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16:2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第一篇: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

——市八中教学课改工作实践心得

任永军

通过一年多新课改的尝试,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改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化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课改是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一、面对新课改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改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新课改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比如说我校定的《全品中考网》,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改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2

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小组成员可以轮流代表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随机交流帮助。

三、新课改化学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可经常提出类似于“你是怎样想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展现自我。对学生的化学活动的评价应该包括评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3

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化学意识包括化学学科感、符号感、时空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参与意识包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包括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素养等。

第二篇:化学新课改问题

新教材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在进行对我市实施化学新教材教学近一个月的调研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主要来自叁方面:第一、化学新课标的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变了,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变了,造成了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的很大矛盾,特别是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更感到难以适应。第二、尽管普遍认同了新课程的理念,却欠缺实施时所需要的教学技能。第三、我市各校都使用了不适当的安徽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高中化学必修1《同步作业》,造成教和学的极大混乱。如何根据新的要求,发扬我市化学教学多年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教学技能,成为新、老教师都需要认真研究和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真正理解、掌握其精神实质,用新的教育理念,灵活使用新教材。在新课程中,教材仅是学习的一个范例和文本,教师要突破多年来“紧靠课本”“忠实教材”的观念,教学中如何选取知识,知识如何呈现,都要靠教师进行二次创作,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二、精心设计每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科学合理地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设计展现核心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一定要正确处理“探究”与“双基”的关系,还有“时间”的问题,所以我们只有选择一些核心内容,一些最具有探究价值而且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能够探究的内容进行探究。

三、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要掌握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髓,只用一种学习方式是不可想象的。接受学习、探究学习等都是人类常用的学习方式,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接受式)来积极、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

四、注意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人教版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初、高中知识衔接点,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在学生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

五、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由于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要求的描述不是非常具体,对于教学深广度的把握,一定要恰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比较现行的人教版、山东科技版、和江苏教育版高中化学教材对同一知识的呈现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合理重组教学内容。

六、教参和教辅一定要选择好,因为新教材还处在实验阶段,每年都有变化,如2004年、2005年、2006年版本都不同。很多教辅都过时了,就是我们培训用的人教社发的“试教通讯”都已过时,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

七、特别强调,安徽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高中化学必修1《同步作业》应立即停止使用!其原因有:

1、题型太旧、太难。几乎所有练习题都是以前配合旧教材而使用过的题型,编写时只简单作了重新组合。绝大部分计算题与新课标要求不符合,显得太深、太难,使用它会给教与学带来严重且不必要的负担。

2、知识过时、没有更新。很多知识在新教材中都已更新,而《同步作业》中还有很多陈旧知识。例如,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介绍,新教材很清楚地说明只要知道是6.02×1023 mol-1。

旧教材则强调“约”为这个数值,《同步作业》中仍按旧教材的说法强调“约”字,否则就是错误。这是陈腐的、错误的。造成教师在教学时无法适从。类似例子很多。

3、习题练习内容与教材内容不一致。《同步作业》中对很多知识的练习都采用一步到位、步步高(步步达到高考要求),根本没有考虑教材教学内容。新教材对某一知识的介绍大多采用螺旋上升的,对某一知识目标要求只有在必修模块全部结束后,才能达到期望的高度。这方面造成教学最大的混乱。例如:

(1)、物质的量内容中,教材没有介绍阿伏加德罗定律,但《同步作业》中有很多关于它的练习题,如果要讲清它,教师必须补充很多内容。

(2)、离子反应内容中,新教材已很明显避开“弱电解质”问题,但《同步作业》中出现大量涉及它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师又要补充很多内容,这是编者根本不了解新教材所致,完全按照旧教材体系编写的。新教材中有关“弱电解质”内容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才有介绍。造成教学极大的混乱。

(3)、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内容在第三章第48页才有介绍,而《同步作业》中在第一章中就出现了练习题。这也是编者不了解新教材对知识介绍(呈螺旋上升)而造成的。

以上事例太多,这里仅指出前两章中的问题。很明显《同步作业》编写者还是处在旧的教育模式中,不熟习新教材,建议我市各校高一化学教师应立即停止使用《同步作业》,尽快回到新课改正常轨道上来。

每章教学主要建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对实验要求的呈现方式根本区别是新教材没有规定哪些实验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哪些是学生实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选择。按照课标要求和建议,本章5个实验都应由学生来合作完成。如果确实有困难,实验1和实验3可改为演示实验,因为实验1在初中已有介绍,实验3在选修“实验化学”第20页会再次介绍。

二、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的关系,在教学时我们要淡化旧教材中的“约”字。我听了几个学校教师的这节课,教师仍都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个“约”字,花去了大量时间,还编了几道课堂练习题来强调,这是不值的。在目前三种版本化学教材中都已略去了“约”字,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知识的更新。

三、关于物质的量应用教学时,在本章中我们只仅限于根据公式的简单换算。在调研课上几乎所有教师都增补了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且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多用了几个课时,这是不妥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很多学校使用了不规范的教辅,材料上面都有这方面的习题,为完成它而不得不讲。第二教师对新教材没有全面认识。例如关于这个知识的介绍在必修(第48页)就有。我们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先熟习整个教材,以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给自已增加了人为的课时紧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在第一节中主要介绍了特质的分类及胶体。对于“胶体”教学重点是“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以及“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课标要求)。教师可围绕这几点组织教学,灵活使用教材,因为目前三种版本的编写人员对课标要求理解各不相同。最初山东版将胶体的几种性质都介绍了,而人教版只寥寥数语。(2005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都是如此)直到2006年版本才介绍了“电泳”和“聚沉”等性质,在此我建议教师还是要将胶体几种特征都讲清较为妥当(增加一课时)。可参照山东版教材。它对三种分散系粒子形象描述(第36页图)非常好。

二、在第二节离子反应内容中,建议教师增补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因为这是常见的,而且我查阅了以后的几个选修模块中都没有再有介绍。但千万不要涉及有弱电解质参加的离

子方程式,因为弱电解质在必修2书中都没有介绍,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才有全面介绍,否则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过重负担。

三、在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内容中,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一步到位,以后的选修模块中都不再有此内容了(我已经仔细翻阅过)而且一定要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讲清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在2005年以前版本上都没有)。

第三篇:化学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化学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化学新课程改革培训,在这短短的十四天的培训中,我有不少收获,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专家讲解,了解了化学新课程标准,对以后的教学也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此,我把这次培训中的一点心得体会表达出来。

这次新课改就课程设置而言,分为必修和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选择性。就教学过程而言,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实生活中学生学校学习的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适应社会,学校教育与实际社会有很大差别。在新课改中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他主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为了进一步贯彻新课改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传授型的教学观念,既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一名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组织者、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促进者以及新课程的开发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学。具体地说,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化学课程来说,以教学的主线为主导地位,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结合学生与知识接受、理解、运用的各种关系,把握好教学的地位、评价以及结果,使新课程的改革顺利进行和完成;对于每个教师来讲,新课改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是一个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改革是教学的生命,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正确、深刻地理解新课程理念,辩证地分析和处理各种在新课改中产生的观念和做法,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开拓进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几天后,我们将面临的是实际的教学工作,我们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满无限的希望积极稳妥地投入到新课改的真枪实弹中,接受时代的检验。

第四篇:化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化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张亚红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我主要谈一下教学方法的反思和作业布置的反思。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内容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当地学校大都以江苏教育版为新课程版本。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可以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细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差距。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总结,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新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改心得体会

山边小学 陈献荣

通过第一学段的教学,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

我把事先设计的问题带到我自己的课堂中,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新的观点,把他们的想法和观点都记录下来,写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能会有观点的碰撞,这样也为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好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辩论,让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发言,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课程可能会变的更丰富多采。学生也不会觉得语文课就是书本上那些知道,课外的东西也能很好地很自然地加入到课堂中,这样的话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与他们交流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同时也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素养。

例如,高中语文新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适应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习者人文素养的提高;在语言上,材料真实、题材多样、语言真实、鲜活、地道、现代、自然、标准,所用语言反映了当前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发展趋势;在方法上,遵循题材、功能、结构和任务的编写方式,以题材为纲,以运用性为目标;在主题和任务结合,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发现、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务;汇教学采用单词框,分散到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体现词汇学习的过程;重视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注学生的情感等;在写作方面有梯度,过程清晰,会在写作之前均有形式多样的铺垫。除了情景,还有开放式作文,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观念,去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课改心得体会

山边小学 陈静波

一、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数学学科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二、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改变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信息传递方式,促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互动和教学关系的形成。教师不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家走的路,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必须注重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充分发展,但要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以上是我在新课该的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还不成太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掩卷沉思,彻底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思想!

L

新课改心得体会

山边小学 陈燕香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下载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新课改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改心得体会

    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改在我校的全面铺开,我对于新课程的主要模块和其选择性、时代性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终于我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实行课改,我真正改变了我对新课改的看法......

    新课改心得体会(推荐)

    山西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之初中思品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本学期我参加了山西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之初中思品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与学习。通过对思品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

    新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改心得体会 山边小学 陈献荣 通过第一学段的教学,我感觉新课程涉及到很多内容,延伸出很多讨论的主题,引发出更多的思考。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学得更多,想的更深。我把事先设......

    新课改心得体会(推荐)

    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随着新课改在我校的全面铺开,我对于新课程的主要模块和其选择性、时代性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终于我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实行课改,我真正改变了我对新课改的看法......

    新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英语新课改学习心得 我校在8月1日至8月15日组织我们参加了新课改教师培训,通过四天的学习,收获颇多。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

    新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改心得体会 经过高中物理新课改10天的培训,感触很深。面对课程结构、内容、目标的变化,我们既感觉新鲜,又感觉惶恐。同时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

    新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改心得体会 4月20日,杜郎口中学副校长张代英先生给我们作了专题报告,讲述了杜郎口中学课改模式。杜郎口一个贫穷的乡镇,在教育新课改方面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我深深感......

    新课改心得体会

    新课改心得体会 朱积宝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反映在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