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教案九一班
《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华池二中
九二班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滋生出一种不良现象,你是否注意过,请看图片:
(课件演示)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一盒盒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
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
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今天我们开展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主要是让大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师;同学们我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些图片,我感触很深。我想让你们也来看一看。
播放配音课件:课件内容(非洲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儿童因饥饿而死亡,目前全球约30个国家陷于粮食危机。在我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要依靠进口,我国还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解决少数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
师:看过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师: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主持人: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1:我想到了一首古诗《悯农》,我想和大家一起背一背。
学生齐背:《悯农》
老师:看来同学们真的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了。为了宣传爱惜粮食,提高人们的节粮意识,联合国把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可见全世界人民都已投入到惜粮节粮的活动之中,让我们把勤俭节约时刻铭记在心吧!
师: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根据活动主题,同学们在课下认真查找了资料,现在就请查到资料的同学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在聆听中互勉互励。
师:听了同学们讲了先辈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故事、名言,那么我们同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可以任选一题,进行分组讨论。
(课件出示)
(1、晚上家里吃饭时,妈妈给你盛了满满的一碗饭,你吃不了该怎么办?
2、妈妈今天中午给你带的饭菜你不爱吃,应该怎么办?
3、当你发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正要倒掉时,你该怎么办?)
老师:根据大家的讨论汇报,我们总结出了许多节约粮食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1、吃饭前自己能吃多少饭就盛多少饭,如果觉得一碗饭吃不了,就先拨出去一部分。
2、吃饭时不挑食,把自己盛的饭吃完,不要剩饭,不要把饭粒掉到桌子上。
3、在外面吃饭时,如果吃不了应该把饭带回家去,保存好可以下顿接着吃。
4、如果看到有的同学把吃不了的饭菜倒掉时,我们要及时地进行制止和劝阻。
老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粮食。现在社会上正在广泛宣传和学习“八荣八耻”,我们电工小学的“八荣八耻”中就有“一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这一条,相信此时同学们对这一条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让我们继续学习“八荣八耻”,使节约之风深入人心。
老师:看了同学们的表演,老师很高兴,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儿歌《爱惜粮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出示课件:
爱惜粮食
同学们,告诉你,我的名字叫粮食。
一日三餐我为主,食用可以长身体。
农民种田真辛苦,风吹日晒忙四季。
一粒粮食一滴汗,粮食掉了真可惜。
中国人口十多亿,粮食实在不富裕。
不要小看一粒米,积少成多了不起。
第二篇: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九年级四班
班会目的: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班会过程:
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我首先想要咱同学谈谈你心中理想的工作,以及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出示课件)
咱同学几乎没有说自己将来想要当农民的,为什么?因为在我们的眼中,农民伯伯太辛苦。
老师: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播放课件:课件内容(农民伯伯春播、选种、浸种、耙地、保水、施肥、除草,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太阳晒黑了皮肤,他们全然不顾,依然劳作不已。)
通过我们刚才了解的粮食的生产过程,以及你回家帮父母做农活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农民,对粮食的认识,你有什么感想?看到了农民伯伯辛勤劳作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1:我想到了一首古诗《悯农》,我想和大家一起背一背。学生齐背:《悯农》
学生2:烈日炎炎,我在家里吹着空调,喝着饮料,而农民伯伯却顶着烈日辛勤劳作,他们太辛苦了!
老师: 既然农民是这么的辛苦,这么的不容易。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让父母的汗水白流?
学生3:我们应该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学生4: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的在田间劳作,我想对同学们说:“粮食是汗水换来的,请同学们爱惜粮食。
学生5:粮食确实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以前我们浪费了许多粮食,太不应该了,太对不起农民伯伯了。
学生6:我知道了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表现。
老师:看来同学们真的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了。为了宣传爱惜粮食,提高人们的节粮意识,联合国把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可见全世界人民都已投入到惜粮节粮的活动之中,并且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
(课件演示)
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我们在学校餐厅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
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
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
老师:检讨一下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在生活当中还存在哪些浪费粮食的情况。(展示课件)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老师:同学们我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些图片,我感触很深。我想让你们也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非洲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儿童因饥饿而死亡,目前全球约30个国家陷于粮食危机。在我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要依靠进口,我国还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解决少数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
主持人:看过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1:同学们,非洲地区的孩子因为吃不上饭而死亡,可见他们是多么需要粮食啊!
学生2:我真想帮助他们。
学生3:贫困地区的人有些连饭都吃不饱,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应该节约粮食。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齐答: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主持人: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就是丢弃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很多德高望众的人,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根据活动主题,同学们在课下认真查找了资料,现在就请查到资料的同学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在聆听中互勉互励。
例学生1:我知道,北宋时的司马光虽高居宰相,仍以节俭为本,他认为穿衣能够御寒,吃饭能够吃饱就足够了,还教导儿子“俭朴为荣,奢侈为耻。”
学生2:我知道:周恩来一贯反对铺张浪费,他吃饭时,一粒米也不肯浪费,偶尔洒到桌子上一粒米,一定要捡起来放进嘴里,即使是盘子里剩的菜汤也要用开水冲一冲喝掉。
学生3:我知道一句名言: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盛开富有的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
学生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 朱伯儒
学生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学生6:每一食,便念稼樯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中国 吴兢
主持人:听了同学们讲了先辈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故事、名言,那么我们同学在实际生活中今后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粮食,你有什么小妙招介绍给大家? 方法见课件
老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粮食。我们要以勤俭为荣,浪费为耻。我国大,耕地少。十三亿人口要吃饱。气候复杂灾荒多,浪费粮食不得了。同学们,要记牢,粮食粮食宝中宝。面不扔,饭不掉,人人都当好少年。下面请班长宣读《节约粮食倡议书》。(见课件)
老师:同学们,老师现在很高兴,因为我们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教育,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会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爱惜粮食”的意义,更学会了如何节约粮食。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田中五谷,以养人民,爱惜五谷,即时善心。修善者存,不善者亡,惜谷获福,殄谷遭殃。
主持人:同学们,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请珍惜粮食吧!
第三篇:“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掉?是否将饭菜吃几口就倒掉……一天中午,我们到某学校餐厅调查中发现:
就餐总人数
302人
每人就餐标准量
0.35千克
有浪费现
象的人数
149人
人数
占总人数比率
浪费1/2饭菜量
33人
11%
浪费1/3饭菜量
116人
38%
占总人数比率
49%
浪费总量
约19千克
在就餐总人数中平均11位同学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1/3碗饭菜的同学更多。不一会儿,泔水桶就装满了。看着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粮食真的是这么充足吗?目前在东南亚地区和撒蛤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粮食供应是一个大问题。人口增长快,贫穷人口多,土地退化严重,城市化迅速,买不起进口粮食,有许多儿童因饥饿导致营养不良或死亡。《全球环境展望》中说,在XX年一年中,有30多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社会粮食状况令人心痛,这么多的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节约粮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在此,我们提出几条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掉?是否将饭菜吃几口就倒掉……一天中午,我们到某学校餐厅调查中发现:
就餐总人数
302人
每人就餐标准量
0.35千克
有浪费现
象的人数
149人
人数
占总人数比率
浪费1/2饭菜量
33人
11%
浪费1/3饭菜量
116人
38%
占总人数比率
49%
浪费总量
约19千克
在就餐总人数中平均11位同学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1/3碗饭菜的同学更多,“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倡议书。不一会儿,泔水桶就装满了。看着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粮食真的是这么充足吗?目前在东南亚地区和撒蛤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粮食供应是一个大问题。人口增长快,贫穷人口多,土地退化严重,城市化迅速,买不起进口粮食,有许多儿童因饥饿导致营养不良或死亡。《全球环境展望》中说,在xx年一年中,有30多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社会粮食状况令人心痛,这么多的人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节约粮食值得我们深思,倡议书《“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倡议书》。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在此,我们提出几条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8、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我们都是社会的主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爱护它,关心它,让我们同心协力,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从细微处做起,用实际行动参与到节约行动中来,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让节约引领风尚,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倡议书
“爱惜粮食 节约粮食”倡议书
同学们: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国家将“世界粮食日”所在的那周定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
实际上,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还不足400千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况且我们还面临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的威胁。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中国还是一个缺粮的国家,粮食是不能浪费的。
同学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在“节粮宣传周”里,开展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节约粮食就是拯救耕地;节约粮食就是爱护环境;节约粮食就是珍爱资源。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五一班全体同学
年月日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度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电器关;节约每一滴水,水龙头用后及时关闭,发现水管有滴漏水现象,及时报告;多学习、摸索一些节约的小窍门、金点子。在生活中不乱花钱,使用学习用品要节约,一张纸写错了字,擦掉还可以用;学会利用废旧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个花篮,作业纸写完后背面接下去写等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