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汇编
目录
第一章 高效课堂22条„„„„„„„„„„„„„„„„1
1、高效课堂22条„„„„„„„„„„„„„„„„1
2、如何构建高效课堂„„„„„„„„„„„„„„7 第二章 高效课堂概述 „„„„„„„„„„„„„„„„8
1、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8
2、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9
3、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10 第三章 高效课堂的模式„„„„„„„„„„„„„„„11
1、一般模式„„„„„„„„„„„„„„„„„„„11
2、“破帖”生成的新模式 „„„„„„„„„„„„17 第四章 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21
1、导学案与教案不同„„„„„„„„„„„„„„21
2、杜郎口的预习提纲„„„„„„„„„„„„„„22
.3、兖州一中的导学案„„„„„„„„„„„„„„23
4、昌乐二中的“两案并举” „„„„„„„„„„25
5、宁达中学的导学案„„„„„„„„„„„„„„26
6、导学案编写案例„„„„„„„„„„„„„„„26 第五章 高效课堂的管理„„„„„„„„„„„„„„„36
1、杜郎口中学评价标准的演变„„„„„„„„„„36
2、“循环大课堂”管理 „„„„„„„„„„„„37
3、杜金山九问„„„„„„„„„„„„„„„„„40
4、“271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 „„„„„„„„41
第一章 高效课堂22条
1、高效课堂的概括: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5、高效课堂“三原色”:
A、红色,代表热情,体现出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B、黄色,为警示色,时时处处提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C、蓝色,象征知识的海洋,突出“人人学会”,落实学习目标。
6、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 教育、教师、学生、教室。A、教育即解放 B、教师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7、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
A、预习先行,先学后“交”,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B、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
C、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 D、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E、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8、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9、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A、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
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
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0、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 10+30+5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11、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D、“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12、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
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3、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4、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15、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16、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7、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8、高效课堂的“命门”:
“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兖州一中教学楼前的金鱼会跳舞。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9、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C、教师个人俱乐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特长。教师个人俱乐部,还应与学生社团组织实现“双边互动”。
20、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A、学校应该是一部大书,一草一木都应是教育资源,都要能够发挥“教”与“育”功能。校园文化的策划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比如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楼梯,设计一部“中国历史走廊”。利用教室的外墙,制作一个“课间加油站”,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克文化公园”„„唯有把学生“浸泡”在优质文化里才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如何占领学生的“视线”,是一个方向; B、团队文化最好的解读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解读是“家人”;
C、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级宪法”。推荐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李茂编译)
.21、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E、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我们要求所有“共同体”学校用四个月时间进行高效课堂的“临贴”,这个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在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临帖”是为了“破帖”。但一开始就忙着批判,结果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批判地学往往呈现为“貌似有见地”。另外,即使是批评,我们也主张“行动批判”,而不是指手画脚瞎白话,有些批评,显然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可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便天降大任,总得有人亮出肩膀去“扛”起这个伟大的民族赋予我们的责任!
附: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第二章 高效课堂概述
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很好的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找到了这个“支点”,才能撬开并破解教育的诸多困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是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主动学习,并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第二,要使课堂作为“主阵地”,主动承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诸多要旨要义,以培养“完人”为目标,真正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狂欢、成长的幸福,变“苦学”为“乐学”、肯学、会学、学会,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第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其实现职业的幸福和个人成就,让教师真正享受“太阳低下最光辉的职业”带来的尊崇。
因此从“三大目标”来衡量,高效课堂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教育概念,又是不准确的,甚至很容易让人误解和起歧义。有鉴于此,我们在提出高效课堂概念时,加了这样的后缀: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它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识的意义,发展的意义。
高效课堂从“解决问题”入手,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叫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叫好教师。
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
高效课堂与众不同的教育价值解读: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
高效课堂既是方法,也是思想;既是理念,也是行动;既重知识,更重生成,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升学的统一。
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机制。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不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也不论学生是怎样地依靠教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成绩。
.二、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意识。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指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动态发展角度看,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新课程实施过程所出现的“自主”变成“自流”的现象就是因为缺少了“培养”这一环节。从教学角度讲,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是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很多成功教改实验的共同特征。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泛泛来谈,这条规律似乎涵盖了前二条规律的内涵,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它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
.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易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这是这条规律的具体体现。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高效课堂当然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生成学习的能力。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的教学必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方法—过程—结果—能力”这个环节代表了高效课堂的学习主张。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一直“纠缠”于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公说婆说,各种观点异彩纷呈。但遗憾的是争来议去,却没能把握住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素质教育对学生而言,到底应该是什么?你不能说“会跳舞”不是素质,但会跳舞时学校教英语培养的主要目标吗?同样,你也不能说会画画不是素质,但同样会画画不是“以学为主”的学校生活最应该培养的素质。
.其实,只要分析透彻如今的课堂为什么如此没有效益,便会恍然明白了一切。学生为什么对教师的“讲”如此依赖,正如当每个学生不会吃饭时,那只能依赖于妈妈一勺一勺的“喂养”,有人吧应试比喻为“填鸭式”,真的再形象不过。我们想象一下什么是“填鸭式”吧,把鸭嘴掰开,然后填塞,这就是教育吗?我们很多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就是这样的“填塞”中得来的,并通过“导师制”,一代代传给新来的教师。
教师自鸣得意的“填鸭”最直接牺牲掉的便是学习能力。我们说高效课堂回到“原点”,回到“学习”这个词汇的“最初”。它最有价值的指向便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在学会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常常,我们在老师布置的应景作文里,总是杜撰一个很是令人兴奋的词语,叫“废寝忘食”。然而,我们可以问遍中国的数以亿计的学生,谁在课堂学习中还记得废寝忘食是什么感觉? 笔者曾经在几所中学对学生做出关于学习的抽样调查,提问的是“关于学习的联想”。被调查的学生超过1000人,根据学生提供的“答案”,笔者依此排列下来,排在前十位的竟然一律是:枯燥、讨厌、度日如年、考试、体罚、作业、训斥„„ 今天的学习有快乐吗?
.同样,笔者还搞了另外一次调查,题目是“最令人讨厌的校园生活”。遗憾的是,答案惊人一致,是“上课”、“加班作业”、“被教师辱骂”„„ 今天的学校有幸福吗?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对一些中小学生做过采访调查,问他们什么时候学得最好?学生的回答是: ★ 当我们有兴趣时,学的最好
★ 当我们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得最好 ★ 当教学不是千篇一律时,我们学得最好 ★ 当我们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发现知识对我们的意义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被关注和信任时,学得最好
★ 当我们能够学以致用时,学得最好,形式要多样 ★ 当我们喜爱的教师上课时,学得最好
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要努力找到问题之门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高效课堂因而主张不仅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且要把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明确了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即学习能力之后,制约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看似无解却能轻松解决。课堂教学唯有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造,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
当我们认识到“素质”主要是学习能力之后,我们还要“从需要和目的出发”,确立这样三个概念,即学习能力包括什么—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思维力”是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能力。“生成力”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而生车你干的知识结论、情感态度和思想品格。课堂教学除了承载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外,还必须真正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表达力”即首先外显位具有自身属性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还包括团队的协作组织能力以及与外界的沟通接受能力。
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大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第三章 高效课堂的模式
.一般模式
亦称基本模式,为10+30+5;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
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新课导人、分配任务、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
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自学)、对学(同质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当堂达标测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测试或者作业,而是通过学习小组,组织进行对子之间的“两两”检测,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当堂 “小纸条”测评,也可以简单到“口头”测评。
一般模式下的呈现之杜郎口
————针对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
.非常模式:0+4
5这是针对教师难以把握好 “讲多”、“讲少”的分寸,为遏制和矫正教师的“讲”而出台的一项改革举措。0+45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 “讲”的时间是 “0”,课堂45分钟全郡还给学生。
0+45模式 “颠覆”了传统课堂的“以讲带学”、“被动接受”以及对教师的过分依赖,逼迫教师从教学中彻底退出,只扮演学生学习的“幕后”推手;但又要求教师不讲,还必须保证教学成绩不得下滑,就客观地促使教师要 “独辟溪径”,研究如何让学生怕己学会“。学生也从传统课堂对教师的被动依赖者,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从而完成了师生角色的转换。
常态模式:10+3又叫“三六六”自主学习模式,教师可支配时间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35分钟。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 ——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 ——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工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养。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 —— 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 —— 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 ——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 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一般模式下的呈现之兖州一中
———山东省规范办“催生”出的高中课改典型
兖州一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循环大课堂模式。即”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
“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即“一课分二段”(35+4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
.“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指课中六个环节: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注意、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
“35+1O”就是巧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加课下预习的成果,预习的内容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每节课的起点在上一节课的最后10分钟。这与传统意义的一堂课 ”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简单的改变却盘活了课上课下的对接,使得兖州一中的课堂形成了”课上一课下一课上“的环形结构。
循环大课堂的灵魂:循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其基本埋念是: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具体说是: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
——两个前置:学习的目的前置,学习手段前置。——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个形态:展示、纠错、点拨、拓展。
循环大课堂的“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
.角色、教学资源、呈现方式(教、学、评价的方式);实现了四个统一:两种高效学习态的衔接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学校教育与育人功能的统一。
循环大课堂的效能:实现目的 —高效益;实现手段 —高效率。即实课上课下的双高效,学生和老师的双效益。
循环大课堂独特的能力解读:课堂上,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即自我学习、敢作敢为,掌握感知知识、联想拓展、交流合作、善于表达、整理笔记等十大自主学习能力。
循环大课堂诞生的背景:任何改革郡不是孤立存在的,丧失了环境也就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兖州一中的改革不是空穴来风,其首先得益于山东省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山东省强制惟行的规范办学行为、要求把 ”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客观地促使着高中教学必须走出”时间加汗水“的应试误区,而创新出一套符合规范要求的素质教育模式。
兖州一中是“师法”杜郎口而成功的,没有杜郎口经验就没有现在究州一中的”课变“。”踩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是兖州一中杜校长的感慨。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与杜郎目模式的异同:杜郎口的课堂三环节 “预习一展示一反馈”“10+35”扩是连贯的,是从改变课堂组织人手,来解决课堂上的高效问题。州一中的”展示+预习“"35+10”是截然不同的两段,是从课堂结构人手,解决 “课上与课下的高效”问题。虽前后倒置,但两者本质相同,都同样深深地刻着 “自主学习”的烙印,课上也都有 “展示”和“预习”环节。但不同的是,杜郎口的预习是在课上。有专门安排的预习课,学生在 “课上”围绕 “学习目标”自学或者 “兵教兵”,而兖州一中却把课下时间变成了预习单元,课上重心倾问于 “展示”,这样课堂效益更高,气氛更热烈。
循环大课堂是对杜郎目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杜郎口实现的是课上的高效,那么兖州一中则在吸纳了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激活了学生课下的合作探究,为课上的展示做好了充足的铺垫,;更大限度地打破了课堂时间的制约,为课堂精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既能课上高效,又能课下高效,从而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的“双高效”。
较之杜郎口,兖州一中又把课改理念向前推进了一步!
一般模式下的呈现之昌乐二中
.——一所“领跑高中”的课改胆略
山东昌乐二中的课改是从 “学情”和 “效益”人手,在吸纳杜郎口课改经验和模式的基础士,创造性地生成 271高效课堂模式“ 所谓拢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l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课堂模式”的三个含义
1.一个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2”是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是分开讲;”7“是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是5分钟反刍过关。
2.第二个含义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一个班50个学生,啊个学生是能够自学会的;354b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帮助这5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求教师要充分 ”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 ”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 “分化”,把其申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讲,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第三个含义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目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271高效课堂”模式要求
学校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的实际,特拟定此方案:(一)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①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②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③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④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作料,自然顺畅。
3.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
①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②导学案,训练学案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制编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各科领导研讨修政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要都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迸行调研,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了的学案。
③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肉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间题的层次性。
④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宇、日期、编号。”,⑤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傲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认其备课: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㈡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遁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部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却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末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万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该环节约占占课堂1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2”)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
“271”模式带来的教学的变化
有了高效课堂做支撑,昌乐二中真正实现了两个目标:第一。找到了一条破解高考升学率的秘诀,他们以为高考就是考人品,因此敢于率先喊出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第二。他们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把大把的时间还给学生,从而开展 ”海量阅读“,并把阅读列人课程,他们强制规定高一年级每周必须10节阅读课,高二六节,即便是高三都要保证每周四节阅读课。除.此外,他们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比如65公里远足、西瓜嫁接实验、中华文化寻根、自主体育节等。1.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一10人),并由每个小组惟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遇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蜀,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埋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忻、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渍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埋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3.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己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做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凋动起来。
“271”课堂教学法则”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间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破帖”生成的新模式
高效课堂主张“照搬照抄”模式,因为没有临帖就没有“破帖”,没有继承就没有“生成”,在“接受中质疑”。任何“学习”离开了“接受”而一味地批判,则就没有真正的“拿来主义”。两年来,一批共同体实验学校破帖而出,终于化茧成蝶,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宁达模式
江西省武宁私立宁达中学“师法”山东杜郎口中学,并逐渐建构了自己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模式。
宁达中学以“课堂指南”为路线图,课堂板块结构: 1. 自主学习:学习提示、梳理内容、问题预设; 2. 展示交流:展示问题、展示方法、展示效果; 3. 测评反馈: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课堂评价标准:(一)教学时间分配:
1、老师活动少于15分钟;
2、学生活动大于30分钟。
.(二)教师活动评价:
1、面带微笑,富有激情;
2、导学过程和环节流畅;
3、能启发、是纠偏、真解惑。(三)学生活动评价:
1、导学预习:静心阅读、独立思考、完成预设;
2、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参与面广、检查帮扶;
3、个体展示: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气氛热烈、形式活泼。
4、书写设计:书写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清楚美观;
5、点评要求:点评的同学准确、快速、简练、礼貌。被点评的同学倾听、手记、动脑、虚心。(四)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获得知识的量和质达标;
2、善问、能议、敢评的学习状态;
3、学生思维、情感积极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增强;
4、渗透德育,学生情商全面发展;
5、测评反馈“基础达标”100℅,“能力提升” 80℅,“拓展延伸” 70℅。
.通过以上备课和课堂模式的变革,老师把主动权、出彩权放在课前,课堂的主动权、出彩权交给学生,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天卉模式
河北省围场天卉中学“师法” 山东杜郎口中学和山东兖州一中,逐渐创建了自己的“滚动循环”教学法:10+35模式,“三型,六步,一论坛”。
“滚动循环”的解释:本模式下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主,在学生合作、展示的过程中极易拓展和衍生许多新的学习目标,在时间把握上没有传统课堂的精确性,往往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授课时,要有大时间观念,本课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衍生出的新目标“滚动”到下一节课,在一周或一个单元形成一个闭合循环。
六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拓展-穿插巩固-当堂测验。
三型: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巩固展示课。.
第二篇: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纲
第一章
备课:在研究中预设教学的曲调
第一节
重新认识备课
一、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理解不清,目的不明
主要表现在:A认为备课就是书写教案。B认为备课就是“备课”
2、以“三中心”备课,心中无生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只备教材
B只备知识
C只备“教”所谓的教学程序,即“准备---复习---新授----练习---小结”所谓标准答案,就是还没有开始上课,教师已然在备课中写出了他的所假想的学生应该回答的答案。
3、“贴”标签式备课,华而不实
4、割裂预设与生产,课堂走两极
5、靠“百度”备课,沦为知识小贩
6、重课时备课,轻单元备课
7、备课改革形势化,教案教学两张皮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的变革
1、基于学生发展,“以学定教”备课的关注点和着力点应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来,有利于学生得到最佳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2、“预役”和“生成”有机整合课前备课和课中的互动生成是一个不可剥离、互相锁定的整体,教师需要在整体的事业中认识和思考教学设计与互动生成的关系。
3、“备课生活化,生活备课化”
4、树立教学设计的思维
教学设计包括两个重要的内涵(1)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2)指导计划过程的主要理论基础(即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5、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追求实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亦然
6、践行“终生备课”教师应该树立终生备课的理念,并在专业生活中戮力践行。
第二节备课的主要内容
一、研读解析标准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该学科的新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
4读“附录”,更好的把握教学
各学科课程标准几乎都有附录,这些附录或是规定教学内容,或是对课标内容进行阐述,或是提供教学案例。
二、分析研究学生
1、研究学生的一般特性
学生的一般特性特征是指对学生从事 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人之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因素。
2、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
3、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风格差异是相对意义上的划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被简单的归属为某一学习风格类型。
4、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
按照伯顿等人的归纳,学生的需要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1)标准需要(2)感受的需要(3)表达的需要(4)比较的需要(5)预期或未来的需要
三、解读处理教材
1、课改背景下教材观的重建
(1)从“教本教材”向“学本教材”转变
(2)从“唯一课程资源”向“重要课程资源”转变(3)从“教教材”向“用教教材”转变
2、教材的分析与处理(1)抓住教材的主线
教材一般都有其主要的线索,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有效处理教材的具体内容。(2)处理教材内容
对教材的处理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增”即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二是“删”,即删除重复的、不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三是“换”即更换不合适、不合理的内容;四是“合”即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五是“立”即打破原来教材内容的次序,创立新的框架结构。(3)创 新教材的形态
四、开发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内涵的拓展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来区分课程资源的多种类型。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部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可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
2、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经济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差异性原则
3、备课中需要关注的课程资源
(1)跨学科资源
(2)教师资源
(3)学生资源(4)学校资源
(5)社区资源
(6)网络资源(7)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第三节
备课的基本流程
一、制定教学目标
1、凸显三维的目标结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改革教学目标的陈述
(1)行为主体(学生,可省略)(2)行为动词(清晰可评价)(3)行为条件(情景、工具、时间、空间)(4)表现程度
3、把握教学目标的层级架构
(1)结果行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级
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技能目标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级: a模仿水平b独立操作水平c迁移水平(2)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a 经历水平b反应水平c领悟水平
二、安排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条理化
2、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3、教学内容的活动化
三、生成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选择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为基本参考
四、设计教学过程
(1)激发学习动机
求知欲或是说学习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对学习有明显的推动力。
(2)感知教学材料
教学的设计要着力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3)理解教学材料
教学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经验
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5)运用知识经验
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6)测评教学效果
是保证教学过程良性循环,争取理想教学的重要环节
五、编制教案学案
1教案的只要形式和内容
从教案的详略上来分有详案、简案和 o形教案。从教案的格式上来分,有传统教案和新型教案。从教案的载体上分,有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等。无论那种教案,其内容都应该包括以下部分: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实用必需的教具学具;切中要害的学情分析;突出互动的教学过程;务实灵活的练习设计;美观助学的板书设计;有利成长的教学反思。
2、教案编写的要求(1)科学规范
教案的科学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做到观点正确,材料真实;二是要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三是做到书写规范,语言通顺,结构完整。(2)简洁明了
(3)形式多样
(4)理念先进
3、学案的内涵与作用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4、学案编写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
(2)问题化原则
(3)参与化原则(4)方法化原则(5)层次化原则
5、编写、使用学案应注意的问题
(1)学案的设计要凸显学生主体
(2)学案的类型应该多元多样(3)学案的内容要强调学风指导
(4)学案的内容要关注学习反思
第二章 上课:在过程中彰显智慧的力量
第一节 上课的内涵与特征
一、高效上课的内涵
1、结构优化的课堂
2、生命化的课堂
3、自主平等的课堂
4、意义建构的课堂
二、高效上课的基本特征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2、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3、教学有效知识量高
4、课堂生态和谐平衡
5、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
三、高效上课的实施点
1、用好教师资源是高效上课的基本点: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是高效上课的基本要求。
2、了解学情是高效上课的立足点
3、设计适切目标是高效上课的落脚点
4、改变学习方式是高效上课的着力点、优化“讲练”策略是高效上课的效益点
5、引导帮助学生是高效上课的支撑点
6、教与学的和谐是高效上课的关键点
7、缩小个体差异是高效上课的平衡点
8、善于处理动态生成是高效上课的关注点
9、坚持教学反思是高效上课的生长点
第二节 上课的行动策略
一、课堂讲授的优化策略
1、精选讲授的内容
2、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
3、提高讲授的形象性
4、适时讲授
5、对话性讲授
二、课堂问答的生成策略
1、课堂提问的生成策略
(1)掌握不同类型发问的特点 知识性提问 理解性提问 应用性提问 分析性提问 综合性提问 评价性提问
(2)问题陈述要清晰、连贯
(3)问题形式可灵活、新颖、多变(4)优选问点,把握发问时机
2、课堂应答的生成策略
(1)尽可能多且均等的机会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叫答
(3)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
(4)把握有效表扬和无效表扬的特征,慎重表扬学生
三、课堂情境的创设策略
1、课堂情境创设的内涵意义
(1)促进知识迁移
(2)促进真实学习
(3)有利于主体性建构
2、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
(1)主观臆造,脱离生活实际
(2)追求“儿童化”不顾年龄特征(3)追求趣味性,脱离了课堂内容
(4)追求热烈,情境流于形式
3、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拓展教学情境的类型
(2)根 据课本内容创设情境(3)根据现实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4、教学情境创设的操作要素
(1)以“情”为纽带
(2)以思为核心
(3)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4)以美为境界
(5)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四、课堂的管理策略
1、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1)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要点
A营造课堂氛围
B轻敲响鼓
C目光暗示
D动作指引
E行为矫正 F旁敲侧击
2、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1)沉着冷静,以静制动
(2)时效统一,及时高效(3)化弊为利,长善救失
(4)幽默诙谐,化解矛盾
3、课堂时间的管理策略
(1)树立课堂时间观,科学预设教学时间(2)抓住课堂时机,依据学生生物钟上课
(3)保证课堂实效,合理安排教学容量,提高知识的有效率(4)保持时流通畅,促进学生参与
(5)改进教学方法,相对增加学生的专注时间
第三节 上课的教育智慧
一、预设与生成
1、现实课堂中对待预设和生成的不同表现 2智慧的处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1)预设与生成并重,适时适度生成(2)强调动态生成,精心做好预设(3)预设生成兼容兼顾,互动互生
A坚持目标导向
B无为而为
C兼容兼顾
D收放有致
二、教师与学生
1、当前课堂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体表层化
(2)教师主导性被弱化
2、追求师生关系的平衡
3、重建师生角色
(1)教师应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引领者
(2)教师应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3)教师应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发者
三、简约与繁杂
1、教学目标简明
2、教学内容简约
3、教学过程简化
4、教学方法简便
5、教学语言简练
四传统与现代
1、教师的讲授和师生“对话”并不矛盾
2、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不是对立的关系
3、正确对待文本的传统意蕴与现代解读
4、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相得益彰
第三章 说课;在交流中诠释教学的意义
第一节 说课的内涵和含义
一、说课的内涵界定
1、关于说课含义的不同理解(1)从性质上定义说课
这类定义主要从性质上将说课界定为诸种不同的性质。(2)从内容上定义 说课
这类定义用列举的方式直接描述说课所涵盖的内容。(3)从操作环节上定义说课
这类定义着重说明说课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说课与备课、上课等的先后关系。(4)从组织环节上定义说课
这类定义着重说明说课的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
2、说课的定义与内涵
(1)说课首在交流
重在口头交流
(2)说课重在分析
重要的是说明,即是分析与诠释(3)说课凸显智慧
二、说课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系
1、说课与备课
2、说课与上课
3、说课与评课
三、说课与教师专业发展
1、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
是专业教师发展的重要的途径
教学反思包括三个成分:认知成分、批判成分和教师陈述
2、影响教师的知识建构
A说课可以促进教师个体隐性知识的社会化
B说课引导教师将个体隐性知识“外部化”为显性知识
C说课有利于教师将分离的、零散的显性知识进行梳理、组合与重构,从而形成统整的、结构化的显性知识。
D说课有利于促进教师将思考所形成的显性知识进一步“内化”为隐性知识。
3、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四、说课与校本教学研究
1、说课有利于建构教学研究的把手
2、说课有利于形成教师研究共同体
第二节 说课内容的拓展
一、说教学设计
1、说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的原点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1)注重三维目标的阐述(2)注重目标表达的清晰
3、说学生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4、说教材处理
A说教学内容的结构
B说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C说课程资源的开发
5、说教与学的策略
包括教的策略与学的策略
6、说教学程序设计
(1)教学程序设计具有假设性(2)教学程序设计具有科学性(3)教学程序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二、说教学实施
1、说教师引导
2、说学生参与
3、说教学生成三、说教学收获
第三节 说课的实施与评价
一、掌握说课的要求
1、凸显理念的引领
2、聚焦教学的问题
3、增进反思的意识
二、提升说课的艺术
1、锤炼说课的语言
2、创新说课的思路
3、凸显说课的个性
三、关注说课的评价
1、说课评价的基本原则
2、说课评价的基本内容
(1)对说课者教学理论素养的评价(2)对说课者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评价(3)对说课者理解和把握教材情况的评价(4)对说课者选择教与学的策略的评价(5)对说课者教学智慧的评价
四、创新说课的形式
1、专题研究型说课
2、小组互动型说课
3、理论研修型说课
第四章 听课:在观察中把握课堂的真实
第一节 听课的内涵与意义
一、“科学研究”视野下的听课
1、课堂观察的历史发展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的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出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课堂观察的内涵与特征
(1)课堂观察重在研究与诊断
(2)课堂观察是一种系统性研究(3)课堂观察注重收集客观数据
(4)课堂观察倡导团队合作的文化
二、课堂观察与教师专业发展
1、课堂观察与教师发展的理论检验
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课堂观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并具体表现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升课堂教学诊断的质量和促进学校教研方式的变革的三个方面。
2、课堂观察与教师的行为转变
教师积极的从事课堂观察,有利于推动教师自觉的变革自身的教学行为。还可以促进教师将理念与行动结合起来,用理念来自觉的诠释自己的行动,改进自己的行动。
3、听课与课堂教学诊断
听课的重要目的就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诊断。
4、课堂观察与校本教学研究
首先,课堂观察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其次,课堂观察可以推动学校教研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基本类型
一、课堂观察的多元分类
1、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参与性观察就是研究者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中,通过与观察对象共同的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是指研究者不参加观察对象的任何活动,而是以“旁观者”、“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
2、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目的、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能获得翔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构式观 察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的了解的情况下。非结构式观察对研究问题的范围采取弹性态度,观察的内容、项目以及步骤不预先确定。观察纪录也无需先规定具体的要求,是一种非控制性的,弹性化的观察。
3、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4、团队观察与独立观察
5、诊断性观察与提炼性观
二、量化研究取向的课堂观察
1、量化观察的理论基础
2、量化观察的基本特征
(1)预设分析框架
量的研究范式采用的是假设-------演绎的思维模式,也就是说,研究之前必须清晰地界定研究的问题和分析的框架,并以“研究假设”的形式表现出来。
(2)量化的数据分析
量化观察强调对观察数据进行量化,包括以定量的方式进行的观察记录和以统计学方式进行的数据分析(3)良好的信度效果
所谓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谓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的事物的程度。
三、质性研究取向的课堂观察
1、质性观察的理论基础
质性观察的理论基础是社会科学领域“质的研究范式”。
2、质性观察的主要特征
(1)参与式的深度观察
(2)基于深描的观察记录(3)情景关联的分析策略
四、行动研究取向的课 堂观察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方法与策略
一、课堂观察的基本原则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影响观察的客观性:(1)先入为主的偏见(2)无意过失(3)假像与错觉。
3、观察的自觉性
所谓观察的自觉性,就是指观察者应该自觉认识到观察背后的理论指导。
二、课堂观察的主要程序
课堂观察的基本程序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1)明确观察目的(2)进行文献整理(3)设计观察框架(4)制定观察计划并实施观察(5)观察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三、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
1、行为检核表
2、等级量表
指事先根据观察目的编制合理的量表
3、座位表
4、课堂实录
5、课堂轶事记录
6、课堂观察日志
四、如何进行现场观察
1、确定观察的位置
2、开放式观察
3、渐进式聚焦
4、回应式互动
5、选择观察内容
五、如何做好观察的记录
现场观察笔录分为四个部分(1)实地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性能容(2)个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个人在实地观察时的感受和想法(3)方法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使用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4)理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的初步理论分析。
六、课堂观察资料的分析
1、课堂资料的整理 整理和统计课堂观察资料,需要考虑资料的特点
2、课堂观察资料的解释
所谓的“解释”观察资料,是指研究者从特定的理论框架出发,对观察资料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进行创造性诠释的过程。
七、团队观察与教师的合作文化
团队观察是由即彼此分工又互相合作的团队进行的。团队观察需要学校积极地营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主题与框架
一、走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凸显学生学习的过程
2、关注学习行为的整体分析
3、强调基于学习证据的课堂分析
二、学生研究:意义与价值
1、从学生方面说,研究学生是落实学生主题地位的基本方式。
2、从教师方面说,研究学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3、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学生研究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课堂学习观察的主要维度
1、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
2、思维过程的课堂观察
3、学习方式的观察
4、学习风格的观察
第五章 评课:在反思中引领教学的改进
第一节 评课的概说
一、评课的意义
评课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评价标准,对一节课中教与学活动和效果进行的价值评价。
1、从宏观层面来看,有效的评课将有助于区域性教育管理的正确决策。
2、从微观层面来看,有效的评课将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常见的评课类型
1、教学研究型评课
2、优质示范型评课
3、等级评比型评课
4、组内互助型评课
5、督促检查型评课
6、群体展示型评课
不同的评课类型有不同的特点,会产生不同的功能。示范型评课能给教师带来启示,有助于教师理解、学习、吸收、借鉴。互助型评课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而研讨性评课有利于把问题引向深入,等等。
三、评课的组织与实施
评课不是教师个别的行为,而是需要教师之间相互的交流、互动和影响,它是一种特殊的集体行为。
在评课的组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改善评课活动的管理,合理安排听评课。
2、要注重营造民主共享的评课氛围。
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执教者,认真倾听执教者的教学意图。应设法激发起参与听评课教师的共享与发展的责任意识。
3、评课组织中的几个要点
A:在24小时内给出反馈.B:要以系统的、详细的听课记录为基础。C:听课记录要以真实的课堂事件为基础。D:对真实的课堂事件的阐释要以预先设定的标准为准则。
E:这些阐释首先要由授课教师做出。F:评课必须是双向的,而且要以共同发展为导向。
四、评课的局限性
就目前评课实施的现状来看,容易产生几个方面的局限:
1、容易出现“求全责备”的情况。
2、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3、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情况
第二节 评课的理念与内容
一、好课标准的讨论
1、好课标准的判断角度
A、评价教师
B、评价学生
C、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D、评价教学过程及效果
E、评价课堂教学活动
2、好课标准的探讨
好课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特点,课堂教学不可能都上成“四课合一”的精品课。拥有四课中某一方面的特质就应该被视为好课。教师们应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寻找一种言简意赅、过目不忘、易于记忆和理解的标准。
3、值得借鉴的有效教学标准
A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教师的使命在于构建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设计需要师生合作参与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使得创造性活动与安排的时间相一致。*教师安排好座位。*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分组类型多样化
*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小组活动计划。*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教学材料和教学技术的运用应利于师生共同活动。*教师应以积极的方式监控和支持学生的合作学习。
B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C情境性学习
D挑战性教学:教学应具有挑战性,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E教育性对话:教师通过对话进行教学,特别是进行教育性对话。
4、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
A评价对象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B教学评价既关注教学结果的达成,也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C强调评价标准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从静态性走向生成性。D教学评价的效用主义倾向日益凸显,开始从关注教学效果转向追求效果和效率的统一。
在有关好课标准的研究和实践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评价标准要“因地制宜”。(2)评价标准的表述要规范、科学。
(3)对国外教学评价理论的借鉴要考虑我国文化传统和教育实际,不可盲目地展板照抄。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或许好课只是一种教学的境界和追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或许好课存在于每位教师的内心,写在学生们兴奋与渴望的脸上,它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成长。在现代评价理念中,有几个方面在课程改革中格外得到重视,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还应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落实:
1、坚持发展性评价
2、坚持以学论教
3、倡导评价的多元化
(1)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2)评价视角的多维化
(3)参与评课主体的多元化 *鼓励执教者自评
*鼓励学生参与听评课,提高学生评价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动员家长参与听评课活动。(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三、评课内容的构建
1、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是否注重了整体性。(2)教学目 标是否提现了层次性。(3)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关注了差异性。(4)教学目标是表述是否准确规范。
2、评教材处理
(1)教材处理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教材处理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3)教材处理是否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3、评教法学法
(1)教师教法选择与运用是否恰当。(2)教师是否有学法指导的意识和表现。
4、评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流畅。(2)课堂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5、评学生参与度
(1)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泛
(2)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3)学生的参与质量是否良好
6、评教学实效性
(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是否妥当(3)学生是否学有所得
7、评教师素养(1)教师的品德素养和心理素养(2)教师的专业素养 A教师的专业知识
B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表达能力,在评课时应注重:(1)教师的课堂口头语言是否做到准确、规范、简洁、生动。(2)教师的板书板画是否做到设计合理、化繁为简。(3)教师的非言语信息传递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和审美要求。(4)教师对多媒体运用是否恰当、合理。
第三节 评课的方法与策略
一、评课的方法
综合评价法、片段分析法、评点结合法、表格评价法
二、评课的策略
1、确定评课的视角
2、确定评课主线和观察点
3、抓住评课的重点
4、讲究方法和语言艺术
5、注重评课后的反思
最近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苏鸿先生《高效课堂》一书,苏先生在书中试图从先进理念的引领、课堂系统的优化、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侧面来深入剖析和诠释“高效课堂”。
在书中苏先生对教学活动的五个环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深人的诠释。读后深受启发。
1.备课,在研究中预设教学的曲调。备课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这种预设不仅仅凭借 着教师的经验与阅历,更是基于对教学活动的科学研究。
2.上课,在过程中彰显智慧的力量。上课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与把握,上课的过程蕴含着教师课堂教学的复杂技能,同时也彰显着教师教育实践的个性化智慧。
3.说课,在交流中论释教学的意义。说课是交流活动,不仅要说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更要说背后的道理,即对意图、目的、理论依据、个人立场、文本诠释等进行深度的剖析。
4.听课,在观察中把握课堂的真实。作为科学研究的课堂观察将教师日常的听课活动提升 为专业活动,并赋予课堂观察更丰富的内 涵与意义。
5.评课,在反思中引领教学的改进。评课是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形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目前我校的教研活动面上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究其实效性值得考量。时间久了大家都有应付之嫌,尤其是集体备课,大家的心始终拧不到一起去,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大家能坐在一起谈谈说说,对教材、对学生有个大概认识,形成的意见也罢、导学案也好总归是个集体的东西,对个人的二次备课肯定会有很大帮助,我认为集体备课之后的教师针对自己实际情况的二次备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机智、教学水平的差距最大程度体现在教师二次备课上。
“备”,繁体字写作“備”。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備,慎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精神上、思想上做好准备。可以这么说,备课首先就是备教师的心态、教师的思想,其次是教师在内心真正去了解学生、熟悉教材等等。至于教案的形成,形式真的可以多样性,“心备”才是最重要的。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备课形式就不能一样,老教师教的年头多了,心中自有黄金书,这是年轻教师攀比不来的,但信息社会的更新速度飞快,老教师也不能忽视,我认为“形神兼备”的备课才是真正的备课。一些流于形式的东西对我们一线教师真的有很多束缚之处,真是费时费力又没有结果的事。但现实又很骨感,没有“形”哪来“神”。继续摸索前行吧。
第三篇: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老师们:高效课堂模式课改已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以下材料是我校及全国课堂课堂资料部分。希望老师们认真学习、体会、为我所用,探索自己的高效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重点要做好培养技能,积累知识,力求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负担。
1、分课时备课,每节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把课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约20—30分钟,引入新课,新授课(精讲,突出重难点);第二阶段,约5—10分钟,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技能和知识。传授知识尽可能做到堂堂清(“三清”: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
3、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如:
让学生准备回忆记录本,每节课回忆知识点,回忆不起的记在小本上,课间用2—3分钟来回忆。或在课堂第二阶段由老师组织。
也可设纠错本,记载错题。
注重书写习惯、预习习惯、记笔记的习惯、作文习惯等的训练。
4、巩固知识,可进行滚动复习、检测巩固等。
5、组织教学活动要注重双向、异向交流,增强互动。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要安排好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有事做。
石家庄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6个环节:导、思、议、展、评、练
1、导:导学,导入课题,注意调动激情。明确学习目标。
2、思:根据老师设计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独立思考。
3、议:分小组讨论问题,合作互学。
4、展:激情展示学习成果。
5、评:老师点评、肯定、激励。老师精讲,带规律性、方法的知识。
6、检:检测反馈,内化所学。反思。
7、练:学以致用,课外巩固,迁移,从懂到会。
全国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一、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
昌乐二中模式,是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概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简称“271课堂法则”。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
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法则”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271法则”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271法则”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轻起来。
“271法则”三大模块:预习、互动、测评。●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体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流程如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 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 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一)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这堂课的自学要求;(二)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老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三)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差生优先);(四)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五)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
作业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三、杜郎口教学模式:“三三六”或“10+35” “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自主学习三模块;课堂展示六环节。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四、西峡教改的“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的课堂流程是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运用拓展。“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接触新课之前,一切都是陌生的。老师出示课文题目,在没有走进文本之前,让学生展开联想并提出自己思考到的问题。比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老师出示课题,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有:董存瑞是什么人?暗堡是什么?为什么要炸暗堡?董存瑞是怎样炸的?结果暗堡被炸掉没有?不“舍身”能炸掉暗堡吗?是他一个人炸的吗?董存瑞现在还有家人吗?„„教师归纳补充梳理后,引导学生带着主要问题深入文本进行“自探”,进而寻求问题的答案
五、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基本模式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结合全区推进主体多元教育,打造高效课堂模式初期阶段的需要,设计了具有区域推进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模式——殷都区主体多元高效课堂“双向五环”教学基本模式。
“双向”是指课堂遵循教学过程的递进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边,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既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的育人效果。
“五环”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五个相连的基本环节。即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双向五环”是一种把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内在精神,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上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这一模式的实质是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
模式呈现
“双向”是沿着教与学的发展方向设计内容的。学的一方是: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的一方是: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
“五环”是按照教学过程对内容进行构建的。即学生预习·教师导学,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展示·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如果说“双向”是按纵向构建设计教与学的内容,其核心是发展;那么“五环”就是按照横向构建设计内容,其核心是结构。“双向五环”组合在一起,就使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个纵成线横成面的网络化结构。
六、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讲学稿根据学生的学来设计,既是学生的学案,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通过“讲学稿”这个载体合二为一了。“讲学稿”实际是“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它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讲学稿”中都有表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讲学稿”的特点,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等习惯的培养。“讲学稿”像一根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正如该校校长陈康金所说的:“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从前一天晚上的预习、自学到第二天课堂上的释疑、巩固,学生产生疑瓿,探究疑问,解决疑问题的全过程都会在‘讲学稿’上留下清晰的印记,教师可以据此随时检查、指导和调控。除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外,讲学稿还是学生的练习册”。东庐中学的教师除了“讲学稿”上的题目外,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对每份“讲学稿”教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此外,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考评也紧紧围绕“讲学稿”。东庐中学测试或考试时,教师通常从“讲学稿”上选择题目,引导学生利用“讲学稿”进行复习,达到“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学生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和装订,就成为很好的复习资料
七、北京志鸿教育研究院提出的“高效课堂1333教学模式”
(一)模式简介:“1333”是指“一份学案三种课型三步骤三环节”。所谓“一份学案”是指教师、学生每堂课共用一份学案;三课型是指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新授课、复习课、检测课三个基本课型;
“三步骤”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阶段);三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三个环节。
(二)课堂教学模式:学、展、点、练
1. “学” 即“自主学习活动”和“合作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活动”就是学生按照
“学习目标”的要求,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学案要至少提前一天下发,学生根据学案,自主解读文本,初步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基础题目,从总体上对文本有初步把握,完成基础性目标,从而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合作学习活动”是指以学案为路线图,对子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组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问题解决的顺序依此是:自学解决——对子之间解决——小组内解决——班内解决——老师解决。
2.“展”即“展示交流? 分享共赢”。
展示分为小展示和大展示。小展示指的是在小组长组织下的组内展示,主要展示对子互学和小组内合学的成果,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由学习组长负责将学习成果和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老师掌握学情,安排班内大展示;大展示指的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
班范围内展示。
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课堂上教师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交流,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注重适时、中肯的评价,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在班内形成“兵教兵”的浓厚学习氛围。过程中,教师要汇总交流展示中的问题,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易错点等,为下一步点拨做好准备。
3.“点”即“精讲点拨? 点评升华”。
所谓精讲,主要体现为教师抓住知识的关节点、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讲得精彩。把握住了“这四点”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全面开花,到处点火,则徒劳而无益。
原则上教师一节课最多讲15分钟,是指累加时间。4.“练”即“有效训练? 知识落实”。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训练题组,并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让学生在当堂检测中巩固自己的所学,找到知识的遗漏点,在矫正、总结中提升素质,实现“堂堂清”。
(三)“1333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要求老师明确学习任务、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展示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2.板块式教学
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有效之策是实施“板块式教学”。“板块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以一种课堂活动方式代替另一种课堂活动方式,降低学生较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下的疲劳,尽最大限度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一讲到底是不科学的。
所谓“板块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将课堂有机地分成3—5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每个“板块”确保有8至15分钟的时间。
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教学”,比如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
3.三讲三不讲:
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八、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定向: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使之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第二步,自学: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学教材,独立思考,自己作答案。
第三步,讨论:学生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共同讨论和研究在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寻求答案。
第四步,答疑:立足于学生自己解答疑难问题。
第五步,自测:学生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自拟一组约需十分钟完成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第六步,自结:每个学生总结自己学习的主要收获。教师在成绩优秀、中等、较差的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使所获得的知识信息得到及时强化
九、邱学华尝试教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在尝试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可分为五步:
1、出示尝试题;
2、自学课本;
3、尝试练习;
4、学生讨论;
5、教师讲解
十、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
第一,启发,就是提示当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阅读课本,就是学习自己读课本。
第三,练习。既然读懂了课本,就可以做相关的练习题;
第四,当时知道结果。这一步很重要,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当场核对或订正答案。第五,小结。教师下课之前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
十一、黎世法“异步教学”
第一步,自学。就是自己读课本。
第二步,启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
第三步,复习。回头输理一下自己已经学了哪些内容,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地方。第四步,作业,其实也就是练习。
第五步,改错。这一步相当于卢仲衡老师倡导的“当时知道结果”。学生做了练习之后,同学之间相互改错。第六步,小结
十二、钱梦龙“语文导读教学法”
这种教法以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为理论设计的基点,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三主”和“四式”构成语文导读法的整体构思。“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这一理论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外化为相对应教学结构模式即“四式”,包括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
第四篇:高效课堂学习资料1
第一章 高效课堂22条
1、高效课堂的概括: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特点:
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A、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 B、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C、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
D、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
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5、高效课堂“三原色”:
A、红色,代表热情,体现出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B、黄色,为警示色,时时处处提示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C、蓝色,象征知识的海洋,突出“人人学会”,落实学习目标。
6、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 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A、教育即解放
B、教师即开发
C、学生即创造
D、教室即成长
7、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
A、预习先行,先学后“交”,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B、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
C、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 D、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E、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8、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A、高效课堂出发“原点”,是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B、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C、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D、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9、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 A、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 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那么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倍或负倍的效益。
假定“?”是0,那么1×0=0,这样的课堂叫“零效益课堂”; 假如“?”是2,则1×2=2,这样的课堂叫“正效益课堂”; 假如“?”是–1,则1×–1=–1,这样的课堂叫“负效益课堂”。因此,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B、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C、技术支撑:高效课堂模式——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D、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E、三种利器:又称“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F、教学抓手:导学案——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五步生成”,实现四级目标。
G、教学目标:通过“三维”目标的落实,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0、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A、时间划分: 10+30+ B、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C、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串插巩固,达标测评。
11、高效课堂的评价: A、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B、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哑巴能成为好教师吗?当然可以,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岂不是好教师吗? C、“三看”学生: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D、“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E、评课三看:
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使用和调动了小组,是否组织了当堂达标测评,严格规定“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
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12、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
A、文本挖掘: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有自己的认识,观点,能够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板演、绘图、感受感悟,艺术形式表达、写作、制作、实验、多媒体、录音、辩论等;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B、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正兵,弱生是否参与表现,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语言洪亮,无语病,尽可能到板前或聚焦处锻炼同学们的演讲、说理、辨析、自信的能力,声情并茂,动人;③板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被点评的同学要有表示,或口述或板演,要当即纠正其差错;⑤每节要有总结、反思、测评。C、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串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D、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13、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
A、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B、展示:解决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根据学情组织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展示分为:组内组织的“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大展示要讲究技巧:展示“普遍性”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般主张由学力较弱的学生多展示;当然对展示内容教师要学会取舍,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兵教官”、“官教兵”。
C、反馈:落实效益——实行验收制度,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也是对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在考试制度未被取消的前提下,任何教学都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学生的需要和考试的需要。反馈即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14、小组的要求和评价:
A、分组:异质同组,同组采用AA、BB、CC分法;同质结对,竞争合作; B、理念:小组组长又叫“教师助理”。一间教室里的N个小班: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C、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6教学法”——1个教师负责解决6个组长的问题,调动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调动掌握每个成员的学情;
D、即时性评价:教师上课要抓好小组学习的即时性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
E、分工: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有教师负责。
F、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完成既定的教学进度和任务;完成小组、个人评价。
15、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A、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教师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
B、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教师上课也是“上学”,教书也是“进修”。
C、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众。
D、从职业特点上,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16、高效课堂的管理: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导学案的编制即“备课”:主备—年级组—主备—个备—课后备;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校长要“清心”、“正气”、“洗脑”;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E、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17、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8、高效课堂的“命门”:
“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A、“开放”是前提:教师要敢于放手,学习能力来自“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穷人的孩子为什么早当家、能当家?放手就是爱,放手就是“放生”,开放就是解放;
B、“关键”定成败:一切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是否真正觉醒和发挥。回到教育的“原点”,探索“人”的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C、产品是课堂:要制定课堂标准,淡化教师的“课堂艺术”。再靠教学技艺“包打天下”绝对是一厢情愿,“茶壶里面起波澜”不解决问题,唯有重视课堂标准,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课堂,才能保证让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都合格;
D、模式出效益:用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模式的“硬着陆”,任何人在临帖阶段都不准许超越模式。“机动车靠左行驶”,宝马车概不例外,这就是“规”,亦为课堂“之道”;
E、流程生能力:兖州一中教学楼前的金鱼会跳舞。掌握了模式,习惯了流程,便能产生良性循环,形成“能力”,所谓“熟能生巧”。
19、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
A、常规途径:总结—反思—实践—总结模式;
B、“小课题”研究:拒绝假大空泛绣花枕头般的“大课题”,揪住课堂教学中的“活问题”,持之以恒地捻针尖,力行数年,必有所成;
C、教师个人俱乐部:充分发挥“特级教师”的专业优势,鼓励教师发展个人特长。教师个人俱乐部,还应与学生社团组织实现“双边互动”。20、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
A、学校应该是一部大书,一草一木都应是教育资源,都要能够发挥“教”与“育”功能。校园文化的策划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比如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楼梯,设计一部“中国历史走廊”。利用教室的外墙,制作一个“课间加油站”,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克文化公园”……唯有把学生“浸泡”在优质文化里才可以实现教育的目的,如何占领学生的“视线”,是一个方向;
B、团队文化最好的解读是“家”,生生之间最佳关系解读是“家人”;
C、班级文化应基于“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强化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好的班规,既能看见,又能摸着,是一部严肃的“班级宪法”。推荐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李茂编译)
21、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E、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洋思等一类课改典型均属于教师牵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 教学是什么?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师之体育教师,把篮球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投篮。师之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关于几个教学的比喻。
“养猪说”: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 “育儿说”: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
“妈妈解放”的启示: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
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
没有“临帖”岂会有“破帖”?先用“田字格”写字,严禁貌似有见地的批判地学,否则会画虎不成。
我们要求所有“共同体”学校用四个月时间进行高效课堂的“临贴”,这个阶段叫“继承”;第二个阶段叫批判与生成,在这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不同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讲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不同在形态上。没有批评就没有超越,当然也不会有真正的生成,“临帖”是为了“破帖”。但一开始就忙着批判,结果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批判地学往往呈现为“貌似有见地”。另外,即使是批评,我们也主张“行动批判”,而不是指手画脚瞎白话,有些批评,显然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可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便天降大任,总得有人亮出肩膀去“扛”起这个伟大的民族赋予我们的责任!
附: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第二章 高效课堂概述 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很好的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找到了这个“支点”,才能撬开并破解教育的诸多困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高效课堂是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满足“三大目标”:第一是在效益和效率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变“接受式”学习为自选“超市式”的主动学习,并注重学习能力的生成;第二,要使课堂作为“主阵地”,主动承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诸多要旨要义,以培养“完人”为目标,真正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狂欢、成长的幸福,变“苦学”为“乐学”、肯学、会学、学会,实现真正的终身学习;第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其实现职业的幸福和个人成就,让教师真正享受“太阳低下最光辉的职业”带来的尊崇。
因此从“三大目标”来衡量,高效课堂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教育概念,又是不准确的,甚至很容易让人误解和起歧义。有鉴于此,我们在提出高效课堂概念时,加了这样的后缀: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的课堂教学形式。它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识的意义,发展的意义。
高效课堂从“解决问题”入手,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叫好课;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叫好教师。
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
高效课堂与众不同的教育价值解读: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生即创造、教室即成长。
高效课堂既是方法,也是思想;既是理念,也是行动;既重知识,更重生成,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升学的统一。
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一、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阶段),就要先让他们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讲:先学立足解决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推动发展,从而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新的现有发展区。这是有效教学、优质教学的心理学机制。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不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也不论学生是怎样地依靠教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成绩。
二、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这同样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当然,教师不能脱离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来单独传授所谓的方法,而应该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并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心,养成“方法”意识。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时,必须先教后学(边教边学),但是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因此,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各科教师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指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科学学习方法的示范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科学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动态发展角度看,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与之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独立,教师作用告终。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主要最根本的也就在于促进和完成这一转化。先教后学的本质就是把教转化为学,也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这条规律的潜在意义在于: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新课程实施过程所出现的“自主”变成“自流”的现象就是因为缺少了“培养”这一环节。从教学角度讲,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是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很多成功教改实验的共同特征。
三、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泛泛来谈,这条规律似乎涵盖了前二条规律的内涵,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它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
温故知新的本质是化难为易,由于变易了,学生就能学会,而学会了,学生便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机制:学会---兴趣---愿学---学会……这是这条规律的具体体现。
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高效课堂当然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生成学习的能力。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的教学必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方法—过程—结果—能力”这个环节代表了高效课堂的学习主张。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一直“纠缠”于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公说婆说,各种观点异彩纷呈。但遗憾的是争来议去,却没能把握住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素质教育对学生而言,到底应该是什么?你不能说“会跳舞”不是素质,但会跳舞时学校教英语培养的主要目标吗?同样,你也不能说会画画不是素质,但同样会画画不是“以学为主”的学校生活最应该培养的素质。
其实,只要分析透彻如今的课堂为什么如此没有效益,便会恍然明白了一切。学生为什么对教师的“讲”如此依赖,正如当每个学生不会吃饭时,那只能依赖于妈妈一勺一勺的“喂养”,有人吧应试比喻为“填鸭式”,真的再形象不过。我们想象一下什么是“填鸭式”吧,把鸭嘴掰开,然后填塞,这就是教育吗?我们很多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就是这样的“填塞”中得来的,并通过“导师制”,一代代传给新来的教师。
教师自鸣得意的“填鸭”最直接牺牲掉的便是学习能力。我们说高效课堂回到“原点”,回到“学习”这个词汇的“最初”。它最有价值的指向便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在学会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常常,我们在老师布置的应景作文里,总是杜撰一个很是令人兴奋的词语,叫“废寝忘食”。然而,我们可以问遍中国的数以亿计的学生,谁在课堂学习中还记得废寝忘食是什么感觉?
笔者曾经在几所中学对学生做出关于学习的抽样调查,提问的是“关于学习的联想”。被调查的学生超过1000人,根据学生提供的“答案”,笔者依此排列下来,排在前十位的竟然一律是:枯燥、讨厌、度日如年、考试、体罚、作业、训斥…… 今天的学习有快乐吗?
同样,笔者还搞了另外一次调查,题目是“最令人讨厌的校园生活”。遗憾的是,答案惊人一致,是“上课”、“加班作业”、“被教师辱骂”…… 今天的学校有幸福吗?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对一些中小学生做过采访调查,问他们什么时候学得最好?学生的回答是:
★当我们有兴趣时,学的最好
★当我们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得最好 ★当教学不是千篇一律时,我们学得最好
★当我们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发现知识对我们的意义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被关注和信任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能够学以致用时,学得最好,形式要多样
★当我们喜爱的教师上课时,学得最好 即便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也要努力找到问题之门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高效课堂因而主张不仅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且要把学习的能力还给学生。明确了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即学习能力之后,制约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看似无解却能轻松解决。课堂教学唯有致力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造,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
当我们认识到“素质”主要是学习能力之后,我们还要“从需要和目的出发”,确立这样三个概念,即学习能力包括什么—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思维力”是培养学生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能力。
“生成力”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结合,而生车你干的知识结论、情感态度和思想品格。课堂教学除了承载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外,还必须真正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表达力”即首先外显位具有自身属性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还包括团队的协作组织能力以及与外界的沟通接受能力。
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大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第五篇:穆家庄九年制学校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穆家庄九年制学校教务处编
校长寄语
寄语教师: 我们每一个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使命,任重而道远。希望老师们用爱心去浇灌;用真情去融化;用人格去熏陶;用智慧去启迪;用表率去影响;用理想去塑造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生命。高效课堂赋予我们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老师们要把握机遇、勇于挑战,人人成为高效课堂的行家里手,个个成为课改的弄潮儿,让学生在您超前理念的怀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寄语学生: 要成才必须先成人,学好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品德高尚、举止文明、为人友善、严于律己、刻苦勤奋的好学生,在家做一个乖孩子、好孩子;在校做一名优秀生、希望之星。
寄语家长: 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是您们的心愿,更是我们的目标,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有我们的努力,更有您们的支持。为把穆家庄九年制学校打造成一流的学校,创造一流的业绩,让我们共同携手合作吧!
寄语自我: 奉献爱心,做师生的贴心人; 拼搏进取,做忘我工作的带头人; 开拓创新,做学校改革发展的引路人。
穆家庄九年制学校
实施高效课堂教师誓词
我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荣誉庄严宣誓:
我们立志: 克难攻坚,竭忠尽智,让行动改变教育,让教育承载未来;
我们坚信: 育人,终身的使命;教育兴衰系于改革,改革成败在于坚持;
我们决心:为全体学生的美好未来,打造全新的课堂与学校;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营造绿色教育生态,创建绿色动力体系 以尊重与责任,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坚定信念,勇于实践,激活课堂,引领希望; 用奉献来谋求师生成长,用改革来实现柞水振兴; 实现教育梦,助推中国梦。
教师日行五一
1、每天保持一个好心情
2、每天做一件好事
3、每天送一句寄语
4、每天记录一段叙事
5、每天上一节好课
第一部分
高效课堂基本理论
传统课堂五环节
1、导入,复习旧知
2、讲授新知
3、巩固练习
4、总结
5、布置作业
传统课堂教学流程与高效课堂流程异同 相同点:导入、小结、检测(练习)
不同点:
1、传统课堂一讲到低(不管学生会不会,从头讲到尾);高效课堂是:学——展——点(讲)(自学会的不讲,合学会的不讲,展示会的也不讲,只有学生经过上述环节还解决不了问题,教师才讲)
2、传统课堂学生不知道学习流程,不知道学习目标而高效课堂先要出示学习目标,学习流程、学习内容先后顺序学生一清二楚
3.传统课堂流程是五环节,高效课堂是八环节
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3、学生自学、对子对学、小组群学(合学)
4、展示(个展、组展、班展)
5、学生点评、教师点拨
{实施学习目标}
6、小结、拓展、提升(盘点)
7、反馈检测
(检测学习目标)
8、(小组个人自我反思)
记忆方法:(序:导入)出示学习目标——实施学习目标(3学3展2点1评)——检测学习目标(尾:反思);环节核心
学——展——点——结——测(先学再展后点(教),当堂检测练。)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导入)
1、复习提问导入或课前检测导入
2、预备知识导入
3、提出一类问题解决思路导入
4、创设认知冲突导入
注意:
1、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提问、不讲解、不展示、不点评。
2、忌教师展示文采
第二步:出示学习目标
步骤:
1、破题(从类或从题目)引出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小学一二年级教师读,高年级学生集体读学习目标);
3、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包括重点)及学习流程。
注意:不能把教学目标当作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叙述要规范;目标制定要适度、具体、可测、分层
第三步独学:
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记一记;认真做一做;不会标一标、问一问;
课堂要求:快、静、专。
1、独学的流程:读一读(学案、课本)与画一画——想一想与背一背——认真做一做——不会标一标;独学的方法:不看资料学(裸学)——借助资料学(助学)——合上书记一记(记学)——(对学习效果测 一测(量学)。
2、对 学:分享(说一说)——求教(问一问)——讨论(议一议)——不会标一标;方法: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对查;
3、群 学:帮学——合学——研学——提出班级讨论问题;(C-----B------A帮学);
群学:解决共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独学是基础,对学是常态,群学是升华
小组群学形式:组长组织并选择适合本组形式
(1)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2)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
(3)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4)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5)独立思考,争议的讨论
自学(独学)的要求
1.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2.翻动书本、练习本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3.独学过程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独立完成。4.遇到与己无关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
5.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学习,全面完成习题,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答案,列出自己的观点或疑问。6.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
第四步合学:1.站姿:一展二撅三碰头,快静齐;2.组长选择五种形式中的一种形式进行合学;3.教师巡视关注薄弱小组,发现有问题的小组并定其为展示对象,指定本组学生提前到黑板板书,为展示准备;4.教师提示语:现在进入小结阶段。组长开始总结,组员用符号记录;5.教师提示语:现在进入预展阶段。组长确定形式,组员开始彩排。6.教师提示语:时间到,全体学生答语:我坐好。
小组合作(对学群学)的基本要求:
1.小组合作交流,依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 2.对子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 3.小组交流。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
4.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
5.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6.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
7.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嘻戏、玩耍。
8.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第五步展示:1.展示第一步:自然走上讲台,双脚与肩同宽,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侧身、互动、大声,学生喊口领语:聚焦——迅速,倾听——认真;
学生导入语:我是××苹果,代表第×组展示。(红苹果,绿苹果,青苹果)2.展示动作:侧身,互动,有展有示,展:方法思考的过程要出现,示:结果呈现;3.一至三年级结束语:我的展示结束请大家点评:四至六年级结束语:我的展示结束请质疑和补充,质疑补充的时候要礼让。不需要质疑的请学生鼓励;需要质疑而学生未质疑教师追问。
习题展示流程
1、题中条件是什么?是否存在隐含条件?
2、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3、解题的思路是什么?
4、破题的首选切入点在哪里?
5、解此题的关键何在?
6、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
7、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问题?
8、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9、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巧妙出在什么地方
第六步:小结、拓展、提升(盘点)小结不是重复说一遍;拓展要在本学科范围内拓展; 提升要在最近发展区
第七步:达标检测要独立做:达标检测就是小考试,规定时间做完。
第八步:自我反思
第二部分
导学案的编制
传统教案与导学案异同
1、字面含义及服务对象不同:教的方案(主要为教师教服务; 引导学的方案(主要为学生学服务);
2、教案上教学目标,学案上学习目标
3、教案上只有一个内容:学什么(学习内容);导学案有三项内容(学什么——学习内容、怎么学——学习方法、不会怎么办——知识链接)
4、导学案有路线图(学校流程)、方向盘(方法指导)、指南针(学习目标)功能;有课堂练习本、笔记本、作业本综合功能。导学案概念
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简称导学案,它对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会了没有等学习核心结构设计了一个流程,具有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的作用。它是教案、学案、练案的三案合一;是课堂练习本、作业本、笔记本的三本合一。
导学案三大板块
1.学习内容:(学什么)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不同层次问题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
2.学习方法:(怎么学)把传统课堂教师要讲的内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说出来或提供学习方法。
3.旧知识链接:(不会怎么办——学一退三:以习题形式呈现)将旧知识通过方法的桥迁移到新知识 导学案本质
学什么?学习内容,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不同层次问题,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 怎么学?就是学习方法指导,方法指的是五类方法(这个题怎么做——个性方法;这类题怎么做——通用方法、这类题怎么想——学科思维方法、高效课堂流程操作方法、学习规则。
呈现方式:明示学法(板块指导、分题指导)——渗透学法(孕伏法、问题法、要求法)——自悟学法(提炼法、反思法)。
不会怎么办?旧知识链接(学一退三)导学案的变式
1、自编学案+电子导案=导学案
2、选用的学案+电子导案=导学案
3、自编或选用学案+内化于心导案=导学案
4、电子导学案 电子导学案的构成
1、封面页:单元、课题、制作人、时间
2、课前页:优胜学习小组生活照片、音乐
3、预备页:课前准备、每日一言
本周习惯;
4、导入页:课前检测、预备知识导入等
5、学习目标页:目标内容(3条以内)
6、流程页:自学、合学、知识、点拨、小结。必须有三部分:学什么、怎么学、不会怎么办
7、检测学习目标页:试题与目标对照,内容紧扣双基、量要适度、类型兼顾
8、反思、评价页:引导学生反思角度、问题 导学案评价标准
1、页面:整齐美观
2、必须有五要素: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不会怎么办、学会了没有——内容、目标、方法、知识链接、检测
3、目标 “四行”(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结果)与四要求:恰当、具体、可测、分层
4、三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三照应(目标与流程、目标与检测、内容、方法、学一退三照应)、三律:知识学习认知规律、教材结构规律、学习方式递进规律
编制导学案的前提
1、学习课标
2、看教参,吃透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3、研究教材(文本)
4、研究教材解读
5、研究试题
6、研究学情(教程、经验、实际起点水平与教材要求起点水平)
记忆方法:两看——四研 编制导学案流程
1、个人初备,形成初案;
2、备课组(教研组)合备,形成合案
3、个人再备,形成个案;
4、课后复备,形成新案 记忆方法:四备四案
第三部分 高效课堂的三条线(高效课堂的学习常规)
对象 教师——组长——组员角色
自学环节
教师:
1、设置好90%能解决的自学问题。
2、说明自学问题、方法、流程
3、出示答案或让小组长批改(对改)。
组长:
1、监督本小组成员认真完成自学任务
2、提醒违纪学生
3、按教师要求完成自学情况检查工作。
组员:
1、不要交头接耳、互相讨论,要独立思考,完成自学任务
2、主动接受组长对自学情况检查
3、认真订正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合作环节
教师:
1、设置好有讨论价值的讨论题
2、让学生明白合作的内容、方法、流程
3、巡视合作的进程,及时指导薄弱弱小组。
4、发现典型题或不同种解法小组,确定展示对象(小组或个人)。
组长:
1、保证全组所有成员认真参与合作讨论
2、确定讨论形式及小组展示的分工形式及展示的排练
3、选用自己讲或帮扶形式确保讨论结果,让全员明白。
组员:
1、先独立思考,对讨论题有自己的初步想法(或答案)
2、对自己不会或不明白的地方用双色笔做好标记,合作时向邻桌求助
3、优等生要耐心给潜能生讲题,潜能生要认真听,不懂地方及时发问
4、服从组长安排,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工作。
展示角色分工
教师:
1、本照差组优先的原则确定展示小组,鼓励不同形式或有创意的展示
2、对展示者可采用追问的形式让其讲精确、讲明白
3、做好质疑、对抗的“点火”工作
4、为小组展示加好分。
组长:
1、选派展示或点评选手
2、鼓励潜能生大胆展示
3、配小组展示的礼仪。
组员:
1、展示要面向学生,有恰当的导入语,尽量采用较高层次的展示形式
2、倾听者要认真倾听,发现问题及时质疑、补充
3、展示者要虚心听取别人评价意见;点评者要先讲优点再委婉说出别的不足
4、对有价值的展示内容容,快速做好课堂笔记。
高效学生展示之歌
(站立)我自信,我向上,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精气神,有力量,发言展示我最棒。
(发言)嘴里说,心中想,脱稿不再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
展示完,听补充,同学点评记心中;仔细听,认真想,博采众长细思量;我自信,我飞翔,合作探究本领强。
高效课堂学习歌
自主学习遇难题,对子组里来学习; 说明理由要充分,有理有据去分析; 听取发言要虚心,注视对方动脑筋; 对组不能解决好,上交大组来探讨; 组学态度应认真,听取发言要虚心; 反思自己敢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 交流发言尽量轻,吵吵嚷嚷有噪声; 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意浓。
学生展示用语
卡壳时用语:想到这里,下面该怎么办我就不知道了,请问老师和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好的方法吗?
结束用语:大家对我们的发言有什么疑问吗? 大家觉得我讲清楚了吗? 我的发言完了,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我讲完了,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我说完了,请大家发表意见。
谢谢大家的鼓励!谢谢大家的掌声!谢谢老师的指点。 补充用语:××同学的发言给了我灵感,我突然想到……
带着这个问题,我把文章又读了一遍,有了一点更深刻的认识。
插话:这个过程我还有点迷糊,你能再慢点讲一遍吗?( 质疑用语:你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吗? 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请大家把目光飘移(聚集、集中)到这句。 请大家把目光从地××页转移到××页。
刚才听了××同学的发言,他说××,我认为××。 同样一句话,我和刚才那位同学评析的角度不同。 我现在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说这个问题。 我想反驳××的观点(我再次反驳××的观点) 我了解过一段历史背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反对作者的这个观点。 我们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 我们小组有个共识,大家都觉得…… 我们小组的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点小研究,我们的看法是……
我们小组的同学愿意为大家来演绎一下。
评价用语
你说得很精彩,给我很大的启发。
你读书的时候很有感情,很投入,完全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
你的阐述很有条理,很清楚。 我很同意你的说法。 我也有同感。
你把我想说的都表达出来了。
你表达意见的时候口齿伶俐,声音响亮,仪态大方,在气势上让我折服。
你在课外做了很多准备,搜集了很多资料,这点我要向你学习。
你们小组的同学团结协作,分工清楚,很有效率! 你这次发言比以前进步很大,表达流利很多,请大家给点掌声!
第四部分 小组建设
分组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年级段不同如何分组?
2、大班额如何分组?
3、新课改学校如何分组?
4、已经课改的学校如何分组?
5、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课型不同。如何分组?
6、初
三、高三毕业班复习阶段如何分组? 合理分组
1、常态异质分组(低、中、高学段2人、4人、6人,8人(4—4小小组);(适用新授课)
2、二次分组——适用习题课、复习课
3、动态分组-——适用习题课、复习课
4、同质分组——两级分化毕业班;
异质学习小组组建原则 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同质交流
异质帮扶 教师指定
双向选择 自我管理
评价先行 文化导向
激励为主
确定成员考虑因素
因素:成绩 性别 性格、学科、思维类型、认知倾向、文化背景;
职务分配:管理(行政)组长、学科组长 组员; 角色分工:提醒员、记录员、发言主持人;
合作小组建立建设的操作路径 确定组类坐序安排课下培训担任组长条件
确定人数规则制定文化建设
选择成员课堂评价
1、学习成绩优秀;
2、人缘好(有威信);
3、性格外向;
4、管理能力强;
5、责任心强。
小组文化:理念、制度、行为、环境文化
1、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
2、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组呼 组徽、组旗、组歌
3、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4、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目标清晰,人人明确。主题学习组(二次分组):如果教学内容多,交流起来显得时间不足,“主题学习组”是分解内容,每人参与一个主题,最后集体分享。基本操作:(1)确定小主题:围绕教学总目标确定若干小主题,小主题数量应与小组成员数量相同,从而保证同一学习小组的成员拿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2)成立主题研究组:各组拿到相同主题的同学,跨组组成新的小组。(3)组织学习:围绕共同的问题组织讨论,保证自己成为本主题的“专家”。(4)回到本组:学习结束后,各位“专家”轮流向组员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负责保证组员对自己的成果基本了解。(5)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将大家的成果整合成为对本问题的理解,然后分享。
循环(动态)小组):按照传统小组划分原则异质分组;各小组成员依照导学案全面自学,教师划分该小组重点研究的问题;每个小组确定2之3人作为该问题的解说员轮流为全班不会学生讲解;没有轮到自己解说时自己可到其它小组学习自己不会的问题;其余学生哪个问题不会变选择到该问题小组学习。特点:小组是动态的,讲解员讲解也动态的,很像超市自选购物。也就是说把原来的轮流大展示,变成了每个问题同步展示。即原来一次展示一个问题,现在变成同一时间内展示所有问题。
同质分组:考虑到一些学校、班级、学科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现实,在复习课或毕业班升学复习阶段,也可采用优对优、中对中、潜能生对潜能生形式分组,但前提是首先要向学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同时教师要设计好分层的导学案,做到设计形式分层、内容分层、练习分层、达标检测分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学科分层,某个学生语文课可能在优组,数学课可能在中等组,外语课可能在潜力组;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小组;一定要允许学生中途调换小组。学习时可借鉴复式教学模式,错开展示时间;同时在编排组座位时要吸收“异质分组时组内就近询问”的优势,便于潜力组、中等组就近解决疑难问题。特点:组间异质,组内同质。适合课型:复习课、习题课、培优补差。
同质分组变式:(1)、同质同标分组:各小组学习内容、标准相同,但学习方法、方式不同——优等生独立完成,中等生合作讨论完成,潜能生师生互助完成。基本流程:优等生自主学习,中等生合作学习,潜能生师助学习。(2)、同质异标小组:各小组学习内容、标准各异,一个班分成优等生、中等生、潜能生三个小区(复式班);再区内异质分组,各区内小组均依照高效课堂基本流程进行学习,即分层高效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