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巧板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活动——七巧板 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林艳辉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3 教材分析:
用七巧板拼图形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本节学习的内容是利用拼七巧板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除了要求学生能摆出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拼摆图案外,还引导学生对七巧板进行了比较,同时设计了拼出指定的图形的活动,这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
小学生常常需要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孩子们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七巧板空间、图形的变化,又将引出无数个奇妙的图案,这对处于好奇心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激励他们主动探索、审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学生已经能够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形状的纸拼出一些简单的、有趣的图形。他们对动手拼一拼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利用七巧板进行实例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图形。教学目标:
通过拼摆七巧板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七巧板,并能用七巧板拼出学过的图形。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出图案。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七巧板等。
情境导入: 1.电脑出示由七巧板制成的“动态”图形课件。(有人和小动物在玩、乒乓球员比赛图)问:小朋友,你知道这些图案是由什么拼出来的吗?
2.介绍七巧板的有关知识。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起源于宋代,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它是黄伯思创造的,起初叫“燕矶图”,也叫“七星”、“易方”,后来就叫做“七巧板”。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还得到了世界的赞美。
3.设置疑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后来它被称为“七巧板”吗?正因为它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美妙的图案,所以被称为七巧板。今天我们就用聪明的大脑去想,灵巧的小手来拼,让七巧板更巧吧。(板书课题:七巧板)探究新知: 教学例3(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1.说一说:
给七巧板编号,组织小组交流,说出自己发现了七巧板有哪些特点。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向全班汇报。2.拼一拼:
利用七巧板,学生自主拼出学过的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拼法,并要求学生汇报拼出的图案由哪些图形组成。3.议一议:
电脑出示小明、小丽拼出的各种形状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想象这些图形是平时生活中的哪些物体? 4.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拼出自己喜欢的生活中的图案,并取个好听的名字。让学生介绍自己拼出的图案,比一比谁的图案更漂亮。实践应用: 1.电脑演示“守株待兔”的拼图,猜一猜它们分别像什么。2.让学生尝试自己叙述“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说一说故事内容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3.小组活动:拼图编小故事。要求小组合作给拼好的图案编一个小故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
4.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拼图编出的故事,其他学生谈谈对故事内容的看法和意见。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七巧板拼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编出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觉得七巧板有趣吗? 板书设计:
七巧板
教学反思:
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 安排这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本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开展一系列活动的综合全过程。
反思整节课,是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技能的体验,同时学生的成功感也就产生了。本节课人人都动手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选用了哪几块图形?拼成的是什么图形?还能拼出哪些图形?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拼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创造体验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让学生参观、点评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第二篇:《七巧板》教学反思
上完《七巧板》一课,我深深地发觉,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几块小小的图形,学生竞能拼摆出各种各样漂亮而有趣的图形,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孩子们都是聪明、可爱的,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开展好教学,让孩子们能在一个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自主地学习。整节课我都有意识地在情境、合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愿学、乐学,同时他们在感知、感悟的过程中都有所体会,能充分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并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在教学“用七巧板拼图形”这一环节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七巧板中的若干块拼出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积极地思考,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种不同拼法的正方形和三角形,不仅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丰富了他们对图形的认识。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为了尽量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设计了很多让他们动手的环节,例如用七巧板拼出平面图形、拼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小组合作拼一个故事以及同桌合作创作一幅拼图作品等活动,以操作为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促进为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听故事来拼图的环节,还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拼图大赛”,让学生在自评和他评中培养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能力,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篇:七巧板 教学反思
七巧板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
刘亚
上完《七巧板》一课,我深深地发觉,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几块小小的图形,学生竟能拼摆出各种各样漂亮而有趣的图形,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孩子们都是聪明、可爱的,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开展好教学,让孩子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自主地学习。
在这节课之初,我以谈话导入新课,问学生们多大年龄,从而引出七巧板有两千多岁。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对七巧板进行分类,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特征,再引出例3要解决的问题:用一套三角板拼三角形,看谁拼得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拼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有意识地在情境、合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使他们愿学、乐学,同时他们在感知、感悟的过程中都有所体会,能充分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
最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拼摆人物、动物、字母等,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堂中,我还通过介绍有关“七巧板”的小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七巧板是我国一项有着两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惜我国的文化遗产。这节课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还要注意班级的纪律秩序,多表扬,少批评。也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关爱。
第四篇:七巧板教学反思
《七巧板》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拼图活动中学习较为积极主动,教学效果较明显,也存在一些不足与困惑。现简要反思有以下几点:
本节课有几点经验收获:1.找准审美视点:几何图形自身蕴含了丰富的形态美,让学生拼组图形感受图形之间的组合美,并体验动手操作创造图形之美带来的成功乐趣。2.多媒体的灵活运用:新课程提倡借助多种辅助手段,促进教学。通过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操作,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增加对本学科学习的乐趣。3.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用七巧板拼组图形,从而使学生自主学到七巧板的有关知识;探索七巧板拼图,感受自己创造美的图形的乐趣,同时利于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4.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从而拼出新的、美的图形,进一步突出运用七巧板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不足与困惑:1.可以更多结合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有关“七巧板”的历史来源,让学生了解到七巧板是我国一项有着两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惜我国的文化遗产,热爱我国的悠久文化。2.自己语言方面可以再提高,更有利于持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效果。3.在学生积极回答,参与双边活动时,也有学生过于随便,个别学生纪律过松,有可能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以后上课应当注意控制学生纪律。
第五篇:《七巧板》教学设计
七巧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七巧板。学具:七巧板、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把你喜欢玩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具,好不好?玩具就在桌上的袋子里,请小组长拿出来分给小组同学。(学生拿出袋子里的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七巧板”(板书)。
二、操作感知,初步认识七巧板
1、猜一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汇报发现,“七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
2、分一分:(板书)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全班互动,按图形形状分类)你是怎么分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分法)复习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展示平行四边形,并板书。师:看看它的外形与其它图形比有什么不同?(它有四条边,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最多,有5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只有1块;
3、比一比:(板书)师: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还可以比一比呢?请你动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大小)师:你们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 今天老师请来了七巧板,请它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吧!(一学生头戴七巧板头饰表演)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个叫黄泊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等。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师:听了七巧板的介绍,我觉得七巧板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七巧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4、欣赏课件:课件演示如何把正方形剪成7块图形,并注有编号。你看到了什么?
5、道了七巧板的组成,大家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七巧板。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七巧板,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每一块涂上不同的颜色,做成一副彩色的七巧板。
三 动手实践,逐步体验七巧板七巧板做好了,同学们都想拼一拼了,那我们就动手吧。(板书:拼一拼)
1、拼图形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欣赏课件:用七巧板拼图案。
3、发挥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小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拼好后,师选几副作品展示,让学生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4、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吗?谁会讲这个故事?(请一个学生简单讲述故事)课件演示:用七巧板拼农夫、兔子、树。师讲故事,课件演示画面。
5、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故事。
四、小结:玩到现在,你喜欢七巧板吗?你能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七巧板呢?(好玩的、有趣的、漂亮的……)(板书:有趣)这节课我们利用七巧板拼出了许多精美的图案,它千变万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五、拓展延伸,继续拼摆七巧板师:课上时间有限,课后小朋友可以继续利用七巧板拼各种有趣的图案,体验七巧板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拼摆七巧板,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电脑、实物投影。
学具:七巧板、表格。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课
1、师导入:我们以已经认识了长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图形朋友。今天图形朋友来到我们班,想和同学们做游戏,你们看图形朋友上场了。
2、看图(出示课件:演示七巧板中7个图形拼成美丽的小房子、金鱼、帆船等图,让学生观察,由房子图、金鱼图、散成7个图形,再拼成漂亮的房子、金鱼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试一试看能不能提 出个数学问题?
生问:(1)每个图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
(2)每个图是由几个图形组成的?
二、认识七巧板
1、刚才同学们看到了房子、金鱼图散开后又变成了 房子、金鱼,我们想像一下,组成帆船的图形朋友散开后,再拼在一起会拼成什么?
2、再看图示:(出示课件,演示由帆船图散开变成7个学过的图形,再拼成一个正方形)
3、教师介绍:我们把这样的七块板拼在一起,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这就是七巧板。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图游戏,人们能运用这充满魔力的小板,拼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就像我们刚才开始看到的那些漂亮图案,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节课我们就利用七巧板来做拼图游戏。
师:你们想知道七巧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4、欣赏图片:(电脑演示如何把正方形剪成7块板,并注有编号。)
师:请你细致地观察画面,看看哪位同学有新的发现。
生可能回答:
(1)七巧板中三角形最多。
(2)七巧板中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最少。
(3)两块大角形一样大。
三、实践练习
1、小组合作练习拼图
师:请你们利用手中的七巧板与同学合作,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要求:每组先商量一下要拼什么图形,把相应的图形贴片贴在“拼成的图形”一栏中,然后小组合作练习拼图,把“拼图所用块数”,“七巧板编号”填在相应表格中,在拼图过程中每组请一名同学负责记录拼图方法,比一比哪组拼图方法最多。
表格:
拼 成 的图 形
拼图方法 拼图所用块数 七巧板编号 拼图所用块数 七巧板编号 拼图所用块数 七巧板编号 拼图所用块数 七巧板编号
2、小组汇报
(摆汇报时一名组员说出本组的拼图方法,再由一名组员到台前摆出拼图过程。)
在展示结果时,其它小组可以补充,还可以由组员选出一种拼摆方法最好的来挑战其他小组。
3、展开想象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小组内展示,选出拼得最好的一个到台前展示,说一说为什么想拼这个图形)。
师:我们利用七巧板拼出了许多精美的图案,它千变万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四、开放性习题
要求:与同学合作利用一套或两几套七巧板来拼自己想拼的图形。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
教学准备:课件、七巧板每人一副
教学过程:
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
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朋友,不知小朋友还认不认的他们,记不记得他们的名字,师出示图形并贴在黑板上。
2、欣赏图形小朋友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
3、揭示课题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七块图形拼成的,这七块图形叫七巧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出示的漂亮拼图一下子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给它取了个神 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
2、演示拼图:七巧板跳舞
3、认识七巧板
(1)分一分,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2)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3)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用两块拼
(1)谈话:先来简单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具学具:
七巧板(学生)
多媒体课件(老师)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其共同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上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喜爱之情。)
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二、学习制作七巧板
1、通过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2、请同学们按照幻灯片上的序号在自己的七巧板上标出序号。
三、认真观察七巧板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学生说不全,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1、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2、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
3、看一看,比一比,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四、利用七巧板拼数学图形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拼图:
1、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请以为同学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
2、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学生汇报,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3、游戏环节: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板摆出一个正方形来,学生利用自己的七巧板也跟着摆出一个正方形来。游戏开始!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岩石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岩石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岩石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五、学生动手操作拼图形
1、根据序号拼图形
教师给出七巧板的图形上标有序号,学生可以根据序号拼出图形。
2、照样子,选择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六幅有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号,让学生照着样子拼一拼,试一试。
3、猜一猜,拼一拼
出示第一幅狐狸阴影的图片 ①
你们看它像什么?
②
猜一猜,它可能是有哪几块七巧板拼成的? ③
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试拼。
出示其余的阴影图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同桌之间先说说它像什么?再说说它可能有哪几块七巧板组成?最后试着拼一拼。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给四组同学四幅七巧板和四张纸,让这四组同学在纸上拼,拼成后教师给她们展示在黑板上。
4、成果展示
相信学生通过一节课的练习可以用七巧板自己拼图形了,下面就请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两人一组拼图形,拼成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画笔点缀自己的作品。
作品完成后,教师挑好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
六、作业布置:
请学生欣赏几幅由学生共同合作创作的七巧板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由意义的七巧板的图画,周五展示给大家看。
(五)教学目标:
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一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和一些水彩笔
教学过程:
(拿出一张碟片,一面放入主机并打开一面说)
老师:我这儿有一张数学游戏光盘,叫“七宝奇谋”。现在只要把狮子嘴里吐出的这
些几何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就能得到一颗蓝宝石。你能完成这一个游戏吗?
(学生涌跃举手)
老师:陈呤野,你来。下面同学观察画面中狮子嘴里吐出的图形。
(用鼠标从狮子嘴里依次拿出一个个几何图形,并拼成一个正方形。很快从井里跳出一
颗蓝宝石。关闭光盘)
老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甲:我看到狮子嘴里吐出了五块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学生乙:五块三角形中有两块大的,一块中的,两块小的。
学生丙:陈呤野把它们拼成正方形后,就得到了一颗蓝宝石。(停顿片刻)这些图形中,有很
多直角。
学生丁:狮子嘴里吐出来的图形是我们小学里学过的七巧板。
(下面同学都说:“对,是七巧板。”)
老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那你对七巧板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