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礼貌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领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具预备:
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要有礼貌,这是文明素质的表现。我们班不少同学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但也有一些同学还没有注意到礼貌的重要性。咱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相信同学们学了课文后,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更好的做到以礼待人。
2、板书课题:书写貌字。理解礼貌就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齐读课题)
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碰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方法:自读
指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校场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牛皋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重。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重点:
貌、嫌、咳、嗽、鬼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写字书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凭借语言材料,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我想不通: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为什么要礼貌待人?
(1)
什么叫优良传统?
(2)
课文引用的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是什么意思?
(3)
君子指什么样的人?逊什么意思?
(4)
理解彬彬有礼、出言不逊。
2、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3、小结:这一段引用古训,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举了哪三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重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练读,交流读,评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说明什么问题?用书上的语句概括。
(2)介绍《说兵全书》是一部小说,岳飞是书中的主要人物。牛皋是书中重要的人物之一,校场是旧时操演或比武的场地。
(3)分别指名读有关牛皋、岳飞问路的句子,进行对比。
(4)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讨论、交流、评)
(5)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什么?
(2)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明周总理是怎样为我们作表率的?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2)齐读
5、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第三段(第五自然段)。
1、为什么作者强调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
2、有哪些日常礼貌用语?
3、齐读。
4、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2、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师生互动,交流礼貌。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还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礼貌的感受。)
1、学生生交流古今中外关于礼貌的古训、名言、俗语、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训、名言等。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作者:
松苏内吉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作者:
孟德斯鸠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
冈察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六、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写一个与课文礼貌故事结构相似,关于礼貌待人一个礼貌小故事,一个礼貌小道理的小练笔。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神态 故事
动作
关系更加和谐
语言
生活更加美好
说理
贴
第二篇:谈礼貌教案
(2008年开课月教研 4月15日执教)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回忆《说勤奋》的教与学。
2、自学《谈礼貌》,学习字词,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段落,感知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板书:貌)
2、学习“貌”,(长相、外表,指言语动作。)指名组词(外貌、面貌、相貌、风貌、容貌、全貌、原貌、礼貌;成语:以貌取人、相貌堂堂、貌合神离),理解“礼貌”(指人的言语、动作谦逊恭敬。)今天单讲“礼貌”,谈礼貌,补充板书:19 谈礼貌。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1)中文礼貌用语;
(2)用英语说说“请”“对不起”„„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自学反馈
1、提醒学生注意:“古训、出言不逊、无礼讨人嫌、矛盾”是前鼻音;“咳嗽”是平舌音,读轻声;“师傅”读轻声;“校场”文中读“jiao”,说说“出言不逊、校场”的意思。
2、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两句或一段,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这句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庄重的语气)
四、精读探究,理解道理
(一)学习第2—4自然段
师: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三个例子,我们试着用二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个例子:
(问路、乘车、理发)
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自然段写的故事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哪些是说明道理的语句(------)。
1、学习第一个例子:问路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学生动笔根据要求圈画。
师生交流汇报
牛皋问路: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
岳飞问路:下马施礼:“请问老丈------”
(2)、这两人问路的结果如何?(------看样子还是有礼貌好办事呀!)
(3)、课堂表演《问路》
(4)、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
请大声齐读:(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说说意思。
(5)、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齐读第2自然段。
(6)总结学法:
a、体会人物的态度和语言;
b、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c、明白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2、学生自主学习,围绕要求各小组选择探究话题。
3、交流汇报
A、第二个例子:乘车
(1)、师生交流:
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2)、这次乘车中无意伤害的结果怎样?
(3)、齐读最后一句:(架起理解桥梁,减少相互矛盾)
(4)、指导朗读:
(瞧,这两人多有礼貌呀!让我们用平和、高兴的语气读读,表扬表扬他们俩。)
B、第三个例子:理发
(1)、学生交流:
深感不安、深受感动
安慰地说:“这不能怪您------”
(2)、指导朗读(不安—安慰—感动—庄重)
(3)、齐读总结句,说说从“理发”这事上又说明了什么?
(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
4、小结: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交往”
(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齐读第5自然段
(6)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三、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小组之间创设情景演“礼貌”。
2、向听课的老师们表示“礼貌”。
四、课后积累,巩固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文章所说明的道理。
2、搜集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成语”
与礼貌有关的名言、俗语:
a、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b、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c、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d、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月寒。
---
与礼貌有关的成语:
a程门立雪 —— 是说对长辈的尊敬;
b孔融让梨 —— 讲弟兄间的谦让;
c举案齐眉 —— 指夫妻间的礼貌,相敬如宾。
3、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
板书设计一:
19、谈礼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
礼貌待人
礼到人心暧 无礼讨人嫌 关系更和谐
优良传统
架设理解桥梁 减少相互矛盾 生活更美好
沟通心灵 反映情操和修养。
板书设计二:
19、谈礼貌
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
(问路、乘车、理发)
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满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请大家先欣赏一首儿童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看看你是讲礼貌的孩子吗?
第二课时
谈礼貌》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文章,作者先引用传统的古训自然引出观点,然后列举了古人、普通人以及伟人以礼待人的典型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结构严谨,说理明确,易于把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设计理念:
语文课,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形成技能。本课设计,我侧重让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空间,彰显自我个性的平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礼貌教育。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内化思想。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2.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
教师“先扶后放”,授生以法,学生自学合作,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景:老师喊上课,学生起立,问老师好,但老师仅仅做手势让学生坐下。).刚才老师和同学们问候的有没有礼貌?大家满意吗?为什么?
2.那么我们再来互相问候一次。(师生互相问好,老师做请坐的手势。)
3.这次老师有礼貌吗?大家满意吗?
4.我们都知道有礼貌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谈礼貌》。(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复习旧知
我们在四年级上学期曾经学过一篇文章《说勤奋》,《说勤奋》这篇文章和《谈礼貌》在表达方法上是一样的。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说勤奋》。
课件出示:
1.课文开头先推出道理: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然后举例论证:
司马光“警枕”自勉;童第周勤能补拙。3.最后归纳总结:
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温故而知新
1.完成《谈礼貌》这篇课文的练习。(课件出示)提出道理: 举例论证: 归纳总结:
2.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四、解读古训,明白观点
1.课文第一自然段推出了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是哪句?
2.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句说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五、研读事例,懂得道理
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了三个故事。(板书:问路 道歉 安慰)
(一)精读故事一
1.(过渡: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朗朗的读书声。)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个故事,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读好。其他同学拿好书,注意倾听并思考: 牛皋、岳飞同向一位老者问路,结果却完全不同。怎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可以改编成一个课本剧,接下来,老师就考考同学们的导演和扮演能力,小组配合,表演岳飞、牛皋问路,注意神态、动作以及说话时的语气。
3.哪一个小组上来表演,请同学们做评委,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
4.接下来,是让他们再表演一次,还是换一组,如果换一组,要吸取他们的经验,表演得要更好。(再次评价。)
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6.说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礼貌待人会使人心得到温暖,没有礼貌会遭到别人的嫌弃。)
(二)合作学习后两个故事
1.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请同学们合作学习第二、三个故事。
(课件出示)
这两个故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两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合作学习方式:(任选一种)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讲故事;谈感受。
2.汇报交流。(1)说说第二个故事的内容。(2)哪两位同学读读他们的对话?
(3)想象一下,假如小学生和女青年都是没有礼貌的人,有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5)第三个故事是说什么?周总理为什么事安慰朱师傅?怎么安慰?
(6)大家一起读读周总理的话,读出和气宽容的语气。(7)朱师傅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8)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回归全文,感知写法
1.课文三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礼貌待人)2.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写法简洁明了,作者就是通过三件不同的事例,说明礼貌待人的道理。这样的结构方式叫总—分—总。(板书)
七、拓展延伸,实践礼貌
希望我们今后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1.你知道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2.选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说一说来。3.(课件出示)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
八、作业布置 练笔《谈诚信》
要求:模仿课文说理性表达结构,引用名言古训,查找相关例子,说明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可参考的诚信故事: 1.兄弟买酒的故事。2.曾子杀猪的故事。
3.华盛顿看樱桃树的故事。可参考的诚信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美)富兰克林
板书设计:
问 路
谈 礼 貌
乘 车
礼貌待人
理 发
总 分 总
一、设疑 激趣
1.设疑导入。上课了,教师有意省略“师生问好”程序,教师却“平淡”地表示:同学们,我们以往每天上课前都要“师生问好”,如此周而复始,太繁琐了,从今以后就省略了吧。(引发学生的疑问)
2.激发讨论。教师:礼貌乃生活琐事,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学生: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我们以“礼仪之邦”为荣。
二、解读课文认识礼貌
3、揭题、板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礼仪文化”——谈礼貌
1、解读课题,理解课题。
师:“礼貌”二字有什么意义呢?(“礼貌”是良好品德的表现,又是高尚文明的表现。礼貌:是指语言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
2、质疑导学:评价一个人是否有礼貌,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语言动作是否谦虚恭敬)
3、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礼貌。貌?
4、师生集体汇报读书情况。
精读故事一,牛皋问路时态度怎样?言语怎样?结果怎样?岳飞呢?
牛皋与岳飞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道理?(用文中的俗语回答)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理解句子意思
扮演角色朗读句子。
4、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说说课文讲了哪些故事?故事中哪些人讲礼貌?哪些人不讲礼
(读一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句子,想一想从中说明的道理)
5、小组合作学习故事
二、故事三,师巡视指导学习。
6、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三个小故事,我们都学完了。它们都是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三个小故事综合起来说明了什么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齐读第一、五自然段。
2、师设问:“在第一段中作者引用了哪一句古训?它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道理?(生齐读)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训的意思。(师板书: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
3、理解礼貌待人有何作用呢?(生回答师板书:和谐美好)
五、跨越古今,交流“礼貌”。
师引导:从古到今在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古训、俗语和经典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礼仪文化,交流我们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礼貌的古训、俗语和经典故事。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古训、俗语,以及经典故事。
2、点幻灯显示名言、古训和故事指名领读,讲述经典故事。
六、总结提高歌唱礼貌
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3、说一说,你身边发生的文明礼貌的事?课后,用典型故事说理的方法把它写下来。
师归纳补充: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字经》中讲到:“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礼貌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到处盛开着文明之花、礼仪之花。
最后让我们一起歌唱《咱们从小讲礼貌》。
第三篇:谈礼貌教案
灰椋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灰椋鸟在树林中的快乐生活。
难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一起读课题——《灰椋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灰椋鸟。
一天下午,作者和同伴来到了林场,静候灰椋鸟的归来。“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过渡:有同学见过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吗?(没有)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语言文字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把关键的字词圈出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交流句子
①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A、“一小群一小群、.......” 师追问:你读书非常仔细,从一小群一小群、.......看出灰椋鸟归林时不是单独行动,好的,从这段话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它们归林时的这种特点呀?
引出整群整群、一批一批”..........(点击“群”)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它们归林时的特点吗?(是呀,灰椋鸟是成群结队归林的)师:继续交流,你还找出了哪些关键词? B、a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推开了空中的一切来到了。)
b同学们展开想象,天空中当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成千上万只灰椋鸟,密密麻麻的,黑压压的一片、铺天盖地地过来啦。)
c这样的场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真是——非常的壮观(气势浩大)呀!(板书:壮观)
d(点击黑点)谁来试着读读这个词,把这种壮观的场面、浩大的气势读出来(点击词语)生读词。
师:除了“排空而至”这个词,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觉到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呢?
C、“数百米长的长队”有多长呢?(我们学校的大操场长度是100多米,“数百米”那就是多长了?你们看到了没有?)
D、“浩浩荡荡”也让人感觉气势很大(师评:是呀,只有大部队来到才能说是“浩浩荡荡”的,一起来读好这个词)
E、“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它们飞行时很有纪律。)②师:我们能不能把这段话连起来读好,读出这种壮观的场面呢?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先自己练一练。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文字,争取把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画面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老师请第一、第二大组同学先读第一句,第二句时,三、四两大组加入进去一起读完。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这哪里还是一只只的鸟儿呢?这分明是一支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小精灵组成的队伍啊!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作者看到的情景,她在刺槐林中还听到了什么呢?一起来看——(出示文字)
3、师引读句子:“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1)师:在作者的耳中,灰椋鸟的叫声意思可丰富着呢。它们在倾诉、在呼唤、在互相应和,(点击变换颜色)你一言,我一语,可热闹啦。
(2)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们倾诉些什么?又会怎样呼唤、应和你的同伴或儿女呢?鸟儿们,尽情地倾诉、呼唤、应和吧。(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师:老师仿佛听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灰椋鸟在欢快地鸣叫,感觉到你们已经融入到这快乐的大家庭里去了。哪两只灰椋鸟愿意先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鸟语?
师评:真是两只友好的灰椋鸟!真是两只见多识广的灰椋鸟!呀,你们飞那么远,累不累呀?
4、小结: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眼前是排空而至的灰椋鸟,耳畔是它们活泼欢快的叫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你能给这样的画面起个名字吗?(提示:可以叫什么图?)板书:归林图
师小结:作者为了把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先写了看到的情景,再写了听到的叫声,写得很有条理,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同学以后在写作文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5、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完整地来朗读第4自然段。可以看好屏幕,也可以看好自己的书。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夕阳已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灰椋鸟在树林中生活得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用心地去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看看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深深地吸引着你,把它们划出来,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
(1)(相机出示)“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a原来,灰椋鸟在作者的印象中是怎样的?
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什么好看的,可是此时此刻,大自然赋予了灰椋鸟新的生命力,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就像是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b你感到此时的灰椋鸟是怎样的?
c那种翩翩起舞的轻盈的姿态谁能通过朗读带我们去看得更真切些?
d指读(师评: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已经喜欢上了灰椋鸟,是不是?)还有谁想读这句话?指读(多美的灰椋鸟呀。)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一起来读!(2)还有你喜欢的句子吗?
(出示)“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a“百鸟争鸣”是指一百只鸟在叫吗?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刚刚排空而至的鸟儿,此时全都聚集在林中,欢快地鸣叫着,你叫我也叫,你叫得响,我要叫得比你更响,真是热闹非凡呀。)b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么多鸟一起欢叫的热闹场面。师评:真热闹啊!
c“飞瀑落入深涧,惊涛拍打岸滩”其实是指什么?(成千上万只灰椋鸟的叫声。)想不想听一听这似飞瀑、如惊涛的鸟叫声?(播放录音)
师:林子里栖息着那么多灰椋鸟,真像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d齐读,读出这种热闹的气氛。
(3)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已经来到了林中,听到了叽叽啾啾的灰椋鸟的叫声。这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你能给这样的画面拟一个小标题吗?
提示:如果说前面是壮观的归林图,那这幅,就是喧闹的——闹林图 板书:闹林图
师:听着如此欢快的鸟叫声,作者情不自禁地这样想到——(5)(出示句子,齐读)“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
师:在作者眼里,灰椋鸟是在举行联欢会,在庆祝节日呢。(点击“联欢会”“节日”),读到这儿,你觉得灰椋鸟在树林中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快乐)
(师评: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师:作者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想,此时此刻,不仅是作者,我们每个人都被感染了,你会欢呼些什么?
学生简单交流
师:是呀,这样的场面,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同学们,把你的欢呼,把你的赞叹,把你的惊喜,融入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6)齐读第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拿好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结合板书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灰椋鸟壮观的归林图、快乐的闹林图。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有那么多灰椋鸟排空而至,来到这里,而且在这里生活得这样快乐呢?
2、请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这儿有树林)
3、鸟儿们生活的树林是怎么样的呢?快速找到课文中描写树林的句子:
出示:第一处: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
第二处: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齐读句子
4、师:哦,原来是茂密的树林在等待着灰椋鸟的归来,因此,它们排空而至,它们翩翩起舞、它们呼朋引伴。灰椋鸟在这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因为树林就是它们的家,它们的乐园。
5、请同学们留意这个词:人工(齐读)师;从这个词,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是呀,这么多大面积的树林离不开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呀。
在回来的路上,作者想到:(出示句子: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师小结:同学们,这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林场工人由
衷的感谢呀,让我们把这感谢之情表达得更强烈些好吗?(再读句子)
(五、)了解作者、情感升华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本文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生自由交流)师:她有一颗爱鸟的心
板书:爱鸟
2、出示资料
徐秀娟,出身于养鹤世家,从小喜爱鸟,喜爱动物,大学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开始从事她心爱的饲养丹顶鹤的事业。
可是,不幸降临到这个善良的年轻女孩身上。1987年9月16日,饲养场里的一只丹顶鹤飞散,为了寻找这只飞散的丹顶鹤,徐秀娟在夜色笼罩的茫茫沼泽地上四处寻找,不慎陷入泥潭,再也没有走出来,献出了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
2、艺术家被她的事迹感染,创作了一首动人的歌曲,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MTV。
3、师小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像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为了心爱的鸟儿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我们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让我们一起记住徐秀娟的这句话。齐读: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师:是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六、)布置作业:
1、摘抄第四、五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2、设计一条爱鸟、护鸟的标语
第四篇:谈礼貌教案
谈礼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运用典型事例说明事理的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
好。教育学生从小就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谈礼貌》,板书课题,指导读好课题。
2.检查词语认读。
出示:
岳飞?校场??师傅???纠纷?和谐???离镫下马彬彬有礼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指名读,对出现错误的音重点指导,重点强调“校场”的读音;“色”的意思。
3.听写生字(生推荐两生到黑板上听写,其余学生在下面写。)
有的同学“傅”字写错,还有的写的不太美观,一起来观察一下,要想写好这个字,有哪些需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师范写,生描红,练写。
二、精读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文章说明的道理。谁能说一说?
(指名说文章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什么样的语言是礼貌语言?
?“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是礼貌语言。(引导学生结合第四段最后一句话回答)
3.作者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道理的?(指名说)
是啊,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三个例子,我找个同学来概括一下每个例子。(指名说)
第一个事例。。。。第二个事例。。。第三个事例。。。
4.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个故事,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读好。
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生读的不到位的地方,师再指导朗读。
牛皋问路无功而返,岳飞问路达到目的,这是为什么?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位老人,你听了他们俩的话有什么反应?心里是怎样想呢?
这正如文中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生齐读。这也正是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5.自读故事2、3,并说一说从这两个例子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
6.2、3、4段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
一个故事引出一个道理。
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又举了三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了自己的观点。齐读最后一段。
7.这三个例子都很好,老师觉得周恩来是国家领导人,放在前面,岳飞第二,女青年第三,更高明,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小组讨论一下。(生讨论)
通过交流明确说明事理要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按照时间顺序能使文章更具条理性。
8.出示四个故事:
故事一:毛泽东从小养成了对长辈有礼貌的美德,后来当了国家主席,仍然能以礼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的老人吃饭,毛主席给老人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故事二:有一出京戏叫《李逵下山》,说的是李逵和燕青奉了军事吴用的将令,下山打探军情。天色已晚,二人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李逵一边敲门,一边高声叫道:“呔,有腿有胳膊的给我爬出一个来!”燕青连忙制止了他,向前轻轻敲了一下门,温和的问道:“屋里有人吗?”话音未落,一位老丈将门打开,把二位让进屋里,当老丈得知二人是梁山好汉,设宴款待二位英雄。?
故事三:星期天上午,小华骑着自行车出去玩,当到拐弯时,丝毫没有减慢速度。一位老奶奶突然走出来,车“砰”的一声,重重地撞在老奶奶身上。老奶奶往后退几步,差点跌倒。小华说:“对不起,老奶奶,您没事儿吧?”老奶奶对他说:“小朋友,没关系,不过下次一定要小心。”“我明白了,老奶奶再见!”?听了老奶奶的安慰,小华心中的“结”一下就松开了。
故事四: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例子来替换女青年的例子你会选哪一个?
小组讨论。
小结:不只名人要讲礼貌,普通人也要讲礼貌,不只古人要讲礼貌,现代人也要讲礼貌,这就体现了作者选材具有代表性。(板书:选材有代表性)
三、读写结合
同学们,文中列举了“问路、乘车、理发”这3件事情,每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请同学们也学着文中的写法,选择三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一个续写道理。
生动笔写。(写完后生上台展示,师相机评价)
四、拓展延伸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你可能还知道很多讲礼貌的小故事,像程门立雪、孔融让梨,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这样的小故事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运用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理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第五篇:谈礼貌教案 文档
《谈礼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板书 谈礼貌)读题。
谈就是谈论,可见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文章。什么叫礼貌呢?(与人交往时言语、动作谦逊)
你们经常会使用哪些礼貌用语? 真是一群懂礼貌的孩子。出示:(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别客气、不用谢)请同学们读读这些礼貌用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与它们交上朋友,我们就可以做到礼貌待人。那么(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把课文读通、读顺,下面请你们自己来读读课文,读课文前老师有个友情提醒。
1、(出示)提出自学要求。
2检查目标:同学们看这些目标,你全达到的请举手,基本达到的请举手。
3、检查效果。
刚才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相信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谁来试试看?提要求:(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仔细听,认真看,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
出示:岳飞 和谐 讨人嫌 师傅 彬彬有礼
出言不逊
纠纷 矛盾
校场、牛皋、镫、咳嗽、3.指名读。
纠正读音。重点:校场、牛皋、呔、镫、出言不逊(师傅
咳嗽)读轻声 谁还想试试(找四位同学分行读)
我们男女生来PK一下好不好,男生齐,女生齐
4.男女同学不分胜负,你们看这些标识过的一类生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会书写,这些字有没有需要特别提醒的。
老师也有个提醒,谐,嫌/傅写的时候是左窄右宽,而“纠”是左右比例差不多。同学们课后描红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的提醒哦。读的很准确,这句话也能读好吗?
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学生读,加上节奏。
君子指怎样的人
你们知道这句话中色和口是什么意思? 色有几种意思,这里指什么?出示 什么是“失色”“失口”?
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下文找到的,你读书真用心)“失色”就是——态度粗暴;“不失色”就是——彬彬有礼
“失口”就是——出言不逊;“不失口”就是——使用礼貌语言 谁能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意思理解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的更好。再请两位同学读读。
5、同学们这些词语,句子读准了,课文读的怎么样呢?谁能把你读的最满意的一个自然段展示给大家。(选3位同学,一位不好)提要求:(在同学读得时候,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是不是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了。)逐个评价,若有问题的请其他同学友情提醒,再让该生读。他读的你满意吗?你来试试。
预设(这位同学平时读书怎样,-------但我觉得这位同学今天的表现很不错,你很勇敢,很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相信你今后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刚才老师发现这位同学读书的时候有同学在笑,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也是礼貌待人的表现。谁还想来展示一下。
过渡:课文,同学们都能读得流利,正确。那么课文中讲了几个故事呢。(三个)
你们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故事的内容吗?。
(1)牛皋无理地向老人问路,老人没理睬,岳飞有礼貌地问路,老人给他指路。(2女青年下车时,拖在地上的长群被小姑娘踩了一脚,小姑娘道歉,避免了一场纠纷。
(3)周总理的脸被朱师傅刮破了,他没有责怪朱师傅。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路 乘车
理发
2-4自然段说的是(板书:事例)那么第一和第五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礼貌待人的观点。第五自然段讲的是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这就是文章的板书:结论。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问路的故事,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可作上记号,(校场 老丈 镫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牛皋和岳飞问路有什么不同。出示牛皋和岳飞的问话 交流:
1.牛皋是怎样问路的?
指名读牛皋的内容。(你找得真准确)回答问题也响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傲慢无礼 你从哪感受到的?
“在马上”让你感到怎样,(傲慢,高高在上)“吼”(粗暴无礼)“呔,老头儿”(粗鲁,语言粗俗,不尊敬老人)“爷”(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你读得很仔细。你能通过朗读读出牛皋的„„(出示)评:抓住了“吼”
我想看到一个更粗暴无礼的牛皋。再读
你注意到了!读出命令的语气,真了不起。
好,让我们一起来读牛皋的话,体会牛皋的傲慢无礼。齐读
堂堂的大将军竟如此无礼,你想劝劝他吗?(大将军在保家卫国上能做得那么好,在问路这件小事上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
(虽然你是大将军,但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敬你啊。)(要想办成事,不讲礼貌可不行啊)听了劝告后牛皋会怎么问路呢?
(老人家,请问您到小校场的路怎么走?)
(先下马,然后问,老丈,你知道小校场在哪里吗?)2.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 指名读。(你不仅读正确,而且让人感到---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岳飞? 彬彬有礼 以诚待人
从哪里看出岳飞的彬彬有礼?
“离蹬下马”“上前施礼” 你来施礼一下(谦逊有礼)
“请问老丈”(尊重老人,说话文雅)
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出示)你读得很正确,他先是离蹬下马,上前施礼„„(做动作)
岳飞是古代的大将军,在问路这样的小事能谦逊有礼,确实让人尊敬,你能送他一句来夸夸他吗?
(你不但在战场是威风凛凛,在生活中也能彬彬有礼,真是个君子啊!)(你待人彬彬有礼,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岳飞的问话,感受岳飞的彬彬有礼。
3.对比,牛皋是在马上吼道——,而岳飞是是离蹬下马,上前施礼——。这如《弟子规》中所说“尊长前 声要低 骑下马 乘下车”。4.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位老人,听了他们俩的问话心里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①听了牛皋的话,讨厌他、嫌弃他、厌恶他。所以老人——(出示)
②听了岳飞的话呢?心里感到很温暖,愿意告诉他!舒服、舒坦。所以老人——(出示)
5.师小结:
同样是问路,岳飞和牛皋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正如俗语所说——
课件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生齐读)
6.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这个事例,再次体会“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的内涵。(指名三人读)
7.揭示写作方法
作者在写这一事例时,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问路的事例,再告诉我们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道理。
今后,我们在写说理文时,也可以用这种先讲事例,再说道理的写作方法。
五、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优良传统自古传来,又将继承下去,今天我们从古人那里学到了讲礼貌的重要性,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做的呢?我们到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