概论》中以“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个别差异”、“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校群体心理”、“学生心理健康”六章的篇幅阐述了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这样一个思想。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都是学生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而现实生活中有个别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个别教师在学校管理中高高在上不尊重爱护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这一客观事实,才能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完善学生品德、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教学目的。
其三是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自古以来人们将教师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圣人和智者的角色,但这一定位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代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样性。书中对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为教书育人、行政管理、心理导向、自我定向四大类角色。作为第一类教书育人角色的教师从品德和能力上必须能承担人类知识的传授者和言传身教的示范者这样的重任;第二类行政管理角色的教师必须做好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课堂纪律的管理;第三类心理导向角色的教师必须做好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和心理卫生工作者;第四类自我定向角色总体来说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对每一位教师的
免费
分享
创新
期望,为了回报社会这一期望教师在自我定向的角色中必须扮好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和学生家长的代理者。
作为一名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我而言,我觉得应定位为学生集体的领导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和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只有这样定位才能够关心尊重学生为学生服好务、才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才能够在成人学员的考试中坚持原则维护考试纪律保证考试的公正性,维护好学校的声誉。
资料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data/xdth/
第三篇: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衷凤英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过程中,收获很多,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反思。教育心理学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它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通过学习,能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懂得学习,并且能够成为自己的未来的设计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懂得这些理论之后,我们就需要把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行为,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学的灵感。
第四篇: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单位:
姓名:
继教编号:
近期进行的“十二五”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的学习中,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我通过学习,知道并理解了很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对书中的很多方面的案例有了与以往做法不同的认识与思考。现把我学习的心得与大家分享: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好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我们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自我意识与认知发展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健康的发展予以正确引导,而且又能够对班级管理工作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本课程分两部分学习。第一部分:系统的阐述了学生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知识与技能学习、学习策略、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从而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了更准确地定义定位。第二部分:学科的教与学。对不同学科的教学与学习起到指导作用。这两部分内容,让我开启了对学习的思考与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与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学习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的同时,我更体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发挥优势,使学到的宝贵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让前人的经验作为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时刻指引着我不偏离航道。但同时我也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反思,让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得到升华。
我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学与教以案例的形式做一下汇报: 初三2014中考二模数学分析
初三数学:关于昌平、海淀2014二模选择题第八题此类型题的分析。授课教师:李立功
题型: 2014昌平二模
8.如图1,已知点E、F、G、H是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AB=6,AD=8.动点M从点E出发,沿E→F→G→H→E匀速运动,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 点M到矩形的某一个顶点的距离为y, 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的这个顶点是
AEFDGy3O20xBHC
图1 图2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2014海淀二模
8.如图1,AB是半圆O的直径,正方形OPNM的对角线ON与AB垂直且相等,Q是OP的中点.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 A.点MB.点NC.点PD.点Q
题型背景分析:
1.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2.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知识技能要求:
(1)了解: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2)理解:能描述对象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4)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过程性要求:
(5)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感受。
(6)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7)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发展。
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务。
经验。
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这些要求从不同角度表明了数学考试要求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已知条件的数学描述语言和图形的几何语言之间的一致性。2.能够正确理解掌握函数中的变量关系。
3.通过函数变量之间的关系快速分析出运动中变量自身之间的增减性,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运动图像的一致性的分析。
教学方法:讨论法、设问法、本题所需知识复习法、分层教学法。教学过程: 1.出示题目:2014昌平二模(选择题)
8.如图1,已知点E、F、G、H是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AB=6,AD=8.动点M从点E出发,沿E→F→G→H→E匀速运动,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 点M到矩形的某一个顶点的距离为y, 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矩形的这个顶点是 AEFDGy3O20xBHC
图1 图2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2.让学生去观察分析:
目的:(1)让学生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判断
(2)教师以引导设问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复习了旧知,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理清解题切入点)3.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结论-----汇报成果 4.汇报解题思路
同学们各说各的理,都很有想法。同学们都认真思考、讨论、动脑筋。学习精神可加。但答案是唯一的
5.设问探究:理思路,探方法,形成经验
1)观察y关于x的图像的特点:图像分几段,各段图像有什么特点(有无对称、直线还是曲线)
2)同学们都会发现图像的第一部分就有一段抛物线对称。
3)同学们会自然而然的去寻找答案(正确率提高到90%)A.点A 4)同学们会在此时反思、比较方法之间的差距、捷径
5)剩下的没有答案的和分析错的同学就要给他们复习旧知识了(给会的同学出类似的题型让他们去体验学过的方法,形成经验)6.巩固练习: 2014海淀二模
8.如图1,AB是半圆O的直径,正方形OPNM的对角线ON与AB垂直且相等,Q是OP的中点.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表示y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 A.点MB.点NC.点PD.点Q
7汇报结论:同学们为自己是天才都兴奋的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正确的答案。D.点Q
自我分析:
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各科教学的灵魂,它研究各科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把模块化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加以系统化,提高到具有客观规律性的水平,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优途径。
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宽松、平等、合作的气氛。发挥年少不服输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们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学习目的。使时间和学生们学习的容量最大化。从而也发挥出学生们的创新、钻研精神。总之,通过对《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课上课外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进一步的的认识和顿悟。
第五篇:学习《教育心理学概论》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抓紧时间认真学习了《小学教育心理学概论》。我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