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惠安东周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2.2.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大全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5——P.26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单项式相乘的法则,掌握单项式相乘的几何意义; 过程与方法:会运用单项式相乘的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和科学计算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分析
重点:对单项式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尝试与探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运算规律;
关键:正确认识单项式与单项式的系数、相同字母、不同字母三者在它们的乘积中的处理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
我们已经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你能解答下面的问题吗; 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加以改正。
***(1)a·a=a(2)a·a·a=a;(3)(a)=a;(4)(3ab)·a=6ab。2.计算:
2434232(1)10×10×10=();(2)(a+b)·(a+b)·(a+b)=();(3)(-2xy)=()。
二、导入新课。
我们刚才已经复习了幂的运算性质。从本节开始,我们学习整式的乘法。我们知道,整式包括什么?(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因此整式的乘法可分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最简单的一种: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三、达标导学。1.探索目标一。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怎样计算呢?我们采看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4xy,高是3x,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探讨4xy·3x如何计算?
23x=3·x,4xy=4·xy,因此4xy·3x=4·xy·3·x=(4·3)·(x·y)·y=12xy。(要强调解题的步骤和格式。)2.探索目标二。
仿照刚才的作法,你能解出下面的题目吗? 232334(1)3xy·(-2xy)=[3·(-2)]·(x·x)·(y·y)=-6xy。
23223225(2)(-5ab)·(-4bc)=[(-5)×(-4)]·a·(b·b)·c=20abc。
总结法则:单项式和单项式相乘,系数与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学生练习课本第26页练习第1题。
把题目分两组,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做题。同时教师巡视,辅导,纠正。3.探索目标三。
我们已经掌握了两个单项式相乘的情况,那么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你会不会 1 计算呢?
3222计算:3ab·2ab·(-5ab)。4.探索目标四。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在实际生活和科学计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航天方面,因为它涉及的数据很大,因此经常要用到科学记数法和单项式相乘的法则。看下面的例子。
小资料:飞向太空要靠载人航天器,自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游太空以来,39年间已有12人登上月球。载人航天器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千米,才能围绕地球运转而不坠落至地。
32例题: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约7.9×10米/秒,则卫星运行3×10秒所走的路程约是多少? 5.探索目标五。
单项式相乘的几何意义。
边长是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反过来说,a·a也可以看作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
探讨:3a·2a的几何意义。探讨:3a·5ab的几何意义。
可以看做是长为a,宽为5b,高为3a的长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看做是长为5a,宽为b,高为3a的长方体的体积。
第二篇: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学案:12.2.1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2.2.1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并掌握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能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的应用。
3、体验数学法则的应用价值,培养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重点】: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准确、迅速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
【预习案】
一、学法指导
1.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用符号表示。
2.叙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自己总结在法则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3.在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中,系数包括他前面的符号,积的符号如何确定呢?
4.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能否用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法则?怎样做更简便?
预习点拨:认真阅读P25-26的内容,勾画单项式与单项式法则并记忆,认真观察例1的解题过程,完成P26练习。
探究部分:
.探究点一:自主探究(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法则)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
2、_______.律和_______.律,是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法则的依据。
3.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法则时,要注意:
(1)首先确定积的______.2)积的系数等于
(3)相同字母相乘,要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即底数_______,指数;
(4)只在一个单项式里,要连同它的指数一起;
(5)切勿漏乘。
探究点二:综合应用(展示)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
(4);
例2
(1)
(2)
例3
当时,化简,并求该代数式的值;
拓展提升:计算(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当堂检测(课件显示)
五.
课堂小结
六.需要培辅内容
七.课后反思
训练案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B.C.D.2.计算的结果是()
A.B.C.D.3.填空题:(1)_______.(2)_______.4.若与的积与是同类项,求、的值。
5、已知,求的值。(n为正整数)
第三篇: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学案:12.4.2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12.4.2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并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能灵活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掌握法则的应用。
3、体验数学法则的应用价值,培养细心、认真的科研态度。
【学习重点】: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学习难点】:会运用法则进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
【预习案】
一、学法指导
1.叙述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2.叙述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自己总结在法则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3.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中,系数包括他前面的符号,商的符号如何确定呢?
预习点拨:认真阅读P40-41的内容,勾画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并记忆,认真观察例2的解题过程,完成P41练习。
探究部分:
探究点一:自主探究
同学们可以利用下面的形式解决的问题:
(1);
(2);
(3)
从而得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用,再把。
用式子表示运算法则:
探究点二:综合应用(展示)
例1计算:
(1)
(2)
(3)
例2
计算:
例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例4、已知-5m与一个整式的积为25m2n-10m3+20mn,则这个整式是多少?
四、当堂检测(课件显示)
五、课堂小结
六、需要培辅内容
七、课后反思
训练案(前25分钟独立完成)
1、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B、C、D、2、3、计算:
(1)
(2)
(3)
(6ab-9ac)÷3a;(4)
(4a-6a+9a)÷(-2a)
(5)
(-4m+20mn-mn)÷(-4m);
4、计算:(1)
(4ab-6abc-2ab)÷(-2ab);
(2)(xy-0.5xy+2xy)÷0.5xy.
5、长方形的面积为,若它的一边长为,则它的周长是多少?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13.3等腰三角形13.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案新华东师大版
13.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通过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性质.难点:通过操作,如何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标出字母,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BC中,如果有两边AB=AC,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2.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形象
二、新课
1.指出△ABC的腰、顶角、底角.相等的两边AB.AC都叫做腰,另外一边BC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BAC,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ABC.∠ACB叫做底角.2.实验.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如图(2)所示,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吗?请你尽可能多的写出结论.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5)∠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结论(2)用文字如何表述?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结论(3)、(4)、(5)用一句话可以归结为什么?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三、新知训练:
例1:已知:在△ABC中,AB=AB,∠B=80° 求∠C和∠A的大小.解:∵AB=AC(已知)
∴∠C=∠B=80°(等边对等角)
又∵∠A+∠B+∠C=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A=180°-∠B-∠C=(等式的性质)
=180°-80°-80°=20°
例2: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ADC的大小;(2)∠1的大小.解:(1)∵AB=AC,BD=DC(已知)∴AD⊥BC(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ADC=∠ADB=90°
(2)∵∠1+∠B+∠ADB=18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B=30°(已知)
∴∠1=180°-∠B-∠ADB(等式的性质)
=180°-30°-90°=60°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在△ABC中,AB=AC,根据‘等角对等边’可以得到 ∠B=∠C 同理可得∠A=∠B 所以∠A=∠B=∠C 而∠A+∠B+∠C=180° 所以∠A=∠B=∠C=180=60° 3板书: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是60°.变式:
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数.本题较易,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小结: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就可以求另外两个角.四、练习巩固 练习1.2 补充:
填空:在△ABC中,AB=AC,D在BC上,1.如果AD⊥BC,那么∠BAD=∠______,BD=_______; 2.如果∠BAD=∠CAD,那么AD⊥_____,BD=______; 3.如果BD=CD,那么∠BAD=∠_______,AD⊥______.【答案】1. CADCD 2.BC CD 3.CADBC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它们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因此要牢记并能熟练应用.用数学语言表述如下: 1.△ABC中,如果AB=AC,那么∠B=∠C.2.△ABC中,如果A月=AC,D在BC上,那么由条件(1)∠BAD=∠CAD,(2)AD⊥AC,(3)BD=CD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推出另外两个.六、作业
习题第1.2.3题
第五篇: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稻地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1 正数与负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1正数与负数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正数与负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②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③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②通过正负数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表示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负数的引入.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学习“1。1正数和负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①
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② 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二)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
请认真看P.1—P3的内容.思考: 1.举出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温度是零上7℃和零下5℃,买进90张课桌与卖出80张课桌,汽车向东50米和向西120米,等. 5分钟后,想一想 以上都是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小学算术中的数来表示出每一对量吗?你能再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该如何表示它们呢?
(三)学生自学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学得紧张高效. 2.检查自学效果
<1>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温度,前进、收入、上升、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如零下温度、后退、支出、下降、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用算术里学过的数表示,负的量用学过的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零除外).
活动
1、每组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一同学任说有关相反的两个量,由其他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2、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讨论 什么样的数是负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自己列举正数、负数.
3、填空题
(1)如果节约用水30吨记为+30吨,那么浪费20吨记为 吨.(2)如果4年后记作+4,那么8年前记作 .
(3)如果运出货物7吨记作-7吨,那么+100吨表示 .
(4)一年内,小亮体重增加了3kg,记作+3,小阳体重减少了2 kg,则小阳增长了 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第3题.
1、2题结垛对子完成。
(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更正,或写出不同解法; 2.评讲
第2题.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 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点评】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用正负数与相反意义量的表示能力.
为了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进了负数.正数就是我们过去学过(除零外)的数,在正数前加上“-”号就是负数,不能说“有正号的数是正数,有负号的数是负数”.另外,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3题.若有错误,叫学生订正;若无错误,表扬一下
(五)板书设计
正数与负数 正数:1,3,1/2,+2,3.5 负数:-1,-3,-2/5,-2.1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有小学的基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没什么出错的。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