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备课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四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
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画家的调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线条》
第五周《节奏的美感》
第六周《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乐园》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一周《拟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三周《规划每一天》
第十四周《给您提个醒》
第十五周《有创意的书》
第十六周《传编的乐趣》
第十七周《会“走”的玩具》
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漫画欣赏》
第二十周 水平测试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课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
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
板书设计
色彩的冷暖
颜色:1.暖:黄、红、橙
2.冷:绿、蓝、紫
第2课
画家的调色板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绘画的颜色是“调和”出来的。2.能够简单的用三原色调出其他颜色。3.意识到颜色的变化需要多加练习。教学重难点:
1.学会简单调色;
2.增加对调色尝试的兴趣; 3.增加调色的理性认识。课前准备:
水彩颜色、调色盘、水彩笔、水彩纸。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颜色是不是都是从“商店”买来的?
① 找出油画风景作品给学生看,放大之后问学生某些特定的颜色是怎么来的?自己的画具里有没有这个颜色?
② 学生意识到画家的颜色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引出学生对于调色的兴趣。
③ 小结:综合第一节课颜色冷暖的只是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调色盘上试试调色,看看能不能调出自己心仪的颜色。
2、欣赏名家作品,观看塞尚等大师的风景油画作品,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光线下同一种事物的颜色的变化。
3、老师用自己的工具给孩子师范一些简单颜色的调节方法,告诉孩子理性认识颜色的变化。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不同颜色来表现画面。
B、用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结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上节课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这节课重点继续尽到学生进入更高级的色彩领域。
板书设计
画家的调色盘
三原色
混合 展示
第3课 蔬果的剖面
教学目标:
1.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纹样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线纹,并进行简化与组合构成图案,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设计色彩图案。
3.通过观察切开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状、线条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结构特点,在多媒体演示与绘画实践中初步掌握图案设计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结构,用写生与变化的方法表现图案的美。难点: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和技能表现剖面图案。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范画若干张、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等。学具:水果蔬菜、水彩笔、小刀、正方形画纸。教学建议: 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苹果,苹果大家都吃过,它是圆圆的,红红的,那切开后苹果里面会是怎样的?(学生说)(老师拿出小刀一切为二)原来水果里面是这样的。那我们把物体切开后呈现的这个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切开的剖面》。揭示课题。新授:
(活动一)
1、(拿出一半的苹果)原来苹果里也有纹样,那我们又如何用画笔把它画下来呢?(先请两位同学上来试试)
2、师反馈并示范:
(1)画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图形的主干或中心,用点或线条概括
(3)画出剖面线条的走向。(如果是比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线条表现)
3、(出示大白菜)苹果的纹路还是比较好画,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们又如何来画呢?(师简单板画)
3、下面请你们也来试试。请同学们取出蔬果,(两人一个,请一个同学把蔬果一切为
4、表扬画得好的同学,指出画得不够好的同学。再一次强调示范。(活动二)
1、下面我们将用色彩来表现蔬果。请大家看媒体(出示图片或范例)看看草莓和西红柿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红)再加上和红色相近的颜色,如粉红、玫红或紫红色;再出示橙子、卷心菜等,让学生讨论它们的主色和相近色。
2、观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3、出示作业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现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观和和谐。
4、学生作画。师巡视。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纸粘贴好框子,做成类似相框】两人贴在一块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学生相互评价,互相交流,谈谈喜欢哪一幅画。
3、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蔬果的剖面,还用点、线、色彩进行了装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用蔬果作为装饰的方法很多,(出示媒体:装饰画,用橡皮泥做的),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余时间做做或者画画。(时间多得话,可以尝试自己的水果,也可以请听课老师尝)板书设计
蔬果的剖面
剖面:1.形状 2.颜色 3.联系
第4课 生活中的线条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教学目的: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现在有一种材料叫做“毛根”,性质柔软,色彩艳丽。利用它在课堂上讲解示范线条的曲与直,特别直观。一个好的教具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线条
特点:节奏
韵律
颜色
情绪
第5课
节奏的美感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点:
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节奏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生„„
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三、表现节奏
作业要求:
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师写关键词)
四、交流感受
交流一下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布置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第二课时:
一、引导交流阶段:
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生„„(师生、生生
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
二、课堂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
2、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
三、作品展示:
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
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板书设计
节奏的美感
节奏:韵律 变化
色彩
第6课 最受尊敬的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教学重难点:人物特征的描绘
教具:绘画用具如彩笔、油画棒、水彩或水粉、彩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问:今天早上吃什么?谁做早饭? 学生四答„„师:引导„„ 你们身上穿向衣服谁做的? 学生讨论回答„„师; 引导„„
2、板书《受尊敬的人》
二、分小组讨论哪些人,是受尊敬的人。
学生讨论„„师巡视参与。
1.学生分组发言„„爷爷、奶奶,父母、教师、軍人、医生、警察等„„ 2.学生发言说一说:谁是受尊敬的人,为什么受尊敬? 3.学生发言、活动„„
三、教师小结:
老师这职业为社会上培养人才,辛苦的工作他们受到社会上的尊敬!学生举例说说什么人、职业受尊敬?师引导„„ 最受尊敬的人
警察
保卫人民生命安全 医生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农民
民以食为天
教师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清洁工
辛勤劳动美化环境
工人
制作的产品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第二课时
一、播放多媒体图片、如、军人,这职业、人物有什么特征?
1、启发学生说一说。师引导,如;有军装,军微,背景应设、飞机、大炮、船、舰、来体现军人的特征等。医生、农民、工人、清洁工„„启发学生根据职业形象说一说。
2、学生活动回答„„师:引导„„
二、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范例、图中是些什么人?做什么工作?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的?(学生分析、讨论、发言)师:引导„„
三、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已的感受绘、制一幅受尊敬的人。(表现手法不拘))
四、课堂巡视指导。
1、帮助学生构图安排画面,应设置背景。
2、启发学生使用工具、颜料。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业,对学生作业的人物特征、画面安排、及涂色讲评的同时引导学生参评、互评。
2、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社会上受尊敬的人。板书设计:
最受尊敬的人
职业
特点
贡献
第7课
今天我值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时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边县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到值日包含的是一份责任
难点:将值日的场景用适合的方法展现出来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导
1)师:请同学们欣赏方老师的表演,并猜一猜,我演的是谁?(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歌曲,并表演扫地、拖地、擦窗户等工作)
学生看完后,回答问题。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今天我值日。将制作好的题目贴于黑板上。2.新授
1)观察力大考验:说一说方老师刚刚都干了哪些值日工作?
2)除了刚刚方老师做过的值日工作,还做过哪些值日工作?用表演 的方式示范给大家看看。
3)除了在教室里值日,还在哪里做过值日?
4)一分钟记忆力大考验:在一分钟内,画出你刚刚观察到的值日时 的动作,用手中的黑笔将动作记录下来,看看谁画得最生动。(画好后上台展示,并请其他学生点评)
5)想想说说为什么你们能画得如此生动,有什么秘诀?(仔细观察)6)老师也想学学你们画画,请同学上讲台做动作,老师在实物投影
仪上当场示范。
7)你们想不想知道别的同学是怎样值日的?(欣赏书上两幅夸张的
图片,观察与我们平时值日有什么不同?)
2.作业
8)思考问题:你想和谁在哪里干什么值日工作? 9)讨论后完成作业(放音乐)10)巡回指导
11)作业展示:让完成作业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说说好在哪里或提出意见
2、总结
同学们认真地做值日,给我们换来了清洁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注意爱护劳动果实,不破坏卫生。
板书设计
今天我值日
值日安排
分工
责任
绘画表现:手工+绘画
第8课
趣味游乐园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游乐园的图片,唤起游乐场的美好记忆,感受游乐场的欢乐气氛。
2.了解各类游乐设施的造型与功能,尝试用手绘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尝试用多角度表现游乐园,如游乐项目的多样性、新奇有趣的游艺机外观、齐全的配套设施等,还可以通过游客的表情、动作来表现游乐场的好玩,提高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在观察、回忆、表现中体验游乐园带来的生活乐趣,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敢于挑战的勇气。
教学重点: 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游乐园。教学难点: 突出游乐园的好玩。教学准备:(学生)有一定硬度的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观看游乐园项目视频,说说自己的感受。2.探究交流:(1)讨论:你去游乐园玩过吗?游乐园里哪些游艺项目让你觉得特别好玩? 师生共同回忆游乐园里有趣的游乐项目,说出逛游乐园的感受。(2)游乐园探秘:游乐园好玩在哪里?
观察:课件展示游乐园图片。思考:游乐园的好玩可以通过哪些方面体现? ①游乐园项目的多样性
②游乐设施的有趣外观:比较小朋友不同的表现,体会的他们的感受。③ 齐全的配套设施
④人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比较小朋友不同的表现,体会他们的感受。(3)小结:游乐场项目的多样性、新奇有趣的造型、齐全的设施、人们夸张的动作和表情,都可以体现出游乐场的好玩。
3.探究启发。
(1)观看演示短片,思考:可以怎样表现游乐园?
小结:复杂的游乐设施可以用先概括、再细化的方法表现。(2)作品欣赏、探讨。A表现内容
①表现单一游乐项目或综合表现游乐场景。②写实或大胆想象
B表现方法:线描、刮画、剪贴画等多形式表现。4.创作体验。
作业要求: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游乐园。5.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介绍作品。
(2)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6.小结拓展。
(1)在生活中勇于迎接挑战,牵手快乐!
(2)拓展:小小设计师——设计新型游乐项目。板书设计
趣味游乐园
时间
地点
种类
制作
第9课
彩墨世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的欲望,体验水墨画创作的快乐,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2)认知目标:观察、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学习并初步掌握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的小窍门。
(3)技能目标: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渴笔法和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来创作一幅动物水墨画,能展现生命活力,体现水墨情趣,提高学生的水墨画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动物水墨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提高水墨表现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努力使创作的水墨画动物神形兼备,体现笔墨情趣,发展学生独特的水墨画创作语言。
教学程序
(一)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收集动物(陆生、水生和禽鸟等)图片,水墨画动物经典作品和师生优秀作品,多媒体课件,水墨画工具、材料等;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含水墨画动物),铅笔、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二)教学流程
1、引导
教师出示2幅动物画作品《鱼乐图》(水墨;油画棒),启发学生欣赏思考:你能看出这两幅画分别是用什么笔来画的?画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粗粗细细的墨线随意勾出鱼形,大大小小的墨点自由挥洒,表现错落有致的斑纹,墨色有浓有淡,变化十分丰富,富有情趣韵味,给人轻松自由、落落大方的美感;而油画棒勾线填色,色彩丰富,给人一种鲜艳华丽之感)从而让学生突出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魅力。由此导入课题并板书。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主题相同、表现手法和风格不同的作品,在比较中感受水墨画的写意性和灵动性,激发学生对水墨画动物的浓厚兴趣。】
2、发展阶段(1)欣赏•探究
大屏幕出示一组水墨画动物作品(课本内外均有),启发学生进行欣赏、探究。
如①指导赏析《快乐的小猴》等作品时,着重让学生关注皮毛等方面的表现技法。教师演示讲解“渴笔法”[1] 的表现要领及用处(毛笔笔头含水很少,叫做渴笔。渴笔在宣纸上能擦出又干又毛的效 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等。用渴笔勾线,线条中常常会出现露白之处,显得生动苍劲),并指导学生大胆操练、理解掌握。
②指导学生赏析《毛驴》等作品时,感受水墨淋漓的画面效 ↑《猫》 徐悲鸿
果,探究水墨画技法。教师演示讲解“泼墨法”[2](用含水量多的大笔,笔尖掭浓墨,在调色盘里稍稍揉按,让少量墨汁渗向笔肚笔根,然后作画,随物形而变化,就会出现墨色浓淡自然变化、生动滋润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头
部、身体等大面积的部位)后,指导学生进行泼墨法的尝试练习(可以表现动物起伏的背部或面积较大的其他部位)。看、练结合,便于学生较快掌握让墨色出现浓淡变化的技法要领。(板书要点)
↑《双驴图》黄胄
【教师采取有效策略,整合资源,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水墨画墨色丰富变化的基础上,局部解构水墨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建立水墨画技法与具体的表现内容的某种联系,真切感受到水墨画的规律性、写意性,知识性与技能性并重,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为后续创作作了知识技能上的准备,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2)观察•预想
①教师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分组观察自己带来的动物图片,相互讲讲自己对动物的形体、姿态、神情和皮毛等特征的认识。在师生交流时,强调观察的有序性(让学生明白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可以先看身体各部位,后看姿态神情,反之亦可)和有效性(既然看了,就要有看的成果。让学生说说观察动物主要特征的新发现、新认识,还可对动物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说说动物与动物之间如体形、结构和姿态等方面的明显区别)。(板书要点)
②畅谈水墨画表现设想,即准备用怎样的笔墨技法在宣纸上画出可爱的动物形象。可提出以下问题:你准备用水墨技法表现哪种姿态的动物?它的头部皮毛用渴笔还是用泼墨、五官用什么方法表现?身体及身上的斑纹用什么笔法、什么墨色来表现会更美?为了突出它很神气,又该用什么样的笔墨来表现有力的四肢和细长的尾巴呢?(这里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启发,完善预想方案)
③教师演示水墨画动物的表现过程,讲解要领。(建议老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可跟老师随机临摹学习小部分的用笔、用墨方法)以画水牛为例[3],a、用淡墨侧锋画出三角形的牛头,画出一大一小的牛耳,以体现透视关系;b、用浓墨中锋画出弯月形的牛角,点眼、画嘴;c、用泼墨大笔画出起伏的牛背;d、根据需要,可在牛周围淡墨添画水纹,一侧画出倒挂的柳枝,使构图完整饱满。
【明确观察目的,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有效的观察。通过谈水墨画表现设想和观看教师的完整演示,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水墨画技法与动物的主要特征相对应,培养学生意在笔先的创作观念和习惯,提高对水墨画创作流程和技法运用的认识与把握。】
(3)创作•评议
①大屏幕出示作业要求:大胆运用渴笔法、泼墨法等水墨画技法创作一幅动物水墨画,努力做到形象生动有趣,墨色变化丰富,构图饱满。临摹可以,创作更好。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整、完善后的创作预想进行自主创作,允许学生用辅助方法(如先用铅笔画出动物的大体形态、主要结构,再用水墨画技法表现)介入创作。
②学生自主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动物形象、水墨技法以及学生参与创作的态度、心得体会等方面,展开评议交流和小结。(a、评画要点:选出水墨表现的最棒的动物形象,并说出理由。哪些小作者的水墨技法运用让你佩服?你有什么好建议?b、交流心得:在水墨画创作中你是怎么对待遇到的困难的、需要老师提供怎样的帮助?c、小结:可以对同桌说说,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可以说学会了某种具体的笔墨技法、完成了一件满意的水墨画动物作品、画水墨画动物很好玩很快乐„„)
【作业要求明确具体,教师巡视指导和有针对性的评议交流,都能满足不同
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持久力,能在突出本课重点的同时,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创作的水墨画动物神形兼备,充满笔情墨趣,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个体独特的水墨画创作语言,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长足发展。】
3、拓展阶段(1)欣赏•拓展
大屏幕显示一组风格不同的古今水墨画动物名作,教师作补充性提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国水墨画的博大精深与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牛图》
↑《双狮图》
↑《白猿》田世光(1916~1999)唐•韩滉(公元723~787年)
刘继卣(1918~1983)
(2)课后作业(可以任选其中一项完成,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完成两项作业)①鼓励学生课后再选择其他自己喜欢的动物,用学到的水墨画技法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将挑选优秀作品在学校的橱窗里展出。
②课后辩论:针对“捕杀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与家人展开“关于如何正确对待野生动物”的话题辩论。辩论情况可以短文形式上交。
【欣赏古今名作和课后水墨画创作,拓展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水墨画审美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责任感。课后的家庭辩论,可增进家庭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强化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4、收拾•整理
教师要求全体学生收拾整理好自己桌上的水墨画工具、材料,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抓住机会,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美在艺术、美与我同行的意识。】 板书设计
彩墨世界
墨的特性
创作要求
注意事项
第10课 我是汽车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汽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类型地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汽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
3、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地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地草图。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汽车。教学准备:
有关范例、玩具汽车、水彩笔、小纸盒、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等。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激趣引入
在学生设计汽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汽车图片(1905年生产的蒸汽汽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功能,激化学生兴趣。
2、发展阶段:欣赏与探索
(1)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公共汽车、火车、铲土车等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汽车的共同点,它们的基本造型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2)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都有车头—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车身有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它们可以用来载客或铲土等)
(3)欣赏课件中的汽车,进行讨论、交流: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汽车与刚才所看到汽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交流回答:这些汽车在造型设计上借助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的外型进行改装,造型较抽象。
(4)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设计自己的汽车(他们设计的汽车根据用途都做了什么样的不同改变,并进行说明在哪些地方富有创意)。
△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打算用什么方法、材料设计? 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可以先在画面上设计汽车草图(车轮、方向盘、车身等)△大胆想象不同汽车的用途,表现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4、学生动手设计:(请用水彩笔直接勾画)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富有创意的作品。
5、展示、评价、反思:
△师生评价作品,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汽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小组讨论交流)
3、欣赏课本范例,讨论制作步骤。(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充分利用方形纸盒做车身,用瓶盖做车轮,细小部分可用卡纸、水彩笔装饰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1)哪一组制作、应用得最好?(2)好在哪里?
6、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板书设计
我是汽车设计师
构造
形状
颜色
用途
第11课
拟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
通过表现拟人化的卡通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夸张的创作手法增强卡通形象的感染力,增加艺术作品情趣的造型能力。通过欣赏、设计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学重点:
通过夸张、拟人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拟人化的卡通作品。教学难点:
卡通形象的塑造与表现。教具准备:
关于卡通的图片、创作过程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探究拟人化卡通的造型: 组织学生把搜集下马看花图片及实物在各组交流。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2.师生交流资料。
二、提问深入
1.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2.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 3.研究文具或其他用品的形状、功能。
4.研究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色彩。
三、结合生活,动手操作。
1.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用品。
2.小组交流信息情况并观看世界各地的多样文具及其他用品,引导学生产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爱护学习及生活 用品的好习惯。
四、实践活动:
提示:我们认识的一般学习及生活用品与拟人化的卡通形 象有什么不同?设计卡通文具及其他用品时应注意什么? 怎样设计才更巧妙?
倡议:个人或小组为自己或他人设计一件新颖有趣的拟人
五、总结。板书设计
拟人的形象
含义
方法
制作“人物合成
第12课 精美的邮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胶水。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出示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邮票)
2.揭示主题(课件展示:邮票)
请学生阅读语文书上《方寸之间》单元,从中找出邮票的来源及中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间、怎样诞生的。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生1:因为信封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生3:因为邮票上有写中国邮政。
生4: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因为邮票设计得很漂亮。
生4: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生5:因为邮票里面有很多知识。人们叫它“小小百科全书”。师: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课件展示)“精美的邮票”。
二.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生1:邮票有齿孔。还有多少钱。
师:那叫面值。
生2:邮票上有时间。
生3:那是发行时间。邮票上还有中国邮政。
生4:邮票上有漂亮的图画,有的邮票的底色与主体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跳跃的视觉效果。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 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请看屏幕
(播放《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
生1: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
生2: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
生3: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来设计邮票。
扎记:正好语文课上刚刚学了“邮票天地” 一个单元,我请学生从语文书上把邮票的起源、中国第一枚邮票等情况找出来念一念,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欣赏、讨论、探索、总结、想象、创作、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受邮票的精美,使学生的创作欲望倍增。优美的画面,轻柔的音乐,使整节课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施教时间:10月24日——10月25日 第二节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提出设计要求,小组讨论。
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你们想不想设计一张邮票?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想设计什么主题的?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体?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生1:我准备画一幅环保图,提倡保护地球。画纸竖放。用空心字 生2:我喜欢卡通,要设计一张卡通邮票。画纸竖放。用彩色字。
生3:我喜欢跳绳。要设计一张小朋友跳绳的邮票。画纸横放。用空心字。生4:我们两个人合作,设计剪纸邮票。用红色的卡纸,剪一只马。
2.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展示)
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文字要精心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3.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发现基本要素安排的有遗漏的及时提醒。4。展示评价
(1)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
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什么设计它?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5.教师总结、拓展:
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今天设计的是长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其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
板书设计
精美的邮票
设计
图案
作用(原来、现在)
第13课
规划每一天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新年一年的开始,是人们非常高兴的事情。
2.通过手工制作新年挂历,了解每年的重要时间与节日,进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发现美、发明美。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制作日历、知道日历的用处。难点:制作日历的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结合。
准备工作:
教师:卡纸、剪刀、彩色笔、胶水、各种手工制的年历等。
学生:卡纸、剪刀、彩色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了解年历:
1.孩子们,你们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猜到了,一定是“六一”儿童节,那你们知道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旧年历,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这些旧年历有什么用途呢?
学生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査找节假日、生日、农历等,方便人们计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
3.年历不但和我们的生活分不开,而且有些年历还非常漂亮呢!所以我们可以好好珍藏,作纪念。2013年即将过去,虽然我们可以留住2013年精美的年历,可我们能留住匆匆而过的岁月吗?看着这一本本年历,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时间)
4.那好,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我们每个同学家里的年历几乎都是买的,父母单位发的或者朋友送的.我们能不能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本年历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亲手做年历。
出示课题:做年历
二、作品展示,激发情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年历,请仔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随展示贴在黑板上)
1、树叶贴画,干花贴画
这是什么?(小金鱼)用什么做的?(树叶)
这又是什么?(美丽的小花)
这些是把树叶采集回来后,先压平,阴干,再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2.吹塑纸贴画
这是什么呀?(两只美丽的小孔雀)哪这一张上又是什么呢?(三只仙鹤)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吹塑纸)
这些年历是把吹塑纸剪成各种造型,再拼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3.线织相框
这个漂亮的相框是这样成的,先把圆形的吹塑纸或卡纸剪出齿轮来,把你喜欢的照片贴在中间,再用细毛线沿斜角绕在齿轮上。毛线的色彩可以丰富一些,相框的背面还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是小英雄的照片
4.卡纸画:(梅花鹿和小松鼠)
看,这两个好朋友在说什么呢?大家来猜一猜。(学生发言)这张贺卡是用彩色笔直接在卡片纸上作画制成。5.布贴画:(蝴蝶、柳树)
仔细看看,这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年历漂亮吗?喜欢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张漂亮的年历呢?其实啊,更漂亮的年历还在你们自己的手中呢。
我们刚刚看的这些年历,它们都是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其实都很容易收集,以后大家要注意
积聚,这样做起来才会比较方便。
三、制作贺卡今天我们先学习在卡纸上直接画画做成的年历。
1.拿出卡纸,开动脑筋,画上你最喜欢的图画,再写上日期,给老师、亲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送去你的祝福,他们能收到你亲手做的年历,必定会非常高兴的。
2.学生活动:画画、贴画
3.写上日期和祝福的话语。
4.小组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年历最漂亮。
5.展示做得好的年历。
四、说想法说一说你的年历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
学生讨论:因为我爱他,他关心我,所以我要送给他。向学生渗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纯朴的爱。
五、小结
老师、同学和父母关心我们,我们更应该爱他们,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新年好》献给他们,表达我们最美好的祝福。板书设计
规划每一天
日历的由来、作用
美观+实用
第14课
给您提个醒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标志的组成形式。教学难点:徽标的创意设计。
教具准备:带有标志的实物和授课用彩图。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图用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带有标志的实物,让学生感受标志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导入,板书――标志设计。(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教师讲授标志的概念。
教师提问:你们都见过或知道哪些标志啊?
学生回答:
教师自然导入标志的种类。
(一)、标志的种类
1、商标
2、公共标志
3、徽标
(二)标志的构成形式教师结合彩图讲解。
1、文字构成的标志。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美国银行标志、等等。
2、图形构成的标志。如奥运五环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4、图文结合构成的标志。教师重点讲解用图文法构成的徽标,以2008年奥运会标志和上海世博会的标志为例,让学生了解与感悟优秀标志的巧妙构思和深刻内涵,加深对图文法构成方式的理解,为下一步用图文法设计徽标作好铺垫。
(三)构思与设计
以笔架山海会为题,用图文结合法设计标志,教师引导学生生共同讨论标志的构思和设计方法。学生讨论笔架山的特征,并能画出简洁有代表性的图形符号,教师引导,补充完善,并引导学生进行多次反反复组合。;
四、布置作业
以“笔架山海会”为题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设计一个标志。作业要求:
1有文字,有图形。
2有创意,有美感,有特色。
五、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讲评 按照作业要求,学生互评后教师评。
六、课堂小结:对学生的课堂成果进行肯定与表扬,提出期望。板书设计
给您提个醒
标志的种类
作用
制作要点:
第15课
有创意的书
教学目标:
1.了解手工书设计的相关知识,学习手工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书籍设计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
2.学习手工书的设计要素,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创意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以自主或合作的方法进行手工书设计和制作
3.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学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的情感 教学重点:
手工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手工书的设计过程。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的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耐心、细致、整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激发学热爱生活,热爱书籍的情感。二 引导
学生展示带来的书籍。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他的哪些部分吸引了你。
总结,一本吸引人的书除了拥有文学内涵以外,书籍的设计也非常的重要。三 发展阶段
了解什么是书籍设计
提问:可以对书籍的哪些部分进行设计?
书籍设计包括:书籍造型设计、封面设计、扉页设计、插图设计、开本设计、版式设计以及纸张材料的应用、印装方法等,是一种创意设计的系统工程。
二、了解如何设计制作手工书 我们可以尝试用纯手工的方式设计制作书籍,并加以装饰、美化。有别于机器制作的手工书,手工书更多的体现着个人的思考与创意。
1、手工书的装订形式与外观 欣赏教科书12页,分析这些书籍运用了什么装订形式?什么外观?
装订形式有平装式、卡片式、盒子式、立体造型式等。书籍的外部形态设计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手工书的外观设计形式多样。
2、手工书的内页设计 欣赏课本第13页图例。
提问:这些手工书的内页市如何进行设计的?
内页设计包括扉页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等。手工书的内页设计可以采用电脑打印、手绘、印刷品剪贴、剪纸、镂空等形式,也可以粘贴上一些实物,如羽毛、树叶等。
3、手工书的设计过程 欣赏课本第13页。
提问:闽南古厝造型手工书是如何进行设计的?
(1)根据书籍的主题,决定书籍的外观设计、开本与页数。(2)设计书的封面、封底的构图与颜色,包括书名、作者姓名、封面图形、颜色、构图、定价、内文简介或宣传语等内容。(3)设计手工书的内文。设计应图文并茂,加上一些其他设计手法,比如立体造型等。(4)对书籍各部分进行装订组合。
四 体验实践
教师展示A4纸4页手工书的制作方法。
学生作业: 以“我的相册”“我喜欢的文学作品”等为主题,尝试运用一张A4纸,制作4页折叠手工书。
要求:
1、设计手工书首先要爱书。
2、要根据书籍的内容设计合适的装订形式以及外部形态等,并要具有创造性。
3、手工书的制作要力求细致 五 评价总结
作业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小结,手工书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更要用心去感受。要用创意的思维、发现的眼睛去完成一件手工书作品。板书设计
有创意的书
书的构成创意
制作
第16课:穿编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
课前准备: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教学课时:2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导入阶段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课题
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性。
从范作出发,把学习内容同生活相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美源于生活。
二、教学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如何使小篮子立起来?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
怎么处理篮子的开口?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篮子。第二节 活动一:
1、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看图小组自学讨论穿编方法,并提出问题。
讨论穿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做篮子。
2、小组合作编制小篮子。
3、互评作品,交流不同的穿编法,并总结。
培养看图自学能力。分解制作的难点,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在观察中触发新的想法。
培养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能力和指导自学方法。
二、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3、欣赏、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 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穿编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启发学生的创造设计意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自学的方法。板书设计
穿编的乐趣
工艺
材料
创意
第17课
会走的玩具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玩具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玩具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玩具的制作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原先站立玩具的变成立体的会走的玩具。
难点:会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油画棒、剪刀,铅画纸等制作工具。
教具:会走的玩具5个,范画用具同生,录音机磁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背诵古诗,稳定课堂秩序。
2、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和摆放位置。
二、导入新课:
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生答:汽车、飞机、火车、凯蒂猫、奥特曼、小人偶、小白兔、狮子等等)。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玩具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生答:还有米老鼠、大灰狼、狮子王等等)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小朋友想见见它们吗?(“想”生齐答)
三、欣赏:
1、(拿出装有范作的包)看,它们都藏在这只包里呢!(将包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并做侧耳听状)听,这里面有声音:“大雄”,让我出来,我要吃铁板烧。(将机器猫取出展示给学生看)小朋友,这儿有吃铁板烧吗?(“没有”生答)(师又作听状)听,还有声音。“多啦A梦、多啦A梦,外面好玩吗?你可别把我扔在包里。”(将大雄取出展示)“有没有好玩的道具,多啦A梦”。“大雄别吵了,让我再睡一会儿,看我眼睛还睁不开来呢?”(取出圣旦老人)“快,快,排好队,请大家排好队,车子就要来了!(取出车子)嗯,大伙儿都到齐了,请大家排好队。看小朋友欢迎不欢迎我们。(面对学生),我们小朋友要是欢迎的话,就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好吗?(学生鼓掌)
2、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玩具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答:它们都能站着也能走,能站能走。)对了,那我们就叫它们“会走的玩具”好吗?(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四、新授:
1、我的玩具为什么会走呢?你发现了吗?谁到上面来仔细观察一下。(师:示范玩具车子、圣旦老人、人)
学生:因为车子有轮子、人有脚。还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3、教师讲解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会走的玩具公鸡为例)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鸡冠等。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d、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板书:涂)
e、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这样一只会走的玩具就做出来了。会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都做了些什么会走的玩具。(欣赏)
4、欣赏 你喜欢这里的哪一只,为什么?(生答略)
五、练习
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和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1、中间停一下,引导学生分析可以做多只脚在前或后的小动物玩具或做多个转动轮子的汽车等。
2、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3、学生在音乐声中做作业。
六、讲评作品:比一比谁做得有趣、好看又会走。
总结:小朋友今天上课都很认真,大家做的会走的玩具可爱极了。没做玩的同学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完成。下面老师再让你们看一些会走的玩具。(出示图片)
这些都玩具厂商专门为小朋友做的。同学们你会做吗?除了它你还能设计一个新的会走的玩具吗?(回去)做一个拿给大家看好吗?今天这一课就到这儿。
七、收拾学具,打扫卫生。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背诵古诗
二、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三、复习上一节课知识:
1、制作方法步骤: 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D、装饰玩具。
2、怎样才会走。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用什么方法才会走。
2、玩具需要什么部件才会走。
3、会走玩具各部位的要怎样安排。
4、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五、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探究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并评出制作小能手。
六、大家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板书设计
会走的玩具
种类
方法
玩法
第18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课前准备:
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过程:(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20课:漫画与动漫欣赏
教学目的:
1.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2.增加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和兴趣。教学重难点:
体会漫画作者的创作初衷和表达的想法。课前准备:
漫画图片和动画片段 授课过程: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讨论:卡通画和漫画的区别?
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3.简介:卡通一词是缘于英文: cartoon 的音译。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4.卡通是怎么制作、拍摄的?
动画片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角色的每个动作,一般说,一部10分钟的短片,片长900英尺,等于1.44万格画面,以每张动画拍摄2格计算,大约要会制七千多幅图画。一部90分钟的长片,就要绘制六万多张图画,需几十个画家进行一两年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动画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摄制能力。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爱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9年他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
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分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
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创始人。
电影发明以后,动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从此动画电影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明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人了动画艺术的道路。
5.卡通形象与漫画形象的艺术特点:
(1)造型简洁,形象夸张,色彩鲜艳。
(2)拟人化,活泼可爱。
(3)变化丰富,引人入胜。
6.讲解课本上中国卡通形象和漫画形象。激发学生兴趣,也可让学生讲解自己喜欢的卡通故事。
7.放一段优秀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四.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加以纠正,归纳,复述,巩固记忆。五.课后小结。板书设计
漫画欣赏
特点
手法
用途
第二篇: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
2问题:
(I)你看到了什么?
(2)听到了什么?
(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的季节。”来形容它。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新授
I、欣赏。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
l反馈。(以小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
(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④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
图的提示。)
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l晦。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
的感受。
@@@@@@@@@@@@@@@@@@@@@@@ 第2课生活中的暖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
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冷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冷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冷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收集表现水的图片。
组织教学
欣赏书中图片《水》。
组织研究活动
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
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 第4课快乐的人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小组探究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 第5课自行车局部写生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线造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 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小组讨论: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际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 第6课猜猜我是谁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
探究式学习活动
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
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
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
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 第7课有趣的属相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
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2隐形内容与目标
(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
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
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讲授新课
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探究学习
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
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
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
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
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
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课后拓展
l布置学生继续创作十二生肖邮票。
2.继续收集资料、准备在班里办展览。
@@@@@@@@@@@@@@@@@@@@@@@
第8课棋牌乐——棋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 第9课棋牌乐——牌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讨论与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每人设计两套四个字母的牌。)
例如:blke,gme,(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
第10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
应会:
(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l教学重点
(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
(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
(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五)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
导入:
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
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
(闻一闻花香)
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
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
(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
(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
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
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
(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
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
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
(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
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
小组间进行汇报。
学生进行评述
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
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
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
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
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
@@@@@@@@@@@@@@@@@@@@@@@
第11课画水果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应会: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五)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I)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
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2)出示课题:画水果。3.新授课
(1)学生分组欣赏。
①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
提出问题: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
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
(2)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3)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
(4)打开书,欣赏。
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
②欣赏学生作业。
(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先临摹;
(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
5.小结
组织交流。
@@@@@@@@@@@@@@@@@@@@@@@
第12课娇艳的花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五)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
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3)教师示范。
(4)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 方法?
(5)展示花卉作品。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5小结
组织交流。
@@@@@@@@@@@@@@@@@@@@@@@
第十三课: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学目标:
了解设计靠垫应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能用对称
式或自己喜欢的纹样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靠垫。
教学重点:
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实用以外的审
美和文化。
教学难点:
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课前准备:
剪刀、胶水、较硬的卡片纸、水粉色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组。
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
2、学生观察、触摸、分析、回答。
揭示课题
二、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社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学生活动: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组拓展
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
@@@@@@@@@@@@@@@@@@@@@@@ 第十四课: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
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
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有关生活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在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拍照、保存资料。
把作业布置成小型的展览,可选择教室或楼道墙壁充分展示。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
出示课题:生活用品的联想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
“联想”这个词怎么解释?
学生讨论。(理解“联想”的含义是: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
提出问题: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
3、打开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1)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
(2)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3)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4)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
2、大胆地展开联想。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
五、展示学生作业
组织交流。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 第十五课: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教学目标:
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象创新表
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
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
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
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1、分析课题,针对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2、教师引导发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学生听课。
3、组织小组讨论:谈一谈你的现在,想象一下将来。
小组交流:现在——将来
大胆想象,可以幻想未来的自己。
三、组织研究
1、“将来”意味着什么?
将来是未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2、书中学生的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的?
交流构思,相互启发。
四、艺术实践
1、分析构图方法,了解不同的构图方法。
2、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3、展示任务才靠图片。
五、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讲解自己的作业。
六、评价
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
第十六课: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目标:
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
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
景。
教学难点:
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
课前准备: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的亲密合影,或者从报刊、杂志上收集表现人与人之间或动物间亲情图片。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
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比赛: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
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二、表演
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
表演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
三、介绍新材料
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面划出痕迹)。今天我们就是要利用吹塑纸制版。
四、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
提问: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对印)
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五、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
场景。
@@@@@@@@@@@@@@@@@@@@@@@
第十八课:漂浮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
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
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
己的艺术创想。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
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课前准备:
各种材质的废旧物品,如彩色纸、小木条、塑料瓶,铁丝、剪刀、双面胶、乳胶等。有关物体漂浮的小知识。
教学过程:
五、自主创作
六、展示评价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一、游戏导入
1、游戏1: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作业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2、游戏2: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他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1、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轻,中间有空气,)。
2、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海面上?(形状的改变,空气)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趣的关于漂浮的资料在组际或班级中进行交流。
五、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六、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
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七、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八、课后拓展
课后小结:
@@@@@@@@@@@@@@@@@@@@@@@
@@@@@@@@@@@@@@@@@@@@@@@
第20课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课时3课时
课业类型授课人杜莎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民间剪纸艺术,分辨阴刻和阳刻,学习这两种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
隐性目标感受民间剪纸的质朴、单纯,体会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重点剪纸阳刻、阴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纸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阴刻的技法和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资料调查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纸、剪子、胶水、卡纸„„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请你收集一些剪纸。回家寻找自己喜欢的剪纸资料。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回忆。(课件出示)A欣赏团花,回忆纹样种类。B欣赏吉祥图案(剪纸),回忆剪纸的寓意。
2、欣赏分析。(课件出示)剪纸的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阳刻和阴刻。请仔细看看、想想,剪纸中的这两种手法分别是什么样?你能从中找出来吗?这两种表现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认为应该怎样应用?
3、仿照书上的剪纸做一做吧。个别回答。观察分析。小组交流,讨论。仿制。
三、交流与互助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学生交流。(演示)
四、课后作业下次我们要做一件大的剪纸,请准备好彩色纸(8k)。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教学过程第二、三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剪纸作品。(课件出示)
2、你能说说,你看了这些剪纸后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剪纸的特点是质朴、单纯、平面化、遮挡关系少。
3、你能仿照或自己创造一件剪纸吗?
A你准备用什么颜色的纸来制作?用什么色的纸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图案来设计剪纸?个别回答。小组交流,讨论。仿制或创造。构思、设计。
C使用哪些纹样?主要运用那种技法?
D想一想,剪纸能运用在什么地方?(剪纸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把剪纸运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三、交流与互助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演示)创造与表现。
四、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作业。下次交。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板书设计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
纹样寓意阳刻色彩技法阴刻图案构思时要考虑混合刻用途
教后小结:
这节课学生们欣赏了不少剪纸,对剪纸的阳刻技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设计是应用阳刻技法的学生也比较多。我在讲解阴刻技法时,出现了一个误区,好在及时矫正,并利用剪纸作品,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概念。学生在制作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是仿制的,也有一部分是创造,出现了不少好作品。
@@@@@@@@@@@@@@@@@@@@@@@
第三篇: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四季的色彩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一课,本节课是造型: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四季的色彩》是一节以了解色彩知识为主线,以认识国内外多样的表现形式为基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 “欣赏?评述”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不同的季节的色彩变化有较深的认识,对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有初步了解,同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难点是: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教学方法:本课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以小组竞赛的活动方式,采用“认识四季―欣赏名作―鉴赏名作―新年祝愿”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表达和内心真实的感受,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表达能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游戏导入
2、认识四季
3、名作欣赏
4、名作鉴赏
5、新年祝愿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
我们刚刚过完元旦,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为了迎接新年,我们今天就来一个小小的竞赛。首先我考考大家,一年有几个季节?那我把大家分成春夏秋冬四组,现在我们就开始比赛。第二环节:认识四季
1、请说一说你最喜欢一年中的哪个季节的景色,它的色彩有什么特点?(学生用语言描述出四季景色的特点,教师根据情况追问季节色彩特点)
2、老师这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让它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播放课件四季风景图片学生试着用“这是___季,是___季节”来形容它。)
3、猜一猜教师出示四幅色调图,学生猜出它所代表的季节
【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利用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四季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四季的回忆。】 第三环节:名作欣赏
1、分组欣赏四幅作品,教师提出问题:(1)画面表现了哪些事物,运用了哪些色彩?
(2)画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3)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先欣赏、讨论再分组交流作品。教师对四位画家的情况作简单的介绍)
2、教师小结:我们已经欣赏了这几幅作品,你能说出欣赏的基本方法吗?
【这样设计:是为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 第四环节:名作鉴赏
1、刚才我们已经分组欣赏了四幅作品,现在大家仔细看看这四幅作品有什么异同?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四幅作品,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并抢答。)
2、小结:其实在画外,他们还有很多相同之处:如他们都出生于平凡的家庭,他们一生都起伏不平,他们都拥有一颗追求艺术的心。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他们,还有哪些方法呢?(上网,查资料,看画展„„)
3、游戏:老师通过上网查资料,找到了他们的一些代表作品,你能猜出是谁的作品吗?
(教师分组出示四名画家的代表作,让学生抢答出是谁的作品。)
【这样设计:感受不同创作形式与作品的特点,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第五环节:新年祝愿
1、谁来猜一猜他们为什么能画出那么伟大的作品。(学生竞猜)
2、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成为大师的秘密,那你们想成为大师么?(想)老师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早日成为像大师一样伟大的人。
【这样设计:鼓励学生进一步学好美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课 生活中的暖色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二课,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和回忆来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感受。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已经认识色等美术语言,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和造型能力,基本能积极主动地能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面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教学难点是: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教学活动
2、教学准备
3、组织教学
4、研究活动
5、美术实践
第一环节:教学活动
让学生欣赏暖色系图片,并自由讨论。第二环节: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
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第三环节: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
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
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第四环节: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第五环节: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第三课 生活中的冷色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三课,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生活中冷色》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学难点是: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入
2、引导启发
3、大胆创作
4、展示 交流 评价
5、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中,让学生体会音乐带来的色彩感觉,为后面设计冷色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第二环节:引导启发
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生活中的冷色”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先感受什么是冷色,然后寻找生活中有哪些冷色。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测试,让学生自己区分冷暖色,以此来引出色彩的相对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到这里学生都会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注意力开始分散,所有我随之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判断画面的冷暖,也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学生情况。在这些画中我有意选择了几幅冷暖色兼具的画,引导学生探讨冷色调画中有暖色出现,有什么作用?然后就是画法的不同表现,尝试不同的画法,体会不同造型特点的乐趣。第三环节:大胆创作
设计一个情境,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符合本课的要求。在整堂课中,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第四环节:展示 交流 评价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交流评价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家中哪些物品是冷色,哪些又是暖色的?把自己的成果与家人共同分享。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第四课 快乐的人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四课,本节课是造型: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课教学以“快乐的人”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人体的多种优美姿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色。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材料是各种线或铁丝,这主要靠平日的收集,在本环节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养成对生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教学难点是: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情引趣
2、小组探究
3、研究教材
4、技法指导
5、创作实践
6、展评
7、课后拓展
第一环节: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第二环节:小组探究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第三环节: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第四环节: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第五环节: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第六环节: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七环节: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第五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五课,本节课是造型: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即通过对自行车局部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会精确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并且四年级的大部分同学会骑自行车,自行车给他们带来了方便和乐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先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进一步提高创造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导入新课
2、教授新课
3、动手实践
4、展评
5、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我首先提出问题:“你会骑自行车吗?你喜欢自行车吗?自行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本课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第二环节:教授新课
⑴我让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用线表现的方法。我提出问题(出示课件):自行车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条有什么不同?教师通过启发让学生说出自行车是由车身、车把、车轮、车座等组成。线条也有很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等。⑵教师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的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线的衔接等。⑶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让学生说一说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教材上的作品观察仔细、表现具体、线条丰富。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
提出作画要求后,组织学生到学校的自行车场地进行写生,教师现场指导作画。
第四环节:展评
让学生把画好的作品放到写生的自行车旁进行展示,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同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简单评价,教师相机进行补充。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收获很大,以后在生活中要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用你的画笔去描绘美好的生活。
第六课 猜猜我是谁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六课,本节课是造型: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在学在这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快乐的人》和《自行车局部写生》两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初步培养他们用线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在这一课通过人物头部背部的表现,进一步强化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自己的同学是最熟悉的,也是小学美术中最常见的表现体裁内容,画画人物的内容,画画人物的背景形象,既让学生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教学难点是: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教学方法: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本科采取如下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基于对以上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将以合作探究法为主,结合学生熟悉的美术知识,同时以创设情景法为辅,并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是本节课的内容具体化、系统化、条理化并使课程更生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
2、探索发现
3、直观教学
4、绘画实践
5、赏析评价
6、课堂小结
7、课后拓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采用小游戏的方法导入课题。先把全班分组,宣布游戏的名字“猜猜我是谁”和游戏规则后游戏就正是开始。我展示了班上几位同学的背面头部相片,让大家以抢答的形式猜猜分别是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内容,告诉大家本节课就是要学会画同学的背面头部。第二环节:探索发现
然后我采访了刚刚抢答的学生:你怎么这么快就猜到是谁呢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发型特征”和“头部特征”这两方面来。通过情景的设计,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引出课题,布置任务,任务就是让大家找出本组头部最有特点的模特每组的模特特点各不相同。有的是一个小平头有的是长辫子,有的是发型很乱,有的是辫子很特别等等,为后面学生作业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直观教学
展示课件 欣赏中外优秀绘画部分(描画人物头部背面的绘画作品)观看美术书上的作品 找到有特点的发型、头饰和服饰,向同学们介绍 让学生观察选定绘画模特的头部细节特征,通过总结教师演示解决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绘画实践
温馨提示作业内容,画本组推选的模特,画面饱满、颜色鲜艳、细节丰富。用询问学生的方式对作业要求进行梳理、总结,使学更明确的了解要求。作业练习时间教师“座间讲解”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创作思路。第五环节:赏析评价
展示环节依旧延续“猜猜我是谁”这个抢答游戏,将学生作品背面写生模特的名字,进而在游戏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重点将“发型特征”和“头部特征”写在黑板上方便在学生作业时起到提醒的作用,也使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七课 有趣的属相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七课,本节课是造型: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一课。因此,在邮票设计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十二属相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不再是陌生的,顺序上就不用下功夫,但要学习邮票制作,这样就让本课感觉有些紧促、复杂,十二生肖的特征,邮票的布局掌握成为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2隐形内容与目标:(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说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对民间文化知识的了解来导入课 题,结合学生对属相用途的了解,调动学习积极性。继而,引出这节课的核心:属相邮票设计。通过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沉浸在邮票的艺术海洋中不知不觉产生创作欲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特点,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启发式教学与提问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掌握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实践。把“自主---尝试--创新”思想渗透整个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图片导入,趣味引题
2、讲授新课
3、图案分析、方法表现
4、教师示范、邮票设计
5、创设情景、提出要求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7、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8、教师总结、拓展知识
第一环节:图片导入,趣味引题
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属相吗?
2、你们知道属相中都有哪些动物吗?
(黑板上出示:“属相”两字。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课件演示动物图片,请学生按属相排列顺序读一遍。)
3、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十二生肖属相?
师:属相又叫生肖,你们知道与生肖有关的工艺品吗?
[这样设计:通过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让学生温习属相动物的名称,在不知不觉中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邮票组成 出示这张邮票的图片,分析邮票由哪几部分组成?
[这样设计:让学生了解有关邮票文化的常识。小组讨论、分析,教师板书邮票的四个组成部分,主题图案、标示文字、齿孔、面值。] 第三环节:图案分析、方法表现
1、师:邮票的图案是千姿百态的,有字画、古玩、摄影、绘画等形式。今天我们就以属相动物形象为主进行邮票设计。
2、出示图片a,生肖邮票老虎表现了自然界中老虎的哪些特点?b,从造型上看,生肖邮票马夸张了自然界中马的哪些地方?c,从颜色上看,生肖邮票中上的鸡有什么特点?d,生肖邮票中猪身上的花纹是用什么图案来进行装饰美化的?
教师总结创作方法:邮票中的动物形象是以生活中的动物形象为原型,把握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变形、添加简化。带给我们一种装饰性的美感。
[这样设计: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力讲透民族艺术文化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掌握艺术形象的创作方法。] 第四环节:教师示范、邮票设计
师:同学们我是属兔的,现在我来设计一枚以兔为主题的邮票。
[这样设计:教师在示范过程时,把邮票图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更直观的给学生展现属相邮票图案的设计方法。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五环节:创设情景、提出要求
师: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邮票设计师,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为亲朋好友或自己设计一枚精美的属相邮票。
师:在设计过程中邮票的四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图案造型要生动,构图要饱满,色彩要鲜艳,富有装饰性;文字以艺术字形式精心设计,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这样设计:教师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强调属相邮票设计要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第六环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属相邮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作品,及时给予鼓励。发现基本要素安排有遗漏的及时补充。第七环节: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还有什么不足需要改进?教师给与指导性评价。
[这样设计:学生体会创作成果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八环节:教师总结、拓展知识
今天大家设计的属相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老师相信你们会用灵巧的双手表现出更多、更好的艺术形象。
知识拓展:说一说十二生肖还能制作成那些工艺品?课后查找资料
[这样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把美带入生活之中。]
第八课 棋牌乐——棋篇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八课,本节课是造型: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竞争、过关的乐趣。由于飞行棋本身内涵少给学生提供信息非常有限,因此在它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就成为本课切入点。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教学难点是: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活动,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感受其中的乐趣。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探究式学习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5、小结
第一环节: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检查用具,稳定情绪。第二环节:导入新课
老师前几天买了一副棋,可琢磨了好长时间,不知道怎么玩,谁愿意来教教老师?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玩奥特曼棋,棋盘用磁铁固定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磁铁当棋子,在盒子里面撒色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下面同学也想玩吗?我们都来做一副棋吧!
第三环节:探究式学习
1、观察这副棋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棋子、棋盘、色子
师:棋子:代表不同的比赛选手,要有所区别,避免混淆; 色子:一般有6个面,5个面行不行,8个面呢?怎样做?自己研究。色子可以用什么来做?
2、看书16、17页,说说棋盘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生:起点、终点、曲折排列的各色数字、不同的说明、主题及盘面的装饰。
3、找出书上飞行棋作品中你最喜欢的部分,跟同学们交流。
4、分小组讨论。(1分钟)
前后排4个同学一组设1个组长。
讨论内容:A、确定主题;B、盘面设计及飞行路线;C、组员分工。
5、请一至两个组的代表说说本组的合作计划。第四环节: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强调团队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效率;
2、强调安全使用工具;
3、不同材料的合理使用。
第五环节:小结
1、各组飞行棋展示交流,学生评价;
2、玩棋;
3、保存并运用好自己的劳动成果;
4、布置下节课任务。
教学反思:本课属设计应用课,希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设计、制作棋,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效率。由于学生工具材料的准备比较麻烦,所以设计了一节课完成的教学,讲述花了15分钟,学生作业花了22分钟,结果还是没有完成。所以,本课如果采用连堂课教学是最理想的,在让学生探究棋盘的组成部分时,要让学生知道其组成部分中的必要部分和起装饰作用的非必要部分,这样,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才能够较好的把握重点。学生课堂作业时,对于棋格的数量要根据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控制。最后是合作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流行的学习方式,代表着探究、开放、和自主性,但是合作的方式、习惯、以及教师的引导组织,合作的必要性等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流于形式。成功的合作学习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和规范的训练才能真正达到合作的效果。
第九课 棋牌乐——牌篇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九课,本节课是造型: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本课是一节跨学科的综合课,将英语与美术设计合为一体,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及娱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设计纸牌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在设计中掌握设计技巧,在游戏时收获知识。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寓教于乐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综合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观察分析,交流合作,激发学生创造和设计意识,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设计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
2、引导探究
3、动手实践
4、展示评价
5、课堂小结
6、扩展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1、出示普通纸牌,引导学生说说纸牌都可以怎样玩,玩法规则。
2、谈谈玩牌的感受。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把学生带入纸牌的世界中,使学生通过回忆玩牌的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做英语牌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3、出示自制的纸牌(英语牌),找两个学生与老师一起玩并定规则:组词多者为胜;同样单词量,以剩牌少者为胜。教学意图是通过师生娱乐活动,激发学生自制纸牌的愿望,并引出本课课题《棋牌乐――牌篇》。
第二环节:引导探究
有了前面的兴趣和愿望作铺垫,下一步就是如何把这一愿望变成现实――即了解字母纸牌的构成,探讨设计材料及设计制作方法、步骤。美术教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纸牌样式,因此我充分发挥教材的直观作用,设置了四个探讨项目
1、欣赏书中的英语牌,说说牌面组成。
2、说说制作牌的材料。
3、探讨制作形式。
4、探讨制作方法。
1、2两项,通过观察九棵青松得出牌面由字母和装饰纹样组成,材料有彩卡纸、彩纸、彩笔等。
3、4两项,是本课的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为讨论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观察、讨论,再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对字母纸牌有一个较深入的认识,并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例如制作形式有:绘制法、剪贴法、纸条折叠法(样品)。而每一种形式所需的方法都不尽相同,这些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加以解决。在学生基础上,我根据学生总结的方法进行示范演示。意图通过演示,解决一些制作问题:如怎样搭配色彩突出主体,怎样制作省时高效,字母的大小规范,元音与辅音字母的多少分配等(举例说明)。这样通过四个探讨题及教师的演示,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养成探究的学习习惯十分有益。
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勇于表现、释放个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
“大家的牌大家玩,大家的牌大家做”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合作完成任务就成为理所当然的结果。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齐心合力――制做牌”这一环节,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分配任务,运用已学的小窍门、小技能,省时高效地完成设计制作任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会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
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与对比,字母的大小要一致。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教师要在巡视中,及时加以解决。
第四环节:展示评价
首先是评牌。既然是为了更好的玩,又不能脱离美术课特点因此我制定了评价标准:醒目、大方、美观、实用。采用小组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评:每组出一人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材料,制作形式,制作效果进行介绍。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其次小组玩牌。在玩牌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美术的乐趣。
最后谈谈玩牌的体会。进一步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寓学于乐的感受。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玩的快乐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第六环节:扩展延伸
我给学生留了两个拓展延伸的作业:
1、探讨玩牌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玩?
2、还可以制作什么样的学习牌?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示范讲解、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努力实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
第十课 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课,本节课是造型: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本课主要表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第二部分是美术作品中的花,这里包含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其绘画方法、材料各不相同,风格迥异,其中还提出了中西方绘画比较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花在生活中的运用,这中间无形中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花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作品中的花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在教学中,对于本课的三部分,教师可选取其一或两部分重点完成,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故要削枝强干。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应会:(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教学难点是:(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1、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采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结论的教学理念。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学法指导: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趣味导入
2、讲授新课
3、动手实践
4、师生互评
5、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趣味导入
(通过鲜花实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首先教师出示一支鲜花,介绍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从而引出课题。
2、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里,组成美丽的瓶花。
3、请学生谈自己此刻的心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花带给我们的美感。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欣赏活动及评述讨论。)
1、了解生活中的花。(1)看到美丽的瓶花,让学生谈谈花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2)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这样设计:让学生了解花可以装饰美化生活,还能表达我们的心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艺术中的花。
(1)引导学生观察静物画《银莲花》、《蓝花瓶》的表现形式,小组讨论分析其特点。(2)指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中国画《写生玉簪》、《露气》这两幅作品的内涵。
3、小组再次合作探究: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4、教师适时的小结
[这样设计:让学生体会绘画大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中西绘画风格的不同。]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
组织“每人献一朵花”的绘画接力比赛。第四环节:师生互评
教师选小评委用贴星星的方式选出自己喜欢的画,看哪个组得到的星星多。教师进行鼓励性总评。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艺术源于生活,又美化生活。
第十一课 画水果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一课,本节课是造型: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画水果》与下一节课《娇艳的花》都属于中国画教学,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可以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技法,初步感受和体会中国画特有的魅力.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画水果》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三年级学生学习了《彩墨游戏》这节课,淡淡的接触了一下中国画,而这节课要学生加深对国画的认识和一些基本技法的掌握为以后的国画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应会: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是: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教学方法:1.以做彩墨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2.以欣赏范画来认识国画 3.以教师做示范讲解来了解国画基本技法 4.分组对一组水果写生并要求创设环境背景,激发创造潜能。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3、新授课
4、教学拓展
5、学生作业
6、课堂评价
第一环节:组织教学
以小魔术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用课前准备的一张用油了宣纸贴在黑板上,请一个同学用颜料来刷一便,立刻呈现出《画水果》这一课题,这样可以把学生自然轻松地引入课堂并出示了课题,也为一会创作埋下伏笔>.第二环节: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提出问题:它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结合范画归纳中国画的基本概念.<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概认识,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第三环节:新授课
A.学生尝试用笔在纸上随意滴洒,画线。小结发现墨色有干湿浓淡等万般变化;生宣纸 有遇水渗化的特点(这样设计:自主体验式的尝试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行国画学习)
B.让学生从上下左右等方向观察,对自己偶然画成的图形进行大胆想象并根据想象进行添画。(这样设计: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带着游戏的心情,以自娱表现的方式探寻,发现宣纸渗化的规律,在偶成的图形中展开想象与创造。这种游戏虽然简单,却能克服传统国画临摹教学带给学生的畏惧感,充分满足小学生天生对线,形的表达欲望,激发他们学习国画的兴趣,为释放潜在的美术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C.初次尝试后,请学生欣赏书上大师作品和其他学生作品,提出问题,看看中国画表现水果应该如何表现。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向学生介绍如何用笔蘸水、调色、构图,解决画面浓淡干湿的问题。
D.着重示范葡萄的画法。
提出问题:这种表现方法还可以试用表现哪些水果(这样设计:在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学生间的相互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总结经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第四环节:教学拓展
我们还可以给这张画添上背景吗?是否还记得刚才老师的小魔术,可以用这种“油水分离法”来处理我们的背景。(这样设计:让教师示范,通过利用油画棒的特点拓展他们的思维,激起他们更浓厚的兴趣。)第五环节:学生作业
1.学生分组,每组摆放水果静物。
2.播放优美音乐。
3.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完成作品,教师巡视辅导。第六环节:课堂评价
每组推荐一至两件作品,选出学生代表,把他介绍给大家,对于表现大胆,画面效果突出的作品,请作者详细的介绍和讲解。(这样设计:通过展示、介绍、互相学生拓展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十二 课娇艳的花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二课,本节课是造型: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多姿多彩的花把我们的世界打扮得分外美丽,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花卉,无论是在表现方法 上,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上,都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情趣,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中国画的特 殊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3、新授课
4、学生作业
5、小结
第一环节:组织教学
维持班级纪律,检查美术用具的完备性。第二环节: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第三环节:教师示范
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 方法?
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第四环节: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第五环节:小结
组织交流。
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
第十三课: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二课,本节课是造型: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习美术是为了最终美化生活。教学内容安排上除了有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同时兼顾了学生个性的体现。作业中除了对对称纹样的设计做了要求外,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扩大了学生的创作的思路,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让不同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靠垫的“设计”应从审美、实用、文化等方面去进行,并在学习中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用中心对称式、轴对称式或自己喜爱的纹样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富有个性的靠垫。能力目标: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设计美观的靠垫,同时了解靠垫文化。教学难点是: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记忆导入
2、创设情景
3、自主探究
4、实践活动
5、展示欣赏评价
6、课后搜集 扩展延伸
第一环节:记忆导入
用学生的已有记忆导入靠垫,不仅实用,还可以美化居室,并能显示出主人的文化修养。第二环节:创设情景
这一环节,问:见过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图案的靠垫?让学生认识多姿多彩的靠垫。板书——多姿多彩。第三环节:自主探究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发现靠垫上的图案”一环节,给学生们以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靠垫设计采用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纹样,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意识,所以这一过程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1、从图案上看,这些靠垫有什么不同?
2、从颜色上看,这些靠垫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去思考交流,真正发现靠垫的骨式的奥秘,中心对称式与轴对称式。使重、难点在合作、自主探究中得以穾破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四环节:实践活动
提出作业要求:把教师发的靠垫设计的更美观。
在学生的创作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播放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创造,体验创作活动所带来的乐趣。第五环节:展示欣赏评价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多种评价方式。第六环节:课后搜集 扩展延伸
搜集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图案纹样,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十四课: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四课,本节课是造型: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课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强调形成创意,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既要求学生能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一课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的造型特点,功能和颜色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积极地、大胆地,设计装饰表现,使生活日用品的形象变得可爱,有趣。也充分反映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2、技能目标: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
3、情感目标: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联想、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根据以往教学中的经验,我明白如果单纯的让学生依据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必定跳不开课本上和老师启发的几种联想思路,很难会有突破性地表现。基于此种考虑,我设计了”从立体形象到平面、从实物到图形、再从平面发散的实物的教学方案”。首先设计了让学生欣赏可爱的卡通形象引出课题,直观、新颖很快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日用品与美术创作的趣味联系。也通过对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充分的体会创造的愉悦。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探索尝试,诱发联想
3、激发欲望,创作表现
4、展示评价,张扬个性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欣赏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日用品跳舞片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感受“联想”,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探索尝试,诱发联想
这部分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在此环节,我将通过从立体形象到平面、从实物到图形、再从平面发散的实物的教学方案和课件展示,引出问题,并层层深入。如:
1、这些可爱的形象,设计师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联想,艺术家们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创作出来的)
2、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日用品呢?(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了解日用品都包含哪些东西,可以把它们分类:如炊具、餐具,各种工具等日常用品,是我们常见到的,确很少有人认真观察、研究、分析它们的造型特点、功能和颜色。那么,今天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的外形、功能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为后面的创作选择打下基础。)
3、你想如何进行联想呢?
(1)、出示一个饭勺卧于手掌,提出问题:你联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联想到的事物。老师也顺势在黑板上将饭勺添画成卡通形象。(2)、老师迅速摆弄手中的饭勺,让其呈现不同的角度。
提出问题:这样方向和位置不同,你又会将勺子联想成什么呢?再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
4、为了加深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怎样才能创造出让人们赞叹的奇思妙想呢?(1)、展示一只实物的鞋子,并结合课件展示,巧妙的把它想象成为一杯牛奶和汉堡包。为了学生印象更深,发散思维,顺势问:
如果这只鞋子落到老鼠的手中,老鼠会将鞋子当作什么使用呢?
如果这只鞋子落到了大象、老虎、外星人的手里又会将鞋子当作什么使用呢?(学生会很积极的去想)
(2)、为了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课件展示我收集的许多的生活日用品的联想的作品,并请学生仔细欣赏并注意看这些作品是什么表现形式(绘画表现)来完成的。这样起到突破重点的作用,为创作表现联想做铺垫。(本环节将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生活日常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既感到好奇又感到有趣,使其在浓厚的兴趣中进行联想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有序、多维的观察习惯,提高想象力、以及运用美术语言造型的方法。
第三环节:激发欲望,创作表现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日用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联想创作。
为了让学生更有目的的完成创作,以“生活日用品变变变”的比赛,让孩子们也来当一回设计师,看谁的联想更加有创意,装饰的更加生动有趣。这个部分从三个方面来完成:
1、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听听。(这个问题也是对前面学习的一个归纳和检测,为后面创作表现联 想做个铺垫。)
2、老师再利用课件展示:
另一种表现形式(装饰制作)的作品,我先以勺子为例,展示制作方法,再让学生欣赏各种材料装饰制作的作品。(这部分也为后面的创作奠定基础)
3、作业要求和学生作业:
(1)、根据自己手中的生活用品的形状,大胆展开联想;(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注意色彩要深浅搭配。
(3)、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合作完成(分工要明确)。
第四环节:展示评价,张扬个性
在经历以上阶段的学习,最后我将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同学互评,教师点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鼓励新奇的作品。美术课堂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把作品评价权交给学生,可评价自己的作品也可评价别人的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了解联想创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最后再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新奇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联想作品,以达到拓展延伸的作用,并拿着自己的作品在音乐声中,欢快的跳起舞蹈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生活日用品的联想》是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师主要从联想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引导和组织,巩固本课“双基”的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预设学生应该掌握较好。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及思维水
平的限制,估计在联想面,联想深度等方面有局限,因而创作的作品 有一定的差异。
教学准备:有关生活日用品的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第十五课: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四课,本节课是造型: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与其他造型表现课相比,从课题就可以看出本课更注重的是创新思维的训练,为学生创新表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创新思维和创作的关系。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象创新表现。
3、情感目标: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包袱的一代新人。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思维,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教学难点是: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
教学方法:本课围绕“我们的现在和将来”的主题,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表现,为学生创新表现提供了条件。我在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直观轻松的氛围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表现出潜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新课导入
2、教授新课
3、自主探究
4、作业评价
5、总结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我的教学导入环节是由展示出我本人不同年代的照片开始的,让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入手,通过观察感受时空的变化,使抽象的时间变成可触摸的具体事物。学生都觉得新颖,有趣,都能从熟悉的人,即老师我的变化引出人类生活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畅想。然后我又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明星机器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它带领大家乘坐着时光机遨游一下未来的世界。
第二环节:教授新课
接着展示多媒体课件:随着机器猫的时光机来到未来,欣赏科幻图片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的思维只是和平时一样,肯定不会创作出什么好作品,只有敢于打破平庸的想法,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大胆的去画,才有可能画出别人不敢想的精彩有趣的作品(意图是通过欣赏图片和艺术家的作品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的想象)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
深入接着我问同学们欣赏了这么多图片,我很想知道,大家对都将来的什么最感兴趣 每个人都一个美好的未来,下面老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让思绪飞到遥远的未来,想想当你们成为了科学家、医生、宇航员„„你们会在哪里做什么?
(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借此提出作业要求:把现在和将来画在同一张纸上!)第四环节:作业评价
艺术实践,完成创作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引导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第五环节:总结
最后,进行课堂总结,请同学们说说为了实现我们美好的将来,我们现在要怎么样?
第十六课: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六课,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我们的家也许是个小家庭也许是个大家庭也许很富足也许很平凡但每个家里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当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都会觉得甜甜的、暖暖的吧所以亲情是我们永远不能割舍的情感也是激励我们创作的永干涸的灵感源泉。本课教材分为两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儿童作品。瞧陈设简单的家里因为有了一家人微笑忙碌的身影而显得丰满因为选取了生活中典型的场景构图充满动感橘红色调的运用既渲染了家庭气氛又预示着生活的蒸蒸日上。这是一幅无论从造型构图还是色彩上都很出色的作品。这种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图片的选用正是为了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本课主要是学习粉印吹塑纸版画的技法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表达对亲情的关注。当然亲情的范围不单指人类谁说动物间没有令人感动的亲情呢所以应该说本课的表现范围是很宽泛的。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粉印版画这一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能通过仔细的观察回忆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
3、情感目标: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场景。教学难点是: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的使用和掌握。
教学方法: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枯燥的讲解中穿插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欣赏分析活动中进行对比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机理产生的不同的造型效果。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短片导入
2、表演
3、介绍新材料
4、教师演示
5、自主创作
6、展示评价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
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比赛: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
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第二环节: 表演
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
表演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第三环节:介绍新材料
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面划出痕迹)。今天我们就是要利用吹塑纸制版。第四环节: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
提问: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对印)
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第五环节:自主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 第六环节:展示评价
艺术实践,完成创作作品展览,进行评优。引导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第十七课:泥玩具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八课,本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泥玩具》是人美版四年级上册“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泥玩具是民间流传历久不衰的工艺品。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体会中国民间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以及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后参考民间艺人的作品自己动手,大胆的创作一些简单可爱的泥玩具。然后再对自己捏的这些可爱的泥玩具进行捏绘、装饰。让学生在捏泥涂色的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美感和持久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地承担起民间文化的传承、交流之责。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问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应会: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问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教学难点是: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教学方法:
1、通过欣赏祖国各地民间艺术制作的泥玩具,经历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造型、用色的特点和规律。
2、在捏泥涂色的过程中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3、运用教具等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品评作品,启迪灵感
3、感知体验,自主创作
4、艺术实践,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教具泥娃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听音乐让孩子感受泥娃娃的孤单引入新课为泥娃娃做泥玩具。第二环节:品评作品,启迪灵感
在给泥娃娃做泥玩具之前出示老师做的泥玩具让同学们欣赏,并结合教材上的示例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一下他们的特点,让做出来的泥娃娃和他具有相同点,这样我们才能把泥玩具做得更漂亮。2.引导同学们从外形特点和颜色特点两个方面来归纳总结泥娃娃的一些特点。造型:优美质朴,率直大方,简约清新。色彩:浓烈鲜艳,单纯明快,对比强烈
3.再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这些泥娃娃,常用的是色彩,让学生领悟泥娃娃的涂色特点。
【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体会民间艺术的特点,为制作泥玩具打下审美基础。】
第三环节:感知体验,自主创作
1.询问老师出示的泥玩具中学生最喜欢哪个,由老师示范整个泥玩具的制作过程,期间示范讲解“揉,盘,压,搓,捏”等泥塑技法,在学生在了解了泥玩具的造型和颜色特点后指导学生动手开始做泥玩具。让学生每四个人或者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提出要求:(1)用泥巴捏造一个娃娃或者小动物,形体自然简洁。(学生合作完成,老师在教室巡回指导)2.作品展示:(1)学生互评:(那组的最棒,并说出理由)(2)教师点评:(用鼓励性的语言指出优点和不足)
【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加深对泥玩具的认识。自己动手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老师指导或者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且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更好的与他人相处,融入团队。】
第四环节:艺术实践,课后作业
1、由童话故事引导学生领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做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2、课后作业是:等待自己的泥玩具晾干以后,用颜料尝试着给泥娃娃穿上新衣服,上色时要参照民间泥塑常用的色彩。3.有兴趣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试着给泥娃娃做一个温暖的家。
【这样设计:让有兴趣有能力的孩子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尝试做一下上色和本课暂时没有涉及到的房屋等。充分给他们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尽情发挥,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 板书设计:
泥 玩 具
造型:简练
生动
色彩:鲜艳
对比强烈。
常用色彩:大红、桃红、草绿、柠檬黄、青莲、黑白
第十八课:漂浮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八课,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运用漂浮的基本原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能漂在水面上的美术作品。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能主动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作,学具和材料准备的比较充分。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是: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方法:我在设计《漂浮》这课的美术综合性教学活动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欣赏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考虑到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智能及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自由表述见解,互相讨论,相互学习。并通过类似科学实验的操作活动,动静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组织教学
2、欣赏、感悟、畅想
3、体验、表现、创新
4、作品交流与评价
5、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第二环节:欣赏、感悟、畅想
1.(动画欣赏)
师:请帮同学想个办法帮小企鹅招聘成功吧,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这些材料顺利的运到河对面去?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把石料放下面可以吗?这是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2.小实验:
下面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试一试怎么样能让你手中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师:谁能把你发现的科学知识说一说。
3.课件欣赏——浮力:
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浸入的面积越大浮力越大。同样重量的一块铁与一个铁盒,因为受到浮力面积的不同,小铁块受到的浮力小很快就沉下去了。而小铁盒浸入水的面积很大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师:通过上面的小实验,你觉得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用到了浮力的科学原理?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应用到了浮力的科学原理,这节课我们也要运用水的浮力来制作有趣的作品。
4.作品欣赏:出示一个用半成品不平衡船模。
1、提问:为什么这个模型不能浮在水面上呢?(底太小,不能保持平衡。)
2、想一想要怎样处理才能使它浮在水面上呢?
3、你觉得在制作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①作品的平衡;②材料的耐水性;③合理分工,讲求效率;④作品样式美观。
将制作好的船模底部安装好。
小结:老师制作的大船用的都是废旧物品,合理的使用这些废旧物品可以让它们变废为宝,装点我们的生活。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动手制作吧。
第三环节:体验、表现、创新
1.作业练习:
小组合作绘画一组可以漂浮的物体,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想象美化。
2.教师巡视辅导。
第四环节:作品交流与评价
1.自评。同学们的小手可真灵巧,这么快就完成了!哪位同学勇于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你可以说说你最满意哪个地方么?说给大家听一听。
2.他评。师:你喜欢这个同学的作品么?为什么?请从细节等方面说一说。你可以变得更漂亮一些么?怎么处理?
3.师评。师:同学们评价的都真棒!我们同学们在…方面都做得非常的出色,如果把……处理的更好一些的话会更棒的。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漂浮么?出了海里的东西还有什么可以漂浮。
直观感受、欣赏,交流共享素材,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九课 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九课,本节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课属于教材后面的选修教材,主要是教会学生了解选择画图工具的方法,掌握画图工具中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年处理方法。学习运用电脑绘画与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想像有机结合运用纸面绘画作品达不到的效果。
2、隐性内容与目标:提高学生艺术创作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要不一样并利用电脑进行独特绘画。教学难点是:如何在画面中合理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
教学方法:利用相关的电脑硬件设备和适合本年级学生使用的电脑绘画软件。如不具备应用电脑美术创作的条件,也可进行另类拓展,采用先欣赏然后讨论如何用现有其他工具和材料达到“神奇”的效果,如用指画、实物蘸色、水溶、扎染等多种方式,重在锻炼学生的拓展思维表现能力。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2、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有“神奇”性
2、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独特魅力
3、创作构思
4、创作作品
5、教学评价
第一环节: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有“神奇”性
通过欣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第二环节: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独特魅力
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表现特色。此时应以体验为主,不应过分追求完整的画面表现。第三环节:创作构思
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它们的“神奇”作用。第四环节:创作作品
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关键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第五环节:教学评价
通过网络或分组欣赏同学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者允许,同学之间可以结合自已的理解相互修改作品。第二十课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
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九课,本节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课可以和第一页的欣赏相结合,在欣赏中让学生认识到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是一种有魅力的美术语言,应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接触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使他们在共享人类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有一定的了解,而教材又展示阴刻与阳刻两种不同的剪纸,目的让学生了解学习剪纸的表现形式和制作过程,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既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又美化了环境和生活。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民间剪纸艺术,分辨阴刻和阳刻,学习这两种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
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民间剪纸的质朴、单纯,体会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剪纸阳刻、阴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纸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是:阴刻的技法和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资料调查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实践。把“自主---尝试---创新”思想渗透整个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3、导入新课
2、教授新课
3、实践创新
4、评价作品
5、总结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它们有什么用途?(窗花、喜字、福字、团花等)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以前你们见过这样的剪纸作品吗? 生:过年时在门上的挂钱。
师:对,这张作品就是我们过年时门上的挂钱。
那大家分组讨论观察这两幅作品,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幅突出鱼的线条,全部线条相连(阳刻)另一幅“福”字作品刻去了线条部分,突出了整块的形状(阴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20、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第二环节:教授新课
1、欣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的其他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每一幅作品是以阳刻为主,还是以阴刻为主?(出示剪纸作品)师:以阳刻为主的作品有哪些?以阴刻为主的作品有哪些? 分别说明作品中的哪些地方是阳刻,哪些是阴刻。
2、这些都是老师自己剪的剪纸,你们喜欢吗?想学吗?
师:通过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工具,小组讨论一下:剪纸是怎样制作出来呢? 剪、刻—对。
粘贴——最后再粘贴在白纸上。
你们回答的非常好,剪纸的重要方法就是剪和刻,剪需要什么工具?剪刀。刻需要什么工具?刻刀。
教师拿出一副剪纸作品:像这些地方,大面积的我们可以用剪刀剪,而这些比较细腻的地方,我们需要用刻刀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细腻复杂的地方用剪刀剪比较困难,容易剪破,表现不出作品效果。第三环节:实践创新
师:刚才老师讲的这些剪纸制作方法你们会了吗?(会了)
那老师现在考一下你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剪纸材料和工具。师:外轮廓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生:用剪刀剪。师:那像这些复杂的地方呢?生:用刻刀刻。对,说得非常正确。现在,大家就开始动手制作。
1、作业要求:选择一张剪纸作品。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第四环节:评价作品
1、小组评价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同学们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作品,你们小组最喜欢那幅作品?说出你们的理由。
2、老师评一下作品。第五环节: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的剪纸作品都非常好,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学习更多的剪纸方法,把我们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20、剪纸中的阳刻与阴刻
1、阳刻:突出鱼的线条,全部线条相连。阴刻:刻去了线条部分,突出了整块的形状。
2、剪纸制作过程:起稿—剪、刻—粘贴。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这节课我把阳刻与阴刻的特点,以及剪纸制作的三个步骤展示于黑板上,简单明了的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第四篇:人教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百变团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出团花的外形制作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演示来解决团花的纹样制作的难点
3、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团花的外形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策略:
本课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为主线,重视探究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经过探究,自己发现知识,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
课前准备:彩色折纸,剪刀和固体浆糊,课件,展示布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在教学中进行纪律评比,纪律好的奖一面小红旗,一节课下来看哪一组的红旗累计最多,最多者奖一幅成品剪纸画。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美术种类——剪纸。若将其拼成一幅画,则别有一番情趣。(板书课题。)
三、新授:
1、讲述:在古时候,印刷还不是很发达,一些年画、版画也不是很好买到,若遇喜事古人是如何美化自己的居室呢?
聪明的同学一定会想到剪纸。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剪纸——百变团花。
2、学习基本纹样的剪法。
一些复杂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纹样构成的。只有对基本纹样掌握透彻,才能剪出精美的图案。下面是一些基本纹样,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
3、学习剪对称图形。
剪对称图形只需将纸对折一遍即可。
(1)、剪树叶:
(2)、剪鱼:(鱼鳞或用笔画或用刀刻,鱼翅经过剪制后再贴。)
(3)、指导学生将所剪的叶子及鱼拼成一幅水底群鱼图。再添制一些水底景物,使画面更加完美。
4、学习剪团花。
先将纸斜对角折,剪出正方形。再反复对折几次,折的次数越多,剪出的图案越复杂、越精美。
5、学习剪花瓶。
(花瓶其实也可剪成对称图形。)
6、将剪成的团花和花瓶组成一瓶花,再配上绿叶,则更完美。
7、各小组进行制作比赛,看哪一组的优秀作品最多,最形象,所需时间最少,将获胜,获胜组奖一面小红旗,以示鼓励。
8、将各小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以激励大家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
剪贴一幅百变团花图。
《摆花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拼摆的知识和方法,对以后学习重复做准备。
能力:锻炼学生设计的能力。
教育:教育学生自己创造美、创设美的环境。
教学重点:如何拼摆物品。
教学难点:创造性的拼摆物品。
教具准备:书、磁铁石(彩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活中的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在咱们的身旁。比如说,咱们用的彩笔。教师问:这样摆漂亮吗?象什么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一样的东西来摆出一幅画。
学生回答:“漂亮”。
二、具体讲解
摆花样主要用具就是同一种东西进行摆放,力求一致性。比如,图钉、扣子、彩笔、笔、粉笔、钉子、图钉、钉书钉……等都是可以的。
根据不同的用具拼摆不同的图案。比如,图形。
根据自己的用具拼摆不同的图形,成为一幅好看的画。
三、学生作业
学生自己亲手拼摆物品。老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指出学生的作品的优缺点。
教师请学生参观各式各样的摆出的作品。大家选出摆出得好的作品。教师和学生表扬好的作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摆花样,笔也可以,希望你们的生活美术色彩越来越浓。
《杯子的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中外的各式杯子,丰富学生的视野,认识杯子的文化内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悟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的各部分设计意图,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
教学难点: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体会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2B铅笔或勾线笔(师、生)。
教学过程:
一、感知认识
(一)启发导入
1、谈话: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设计。(板书:设计)
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话: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是用设计的语言去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同学们现在还不理解,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地去体会、去感悟。
2、揭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杯子的设计》,当当小小设计师。(课件)
(二)初步感知
1、谈话:请同学们想想,要设计一个杯子必须知道哪些元素?
2、揭示:你们说的很好,老师帮你们总结概括了,他们分别是杯子的结构、形象、纹饰、功能、材料。(课件)
二、观察分析
(一)分析结构
1、谈话:我们首先来了解杯子的结构,请你分析一下杯子由哪几部分组成?(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指示相应的结构)
2、揭示: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杯子的结构——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
(二)观察形象
1、谈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不同形象的杯子。
2、欣赏古今中外的杯子图片,分析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各有什么形象特点?
杯盖:超越盖子本来功能,有时和杯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形象整体;有时也能做杯垫。(没有杯盖也可以)
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有方形、心形、不规则形。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互补形等。
杯柄:有些杯子很有特色,没有杯柄;有些杯柄的形象很简单,用花纹装饰;有的杯柄设计很有个性,瞧!这个耳朵多生动。
杯底:杯子生产的年代、生产商的logo、个性图案等。
(三)了解纹饰
1、谈话:漂亮的杯子都有各式不同的纹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古今杯子图片,总结纹饰特色。
①
纹饰一般出现在杯子的哪里?(身、柄、盖、底)
②
哪个纹饰让你印象深刻?
(四)功能展现
展示图片,揭示杯子在各个时代的不同功能。
古代:酒器、水器
现代:保温杯
磁化杯
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
(五)熟悉材料
1、谈话:如果我在家里喝水,我用怎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出去旅游,我用怎
样材料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在一个古朴的茶馆里和喝茶,我用什么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杯子的材料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欣赏图片
古代——现代
青铜、玉、陶瓷、竹、木、金属、玻璃、塑料、纸、合金、高分子混合(笨重、易碎—→轻巧、卫生、结构稳定)
三、初步设计
1、承上启下:现在你们能够稍稍明白一点“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这句话的含义了吧!
2、小试牛刀
(1)师示范(铅画纸上画出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
(2)提出要求
你是初级设计师
①
先思考形象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②
设计一个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大小与作业纸的比例合适)
(3)学生进行初级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①
说说你设计的杯子的形象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
②
在设计有个性特点的形象时,还要考虑什么?(功能,实用性)
在清楚明白你所设计杯子的形象特点以及功能,并且能将这两者与实用性结合,那就成为一名中级设计师啦!
五、总结延伸
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出色的高级设计师。
《大树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地关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准备:
铅笔、橡皮、彩色笔、油画棒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示范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树的轮廓。
2、问:看了这棵大树的轮廓,你能说说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通过剪贴的形式,将大树逐步拼贴完成,介绍树的结构。)
3、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会有哪些小动物来玩?
请孩子上黑板来,将来大树周围做客的小动物添画在黑板上。
4、板书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赏析探究。
1、讲故事的活动:(翻开书本至17页)
生:围绕书本上的一张作品,同桌互相讨论。
问:你能根据书上的小朋友的作品,讲一讲他们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问:你是通过哪些信息了解画面故事的?(整棵树、树根
等信息)
2、看课件
对比2幅画,分别画的是大树的什么部分?
1)教师根据作品分析画面表现大树的哪个部位、构思与构图。(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片的方法分析)
横构图
竖构图
构图要做到:画面饱满、主题突出、富有生机
引导学生构思。
(三)、创作表现。
1、教师黑板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椰子树,请同学根据构图来构思一下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1:小猴子和椰子树的故事
故事2:海鸟的椰子树的故事
2、思考:
1)准备画出什么样的有关大树的故事?
2)你准备表现树的哪部分?
3)画面中有谁?
4)用什么方法表现,绘画或制作。
2、学生作画。
引导学生绘画前先构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展示评价。
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
2、推荐画得好的作品。
3、说出理由。
4、课后延伸: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有关大树的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
(五)、总结。
《动物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比、拆装雕塑动物等活动,学生明白了立体泥塑动物的制作要从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采用切割、揉捏等技法创作。
2、能力目标:
在共同探究中明白了泥塑动物的制作方法,通过参考、借鉴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通过共同探究、共同创作,学生意识到要热爱生活,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表现出立体动物,作品力争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具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泥塑作品、剪刀、小棍、牙签等材料。
学具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牙签、小棍、剪刀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咱们先到动物乐园去转转(播放视频)。
动物乐园里真是太热闹了,老师把几位动物朋友请到了我们教室,猜猜他们是谁?(展台表演)
美羊羊: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我要好好晒晒太阳……啊,不好了,灰太狼来了,他会吃了我的!
小灰灰:美羊羊,你别害怕,我是小灰灰。
手偶:是啊,是啊,你别害怕,它不是真狼,它是我们捏出来的。我们是谁,你猜出来了吗?--我们就是老师的手指头,我们不光捏出了美羊羊和小灰灰,还有好多动物呢!(展示动物)
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捏捏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勤劳而又灵巧的小手捏捏小动物,创建一个动物乐园。
二、合作探究:
师:要想把动物捏好,我们要共同创四关,你们有信心吗?
1、第一关:比一比
出示羊、兔、乌龟、老虎、长颈鹿等动物的图片对比图,探究:捏制的动物与生活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师:捏出来的小白兔与生活中的小白兔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更鲜艳……
师:捏出来的小猪与生活中的小猪在外型上有什么不同?
生:外形更概括……
师:蛇与鸡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特点更夸张……
师小结:泥塑动物
造型:概括、夸张、突出特点
色彩:更加丰富、图案装饰更漂亮
2、第二关:想一想
(1)以前我们捏过橡皮泥,你们都会哪些方法?
揉、搓、切、捏、刻……
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一种新方法:“剪”把老鼠变成刺猬。
还有很多方法等待我们大家去发现,大家一会儿制作时动动脑筋吧!
(2)以前我们制作过橡皮泥太阳,它与动物泥塑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的。
怎样去做立体的呢?我们进入下一关。
3、第三关:赛一赛
(1)小组比赛:拆一拆泥塑动物,再装一装泥塑动物,看谁动作最快?讨论一下完成泥塑动物需要几个步骤?
学生总结:概括基本形----抓住特征------具体刻画-----美化装饰
(2)老师按照学生总结出的步骤想做一个平面大象,请学生找毛病。
生:基本型是平面的,所以大象也立体不起来了。
教师改正做法。
师:瞧,小马虎本来要做大象,可是鼻子做的太短了,大象变成了小猪。长鼻子是大象的什么?
生:长鼻子是大象的特点。
师总结:所以我们在做小动物时,一定要把基本形做立体,抓住小动物的特征,可不要让你的动物立不起啦呀,或是让大家认不出来!
(3)巩固知识
老师这里做了一些动物,看看你会做吗?(出示泥塑小动物)
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入了动物乐园,你想做吗?我们进入第四关。
4、第四关:做一做
说一说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动物?想突出它的什么特点?
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夸张动物的动作表情,让手中的动物更加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作业要求:互帮互助捏塑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它到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生活。相信在你灵巧的手下泥塑动物一定能跳起来,笑起来,活动起来。有没有信心?
学生进行泥塑制作,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泥塑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否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师生质疑解惑。
三、交流评价
感受成功。
1、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请学生自评互评:我的动物叫什么名字,我想对它说……
2、教师小结:
动物乐园真热闹,各个动物来报道。
立体动物咪咪笑,造型夸张颜色好。
小朋友们手真巧,捏的动物真是妙。
朋友之间多友好,保护动物要记牢。
大家记牢了吗?
《过春节》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2、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心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景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气氛和热闹场面。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教学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或蜡光纸、剪刀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节是我国盛大的传统佳节,也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你认为春节令你最难忘的、有趣场面有哪些?
师总结归纳并介绍春节的一些知识和习俗。
二、新课。
1、欣赏教材44页。
学生仔细观察,比一比,这两件门神作品哪一件更古老?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中国人过年时有在大门上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的传统习俗,它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呢?
想一想,你能说出门神、春联、福字可以贴在什么地方吗?贴时有什么讲究吗?
2、提问:你们想学学剪窗花吗?
教师演示纸的折法。
画花边。
花边剪法。
3、老师还想教教你们学习制作小灯笼,你们愿意学吗?
教折纸;
教剪纸;
粘贴连接。
讨论:你知道小灯笼、窗花剪纸的共同特点吗?
三、艺术实践。
画一幅表现春节花会、庙会等题材的创作画,或者和小组同学合作制作一件有浓厚春节气氛的小场景。
四、学生创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哪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色彩鲜艳?
《会变的线条》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类线条带给人的美感。
3、通过学习,能用不同种类的线条组织、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类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教师出示一根彩带),这位朋友最会跳舞了,有谁能让它把身子扭动起来?(指名演示)这些线条在同学们的手里能跳出这么优美的舞姿,想不到它有这么多千变万化的姿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会变的线条(板书课题)。
二、审美与欣赏(感受各种线条的形态和性格)
1、欣赏艺术作品中的线条(了解人类使用线条的发展变化)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新石器时代器皿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中的线
2、线条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藏在我们教室里。下面就让我们去好好找找吧
3、让我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找一找它们还躲在哪里?
多媒体出示,自然生活中的线,同时讲到各种线条给人带来的感觉。:直线(建筑)挺拔、曲线(沙漠)柔美、折线(建筑)坚硬、立交桥(螺旋线)旋转。看来线条还真是到处都有。
三、理解和运用
1、欣赏
A、看图蜘蛛网
观察特点
蜘蛛是特别聪明的动物,用简单的线条也能织出自己的家来。
请观察它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你觉得蜘蛛的网有什么特点?(有序)
(老师觉得蜘蛛的网有种独特的美感,它的线条既有规律又有变化,而且蜘蛛顽强的织网精神也很令人赞叹。)
想知道它是怎样织网的吗?
(师示范,对比范画说明线条的组织)
小结: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也要有一定的秩序的组织在一起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那我们作画得时候也要学习蜘蛛织网的方法。
B、《苗族蜡染图案》
“你觉得这幅图中的线条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有秩序、有变化、疏密有秩,给人以装饰美感。
2、练习
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作品,老师也想尝试着画一画线条。
看我这有一个椭圆形的图案,请同学们学一学老师是怎样组织线条的。
(师示范)
你想画出试着画出漂亮的线吗?
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变一变)。
游戏要求:运用线条有序的变化组织装饰图案,变出不同的效果(分组游戏,每个小组运用同样的图案)。
在画的时候不要忘了蜘蛛织网的本领,线条要有秩序的变化的交织在一起。
奖励每组最棒的小朋友。
四、作业:
新石器时代陶器皿作品。
接下来我们欣赏远古的人们用线条装饰的陶器,观察他们都用了哪些线条组织在一起。
其实老师觉得你们也可以用线条设计出比他们更美的器皿。就在刚才你们已经设计出了好多个呢?
请看(师任意将图案组合成几个陶器)
看你们设计的陶器,每个都很独特,看来你们学到了蜘蛛的本领拉。
请你们运用线条装饰这些器皿吧。
五、展示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六、拓展
生活中线条装饰的运用。
《会变的小手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对手套进行简单的运用,设计出新的艺术形象。
能力目标:通过想象,欣赏,探究活动,学生能大胆创作。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等。
重点:
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创作出生动的形象。
难点:
创造性地使用手套,设计丰富多样的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套、课件、教材
学生准备:教材、手套、彩纸、剪子、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大家都带来了漂亮的小手套,把你的手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看一看,我们的小手套像什么?如果变一变,又会像什么?
戴上手套展示给大家看。
板书:会变的小手套
二、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2、小组讨论:
这些小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怎样能把手套变换成这样的形状呢?
3、把小手套随便摆一摆,看看像什么?
小组同学互相看看各自摆出的小手套,看看像什么?
如何使变好的形象更加生动?(添加)
4、总结方法
三、学生制作
用自己的小手套变一变,会做成什么?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拓宽思路。
四、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手套做出的形象进行表演。
《绘画中的节日》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少数民族节日图片、绘画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节日:
1、谈谈我们的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2、看看书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
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怎样庆祝的?
二、画家笔下的节日:
1、《枣园来了秧歌队》
2、作品中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三、小朋友笔下的节日:
1、小朋友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节日?
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我们笔下的节日: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3、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5、展示我们的作品
6、拓展: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
《节日的装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节日装饰的不同表现方式。
2、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学习发现身边的装饰,了解节日装饰的特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节日进行装饰。
3、情感目标: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激发学生运用美术去装饰生活,引导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括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美感。
难点:学习表现节日装饰的造型与色彩。
教具准备:卡通片光盘、课件、环境布置道具若干。
学具准备:作业纸、彩纸、剪刀、胶水、节日相关装饰品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问候,学生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一起来上这堂欣赏课。出示图片门神和对联。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一)教师出示课题:
-节日的装饰
师:从色彩上看,节日里的人最喜欢选择什么颜色来烘托喜庆的气氛呢?
生:红色
师: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红色是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中外很多传统节日中总也缺不了红色!)
师:节日里除了红色,人们还会用其它大量的颜色进行点缀,使节日的色彩在红红火火中呈现丰富多彩的装饰美。
生:学生回答的内容多样
(二)从形式上分析: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
师: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时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呢?春天象征什么呢?
生: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风俗习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们总是把春天作为一个美好的象征,用春天来比喻新的开始和美好的青春。
师: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春天?
生:春联、绘画、音乐、雕塑、歌曲等。学生欣赏。
教师放音乐雕塑、歌曲等的课件。
(三)从地方节日活动中分析:
1、点课件看,这是蒙古族的“那达慕”节,盛装的人们进行射箭,摔跤,骑马等比赛。
2、南方人舞狮:
3、在农村,人们还非常喜欢在家里挂年画来表达美好的愿望。(点课件)大家瞧,这张年画画的是什么?表达人们什么愿望?(莲年有鱼-----连年有余)
学生认真观看课件,认识各个地区不同的节日活动和装饰,以及各个地区的不同类型、形式的装饰方式。
(四)外国的节日活动:1、圣诞节2、复活节3、樱花节
认识各国家、地区的节日装饰。通过对比、分析感受不同。
三、学生作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饰品。
自评、互评作品。四、小结:用巧手来装饰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丽!
五、延伸与拓展:从节日的服装、食品、环境等方面感受节日的气氛,学生回家查找资料。
《捏泥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创作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工具:不同造型的器皿。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欣赏老北京的很多有趣的玩意儿,仔细观察说出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泥公鸡、兔爷、小泥罐等)展示泥制陶罐,请同学们上来摸摸。泥制的物品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引出课题:捏泥巴
二、探究
1、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用泥制作的?
(泥面具、泥雕塑、老北京的泥玩具等。)
2、看看从古代到现代陶艺的发展历史。(课件)
中国有这么深厚的陶艺文化,你们想不想也尝试做一做?
3、分小组活动:每组准备不同样式的陶罐,小组成员通过观察、触摸,体会它的制作方法。
三、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陶罐示范制作。
示范捏泥的手法——揉、捏、搓,并将基本形组合成各种奇怪造型。
四、学生作业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多想办法。
五、小结。
泥塑的技法非常丰富,在我们对不同的物象的创作中,要自己摸索方法,创作方法,才能丰富形象。
《刷牙》教案
教学目的:
1、感受绘画乐趣;通过绘画练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体验刷牙的乐趣,把刷牙时的有趣样子表现出来。
3、培养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牙刷
牙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诱导
体验感悟
1、通过儿歌《天天刷牙好》体验感悟。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没有蛀牙人人夸。
2、引导学生了解刷牙的必要用具及其特点,出示实物,观察实物的模样。
(二)情景诱导
激活思维
1、结合儿歌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刷牙表演,让学生拿着牙刷、杯子,一起表刷牙歌,说一说刷牙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教师给予及时表扬。
2、运用小组比赛形式试着引导学生互相观察,深刻感受刷牙时的动作、模样、姿势等,欣赏刷牙的美感。
(三)欣赏感悟
想象创新
引导学生欣赏同龄学生绘画作品,体验作品创作特色,启发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想象创作。
引导幼儿回忆刷牙时的有趣动作和趣事,教师给予及时的建议和肯定。
(四)引导幼儿大胆介绍自己作品的有趣场面,教师及时鼓励、点拨和表扬。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感知中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
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学准备:
彩色铅笔、油画棒、比较薄的纸张。
教学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准备两件质感截然不同的物品,如光滑的盒子与竹编的盒子;平滑的镜子与粗糙的砂纸,让学生触摸感受实物的质。
2、看一看,想一想。
提示学生,什么人用触觉认识文字,什么动物用触角探路,多认识体会一种功能,感受纹理。
3、找一找,拓一拓。
小实物:叶子,钥匙,鞋底,硬币。
大实物:文件架,塑料包装盒,地面,墙角,井盖,木桌椅,纱窗。
4、组织活动。
(1)活动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教室,与学生对表加强时间观念。规定活动范围:教室,走廊,操场。
(2)规定活动秩序:避免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上课,使学生心中有他人。
(3)规定组长责任制:由组长按时带回教室。完成简单管理任务。
5、整理材料。
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材料用文字简单地编辑一下,注明每块拓品来源于哪些实物,采集的时间、地点。
(1)当你拓完作品,心中有什么感受?
(2)看看你的拓品像什么?
(3)对拓得模糊不清的图案,找一找原因。
(4)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加工,使它更好看。
把以上问题写在拓品的空间里,并用箭头标明方向,使整个作品图文并茂,标识说明性强,初级作品就很完整。引导学生把拓品作为素材使用。帮助他们把拓品的纹理巧妙地利用起来构成画面。
6、后期制作。
《下雨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条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难点: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条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示范画。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
谈谈下雨:
1、为什么会下雨?
2、下雨好不好,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看看下雨
1、回忆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2、到黑板上画一画你见过的雨。
3、欣赏书中小朋友的作品。
三、绘画练习
画画下雨: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
赏赏下雨: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让学生谈谈作画的体会。
《小扇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的小扇子。
2、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作品体现出实用性、观赏性。
3、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中,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扇子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教学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扇形的创新与装饰。
教具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各种纸材、剪刀、胶、彩笔.油画棒.自己能想到找到的可以装饰的小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试说扇子的作用。
课件出示《西游记》中三借芭蕉扇的图片,引出扇子。
二、揭题
扇子的用途可真多!扇子不仅用途多,还有经济实用、精致美观、携带方便等优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会这小小扇子的魅力吧!
课件
1:小扇子炎炎夏日,手拿一把扇子轻轻摇一摇,就会给我们带来凉爽。扇子除了能给我们纳凉外,还有什么作用?你看到谁用过什么扇子?(生答)
课件2
:房间里挂着大扇起美化装饰作用、舞台上人们拿着扇子跳起欢乐的扇子舞。衣衫褴褛的济公拿的是一把破芭蕉扇。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出现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更显出他运筹帷幄、镇定自若的神情
。还有想象中神奇的扇子,孙悟空过火焰山时用芭蕉扇扑灭了大火。古时皇帝出行时后面有拿着大扇障的宫女,起仪仗队的作用。
三、扇子的历史
谁知道扇子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课件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扇子的国家,距今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夏令时节来临,人们把丹鹊脱掉的翎毛制成扇,,这是我国第一把羽毛扇子。因此,古人据此意造“扇”字,“户”下从“羽”。
四、扇子的材质
扇子的文化历史悠久,充满智慧的人们,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各式美丽扇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4
:出示各种不同材质的扇子
五、扇面画
老师这里有两把扇子,谁来说说它们的形状、材质、大小。
课件五:出示空白的扇面和有绘画的扇面。
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选择那一把?为什么?
扇面可画上什么图案呢?(生答)
六、扇子的形状
我们可以用美丽的图案来装饰扇子,那么扇子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形状呢?
1、外形变化
扇子的形有圆形、苹果形、葫芦形,那么还有什么形呢?那些同学到黑板上
来画一画,师作简单点评。
2、超级“变变变”
胖胖的圆形可变成小瓢虫、还可变成什么?学生说,师板画。
课件6
:出示各种图案的扇子。
七、扇子的制作
这些扇子是怎样做成的呢?
课件7
:扇子的制作步骤。
评析:向学生直观展示,给予学生一些做扇子的间接经验,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通过欣赏课件中的制作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1、作业要求
(1)创新;(2)合作或独立完成;(3)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2、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创作
3、指导学生作业,及时表扬创新“闪光点”
八、精彩瞬间
欢迎同学们来到扇子市场,请尽情挑选自己喜欢的扇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如果说的好就可以把它“买”下来,说自己的扇子也行。
九、拓展阶段
请同学们课后和同学们或家人一起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装饰小扇子,尝试着做一做。
《雄伟的塔》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于塔的知识,认识各种各样的塔。
2、学生通过会设计简单的塔,加深对塔这一建筑形式的认识,引发对塔的关注。
3、培养他们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设计一座漂亮、雄伟的塔。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塔的特点,把塔设计的更雄伟。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拼图游戏,揭题
1、拼图、猜是什么
师:小朋友们,玩过拼图游戏吗?老师带了一个拼图,谁愿意上来拼一拼?
看看他拼了一个什么?
生:塔(板书:塔)
2、揭题
师:你觉得塔是一种怎样的建筑?
生:高、大
小结:塔就是一种高耸、雄伟的建筑物。(板书:雄伟的)许多城市和国家都将塔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物。
三、讲授新课
A.欣赏了解塔的结构、功能
2、分析塔的结构
⑴再看拼图
师:从外面看,你发现了塔有什么秘密呢?
生:每一层都是相同的形状,从大到小,中心对称
⑵认识塔的种类
四、欣赏、设计
师:我们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座雄伟的塔。
1、设计绘画
⑴师:小设计师们一定也跃跃欲试了吧,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塔呢?
生:……
⑵师:想一想,怎样使塔更雄伟?
生:在塔下画一些小汽车、小树等,在塔的上方或者中间画一些云朵……
要把纸撑满。
小结: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老师相信大家都会把塔画得很高,不过要注意,塔虽然高,一定要让塔站稳了,千万不要让人觉得你的塔会倒塌。所以塔的下面底座部分要画得大一些。
2、学生操作
五、展示评价
出示作品,说说谁的塔最雄伟?
第五篇: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教室一角》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教学活动:
一、谈话导入
1、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了解队角
1.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2.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3.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4.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2.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
4.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5.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四、分工设计
1.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
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2.学生分工设计。
五、展示评述
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最好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二课时
一、任务导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队角布置的设计,今天,我们就要大显身手,将队角制作和布置出来,大家有信心吗?
二、学习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问: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三、分工制作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评出最优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 , , , ,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 , , , ,一、欣赏导入, , , , , , 1.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 , , , , , 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 , , , , , 2.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有什么特点?(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 , , , , , 3.揭示课题——课程图标设计, , , , , ,二、认知了解, , , , , , 1.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的特点。, , , , , , 2.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 , , , ,三、探究设计方法, , , , , , 1.想一想我们的美术课可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做课程图标呢?为什么? , , , , , ,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练。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 , , , , , 板书: “简洁”。, , , , , , 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 , , , , ,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 , , , ,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 , , , , ,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音乐), , , , , ,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 , , , , ,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 , , , , ,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 , , , , 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 , , , ,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思想品德课)板书:象征图形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师生互动交流。, , , , , , 5.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 , , , ,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 , , , , 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 , , , , 7.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 , , , ,四、分工设计, , , , , , 1.六人一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 , , , ,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 , , , , ,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精彩二选一”。, , , , , ,五、集体组合、展示评述, , , , , , 1.学生将完成的图标设计参加“精彩二选一”的游戏,通过互评被选为优秀者即可组合进入大课程表。, , , , , , 2.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 , , , , , 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 , , , , , 第二课 花手帕
[ 2008-11-10 10:42:00 | By: 翠翠 ] , , , , , ,, , , , , ,一、教材分析:
在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园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就是历史悠久的染色工艺——染缬。染缬,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为了创造多种艺术特色,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古代民间艺人发明了许多印染方法。从制作方法上古代印染工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绞缬(今称为扎染)、蜡缬(今称为蜡染)、夹缬(今已失传)。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
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活动一”的设置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活动二”的设置即制作扎染作品。工场扎染比课堂要复杂得多,一般要经过染前处理一捆扎布料一浸水一染色一冲洗晾干一熨平完成等工艺程序,色料的配置需用专门的印染色料,并加入食盐等,使染色后不褪色。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四、教学准备:
生宣纸、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欣赏感量: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3.板书课题:花手帕(一)纸手帕
二、方法指导
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小结板书:折纸,染纸)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三、观察分析
1.欣赏纸手帕作品(优劣对比)。提问: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自主表现
I.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五、分析交流
I.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2.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活动二:
一、尝试表现
1.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回顾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导人新课,提问引导思考:制作纸手帕染前要先折。那么,制作布手帕在染前,你准备将布料做怎样的处理? 3.学生讨论、尝试。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仿效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手帕。5.板书课题:花手帕(二)布手帕
二、方法指导
1.观看幻灯片,了解民间扎染的发展、制作过程、方法,以及民间扎染作品欣赏,画面配讲:
①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凡是扎了的部分染料进不去,这样就保留了布料原有颜色的面貌而形成图案,因此叫扎染。
②在机器印染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服饰花纹、家居用品等就是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而成,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扎染作坊,如湘西凤凰、云南大理、贵州等。
③扎染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
2.教师模拟民间扎染作坊师傅的身份,示范、讲解课堂制作扎染花手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捆扎布料。(2)、浸染布料。(3)、展开呈现。
三、观察分析
1.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扎、染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进行设计。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创作表现
1.学生动手制作扎染手帕。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的扎染作品悬挂在教师课前牵扯的铁丝或绳线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2.提问:
①你是如何做出扎染手帕的?有小窍门吗? ②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③再给你一块白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成花手帕?
课后记:
第3课 纸品乐陶陶, , , , ,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采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搓、捏成的纸团、纸绳,或较厚的等宽纸条,并根据材料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用纸团、纸绳粘贴出一幅装饰画。类似这样的装饰艺术很多,教材左下角之图例是一种立体装饰艺术品,这是法国第六十七届柠檬节最引人注目和极具创意的展品。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用等宽纸条制作工艺品。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4、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
四、教学准备:
各种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翻作的?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3.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4.师生交流解决捌作问题:(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5.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二、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讨论方法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6.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7.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8.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掌握技术 自主表现
10.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相互评价延伸拓展
11.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 , , , , 12.艺术作品欣赏。, , , , , , , , , , , , 活动二:, , , , , ,一、尝试探究纸 条成形方法 , , , , , ,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 , , , , , , 教师总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 , , , , 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 , , , ,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 , , , ,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 , , , , 作品赏析提供更多参考 , , , , , , 5.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 , , , , , , , , , ,二、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 , , , , , 6.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 , , ,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 , , ,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 , , ,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 , , , ,(4)粘贴组合成形。, , , , , , 7.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 , , , , , , , , , ,三、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 , , , , , 8,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 , , , , , , , , , ,四、评析交流 , , , , , , 9.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 , , , , 第5课 蔬果 的 联 想, , , , , , , , , , , ,一、教材分析:, , , , , , 生活中蔬菜、瓜果随处可见,它们还是天然的雕刻、塑造材料。本课即选用这种取材方便、易于加工的材料进行活泼、有趣的立体造型活动。, , , , , , 教材借助主图设置情境,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活动。主图中的“荷花”与“青蛙”是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蔬果的形状、色彩、纹理等进行联想的典型范例。“荷花”是以切划手法为主的造型处理,“青蛙”是以搭配组合为主的造型表现,造型方法的丰富性,给学习方法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 , , , , 形式一般是学生最先感知的美术语言,又是制作、塑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造型因素。对于蔬果的形的联想,教材安排有小训练,强调形状奇特的蔬果更容易引发联想,以此启示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同时教材呈现了三个形状各异的白萝卜,提出问题:看看这些白萝卜,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把它们做成什么?这样的小训练,对于触动学生的感知,激发他们的联想思维,发展想像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容易让学生进入下面的学习活动。,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 , , , , ,1、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 , , , ,2、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 , , , ,3、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 , , , , , , , , ,三、教学重难点:, , , , , , 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 , , , , , , , , , ,四、教学准备:, , , , , , 小刀、各种蔬果, , , , , , , , , , , ,五、教学过程:, , , , , , , , , , , ,一、情境演绎, 激发兴趣., , , , , 教师看幻灯:“池塘里的小青蛙”., , , , , , 学生欣赏, 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 , , ,二、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 , , , 1, 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 妙不妙为什么 , , , , 2,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倾听, 参与讨论., , , 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板书: , , , , , 联想(桥), , , , , , 形体(圆鼓鼓), , , , , , 南瓜 色彩(黄绿色)青蛙 , , , , , ,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 , , , , 4, 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 分组展开联想, 然后集体交流想法., , ,三、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 , , , 1, 教师指导一学生根据联想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 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 , , 2, 教师提示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 注意安全., , , , 3, 学生自学教材, 阅读说明文字, 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 刻, 组合, 插接等.四、作品赏析, 创造表现., , , , , 作品赏析., , , , , , 分组自由创作., , , , ,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 , , , , ,1、自由欣赏, 自由交流., , , , ,2、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 , , , , 第 6 课 玻 璃 水 彩, , , , , , , , , , , , 一、教材分析:, , , , , , 在平整的玻璃板上用水彩颜料进行水与色的趣味性点画称之为玻璃水彩.是一种探索性绘画方式。与纸上水彩画不同,它强调碰合效果的偶然性,只要有水与色的浸润、渗化、交融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色彩肌理效果就行。它便于学习,易于掌握,有趣、好玩。, , , , , , 教材在编排上从欣赏画家作品进入,创设了色彩美的情境。教材上的水彩画《春山》是用水彩颜料加水在玻璃上适当点画之后用专门水彩画纸覆盖转印而成,稍用画笔添加便成了这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 , , , , , , , , , , ,二、教学目标:, , , , , ,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 , , ,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 , , ,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 , , , , , , , , , ,三、教学重难点:, , , , , , 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 , , , , , , , , , ,四、教学准备:, , , , , , 玻璃、水彩颜料、笔、盐等, , , , , , , , , , , ,五、教学过程:, , , , , , , , , , , ,一、导入新课 , , , , , ,(一)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 个树根 , , , , , ,(二)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山峰、石峰„„ , , , , , , 教师提问:像什么?学生讨论:„„ , , , , , ,小结:对,像老人,像„„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r美的形象。, , , , , , , , , , , ,二、新授 , , , , , ,(一)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 , , , ,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 , , , ,(二)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 , , , ,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 , , , ,(三)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共同完成), , , , , ,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2.点水渗化开来..3.覆盖纸张,轻抹。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 , , , ,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 , , , , , , , , , ,三、学生作业 , , , , , ,(一)作业要求: , , , , , ,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 , , , ,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 , , , ,(二)教师巡视指导。, , , , , , , , , , , ,四、课堂总结 , , , , , ,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 , , , ,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 , , , , 3.教师总结。, , , , , , 第7课 窗 口, , , , , , , , , , , ,一、教材分析:, , , , , , “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沐浴阳光。窗,让我们身处居室依然看到风景。”教材开门见山地道出了窗的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教材的主体图片是“家的一角”,造型别致、线条优美 的大窗,将窗外的美景框入其中,窗口内外相互映衬,室内空间给人以无限延伸的感觉。, , , , , , 本课展示学生设计制作的三个窗户,它们分别利用卡纸、包装用的泡沫、纸盒等材料设计出三种不同造型风格的窗,并配以与窗造型风格和谐的美丽画面。如卡通风格的配以童话屋,古典园林风格的配以亭台楼阁等,这样更好地体现了窗的“引景”作用。同时还对学生渗透了取景构图的知识。, , , , , , 本课的学习屋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窗的造型,使学生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 , , , , ,二、教学目标:, , , , ,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 , , ,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 , , , , ,3、渗透取景构图知识。, , , , ,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创造美的生活的欲望。, , , , , , , , , , , ,三、教学重难点:, , , , , , 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 , , , ,四、教学准备:, , , , , , 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 , , , ,五、教学过程:, , , , , , , , , , , ,一、导入新课:, , , , , , 1幻灯展示窗口,了解窗的作用。, , , , , , 2.揭示课题——《窗口》 , , , , , , , , , , , ,二、新授 , , , , , , 1.看窗 , , , , , ,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申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 , , , ,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 , , , , , 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 , , , , 2·忆窗 , , , , , ,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 , , , , ,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 , , , , 3,评窗 , , , , , , 老师: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 , , , , , 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 , , , ,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 , , , , , 学生讨论回答: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 , , , , ,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 , , , , , 4·画窗 , , , , , ,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 , , , ,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 , , , , , 学生讨论回答: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 , , , , , b.如有近、申、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 , , , ,三、作业要求 , , , , , ,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作品。, , , , , , 2·画面饱满,注意近、申、远景的表现。, , , , , , 3·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 , , , , 4·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 , , , ,四、欣赏讲评作业 , , , , , ,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 , , , , , 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 , , , ,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 , , , ,六、观察与思考 , , , , , , a.窗口有什么功能? , , , , , ,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 , , , , 第八课 《剪纸的故事》, , , , , , 教学目标:, , , , ,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 , , ,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 , , ,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 , , , ,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 , , , , 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 , , , , , 教学过程:, , , , , ,一、故事引入, , , , ,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 , , , , ,1、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 , , , ,二、故事交流 , , , , ,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 , , , ,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 , , ,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 , , , ,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 , , ,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 , , , ,3、师生示范剪刻步骤。, , , , , , ①随意剪出外形。, , , , , ,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 , , , ,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中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 , , , , , ③组合粘贴。, , , , , ,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 , , , ,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 , , , , , ④添加道具。, , , , , ,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 , , ,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 , , , , ,1、讨论评议 , , , , , ,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 , , , ,2、评述作品。, , , , , ,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 , , , ,五、合作完成剪纸, , , , , ,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 , , , ,六、欣赏评价, , , , , ,1、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 , , , , ,2、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 , , , , ,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 , , , , 第九课《“打扮”文章》, , , , , , 教学目标:, , , , , ,1、加深对生活情趣的体验和感受。, , , , , ,2、学习“打扮”文章的方法。, , , , , ,3、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 , , , , 教学重点:学习“打扮”文章的方法。, , , , , , 教学难点: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 , , , , 教学过程:, , , , , ,一、激趣导入, , , , , ,1、齐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边唱边观察歌词发生了哪些变化。, , , , , , 师问:歌词发生了,什么变化?(词语、底色), , , , , , 可以怎样打扮一下让它更漂亮?(加边框), , , , , ,2、导入课题: , , , , , , 文章这样打扮一下果然漂亮了很多,今天我们就看谁最会“打扮文章”。, , , , , ,二、认知了解, , , , , ,1、观察评议, , , , , , 欣赏一幅优秀学生作品,讨论创作方法。观察一幅学生作业,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 , , , , ,2、引导思维, , , , , , 如果给你们一段文字,你会怎样来打扮它呢?(词语、边框、底纹)我们除了能用画的方法来打扮文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打扮文章呢?(蜡笔水彩、装饰手工„„), , , , , ,3、分组比赛, , , , , , 分四小组进行尝试作业。提出比赛要求。, , , , , ,4、讨论,制作,评比。, , , , , ,5、总结。, , , , , ,三、发散思维、创作表现。, , , , , ,1、矫正深化 , , , , , , 出示学生作业,展示作业中常见问题,讨论矫正。, , , , , ,2、创作要求 , , , , , , 用你喜欢的工具来打扮你的文章。打扮好文章后,用自己喜欢的装饰工具与方法,将作品装扮得更漂亮。完成作业后给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相互提提意见,改一改。, , , , , ,四、创作表现, , , , , ,1、讨论评议 , , , , , ,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 , , , ,2、齐评作品。, , , , , ,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 , , , ,五、延伸应用, , , , , ,1、发散思维 , , , , , , 生活中,我们除了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打扮文章,还可以打扮什么,让它更漂亮更有趣呢? , , , , , ,2、课后交流 , , , , , , 送礼物(用各种方法打扮的生活物品)课后交流: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方法打扮了什么东西?它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 , , , , 第十课 《拼泥板》, , , , , , 教学目标:, , , , ,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 , ,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 , , ,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 , , , ,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 , , ,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 , , , , 教学过程:, , , , , ,一、谈话导入 , , , , ,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 , , , , ,2、师生讨论。, , , , , ,3、揭示课题:拼泥板 , , , , , ,二、体验感受, , , , ,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分组讨论), , , , , ,2、学生动手做一做。, , , , ,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 , , , , , ,三、工具材料, , , , , ,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 , , , , ,四、方法和步骤 , , , , ,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 , , , , ,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 , , , ,2、制作步骤: , , , , , ,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 , , , , ,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 , , , , , 鱼嘴、鱼尾; , , , , , ,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 , , , , ,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 , , , ,五、作品欣赏 , , , , , , 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 , , , , ,六、作业要求 , , , , ,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 , , , , , , 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哦。, , , , ,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 , , , , ,七、创作训练 , , , , , ,1、分组进行创作 , , , , , ,2、教师巡视 , , , , , ,3、师生一起评议 , , , , , ,八、欣赏评析, , , , , , 陶罐、浮雕、雕塑欣赏, , , , , , 第十一课《雪花飘飘》, , , , , , 教学目标:, , , , , ,1、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并了解有关制作原理。, , , , , ,2、掌握有关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创造的乐趣。, , , , , ,3、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 , , , , 教学重点: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 , , , , , 教学难点: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 , , , , 教学过程, , , , , ,一、激趣导入, , , , , ,1、欣赏教师自制的“雪景”玩具,学生轮流吹一吹。玩一玩。, , , , , ,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玩具并提出观察问题: , , , , , ,(1)这个玩具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 , , , , ,(2)每个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吗? , , , , , ,(3)这些飘动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 , , , , ,(4)如果你来制作的话会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做? , , , , ,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 , , , , A.玩具主要由底、盖、景三大部分组成。, , , , , , B.底——泡沫板,盖——塑料瓶,景——综合材料。, , , , , , C.“雪花”其实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 , , , , D.制作底与盖——制作“雪景”——将底与景组合后将底与盖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将其从瓶口灌入。, , , , , ,3、请学生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并出示课题。, , , , , ,二、认知了解, , , , , ,1、欣赏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 , , ,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 , , , ,3、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 , , , ,4、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说说它是如何制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 , , , ,5、学生观察分析自己所带材料,互相说说它们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景色,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 , , , ,三、探究创作, , , , , ,1、师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进行简单示范。, , , , ,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 , , , ,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及教室卫生保洁。, , , , , ,四、交流评价, , , , , ,1、学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内自由玩耍,边玩边向其他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换玩具玩一玩。, , , , , ,2、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还有待改善之处。说说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原因。, , , , , ,五、课后延展, , , , , ,1、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如何飘舞起来的吗? , , , , , ,2、简单演示空气由吸管进入瓶中,在瓶中流动形成风,于是带动泡沫珠飘动的过程, , , , , , 第十二课《色彩ABC》, , , , , , 教学目标:, , , , ,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 , , ,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 , , ,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 , , , ,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 , , , , 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 , , , , 教学过程:, , , , , , 第一课时, , , , , ,一、激趣导入, , , , , ,1、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 , , , ,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 , , , , ,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 , , , ,二、欣赏讨论, , , , ,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 , , ,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 , , , ,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 , , , ,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 , , , ,三、自主探究, , , , , ,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 , , , ,四、交流探讨, , , , , ,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 , , , ,五、总结评价, , , , ,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 , , ,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 , , , ,六、欣赏评析, , , , ,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 , , ,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 , , , ,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 , , , , 研究表格: , , , , , , 制作的原料 , 制作的方法 , 遇到的困难 , 颜料的颜色 , 试试效果 , 是否成功, , , , , , , , , , , 第二课时, , , , , ,一、激趣导入, , , , , ,1、学生观看录像 , , , , , ,2、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 , , , ,二、整理材料, , , , , ,1、学生观看图片, , , , , ,2、学生开展讨论:你找到的细小物件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 , , , , , ,3、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吗? , , , , , ,三、方法步骤, , , , , ,1、欣赏范画,讨论这些画是用什么颜色和哪些东西做的? , , , , , ,2、学生看书,讨论并总结活动步骤。, , , , , ,四、自主探究, , , , , ,1、尝试作画后学生自评。教师总结作画方法。, , , , , ,2、引导学生评价范画,掌握创作要领。, , , , , ,3、教师小结:构图要饱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材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 , , , , ,五、开展活动, , , , , , 1、学生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创作。, , , , , , 2、教师巡回指导。, , , , , ,六、学习评价, , , , , , 1、学生互评。, , , , , , 2、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 , , , , 第十一课《雪花飘飘》, , , , , , 教学目标:, , , , , ,1、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并了解有关制作原理。, , , , , ,2、掌握有关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创造的乐趣。, , , , , ,3、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 , , , , 教学重点: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 , , , , , 教学难点: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 , , , , 教学过程, , , , , ,一、激趣导入, , , , , ,1、欣赏教师自制的“雪景”玩具,学生轮流吹一吹。玩一玩。, , , , , ,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玩具并提出观察问题: , , , , , ,(1)这个玩具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 , , , , ,(2)每个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吗? , , , , , ,(3)这些飘动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 , , , , ,(4)如果你来制作的话会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做? , , , , ,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 , , , , A.玩具主要由底、盖、景三大部分组成。, , , , , , B.底——泡沫板,盖——塑料瓶,景——综合材料。, , , , , , C.“雪花”其实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 , , , , D.制作底与盖——制作“雪景”——将底与景组合后将底与盖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将其从瓶口灌入。, , , , , ,3、请学生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并出示课题。, , , , , ,二、认知了解, , , , , ,1、欣赏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 , , ,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 , , , ,3、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 , , , ,4、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说说它是如何制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 , , , ,5、学生观察分析自己所带材料,互相说说它们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景色,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 , , , ,三、探究创作, , , , , ,1、师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进行简单示范。, , , , ,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 , , , ,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及教室卫生保洁。, , , , , ,四、交流评价, , , , , ,1、学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内自由玩耍,边玩边向其他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换玩具玩一玩。, , , , , ,2、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还有待改善之处。说说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原因。, , , , , ,五、课后延展, , , , , ,1、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如何飘舞起来的吗? , , , , , ,2、简单演示空气由吸管进入瓶中,在瓶中流动形成风,于是带动泡沫珠飘动的过程。, , , , , , 第十二课《色彩ABC》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四、交流探讨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总结评价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欣赏评析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研究表格:
制作的原料 , 制作的方法 , 遇到的困难 , 颜料的颜色 , 试试效果 , 是否成功, , , ,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学生观看录像
2、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二、整理材料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开展讨论:你找到的细小物件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
3、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吗?
三、方法步骤
1、欣赏范画,讨论这些画是用什么颜色和哪些东西做的?
2、学生看书,讨论并总结活动步骤。
四、自主探究
1、尝试作画后学生自评。教师总结作画方法。
2、引导学生评价范画,掌握创作要领。
3、教师小结:构图要饱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材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
五、开展活动、学生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
六、学习评价 1、学生互评。2、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