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

时间:2019-05-12 16:5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

第一篇: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

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

第一课时

师:你们看到我,对我有什么感觉?

生:似曾相似

师:你觉得你对我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吗?

生:我觉得您很慈祥。

师:你别惹我生气。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师:刚才可能向老师到班上向你们说了一些我做的错事,是吗?见到了现在有些失望了是吧?

生:没有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齐答):“支”。

师:向老师说你们猜了半天,但不知道是哪个“支”?

生(齐答):是。

师:举起写字的右手,跟着我写“一横,交叉一竖,然后底下又一次的‘又’。”

(生举右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知道了没有。

生(齐答):知道了

师:叫我一声:——

生(齐呼):支老师好

师:非常好,不但带上支老师,而且还带上一个好。有一次我讲课,我也是这样(用手书写支),他们就叫我“支——”。(生笑)

师:你们比他们强多了,是吧。上课害怕不害怕?

生(高声齐答):不害怕!

师:后面有那么多老师都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你们不害怕吗?

生(齐答):不害怕!

师:我可比不了你们,我还真有点害怕。可能你们面朝这边,看不见老师们,老师们的眼睛瞪得有多大,目露凶光,你们也看不见,可能瞪着我呢?我比你们害怕,听我说话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是吧?真的,真的有点害怕,心跳得挺厉害。你起来(一生站起)你代表大家拿手来摸摸我的心跳得厉害不?(让生摸自己右边)

生:老师,摸错了,应该摸这边(众笑)

师:这说明我怎么样了?

生:太害怕了。

师:太害怕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心在哪边跳,到处都在跳,不害怕,咱们就可以上课了,是吧,知道上什么课吗?

生(齐答):知道

师:一起说——

生(齐答):匆匆

师:这名挺怪是吧,(生点头)想不想看我写字?

生(齐答):想

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勿”字。

师:对不对?

生(齐答):不对

师:这个字念什么?

生(齐答):“wu”

师:请组词

生:这个字可以组“勿忘我”。

师:什么叫“勿忘我”?

生:就是不要忘记我,请不要忘记我。

师:那么你的意识“勿”就是“不要”的意思,是吗?对不对?

(生点头)

师:“勿”就是“不要”的意思,“勿忘我”就是“不要忘记我”是吗?

生(齐答):是

师:噢,好像你把我教懂了,还能组词吗?

师:你来

生:我觉得这个词还可以组“切勿”。

师:“切勿”“切不要”是吧?

生:对

师:“切勿”什么?

生:“切勿——忘记我”

(众笑)

师:“切勿忘我”就是千万不要忘记我,就冲你这个词,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你。(生笑)请坐

师:公共场合往往贴一条标语,上面画一个圈儿,有一支烟还冒着火儿,打了一斜杠,有四个字

生:“请勿抽烟”

师:好像不是“抽”字

生:吸烟

师:那么按“勿”当“不要”讲,就是请不要吸烟,但是有一些人就是要在公共场合吸烟,比方说我(生笑),我一早晨,你们没来的时候,我就在这抽了好几根烟,接受你的批评,但是有时憋不住了,还得抽。但是对小朋友我不抽烟。

师:写“匆匆”写成“勿”了怎么办,你说?

生:加一点

师:在哪儿加?

生:在中间,在两撇的中间。

师:两撇的中间加一点,对吗?看看书,对不对?

生:不对

师:改正(递粉笔学生,生上台改正)

师:对吗?

生(齐答):对。

师:好,我向她学习,再写一次。(写)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匆匆。

师:什么意思?先拿它组个词,再加俩字就是一个词,你说。

生:时间匆匆。

师:“时间匆匆”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师:你的意思“匆匆“就是很快。

生:对

师:有这个意思,你组词。

生:来去匆匆。

师:“来去匆匆”什么意思?

生:来的时候去的时候都是很急。

师:很急,很忙,很快,来去匆匆,对,还有词吗?你组。

生:“匆匆忙忙”

师:也是很忙,时间很紧迫,是吧!

生:非常急促。

师:“非常急促”,哎,出现了一个新词,什么词呀?

生(齐答):“急促”。

师:“急促”正好解释这个“匆”,你看,我没讲,你们讲了这么多,说明你们学习能力很强。知道谁写的吗?

生(齐答):知道

师:谁呀?

生(齐答):朱自清

(师板书作者名)

师(指作者名):认识他吗?

生(齐答):认识

师:哎呀,真不简单,比我强,我都不认识他,你怎么认识的?

生:通过课前的预习知道的?

师:他是个什么人?

生:他是我国现代的著名作家,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我知道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众笑)

师:书上要是不写,可见你也不认识他,是吗?好了,我告诉你们,朱自清确实是现代的著名作家,他写的最好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知道。

师:什么呀?《荷塘月色》,包括这篇《匆匆》,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种文章叫什么?

生(齐答):散文。

师:叫散文,知道什么叫散文吗?你讲。

生:没有写具体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师:一言以蔽之,都说完了,它讲不讲具体的故事呀?

生(齐答):不讲。

师:或者不以讲故事为主,主要在干什么呀?

生(齐答):抒情。

师:主要在抒情,有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有的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借这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你们对散文有了很好的了解。其实呀,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这里面有他对如烟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灿烂未来的向往,读起来很美。你们读过没有?

生(齐答):读过。

师:你们能读美吗?

生(信心十足):能!

师:你们各自读一读,读一次,你想用什么情感读,你先用什么情感读,好不好?(生说好)不要齐读,各读各的,我都能听见,读。

(生自由读文)

师:感觉怎么样?(生不答)有感觉吗?

生(齐答):有。

师:肯定有。但现在感觉可能还不深,不要着急,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哇,我似乎感觉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因为他是用心灵写下了这篇文章(转身走到黑板前),你们知道我要写什么字?

生(齐答):心灵。

师:对(板书‘心灵’),所以我们学习这样包含着作者整个内心世界的文章,也应该像作者那样,他用心灵来书写,我们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是不是?

生(齐答):是。

师:对。(板书用感受连接心灵)咱们听一遍,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咱们读老师给放一下,我刻了一段片子,大家听一听。(音乐起)把书扣起来,闭上眼睛,你去享受去。

(播放课文配乐录音)

师:好了,睁开眼,好不好哇!(生说好)想不想学一学?(生说想)

师:打开书,下面咱们再放一次,你跟着录音的声音轻轻地跟着读,跟着它学,想不想啊?

生(齐答):想!

师:(向场内听课的学生和老师)后面的同学也可以跟着轻轻地跟着读,轻轻地学,老师们也可以,咱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心灵。开始。

(配乐录音再次想起)

师:听了两遍,似乎我们的心情已经沉浸在作者所表述的心灵中,是不是?你们发现这段录音缺点什么没有?缺第二段,是吧?

生(齐答):是

师:不知怎么搞的,非常遗憾,缺了一段,我本想弃之不用,因为它是不完整的,但是我忽然想到,我面前有这么多聪明的你,能把这段缺憾补上吗?

生(齐答):能

师:谁来补一补?你先来。

生:“我不知道它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师(范读):“我不知道”这么读

(生重读这句后,往下读)

师:好不好哇?

生(齐答):好。

师:补的很好,接着来。(生继续读)

师(范读):“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再读这句话。(生重读这句后,往下读完第二段)

师:真好,真想再听一听,(指另一生)你再来一次。(生读)

师(范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大海里”还看得见看不见哪?(生摇头)

师:所以你也要读的看不见哪。

(再次范读这句,生再跟读)

师:好,大家一起读一遍,拿起书来,预备起)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呀?

生:通过字面理解,这个“涔涔”有一个词是“汗涔涔”,我就觉得应该是额头上流出了汗。

师:你很聪明!

生:“泪潸潸”呢,因为有一个“泪”字,我就觉得是作者在这篇散文时,不禁流下了泪。

师:对,你由“头涔涔”想起了一个词“汗涔涔”,你想到了可能是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但是不是大汗淋漓呀?

生(齐答):不是。

师:对,你又启发了我,我从“泪潸潸”上我又想起了一个成语,说“潸然泪下”,是不是眼泪横流啊?

生:不是。

师:是渗出了汗水,滴下了眼泪,是不是?

生:是。

师:读的很好,再练一次好吗?

生:好。

师:好,各练各的,读一遍,开始。

(生自由读后,停下)

师:就读第二段呀?我是说全篇再读一次,开始。

(生大声自由读文)

师:好,又练了一次,哪位同学有足够的自信,你认识你在班里是读书最好的吗?(生举手)这么多最好的,你们俩已经读过了,不请你们俩了。(指另一生)你读读,第一个男同学读,男同学读这篇文章比女同学难读。咱们听一听,先读一段。

(生读第一句)

师:加点感叹的语调(范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重读这句,师点头,生接着读)

师:聪明的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大年岁了吗?

生:应该是——人们说“三十而立,四十而年惑”我觉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应该就是四十左右。

师:你不够聪明。

(众笑)

师:哪一句话透露了他的年纪?

生(齐答):八千多日子

师:没想到吧?“八千多日子”,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天,二十年七千二百天,那就是不到二十二岁。(俯身向刚才那学生)没想到吧,你站起来,你知道谁比你读得还好一点点?

生:谁比我读的还好一点点?那个——

师:不要目中无人

(众笑)

生:我知道,毛语同学

师:谁呀,请站起来,好,你接着读。

(生读三、四自然段)

师(范读):“去的尽管去了。”(生重读后,往下读)

师:你再推荐一个比你还读的好一点的 生:王冲

师:好,读下面一段

(生读文)

师:一种感叹,大家把最后一句读一下,预备起。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师:哎呀,听了你们读,我也真想和你们一块读,让不让我读。

生答:让。

师:咱们一起读吧,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我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我再读下一句,你们再读一下句。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合作来完成,我向你们学习,你们促进我,好吗?(生说好)

(师生开始轮流读完全文)

师:好,这一段时间通过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感受,但是读散文绝对不能只有一些浅浅的感受,还要进一步运用我们的心灵,去做什么呀?(板书:用、倾听)用心灵去倾听,刚才只是我们把作者的文章读了,还浅!我们再好好读,你可以把握你感触最深的,你刚才感受比较深的那一段再好好用心灵去听,你能不能从文章中听到作者在悄悄地跟你在耳边低低地絮语,说了些什么呀?你们能听到吗?去听。到字里行间去听,听完了以后,把你听到什么了告诉我,好吗?(生说好)选择你感触最深的,开始倾听。

(生读自己感触深的句或段)

师:怎么样?谁听到什么啦?听到作者在你耳边悄悄地诉说着什么,没有人听到啊?(一位、二位„„多起来了)好了。你还没有发过言,你起来,大家注意,我不让他站起来告诉大家我听到什么了,我还请他在哪一段听到作者悄悄地跟你耳语,你就把哪一段读出来,通过你的语感告诉大家,大家听,看他听出什么来了,把你听出来的东西通过读表达出来,通过语感传达给大家,会不会?(生说会)大家听一听,看他听出什么来了?哪段感受深就读一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从他的读中知道他听到什么了?听出来没有?你先别坐(指读文生)(指旁边生)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我听出他感受到作者对时间非常珍惜,还说明时间来的快,去的也快。

师(对读文生):你是要对大家说这个吗?

生:是。

师:你从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哪一句听出来的?他当时是怎么读的使你听出来了?你学学他当时怎么读的?

生:我从第1句听出来的。(生读)

师:是不是这样?(生说是)谁还听出了话外之音?谁听出来了?知道作者跟他说什么啦?你听出什么来啦?

生:我听出作者虚度了许多时间。

师:你听出来作者跟他说虚度了好多时间,特别要突出的是“虚度的”,是这样吗?(生说是)什么叫“虚度”?

生:就是没有做任意有意义的事情,就这样把时间浪费了。

师:对,你哪几句听出来的?学学他当时怎么读的?

生:我从这句听出来的,读“于是,洗手的时候,„„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师:听出来没有。(生答听出来了)

师:啊,我也听出来了。不但听出作者说我的时间都白白过去了,而且我也听出来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是这个意思吗?

(生说是)

师:谁还听到作者跟你说什么了?那位同学,哪一段感受深就读哪段,大家还是听,他要读的给你感受特别深,给你语感特别强烈的那一句,你把它勾下来。好,开始。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听出来了?从他的语感中听出来了,有没有?

生:有这样一句话,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通过这句话我就认为这个同学可能会认为,作者在对他说,我的时间没有告诉我它要走了,它在不注意的时候,已经流去了,等到我知道时呢,我已经后悔莫及了。

师:已经来不及了,时间追不回来了,有这么一种感叹和无奈,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你再把他刚才读的那句读一通,感受一下。

生:像针尖上„„,也没有影子

师:对,他还特别强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呀!听不见,看不到,时间就过去了,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谁还想说说自己的倾听?嗯,你不是说切勿忘我吗?我马上就想起你来了。你开始读。

生:(读)去的尽管去了„„,从我身上跨过„„飞去了,睁开眼„„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说吧,谁听到了什么了?

生:从“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默默时„„过去”,我体会到了,作者认为随时随地时间都在流逝,作者认为时间过得十分快,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希望他在所有的时间中做出自己的一份事。

师:作者是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吗?还是催促自己抓住时间的尾巴,时间可能慢一点,是吧?时间可能慢一点吗?

生:不可能。

师:好,请坐。这回你再说作者跟你倾述的时候呀,可以不一整段一整段地读,你可以选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拿出你的全部精神来,就读那一句,如果让人听出来作者跟你说什么,那才是更高的本事。你来一句。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日子里,„„剩„„呢?”

师:作者跟她说些什么了呢?你说。

生:作者在这八千多日子里,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他觉得时间在身旁已经逝去了。

师:这里你说在她读的时候听出来了,你学学她。

生(读):“在逃去„„罢了。”

师:这是一种自责是吗?

生:是。

师: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是对自己的自责是这个意思吗?

师:好,谁再来一句,你来。

生(读):“我赤裸裸„„这一遭啊!”

师:这回你自己说,你听到什么了?看他读的是不是这个味道。

生:我听到作者自己说他非常地不珍惜时间,他自己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也将„„回去,师:从“都是这样啊,赤„„赤„„回去”,这里是让他光着身子来了,没穿衣服走了吗?这两个赤裸裸是什么意思?

生:这两个赤裸裸是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很深刻的东西,没有留下辉煌的成就。

师:对,是空着手而来,一事无成而去,哎呀,你们太棒了,好的,刚才都发表了这些意见了,我想听一听,谁听到了别人还没听到的话,跟别人听到的绝然不一样,谁听到了。(谁先举的手,读你听到的特殊的那个信号)

生:“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闪过了。”

师:他听到什么了?

生:从我掩面叹息,并且作者虚度过时光,但是还不知错,从后面“新来的„„闪过了”从叹息一词,我懂得了作者还在埋怨时光,埋怨自己。

师:你没听对,坐下。

师:谁认为自己听对了。(你说)

生:我认为作者对时间的过去也是无可奈何,当知道它过去时只有伤心了。

生:对吗?沾了一点边。

师:谁还听出来了,你来听。

生:我认识作者非常地后悔,他觉得他以前的20年里面虚度了光阴,非常地后悔。

师:是吗?啊,有位同学跟你的不同。

生:我认识他听出来的是以前他是在虚度时光发现了之后,还是继续十分地后悔,还是十分地后悔。

师:压根就没有觉醒是吗?嗯,你说。

生:他在后悔以前虚度时光的日子,但是呢,他却没有觉悟到,他现在也在虚度时光。

师:后悔以前,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觉悟,他们都说得对不对?

师:你认为有点道理,再听听他的,看他的有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她这一句话听到的是,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是这样过去了。

生:还有,时间是无情物,不管你怎样叹息,怎样埋怨,它不会停下来。

师:时间是无情物,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对不对。再回过头来说,时间又是有情物,它钟情于那喜欢他的人。对不对?

生:对。

师:还有谁有特殊的倾听,说出来不特殊可不行啊。

生(读):“我不知道„„空虚了。”

师:听出什么来了,特殊的,人家刚才说的,听出来了没?

生:从“但我的手却似乎渐渐空虚了”说明作者慢慢地变得不勤奋,从开始到现在,手上都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师:他的这种倾听特殊吗?

生:不特殊。

师:跟大家说的一样,说的是对的,但并不特殊。坐下,我这会要听一个特殊的,别人都没听出来的,刚才都没说过的。(你行吗)

生:可以,师:咱们可要讲个条件,因为你占用了同学们的时间,如果表达不出特殊的感受,我要刮你鼻子,如果大家承认你的感受,的确像那位同学一样有点特殊,你刮我的鼻子。

(生笑)

师:愿意冒这个刮鼻子的风险吗?

生:愿意。

师:挺有自信

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痕迹呢?”

师:大家听出了特殊的声音没有。

生:没有。

师:同学们说让我刮你鼻子,好,等一会,有人支持你。

生:我听出来了,因为这句话是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被薄雾燕融了,过去的日子是不可挽留的,但是我希望作者能够把握现在。《昨日》诗里面有一句话说,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毁今朝。我希望作者也不要再后悔了,好好地把握今天,干一番辉煌的事业。你说的不是作者告诉你的,而是你希望作者怎么样,听错了。

好,你最能听出特殊的味道来,我听听这位听出什么来了。

生:我听出这句话跟前面说的那些话没有什么特殊的。

师:他没说出什么特殊的,你也没听出什么特殊的来,好的。

师:有没有听出来,你再来谈吧。

生:首先,作者说“„„如轻烟,„„蒸融着”这就说明着,作者在他20年前没有什么作为,“我留着些„„我何曾„„痕迹”这就说明作者对自己的悔恨,但是立志要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一番辉煌的事业。

师:特殊不特殊?

生:不特殊。

师:特殊,说实在的,你们都认为作者虚度年华了一生,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说还没有觉醒,他说还没有觉悟,人家听出来了,作者觉醒了,觉悟了,而对过去不仅仅是一种遗憾,还有自责,还有醒悟,他要没有醒悟,没有认识到时间的珍贵,他会写这篇文章吗?

生:不会。

师:所以,你们都没说的,他说出来了,应该算是什么呀?

生:特殊的。

师:那你刮我鼻子吧!

生:学习就是重在参与,我们都讨论了,就不必要刮了。

师:他不想刮我鼻子,找了一个理由。好了,大家很会听作者跟你低低的诉说,这实际上在和作者做什么呀?

生:交流。

师: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没有来还没有去,你们刚才光在向作者索取了,光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了,你们还没有对作者说些什么?是吧?所以下面咱们还要用心灵去——

生:倾听

师:每人拿出一只笔来,你可能有千言万语要向作者倾诉,但是我只要你最想说的那一句话,写在书的空白处,你要能写出一两句格言警句来,那太棒了,句子要精彩一些,就一句,开始写,你向作者倾诉什么,倾诉你的心灵。

(生写)

师:请你首先来向作者倾诉,要带着感情倾诉

生:我想对作者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你捡了一句,造了一句我们古代流传的格言,可以,写在黑板上。

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师:谁写的,就在后面打上括号署名。

生: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这样也是一种倾向,也是一种能力,写上去。

生: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师:一半是鲁迅的,一半是你自己的,但是读的太匆匆了,不要那么匆匆,再从头读起。

生(再读)

师:你不愿意自杀的话你就写上去。

生:白茵说过,最忙的人有最多的时间,你大概有点醒悟,就快点行动吧!好,写上去。

师:这段很好,你不写前半句,你只写后半段。

生:最忙的人就有充分的时间就挺好了,不要教训作者

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生:尽管你虚度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你在以后的时间里珍惜更多的时间,可以把以前犯的错误都弥补过来。

师:如果作者是个博士的话,你就是博导。写上去。

生:你的时间走了不少,但余下的时间足以让你完成那未了的心愿。

生:时间不会宽恕你,把握住它就等于把握住了金子。

师:有点太冷酷了,你改一改行吗?不要写“时间不会宽恕你”,一会再看。

生:时间是遮掩不住的,只能挽补流失的时光。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会流出来。

师:是你编的还是哪儿找的?

生:是听鲁迅说的。

师:比我读的书还多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少年。

生: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

生: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往往流逝在生活的角落之间。

师:谁有特殊的,跟别人都不一样的,这就是创造性的。

生:回想碌碌无为的从前,不如展望辉煌的未来。

师:谁还有特殊的,好,请“切勿忘我”。

生:能干大事业的人,不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掩面叹息,要珍惜今天的时间,挽回以前的过错。

师:把忘记改为挽回。

师:改了没有。(前面的一个同学在修改)

生:时间不会停留,把握它就等于把握住了金子。

师:好,还有很多,时间不够了,让他们继续写,拿起书来,我们再把第二段读一读好吗?拿起书来,集中精神。(齐读第二段)

师:好了,大家抬头,看着黑板上心灵的倾诉是谁的,谁读,然后很自豪地把自己的名字读出来。

(生逐一读,许看云读了三句)

生接着读

(师相机点评)

结束。

第二篇:支玉恒教学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20 更新时间:2012/11/19

第一课时

师:头一次见面拘束吗?不拘束怎么脸上没有一点点笑容?敢说话吗?开始上课好吗?先别坐,先来两句对答。

师:同学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神采奕奕。

生:老师精神抖擞。

师:同学们活泼可爱。

生:老师和蔼可亲。

师:同学们请坐。

生:老师请坐。(老师请上坐。)

师;谁敢露一手的,请举手!谁敢?

师:大声地,响亮地把今天上课的课题说一遍。

生: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真好,其他同学后悔吗?

生:后悔。

师:这也是一种竞争,我们要善于把握住机会。看我写字。(板书:天游峰)

师:谁去过?在哪里?

生:在武夷山。

师:武夷山在哪?

生:福建省。

师:游玩后有什么感受?

生:没有毅力的登不上去。

师:你的意思是,“我登上去了,我很有毅力,我很自豪是吗?”

生:是的。

师:看我画,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不是这样的,而是拔地而起。人们过去一般竹筏漂流过去。师画。人们从哪儿登的?画路。现在该写什么了?(板书:扫路人)谁知道扫路人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觉得干这种工作的人怎么样?

生:辛苦而光荣。

师:加上个“的”,怎么看到?

生:很幸运,能在天游峰扫地。

生:我觉得很伟大。

师:你们觉得课文好学不好学?

生:还可以吧,不算太难?

师:难在哪?

生:要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扫路人的高尚很难?

生:文章短小精悍,但道理深刻,很难理解,很难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他的伟大与平凡。

生:我觉得既难学也不难。说不难是因为我们是六年级,理解能力一定比五年级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师:这短短的文章里包含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道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好好地读一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想。

(生默读)

师:你们很会读书,我说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采用的默读,这种方式最有利于思考。

生;武夷山那么高,扫路人应该很累,为什么他说不累?、师:问题有意思,把这个问题写上来。

生:作者说过,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游人半途而返。而扫路人却轻轻松松。我更觉得他了不起。

师:住过宅楼吧?一般有十八到二十级。

生:书上说,三十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现在已经七十多了,三十年后已经一百岁了,很了不起。

生:扫一程,歇一程,好山好水看一程。可以看出他的乐观。

生:为什么写山游峰的景色。、生:这位老人了不起,一级级扫出来。

生:我也想去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样七十岁时也去扫路,欣赏那儿的景色,锻炼身体,游人来了,我也跟他说:“三十年后,你再来,我请你喝茶。”

师:如果要等到七十岁再去努力,你可能就爬不上去了。

生:我会不停努力的。

生:为什么这位老人对武夷山的景色这么留恋?

师:写上去。(生板.书)

生:读了这篇课文――

师:不行,我的话筒离你这么近,你读一读扫路人的性格。

生: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

生:我照样请您喝茶。自信,开朗,乐观。

师:他怎么这样的自信?

生:真正体现他的乐观、豁达。

师:还要读书,读书前我得提个问题,能回答吗?拿起书来。看第四自然段。

大家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师:哪一句话最重要?

生:荼很暖很热。很快把我们的心灵沟通了。

师:希望你们也与老人沟通。进一步交流与沟通。体现出字里行间的真情。自己读,和同桌读。要多长时间?

生:五分钟。

师:先给五分钟试试。要想与老人沟通,看看哪个段落里哪些句子你有哪些感想。这就是与作者,与老人沟通了。

(生默读思考)

师:先不要说,先读一读,哪一部分你有感想,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你们得注意了,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信息。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听出了吗?他心里有什么想法。

(生不说话。)

师:说明语感不够,你再读一次。

(生又读)

生:相貌十分平凡,在他们中间也不乏像这些老人一样的相貌平凡却十分伟大的人。

生:第十一到十二自然段。

师:从他的读你听出什么信息来了没有?

生:作者的三十年后不是诺言,但又不是开玩笑,而是尊敬。老人说三十年后,是谦虚。

生:我不同意,说明老人很自信。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自由练读两人的对话,师生对读。)

师:这就是课文中的三个词。

生:自信,开朗,豁达。

师:谁再来读一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师:惊起宿鸟了吗?

生:没有。

师:谁能惊起宿鸟?

(生再读)

师:读得很好。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继续交流!可惜的是刚才的交流,我们的读没有让其他同学听出信息。

生:我有个问题,为什么不把两段描写老人的话连在一起。

生:因为两处不同的情况引起作者对他的不同的观察。

生:我感受深的是第十自然段。

师:你能把感受传达给大家吗?

生读。

生:我听出来了,他心里可能在想,没有人阻止他,他也自愿地留下来。

生:说过了一半。老人被美景吸引了,与这儿有了感情,所以舍不得离开。

师:看黑板上的第一个问题,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为了巩固理解,再读一读。

(生指名)

师:像不像老人,谁再来读一读。

(再读。师范读。齐读)

师:你觉得老人真正的心情是什么?

生:轻松自在,悠闲自得。

师:更深的呢?

生:他热爱自然,不把扫路当作劳累,而是当作一种享受。

师:你确实没有掉以轻心,读出深层的东西来了。读来享受一下。谁没读过?

(指名读)

生:(读时早晨的晨读音不准)

师:如果你把“早晨”读准了,王小丫就是下岗了。

师:要理解老人的生活态度,要参照哪一段来读,就能读得更好了。

生:参照第二段。

(指名读)

师:你读得是险峰吗?(生再读)你读得不像“银丝”,像一根铁棍。(生读)看得清吗?(生再读)读得像风筝在眼前飘,不够远。(生再读)

(指名读,师范读)

师:谁再来试试,最后一个名额,没有读过的。

(指名读)

师:为什么我要让你们参照第二自然段来体会老人的生活态度。

生:前面突出老人的了不起。

生:课文通过描写天游峰的险来表现老人的了不起。

师:是啊,这一对照,对老人印象更深刻了吧。

生:第六自然段里有一段,“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

师:点出刚才的问题,及提问的人自己解决。

生:我觉得第七自然段。(生读)

生:我重读了“游客”和“一级一级”,游客多是二三十岁的人。游人半途而退,老人很有毅力。

生:一级级,好几个来回,老人看得很淡,他觉得和风景在一起,非常值得。

师: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不准说伟大,有毅力。

生:别人把它看成猛禽,但老人把它看成小绵羊,每天都要抚摸它。

师:这个比喻非常精彩,每天都要去抚摸抚摸这只小绵羊。

生:攀登不止,勇往直前。

师:我们的享受都是吃些好的,穿些好的。写老人的服装是为什么,明白了吧。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

(指名分段读)

师:刚才我们与作者与老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不管多少,只写最重要的一句。可以对作者说,对老人说,对自己说,若能写能一句格言,一句警句,铡

生:老人,我希望您像天游峰的石阶,越活越长。

生:老爷爷,你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生:您自信,乐观,自强不息,我对您产生了由衷的赞叹。

生:对老人说,三十年后,我对作者说,三盾

生:老人,你真该评为全国十佳劳模

生:老爷爷,你可真棒!

生:对自己说,享受生活,就是最大的快乐。

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

生:说我以前写错的字吧。“瘦”里面写了“白”

生:“攀”字难记,中心的叉忘记了。

师:一起来读书黑板上的名言。

师:享受生活地读一读。这个问题还用答吗?

师:应该下课了吧。

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课堂实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13 更新时间:2012/11/19

支玉恒《最珍贵的东西》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挺爱提问题的。我先提个问题,行吗?

生:行。

师:猜猜我会提什么问题

生:问我们的名字?我们知道什么?

师:再请一个人猜,猜不出来就输了。

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初次见面,该不该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般不需要回答。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精神。

生:老师真精神。

师:同学们真可爱,生:老师真健康。

师:同学们请坐下。

生:老师请上课。

师:今天上什么课知道了吗?

师:一起读一读课题。再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我听不出东西珍贵,再读,让老师感受到东西珍贵。

师:谁胆子大,敢出来?(一生站起来)课堂上,胆子越大越沾光,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请刚才胆大的学生上台板书课题。

师:字漂亮吗?

生:漂亮。

师:多亏我没写。什么时候发的片子?自己读一读吧。用上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读完了吗?谁想站起来?抓紧时间。想读的同学站起来。

师:站起来的同学读第一段。

师:都很积极,请连个同学读。

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总起作用。

师:总起作用?有不同意见吗?

生:总结作用。

师:总结作用?是总结吗?刚大年初一就过大年拉?

师:到底是什么?

生:总起。

师:一起读一读最后一节。

指名读。3人

师:现在你说一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总结。师:第一段总起,最后一段总结。中间段起什么作用?

师:全文是什么结构?

生:总分总。

师:这么一说能给文章分段马?

生:能,师:这么能就不分。

师:谁来读第二节

师:声音挺好听,如果不打结就好了。再读。

师:不忙坐下,芸芸众生什么意思?

生: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师:特别知什么?

生:指人。

师:读的不错,有谁读一读第三节?学生朗读。

师: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比这次读的好吗?

师:请你再读一次。

师:谁再来读一次,读过没有?没有读过的举手。请学生朗读。

师:你本来能读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好,就是有点着急。能读的更好吗〉再读一遍。

师:贩夫走卒是些什么人?

生:平凡的人。

师:我也是平凡的人,我是贩夫走卒吗?

师:你也是平凡的人,你是吗?

生:不是的。

生:我觉得是坏蛋,贩夫走卒不配做坏蛋。

师:凡是小贩,卒是小兵。给别人跑腿的,他们是坏蛋吗?

师:明星政要是什么?

生:政府的要员。

师:一起再读第五节。

师:第四自然段谁来读?指名朗读。

师:又没有错阿?谁来读一读他读错的句子。

生:他刚才读成报了。

师:谁再来读,这一段写亲情的,谁来温柔的读一读?

师:你来读一读。

师:下一段,你读吧。

师:读的真流利,谁在来读一读。找个男同学吧。男同学都不太积极。

师:不错,下一段,谁来读。这一段举手地少了。这一段写爱情,同学们都不好意思读了。师:我请你读啦。

师:谁再来读,还是这一段。

师:读得不错,这一段又一个很长的句子,里面有好几个成语。把它圈下来。一个句子有这么多成语镇宝贵,别圈错了。

师:哪三个?

生:无法遏制。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师:相濡以沫,后面有注释。看一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愿意什么? 生:离开水的两条鱼,相互吐沫沾湿,求得生存。比喻在困境中的人,相互以微薄之力救助。

一起来读。

师:下一段,谁来读?读过得就不要举手。

师:读的真好,谁再读?读过的就不要举手了。

师:我还想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谁敢读?这一次读完要回答问题。我看谁又敢读,又敢回答问题。

师:锦衣玉食是什么意思?锦衣是什么意思?锦是什么意思?

生:绸缎。

师:用绸缎做的衣服就是锦衣。玉食是什么意思?

生:好的事物

师:衣不遮体是什么意思?

师:下一段谁来读?读的不错,大家一起来读。

师:把片子放下,抬起头来,心中默想。课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字眼是什么?

生:免费

生:珍贵

师:还有没有。

师:免费,珍贵怎么会联系在一起?

师:我问你免费的有珍贵的,珍贵的然而又免费的。这两个词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

免费的东西是买不来的。

师:他说的意思不是不要钱,而是拿钱买不到的。

师:还可以如何理解

免费的馈赠。

师:既然是免费的,他又价钱吗

师:太阳光多少钱一斤?

生:无价的。

师:下面还是读书。默读,拿出笔。2~7节中那么多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同意的找出理由,自己画一画,读一读。

师:会说道理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来说。

师:有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在等等其他的人,一边读,一边勾画。可以简单的在旁边批注,作为发言的提纲。

师:这回起来发言的时候,我要请你说一段话。说一句两句锻炼不了口才。我要请你说一段话。有能说的吗?

师:谁第一个说?要想说话,要想办事就得采取行动。

师:你想说那一段就先把哪一小节读一下再说。

生:读八小节。同意,里面说想要就能得到。所以是免费的。他为什么是最珍贵的/ 师:你想要信念就能到到,这是免费的,那为什么是珍贵的?说的时候要说明白为什么。有个信念如何,没有有如何?

师:还有谁来说。说目标的。

师:你有没有目标?

生:有。

师:你这学期的目标是什么?

生:考试到前十五名。

师:小学毕业前有什么目标。这学期有了目标你就会努力。毕业前没有目标就没有追求。

师:流浪儿又没有目标? 生:日子过的好一点。以后奋斗。

师:还有谁再说?

生:学生读二节。同意。一个人不呼吸就会憋死。如果没有空气,就活不成。

师:汽车的尾气把空气污染。我们花钱治理,还是免费的吗?

师:不花钱治理就呼吸不到,还免费吗?谁能说清。

生:空气本来就免费的,人类自己的行为破坏了空气。花钱治理是活该德的。

师:还有谁说?

生:读第五节。同意。没有了友情就会寂寞,有了友情就会感到力量。

师:能用自己举个例子吗?先想一想,等会再请你。

师:还有谁想说?第四节。

生:同意。有个董事长把父母的爱折合。关童年就六十万。

师:谁再接着说别的?

生:读第二节。同意。阳光是免费的。用了阳光才能生活。光合作用,我们也要阳光。

师:对,有了阳光地球才能生存。

师:你们有不同意的吗?

师:都同意,文章地把自然段,可以分为几类?

生:两类。精神和物质。

师:女生读精神,男生读物质。

下面,我还想让大家再读课文。再拿出笔来。课文中的语言上有哪些精彩的句子,你把他画下来。

师:找出来没有?谁找出来精彩的句子?

师:你先读。

生:父母的这份爱……

师:你读的不是很恳切,再读。

师:对,那个词读削弱

师:谁还有精彩的句子。

生:无论贩夫走卒……

生:每一个婴儿……

生:再也不要对着苍天……

师:最后一段写的都很好,大家一起来读。

再读好句子。

生:芸芸众生……

师:读得不错,再来。

师:排比据,还有没有排比句?

生:那份不由自主……

师:一共几个那份?四个。

师:第一个,读,不由自主地倾慕。

师:第二个那份读。第三个,第四个。

师:四个那份完了以后的那句话,读。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比句。把它背下来。现在就背。

学生背

师:第一个那份是什么?

学生背。

师: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最后那段话。背这一段,那份,一齐背。

师:不错,不错,还有没有排比句。

生:寂寞时……

师:一共几个人,再读,其他人记住。寂寞时,摔倒时,伤心时。一起读。读下去,这个人怎么了?背下去。

师:正式背一次。学生背“寂寞时……”

师:大家看,第八段说了几样东西?

生:八样,师:但是他只是提了一下。没有具体的写。我想请你们选择一个仿照第二~七节写一写。看谁写的好。你能用上排比吗?你能用上反问吗?每人只选择一样,选择一样写在纸片背面。

学生写。

师:写完就举手。写的好的有奖励。

师:你读读你的。

生:水分是免费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水分……

师:这次你谁彻底的了解芸芸众生。奖励你写上黑板。

师:谁还有。梦想是免费的。写黑板上。

师:谁还有。你读。

生:细雨是免费的,你可曾记得在孤单时……

生:信念是免费的,当人遇到困难时……真可惜,你要再加一个当……就是排比句了。再试试。(学生再次读)

师:写得多好啊,又补充了一个当人就成了排比句。他把信念为什么免费阐述得非常清楚。

希望是免费的,在你……

师:写的不错。

师:读读你的。

师:从两个角度说明梦想是免费的。如果有梦想会怎么样,没有梦想又会怎么样。

师:有谁写了灿烂的星辉是免费的?写得多好,与人的关系多好。

生:孤单时与你说话的是行星,伤心时陪伴的是星星。无聊时陪你,眨眼睛。

师:皎洁的月华有没有人写?

生:在异国时的月光,是家乡的月光。写得挺好。刚才还有谁写皎洁的月华。

生:八月十五,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月亮问你索要过金钱吗?

老师读黑板上学生写的句子。并且进行简单的评价。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刚才提了个问题,一个学生举例说明友情珍贵的例子。

支玉恒《草原》课堂实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9 更新时间:2012/11/19

支玉恒 《草原》课堂实录 西安公开课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 生:草原。

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颜色,上面有牛、羊、马都在吃草。牧民们都在放牧。草原上还有山丘、小河,是很美丽的。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对。

师:和你想像中的草原一样吗?谁还有补充?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草之间开满了各种鲜艳的野花。

师:开满了野花。在一片绿色中,万绿丛中点点红。这色彩更美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那美丽的景色,使我陶醉,那里空气清新,天气晴朗。师:他把课文上的一些词语用到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还有蒙古人的帐篷,有的人在放牛,有的人在骑马。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大会,许多牧民都骑着自己最好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草原上非常热闹。

师:很好。咱们先说到这里吧,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你们预先读过课文,应该能说出来。生:课文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师:对,一开始就写草原美景,后来呢?

生:写作者去内蒙访问,蒙族人民怎样欢迎他们,还写喝酒、唱歌、演节目什么的。师:你这么一说,差不多把课文上的内容都说完了。

生:还有,作者写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写这些,而是写了这些就说明了蒙族牧民们和作者他们这些汉族的人们很友好。

师:你看出了作者心里的想法,很好,还有吗? 生:还写了蒙族人民和作者他们告别。师:写了挥校?BR>生:没有。

师:没写?但是他也说对了,课文的话里已经带出要分别的意思了,对不对? 生:对。师:哪句话?

生:我认为是最后一小节写的。“天涯碧草话斜阳”说的就是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师:就这一句吗?

生:还有“蒙汉情深何忍别”。

师:大家再考虑考虑,刚才说了,课文写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师:讲下去。

生:第一部分是我们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师: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美丽景色,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草原风光,行不行?(板书:“风光”)生:行。师:继续说。

生:第二部分写了蒙古族的人民欢迎了我们,接着我们一起联欢。师:谁能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我们和蒙古族人一起联欢。

师:他用“联欢”来代表和所有蒙古族人接触的过程,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但是从整个接触过程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感? 生: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师:对不对? 生:对。

师:也就是说,第二部分写的是草原上的人情,(板书“人情”)人的情感,那么,你通过预习,对整个课文有一个什么初步感受?

生:我感觉到草原十分美丽,草原上的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感情十分深厚。师:他说草原的风光是十分美丽的,这一点对不对? 生:对。

师:(在“风光”后加“美”)那么还有一点他说得不太清楚,谁来说一说? 生:草原上的人民非常好客。师:十分热情好客,还有呢?

生:应该是,蒙汉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

师:对,还有吗?热情好客,蒙汉情深这都表现了人情的什么?(在板书“人情”后加“美”)是不是一种人情美呀?那么整个的课文连起来,草原的风光和草原的人情都是这么美好,(在“风光美”与“人情美”间画一直线相连)那么就构成了一幅(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直线与“人情美”连接)可不可以这样说? 生:可以。

师: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写的。老舍先生用他一支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从课文整体来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

生:我想问,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草原的风光美?与后面的段落有什么关系?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乍看起来,(指板书)这写的是风光,这写的是人情,似乎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生:对。师:这个同学问了,这两段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解决,你呢?再看上面的那一行字,自己也许会得到一点启发。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文章后面几个小节都写到作者和蒙古族人民在一起团聚、联欢的事,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而不能以“蒙汉情深”来为题呢? 师:好,你也同样看看黑板那一行字,看你自己能不能解决,好不好? 生:好。

师:谁还有问题?

生: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 师:你不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一会儿注意听。

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

生:我想知道课文所写的草原是哪个地方的草原。

师:那咱们顺便说一下吧,《林海》这一课大家学了吗?(生有答没学过,有答看过的)

师:不管学没学,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走访了一次东北和内蒙地区,他先上了大兴安岭,看到了林海,就写了一篇文章叫《林海》,小学课本里也有。他又翻过大兴安岭往西走,就直接下到内蒙古自治区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东北、内蒙和大兴安岭的地图)一下大兴安岭,刚一走进内蒙草原的时候,就到了内蒙最北边的呼伦贝尔盟,盟内有一个旗,就是老舍先生所去的陈巴尔虎旗。内蒙的盟,相当于内地的地区,旗相当于内地的县。大家看到课文上有“陈巴尔虎旗”这个名字没有? 生:有。

师:它属于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大家知道就行了。这个问题解决了,谁还有问题? 生:文章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写牛羊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不知道“乐趣”指的是什么? 师:好,请坐,一会上课要讲到。

生:第二小节有一句话形容河,像“玻璃的带子”,“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 师:好,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生:我想问,“蒙汉情深”从课文的哪个地方能看出来?

师:这个我还得让你看,你问我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会儿我就让你回答这个问题,那你上课就得注意听了。不然一会儿回答不出来。

生:我还想问,在文章第二节,蒙古人民来迎接他们的时候,骑着马,作者为什么要用“飞”字来形容呢?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你是知道的,你就在这句话里往前看,有一个词就能解决你的这个问题。你把这个字再加上当时蒙古人民的心情,就能回答了,好不好?

生:还有第二小节,为什么把穿着各色衣服的男女老少比喻成彩虹?而不比喻成别的? 师:你想比喻成什么?

生:我想把他们比喻成一条彩带。师:你说彩虹好啊还是彩带好? 生:彩虹。(众笑)师:为什么彩虹好?

生:因为彩虹代表着美好的祝愿,有的小朋友画画常常把大陆和台湾用彩虹连起来,彩虹就可以比喻成一座桥。

师:另外你刚才说彩带是什么样的? 生:五颜六色的。师:那么彩虹呢? 生:是七色的。

师:如果也用五来说,怎么说? 生:五光十色。

师:对了,你说五光十色漂亮还是五颜六色漂亮? 生:五光十色。师:所以作者用彩虹,明白了吧?另外,我们假想,如果迎客的马队正好从小丘顶上下来,那会像是什么飘了过来? 生:像彩虹。

生:我想问第四小节最后写的,“会心的微笑”,为什么说“会心地笑了”? 师:你知道什么叫会心吗? 生:会心就是他们……

师:会心就是心里知道了,但没有明白讲的意思,蒙古族人民听了汉族人唱的歌以后,仿佛知道他们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蒙汉团结。

师:对,会是领会,把你的心意领会了,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心相连,心心相印,我也知道你的心,你也知道我的心,我们都知道了。你说这个“会心”用得好不好? 生:好。

生:第四小节写歌声比什么语言都响亮,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用语言表达?

师:那就是说,你对这句话不太理解是吧?那你想一想刚才讲的“会心”也许就明白了。师:最后再提一个,谁觉得你的问题最重要呢? 生:文章第一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确实重要,因为时间关系,咱们提问题就先到这儿,如果讲到最后,你心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再研究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大家打开书,谁能把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拿出一支笔来,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手里还要一边画。画什么呢?看看作者除去写风光美以外,还写没写别的东西?把你认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出来,看谁勾得准,你开始读吧。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草原的无限乐趣。”(其间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读得很不错,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注意保护嗓子。勾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来了吗? 生:勾出来了。师:谁勾出来了?

生:我勾了两句,“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还有,“这种境界……奇丽的小诗” 师:还有没有勾出别的来?

生:我勾了“在这境界里……无限乐趣。”

生:我只勾了“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骏马和牛羊是草原上本来就有的东西,我们一会儿随课文去研究它,现在咱们就按第一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第一句话,他说他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他的愉快,这是一句话,他要高歌。(板书“高歌”)第二句话,和它相对应的,他想干什么呀?能不能概括一下? 生:他想吟诗。师:怎么样吟诗? 生:低吟。

师:对,(在“高歌”下写“低吟”)大家看这两种情调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师:什么叫高歌?

生:就是放开声音,不拘束地唱歌。师:放声歌唱,那么低吟呢? 生:就是声音很小地吟诗。师:来低吟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是什么样的小诗啊? 生:是奇丽的小诗。师:什么叫奇丽? 生:奇特而美丽。

师:他为什么要吟这么一首小诗呢? 生:因为他想……表现草原很美丽。

师:你该这么说,因为草原是奇特而美丽的,所以他吟的这首诗也是奇特而美丽的,是不是? 生:是。

师:好,(指板书“高歌”与“低吟”)这是两个什么句子? 生:两个相反的。

师:两个相反的,他要表达的情感是相反的,但是我问的是这两句是什么句子? 生:抒情的句子。

师:对,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我现在要提一个很难的问题,作者先是想高歌一曲,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如果把两这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我们先让他“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不要急着举手,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们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好好默读课文。怎么读呢,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内心有什么情感就会用相应的方式来表达,那么内心的情感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受了外界的影响。你们可以这样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最后你再做一个结论。这两句能不能调换,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可以互相讨论。开始。(学生开始读课文,教师不时指导一些学生)

师:现在咱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互相辩论驳斥。

生: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一开头写高歌,是第一次看到草原,非常兴奋。所以想高歌一曲。第二句是他看到了非常优美的景色,觉得很舒服,所以想低吟一首奇特的小诗。好像在回味一样。这里就给前面作了一个总结,所以我觉得不能调换。师:不错,说得很不错。

生:我也是觉得这两个句子不能调换。因为在前面作者呼吸了清新的空气,看到了草原明朗的天空,产生了兴奋的心情,所以想高歌一曲。然后又看见了一碧千里并不茫茫的草原,看见了小丘和羊群,进一步产生了赞美的心情。所以他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所以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位置。师:请坐。你讲。

生:我也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如果把后面的换到前面去,那就是先看到绿色,最后才觉得空气的清新。这样读起来就不太通顺了。

师:她的发言有个特点,用了“假设”的方法。如果怎样怎样,就会怎样怎样,所以怎样怎样。发言很有特点。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这里写作者是第一次到草原。他非常兴奋,就想高歌一曲,而第二句是写作者又看到了小丘和羊群。他不想破坏这美好的景象,就想低吟一首小诗。师:谁还有更新的见解?

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有时我们看见新的比较美好的东西的时候,总是先“啊!多美啊!”这么一种激动的心情;然后慢慢地端详这个东西,就会越来越喜欢它。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喜欢了。所以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而且作者先进入了草原,看到了这样明朗的天空,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所以比较激动。而后面的感情,就慢慢地被这种景象深深地陶醉了,感情就不是刚才那么激烈了,而是柔和了。有很多词语都表示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师:她说得好不好? 生:好。师:她引用了课文上的一些具体词语,说得很有道理,而且点得很准。有一个缺点,她只引用了课文的词语,如果她能够有声有色地朗读,把她认为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把那种情感读出来,就可以省好多话,同学们也明白了确实是这样,你能这么做吗? 生:能。

师:那就再重说一次,试一试。

生:我认为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下面我把这一段的几个例子读给大家听一下,大家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读)“在天底下……轻轻流入云际。”前面作者是非常激动的,然而,他看见了这种景色,深深地陶醉了。所以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了陶醉的心情。

师:她忘了说两个很重要的结论。因为前面很激动,所以要高歌;后面因为陶醉了,所以要低吟。谁还有补充?

生:我给她补充,她所找的心情激动的句子不对头,应该是(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是作者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他是很兴奋,觉得新鲜,所以才觉得激动,才想高歌一曲。而后面慢慢地陶醉在这种景色里,又惊叹又舒服,所以不想再像前面那样高歌。而是想低吟一首小诗。

师:你说的也很对,但是你说人家读错了是不对的。她没有读前面的兴奋的句子,只读了后面陶醉的句子。你刚才是给她补读了前面兴奋的句子。你们两个加起来,答案就很完整了。咱们最后归纳一下,大家看看课文的一开始(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天空是那么明朗。”你们说他现在看到的是草原的什么? 生:是草原总的景象。

师:对了,(板书“整体”)他看到了草原的整体。按照刚才你们的想法,草原的整体给人一种什么感受?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作者感到非常兴奋与激动。师:草原的整体的特点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一望无际,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师:对,是一望无际的,(在板书“整体”后写“开阔”)也就是说,作者现在的心情是激动的、豪放的,是不是?(再写“豪放”。到此,板书为:“整体—开阔—豪放—高歌”)他是这么一种情感,所以他要高歌。在豪放的心情当中,他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可能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咱们下一堂课接着研究好不好,下课。

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

师:大家觉得研究这些问题有意思没有? 生:有。

师:那咱们接着研究。再来考虑这个(指板书“低吟”)咱们归纳一下,谁再把后面的好好读一次,读到什么情感呢?他先看到草原的整体,后来看到草原的什么? 生:后来看到草原的部分。

师:草原的细部,看得非常细,对不对? 生:对。

师:(在“整体”下写“细部”)他深入到草原的细部去看了,那么他的情感还是豪放的吗? 生:不是。师:那是什么呢?刚才有同学说作者陶醉了,才要低吟,非常正确。(在“豪放”下写“沉醉”)已经沉醉了,那么什么样的景色能够使他沉醉呢? 生:是柔美的景色。

师:对了。(在板书“开阔”下写“柔美”,这时板书为:细部——柔美——沉醉——低吟)说得非常好,你能不能把草原的柔美读出来,把作者那种沉醉的情感读出来?谁能完成这个任务?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轻轻流入云际。” 师:读得不错,你们沉醉了吗? 生:沉醉了。

师:真沉醉了吗?自己把刚才这一部分轻轻地读一遍,看你能不能把自己给沉醉了,开始。(学生自读课文)

师:好,停止。课文第一段大家学得非常好。从阅读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作者进入草原,看到草原美景以后的情感变化。作者是把景和情揉合在一起写的。我们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情景交融地学习了课文。既看到了草原的景色,也体会了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学习后面的课文。刚才上课时大家说了,后半部分课文写的是作者一行人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的风情,那就得在读书中抓住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仔细思考。大家先认真读课文,准备更好的发言。第一次发言时先把后半部分课文都讲了哪些内容弄清楚,从整体内容上,把后半部分课文内容把握一下。好,开始自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行间巡视辅导)师:我们现在开始研究后半部分课文的内容层次。生:我认为课文后半部分一共写了四个自然段,正好是四个内容。首先是作者他们受到蒙族人民的热情欢迎,然后写……

师:先等一下,我们说了一段说一段,你刚才说的这一段,你能给它起个小标题吗? 生:可以叫迎接客人。师:再简单点。生:迎接。

师:不清楚,迎接什么? 生:迎客。

师:很好,简单明确。(板书:“迎客”)下一段。生:第二段讲他们互相握手,可以写“握手”

师:他们办的第二件事就是握手?握手也算一件事吗? 生:迎接。

师:上一段不是已经迎接了吗?谁知道? 生:民族团结。

师:这是整个课文的思想,每个段都表现了民族团结。看来你们真的说不出来了,我们叫它“相见”,两族人在这里停下来,正式会面相见,可以吗? 生:可以。(教师板书“相见”)

师:接着说。换一位同学吧,你别把四段都说完。生:第三段,第三部分是互相演节目、喝酒。师:小标题呢? 生:联欢。

师:没有吃饭先联欢?不过这里也有一个蒙族的风俗。我们汉人吃饭、敬酒时,一般都不唱歌。蒙族人不一样,一边饮酒,一边唱歌,端上酒杯走过来,举高高的,唱上歌,请你干杯,光敬酒歌,祝酒词就有好几首,所以这里唱歌还不是联欢。但小标题肯定不能叫“吃饭”。(笑声)好好想一想,这是蒙族人对汉族同胞的什么?

生:款待。师:好,非常正确。(板书“款待”)就剩最后一段了。生:最后一段可以说是“联欢”。

师:行,(板书“联欢”)我们开始逐段学习。现在开始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们开始讨论。这回发言,我要求你一边说,一边把你所引用的句子很好地读出来。就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又说,又读,再加上自己的评论,会说吗?

生:我在第二小节的这句(读)“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这句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十分好客。有客人来了,到几十里外去迎客人,一般在我们这里,如果到别人家做客,进去就是了,从不到几十里外去迎接。师:她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几十里外去迎接,而且看到汽车来了,马上掉转马头给客人带路,咱们给它简化一下,迎客的方式是,(在板书“迎客”后写“几十里外驰马”)骑马好还是驰马好? 生:驰马好。

师:驰马好,驰马怎么样啊? 生:快。

师:对了,(在“驰马”后写“带路”)驰马带路,是不是蒙族人民的特点? 生:是。

师:你站起来,我问你,根据这个“驰”加上蒙古人民的心情,你来回答你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个“飞”。

生:我想因为蒙古族人很想把客人带回自己的家里,他们非常好客,所以想尽快地让客人到自己的家里。所以他们好像要飞。

师:对了,所以好像要飞一样,对了,请坐。那么大家看一看,他们刚刚入草原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啊?

生:(读)“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师:(打断)好,既初入草原是这么一种情景,走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除去忽飞忽落的小鸟外,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如果突然看到一种奇特的东西,他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是一种非常激动的心情。

师:那么你刚才问我的那个“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师:为什么? 生:因为除了草原外,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走了许久才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带子的一条河,说明他是激动的。所以用感叹号了。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完全对,那么大家再想一想,刚才这位同学说为什么要形容成彩虹,他把彩虹和彩带对比了一下说彩虹好,那么你们觉得用彩虹还有什么意思呢?

生:也就是说,蒙族人民像彩虹一样,骑着马来迎接,搭起了一座友谊的桥。师:这个意思你刚才已说了,你看看课文上的描写,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人的衣服的前襟和腰带,他们骑在马上,马在疾驰,所以前襟和腰带都被风吹得飘起来了。师:对了,这样的五色斑斓的骑马的队伍飞过来了,真好像一条彩虹扑面而来,写得好不好? 生:好。师:下面再看看相见这一段,连读带说带评,这叫“读说式”看你会用不会用。

生:在这一小节我勾了(读)“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我勾的句子说明了蒙古族的人民非常热情,好客。

师:那你建议我写什么呢?从他们的行动和表现上来找,……你没有建议,谁有? 生;热乎乎的手握着……

师:你挑握手是对的,但能不能整齐一点?上一段是八个字。生:热乎乎的手握着不放。师:还多一个字。

生:握手相见,表示愉快。(众笑)师:不太合适。

生:温暖的手握住不放。

师:后面还有呢?“笑了再笑”你没说呀。握手是表示亲切、热情。还有高兴呢,还笑了呀。生: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师:再取掉一个字就可以了。生:握手再握,笑了再笑。

师:可以可以。(在板书“相见”后写“握手再握 笑了又笑”)这就表现了蒙汉人民的情感是不是呢? 生:是。

师:谁把这段再读一读?

生:“蒙古包外,许多匹马……民族团结互助。” 师:他为什么要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生:因为他们语言不同。

师:你说你的,我不知道你说什么;我也照样说我的,你可能也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但是因为心里是相通的,虽然不知道具体说的什么,但是所表达的意思,表达的情感,明白不明白? 生:明白。

师:这就很有意思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知道说什么,但是都知道彼此的心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呢?

生:是。

第二课时 第二部分

师:现在再来看第三段,“款待”。

生:我勾了(读)“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大盘的手抓羊肉。”这里说明了蒙族人民习惯了招待客人用奶茶、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及奶酒。师:这些东西你知道吗?奶茶知道吗? 生:奶茶是用牛奶制成的茶。师:怎么是用牛奶制成的茶呢?

生:奶茶是用牛羊的奶,加上藏族和蒙族都喜欢的酥油,就变成奶茶了。

师:不对,我告诉你们吧。我可喝过奶茶,把牛奶熬在锅里,撒一把盐,然后放茶。蒙族人喝的茶是那种压成块的像砖头一样的叫砖茶,砍下一块来,掰烂放在锅里面,熬出来以后,既有奶香,又有茶香,还淡淡的有点咸味,既不腻口,喝了还很香,(众笑)非常好喝的。就像咖啡的颜色稍微浅一点,奶豆腐知道吗? 生:奶豆腐是用牛羊马的奶制成的,形状像豆腐一样。

师:把奶晾干,蒸发掉水分以后就变成块状的了,吃的时候掰一块,有软的有硬的,软的可以用刀切,硬的可以敲开吃,别有风味。这手抓羊肉你们吃过吗? 生:没有。

师:告诉你们吧,我也吃过。(众笑)手抓羊肉就是把羊肉连骨头切成比拳头还大的块,炖在锅里面,炖好了以后,把它捞上来,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端在客人面前。因为块太大,用筷子挟不住,只好用手抓起来吃,所以也叫“手把羊肉”,吃起来非常豪放。蒙族人民的特点就是非常豪放。吃东西,喝东西都是这么豪放的。这是民族的特点,明白了吧?把这些东西端上去,还要喝酒,这酒也是用奶配制的,所以叫奶酒。而且不是喝完就完了,后面写怎么喝酒的?

生:“干部向我们敬酒……我们再回敬”,这就表现了蒙汉两族的深厚友情。师:对了,那么你知道什么叫“老翁”吗?

生:一般是指年纪上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村子里最有身份的人。师:最重要的一点你没说,你有奶奶吗? 生:有。

师:能不能叫奶奶是老翁?(众笑)生:不能。

师:那你刚才说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叫老翁啊!生:六七十岁以上的老爷爷叫老翁。

师:对了,语言要严密。他们端上了奶茶,手抓羊肉,而且喝酒时喝了又喝,敬了又敬,老在举杯敬酒,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把你也举杯我也举杯,不断地敬酒这个情节描述出来? 生:我认为是回敬再回敬。

师:当然也可以这么说,现在我是让你找一个词把不断地举杯描述出来。生:可以用相互。

师:你举一次,我举一次,次数不多。生:可以用不断。

师:不断举杯,好像又不够气氛。生:轮番举杯。(众大笑)

师:大家都排上队,你第一个,我第二个,他第三个,这样敬酒吗? 生:使劲举杯。(众大笑)

师:他说使劲举杯,有多么大的杯呀? 生:反复举杯。师:不好听。生:连续举杯。

师:不好听,没这么说的。生:热情举杯。

师:不是在讲他的热情,而是不断地连续地举杯。生:纷纷举杯。

师:纷纷指的是大家伙你也举我也举,你举你的,我举我的,举杯的很多。怎么肚里没有这样一个词吗? 生:一次次。

师:一次次倒是可以,可我需要两个字,大家看这个字认识不认识,(板书“频”)认不认识? 生:认识。

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次又一次,次数非常多。

师:那你刚才为什么不用这个词呢?(众笑)这是一个字,还得再找一个字,是什么? 生:繁。师:频繁吗? 生:应该是频频。

师:对了,(在板书“款待”后写“煮茶抓肉 频频举杯”)有没有民族特色?(生答有)从这一段讨论,也看出了一些缺点:你对一些字和词的意思理解了,但是该用的时候,从你大脑的仓库里取不出来,所以学过的词,懂得的词,要学会运用。到时候就能拿出来了。最后一段,谁来读一下? 生:(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了套马……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谁能把刚才的这一段也这样来说一遍,连读带说的。

生:我勾了(读)“饭后,小伙子们表演……民族舞蹈。”我觉得这句说明了蒙族的人民非常好客。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就非常热情,饭后,又表演节目,并且要骑一骑马,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晚上。师:说得不错,他说了,把蒙古族人的特点找出来了,什么特点? 生:好客。

师:什么具体表现呢? 生:套马、摔跤。师:对了,(在板书“联欢”后写“套马摔跤”)咱们要是招待客人,吃完饭后说:“咱们摔一跤吧”行不行?(众大笑)不可能的。大家看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什么叫“何忍别”呢? 生:怎么忍心分别呢? 师: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就是说他们不忍别离,(在“摔跤”后写“不忍别离”)那么这个“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问一学生)你刚才不是问我这句话怎么讲吗?你现在来讲一讲。生:夕阳西下了,我们还在这长满绿草的……天边……说话。师:我看看你的课本,嗯,是你自己说的。他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天涯”是什么意思? 生:指遥远的地方。

师: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蒙古的大草原。

师:对,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呢?这个很好理解,一片什么样的大草原呢? 生:绿色。

师:“斜阳”是什么意思? 生:夕阳。

师:夕阳西落是不是?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话”在这儿是话别的意思。师:跟夕阳话别?(众笑)生:应该是谈论。师:谁和谁谈论?

生:蒙族人民和我们谈论。师:那么怎么叫“话斜阳”呢?

生:我觉得是,在夕阳的照耀下谈话。这个“话”不一定就是“话别”。

师:对,这是诗句的一种倒装形式,比较特殊。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师:因为蒙汉情深,怎么能够忍心相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是不是?下面,大家想一想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我们在刚才讨论的时候看到了,他先写的是什么呀?(指板书)生:整体。

师:写的是“景”(板书写“景”)通过写景,然后怎么样? 生:抒发感情。

师:对,抒情。(在板书“写景”后写“抒情”)再后面呢?通过写什么? 生:人和事情。

师:对,写事情。(板书“写事”)通过写事情,还在写什么? 生:抒情。

师:对了。(在板书“写事”后写“抒情”)这两个抒情的“情”共同表达了什么情感呀? 生:共同表达了美的情感。师:美的情感。具体一点。生:是蒙汉两族的友谊。

师:这种友谊使作者怎么样?你们说,看到风光,又要高歌又要低吟,看到蒙古人民这么热情,他对整个的草原怎么样啊? 生:爱。

师:不但爱,而且是什么呀? 生:热爱。

师:对了。(板书“热爱”)热爱到什么程度? 生:不忍别离。师:(在板书“热爱”后写“依恋”)一种依恋的情感。那么你们说,这课文的第一段和后面这些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

师:什么关系?

生:它的关系是,第一小节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这两种美结合起来,就抒发了作者热爱草原,依恋草原的感情。师:他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两段的关系讲明了没有? 生:讲明了。

师:从两个侧面,从风光美,从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对不对? 生:对。

师:你们说,他在看到草原的时候高兴不高兴? 生:高兴。

师:对那些骏马和大牛也把它们人格化了,说它们像人一样地高兴。(指一同学)你刚才问我骏马和牛为什么也有乐趣,这回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师:好吧,咱们课文讲完了。下课。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支玉恒《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58 更新时间:2012/11/19

支玉恒《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

海口公开课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上课前你们有人说我很胆小,现在哪位同学给我做一个榜样?我不是胆小吗?不是害怕吗?哪个同学做一个胆大不怕的样子?怎么做呢?不管我提的问题有多难,不管自己会不会,我都给老师做样子,站起来尝试。谁能?我现在就要提问题了,谁能回答我的问题,举手,没有?你们不是鼓励我吗?什么?不知道什么问题呀?不管我提什么问题?不管你能不能回答,我都给老师做样子,答错了也没关系。想好没有? 生:想好了。

师:这回谁能帮助我就积极举手。谁可以帮助我?(一学生站起来)咱们这次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再见了,亲人》。师:对不对? 生:对。

师:你可以帮我写到黑板上去吗?

生:可以。(走上前,写“再见了,亲人”)

师:咱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我听一听你们的情感怎么样? 生:(读)“再见了,亲人”。

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大家读。生:“再见了,亲人”。

师: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较快,有节奏地示范)大家读。生:“再见了,亲人”。

师:我听着你们读得不太像啊,现在亲人就在眼前,手握着手,体会一下,读。生:“再见了,亲人”。

师:还要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读?

生:“再见了,亲人”。(比前次语气激昂)

师;列车已经走远了,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后一次深情地呼唤。生:“再见了,亲人。”(读声较高,声音悠长)

师:这样读就对了。同一句话,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课前大家读了课文没有? 生:读了。

师:还想读不想读? 生:想。

师:再读读好吧? 生:好。

师:我对大家读课文的要求不多,只有一个,就是你读完以后,得想办法说点什么,这是阅读的一个能力,也是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的说。比如对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结构、课文的情感,要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来。不能读完了一句话也没有,那就不行了,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那好,现在就开始读书。读完了先说一说有关对课文整体方面的感受。你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默读、朗读、两人读、小组读都可以,你有选择学习方式的自主权。(学生开始读书)

师:现在读完了,我不提什么问题,谁有话要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课文总的看法,总的感受,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对朝鲜人民说的话。师:他是讲课文总的内容。可以。生:老师,什么叫做“顶着打糕”呢?

师:什么叫“顶着打糕”?(随手拿起学生的书)这是一本书吧?这叫拿着书,是不是?(把书放在头顶上)那么现在呢?(众笑,师指着头顶上的书)如果它是打糕的话,那怎么说呢? 生:顶着打糕。

师:明白了吧?好啦,谁还有问题? 生:这篇文章是不是讲志愿军说的话?

师:他说整篇课文是不是志愿军说的话?好好看一看,再回答这个问题。生:这篇课文志愿军说的亲人不是真正的亲人。是战场上帮助他们的亲人。师:有意思,有意思。一会儿我还要就他这个话题来说。

生:我想说整篇课文是从志愿军的角度去说的,没有写其他人的感受,有点自述的感觉。师:那么你说的是他(指刚才发言的同学)的意思了。

生:不是,是有的部分是他自已想的,有的是他回忆的,有的是他当时说的,和朝鲜人说的。师:明白没有?(问前面类似发言的学生)生:明白了。

生:课文是用三个人物的事例来描写朝鲜人民为什么是他们的亲人。生:这三个人为志愿军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生:从课文中我读出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情谊。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志愿军才会这样难舍难分的。

生:我读懂了这篇课文是在志愿军上火车站的时候在路上,朝鲜人民送他们走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情况。生:在志愿军说话时,还回忆了很多朝鲜人民为他们做的好事,他们真像亲人一样。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见解,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我想问一下,是什么力量使大嫂跑到前沿阵地上去挖野菜?

师:这个问题很好,真把我问住了,你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先记下来,谁还要发言?(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师:这个问题也很好,也把它写到黑板上。还有没有?(学生上黑板写问题)生:课文上说小金花很刚强,那为什么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时候掉眼泪了? 师:是啊,刚强就不应该掉眼泪了,把这个问题写上去。(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为什么小金花的妈妈被炸死后,她把脚一跺说“我一定要为你报仇!”为什么不写她的痛苦? 师:对,你这个问题和刚才那个同学差不多,和他写在一起可以吗?(学生上黑板写问题)生:大娘为什么丢下小孙子,宁愿先把志愿军背进防空洞,不先保护小孙子?

师: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核对一下,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大嫂去前沿阵地挖野菜?”你这个是“什么力量使大娘不顾小孙子,先保护志愿军?”把他们合并成一个问题好吗?还有谁? 生: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师: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你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等一下上课注意听,如果懂了,就别说了,如果不懂就再提出来,好吗? 生:他们为什么要让列车开慢一点?

师:把这个问题也记在你心里,看一会儿能不能解决,好吗?除去问题以外,你们想一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他们的主要情感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恋恋不舍。生:难舍难分。生:依依不舍。

师:还有什么?为什么恋恋不舍,难舍难分、依依不舍呢?因为他们是什么呀? 生:亲人。

师:听了大家的话以后,我觉得似乎有道理。但又觉得你们说得都不对。(学生诧异)我为什么说似乎有道理而又不对呢?因为我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其实不是亲人,谁能举例子,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应该调过来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样说,为什么?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爷爷奶奶是爸爸妈**什么? 生:爸爸妈妈。

师:对,应该把爸爸妈**爸爸妈妈放在前面,是不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谁? 生: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

师:他给概括了,有血缘关系的,是亲属,是一个家族的。那么志愿军是中国人,朝鲜人民是朝鲜人,他们是亲属吗? 生:不是。

师:有血缘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亲人吗? 生:不是。师:不是亲人(在黑板上写下“不是亲人”)因此我说作者说的不对。既然不是亲人,哪来的“再见了,亲人”?(学生纷纷举手)想跟我辩论是吗?但现在你还辩论不了。我希望你们好好做第二轮阅读。怎么读?这回要求就多了。一边读一边抓住什么来读呢?(板书“抓事实”)第一,抓住事实,看看课文上写了什么事实——刚才你们大概地提到了——再仔细看看这些事实里蕴含了什么道理?你得理解它,(板书在“抓事实”后加写“——理解”)理解了以后,用自己的话给我讲道理,来说服我。(板书,在“理解”后加“——说服”)第二呢,要抓情感。(板书“抓情感”)看看作者是以什么情感来写的?他表达了朝鲜人民和中国志愿军的什么感情?(在板书“抓情感”后加写“——体会”)抓住了感情以后,你自己去体会,并且要能有感情地读出来,来感动我。(在板书“体会”后加写“——感动”)就这样,用你的理解来说服我,这叫“晓之以理”;用你的体会来感动我,这叫“动之以情”。最后让我承认大家的看法,承认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亲人。

(上述板书整体内容如下:)

抓事实——理解——说服 抓情感——体会——感动

师:能这样学习、这样发言吗? 生:能。

师:还是刚才那样,你采用什么方式读都可以,谁想说话了,就举手。你真地把我说服了,感动了,我给你鞠躬致谢。(学生读课文)

师:看样子准备得差不多了,你要知道,我可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不是那么容易说服;我也有一付铁石心肠,不容易受感动。(众笑)你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行了吗? 生:行了。

第一课时 第二部

师:好,那我先试试你们的“火力”。你们说朝鲜人民是亲人,可是,自从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一直烧到我国边境,中国人民派出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一直打了三年,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停战后又留守了五年。三年的战争,志愿军死伤成千上万,到八年了,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怎么来送行的只有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三个人?这像是亲人吗?——你们怎么反驳我?(学生先是惊愕,后是交头接耳,然后争着举手)

生:老师,您说的不对!来送行的不只是三个人,好多朝鲜人民都来送行,只不过作者只写了三个人。师:为什么只写三个人? 生:选了这三个人做代表。师:为什么只选三个人?

生;因为这三个人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牺牲的代价。

师:对呀,只有这么三个人作出了牺牲,这就是亲人了?(此生无语,其他学生喊着举手)生:做出牺牲的人很多,但这三个人最重要。

师:你看,你倒帮我说话了——别的人都不重要!(众笑)你要想说服我,就得讲出道理来。光和我“抬杠”是不行的。

生:我认为大娘她们三个人是朝鲜人民选出来的代表,让她们代表所有朝鲜人民来送行。所以作者只写了三个人。其实她们代表了成千上万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是选出来的?你参加了他们的选举大会?(笑声)四乡八村的朝鲜人民先聚到一起开个选举大会,选出三个自己不说话,专门听志愿军说话的代表,然后派她们来,让志愿军说话给她们听。(大笑)这样的代表倒挺好当!(笑声)

生:我是这么想的,很多人来给志愿军送行,但是作者,如果一个一个都要写上,那就写成长篇小说了。作者要在这么一篇比较短的文章里表达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他们的心意,就得选出代表人物来写,重点地写。用他们,就是大娘、大嫂和小金花做代表重点地写。作者最后还写了,不过很简单地概括了全体朝鲜人民…… 师:(打断)哪里写了全体朝鲜人民?

生;最后三个自然段就是志愿军对全体朝鲜人民说的话。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虽然你说得不太简练。你是说,由于作者写作上的原因,无法一个一个地写来送行的人,也没有必要都写,就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人重点写,然后再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你说的这个道理我接受。大娘、大嫂、小金花这三个人,老年、中年、少年都有了,确实有点代表性。可是,她们都是女的,男人们都哪里去了,怎么不来送行? 生:男人打仗去了。

师:不对,早就停战了。

生:也有男人来送行,课文的插图上就画着一个、两个、三个……数不清了,好多个男人。(众笑)

师:是啊,当时朝鲜战争打得很激烈,很残酷,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成千上万,朝鲜人民牺牲得更多,的确死了很多人。男人在前方和侵略者战斗,后方支援前线,看护伤员都是由朝鲜妇女担当的。所以课文记叙的都是朝鲜妇女的事迹。好,我们把话再说回来。由于写作选材上的原因,作者重点写了三个人,概括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比如我给大家出个作文题“美丽的海南”,你不能把海南所有的风景名胜,像“东郊椰林”“火山口”“铜鼓岭”“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鹿回头”等等一个一个全写上,你就选择你最了解的,最喜欢的两三个景点,重点写,详细写,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的介绍一下全岛,三言两语就行了。你要写一次活动,写一次劳动等等,也都是重点写几个项目,或是几个人,有代表性的,总的情况就概括介绍了,对不对? 生:对。师:我们借这个问题复习了写作方法,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了,我想这一课的段落划分你们也应该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师:可以分几段?

生:分四段,大娘、小金花、大嫂各算一段,最后总的告别算一段。师:真聪明,连课文结构也不用我讲了。

生:老师,分两段,前面三个人的算一大段,后面总概括的算一大段,行不行?

师:那样分段当然也可以,不过两段的分量相差太多了,还是分四段比较匀称,行吗?刚才试了试,你们的火力还可以,但要完全说服我,感动我,你们还得努力,现在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可以了就准备发言,不用举手,有话站起来就可以说。先声明“老师,我要说服您!”或是“老师,我要感动您!”要说服我的,就先把你作为依据的课文读出来,然后再讲理。要感动我,就得读得有声有色,有感染力。好吧,开始。

生:老师,我要说服您。(读课文)“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 师:(打断)先停一下,我问你,这是志愿军战士一边在和大娘说话,一边在回忆是不是? 生:是。

师:回忆的时候,就应该和平常讲话不一样。“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很有语感地示范)这样来读,再重读一下。(学生重读,有进步)

生:这一段课文写了朝鲜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一件事,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打糕。这里是由于敌机封锁,志愿军战士没的吃,老大娘冒着炮火,给他们送饭吃,表示她们很勇敢,在敌机封锁的情况下,她们也敢在战场上走动。

师:嗯,他有了想法了,你们对这一段有想法没想法? 生:有。

师:那就先把他刚才读的那一段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我先看看有没有情感。生:(读)“记得五次战役……给我们吃。” 师:这一句再读一下“是您带着……”开始。

生:(读)“是您带着全村妇女……来给我们吃。”

师:读得不错,我觉得他刚才(指刚才发言的同学)说得很好,但是还不够,就这段话你们还有说的吗?还能继续说服我吗?

生:如果志愿军空着肚子就打不赢这场战役了,是大娘发动全体妇女,来给志愿军送饭。师:对吗?空着肚子能打敌人吗? 生:不能。

师:能打!但是有影响没有? 生:有。

师:就在这时,大娘送饭来了,但是我觉得你们说得还不透。

生:大娘年纪大了,但她还领着全村的妇女来送打糕。志愿军的人数很多,她们必须不分昼夜地做,晚上都不睡觉。

师:还有吗?继续说,我还没听够。

生:这个时候,有可能敌机在上空盘旋,如果发现了她们,炮弹就会扔下来,她们就可能牺牲了。

师:对呀。但是飞机往下扔“炮弹”,有点说不过去吧?(生:扔炸弹)这才对。——他说的这些,书上有没有?

生:没有。师:书上只说:“冒着炮火,穿过硝烟”,这位同学知道如果炸弹落下来,妇女们就可能牺牲是吧?书上没说,他想到了,很好,还有谁?

生;如果没有大娘的带领,全村的妇女不一定会送打糕给志愿军。

师:不是不一定去,而是行动不统一,时间不一致,力量不集中。大娘经过一番组织,动员。费功夫不费? 生:费。

师:把妇女们集合起来,一块做打糕,一块送上去,路上还要顶着打糕,累不累? 生:累。

师:但是我又有点不明白了: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上为什么却说是“送炭”?

生:“雪中送炭”是一个成语,是说下雪天给别人送去炭,烤火,帮助人,也比喻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人家。志愿军三天三夜空肚子打仗,最需要吃东西了,大娘送去打糕,像雪中送炭一样。师:哦,我明白了:志愿军空肚子打仗,像是在雪中,可大娘也是在雪中踏雪而去的吗?

生:是踏雪而去,因为她送打糕,又累,又危险。(师插话:所以志愿军……)感动得流出了眼泪,打胜了那次阻击战。(师插话:但大娘却……)累得昏倒在路旁。

师:这一段说得不错,可以说已经说服了我。还有哪一段,能感动我,说服我? 生:我来说服老师(读)“八年来,你给了……”

师:(打断,很有情感地范读)“八年来,您给了我们……”这么读,慢点读。生:(读)“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心血!” 师:对,读得不错,大家再读读这两句。(生读)

师:要有一种怀念的心情,再读一遍,开始。(生再读)师:(指刚才发言的同学)你再读一次再说。

生:(重读)这里就是说,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离开了爸爸妈妈,但大娘给了他们非常的慈母般的温暖。师:好不好啊? 生:好。

师:谁能听出来了,他抓住了哪一个词?一起说。生:慈母般。

师:对,还有谁想说?

生;就是刚才那句话“八年来”,不是亲人要是培养成亲人的话,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成的,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变成亲人。

师:这回说对了,不是培养是变成亲人啦。从血缘上说不是亲人,可是八年了,八年多这样慈母般的关怀,他们实际上已经变成什么了? 生:亲人。

生:“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这句话是说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打糕,可是回来时还没走到村子,就累得昏倒了,说明她的身体很虚弱,但她不顾自己的虚弱,坚持给志愿军送打糕。师:非常好,送完打糕后,大娘付出了代价,昏倒了。

生:我也要说服老师。(读)“我们还记得……唯一的亲人。”

师:(很有情感地范读)“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再读一次。(学生再读)师:大家一起来读一次。(学生齐读)

生:对大娘来说,小孙子是她唯一的亲人,可是敌机来了,她不顾小孙子,先抢救伤员,伤员比她的小孙子还重要,在她心里,伤员也是她的亲人。

师:像自己的儿女一样。你说得很好,但你注意到没有,课文中用了许多“反问句”,说得比“陈述句”要有力得多。你能就你说的这些内容,说一个反问句来质问我,把我问得哑口无言。能试试吗? 生:大娘牺牲了小孙子,这不就是亲人吗?

师:不太好,没说清楚,语气也没有多大力量。谁来说? 生:大娘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这还不能说明他们是亲人吗? 师:你话中说的“他们“是指谁?得说清楚,再重说一次。

生:大娘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大娘把志愿军战士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吗?

师:问得很好。我承认我哑口无言了。(众笑)“唯一的亲人“,大娘的其他亲人是不是不在身边? 生:不是,可能是打仗时都牺牲了。

师:都牺牲了,已经不在世上了,只有这么一个小孙孙。但是为了抢救伤员,她又失去了这个小孙孙。大家再读这句话,“您为我们……”要用十分崇敬而又沉痛的情感来读。生:(读)“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还不够沉痛。(做一次示范)再读。(学生沉痛地读)

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八年的时间,像慈母一般地照顾、爱护志愿军的一位老大娘,一直爬着山坡,走啊,送啊,一直和志愿军依依不舍。所以一开头志愿军怎么说的呢?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大娘,……几夜没合眼了。”

师:咱们从课文开头起,再把这两句学一下。注意听(范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几夜没合眼了。”(学生学读这两句)

师:别人打拍子唱歌,咱们打拍子读课文,你们看我的手势,就知道抑扬顿挫了。开始。(配合教师手势,学生重读)

师:这回我不打手势,你们自已读。(学生重读)师:再往下读。

生:(读)“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师:不错,就是太悲哀了。(众笑)不要那么伤心,而是一种尊重,一种怀念,一种感激。大家看我的手再读一遍,开始。

生:(读)“大娘,停住……快回家休息吧。” 师:好,谁敢举手说我是班里读得最好的?有这个自信没有?我发现咱们班同学挺喜欢学习挺喜欢争取第一。但是我一问谁敢自己读,却都往后钻?(众笑)人要是没有自信,这一辈子就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叫自信?相信自己能把摆在面前的事做好,这就叫自信。自信可不是骄傲,现在谁能很自信地举手?有一个了,别人呢?(众笑)你们都笑什么,其实他读起来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这一份自信是最好的。(指导学生读)生:(读)“大娘,停住您……快回去休息吧!”

师:非常认真!(学生热烈鼓掌)现在他是站在领奖台上的第一名,你要是比他读得好,他就坐下,你站在领奖台上。谁能把他读坐下?(众笑)好,你来。生:(读)“大娘……快回去休息吧!” 师:好不好? 生:好。

师:谁能再把她读坐下?(另一生站起来读,学生鼓掌)师:好,你们俩谁坐?(学生争论,有说他坐,有说她坐)

师:好,两个人都很好,并列第一,谁还读?把他们一齐读坐下。(另一生站起来朗读)师:好,谁也别坐了,大家都起立,我们先下课休息!(众笑)

第二课时 师:就像上节课一样,抓住非常有情感的句子来感动我,抓住事实来说服我。刚才大家主要讲了大娘的事实,读出了感情强烈的语气。抓得准,读得好。我想小金花和大嫂这两段你们一定比刚才找得更好,读得更好。行吗? 生:行。

师:开始做准备,同时看大嫂那一段。(学生各自朗读)

生:我说服老师。(读)“那一回,侦察员老王……鬼子看守着。”一个班的鬼子是很多的,她妈妈和小金花就敢去把老王解救出来。

师:不顾个人的安危是吧,对!两个人对一个班,很有勇气。

生:(接读)“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妈妈。可是等来的却是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噩耗。”这句话说小金花的妈妈为了解救志愿军与敌人同归于尽,说明她与志愿军的情谊很深。师: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她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与敌人一块死,对不对? 生:对。

师:谁还想说?刚才没有举过手的同学?

生:老师,我要说服您,同时感动您。(师插话:好啊,好啊!学生读)“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怎么落泪了呢?”

师:你们发现没有,她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你再读一次,(生重读)大家跟着一起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生: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她都没有哭,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分别的时候却哭了,我认为她把志愿军当成自己的亲人了。

师:对,刚才上课时,提这个问题的是哪一位同学?(指板书念“平时很刚强为什么分别时哭了?”一生站起来)他刚才解释的你听清没有? 生:听清了。

师:他是怎么解释的?你现在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志愿军在朝鲜战斗了很长时间,他们都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小金花在志愿军走的这一天比妈妈牺牲的时候还激动。

师:所以她哭了。先坐下,这里我有一个想不明白的地方,她不忍和志愿军分别,所以掉泪了,那么她妈妈牺牲了,她就不伤心吗?那时怎么没哭啊?

生:因为她妈妈是在和敌人斗争中牺牲的,所以她一定要为妈妈报仇,可是志愿军…… 师:(打断)我问的是小金花为什么不哭。生:因为……她妈妈死得很冤。

师:所以就不哭了?(众笑)谁来说明? 生:因为她妈妈是死在战场上,她觉得光荣。师:所以就不哭了?也说不通。

生:她觉得死得值得,因为救的是侦察员。

师:大家想这么一个问题,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伤心不伤心? 生:伤心。

师:她想哭不想哭? 生:想哭。

师:但她没哭,她的眼泪流到哪去了? 生:心里。

师:流到心里,流到心里变成什么了? 生:仇恨。

师:变成了仇恨,变成了力量。但你怎么知道变成了仇恨? 生:因为书上写着“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师:把这一段前后都读一下。

生:(读)“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我一定要报!”

师:(打断)不像,谁能把它读像了?(另一生站起来重读这句)师:还是不太像。(又一生重读)

师:大家想,她说她报仇这句话是向着大家喊呢?还是自己给自己下决心呢? 生:自己给自己下决心。

师: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你们仔细体会体会。要咬牙切齿地,把仇恨咽在肚里。读时,不要太流畅,要增加一点停顿,攥紧拳头去读。注意听我读。(范读)大家读一遍。(学生齐读后,又指名学生起来读)

师:非常好,谁还想读?(另一生站起来读,也读得很好,引起全体掌声)

师:但是和志愿军分别的今天,小金花再也忍不住了,流下了眼泪,这是怎么回事? 生:和志愿军的感情太深了。

师:对,她经常和志愿军在一起聊天,在一起战斗,还给志愿军唱歌,“小金花,不要哭了,”我们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生:(读)“小金花,不要哭了……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呀。”

师:读得很有情感,我的确很受感动。通过大娘和小金花这两段我已经看出了咱班同学很能抓事实,经过自己的理解,再变成自己的话来说,非常好;也能够像刚才那些同学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能够感染我。第三段我听听你们读,就知道你们理解了没有,被感染了没有,敢让我听吗? 生:敢。

师:拿起书来,一齐来读这一段。(学生齐读第三段,教师不时指点,示范)

师:读了这段,我现在不让你多说了,只让你说一句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谁说?

生:(读)“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到前沿阵地上去挖……”这些话说明了前沿阵地上有生命危险。师:那么我问你,(读板书上学生提问时写的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大嫂到前沿阵地去挖?”

生:志愿军的蔬菜如果不够,体力就不充沛,就没精神,很可能就打输了,所以大嫂就到前沿阵地上去挖。师:那么我还有一点不懂,朝鲜的大娘、小孩和大嫂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关爱? 生:因为志愿军保卫了朝鲜这个国家。

师:中国人民的好儿女,志愿军战士的血流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大家都知道,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烈士,大娘的小孙子、小金花的妈妈,还有大嫂,他们的血都流在一起。今年,200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50周年,现在各处都在搞纪念活动,所以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就更有深刻的意义,是不是? 生:是。

师;对大嫂这一段,还有话的请继续说。

生:老师,我还想读一下来感动您。(读)“大嫂,请回去吧……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师:读得很有感情,再慢一点就更好了。读快了,不利于表情达意。你听,(教师范读)大家一起来读,注意我的手势。(学生齐读)

生:我还想说服您一下(众笑),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双腿…… 师:(打断)你怎么知道大嫂失去了双腿?

生:课文上说她“倒在血泊中”要“架着双拐”走路。

师:架着双拐并不能说明失去了双腿。按照一般情况,如果真的失去了双腿,就是架上双拐也不能走路。你看,(教师模拟架拐走路)双拐抬起来,身体必须得有一个支撑点,哪怕只剩一条腿,也是个支撑。双腿都没有,双拐无法向前移动,就不能走路。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嫂“身受重伤”,这样就不会有错了。好,你接着说。

生:大嫂腿受重伤,完全是为了志愿军。而且不是别人命令她去的,是她自己挖完了后面的山又去前沿阵地上挖。这就证明了朝鲜人民把志愿军看成亲人。

师:说得好。如果能把最后一句也改成反问句来问我,我就得向你鞠躬了。(众笑)生:我只说最后一句吗? 师:可以,说吧。

生: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朝鲜人民把志愿军看成亲人吗?

师:看来我非给你鞠躬不可了!(众大笑)好吧,说话算话。(老师向学生鞠躬,全场鼓掌)我给你鞠躬,你也该有点表示吧?(学生鞠躬还礼,场内又鼓掌)生:我还想读一下开头两句,这两句太感人了。

师:好,你读吧!(学生很有感情地读)你读得太好了。这几句话首先感动了你自己,对不对?(生答对)然后又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回忆一下,学了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段,你们该说一句话了:我原来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你们该告诉我怎么样了? 生:是亲人。

师:就是亲人。(问一学生)你认为是不是? 生:是。

师:你要认为就是亲人的话,就在这儿(指板书“不是亲人”的后面)写上“就是亲人”。(学生写上)大家拿起课文,把这最后几小段一起读一下我听一听,能不能感动你自己,感动别人。(学生一齐朗读最后三段,教师不时指点,示范)

师:听你们一读,我又发现问题了。志愿军说让我们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怎么不多看几眼,多停一些时间?

生:因为火车已经开动,想多看几眼,多停留几刻(众笑)也不行了,所以只能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师:只能再看一眼,停留片刻,这“一眼”和“片刻”珍贵不珍贵?(生:珍贵)那么读的时候就要把珍惜这一眼、片刻的情感读出来。试一试,大家一齐来读。(学生各自读)师:强调得还不够,听我读,(范读)谁来读一读? 生:(读)“列车呀,……停留片刻。”

师:我们再请她(指刚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读。(该生读,读得很好)听,她把“一眼”和“片刻”很突出地强调出来了。大家再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读得很好)师:为什么强调这两个词呢?

生:因为这是志愿军最后一眼看朝鲜人民也是最后一次在朝鲜的土地上停留。师:就一会儿,是吧?那么你用“哪怕……也”把当时志愿军的心情说出来。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人民……也好啊。(众笑)

师:哪怕再让我停留片刻也好啊,是不是这样?(众笑)谁再说一下?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的土地,哪怕再停留片刻,这机会也是非常珍贵的。

师:说得很好,把“一眼”和“片刻”说到一句话里了,不容易。很好,咱们再来读一遍,“列车呀……”开始。(学生一齐朗读)

师:谁自己来读?一定要读得很好。(一学生读一遍,教师做了指导)师:谁还来读?快下课了,机会快没有了。(一学生读一遍)师:她读得很温柔,但是温柔中含着情感。(另一学生读一遍)师:从所有的这些描述中,你们看出了什么呀? 生:伟大的友谊。

师: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不是?把这句再读一读“这比山还高”,开始。生:(读)“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为什么这样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呢?(指看板书上写的这个问题)生:因为朝鲜人民帮助了志愿军,志愿军也帮助了朝鲜人民打退了美帝国主义。师:互相帮助是吗?那学校里有人帮助过你吗? 生:有。

师:那你跟他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吗?

生:还有朝鲜人民为了帮助志愿军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师:对,这句话才对,志愿军在这片土地上洒过鲜血,朝鲜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洒过鲜血没有? 生:洒过。

师:大娘的小孙孙死在这片土地上,小金花的妈妈死在这片土地上,大嫂的双腿受到了重伤,鲜血形成了血泊,志愿军的鲜血和朝鲜人民的鲜血洒在一起,凝在一起,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是什么凝成的呢? 生:鲜血。

师:是鲜血凝成的。课文学到这里,我被大家彻底说服了,感动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他们不但就是亲人,而且怎么样啊?比亲人还亲。那叫什么?胜似亲人。(在板书“就是亲人”后加“——胜似亲人”)大家看,这实际上也是作者的思路,把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不是亲人的两种人,通过描述他们的感人事实,通过抒发他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感到他们就是亲人,而且胜似亲人。还有什么问题吗?提出这三个问题(指同学在黑板上写下的三个问题)同学懂了没有?你还想说什么? 生:倒在血泊里以后,为什么能治好?

师:倒在血泊里以后会怎么样?挣扎着站起来,挣扎着包扎好以后,慢慢养好伤,明白了吧?你有什么? 生:为什么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因为他们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好象他们的心连在一起。师: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什么? 生:鲜血。

师:朝鲜人民为帮助志愿军付出了什么? 生:鲜血。

师:鲜血凝成的友谊会忘记吗? 生:不会。

师:明白了吧,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就下课吧。

本课板书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就是亲人——胜似亲人 抓事实——理解——说服 抓情感——体会——感动

支玉恒《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实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3 更新时间:2012/11/19

支玉恒 《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一课时 师:头一次见面拘束吗?不拘束怎么脸上没有一点点笑容?敢说话吗?开始上课好吗?先别坐,先来两句对答。

师:同学好!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神采奕奕。生:老师精神抖擞。师:同学们活泼可爱。生:老师和蔼可亲。师:同学们请坐。

生:老师请坐。(老师请上坐。)师;谁敢露一手的,请举手!谁敢?

师:大声地,响亮地把今天上课的课题说一遍。生: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真好,其他同学后悔吗? 生:后悔。

师:这也是一种竞争,我们要善于把握住机会。看我写字。(板书:天游峰)师:谁去过?在哪里? 生:在武夷山。师:武夷山在哪? 生:福建省。

师:游玩后有什么感受? 生:没有毅力的登不上去。

师:你的意思是,“我登上去了,我很有毅力,我很自豪是吗?” 生:是的。

师:看我画,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不是这样的,而是拔地而起。人们过去一般竹筏漂流过去。师画。人们从哪儿登的?画路。现在该写什么了?(板书:扫路人)谁知道扫路人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觉得干这种工作的人怎么样? 生:辛苦而光荣。

师:加上个“的”,怎么看到? 生:很幸运,能在天游峰扫地。生:我觉得很伟大。

师:你们觉得课文好学不好学? 生:还可以吧,不算太难? 师:难在哪?

生:要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扫路人的高尚很难?

生:文章短小精悍,但道理深刻,很难理解,很难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他的伟大与平凡。

生:我觉得既难学也不难。说不难是因为我们是六年级,理解能力一定比五年级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师:这短短的文吕锇乓桓鍪澜缟献畲蟮牡览恚颐遣荒艿粢郧嵝模煤玫囟烈欢廖恼拢槐叨烈槐呦搿?BR>(生默读)师:你们很会读书,我说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采用的默读,这种方式最有利于思考。生;武夷山那么高,扫路人应该很累,为什么他说不累?、师:问题有意思,把这个问题写上来。

生:作者说过,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游人半途而返。而扫路人却轻轻松松。我更觉得他了不起。师:住过宅楼吧?一般有十八到二十级。

生:书上说,三十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现在已经七十多了,三十年后已经一百岁了,很了不起。生:扫一程,歇一程,好山好水看一程。可以看出他的乐观。生:为什么写山游峰的景色。、生:这位老人了不起,一级级扫出来。

生:我也想去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样七十岁时也去扫路,欣赏那儿的景色,锻炼身体,游人来了,我也跟他说:“三十年后,你再来,我请你喝茶。”

师:如果要等到七十岁再去努力,你可能就爬不上去了。生:我会不停努力的。

生:为什么这位老人对武夷山的景色这么留恋? 师:写上去。(生板.书)生:读了这篇课文――

师:不行,我的话筒离你这么近,你读一读扫路人的性格。生: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

生:我照样请您喝茶。自信,开朗,乐观。师:他怎么这样的自信?

生:真正体现他的乐观、豁达。

师:还要读书,读书前我得提个问题,能回答吗?拿起书来。看第四自然段。大家一起读第四自然段。师:哪一句话最重要?

生:荼很暖很热。很快把我们的心灵沟通了。师:希望你们也与老人沟通。进一步交流与沟通。体现出字里行间的真情。自己读,和同桌读。要多长时间? 生:五分钟。

师:先给五分钟试试。要想与老人沟通,看看哪个段落里哪些句子你有哪些感想。这就是与作者,与老人沟通了。

(生默读思考)

师:先不要说,先读一读,哪一部分你有感想,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你们得注意了,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信息。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听出了吗?他心里有什么想法。(生不说话。)

师:说明语感不够,你再读一次。(生又读)

生:相貌十分平凡,在他们中间也不乏像这些老人一样的相貌平凡却十分伟大的人。生:第十一到十二自然段。

师:从他的读你听出什么信息来了没有?

生:作者的三十年后不是诺言,但又不是开玩笑,而是尊敬。老人说三十年后,是谦虚。生:我不同意,说明老人很自信。

(师范读,生齐读。指名读,自由练读两人的对话,师生对读。)师:这就是课文中的三个词。生:自信,开朗,豁达。

师:谁再来读一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师:惊起宿鸟了吗? 生:没有。

师:谁能惊起宿鸟?(生再读)

师:读得很好。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继续交流!可惜的是刚才的交流,我们的读没有让其他同学听出信息。生:我有个问题,为什么不把两段描写老人的话连在一起。生:因为两处不同的情况引起作者对他的不同的观察。生:我感受深的是第十自然段。师:你能把感受传达给大家吗? 生读。

生:我听出来了,他心里可能在想,没有人阻止他,他也自愿地留下来。生:说过了一半。老人被美景吸引了,与这儿有了感情,所以舍不得离开。师:看黑板上的第一个问题,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为了巩固理解,再读一读。(生指名)

师:像不像老人,谁再来读一读。(再读。师范读。齐读)

师:你觉得老人真正的心情是什么? 生:轻松自在,悠闲自得。师:更深的呢?

生:他热爱自然,不把扫路当作劳累,而是当作一种享受。

师:你确实没有掉以轻心,读出深层的东西来了。读来享受一下。谁没读过?(指名读)

生:(读时早晨的晨读音不准)

师:如果你把“早晨”读准了,王小丫就是下岗了。

师:要理解老人的生活态度,要参照哪一段来读,就能读得更好了。生:参照第二段。(指名读)

师:你读得是险峰吗?(生再读)你读得不像“银丝”,像一根铁棍。(生读)看得清吗?(生再读)读得像风筝在眼前飘,不够远。(生再读)(指名读,师范读)

师:谁再来试试,最后一个名额,没有读过的。(指名读)

师:为什么我要让你们参照第二自然段来体会老人的生活态度。生:前面突出老人的了不起。

生:课文通过描写天游峰的险来表现老人的了不起。师:是啊,这一对照,对老人印象更深刻了吧。生:第六自然段里有一段,“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师:点出刚才的问题,及提问的人自己解决。生:我觉得第七自然段。(生读)

生:我重读了“游客”和“一级一级”,游客多是二三十岁的人。游人半途而退,老人很有毅力。生:一级级,好几个来回,老人看得很淡,他觉得和风景在一起,非常值得。师:老人是个怎样的人?不准说伟大,有毅力。

生:别人把它看成猛禽,但老人把它看成小绵羊,每天都要抚摸它。师:这个比喻非常精彩,每天都要去抚摸抚摸这只小绵羊。生:攀登不止,勇往直前。

师:我们的享受都是吃些好的,穿些好的。写老人的服装是为什么,明白了吧。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指名分段读)

师:刚才我们与作者与老人进行了心灵的沟通,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不管多少,只写最重要的一句。可以对作者说,对老人说,对自己说,若能写能一句格言,一句警句,铡 生:老人,我希望您像天游峰的石阶,越活越长。生:老爷爷,你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生:您自信,乐观,自强不息,我对您产生了由衷的赞叹。生:对老人说,三十年后,我对作者说,三盾 生:老人,你真该评为全国十佳劳模 生:老爷爷,你可真棒!

生:对自己说,享受生活,就是最大的快乐。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

生:说我以前写错的字吧。“瘦”里面写了“白” 生:“攀”字难记,中心的叉忘记了。师:一起来读书黑板上的名言。

师:享受生活地读一读。这个问题还用答吗? 师:应该下课了吧。

支玉恒《匆匆》教学实录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1 更新时间:2012/11/19

师:你们看到我,对我有什么感觉?

生:似曾相似

师:你觉得你对我有似曾相似的感觉吗?

生:我觉得您很慈祥。

师:你别惹我生气。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师:刚才可能向老师到班上向你们说了一些我做的错事,是吗?见到了现在有些失望了是吧?

生:没有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齐答):“支”。

师:向老师说你们猜了半天,但不知道是哪个“支”?

生(齐答):是。

师:举起写字的右手,跟着我写“一横,交*一竖,然后底下又一次的‘又’。”

(生举右手跟老师一起写)

师:知道了没有。

生(齐答):知道了

师:叫我一声:——

生(齐呼):支老师好

师:非常好,不但带上支老师,而且还带上一个好。有一次我讲课,我也是这样(用手书写支),他们就叫我“支——”。(生笑)

师:你们比他们强多了,是吧。上课害怕不害怕?

生(高声齐答):不害怕!

师:后面有那么多老师都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你们不害怕吗?

生(齐答):不害怕!

师:我可比不了你们,我还真有点害怕。可能你们面朝这边,看不见老师们,老师们的眼睛瞪得有多大,目露凶光,你们也看不见,可能瞪着我呢?我比你们害怕,听我说话就有点上气不接下气,是吧?真的,真的有点害怕,心跳得挺厉害。你起来(一生站起)你代表大家拿手来摸摸我的心跳得厉害不?(让生摸自己右边)

生:老师,摸错了,应该摸这边(众笑)

师:这说明我怎么样了?

生:太害怕了。

师:太害怕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心在哪边跳,到处都在跳,不害怕,咱们就可以上课了,是吧,知道上什么课吗?

生(齐答):知道

师:一起说——

生(齐答):匆匆

师:这名挺怪是吧,(生点头)想不想看我写字?

生(齐答):想

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勿”字。

师:对不对?

生(齐答):不对

师:这个字念什么?

生(齐答):“wu”

师:请组词

生:这个字可以组“勿忘我”。

师:什么叫“勿忘我”?

生:就是不要忘记我,请不要忘记我。

师:那么你的意识“勿”就是“不要”的意思,是吗?对不对?

(生点头)

师:“勿”就是“不要”的意思,“勿忘我”就是“不要忘记我”是吗?

生(齐答):是

师:噢,好像你把我教懂了,还能组词吗?

师:你来

生:我觉得这个词还可以组“切勿”。

师:“切勿”“切不要”是吧?

生:对

师:“切勿”什么?

生:“切勿——忘记我”

(众笑)

师:“切勿忘我”就是千万不要忘记我,就冲你这个词,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你。(生笑)请坐

师:公共场合往往贴一条标语,上面画一个圈儿,有一支烟还冒着火儿,打了一斜杠,有四个字

生:“请勿抽烟”

师:好像不是“抽”字

生:吸烟

师:那么按“勿”当“不要”讲,就是请不要吸烟,但是有一些人就是要在公共场合吸烟,比方说我(生笑),我一早晨,你们没来的时候,我就在这抽了好几根烟,接受你的批评,但是有时憋不住了,还得抽。但是对小朋友我不抽烟。

师:写“匆匆”写成“勿”了怎么办,你说?

生:加一点

师:在哪儿加?

生:在中间,在两撇的中间。

师:两撇的中间加一点,对吗?看看书,对不对?

生:不对

师:改正(递粉笔学生,生上台改正)

师:对吗?

生(齐答):对。

师:好,我向她学习,再写一次。(写)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匆匆。

师:什么意思?先拿它组个词,再加俩字就是一个词,你说。

生:时间匆匆。

师:“时间匆匆”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师:你的意思“匆匆“就是很快。

生:对

师:有这个意思,你组词。

生:来去匆匆。

师:“来去匆匆”什么意思?

生:来的时候去的时候都是很急。

师:很急,很忙,很快,来去匆匆,对,还有词吗?你组。

生:“匆匆忙忙”

师:也是很忙,时间很紧迫,是吧!

生:非常急促。

师:“非常急促”,哎,出现了一个新词,什么词呀?

生(齐答):“急促”。

师:“急促”正好解释这个“匆”,你看,我没讲,你们讲了这么多,说明你们学习能力很强。知道谁写的吗?

生(齐答):知道

师:谁呀?

生(齐答):朱自清

(师板书作者名)

师(指作者名):认识他吗?

生(齐答):认识

师:哎呀,真不简单,比我强,我都不认识他,你怎么认识的?

生:通过课前的预习知道的?

师:他是个什么人?

生:他是我国现代的著名作家,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我知道的也只有这么多了。(众笑)

师:书上要是不写,可见你也不认识他,是吗?好了,我告诉你们,朱自清确实是现代的著名作家,他写的最好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齐答):知道。

师:什么呀?《荷塘月色》,包括这篇《匆匆》,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种文章叫什么?

生(齐答):散文。

师:叫散文,知道什么叫散文吗?你讲。

生:没有写具体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师:一言以蔽之,都说完了,它讲不讲具体的故事呀?

生(齐答):不讲。

师:或者不以讲故事为主,主要在干什么呀?

生(齐答):抒情。

师:主要在抒情,有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有的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借这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你们对散文有了很好的了解。其实呀,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这里面有他对如烟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灿烂未来的向往,读起来很美。你们读过没有?

生(齐答):读过。

师:你们能读美吗?

生(信心十足):能!

师:你们各自读一读,读一次,你想用什么情感读,你先用什么情感读,好不好?(生说好)不要齐读,各读各的,我都能听见,读。

(生自由读文)

师:感觉怎么样?(生不答)有感觉吗?

生(齐答):有。

师:肯定有。但现在感觉可能还不深,不要着急,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哇,我似乎感觉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因为他是用心灵写下了这篇文章(转身走到黑板前),你们知道我要写什么字?

生(齐答):心灵。

师:对(板书‘心灵’),所以我们学习这样包含着作者整个内心世界的文章,也应该像作者那样,他用心灵来书写,我们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去领悟,是不是?

生(齐答):是。

师:对。(板书用感受连接心灵)咱们听一遍,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咱们读老师给放一下,我刻了一段片子,大家听一听。(音乐起)把书扣起来,闭上眼睛,你去享受去。

(播放课文配乐录音)

师:好了,睁开眼,好不好哇!(生说好)想不想学一学?(生说想)

师:打开书,下面咱们再放一次,你跟着录音的声音轻轻地跟着读,跟着它学,想不想啊?

生(齐答):想!

师:(向场内听课的学生和老师)后面的同学也可以跟着轻轻地跟着读,轻轻地学,老师们也可以,咱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心灵。开始。

(配乐录音再次想起)

师:听了两遍,似乎我们的心情已经沉浸在作者所表述的心灵中,是不是?你们发现这段录音缺点什么没有?缺第二段,是吧?

生(齐答):是

师:不知怎么搞的,非常遗憾,缺了一段,我本想弃之不用,因为它是不完整的,但是我忽然想到,我面前有这么多聪明的你,能把这段缺憾补上吗?

生(齐答):能

师:谁来补一补?你先来。

生:“我不知道它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师(范读):“我不知道”这么读

(生重读这句后,往下读)

师:好不好哇?

生(齐答):好。

师:补的很好,接着来。(生继续读)

师(范读):“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再读这句话。(生重读这句后,往下读完第二段)

师:真好,真想再听一听,(指另一生)你再来一次。(生读)

师(范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大海里”还看得见看不见哪?(生摇头)

师:所以你也要读的看不见哪。

(再次范读这句,生再跟读)

师:好,大家一起读一遍,拿起书来,预备起)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呀?

生:通过字面理解,这个“涔涔”有一个词是“汗涔涔”,我就觉得应该是额头上流出了汗。

师:你很聪明!

生:“泪潸潸”呢,因为有一个“泪”字,我就觉得是作者在这篇散文时,不禁流下了泪。

师:对,你由“头涔涔”想起了一个词“汗涔涔”,你想到了可能是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但是不是大汗淋漓呀?

生(齐答):不是。

师:对,你又启发了我,我从“泪潸潸”上我又想起了一个成语,说“潸然泪下”,是不是眼泪横流啊?

生:不是。

师:是渗出了汗水,滴下了眼泪,是不是?

生:是。

师:读的很好,再练一次好吗?

生:好。

师:好,各练各的,读一遍,开始。

(生自由读后,停下)

师:就读第二段呀?我是说全篇再读一次,开始。

(生大声自由读文)

师:好,又练了一次,哪位同学有足够的自信,你认识你在班里是读书最好的吗?(生举手)这么多最好的,你们俩已经读过了,不请你们俩了。(指另一生)你读读,第一个男同学读,男同学读这篇文章比女同学难读。咱们听一听,先读一段。

(生读第一句)

师:加点感叹的语调(范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重读这句,师点头,生接着读)

师:聪明的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大年岁了吗?

生:应该是——人们说“三十而立,四十而年惑”我觉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应该就是四十左右。

师:你不够聪明。

(众笑)

师:哪一句话透露了他的年纪?

生(齐答):八千多日子

师:没想到吧?“八千多日子”,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天,二十年七千二百天,那就是不到二十二岁。(俯身向刚才那学生)没想到吧,你站起来,你知道谁比你读得还好一点点?

生:谁比我读的还好一点点?那个——

师:不要目中无人

(众笑)

生:我知道,毛语同学

师:谁呀,请站起来,好,你接着读。

(生读三、四自然段)

师(范读):“去的尽管去了。”(生重读后,往下读)

师:你再推荐一个比你还读的好一点的 生:王冲

师:好,读下面一段

(生读文)

师:一种感叹,大家把最后一句读一下,预备起。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师:哎呀,听了你们读,我也真想和你们一块读,让不让我读。

生答:让。

师:咱们一起读吧,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我读上一句,你们读下一句,我再读下一句,你们再读一下句。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合作来完成,我向你们学习,你们促进我,好吗?(生说好)

(师生开始轮流读完全文)

师:好,这一段时间通过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感受,但是读散文绝对不能只有一些浅浅的感受,还要进一步运用我们的心灵,去做什么呀?(板书:用、倾听)用心灵去倾听,刚才只是我们把作者的文章读了,还浅!我们再好好读,你可以把握你感触最深的,你刚才感受比较深的那一段再好好用心灵去听,你能不能从文章中听到作者在悄悄地跟你在耳边低低地絮语,说了些什么呀?你们能听到吗?去听。到字里行间去听,听完了以后,把你听到什么了告诉我,好吗?(生说好)选择你感触最深的,开始倾听。

(生读自己感触深的句或段)

师:怎么样?谁听到什么啦?听到作者在你耳边悄悄地诉说着什么,没有人听到啊?(一位、二位„„多起来了)好了。你还没有发过言,你起来,大家注意,我不让他站起来告诉大家我听到什么了,我还请他在哪一段听到作者悄悄地跟你耳语,你就把哪一段读出来,通过你的语感告诉大家,大家听,看他听出什么来了,把你听出来的东西通过读表达出来,通过语感传达给大家,会不会?(生说会)大家听一听,看他听出什么来了?哪段感受深就读一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从他的读中知道他听到什么了?听出来没有?你先别坐(指读文生)(指旁边生)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我听出他感受到作者对时间非常珍惜,还说明时间来的快,去的也快。

师(对读文生):你是要对大家说这个吗?

生:是。

师:你从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哪一句听出来的?他当时是怎么读的使你听出来了?你学学他当时怎么读的?

生:我从第1句听出来的。(生读)

师:是不是这样?(生说是)谁还听出了话外之音?谁听出来了?知道作者跟他说什么啦?你听出什么来啦?

生:我听出作者虚度了许多时间。

师:你听出来作者跟他说虚度了好多时间,特别要突出的是“虚度的”,是这样吗?(生说是)什么叫“虚度”?

生:就是没有做任意有意义的事情,就这样把时间浪费了。

师:对,你哪几句听出来的?学学他当时怎么读的?

生:我从这句听出来的,读“于是,洗手的时候,„„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师:听出来没有。(生答听出来了)

师:啊,我也听出来了。不但听出作者说我的时间都白白过去了,而且我也听出来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是这个意思吗?

(生说是)

师:谁还听到作者跟你说什么了?那位同学,哪一段感受深就读哪段,大家还是听,他要读的给你感受特别深,给你语感特别强烈的那一句,你把它勾下来。好,开始。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听出来了?从他的语感中听出来了,有没有?

生:有这样一句话,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通过这句话我就认为这个同学可能会认为,作者在对他说,我的时间没有告诉我它要走了,它在不注意的时候,已经流去了,等到我知道时呢,我已经后悔莫及了。

师:已经来不及了,时间追不回来了,有这么一种感叹和无奈,他说的对吗?

生:对

师:你再把他刚才读的那句读一通,感受一下。

生:像针尖上„„,也没有影子

师:对,他还特别强调,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呀!听不见,看不到,时间就过去了,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谁还想说说自己的倾听?嗯,你不是说切勿忘我吗?我马上就想起你来了。你开始读。

生:(读)去的尽管去了„„,从我身上跨过„„飞去了,睁开眼„„在叹息里闪过了。

师:说吧,谁听到了什么了?

生:从“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默默时„„过去”,我体会到了,作者认为随时随地时间都在流逝,作者认为时间过得十分快,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希望他在所有的时间中做出自己的一份事。

师:作者是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吗?还是催促自己抓住时间的尾巴,时间可能慢一点,是吧?时间可能慢一点吗?

生:不可能。

师:好,请坐。这回你再说作者跟你倾述的时候呀,可以不一整段一整段地读,你可以选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拿出你的全部精神来,就读那一句,如果让人听出来作者跟你说什么,那才是更高的本事。你来一句。

生:“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日子里,„„剩„„呢?”

师:作者跟她说些什么了呢?你说。

生:作者在这八千多日子里,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他觉得时间在身旁已经逝去了。

师:这里你说在她读的时候听出来了,你学学她。

生(读):“在逃去„„罢了。”

师:这是一种自责是吗?

生:是。

师: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是对自己的自责是这个意思吗?

师:好,谁再来一句,你来。

生(读):“我赤裸裸„„这一遭啊!”

师:这回你自己说,你听到什么了?看他读的是不是这个味道。

生:我听到作者自己说他非常地不珍惜时间,他自己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也将„„回去,师:从“都是这样啊,赤„„赤„„回去”,这里是让他光着身子来了,没穿衣服走了吗?这两个赤裸裸是什么意思?

生:这两个赤裸裸是说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很深刻的东西,没有留下辉煌的成就。

师:对,是空着手而来,一事无成而去,哎呀,你们太棒了,好的,刚才都发表了这些意见了,我想听一听,谁听到了别人还没听到的话,跟别人听到的绝然不一样,谁听到了。(谁先举的手,读你听到的特殊的那个信号)

生:“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闪过了。”

师:他听到什么了?

生:从我掩面叹息,并且作者虚度过时光,但是还不知错,从后面“新来的„„闪过了”从叹息一词,我懂得了作者还在埋怨时光,埋怨自己。

师:你没听对,坐下。

师:谁认为自己听对了。(你说)

生:我认为作者对时间的过去也是无可奈何,当知道它过去时只有伤心了。

生:对吗?沾了一点边。

师:谁还听出来了,你来听。

生:我认识作者非常地后悔,他觉得他以前的20年里面虚度了光阴,非常地后悔。

师:是吗?啊,有位同学跟你的不同。

生:我认识他听出来的是以前他是在虚度时光发现了之后,还是继续十分地后悔,还是十分地后悔。

师:压根就没有觉醒是吗?嗯,你说。

生:他在后悔以前虚度时光的日子,但是呢,他却没有觉悟到,他现在也在虚度时光。

师:后悔以前,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觉悟,他们都说得对不对?

师:你认为有点道理,再听听他的,看他的有没有道理。

生:我认为她这一句话听到的是,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是这样过去了。

生:还有,时间是无情物,不管你怎样叹息,怎样埋怨,它不会停下来。

师:时间是无情物,你不理它它就不理你,对不对。再回过头来说,时间又是有情物,它钟情于那喜欢他的人。对不对?

生:对。

师:还有谁有特殊的倾听,说出来不特殊可不行啊。

生(读):“我不知道„„空虚了。”

师:听出什么来了,特殊的,人家刚才说的,听出来了没?

生:从“但我的手却似乎渐渐空虚了”说明作者慢慢地变得不勤奋,从开始到现在,手上都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师:他的这种倾听特殊吗?

生:不特殊。

师:跟大家说的一样,说的是对的,但并不特殊。坐下,我这会要听一个特殊的,别人都没听出来的,刚才都没说过的。(你行吗)

生:可以,师:咱们可要讲个条件,因为你占用了同学们的时间,如果表达不出特殊的感受,我要刮你鼻子,如果大家承认你的感受,的确像那位同学一样有点特殊,你刮我的鼻子。

(生笑)

师:愿意冒这个刮鼻子的风险吗?

生:愿意。

师:挺有自信

生:“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痕迹呢?”

师:大家听出了特殊的声音没有。

生:没有。

师:同学们说让我刮你鼻子,好,等一会,有人支持你。

生:我听出来了,因为这句话是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被薄雾燕融了,过去的日子是不可挽留的,但是我希望作者能够把握现在。《昨日》诗里面有一句话说,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毁今朝。我希望作者也不要再后悔了,好好地把握今天,干一番辉煌的事业。你说的不是作者告诉你的,而是你希望作者怎么样,听错了。

好,你最能听出特殊的味道来,我听听这位听出什么来了。

生:我听出这句话跟前面说的那些话没有什么特殊的。

师:他没说出什么特殊的,你也没听出什么特殊的来,好的。

师:有没有听出来,你再来谈吧。

生:首先,作者说“„„如轻烟,„„蒸融着”这就说明着,作者在他20年前没有什么作为,“我留着些„„我何曾„„痕迹”这就说明作者对自己的悔恨,但是立志要在以后的人生中有一番辉煌的事业。

师:特殊不特殊?

生:不特殊。

师:特殊,说实在的,你们都认为作者虚度年华了一生,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说还没有觉醒,他说还没有觉悟,人家听出来了,作者觉醒了,觉悟了,而对过去不仅仅是一种遗憾,还有自责,还有醒悟,他要没有醒悟,没有认识到时间的珍贵,他会写这篇文章吗?

生:不会。

师:所以,你们都没说的,他说出来了,应该算是什么呀?

生:特殊的。

师:那你刮我鼻子吧!

生:学习就是重在参与,我们都讨论了,就不必要刮了。

师:他不想刮我鼻子,找了一个理由。好了,大家很会听作者跟你低低的诉说,这实际上在和作者做什么呀?

生:交流。

师: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没有来还没有去,你们刚才光在向作者索取了,光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了,你们还没有对作者说些什么?是吧?所以下面咱们还要用心灵去——

生:倾听

师:每人拿出一只笔来,你可能有千言万语要向作者倾诉,但是我只要你最想说的那一句话,写在书的空白处,你要能写出一两句格言警句来,那太棒了,句子要精彩一些,就一句,开始写,你向作者倾诉什么,倾诉你的心灵。

(生写)

师:请你首先来向作者倾诉,要带着感情倾诉

生:我想对作者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你捡了一句,造了一句我们古代流传的格言,可以,写在黑板上。

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师:谁写的,就在后面打上括号署名。

生: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师:这样也是一种倾向,也是一种能力,写上去。

生: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师:一半是鲁迅的,一半是你自己的,但是读的太匆匆了,不要那么匆匆,再从头读起。

生(再读)

师:你不愿意自杀的话你就写上去。

生:白茵说过,最忙的人有最多的时间,你大概有点醒悟,就快点行动吧!好,写上去。

师:这段很好,你不写前半句,你只写后半段。

生:最忙的人就有充分的时间就挺好了,不要教训作者

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生:尽管你虚度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你在以后的时间里珍惜更多的时间,可以把以前犯的错误都弥补过来。

师:如果作者是个博士的话,你就是博导。写上去。

生:你的时间走了不少,但余下的时间足以让你完成那未了的心愿。

生:时间不会宽恕你,把握住它就等于把握住了金子。

师:有点太冷酷了,你改一改行吗?不要写“时间不会宽恕你”,一会再看。

生:时间是遮掩不住的,只能挽补流失的时光。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会流出来。

师:是你编的还是哪儿找的?

生:是听鲁迅说的。

师:比我读的书还多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少年。

生: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

生: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往往流逝在生活的角落之间。

师:谁有特殊的,跟别人都不一样的,这就是创造性的。

生:回想碌碌无为的从前,不如展望辉煌的未来。

师:谁还有特殊的,好,请“切勿忘我”。

生:能干大事业的人,不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掩面叹息,要珍惜今天的时间,挽回以前的过错。

师:把忘记改为挽回。

师:改了没有。(前面的一个同学在修改)

生:时间不会停留,把握它就等于把握住了金子。

师:好,还有很多,时间不够了,让他们继续写,拿起书来,我们再把第二段读一读好吗?拿起书来,集中精神。(齐读第二段)

师:好了,大家抬头,看着黑板上心灵的倾诉是谁的,谁读,然后很自豪地把自己的名字读出来。

(生逐一读,许看云读了三句)

生接着读

(师相机点评)

结束。

第三篇:支玉恒《丰碑》教学实录

支玉恒:全国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他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勇于教改实践,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全国有口皆碑。他的课“开放而有活力”,创设了他本人所提倡的“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境,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他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讲课,并勤奋著述,出版了教学专著和音像专辑十几部。

《丰碑》教学实录 青岛公开课 第一课时

(师生问好,课前活跃气氛)

1师:大家一起说,我们今天上什么课?1 1生:(齐)丰碑。2师:看我写字。(板书“石”)这是什么字?2 2生:(齐)石字。3师:组词。

3生:(齐)石头..石块..4师:知道我要写什么字吗?3 4生:(齐)碑。

5师:那么这个碑肯定是用什么做的?4 5生:(齐)石头。6师:(板书“碑”)先写一个什么字?5 6生:(齐)白。

7师:注意里面有一竖变成撇出来,然后呢?6 7生:(齐)一横一竖。

8师:谁知道碑是什么东西?7 8生:碑就是用石头做成的,用来纪念有些人的功绩的。9师:如果这个人没有什么功绩,能不能给他搞一个碑?8 9生:(齐)能。

10师:讲得对,用石头做的,上面还要刻上文字,是用来做纪念的。如果是革命烈士的碑就更有纪念意义。另外,碑还有别的功能,记载一些事情。比如西安,有个碑林,那里很多碑,走一天都看不完那么多碑。那上面有些刻的是文字,记录的是一些历史事件,有的纯粹就是书法家的作品,还有的上面刻的是图画。唐朝最有名的一个皇帝唐太宗叫什么?9 10生:(齐)李世民。

11师:对,他一生戎马生涯,骑过八匹马,都是非常好的战马。他去世以后,当然这八匹马也不在了。后人把这八匹马的样子都刻在八块石碑上,叫“八骏碑”,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所以说这碑有纪念意义,也有记载的功能,有文字还有图样,知道了吧?10 11生:(齐)知道了。

12师:那么这个碑我再加一个字(板书“丰”)是什么意思?11 12生:丰碑就是指高大的石碑。

13师:你能举一个例子说这个“丰”字有时也当高大讲吗?能组个词吗?12 13生:丰..丰满。

14师:丰满是多而不是高大。说不出来了?比如说革命烈士,周总理,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什么呀?(学生无人应,教师一字一顿地引导,等待)丰、功、伟..13 14生:(齐)绩。15师:对了,“丰功”就是大功,伟大的功绩。打开书,在上课前读过课文没有?14 15生:(齐)读过。16师:你读了几次?15 16生:五次。

17师:你读了几次。16 17生:不记得了。

18师:看来你们都读了好几次了。还想读吗?17 18生:(齐)想。

19师:咱们这回这么读,一起来读,有时我指名读。在大家读了好几次的基础上,这一次我一开始就强调要有感情。注意,一开始就有感情地读是什么意思呢?18当然,第一是让你们学会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是通过这种有感情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速度等,让你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一般咱们把文章理解了,用情感朗读把它表现出来,我们现在是在预读的基础上,一开始就有感情地读,利用有感情朗读对理解的作用,通过神情和语气,来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感情,作这么一个通过读来学习课文的工作,试验一下好不好?19 19生:(齐)好。

20师:大家一起来读,开始。20生:(齐)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21师:停,冰天雪地是什么样子?20 21生:寒冷的。

22师:恶劣不恶劣?21 22生:恶劣。

23师:你们读得恶劣吗?22艰难地行进,你们读得艰难吗?23你们要是能把艰难读出来,你们就会根据读时情感,想到冰天雪地的样子了。用读来理解,懂不懂啊?24 23生:(齐)懂。

24师:再重读,开始。24(生重读这句)25师:听我怎么读。(范读这句)再重读,像我这样读,看我的手势,开始。25(生读文,师配合手势,并领读至第二句)26师:什么叫大冰坨?25 26生:被大雪冻成了一个很大的冰块。

27师:整个山就是一个大冰块,就是这意思。你想想整座山是这么一个冰块应该怎么读?26开始。

27(生齐读,师间中领读,读至“向前挺进。”)28师:刚才用的是“前进”,现在用的是什么?27 28生:(齐)挺进。

29师:比前进更怎么样了?28 29生:(齐)艰难了。30师:但是人更..29 30生:坚强了。

31师:你们听我读这两个词(读文):“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教师读得语调语势粗豪,铿然有力)你们听我这样一读有什么感觉?30 31生:风太狂了,雪太大了,天气太冷了。32师:哈!一口气说了三“太”!你再把这三个“太”与“挺进”联系起来想一下,你觉得这支队伍怎样?31 32生:这支队伍遇到的困难很大,决心也很大。就是刚才说的“更坚强了”。33师:对。再接着往下读。33(生齐读至“残酷的战斗。”)

34师:停,下面课文写了几个可能啊?”32 34生:(齐)四个。

35师:四个可能,情况不一样,看我的手势读,我读前面的,你们读四个“可能”。(读文)“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35生:(齐读)“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教师用平直、高扬放慢,再高扬快速加强,平实沉重四种不同手势指导读四个“可能”)

36师:对,大家把刚才学的这两段自已再练习一遍然后我们比比谁读得好。36(学生各自读文)

37师:下面进行朗读这两段的擂台赛,谁敢第一个走上擂台?33好,你先读第一段。37(一生读第一段)

38师:我觉得你读得好像挺费劲是不是?34你该低的地方没低,所以该高的地方就高不上去了,一开始低一点,再来一次。

38(生重读第一段。)39师:谁敢跟他打擂?35 39(一女生重读这段)40师:谁是胜利者?36 40生:(齐)她。

41师:那你就得走下擂台了。(叫男生坐下)谁敢跟她比?37读第二段。41(一男生读第二段。师纠正读错的地方。)42师:要是按读的语气来说谁读得好?38 42生:(齐)他。

43师:可惜的是有两处错误,那就得走下擂台了。谁再比?39 43(又一男生读二段)44师:谁该下去?40 44(大部分同学说她。)

45师:好的,你先坐下,再找一位同学把他读坐下。你没举手你起来,请你推荐一位读得好的。

45生:张志帆。

46师:好的,你自已举手也很积极,你要是打不下人家去就得..罚款,(众笑)带钱没有?41 46张志帆:没有。(笑声)

47师:一会儿跟你们老师借一点。开始读吧。47(张志帆读第二段)48师:用不用罚款了?42 48生:(齐)不用了。

49师:好了,都坐下。大家知道怎么读了吧?43 49生:(齐)知道了。

50师:谁来读第三到第六自然段?44 50(一女生读文)51师:读得真不错,有没有读得比你还好的?45 51女生:有。郑作龙。52师:好的,你来读。52(郑生重读)

53师:两个人都不错。大家读第七段。53(生齐读第七段)

54师:停,这里写这位老战士死得很安祥,很镇定是不是,慌乱不慌乱?46 54生:(齐)不慌乱。

55师:安祥,死得也安然自在,那么你们读的时候应该快一点还是慢一点?47 55生:(齐)慢一点。

56师:对了,虽然他安然自在地牺牲了,但是我们看到他这样,我们不能安然自在,心情应该沉痛,速度再慢一点,再读,开始。

56(生齐读第七段,教师随机带读、领读,并指出词的不同意义。记录不再详述)57师:(问张志帆)你起来,你认为哪个同学读的水平跟你相当?48 57张志帆:她。

58师:好,你也起来,你们两个读这段,一个一句倒换着读,你读一句,把她激发起来;她再读一句,把你也激发起来,两个人相互激发,一个一句好不好,开始。

58(两生开始轮读课文,期间教师特别指导首尾两句)59师:你们觉得怎么样?49 59生:(齐)好。

60师:不错。谁读第八段?50好,你来。60(一女生读第八段)

61师:你想让谁跟你比?51 61女生:他。

62师:好,你起来,你心里先想一下,你点谁跟你比,开始读。

62(男生读第八段。教师指导将军说的一句话,并让全体读。读完后指另一男生,第二个男生再读此段)

63师:下一段谁读?52读前先想好对手,读后直接点名。

63一生站起来读第九段,之后点另一同学的名,后者重读第九段。64师:下一段。

64一生读第十段,之后点名,比读。65师:再下一段。(就这样同学们相互比着读,读至第十二段)大家一起来读第十二段。65(生齐读,教师在本段加强了语气、声调的指导,多次范读、带读,并多次指名读句,亦请全体学生齐读)

66师:谁还想比?53读过的和被点过名的把手放下。你来。

66(一生再读第十二段,之后点名比读。师对后者耳语让她点一同学名)

67师:徐同学上前来,你当将军,大家读这段,读到什么动作,你就照做表演,我看你体会没有。54开始。

67(生齐读),此生根据课文表演将军)

68师:演的不错,如果将军不是这样缓缓地敬礼而是一下子很快敬礼,意思一样不一样了?55 68生:(齐)不一样了。69师:怎么不一样?56 69生:如果将军缓缓地敬礼,就表达了他非常怀念这位军需处长。70师:那么快点就不能表达出他对军需处长的更深的敬意?57 70生:我觉得将军这样缓缓地举起右手,表现了他心里非常沉痛。

71师:说得多好啊,心情沉痛。这文章写得真好。读倒数第二段。注意声音要激昂一些。开始。

71(生齐读第十三段,教师指导“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一句)72师:这位军需处长在你心里是什么形象呀?58高大不高大?59 72生:(齐)高大。

73师:刚才读得非常好,再读得更好些,看我的手势。开始。

73(生齐重读,师配合手势。读至课文最后。在讲课文末段时,教师多次范读,领读,并指个人或全体学读,特别着重体会最后一句,并指导学生读得铿锵有力,详情不录。)

74师:我们每一段都读了好几次,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想法?60对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有什么体会,或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说出来。谁有话要说?61也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74(生各自讨论)

75师:好了,先停一下,咱们整整读了一节课,有没有收获?62 75生:(齐)有。

76师:一会儿下课想一想你的收获,再上课把你的收获说出来,现在先休息。下课。

第二课时

1师:刚才整整读了一节课,烦不烦?1 1生:(齐)不烦。

2师:有意思是吧?2以后你就这样读课文,什么都不用讲,多读几遍,其意自现,明白了吧?3 2生:(齐)明白了。

3师:那我听一听,通过读,你想说点什么吗4 3生:我感受到军需处长不为自己,专为别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4师:好,看到军需处长的伟大。别人呢?5 4生:我想问,为什么那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会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5师:你先记住你这个问题,一会儿我还请你来回答。这叫问题回家。

5生:我想问,为什么军需处长倚靠在树上,但他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呢? 6师:他的衣服哪去了?6 6(学生七嘴八舌争着回答,有些学生说“军需处长没有棉衣”)7师:是啊,他在发棉衣的时候,作为一个军需处长,他完全能给自己发一件,是不是?7 7生:(齐)是。

8师:但棉衣太少了,不够了,他就把棉衣给了谁了?8 8生:(齐)战士。

9师:自己只好穿着什么?(问提此问题的同学)9 9生:单薄破旧的衣服。10师:还有什么?10 10生:我想知道将军为什么要给军需处长敬礼?

11师:刚才那个同学表演时我问了将军为什么缓缓地举起右手?11 11生:因为当时将军是十分沉痛的心情。

12师:他给军需处长敬礼说明对他怎么样?12 12生:尊敬他。

13师:这还不懂吗?13还问我干什么?14谁还说?15 13生:我知道将军为什么愣住了,因为他原来以为军需处长没给战士们发棉衣,就发火了,后来才知道被冻死的是军需处长自己。所以他愣住了。

14师:对了。还有什么?16 14生:我还想知道,丰碑不是指一些高大的石碑吗?为什么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 15师:有意思,你也记住你的问题。一会儿就问你。你要说什么?17 15生:我通过课文知道了军需处长舍已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为了能让整个军队的战士能穿上棉衣,而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士,而他却被冻死了,他十分的伟大,所以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16师:还有吗?18 16生:我想问,在课文第七段的最后一句话,说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为什么要用贴而不是穿?19 17师:为什么不说“穿”而说“贴”?20谁知道?21 17生:这是因为他身上只有这件单薄的衣服,再没有其他的衣服了,所以会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8师:(叫一男生上前)他外面穿着一件运动衣,里面还有一件衬衣,我说他的运动衣紧紧地贴在身上行吗?22 18生:(齐)不行。

19师:把他里面的衣服脱掉,光着膀子只穿这件运动衣,我说贴在身上行吗?23 19生:(齐)行。

20师:好好想想。只穿外衣,是贴在身上吗?24 20生:(齐)不是。

21师:那么能贴在身上的衣服一定怎么样?25 21生:(齐)单薄。

22师:也许非常窄小,已被雪打湿了,就贴在身上,对不对?26 22生:(齐)对。

23师:好了,还有什么?27 23生:我知道了因为什么将军会向军需处长敬一个庄严的军礼。(师叫刚才提此问的同学注意听)因为军需处长克己奉公,值得敬重,将军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军需处长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将军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24师:明白了吗?28 24生:(提问的)明白了。25师:你再说?29 25生:我知道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这个词语作题目了。

26师:等一等,等会讲给他(指刚才问“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丰碑”的学生),刚才他提了这个问题了,你再讲一讲?30 26生:这里是说军需处长死得伟大,是说他的行动像一座丰碑。27师:好,先说这些,一会还会说到这个问题

27生:我知道了将军愣住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将军知道军需处长是负责军队的给养和装备的负责人,将军心里以为军需处长绝不会没有一件棉衣,他绝不会冻着,可是将军现在看到他只穿着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感到疑惑。28师:所以他就愣住了,先不说了,我想问个问题愿意答吗?31 28生:(齐)愿意。

29师:你认为这篇课文是写谁的?32 29生:(齐)军需处长。30师:有没有别的意见?33 30生:还有将军。

31师:将军,还有谁?34 31生:整个队伍。

32师:那么究竟是写谁的?35又有军需处长又有将军,那么主要写的是谁呢?36 32生:(齐)军需处长。

33师:我有不同意见,我的意见先不说,你们可以保留你们的意见,我们先讨论。大家想一想一开始出现在课文里的是谁?37 33生:(齐)红军队伍。

34师:红军队伍在前进。一个独立的人物是谁?38 34生:(齐)将军。

35师:将军在干什么?39 35生:(齐)思索。

36师:那我们给第一部分课文起一个小标题,是什么?40 36生:(齐)将军思索。37师:中间加一个字。37生:(齐)加一个“的”字,将军的思索。(板书“将军的思索”)这是第一部分。将军思索什么?41从课文里找出关键的几句话。

37生:(读文)“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38师:这句话说了几种情况?42 38生:(齐)两种。39师:第一种..43 39生:(齐)恶劣的环境。40师:第二种..44 40生:(齐)残酷的战斗。41师:(齐)接着往下读。41生:(齐)“可能吃不上饭..将军思索着。” 42师:将军是不是在想这个?45 42生:(齐)是。

43师:那么这支队伍就只有面临着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吗?46他本身怎么样?47找一找。

43生:本身的装备很差。

44师:这支队伍不但什么什么,而且什么什么,还什么什么,所以将军在思索,谁能按这样的内容和方法说话?48 44生:这支队伍不但装备很差,而且要面对恶劣的环境,还要和凶恶的敌人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45师:对不对?49 45生:(齐)对。

46师:谁再能说一遍?50更简单更利索的。46生:(齐)这只队伍不但装备很差,而且要跟恶劣的环境做斗争和敌人做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47师:很好,这次不用我说的方法说,用你们自己的,发挥你们的创造力。谁来说?51 47生:这支队伍装备本来已经很差,还要经受恶劣的环境,做出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48师:对。还有没有?52用些新的关联词。48生:这支队伍原先装备已经很差..49师:哦,现在装备好了。(众笑)是这意思吗?53(生摇头)可见这个词不行,你先坐下想一想。谁还说?54 49生:红军队伍要在恶劣的环境前进,而且要进行残酷的斗争,本来他的装备已经很差了,所以将军思索着。

50师:可以,就是稍微有点口罗口索。50生:(齐)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要在恶劣的环境里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51师:非常漂亮,他把恶劣的环境和残酷战斗说在一起了,说“在恶劣的环境里进行残酷的战斗”,既简练又精彩。

51生:这支队伍在恶劣的环境前进,还要用很差的装备和敌人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52师:有点毛病,“用很差的装备进行战斗”,这“装备”可不单指武器,衣服,一些其他行军的东西都叫装备,你如果说用很差的武器和敌人战斗还差不多,说用很差的装备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你再想想,谁还说?55 52生:红军队伍的装备已经很差了,他们还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和敌人进行残酷的战斗,所以将军思索着。

53师:对。这是课文的第一段,第二段就是谁出来了?56 53生:(齐)军需处长。

54师:一直写到哪里?57读最后一句。开始。54生:(齐)“大雪很快地覆盖..晶莹的丰碑。” 55师:(板书“晶莹的丰碑”)最后一段,大家一起来读,开始。55(生齐读最后一段)

56师:第一段是写这支队伍领头人的思索,为这支队伍思索,第二段写军需处长,下面最后一段又是写谁?58 56生:(齐)队伍。

57师:对,写这支队伍的。如果不明白,咱们接着学。你们看看军需处长那一段,你觉得哪一小节最受感动?59你能起来读一下,然后把你的理解说出来,最后再做一个小结吗?60这叫“一读二讲三结”。自己先做下准备。你感受到哪段对你有触动就读哪段。

57(学生各自读文)58生:(读第十二自然段)这一段让我受到感动,将军的职位比军需处长高,可是军需处长这种舍人为己的..58师:怎么成“舍人为己”了?61(众笑)59生:(接着)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将军,将军怀着沉痛的感动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59师:还有小结呢?62 60生:..60师:将军为队伍有这样的部下而感到..63 61生:自豪。61师:还有内心的无比的崇敬。好的,这就是你的总结了。谁还说?64 62生:(读第九自然段,师插话,你读得真好!)这一段话使我受到了感触。从这里可以看出将军开始思索着,为自己的队伍担心,又冻僵了一位老战士,他的心情很烦乱。我觉得,从这段话里我认为他是一位十分关心战士的将军,我是从他像一头发怒的豹子看出来的。他看到有人冻死了,就很生气。

62师:你认为将军对他的战士是爱护的是吧?65 63生:是。

63师:爱护战士干什么还发那么大脾气?66 64生:因为他开始以为是军需处长没给这位战士发棉衣,所以很生气。64师:对,很好。还有吗?67没说过的来说。65生:(读第七自然段)我觉得军需处长对这恶劣的环境并没有什么慌张,所以死得安祥、镇定。对部队装备很差,没有棉衣而没有怨言,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也无怨言,他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大碍,对此表现得没什么慌张。

65师:所以他表现得十分..68 66生:安祥镇定。

66师:她没说完全的,谁想说站起来就说。

67生:我十分佩服这位军需处长,因为他自己也应该有棉衣穿,可是他却想到战士们比他更需要棉衣,战士们每时每刻都要和敌人斗争。棉衣可能破了,他就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士们,自己却冻僵了,我觉得这段话表达了他勇于献身的精神。

68另一生:这一段话赞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忘我无私的高尚情操,是一种崇高的品质。

69另一生:我还从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看出了军需处长只有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可他不畏惧,依然十分安祥镇定地死去。

70另一生:我非常敬佩这位军需处长,因为他为了整个部队居然可以牺牲自己,而且,我还觉得在这支队伍里还有很多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好战士,所以胜利是属于这支队伍的。

71另一生:我觉得军需处长十分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军需处长,完全有可能给自己发一件棉衣,而却让给了别的战士,他只有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67师:课文上说他像一个晶莹的丰碑,晶莹是什么意思?69 72生:晶莹的意思就是光亮而透明。68师:什么东西是晶莹的?70 73生:水晶、钻石、冰、雪、眼泪、玻璃..69师:对,这些东西光亮而透明,所以说它是晶莹的。课文上说这位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以后是晶莹的丰碑,他怎么会晶莹?71怎么会光亮透明啊?72 74生:因为他被冰封住了,所以他也是晶莹的。

70师:冰雪是光亮的所以他也是晶莹的,这是从外观上看,是对的,他的内心呢?73 75生:还有他舍己为人的精神。

71师:舍己为人,是不是无私的?74 76生:(齐)是。(教师板书“无私”)72师:还有什么?75 77生:我觉得之所以写他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是比喻他舍己为人的精神。73师:我现在问你军需处长光亮不光亮,表现在什么地方。76 78生:他是光亮的,因为他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74师:没说具体,你来说。79生:虽然军需处长外表也是光亮的,可是内心的光辉比他的外表更加..75师:你说得挺漂亮,但不能用“虽然可是”,这样后半截就转折了,句义就向相反的方向去了。你应该用什么连词?77 80生:(齐)不但,而且。76师:不能用“虽然,可是”,用“不但而且”。你说一遍。

81生:这是因为军需处长内心的光辉比他外表的晶莹更加的..光亮..(说不下去了)82另一生:不但他外表光亮,而且他的内心也像外表那么光亮,永远鼓舞着人们不断地前进。

77师:我们还得具体研究一下。刚才说了,他的内心想着别人,这是无私的。他死得那么镇定那么安详,所以他面临死亡时害怕没有?78 83生:(齐)无所畏惧。78师:“无所畏惧”可以简单地写成什么?79(板书“无畏”)那么我再问一问,军需处长是光亮的大家都明白了,他是透明的吗?80 84生:(齐)不是。

79师:错了。他的心地透明不透明?81 85生:(齐)透明。

80师:说,怎么透明?82 86生:因为他心里只想着别人,一点也不为自己着想。81师:他心里有没有阴暗的角落?83 87生:(齐)没有。

82师:他的胸怀是不是能够完全向所有的人敞开?84 88生:(齐)是。

83师:是不是透明?85 89生:(齐)是。

84师:不要理解得太狭窄,“透明”就是从这头能看到那头,不是这个意思。能够敞开胸怀,完全给大家看,没有一点见不得人的私心杂念,这就是透明的。那么你们想一想,刚才讲丰碑的时候是高大的石碑,再拿丰碑去比喻军需处长,那么这个丰碑还是指高大的石碑吗?86你要特别注意听。(指问丰碑的孩子)

90生:(齐)不是。

85师:它含有什么意思?87 91生:(齐)品质。86师:(指着自己的头部)有没有这个?88 92生:(齐)思想。87师:对。(在“无私”后加“思想”、“精神”)还有什么?89他相不相信这只队伍一定能够战胜困难?90(生答相信)那就是说他对革命队伍的胜利有没有坚强的信念?91 93生:(齐)有。

88师:有没有使革命进行到底的这种力量啊?92 94生:(齐)有。89师:(在板书“无畏”后加“信念、力量”)虽然他牺牲了,但是他身上所含有的力量是能够看出来的,所以丰碑在这里已经不是它最初的意思了,它的本意是高大的石碑,到了军需处长这里,他是无私的无畏的,这种思想精神,这种信念,力量使他成为一座丰碑,成为人们的榜样,对不对?93 95生:(齐)对。

90师:战士们受到他的鼓舞没有?94 96生:(齐)受到了。91师:从哪儿看出来?95 97生:(齐)最后一个自然段。92师:读出来。开始。98(生齐读最后一段)

93师:我问你们,第一段将军在思索,到了最后,他的思索有没有得到回答?96 99生:(齐)得到了。94师:怎么回答的?97 100生:(齐)(读文)“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95师:将军思索,“队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吗?”回答是:“我们是胜利的队伍”,对不对?98 101生:(齐)对。

96师:谁给他作的回答?99 102生:(齐)脚步声,军需处长。

97师:军需处长,还有脚步声,大家再把脚步声读一读,开始。103生:(齐)(读文)“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98师:(对一个学生)你起来,上课时你提了一个问题,我让你自己思索,就是关于脚步声的,你把当时提的问题再说一遍。

104生:为什么那“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能够..99师:现在明白了吗?100 105生:明白了。

100师:因为战士有着为别人着想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有抗日革命的坚定的信念,这样的队伍怎会的失败呢。101 101师:说明白了没有?102 106生:..102师:大致说明白了。这些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是谁发出来的?103 107生:是红军战士。

103师:是这支队伍的红军战士,他们受了什么鼓舞?104 108生:军需处长。

104师:那么步子为什么是沉重的?105 109生:战士们心情沉重。

105师:心情沉重,所以脚步也怎么样啊?106 110生:(齐)沉重。

106师:这些脚步声为什么又是坚定的?107 111生:因为他们对革命胜利的信念更坚定了。107师:所以脚步也是..108 112生:更坚定了。108师:明白了吧,(指另一个同学)你起来,你当时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把军需处长叫做丰碑是不是?109现在明白没有?110讲。

113生:这是因为军需处长身上有无私奉献对死亡无所畏惧的精神,他那种精神鼓舞着所有的红军战士。

109师:使这些战士用坚定的脚步声回答了将军的什么?111 114生:(齐)思索。110师:告诉将军什么?112 115生:我们的队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能把革命进行到底。111师:是一支..113 116生:胜利的队伍。

112师:你们想想,整篇文章是单单表现军需处长个人的吗?114 117生:(齐)不是。

113师:究竟是表现什么的?115大家说吧。118生:(齐)红军战士,红军队伍。

114师:作者就是通过这篇文章告诉人们,我们的队伍是无往而不胜的,明白了没有?116 119生:(齐)明白了。

115师:军需处长只是这支队伍里面一个代表。正因为军队里有了这样的人,而且他能鼓舞大家的斗志,所以这支队伍就是胜利的队伍,明白了吧?117 120生:(齐)明白了。

116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118没有了,那就下课吧,下课。

全文板书样式: 将军的思索

晶莹的丰碑—无私思想、精神 无畏—信念、力量 胜利的队伍

简评

一、本课例在读的运用这一点上做了新的尝试和突破。过去我们常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话没错,但它只强调了理解对读的指导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则只体现了读的表现作用(理解了景色很美,就把它美美地读出来——笔者的《第一场雪》是典型的例子),其实,“读懂课文”这几个已被人人说得烂熟了的字早就明确地指出:课文是“读”懂的,并不是懂了再读!正因为我们过去太注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所以才忽略了朗读在理解中的作用。因此讲啊,问啊,讲懂了,问懂了,才去朗读一下,朗读逐渐变成了“理解”之后的一个程序,变成了讲和问的调味品。

本课例一开始初读课文,教师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整读了一课时;在第二课时中,仍然着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教师反复地用自己的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是“语气、语调、节奏、速度等),让学生反复体会,跟读、揣摩、领悟。渐渐地,教师的语感变成了学生的语感,不同的语感表达了不同的语言情境和思想内涵。于是,学生在这种朗读的过程中,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内容。这一过程,正好把“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在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这里仅以开头第一小节为例,教师有声有色地读了“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后问学生有什么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他们从老师的语感中听出来,悟出来的理解。这种“在读中感悟”的例子,在课例中俯拾皆是。

二、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读完了就有话要说”,让孩子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鼓励那些属于个性化的独特的体验,有的还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读书中的疑难,而且尽力使这些质疑经过一段读,议论之后,最终由提问的学生本人作答(教师称这为“问题回家”。)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维、表达的积极性,培育了自信的品质。课例中仅在第二课时开始后,第一次让学生“读完以后说一说”时,就有11位学生发表了自己读书后的见解(这其间有学生回答教师穿插的问题的发言不计在内),而且每个发言都是自己思考的成果或质疑,没有照搬课文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看出前段的朗读确实达到了学生自主理解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

三、《丰碑》一课,不少教师都把它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来讲,把军需处长作为文章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本教例教师对此有自己的认识;这篇课文是“写事”的,表现的对象是这支红军队伍,是说这支队伍是胜利的队伍。写人的文章是表现人性的,或者说是表现某个人的思想,精神品质的;而写事的文章是表现事理的。《丰碑》就是要说红军队伍是不可战胜的这个道理。文中出现的军需处长,只是这个队伍里一个典型代表。他的出现使将军、使

战士,也使读者坚定了“拥有这样的干部的队伍必胜”的信念。军需处长的表现和他对战士们的鼓舞回答了文章立意的关键之点,但他并不是文章的主人公。根据这种认识,教师设计了迥异于他人的教学目的过程,可谓独辟蹊径。

第四篇:支玉恒《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支玉恒《草船借箭》教学实录.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支玉恒《草船借箭》教学实录

一、《草船借箭》的破题开篇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

师:大家再看这个“剑”,(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生: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生: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

师:对不对?(生齐:对)是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用的是这个“剑”,有手把,双面刃;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所以文中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知道了吧?生:(齐)知道了。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的时候。

师;三国,都有哪三个国?生:有东吴、西蜀,还有一个魏国。

师:你知道东吴由谁统治吗?生:孙权。

师:西蜀呢?生:刘备。

师:那么魏国呢?生: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

师: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曹家还没有人当皇帝,但是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在曹操的手里。对不对?生:对。

师:大家结合预习想一想,“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生:讲了周瑜、诸葛亮,还有鲁肃和曹操。(教师板书这四个人名)

师:刚才在讲三国的情况时,曹操提到了。现在我要问,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师:也是丞相,对不对?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周瑜呢?哪国的?干什么的?生:他是东吴的都督。

师:什么是都督?生:就是统帅三军的元帅。

师:对,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鲁肃呢?生:鲁肃是东吴的一个将领。

师:对,东吴的一个大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把这些人联系起来的?一个一个说,诸葛亮和周瑜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想用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答应了。

师:这句话说通没有?“想用十万支箭为难他”,通吗?生:我认为他没有说清楚。应该是,周瑜想陷害诸葛亮,想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说,他只用三天。

师:简单地说就是周瑜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了。可以不可以?生:我认为您说的有点不对了,光说造箭.不说期限,那什么时候造出来都可以。应该说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

师:他的发言是要强调“短时间”内。具体的问题,我们研究课文时还要议论,现在只说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他让他造箭,他答应了,简单地说,联系起来没有。生:联系起来了。师:诸葛亮和鲁肃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很简单,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师: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帮助诸葛亮。

师:鲁肃帮助诸葛亮,鲁肃主动帮助?生:我认为就是借船造箭。

师:还是不正确。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可以吗?(生答:可以)最后看诸葛亮和曹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生:最简单的方法回答是:曹操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诸葛亮没去,曹操就借给他了?生: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再说得明确一点。生:诸葛亮用计借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师:很好。那谁能把这几个人的联系,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下。生: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师:说得不错。刚才他说的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课文的什么?生:(齐)主要内容。

师:如果我现在请大家给课文分段,能分不能分?(学生沉默)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这件事情的起因,我认为是周瑜妒忌诸葛亮,让诸葛亮在短期内造箭。

师:可以吗?(生:可以)事情的结果,刚才没说,是什么?生:诸葛亮得到了箭。

师:那么剩下的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什么?

生:(齐)经过。

师:可以分几段。生:(齐)三段。

师;如果我想把“经过”再分成两部分,可以不可以?(生:可以)好。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这是什么?我要求不说刚才那句话了一他请他帮忙,他答应了,不这样说了,怎么说?生:这一部分是做借箭的准备工作。

师:好。这才是(指去向曹操借箭的有关板书)——生:正式的借箭过程。

师: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在这几段中哪一段是最主要的内容?生:经过是主要内容。

师:在经过里面“准备”和“借箭”谁是更主要的内容?生:经过中“借箭”是最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后,三国起了变化了。三国,是三足鼎立,好像大鼎的三条腿。现在,孙、刘已经联合起来了,共国抗御曹操。要记住这一点,对理解课文很重要:“孙、刘联合,共同抗曹”。

评析:

这一课例的内容比较丰富,从多方面展示了教师在开始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所做的工作。本教例主要采用的是“师生谈话法”。在谈话中为即将开始的课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一、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课文时所必要的有关知识。如“箭”与“剑”的形状、区别及各自的用途。讲这一点是为了配合课文中周瑜的一句问话,“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教师在这里预先点破,学文时学生就会不问自通。同时,教师在谈话中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现了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三国的构成、统治者、课文中人物的所属和职务。而所有这些都是在谈话中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的,有效地运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个别内容学生不了解,教师也不避讳地直接讲出,也是一种及时的、必要的补充。特别是“孙刘联合,共同抗曹”这样的形势介绍,对学生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的所言所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这一教例,教师还引导学生从认识故事中人物的相互联系入手,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脉络;由此又推演出文章的段落结构、段内层次和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逐段学文前,对全文胸中有数,有利于对文章内容全面、系统的理解。这不但显示了教学设计的巧妙,也表现了教师教学思路相当清晰。

三、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说话要简练,要学会概括,要有逻辑性。表现了教师不放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使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二、《草船借箭》的课堂终结

《草船借箭》课文讲完了,黑板上出现这样一幅

教师又请同学们综合课文内容,结合板书,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要求高度概括为三点。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概括出“知友”、“知敌”、“知天”三点。教师又要求把这三点再归纳为两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知人”、“知天”。但教师仍然追问:还能把这两点再概括为一条道理吗?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事实,结合板书中提炼出来的内容,看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全在于他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和估计,完全同后来的事实相一致。(他识破了周瑜设计陷害自已,但为了顾全大局,并不说穿,而是将计就计;他知道鲁肃性格忠厚,又极力主张孙刘联合共抗曹兵,就完全信赖,请他帮忙,求他保密,鲁肃果然帮了忙,保了密;他了解曹操用兵谨慎,心性多疑,就敢于率领草船,轻兵逼寨,曹操果然只放箭,不出兵;他预测三天后必有大雾,三天后果然大雾弥漫,成了他用兵的屏障)由此,学生归结出这条道理是: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

接着教师又假设了一种具体情境,设问:如果那天驻守曹军大寨的不是曹操,而是一个性情莽撞的人,结果会怎样?要求学生用刚才得出的那条道理去分析。讨论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这是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二阶段。

评析:

用这样的讨论来终结这篇课文的阅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凭借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概括能力,并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能想会说。

二、这个教学环节的第一阶段,是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历史事件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第二阶段是借助假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普遍原理分析具体事例(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这两个思维训练过程,正好是一次完整的认识活动的循环——“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毛泽东《矛盾论》)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三、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归纳出的“要想把事情办成,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条道理,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同志讲的“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践论》)这样的教学设计,发掘了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教育完全没有出现硬性的、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课文所提供的具体凭借上的思考和体会。没有外加,没有注入,没有“拔高”;不是贴标签,也不是喊口号。

四、这样的课堂终结,没有把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囿于一篇教材之内,做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深入教材又跳出教材,扩大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来终结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在“借箭”这一事件中所表现的足智多谋,在更高的层次上形成了整体认识。这个整体认识,与讲课开始时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整体认识,其份量和高度都是不相同的。

第五篇:支玉恒教学实录——《乌鸦喝水》

支玉恒教学实录——《乌鸦喝水》

(教师展开一幅放大的课文中的第三幅插图)

师: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画着什么?它在做什么?

〔充分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学生说的机会〕

生:图上画着一只乌鸦。乌鸦在喝瓶子里的水。

师:谁能用一句最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生:这幅图画着一只乌鸦,它口渴了,把嘴伸进瓶子里喝水。

师:再简短一点。

生:画着一只乌鸦在喝水。

师:再简短。

生:乌鸦喝水。

〔看图说见解,训练概括能力,发展语言〕

师:对!乌鸦喝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生:(集体)想!

〔让学生看图归纳图意,点出课题,导入新课,很有新意。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

师:说说“喝”的字形。

生:喝字是左右结构,左边“口”字,右边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横折钩,小“人”在里边,竖折来关门。(曷)

师: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

生:因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把话讲完整〕

生:“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

师:口字与渴字都读第三声,连在一起怎么读?

生:前边的口字读得像第二声,口渴。

师:请这一行小朋友朗读第一段。

(学生按顺序朗读)

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是什么意思?

生:“到处”就是每个地方。

生:“到处”的意思就是处处。

生:“到处”就是四面八方。

师:几个小朋友回答得不仅对而且好!乌鸦找到水了吗?我们学习第二段课文。

kě hěn zháo bàn

(教师在田字格中写“可很着办”指导学生学习“很”字,注意书写笔顺。“着”字与“看”字比较字形。“可”字和“办”字要求学生自己想法记住。要求每个学生在生字本上写这四个字)

师:请小朋友用“很”字“开火车”组词。要求后一个同学组的词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的意思要相反。

生:很大。

生:很小。

生:很高。

生:很低。

生:很香。

生:很臭。

……

〔让学生边朗读边说话,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字的音形义教学和词句训练,为学生的说留有充分的余地。〕

师:请小朋友顺序朗读第二段课文。(学生按要求一个个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乌鸦的表情。想一想它喝不着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中插图)

生:天气很热……

师:你怎么知道天气很热呢?

生:从图上看出来的。天上只有一朵白云,太阳红红的,说明天晴、很热。

师:好!往下说。

生:乌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翅膀紧紧地抱住瓶子,两条腿伸得直直的,乌鸦喝不着水时心里是很着急的。

(教师范读第二段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乌鸦找到水了,又没喝着,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生:课文里用了一个“可是”。

师:为什么要用“可是”呢?

生:乌鸦找到了水,又没喝着,就用“可是”。

师:好!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páng biān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旁边”后指名朗读第三段课文,这时有学生举手发言〕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

〔听课教师议论:问得好!〕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回答?

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就像老师给我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样,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听课教师啧啧称赞〕

〔教师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思维动向,因势利导,精心设问。教师“引”,学生“发”,广开学生言路。〕

师:乌鸦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喝着水的?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插图。

〔学生看第二幅插图〕

师:大家读第四段的第一句。

(学生读)

师:再看第三幅插图。

(学生看图)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为什么就喝着水了?

(学生各抒己见。有一学生举手)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

〔只“引”不“逼”,让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教具棗盛有水的瓶子和一些小石子)

师:××小朋友爱动脑筋,问题提得好!老师要给你们做个小小的实验。好,就请××来

做。

(老师当众滴了几滴红墨水在瓶子里,让大家看清水位的高度。学生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水慢慢地升起来了。)

师:谁知道水为什么会升起来呢?

生:因为石子比水重,石子放到瓶子里就把水的地方占了,水就被挤得升起来了。

师:××回答得很好!请大家读一遍课文,要用心记住今天学习的生字和新词,要读出乌鸦先“焦急”后“高兴”的心情来。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

师:读得很好!小朋友们喜欢《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

生:(集体):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乌鸦会动脑筋,想办法喝着了水,我喜欢这个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开动感觉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维器官(心到),亲自实践,提高认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乌鸦》里的那只乌鸦只会听好听话,不动脑筋,上了狐狸的当,我不喜欢它。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点评

识字、听说、阅读……头绪纷繁的低段语文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进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王汝珉老师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儿童主动学习,勤思、多想、乐说,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王老师抓住儿童思维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及胆大爱说的特点,利用色彩和形象十分鲜明的自制挂图,开篇就引导儿童看图观察、训练用最简炼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点出课题“乌鸦喝水”。接着用“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问题,激发儿童,让其在好奇和欲说的心态中学习课文。王老师抓住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通过表情范读代替乏味的讲解,以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乌鸦喝不到水时焦急不安和喝到水时轻松愉快的不同心情,读出感情色彩。同时不断变换朗读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棗识字、看图、说话、学文,教得轻松,学得主动,智力发展,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二、激励儿童质疑问难。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的追求比真理的占有更重要。”一个人智力的后天发展,体现在能否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王老师抓住低年级儿童爱提问题这个思维发展的特点,重视儿童的质疑问难,广开言路,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由于老师的激励,儿童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其中“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这两个问题很关键。王老师抓住不放,引导儿童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讨论解决这一个问题。后一问质疑的儿童自己动手,为大家作水位升高的实验,来巧妙地解答。这时,儿童的求知欲似乎得到了满足,其实不然。王老师为进一步激励儿童质疑问难作示范,又主动提出了“石子放到瓶里,瓶里的水为什么会升高呢?你遇到这种现象吗”的问题,孩子们讨论开了,很快得出了结论。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在质疑问难与运用知识、动手实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三、综合训练培养能力。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重“文”轻“语”,重“写”轻“说”的弊端。王老师克服了这种倾向,重视对儿童说话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把说话训练与语文的各项基本功训练综合起来进行。既训练学生认真地听,边听边想;又训练学生大胆地说,说的内容来自观察,观察了要思考。观察生活说话,就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的综合训练。说的训练又和读写训练紧密结合。为通过语言环境对形近字“渴”和“喝”进行辨析,用字义作为分化音、形相混的手段。学生在说话训练中运用了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词汇。王老师在教学中及早地把说和写联系起来,以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互相促进,统一发展。

阅读教学以能力为主线,进行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王老师既重视字词句篇的基础知识教学,又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把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紧密地综合起来,在培养认识事物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经验。

下载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支玉恒教学实录——《匆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支玉恒草原教学实录

    1、草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通过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精选5篇)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作者:佚名文章来源:别处引用点击数:633 更新时间:2006-2-18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的“曲”是......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

    支玉恒教学实录——《飞夺泸定桥》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上课,师生问好完毕)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第25课《飞夺泸定桥》。(板书)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也自学了生字词,在......

    支玉恒:《画杨桃》教学实录

    支玉恒:《画杨桃》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以前我给你们上过什么课呀? 生:《曼谷的小象》 师:今天咱们还去曼谷吗? 生:不去了。 师:不去了,咱们就在教室里上什么课? 生:《画洋桃》 师:(教师......

    支玉恒教学实录——《学弈》课堂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学弈》课堂实录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7至8期里整理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 生:古代的文章 生:古代的人写的文章。 师:说得有......

    11画杨桃支玉恒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生:《画杨桃》 师:(教师板书“囗”)我不按笔顺写,我写了一个什么?生:口(kǒu)字。 师:不对。想象一下。生:正方形。 师:你说像什么?生:支老师写了一个大口的框。 师:大口框,还有什......

    玉恒老师教学实录——《匆匆》 一

    玉恒老师教学实录——《匆匆》 一.txt不要放弃自己! -------(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转身出门的一刹那,我泪流满面,却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看到这一句 小编也心有感触,想起当初离家前往......

    支玉恒《学弈》课堂教学实录

    《学弈》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 师:说得有道理。古时候的人写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时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文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