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后写篇观后感
1.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下午,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东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
首先来到陈列馆,在资料室里,同学们兴致高昂地观看了图片、资料,专心致志地聆听讲解,大家都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情怀。
纪念馆外,拾级而上,是优雅的烈士陵园风景区。也许风景秀丽,也许气候宜人,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完之后,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们是多么得高大。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太平生活。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们的精神,为祖国多做贡献。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同学们都从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坚定了同学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2.鲁馆长介绍,此次送展的4件文物都是山东独有的,是山东省博物馆最独特、最珍贵的文物,在全国来说也属于最好的。像其中的青铜亚丑钺,是1965年益都苏埠屯1号商墓出土的。这件青铜器长32.7厘米,宽34.5厘米,重4.6千克,正背口部两侧各有铭文“亚丑”二字,器身透雕人面纹,狰狞中透出威严。钺是古代的兵器或刑具,但是如此巨大的钺,就不是兵器或刑具了,是当时的权力与社会地位的象征,价值不言而喻。其他3件也都具有各自无法替代的特点,相信会赢得国内外观众的认可和喜欢。
记者昨天又连线正在展览现场忙着布展的山东省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蒋群,她告诉记者,因为这次“5000年文明瑰宝展”的展品按年代排列,而山东省博物馆的这4件文物制作年代较为久远,所以都被安放在整个展览最前面的部分,红陶兽形壶、八角星纹彩陶豆和蛋壳陶高柄杯基本都放置在前几个展柜,亚丑钺稍往后一点。从整个展览来看,在前面的位置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她说,由于有关人员还在紧张布展,现场有点乱,而且也不允许拍照,加上展厅内光线比较暗,就是拍出来效果也不会太好,所以无法按事先约定拍现场的照片,非常遗憾。另外,她说还见到了3尊青州博物馆送展的北齐石佛造像,一大两小,在展厅内很显眼。
蒋群介绍,山东省博送展的4件文物早在6月中旬就送到了首都博物馆,当时是省博物馆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一块押送过来的,她是其中一员。交接时双方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对文物进行了严格检查,尤其是对文物的完残情况等进行拍照、登记,签订授权委托书,双方认可后签字交接,后面的陈列工作由首都博物馆方面负责。蒋群还告诉记者,整个展览的第一件文物是金沙遗址博物馆收藏的中华文化遗产的标志——— 太阳神鸟金饰,摆放在最前面,十分醒目。另外,这个特殊大展将展出全国26个省市的55座博物馆倾囊献出的169件镇馆之宝。除了上面说到的文物外,像被誉为世界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徐州博物馆的金缕玉衣、南京博物院列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汉代错银牛形铜灯等,都是我国最高级别的文物。整体上说,这次展览确实集中了全国的文物精华,不仅能让观众大开眼界,就是文博界的人士也是难得有机会同时见到这么多“国宝”。
第二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篇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是想让我们知道以前的一些历史和以前的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出的贡献。
在这六个地方中,有几个地方的印象让我觉得非常深。首先就是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事大型集合演出的重要场所。从80年代初向游人开放以来,它更是成了广州主要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外人士最爱的参观游览胜地,所以中山纪念堂给我的印象很深。
另外我觉得越秀公园的镇海楼也是一个游览胜地。镇海楼位于越秀山小蟠龙上,又名“望海楼”,因为当时珠海河道很宽,所以将“望海江”改为“望海楼”,又因楼高五层,故又俗“五层楼”。1929年成为广州事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为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诚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科。镇海楼气宇非凡,古今曾以“镇海层楼”、“越秀远眺”和“越秀层楼”先后列为“羊城八景”之一。所以镇海楼的历史价值给我的印象也很深。
通过去参观这六个教育基地我才深深地认识到这些基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价值,让我收益匪浅。
篇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我在这个暑假去了雷锋的纪念馆,在那时我感动不已。
在雷锋纪念馆内。我了解了雷锋的生前事迹。从雷锋小时候家里的小木桶、镰刀等东西,我看到了一个穷苦孩子的童年。从雷锋的成长经历,使我了解到雷锋的思想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精神境界是怎样层层升华的。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雷锋做到了,这个在旧社会受尽欺凌的孩子,在新社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是党和人民给了他新生的机会,他也用自己的满腔赤诚来回报党和人民。或许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生来就没有经历任何大苦深仇,生活太过安逸,又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灵魂已被金钱的铜臭熏染的麻木,在现今的社会里,像雷锋那样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在雷锋纪念馆里有一则报道,是邓小平同志在一次纪念雷锋同志的会议上所讲的话,他说,在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妇女怀抱着孩子站在拥挤的乘客中间,孩子在哇哇大哭,旁边一位青年则安然地坐在座位上装睡。看到这一幕,公交车上的一位老人感慨地说:“雷锋叔叔不在了。”当看到这里时,我的心震动了。邓小平同志的这几句话无疑是在影射现代社会中人的道德滑坡现象。
雷锋纪念馆这样的地方,每一个人都应当多去几次。也许它不能立刻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升华,但至少每一次都是一次对灵魂的净化,都会使我们反思自己。
篇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年*月至*年*月东方中小学办学五年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恶劣环境下,乐清、台州中国共产党党组织陆续安排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地下党骨干力量进学校,使东方中小学逐步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实施“隐蔽精干”后开展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团结教育青少年的宣传阵地、培植革命有生力量的红色基地、抗日救亡活动的指挥中心、党领导民众争取民主反对迫害的战斗堡垒,从而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
当天下午我们又去了清港镇台山村的潘心元革命烈士墓,潘心元烈士是我党革命史上的一位先驱,是我党重要的党史人物,是我党早期从事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在我省牺牲的我党最高领导人。他曾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曾营救毛泽东同志遇难脱险。他曾担任过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前委常委、红三军代理政委、红四军政委、中央巡视员等要职。1930年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到浙南的温州、台州整顿红十三军组织,指导武装斗争。12月,他时任红十三军政委,从红二团驻地玉环苔山岛出发,乘船去温州途中,在九眼港被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四团水警队捕获,就地枪杀在芦浦分水山麓。其遗体被苔山渔民运回,葬于苔山旧寨城脚下。
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们是多么得高大。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是为玉环的自由与和平而战死的。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仅有的一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我们今天这样的太平生活。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们的精神,为祖国多做贡献。
第三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2015年4月16日我场组织了部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淮安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周恩来纪念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我参观后受益匪浅。
上午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淮阴的国家级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刚下车我就被烈士陵园铁门上的红色五角星和那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深深地震撼了。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八十二烈士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遥想烈士们当年的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来到烈士墓前边,抬头望着这八十二位壮士的陵墓,此时,我内心的震撼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那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它似乎把我带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又重现了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场面„„72年前3月18日,82位勇士为了挡住3000多日寇对淮海区党政机关突然袭击,进行了浴血奋战。勇士们在弹尽粮绝,敌人炮火不停轰击的情况下,上好刺刀,与敌人血战到底,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过大,82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想一想,有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和平!是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他们不怕牺牲,才建立了新中国,没有他们,中国哪会有今天的辉煌!和他们刀尖上舔血的生活相比,我们真的是幸福太多了。下午我们来到位于楚州的周恩来纪念馆,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主附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馆内每幢建筑的棱角、高度都有怀念周恩来的象征意义,整体令人感觉庄严肃穆。周总理的一生,没留下财产,没留下子女,他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他却又把什么都留下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全党楷模当之无愧。周总理虽然离去多年,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周总理的一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和周恩来纪念馆最深的感受。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陆志坚
2015年4月23日
第四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5月 16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东方中小学革命史纪念馆。东方中 小学革命史纪念馆是在 1939年 2月至 1944年 1月东方中小学办学五 年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恶劣环境下,乐清、台州中共党组织陆续安 排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地下党骨干力量进学校, 使东方中小学逐步发 展为中共党组织实施“隐蔽精干”后开展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团结 教育青少年的宣传阵地、培植革命有生力量的红色基地、抗日救亡活 动的指挥中心、党领导民众争取民主反对迫害的战斗堡垒, 从而演绎 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
当天下午我们又去了清港镇台山村的潘心元革命烈士墓, 潘心元 烈士是我党革命史上的一位先驱, 是我党重要的党史人物, 是我党早 期从事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也是在我省牺牲的我 党最高领导人。他曾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 曾营救毛泽 东同志遇难脱险。他曾担任过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前委 常委、红三军代理政委、红四军政委、中央巡视员等要职。1930年 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到浙南的温州、台州整顿红十三军组织, 指导武装 斗争。12月,他时任红十三军政委,从红二团驻地玉环苔山岛出发, 乘船去温州途中, 在九眼港被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四团水警队捕获, 就 地枪杀在芦浦分水山麓。其遗体被苔山渔民运回, 葬于苔山旧寨城脚 下。
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 , 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 命群众们是多么得高大。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不怕辛苦,不怕
困难,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是为 玉环的自由与和平而战死的。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我们付出了自 己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仅有的一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我 们今天这样的太平生活。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们的精神,为祖国多 做贡献。
第五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
5月16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东方中小学革命史纪念馆。东方中小学革命史纪念馆是在1939年2月至1944年1月东方中小学办学五年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恶劣环境下,乐清、台州中共党组织陆续安排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地下党骨干力量进学校,使东方中小学逐步发展为中共党组织实施“隐蔽精干”后开展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团结教育青少年的宣传阵地、培植革命有生力量的红色基地、抗日救亡活动的指挥中心、党领导民众争取民主反对迫害的战斗堡垒,从而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
当天下午我们又去了清港镇台山村的潘心元革命烈士墓,潘心元烈士是我党革命史上的一位先驱,是我党重要的党史人物,是我党早期从事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在我省牺牲的我党最高领导人。他曾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曾营救毛泽东同志遇难脱险。他曾担任过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前委常委、红三军代理政委、红四军政委、中央巡视员等要职。1930年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到浙南的温州、台州整顿红十三军组织,指导武装斗争。12月,他时任红十三军政委,从红二团驻地玉环苔山岛出发,乘船去温州途中,在九眼港被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四团水警队捕获,就地枪杀在芦浦分水山麓。其遗体被苔山渔民运回,葬于苔山旧寨城脚下。
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们是多么得高大。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不怕辛苦,不怕
困难,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是为玉环的自由与和平而战死的。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仅有的一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我们今天这样的太平生活。我们应该学习这些烈士们的精神,为祖国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