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最新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参加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2014年12月,我们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重要阶段,回头看看,我们已经从一年级新生成长为四年级的毕业生。在这短暂忙碌而美好充实的四年中,我们自觉地汲取更多的知识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论是从课堂上,图书馆里,还是在受益匪浅的讲座中;同时,在实践中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无疑为我们在不久的将来踏入社会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的诲人不倦,您辛苦了!下面我就简要总结下参加学术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深化了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在孙老师《英语语法隐喻系列讲座之一:语法隐语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这一讲座中,我了解到词汇隐喻与语法隐喻的不同点及其联系。语法隐喻的观点是语言的隐喻化过程中词(组)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它们的语法性状,如动词化为名词,连词化为动词等等。词汇隐喻对语法隐喻的补充作用体现在某些词汇隐喻可以借助系统功能语法进行阐释。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只有相对的、程度不同的差异等。
通过刘老师《辩证看待建构主义在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这一讲座,对建构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建构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遍地开花”,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这种“建构主义”的现象,正说明人们想借此解决在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希望藉此使得中国的教育能够更上一层楼,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开放性思维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同时要注意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批判性思维,为我国培养更多创造性人才。
在徐老师《亚句子与言语行为》讲座中,我了解到亚句子作为独立使用的、小于句子的词和词组,是实际交际中独立存在的语用现象;与完整的句子一样,亚句子也可以完成言语行为;对这类言语行为的理解主要依赖于非语言语境因素和人们的语言能力及逻辑判断能力;亚句子研究宏观上当属语用范畴。即是对所说(what is said)与所欲(what is meant)之不同的研究。
听完苗老师《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报告后,我们了解到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义特征: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语篇组织功能:作为超级主位实施引发功能、过渡功能、作为超级新信息实施总结功能、反馈功能;及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信息结构。
韩老师《语料库语言学》使我们了解到什么是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其重要性,当今主要语料库,以及语料库语言学的特点及应用。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即“语料库语言学”不是一个新学科的名称,而仅仅反映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
二、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尤其是诗歌欣赏及翻译水平
通过翟老师的《英语诗歌中的声音元素》讲座,我对英美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鉴赏水平。英美诗歌是英美文学的奇葩,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吟诵一首好诗,犹如聆听一支优美的乐曲。英文诗的“声音”不仅是构成诗歌音乐性的要素,同时也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除了音韵美,英诗还具备独特的节奏美,即通过行中单词音调的轻重抑扬来构成语流的跌宕起伏。
尹老师的《翻译的动力和翻译的精神》完善了我们对翻译的看法及了解。翻译能够满足译者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译者生存、发展、实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本能需要。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意象的过程,是发现、体验、感领价值真理的过程,是译者的一种诗性生存方式。
三、为自己的学位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栾老师的《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为我们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方向。首先要培养科研问题意识,从整体上讲,立意要做到四个要点:新、深、巧、异。选题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勤于思索,刻意求新;知己知彼,轻易适中等。另外,还要注意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指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刘老师的《问卷设计与实施》为我们教学方向的学生上了重要的一堂课。我们掌握了问卷中问题的类型和常见概念如:变量、测量层次、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效度与信度等。另外,老师还讲述了好的问卷的标准及处理数据的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
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网页”,一般简称为“ASP”,ASP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重视与使用的原因,主要在于所产生的执行结果都是标准的HTML格式,而且这些程序是在网络服务端中执行,使用一般的浏览器(如IE 或Netscape)都可以正确地获得ASP的“执行”结果,并且将这ASP执行的结果直接在浏览器中“浏览”,不像VBScript或 JavaScript是在客户端(Client)的浏览器上执行,若使用VBScript来设计程序,客户端(Client)在IE浏览器中可以显示程序执行的结果,可是,客户端(Client)若使用Netscape浏览器就无法显示VBScript的执行结果。
任何开发工具皆可发展ASP。只要使用一般的文书编辑程序,如Windows记事本,就可以编辑。当然,其他网页发展工具,例如,FrontPage Express、FrontPage等也都可以;不过还是建议你用记事本来写,既省钱又方便,若是使用那些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来写ASP,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离奇状态。ASP与所有的ActiveX Script语言都相容,除了可结合HTML,VBScript、Java Script、Active X服务器组件来设计外,并可经由“plug-In(外挂组件模组)的方式,使用其他厂商(Third Party)所提供的语言。
隐密安全性高。如果我们在浏览器中直接查看网页的原始代码,就只能看到HTML文件,原始的ASP程序代码是看不到的!这是因杰ASP程序先于网站服务(Web Server)端执行后,将结果转换成标准HTML文件,再传送到客户端(Client)的浏览器上,因此,我们所辛苦撰写的ASP程序并不会轻易地被看见进而被盗用。
这次讲座让我们增长网页制作方面的的不少知识,让我对制作网页方面的知识更加的清楚,有了更加的深入的了解,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网页制作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提升了我们的社会方面的技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颇多,在这里,再次感谢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讲座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我们不会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
总之,老师们的讲解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们都被深深的吸引。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英语专业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颇多,在这里,再次感谢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讲座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我们不会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断攀岩知识的高峰,无愧于父母及老师们的培养!
第二篇: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参加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很高心能参加学校和各学院举行的各项学术讲座和报告,进入大学以来,我利用课外的时间在学校的报告厅听了十六场学术报告。可以说,每场报告都是非常的精彩,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书本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而学校举办的各类学术报告的演讲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课外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得以充实与提高。下面我将结合所听报告的内容,谈谈我所参加的这些学术报告给我带来的心得与体会。
我参加的学术讲座其中有八场是辩论赛,从参加的这些辩论赛的学术讲座中使我感受到辩论赛是我们大学生生活中的一大亮点,辩论赛是为了丰富我们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其社会实践活动的能 力,培养学生们的团结进取的精神,体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辩论是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所产生不同的观点,并通过建立正反两方对此 进行认可和否定。辩论会不仅能够锻炼同学们的口才,展示个人的独特个性,而 且也能间接的培养同学们的勇气,情绪,心态等。辩论会从始至终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永远争不出结果,它的主题本身的意义就如“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的性 质相同。辩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在于炼出一个 比常人更利索的嘴以及更敏捷的思维,从而比别人快一步的踏上成功的阶梯。当 我们接受到更多的知识时,我们出现了更多的疑问,有时甚至分不清对错与否。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因此,通过一场辩论会,我们吸收的并不 仅仅是牢记的那些知识,也有来自其他声音的提醒,这使我们的“不确定”得到 答案,同时也更加肯定了自己的选择。在辩论赛过程中,我看到我们学生有许多不足之处,对知识的了解很少,以 至于学生常常在辩论中表现出来的不熟练、不成熟:大部分学生在参加辩论时面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注视会略显紧张,以至于发挥不出真实的水平;无言以对,无例可举,无证可引,头脑里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绪,难以对对方咄咄逼人的问题进 行反驳,从而证明自己的观念是对的。强词夺理,没有有利的论据论证光凭着大 嗓门来压制对方,不让对方有反驳的机会。辩论赛是一项有益与学生各方发展的活动,对学生的口才见识,以及知识的储备有很大的好处。辩论赛还可以形成一 个良性的循环,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了解知识、到记忆知识、到应用知识再到了 解知识,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充实了学生。通过这次比赛我认识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论个人能力我们都不突出,要 想取得胜利只有靠团队的力量。我们在一起激烈的讨论,找出论点论据;一起认真总结经验,指出彼此的不足之处;也许,以后我们也没有什么机会再踏上辩论 这个舞台上了。对于我们辩论队成员来说,真正的收获并不在于成绩的怎样,而 在于那一起讨论时的快乐,那段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的日子,那段一起体会一起 感悟的日子。我们那么的认真与勤奋,那么的努力与投入,我们倾注了自己全部 的热情与心血为的就是那天的完美表现,可能在观众的眼中,我们的表现也还存 在一些不足,但我们付出过了,所以快乐。这些辩论比赛让我认识到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需要提高。赛场上两参赛队员的流利表达,清晰严密的逻辑思维,应付自如;快捷的反应能力,幽默 风趣;纵观全局的剖析,镇静自若。他们都展示了自己的风采,使我受益匪浅。“知识储备是前提,辩论技巧是方法,比赛是手段,收获成长是目的。”很高心能参加这些讲座。
在参加的这些学术讲座中有一次是天文知识讲座,天文讲座是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天文知识,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天文、了解天文,走进天文,了解神秘天文现象和宇宙的奥秘,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展现了古老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无穷魅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步入天文爱好者的美好乐园。帮助他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漫游广阔的空间,理解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这次天文讲座使我了解到了很多的天文知识,使我对我们的宇宙充满好奇感。
心里健康讲座,2012年5月25日我参加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通过这次的心理知识健康讲座我受益匪浅。心理健康老师通过在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为我们讲解大学生常见遇到的心理问题,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面对压力并解决它。第一、在学习上。首先,“理想的大学”同“现实的大学”之间的矛盾使我产生了深深的目标失落感。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通过这次老师的答疑解惑,我了解了上大学的意义——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奋斗当收获成功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第二、在生活上。在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这次的讲座让我能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因为之前的我性格上太过于执着近乎偏执,而且心里承受能力很差,面对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解决它,只是采取消极的态度,在心理健康老师的指导下我避免了走向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误区。现在的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并且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我知道良好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我也克服了我的依赖心理。第三、在爱情上。每个人对爱情都充满幻想,我也不例外,以为某个人是我的全世界,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所以在爱情中常常流泪,几乎不知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许是习惯了依赖,失去的痛苦一直伴随着我。这次的讲座却从另一个的角度向我说明了爱情是一种相互独立相互尊重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坚强,就像致橡树中的我们要做两两棵肩并肩的树,而不是一个人是另一个的藤蔓。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要有一颗真诚的心,那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一种不负责的爱情,爱情是神圣的,这种美好的情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慢慢回忆,而不是因为一时的寂寞才紧紧相拥,只是为了生理上的需要更是要人唾弃的。最后,作为一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明确身上肩负的责任,大学时光是美好的,在这样花一样的年华,面对着朝阳,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不懈奋斗,面对压力和挫折,积极地解决,不抛弃,不放弃,我相信,我们的青春永垂不朽!
十一月份的体育节总是那么的活跃热闹,我们学校的体育节如火如荼的开幕了。观看同学和教职工们激烈的体育比赛,使我产生了无数感受。第一,体育精神的发扬需要训练有素的体育健将,更需要高素质的群众的参与。体育运动一直是我的弱项,尤其是竞技体育,我几乎是从来没有参与过,甚至是去作为观众也没有看过几次,所以对于竞技体育我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外行,连一个基本的爱好者也算不得。但这年选修了这门排球课,我不得不前来观看,结果给我的感觉是喜出望外,在体育比赛中我看到了青春、看到了活力,看到了帅气,看到了作为普通人身上所不具有的许多特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体育作为一项活动的重要性,更让我坚定了自己在以后生活中应该多加关注体育事业,让自己也在体育的竞技中去感受阳光、快乐、活力和帅气。作为拉拉队,我只是在努力地做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在队员们有一个漂亮的动作或者是经过顽强地拼搏获得分数时不由自主的一声鼓励,或者是带着拉拉队的其他成员一起为队员加油,但即使是这样的工作,我在其中也感受到了一种作为队员一员的快乐,我把自己很久都没有喊出来的声音,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在不由自主中使自己得到了轻松和愉悦。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位啦啦队队员,我们还是需要高素质的群众的参与,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这样的活动只能算着是一种作秀,对于群众而言没有参与,对于队员而言,没有激情也没有快乐,这样的比赛我想对于谁来讲都是无意义的。第二,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需要尽可能多的宣传。这也是我这次观看排球赛的一个深深的体验,以前我从来或者很少去参加这些活动,但今天作为一种责任和工作的要求,我必须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而且从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无法在平时感到的快乐,这样的原因就是一种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责任恐怕运动会永远是属于参与者本人的,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亲身的感受就是我们必须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大家都了解此类活动,让大家都参与到此类活动中去,而宣传的方式我们也是应该探索其中的技巧,以我们所宣传对象的兴奋点和兴趣点为出发点,让我们的宣传工作做到掷地有声,让宣传对象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其实每一场的体育比赛他都是有自己的看点,作为一个宣传工作者,你应该找准他的看点,在自己的宣传稿中,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结果就要比我们泛泛地做宣传要好的多,所以,应该加强宣传活动,加强进一步吸引学生眼球的活动力度。第三,体育意识对参与者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很低,社会科学的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相对好点,但也是不尽人意的。原因何在?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我的思考不一定正确,但作为我自己,我认为主要是体育意识不够,比如我自己,对于体育的认识就带有很大的偏见性,我从来不认为体育运动是属于学者型人的爱好,而我一直坚持的是学者型的人是应该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我同时也不否认锻炼的重要性,我觉得学者型的人的锻炼方式可以选择柔性强、安全性好的锻炼项目,诸如舞剑、游泳、太极、慢跑等之类的运动项目,因为这些运动项目没有危险性,对于健康有益,对于我们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相反其他的运动我则不是完全认可,一场激烈的比赛下来,许多人需要很久的恢复期,但对于经常运动的人来说,恢复期短点,但同样是很耽搁其他事情。其实我们从许多成功的体育竞技者身上看到的并不是这样的结果,其实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令我们感到并不完全满意的地方,这些同样需要我们自己认真的思考。作为一个观众,我从体育竞技中不只是看到了竞技者本身,我更看到了自己,而且两者比较起来,我绝对对于自己的关注和对自己的体悟我觉得要更多一些,体育竞技者他们身上的特点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联系才可以得到,甚至要经过很久的积淀才可以展现,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则不需要这样的经过认真严格的训练,我们只需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在生活中去认真地观察体育之美就可以了,这样的结果既熏陶了自己,又使自己得到了美的享受,何乐而不为哉。我得出一个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哪就是,参与,只有你参与了,你才会在其中去分享快乐,你才会在其中得到美的感受,这是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地追求和奉行的原则,参与,参与到一切自己可以参与的活动中去;其次是思考,思考一切可以思考的内容,思考所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从中我们去感受快乐,去分享快乐,去提升我们自己,用思考的结果去指导我们的下一步。
第三篇: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就在今年的5月24日,我去2216听了我们学院专门开展的由向宏平主讲的讲座——技术分析报告写作方法实践探讨。
向宏平,重邮2003届研究生校友,先后就职于华为公司、广东联通及重庆联通网络技术部门,长期从事RF电路仿真、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与管理工作,现任中国联通黔江区分公司副总经理,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对于像我这种对设计方面不是很感兴趣的,或者是脑子方面不好使的,以后出去工作就只有从事技术方面,而选择去听这类似的报告就是我迈出的第一步。在此次的演讲中,向宏平老师是通过他本人长期对技术分析报告写作方法的实践总结,基于对运营商、设备商及更多工程技术公司对高水平工程技术分析报告需求渴望的深刻理解与洞悉,从工程实践及报告案例出发,总结技术分析报告写作的方式方法,为即将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莘莘学子提供先人一步的写作实战指导,实现校园写作理论与工程实际需求的完美对接。虽然说,我现在大二,还不是即将走出校园的莘莘学子,但是我们可以并且应该对这方面加强学习。我觉得向宏平老师这样的讲解方法对我们是非常有效的,他用他的实践经验给我们讲解以后的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先是给我们分析了集成电路专业以后出去应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并且给我们分析了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区别,然后就给我们分析了以后走技术岗位,我们应该加强哪方面的学习,并且给我们列出了以后应该向哪些公司投简历,也重点讲了这方面行情比较好的公司。
通过这次的学术报告我们已经知道了社会与现实需求的坦诚告知成为报告的真正内涵,实现工程技术分析真正需求的理解成为报告宣讲的最终目的,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并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学子无疑是捷径之途、弯路之避。所以,在以后的大学时光中,我一定多多参加学校举办的有关于我们专业方面的比赛,尤其是关于单片机方面的比赛,从这些比赛中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增强自己的能力,扎实自己的技术,让自己在以后的技术岗位中有更多的选择。
第四篇:学期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学期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利用小学期时间,学校和学院给我们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在我看来,旨在丰富小学期生活,积累专业知识,拓宽视野。这些讲座与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但是却不单一,涉及不同课题观摩聆听名师讲座, 名师神采飞扬, 听者亦有心得。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面对着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
第一次讲座专由我校信管业的王璇老师主持,内容是信息与科技。谈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从古至今,信息的发展经历了结绳记事、账簿、计算机,最后到因特网。所谓的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战略资源的定义则是,任何一种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以若干种资源为依托的,在这些资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就被称为战略资源。仅仅这些定义就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当今社会什么最重要,精准快速的信息以及先进高等的科技。
第二次讲座的老师——沈凤武,据他自己说是第一次做讲座,所讲内容是管理缺失下的垃圾危机问题研究,涉及垃圾的危害,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垃圾堆土地资源的耗费,同时提出了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即焚烧发电、填埋处理以及堆肥。基于国土资源的垃圾危机治理,我们每个公民有义务为此做贡献。
第三次和第四次讲座的主题不离经济贸易,有谈到讲师的研究方向,也有宏观分析当前形势。当今社会,对外贸易在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国要获得经济快速的经济发展,必须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对外贸易,进行物产的互通有无,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贸易行为的分析通常分为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总量分析是从量的角度分析问题,而结构分析更注重从质的角度考察贸易行为。而对外贸易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商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等的综合反映,而商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是对外贸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以成为即美、日两国以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结构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显现出来,例如商品结构的不合理,出口产品仍然是低附加值产品。而且,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商品贸易额远远大于服务贸易额,因此研究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主要是研究我国的商品进出口贸易,达到商品结构的优化。
第五次讲座,关于项目评价与可行性研究,牵扯到项目的投资决策,市场研究与项目的规模性选择,市场预测的规则,项目融资与融资方向评估等,这次讲座对我们对于市场的分析研究,项目的选取确定,以及投资决策起到了引导作用。
这次听讲座,不仅让我对内容有了深刻体会,同时我对如何能更好的听讲座、从讲座中学到东西,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听讲座时专心听、勤做笔记
其实听讲座的过程跟课堂听课大同小异,就是专心听,兼做笔记。讲座笔记是讲座内容的记录,因此是具有指导作用或学术价值的,准备好一本专用的笔记本用于记录讲座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听的过程中需要与演讲者同步思维,这样才不会遗漏讲座的重点。关于讲座的笔记,与课堂讲课的专业课笔记稍有不同,最好能在页首注明讲座的时间、地点、讲座主题、主讲者个人基本信息等,其次是简明扼要地记录讲座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概念、新观点,值得进一步思考、研究的空间,以及自己在听讲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这些学术思考的火花稍纵即逝,不管成熟与否,一定要先记录下来。
(二)大胆提问
通常,在主讲者的讲授内容结束以后会安排自由提问和回答的时间,这几乎是讲座的惯例。如果对讲座中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或者不赞同的想法和观点,在自由提问阶段不妨大胆提出,对释解某些疑问大有好处。提问的问题可以针对讲座内容中的不解之处,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可以联系社会现实,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理论解释。对于个人,这既是与主讲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能在提问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参加这样的自由提问对于思维的拓展和理论表达能力的提高更会有不小的收获,提问得到的答案有助于去除疑问、拓展思路。
(三)整理笔记
在听完讲座以后,为了使本次讲座的内容和心得能以尽量真实的信息保存下来,并能使讲座的内容和理论探讨成果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和学术思考所用,需要在讲座后尽量短的时间内对讲座笔记进行必要的整理和补充。千万别小看了这一步骤,在时间上这项整理工作所花的时间可能很少,对讲座内容的提升、作用的发挥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这一环节,讲座知识和信息的利用率就会大打折扣。讲座整理的过程是对主讲者所讲内容的梳理和挖掘,也许能从其中得到新的启发,发现新的学术兴趣领域,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理解,即使不是这样,接触和了解不同的学术观点对于自己的学业也是不无裨益的。因此,整理讲座笔记,回顾讲座内容的习惯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讲座内容中涉及的著作也应该在笔记中记录下来,如果你认为需要阅读相关书籍来继续深入理解讲座内容,加深对问题、对理论的认识、思考和掌握,则能极大地提高讲座的利用率。同时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可以把讲座中的知识要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些收获正是讲座的核心价值所在。
(四)对讲座要进行筛选取舍
开始的时候,无论什么讲座,只要有空,我是统统接收,但是后来发现对讲座还是要进行筛选取舍,否则非但时间精力有限,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吸收讲座的内容。我是以下面三个标准来选择和取舍:讲座本身的价值、个人的兴趣以及功课和时间是否有冲突。要是对演讲者没有兴趣,讲座的题目又没有什么新鲜感,我就不去了。当然有些很难得的讲座机会是不该错失的,毕竟研究生两年半里聆听学术大师、著名专家和科学家、社会名流或政坛要人讲座的机会是不多的。听讲座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知识增长,即使抛开知识增长、学术思考、人生感悟、生活指导不论,一睹这些学术领域的顶尖人物和社会成功人士的风采对于现代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来说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几天的讲座,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从中学到的注定会受益终生。
第五篇:建筑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听秦佑国教授《建筑材料外观表现》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经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这里的性格就是材料的美学特性与价值,是材料有可能的或最佳的艺术表现力。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质感则是其 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所谓质感大多指物体表面经纬之排列,构成成分之排列,或者物体表面经触摸或观看所得之稠密、疏松、精细、粗糙之程度,通常可有光泽、纹理、肌理、纹样等描述。从另一角度看,质感也是人对材料外表面结构与特征的感受,由于人类长期触摸感受的经验积淀,大部分“触觉质感”已转化为来自视觉的间接感受,所以,研究“视觉质感”更为现实。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则,当外部事物所体现的式样与某种人类情感中所包含的式样同构时,我们便感觉它具有了人类的情感,而人类情感活动最深层的心里就是表达生命。因此,对于自然界中的众多物质材料,人类亦有自身与之的亲和性,尤其是生物性材料成为人类优先选择的对象。例如,动物性的毛皮经常被加工成柔软温暖的地毯、沙发或墙布,深受人们的青睐。除去动物性材料,最靠近人类的是以木材与棉花为代表的植物性材料,像竹、藤、麻、草、棉等。木材
图1 表面往往纹理流畅、光晕柔和、丰富多变,温暖柔韧。不同树种的木纹理迥异,疏密相间的年轮记载了自然环境变迁及树木的生长历史。至于棉布、纸张细看则丝络相连,摸上去则绵软舒适,粗朴含蓄,在空间中广为使用。如图1,在我的设计中经常采用木地板和外墙。
次于木棉系列的自然材料就是土及其系列产品,与土一脉相承的是陶、瓷、瓦、砖等。由于工艺不同,这类材料质地或自然朴拙,或细腻坚泽。像面砖、马赛克等是目前最为重要的饰面材料,在建筑中如何有品位地、艺术化地运用之,使这种原本在卫生间使用的材料不至于无端泛滥与千篇一律,成为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创新突破点。瓷砖在我设计中总能占据一部分的分量,如图2。
地球表面除了薄薄的一层泥土,便是下层的岩石,石头可以转变为水泥,也可以提炼出金属矿石和硅石,从中获得钢材
图2 和玻璃。因此,从起源上看,石头、金属和玻璃同出一脉,质感却相去甚远。石头随工艺不同而具有多重质感,但总体而言厚重坚实、粗旷沧桑,有时也可晶莹光洁,有时也传递一种从地下生长发育而来的感受。坚硬冷挺的钢铁则带有机器介入的痕迹,质明壁薄的玻璃质感甚至滑向石材的对立一面,光的介入赋予其更多变的属性。石系列中还有一种由水泥、沙、石合成的特殊材料———混凝土,它是现代建筑及其之后的最重要营建材料之一。因其塑性极大,表面可被赋予众多表情,是许多现代建筑大师的表达重点。既可以造就大手笔的凹凸粗旷的肌理,像勒·柯布西耶早期粗野主义的作品,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表达质薄如纸的轻盈飘逸感,像安藤忠雄的作品;既可表达阳刚,也可表达阴柔,可谓一种最大限
度传递设计师感情偏好的超级人工石。
石系列之后,与人类情感关系较疏远的是塑料等石油制品及其衍生产品。人们习惯于将这一系列材料划归人工合成材料,其在材料体系中的相对份额虽较小,但绝对数量却是非常大,随着时代发展,人类需求会越来越大。这类材料表面质感的可塑性更强,不仅可模拟出天然质地,也可由自身产生独特的质地美和人工美。值得注意的是,材料表面特征与工艺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适当的工艺就不可能创造出动人的材质美。工艺涉及生产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等,不同材料采用相应的工艺,同种材料因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也可能会获取新的质感。通过切削、研磨、抛光、冲压、喷砂、蚀刻、覆涂等处理,工艺印迹有时会成为材料表面的一部分,赋予材料精湛的工艺美、技术美和强烈的时代感,这也是目前建筑设计中寻求新质感的突破点。
以上我们从视觉与触觉的视角梳理的木、土、石、石油制品等系列材料,都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正如运用材料的大师F·L·赖特认为的,“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新老材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建筑师必须锻炼自己有素养的想象力,必须在每种材料之中去寻求他的固有风格,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所有的材料都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的取得基本上甚至取决于建筑师运用它们的水平高低。
了解建筑材料,把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建筑工艺和外观表现,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修养。希望建筑学学生和建筑师们有意识地关注建筑材料的表现,并在实践中探索和运用,提高这方面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