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教案:喜气洋洋闹元宵
大班教案:喜气洋洋闹元宵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幼儿能运用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3、幼儿和家长共同品尝汤圆,体验劳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一起唱我是小小厨师。
2、教师事先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调好馅料 干糯米粉若干。
3、碗、勺子、抹布、擦手毛巾、塑料台布、煮元宵的容器。
三、活动建议
1、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元宵节)那你们知道元宵节要吃什么啊?(汤圆)
那今天你们开不开心啊?(开心)因为我们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做汤圆是不是呀?
2、制作汤圆
1)出示做好的汤圆,询问小朋友们吃过汤圆吗?吃过什么味道的?
2)制作汤圆的过程 出示糯米粉、菜馅
师:谁知道制作汤圆需要什么材料? 师:有了材料,应该怎样包呢?谁见过爸爸妈妈是怎样包的? 师:要想包上美味的汤圆,首先要和面。怎样和面呢?老师告诉你个小窍门,用温水和面包出来的汤圆口感更好一些。因为时间关系,老师提前给你们和好了面,等下老师们会一一发下去给你们的。
师:(动手示范)取一块核桃大小的面团,正中间压一小窝,把边捏一捏,让窝深浅适中厚薄均匀——封口的时候用右手食指拇指捏住口,左手也来帮助——最后放到手心攥几次,把它团圆。为了防止汤圆粘面板,我们可以在面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压窝、放馅、封口、团圆
3)幼儿和老师动手做汤圆。
注意事项:现在就轮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汤圆啦。每张桌子是坐四个小朋友。教师发托盘上面放有馅料和糯米面团。等你们拿到手后一起分工合作,先把面团搓成长条,再捏成一小块一小块。
3、幼儿动手做元宵。
4、大家品尝自己做的元宵,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二篇:《喜气洋洋》参赛教案
一、教材分析
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本课教材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对于剪纸课他们是比较喜欢的,本课是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重点是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字,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的氛围,了解这些双喜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2、了解双喜的含义,用图及造型色彩的特点
3、掌握剪双喜字,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剪简单的双喜字。
难点:拓展简单的双喜,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3)教学过程:
a、导入
(1)感受喜庆的氛围,及喜庆的日子里色彩的特点
播放录像(宴会场的布置——舞狮——抛绣球——新人入场)1分钟
“看了刚才的婚礼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
种类(舞狮、抛绣球、新人的着装)
色彩(在中国红色是吉祥吉利的象征、给人以很热闹的感觉)、布置(红双喜、红稠布置的宴会场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揭题:喜气洋洋
(2)喜的含义及造型特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剪两个喜字并在一起形成双喜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成双成对、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介绍双喜的演变及造型特点。
(3)双喜的用途
双喜在婚礼上的用处可多了,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结婚时用的很多东西上都带有“双喜”。(展示几个实物盘子,枕套,卡片,包装袋)
你还看过双喜出现在哪呢?(汽车、家电、过年,红包上,开业大吉,祝寿„„)是啊因为在我们的国家双喜字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吉祥符,所以在喜庆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它。
b、学习剪一个简单的双喜
刚刚老师说过我剪双喜可是很拿手哦我剪三片就能变出一个喜字。现在老师就来露一手!(老师示范一边讲解一边快速的剪个双喜)4开大
同学们你们想学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剪双喜。
(1)出示剪双喜的步骤图。
有没有同学能看懂它并学会它呢?,教师从旁讲解虚线,箭头,以及影阴部分表示的意思,强调最后剪的部分。
(2)学生自己学(初步尝试)限时
1、发现问题。时间到,将学生剪好的双喜贴到白板上,从中发现出现有问题的作品,(如出现剪反的现象,笔画粗细不均匀等)
2、小组讨论:
1)开口的朝向与成败有什么关系?(必须找对开口边,开口边剪2片,封口边剪1片,方向不能搞错)
2)评评哪个更美观?为什么?(笔画粗细不均匀)强调折过的部分不能留的太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折过的部分翻开就变成了两倍的大小。找一找图上折过的部分。
3、启发要领解决问题,(同学们在有问题的作品上找一找原因,教师在有问题的作品上讲解)
4、二次尝试
现在同学们都会剪喜了,但老师觉得每个喜字都一样缺少了个性,我们能不能让它变一变,把它变的更有趣更漂亮。
(1)老师在原来的双喜口上快速变一个造型(贴上)
“老师在哪个位置进行变化的?变的是什么图形?”(半个心,半张嘴)
“老师刚在双喜口的位置剪了半个心和半张嘴,那在口的位置还能变什么图形?”五角星、菱形、三角形„„还可以给个赋予点内容:心心相应,笑口常开、张灯节彩、年年有鱼(课件演示)
(2)刚刚老师在双口的内部进行了变化,我们还可以在什么部位变呢?(笔画„„)。学生说上来画画那些地方变。
同学们看这两张图就是在笔画上进行了变化,看看它是怎么变。强调连接点的部分可以变但不能断(演示如果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欣赏学生的作品(强调笔画内也能变但不能剪的太大会宣兵夺主)学生创作,作业要求:剪一个美观并与众不同的双喜。
d、展示评价
将作品贴在灯笼上,亮灯升起灯笼,欣赏小组评选出好的作品,请3位小朋友评评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进行了变化,好在哪里?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它好在哪里?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陈老师希望今后大家碰到喜庆的日子也能用今天学会的手艺去装点我们的生活。
e、课后延伸
剪双喜在我们国家已有了上千年的传统,在民间就有很多创造性的剪法,老师就收集了一些你看(欣赏),这是老师剪的四喜同心(展示老师的作品),今天老师把这个同心喜送给我们班希望大家团结同心节节报喜。
三、试教体会
这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剪纸美术课。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学习剪出一个“双喜字”,并能对“双喜字”里面上下的两个“口”,稍作变化进行简单的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并能学以致用。
1.趣味盎然又紧扣目标的导入
以观看婚礼和自己结婚照片导入让学生体验喜气洋洋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喜”字。导入目的是达到既富有人情味,又直接切入本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我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喜”字是如何演变为一个具有艺本效果的“双喜字”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对艺术字的认识。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双喜字”的剪法,并且能作简单的变化。
3.注重动手演示
在课堂中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地折剪,展开变成了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教师快速地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即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性作用。
4、关注了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行为以及美术作业的评价。
(1)学生看步骤图自己尝试剪出一个双喜字后老师根据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进行评析改正。点评时教师采用了将剪好的双喜字按原样还原的方法来检查问题所在的原因,师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2)别具一格的作业展示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制作完成的剪纸作品“双喜字”贴在红色的大灯笼上,学生围着灯笼进行作品点评效果好又营造了节日的气氛。
5.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6.情感态度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礼的特色,在掌握了剪双喜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的所要完成的作业要求可以因人而异、应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时可以作适当的处理。如:对剪纸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完成剪一个不带装饰的双喜字就行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带有简单装饰的双喜字的创作。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教师“闹元宵”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师“闹元宵”活动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龙山幼儿园里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闹元宵”的活动在我们中大班年级组老师们的精心策划下热热闹闹的展开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以示庆祝。
在“闹元宵”活动的前夕,我们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就投入到活动的准备工作中去了。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动脑,用废旧材料----饮料瓶、各种纸盒、一次性用品、包装纸、油桶、纸盒、塑料罐、广告纸、包装袋、饭盒、光碟、竹篮等进行组合、装饰,制作出一盏盏独具创新的元宵灯。灯展中,这些独具创新的元宵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大家一边观赏一边相互称赞各自的创意,并为自己认为最棒的元宵灯投上一票。
老师们则使用各色彩纸,在彩纸上写上各类灯谜,悬挂上操场中,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猜一猜。猜灯谜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场面煞是热闹。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大家的欢迎。传统的民俗风情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体验到对元宵节的快乐。
我们中大班的孩子们还自己动手使用各种蜜饯、糯米饭、豆沙制作了一碗碗八宝饭。孩子们在亲手体验中感受着节日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民俗文化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龙山幼儿园的教师们抓住了契机,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民俗文化、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第四篇:喜气洋洋造句精选
1、春节快到了,大街小巷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场景。
2、春节到了,大家都忙着张灯结彩、普天同庆,想马上就欢聚一堂,吃完饭后喜气洋洋。
3、马上的将士们都 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象是吃过败仗。
4、过节了,大家都打扮得喜气洋洋。
5、我在超市,满载而归,喜气洋洋。
6、小红考试得了全校第一,她一整天都喜气洋洋的。
7、村民各个满面春风,喜气洋洋,迎接着和谐幸福的新生活。
8、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到公园参加游园活动。
9、校庆那天,校园里一片喜气洋洋。
10、今天我们班装扮教室,到处张灯结彩,有的人在挂拉花,有的人在贴花边,到处喜气洋洋。
11、端午节大家喜气洋洋聚在河岸边观看赛龙舟,那景象真是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2、在节日里,到处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13、在新春来临之际,四处万象更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个个喜气洋洋。
14、伴随着爆竹声的隆隆作响,我们迎来了喜气洋洋的兔年。
15、我们看到喜气洋洋的伊拉克人民伸出浸有墨汁的手指,欢庆他们的自由。
16、国庆节广场上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第五篇:闹元宵
闹元宵
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新城完小五年级 吴平261438 今天是元宵节。清晨,按习俗要先放一阵爆竹,再吃饺子,只有一个饺子里放一枚硬币,谁吃着了就意味着谁将“富贵荣华万万年”;中午吃元宵,圆圆的,甜甜的,吃了保准你的梦也是甜的;最热闹的还要属晚上。
终于到了夜晚,家家院子里的红灯笼又亮了,深蓝而高远的天幕上,静挂着一轮玉盘似的明月。街上,大人孩子渐渐多了。村子里往年放烟花的那片空场上,人更多。人们在指指点点,欣赏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场中央堆放着一箱箱烟花,这么多的烟花,是我从未见过的。也许是嫌乡亲们到的还不够多,或是为了添热闹,一伙耐不住性子的年轻人敲起了锣鼓,围着大半个村子边敲边喊:“放花喽,快出来看花呦!放花喽„„”脚腿勤快、围赶着凑热闹的孩子们一拥而上,抢过锣鼓也卖劲地敲起来,虽谈不上富有节奏,可也真敲得人心里畅快。
熟悉的带着浓浓乡土味的欢笑声,飘荡在村子的各个角落。
空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站满了人。村支书站在场中央,挥一下手,等人群稍静后,神采飞扬地大声宣布“我村2006年烟花晚会现在开始!”话音刚落,紧跟着鞭炮齐鸣,周围成了一个“噼里啪啦”的响亮世界。五彩缤纷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照亮了天,也映红了大人孩子们的笑脸。“看,那是梨花,开得真旺!”“还有朵金丝钩大菊花!”“今晚,这花太棒了!”我身边的几个年长者,仰着脸在称赞着。“妈妈,我要,我要!”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指着上空的烟花,在缠着妈妈。
烟花放完了,元宵节随之进入第二高潮。听,路边的卡拉OK让人们唱起来了;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李老汉,一段《智取威虎山》让人刮目相看;年轻的姑娘拿起话筒,唱一首流行情歌说着衷肠;还有那充满稚气的童谣,唱出了父母的希望„„
(指导老师:邓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