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docx

时间:2019-05-12 16:5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docx》,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docx》。

第一篇: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docx

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

摘要:详细逐一分析了每首诗,并作出判断,归纳此组杜诗的章法共同,厘清了《秋兴八首》的分截特点,那分截特点又是什么呢? 一 引言

仇兆鳌在注杜甫《秋兴八首》时, 特别标举其对杜诗七律章法的独特见解: 唐人七律, 多在四句分截, 杜诗于此法更严。张性《演义》拈夔府京华作主, 以听猿山楼应夔府, 以奉使画省应京华, 逐层分顶。说似整齐, 然未知杜律章法, 而琐琐配合, 全非作者本意。后面长安、蓬莱、昆明、昆吾四章, 旧注各从六句分段, 俱未合格。今照四句截界, 方见章法也。

仇氏认为《秋兴八首》都是四句分截, 甚至在杜甫的151 首七律诗中, 仇氏注中标明是四句分截的占了七成, 但这种分法与不少杜诗注评家的见解相异, 实在值得深入分析, 这正是本文的写作动机。就研究方法而论, 本文对《秋兴八首》每首逐一进行分析, 方法是先引述仇注, 然后将其余元、明、清各注评家按不同分截方式, 如四四、二四二、二六、六二等加以分类。继而凡有论及分截者, 则根据类别按该注家的成书先后排列析论, 如没有列出, 即代表该家未有对此首提出分截意见。最后述及笔者的意见, 以作为每首论述的小结。

二 析论

(一)《秋兴八首》其一除上文所引仇氏认为杜甫七律多是四句分截的见解外, 他在注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时说: 唐律多在四句分截, 而上下四句, 自具起承转阖。如崔颢《行经华阴》诗, 上半华阴之景, 下半行经有感, “武帝祠前”二句乃承上,“河山北枕”二句乃转下也。崔署《九日登仙台》诗, 上半九日登仙台, 下半呈寄刘明府, “三晋云山”二句乃承上, “关门令尹”二句乃转下也。杜诗格法, 类皆如此。

从以上及上文有关仇氏四句分截说的引文可知, 仇氏认为唐律多在四句分截, 杜律更是如此。仇氏就是以这种理论来论《秋兴八首》的, 兹先引杜甫原诗,然后一一析论之。先看《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仇注曰:“首章, 对秋而伤旅也。上四因秋托兴, 下四触景伤情。”将此诗以四句分截也非仇氏一人之见, 明代张《杜工部诗通》谓:“前四句景中含情, 乃秋兴之端, 后四句情中寓景, 乃秋兴之实。

五、六已尽其羁旅之情, 末二句则无衣之怀愈至矣。”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曰:“首句拈‘秋’ , 次句拍`夔'。`江间'、`塞上' , 紧顶`夔'。`浪涌'、`云阴' , 紧顶`秋'。尚是纵笔写。

五、六, 则贴身起`兴'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谓:“《诗通》于五、六句云`已尽其羁旅之情' , 此(末二句)又云`无衣之怀愈至' , 其意盖谓因客子无衣而弥深羁旅之情也。”三家中, 张明显是以四句分截析此诗的, 浦氏以前四句为一整体,五、六句后则别而论之, 可知亦从四句分截看此诗的, 至于叶氏, 认同《杜工部诗通》之语, 无须赘言。

历来对此诗的分截, 尚有两种看法:其一是二四二分截, 清代黄生《杜诗说》谓:“巫山巫峡, 分山水二项。三四喻乾坤扰乱、上下失位之象。花如他日, 泪亦如他日, 非开花也, 开泪而已。身在孤舟, 心在故园, 非系舟也, 系心而已, 故云云。结处虚虚点秋兴之意„„”观其行文, 谓“身在孤舟,心在故园, 非系舟也, 系心而已” , 乃扣连“乾坤扰乱、上下失位之象”而言, 可见中四句为一单位, 至若首尾联则分而述之, 故其意当是二四二分截。

另一种看法是六二分截, 元代张性《杜律演义》云:“中四句交复应`巫山巫峡' 四字。”王维桢《杜律颇解》谓:“中四句错综应`巫山巫峡' 四字。”王嗣《杜臆》曰:“但见巫峡江间, 波浪兼天而涌;巫山塞上, 风云则接地皆阴„„乃山上则丛菊两开, 而他日之泪, 至今不干也;江中则孤舟一系, 而故园之心, 结而不解。前联言景, 后联言情。”钱谦益《钱注杜诗》云:“末二句结上生下。”朱鹤龄《杜工部诗集》注谓:“钱笺:`末二句结上生下, 故次章即以夔府孤城接之。' ”吴见思《杜诗论文》中以“`”符号在杜诗原文中分截(下同), 此首是六二分截。杨伦《杜诗镜铨》眉批曰:“首章秋兴之发端也, 江间塞上, 状其悲壮, 丛菊孤舟, 写其凄紧。末二句结上生下, 故以夔府孤城次之。”以上数家, 王维桢明显沿用张性之说, 加以引申, 两者俱谓此诗中四句应“巫山巫峡”四字, 则其意谓上六句为一体可知也。《杜臆》所谓的前联言景, 审其铺叙, 当指首、颔两联而言。后联抒情, 则指颈联, 故亦是自六二截之。至于朱注引用钱笺, 云“末二句结上生下” , 杨伦因之, 俱相沿而不爽。《杜诗论文》以“`”划分诗篇, 更是最清楚不过了。总言之, 诸家对《秋兴》其一的分截, 以六二截分者最多。

对于此诗, 笔者以为当以六二分截为是, 因为水凋伤了枫树林, 使巫山巫峡一带秋气萧森, 这是因果关系, 以前二句作泛写。然后紧接四句是细写秋景秋兴, 分顶首二句, “江间”句顶巫峡, 波浪兼天而涌。“塞上”句顶巫山, 阴沉的风云压着山地。“丛菊”句再顶巫山, 言杜公见菊花两开于山上, 悟己已滞夔两年。“孤舟”句再顶巫峡, 谓己心如孤舟系于巫峡之间, 以“故园心”三字带起以下七首。末联复以景作结, 游子无衣, 捣衣声多且急, 加倍营造凄凉之情, 思故园之心益显。仇注谓“上四因秋托兴, 下四触景伤情” , 似乎割裂了三、六句呼应第二句“巫峡” , 四、五六句扣顶第二句“巫山”的映带关系了。而且全诗八句都写秋景, 亦可谓因秋托兴, 何必只是前四句。且一句用“凋伤”、二句用“萧森”、三句用“涌”、四句用“阴” , 从这些感伤字眼观之, 前四句亦是触景伤情, 故仇说尚可斟酌。

(二)《秋兴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仇注“:依斗在初夜之时, 看月在夜深之候, 此上下层次也。亦在四句分截。”仇氏接着解释:“京华不可见, 徒听猿声而怅随槎, 曷胜凄楚, 以故伏枕闻笳, 卧不能寐, 起视月色于洲前耳。”注杜诸家如仇氏般分截的甚少, 杨伦认为是二四二分截, 他在第五句旁批曰:“承四” ,又在第六句旁批曰:“承三” ,以中二联为同一单位阐述, 但类似他这种二四二分截的看法亦不多。

对于此诗, 认为是六二分截的注评家最多, 张性《杜律演义》说:“`听猿' 一夔句应府, `奉使' 一句应京华,`画省' 一句又因随槎而言, `山楼' 一句又因听猿而言, 皆以夔城长安交互对之也。王维桢《杜律颇解》谓:“`画省' 一句, 又因随槎而言, `山楼' 一句, 又因听猿而言, 皆以夔城京华交互言之也。”张《杜工部诗通》曰“以落日起兴:,`听猿' 应首句`夔府' 而言, `奉使' 应次句`京华' 而言, „„`画省' 句又以`京华' 言, `山楼' 句又以`夔府' 言„„”明代胡震亨《杜诗通》所附奚禄诒原批谓:“`画省' 句应京华, `山楼' 句应`夔府'。”吴见思《杜诗论文》则以“`”符号标此诗是六二分截。黄生《杜诗说》首句及次句下的小字夹注都标着“领起”二字, 三句标“承首句” , 四句标“承次句” , 五句标“承次句” , 六句标“承首句” , 末二句标“对结”;又黄生评言曰:“三四五六, 承`夔府'、`京华' , 两两分应。”陈廷敬《杜律诗话》云:“

三、四, 一应`夔府' ,一应`京华' , 虚随八月槎, 不如此说, 不可与言`京华' 应矣。五, `画省' 应`京华';六, `粉堞' 应`夔府' , 其意易见。”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曰:“起二句以下, 分承此二句。五六句情景尤凑泊。七句无限之情不说。八句变律。先兴后秋。”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谓:“以夔州晚景起兴, 而点出`望京华'。`哀猿' , `悲笳' 是眼前景物, 间以`奉使虚随' , `画省香炉' 写思归感旧之情, 结二语无限凄清„„”

以上数家, 王维桢沿用张性说, 张和陈廷敬虽说“画省”句应“京华”而言,“山楼”句应“夔府” , 实际都与王维桢、张性两人之说相近, 奚禄诒原批亦沿用此说, 黄生亦如是。俱不外乎“奉使”、“画省”句应“京华” ,“听猿”、“山楼”句应“夔府” , 都是以前六后二为单位析述的, 叶嘉莹的铺陈演绎亦如是。至于吴见思以“`”分截, 六二分截最明矣。方东树谓“五六句情景尤凑泊” , 着一“尤”字, 显示其乃承上而言,他说“先兴后秋” , 亦当指前六句是兴, 后二句是秋。

《秋兴》其二, 笔者认为是六二分截。原因是就章法言之,“听猿”句是写首句的“夔府” , 营造哀凄气氛。“奉使”句乃想返“京华”任职而不得至。“画省”句续细扣“京华”之尚书省, 此愿既违, 唯有伏枕悲思矣, 为“奉使”句下注脚。“山楼”句是夔州所见所闻,城墙满眼, 悲笳声回处处, 再扣首句“夔府”。故前六句为一整体, 乃总扣“兴”而写, 这从“望”、“实下三声泪”、“虚随”、“违”、“伏枕”、“悲笳”等富有想望及悲情色彩的字眼可知, 盖亦思返京华任职而未遂也, 但此等“兴”无不以景道出。后二句写“秋” , 云彻夜无眠, 今已月映洲前了, 哀不自胜, 景中复含情。就此观之, 方东树的“先兴后秋”之说非虚。仇注谓“依斗在初夜之时, 看月在夜深之候, 此上下层次也” , 实际上说得不错, 只是不当以“四句分截”看之, 盖依北斗所望者, 除第四句之八月槎外, 尚有第五句之京华画省。而依北斗所听者, 除第三句之猿声外, 尚有第六句之悲笳。凡此皆失眠之所听所望,而不知不觉间已夜深而月映洲前了, 故上下层次应是前六句为上, 末二句为下。且杜公依北斗时已失眠, 而非“后四句深夜不能寐”。

(三)《秋兴八首》其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仇注:“三章, 言夔州朝景。上四咏景, 下四感怀。秋高气清, 故朝晖冷静。山绕楼前, 故坐对翠微。渔人、燕子, 即所见以况己之淹留。”历来留意这首诗分截的注评家都倾向仇氏的看法, 王嗣《杜臆》:“此章言朝, 承上言光阴迅速, 而日坐江楼,对翠微, 良可叹也!故渔舟之泛, 燕子之飞„„而以愁人观之, 反觉可厌„„因自发心事, 欲效忠于朝如匡衡之抗疏,则功名分薄„„如刘向之传经, 而心事相违„„。且追论当初, 同学少年往往有去而为尊官者, 止是轻裘肥马„„”吴见思《杜诗论文》则以“`”符号标此诗是四四分截。《杜诗说》在“清秋燕子故飞飞”句下加小字夹注曰:“折腰句”《杜律诗话》云:“此章言朝晖。

日日江楼, 与渔人还泛泛同, 故赋所见以自喻„„清秋燕子, 是将去之物, 故飞飞者, 若见客不去, 故以飞飞将去嘲之也。”接着又谓:“有谓同学少年既非抗疏之匡衡, 又非传经之刘向, 志趣与公绝不相同。果如此, 当言异学, 何言同学乎?”《读杜心解》说:“`渔人'、`燕子' , 日日所见, 由漂泊者见之, 故着`泛泛'、`飞飞'字。其所以触绪依违者何哉? `功名' 其遂已矣,`心事' 其难副矣, `五陵' 同学, 长此谢绝矣乎!”《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谓:“此二句(颔联)不写日日江楼上之人所有之情, 而写日日江楼上之人所见之景。”[ 4](P183)又谓:“盖此一联(末联)乃承匡衡、刘向一联而来„„”。

综观以上数家, 自王嗣以前四句并述, 并以“因自发心事”及“且追论当初”两句文字引发下四句之讨论的分析格局可知, 他是以四四分截的。吴见思以符号标示, 毋庸赘说, 黄生夹注曰“折腰句” , 则是上下四句分截之谓也。陈廷敬先论前四句关系,后论后四句扣连呼应, 从其解说铺排可知, 他认为此诗应是以四句分截看的。浦氏以上四句为“触绪依违”之果, 后四句为“触绪依违”之因, 因果各占四句。至于叶氏, 先言首四句之扣连, 再言后四句之承接,她是以四句分截看此诗的。笔者以为《秋兴》其三确如仇氏及其他注评家所言是四句分截的, 盖前四句乃写夔府之景, 面对千家万户映照在朝晖之下, 杜公日日独坐江楼, 所见者青山暗色, 渔民、秋燕忙个不停, 而自己滞夔闲坐, 徒添寂寞而已。下四句, 杜公回想自己滞留夔府之因, 并抒“兴” , 诚如《杜律演义》所云:“宜公之有感而自叹也, 谓我亦能如匡衡之抗疏, 劾论房管而帝怒, 则功名分薄, 不及衡矣;亦欲如刘向之传经, 然不在京而受诏, 则心事背违, 不及向矣。非惟不及衡、向, 但如我同学之少年, 亦多贵显而乘肥衣轻, 驰骋于五陵之间, 我何为又淹于此, 独坐江楼, 甚寂寞者焉?”此颇能道出杜公襟绪。约言之, 此诗前四句言“秋” , 后四句扣“兴” , 一如仇氏所言从四句分截。

(四)《秋兴八首》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 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对于此诗, 仇氏同样认为是四句分截:“四章, 回忆长安, 叹其经丧乱也。上四伤朝局之变迁, 下是忧边境之侵逼。故国有思, 又起下四章。”与仇氏意见相近的有方东树的《昭昧詹言》“:三四近,皆闻道事, 承明上二句。五六远, 忽纵开, 大波澜起, 既振又换。结`秋' 字陡入, 悲壮勒转, 收足五六句意。”方氏认为前四句是从“近”长安的角度出发, 写闻道之事;后四句是从“远”长安的角度抒写;其谓颔联“承明上二句”、尾联“收足五六句意” ,亦可知其认为此诗是四句分截的。叶嘉莹亦说:“而三、四一联,`王侯第宅'、`文武衣冠' , 则紧承首联而来, 故`似弈棋' 虽不必兼五、六一联, 而实当兼三、四一联而言也。”认同该诗是四句分截的。

与仇注分截相异的主要是二四二分截和六二分截两种。杨伦《杜诗镜铨》在此诗末联句下小字夹注云:“三四言朝局之变更, 五六言边境之多事;当此时而穷老荒江, 了无所施其变化飞腾之术, 此所以回忆故国、追念平居而不胜慨然也。”杨氏虽未论及首联, 但他以中四句并举, 并谓此四句乃末联感慨之由, 则可推知其意乃二四二分截。

杜诗注评家认为此诗是六二分截者较多, 张性曰“自:`闻道长安' 以后五首皆以前六句始终长安之事, 而末叹其在异乡不得归耳。”)王维桢曰“王侯指宗室:, 言避乱奔窜, 第宅委弃, 故曰皆新主。时用兵既久, 府帑匮竭, 朝廷悉以官爵赏功,故曰异昔时, 此二事所谓弈棋、所谓不胜悲也。直北金鼓, 或指朱之乱;征西车马, 指伐吐蕃。凡此四者皆可悲也。”张《杜工部诗通》:“三四一联即似弈棋者, 五六言西北二方兵戈不解, 此长安所以似弈棋也, 末见秋兴。”朱鹤龄《杜工部诗集》注“:张性曰:`自闻道长安以后五诗皆以前六句咏长安之事, 末乃叹其不得归也。' ”吴见思则以“`”符号标此诗是六二分截。黄生《杜诗说》曰:“首句接上章`五陵' 字来。言长安经乱, 人事多有变更, „„金鼓轰而直北关山俱振, 羽书急而征西之车马自迟„„七句陡然接入, 得此一振, 全篇俱为警策„„”陈廷敬《杜律诗话》:“此章(《其六》), 曲江也。上下四章皆前六句长安, 后及夔州„„”

这几家中, 张性最简单直接, 说此首以下的五首都是以前六句言长安事, 末联抒长安不得归之叹, 朱鹤龄从此说。王维桢认为“皆新主”、“异昔时”二事乃首联所谓“弈棋”及“不胜悲”之由。然后又说“凡此四者皆可悲也” , 则王氏所言的“四者”是指“皆新主”、“异昔时”、“直北金鼓”、“征西车马”四事, 也就是中两联, 则此两联均扣首联“似弈棋”、“不胜悲”而来也, 故其当以前六句是一整体。张之说亦类近, 吴见思亦标以六二分截。至于黄生, 其谓“七句陡然接入, 得之一振”云云, 再观其论述, 当亦前六后二分截也。陈廷敬说写曲江的《秋兴》其六的上下四章, 即第四、五、七、八四首, 都是前六句言长安, 后及夔州, 六二之分亦甚清楚。

笔者以为此诗是六二分截的, 王侯第宅, 全皆僭易新主;文武衣冠, 用人有度不复旧时;况复回纥入侵, 吐蕃入寇, 处处金鼓震而羽书驰。故其事则有若弈棋变幻, 其情则难禁愁悲, 中四句俱扣紧首联“似弈棋”、“不胜悲”铺写, 末二句归结秋景, 道出秋兴,其思念长安之情溢于言表, 并启下四首长安之想。若如仇注般谓“上四伤朝局之变迁” , 则“直北”一联无所归了, 事实上“直北”一联言“金鼓震”、“羽书驰” , 乃紧扣第一句“长安似弈棋”而写, 盖边境之侵逼如朝局之变迁一样, 亦甚似弈棋也。仇氏又谓“下是忧边境之侵逼” , 实在不应包括末二句, 只可言颈联, 因为末联是杜公叹自己不得归长安为国分忧。

(五)《秋兴八首》其五

蓬莱高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仇注云:“五章, 思长安宫阙, 叹朝宁之久违也。上四, 殿前之景。下四, 入朝之事。”与仇注同样是以四句分截的有以下两家, 浦起龙《读杜心解》曰:“

一、二, 点宫阙。

三、四, 表形胜。„„而说者以此四句(上四句), 专指天宝之盛, 亦非通论也。看五、六, 即入身预朝班, 系肃宗朝事, 则上四便不得坐煞天宝, 打成两橛。大段言帝居壮丽, 显显然在心目间, 而扇影威颜, 朝班曾点, 不可复得于`沧江' `一卧' 时矣。”[ 2](P654)浦氏以为前四句是泛写帝京, 而不必专指天宝之盛况, 否则五、六句的肃宗朝事就没有承托了, 其“大段言帝居壮丽”亦指前四句而言, 说杜公心中未忘帝京壮丽。后截五、六句则是杜公想起肃宗朝事, 自己曾预身朝班, 睹扇影威颜, 现在不可复得了, 这是浦氏从内容上对此诗进行分截解读。方东树《昭昧詹言》则从作法看:“起句大明宫南望终南。三四远。五六近, 忽断, 接追序事。此不如振纵, 而换笔换意, 用阴调阳调, ①又一法也。结句收五六句, 忽跳开出场, 归宿自己, 收拾全篇, 苍凉凄断。”[ 14](P399)他说五、六句换笔换意, 是指此诗二、四、八句俱押阴平声韵, 单是第六句押阳平声韵, 既换笔又换意, 则其意谓上四句是言从大明宫远望;而他说“结句收五六句” , 则是以后四句为单位, 言杜公因近望终南山而思自身。

不少注评家都认为这首是六二分截的, 张性认为《秋兴》的后五首都是六二分截, 上文已表。王维桢《杜律颇解》:“此篇借周汉神仙事为言, 上六句总言帝坐蓬莱宫, 神人来降, 群臣咸睹之意, 末自叹也。”张《杜工部诗通》:“言蓬莱宫对南山而起, 有承露之盘, 高在霄汉, 是以东西瞻望, 为仙人往来之地, 天子端拱于云、日间, 以受群臣之朝, 恍然上帝之居也。斯地也, 我昔尝几回侧于朝班矣, 今一卧沧江, 徒惊岁晚, 安能复到耶, 所以深致其恋阙之怀也。”朱鹤龄《杜工部诗集》注直引张性六二分截之说。吴见思《杜诗论文》则以“`”符号标此诗是六二分截。黄生《杜诗说》“:前半只了得`对南山' 三字, 五六方贴`蓬莱宫' 叙及早朝, 结故以`点朝班' 三字挽之。”陈廷敬以六二为截, 上文已论及。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前六句直下, 皆言昔之盛, 第七一句打转, 笔力超劲。”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前六句用笔宏伟壮丽, 既可见当年朝省仪仗之盛, „„而尾联结以`一卧沧江' 慨`朝班' 之不再„„”

以上各家, 朱鹤龄引用张性之语, 此不赘言。王维桢云“上六句”、“末自叹” , 六二分截可知也, 杨伦亦然, 吴见思更毋庸解说了。张则先从首句蓬莱宫说起, 言霄汉、言东西瞻望、言天子端拱于云日之间, 皆一气呵成, “斯地也”是转折说杜公感受, 因此看其串讲可知是六二分截。黄生谓前四句扣首句“对南山”而写, 五六句扣“蓬莱”写早朝之景, 可知亦自四句分截分析此诗的。至若陈廷敬, 如上面所析,他认为杜甫《秋兴八首》的第四、五、七、八首都是六二分截的, 此第五首正是其中之一。叶嘉莹谓“前六句”、“尾联” , 故其对此首的析述结构是上六下二。

此诗当是六二分截, 首句写远望之角度, 次句向上望, 三句西望, 四句东望, 五、六句从想象中近望圣颜, 凡此六句俱言昔日宫阙之盛, 其总体情感是喜。后二句言今, 杜公之描写角度返回夔府, 自谓独病卧峡江, 忽觉秋至而惊岁晚, 自叹不知有没有机会立于青琐门外, 再列奉朝班呢? 此二句的总体情感是悲,与前六句相反, 这也是其分截之由。仇注曰“上四,记殿前之景” , 既云殿前之景, 则当包括颈联“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 , 因为包含前四句之远望和颈联之近望, 殿前景方完整。而末二句当是言入朝而不得也, 实不必如仇注从四句分截。

(六)《秋兴八首》其六

瞿唐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仇注云:“六章, 思长安曲江, 叹当时之游幸也。上四, 叙致乱之由。下四, 伤盛时难再。瞿峡曲江, 地悬万里, 而风烟遥接, 同一萧森矣。长安之乱, 起自明皇, 故追叙昔年游幸始末。”胡震亨《杜诗通》所附奚禄诒原批谓与仇氏意见相近:“`花萼'句, 承曲江;` 芙蓉' 句, 此句转下, 下正入边愁也。”又奚氏批颈联曰“:从盛满说出衰残,下联可接。”观其谓颈联是转, 又谓尾联可接颈联, 且是前四后四分论, 当是从四句分截。惟奚氏以下四句正写边愁, 谓长安看似风光, 实却衰残,则又与仇氏以下四句惜盛时难再之持论相异。亦有以此诗作二四二分截的, 王维桢《杜律颇解》谓:“此思曲江而作也。昔明皇广花萼楼, 筑夹城入芙蓉苑, 故曰通御气。公在夔, 为西南边徼, 故曰入边愁。珠帘绣柱, 言芙蓉苑中宫殿。锦缆牙樯, 言天子泛舟之象。末二句思归长安, 意在词外, 所谓不露脉骨也。”王氏以第三句写芙蓉苑之夹城;第四句正点芙蓉苑;第五句写苑中宫殿;第六句言天子泛舟, 其当亦指天子出芙蓉苑泛舟也。因此其中四句皆涉芙蓉苑, 且专指天子而论述, 又谓末二句思归长安, 则其意应为二四二分截。浦起龙《读杜心解》曰:“此诗开口即带夔州, „„次句钩锁有力, 趁便嵌入`秋' 字, 何等筋节。中四, 乃申写`曲江' 之事变景象。末以嗟叹束之„„”当是以二四二分截无疑。

更有二六分截者, 黄生《杜诗说》:“三四, 首藏`初时' `后来' 四字。五六应三句、七八应四句, 又总挽首句。”)黄生意谓三句暗藏“初时”二字,四句暗藏“后来”二字, 即谓:初时“花萼夹城通御气” , 后来“芙蓉小苑入边愁”;然后五、六句应三句,七、八句应四句。那么后六句就是一个整体, 故黄氏乃以此诗为二六分截。陈廷敬《杜律诗话》云:“此章, 曲江也。上下四章皆前六句长安, 后及夔州, 此章在中, 首二句便以瞿唐、曲江合言, 亦章法变换处。然已下只言曲江, 不言瞿唐, 以详于首章故也。”(第10 册, P82)陈氏解说虽未如黄生般仔细, 但也是二六分截的。

与以上五首一样, 《秋兴》其六以六二分截居多,除张性《杜律演义》和朱鹤龄《杜工部诗集》注明言六二分截外, 吴见思《杜诗论文》则以“`”符号标此诗是六二分截。方东树《昭昧詹言》:“凡六句一气。首二句正点。中四句虚写曲江景物, 浅深大小,远近虚实。末句兜回, 收全篇„„”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回首歌舞, 既足以回抱上文, 自古帝王, 又起下章汉武„„”[可见,张性、朱鹤龄、吴见思、方东树、叶嘉莹都是以此诗为六二分截的。

笔者以为杜公《秋兴》其六当是六二分截, 从结构言之, 首句点曲江, 次句点秋, 其后四句乃想起当年皇帝经过复道来回于花萼楼与曲江之间, 然后芙蓉小苑陷入国愁边难中, 于是苑内的珠帘绣柱只剩黄鹄徘徊不去, 锦缆牙樯也只能惊起白鸥, 一片凄凉景象。四句俱扣首句“曲江”之地、“素秋”之时作铺展而言想象中的曲江秋景。最后以末二句叹惜盛时不再之秋兴作结, 则前六言“秋” , 后二言“兴”可知。仇氏谓“下四, 伤盛时难再” , 此以末二句言足矣, 岂需以五、六句“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之衰景言之。且仇氏说“上四, 叙致乱之由” , 又说“长安之乱, 起自明皇, 故追叙昔年游幸始末” , 则明皇昔年游幸之始末应该包括此二句, 盖天子出游之威盛若不以此二句言之, 而首二句又未言及游幸, 怎能单靠“花萼”联就“叙致乱之由”了?(七)《秋兴八首》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仇注谓:“七章, 思长安昆明池, 而叹景物之远离也。织女二句, 记池景之壮丽, 承上眼中来。波漂二句, 想池景之苍凉, 转下关塞去。于四句分截, 方见曲折生动。”对于仇氏以此诗为四句分截, 暂未见有相同意见者。方东树《昭昧詹言》认为是二四二分截:“思昆明池。中四句分写两大景, 两细景。收句结穴归宿, 言已落江湖, 远望弗及„„此`渔翁'公自谓, 乃本篇结穴。”其意当指首两句点昆明池, 中四句中织女石、鲸鱼石写大景, 菰米、莲房是细景, 收结两句说自己远处江湖, 孤身嗟叹而已,故明显是二四二分截。叶嘉莹谓:“盖此二句(首联)乃承上章`自古帝王州' 而来, `在眼中' 自当指汉武之`旌旗'。”又谓:“夫此诗中二联铺叙虽盛, 然观此联所用`虚夜月'、`动秋风' , 及下联`漂'、`沉'、`冷'、`坠' 诸字, 自仍以写衰景为是„„”复曰:“观此一联(尾联)不过慨昆明之阻绝,己身之流落„„”看叶氏之铺排, 以中四句为一整体析述其景之盛衰, 当是二四二分截。

历来注评家认为此诗以六二分截较多, 除张性和朱鹤龄外, 王维桢曰“此诗:, 前六句咏池上寂凉之景, 末二句言已阻绝而不得见也。”《杜诗通》所附奚禄治原批:“中四句,是池中原有者,但今非盛时,惟虚夜月、动秋风而已。'“王嗣爽《杜臆》:“汉武将征昆明夷而凿此池以习水战,亦前代帝之雄略也。故首及之,而谓族旗犹在眼中。且织女、鲸鱼,铺伟丽,壮千载之观;魏米、莲房,物产丰饶,溥生民之利。予安不思?乃剑阁危关,滚通鸟道,欲归不得„...钱谦益《钱注杜诗》:“帝则日武帝。织女石鲸,莲房孤米,金堤灵沼之遗迹,与戈船楼格,并在眼中。„„末二句正写所思之况。吴见思则以“‘”符号标此诗是六二分截。}”陈廷敬以六二分截,上文已提及。浦起龙《读杜心解》:“此诗起云‘在眼’,可知皆就身亲见之设想。

三、四,切‘昆明’傅彩,五、六,从‘池水’抽思,一景分作两层写。„„故结到‘夔府’,不复带‘秋’也。“杨伦《杜诗镜锉)在“织女”联旁批:“二句池畔”,“波漂”联旁批:“二句池中”,又“露冷”句下小字夹注:“按:中四句特就昆明所有清秋节物,极写苍凉之景„...以上共十家,张性、朱鹤龄、王维祯、吴见思之说甚明晰,陈廷敬认为(秋兴》其四、五、七、八首均为六二分截之说甚明。奚禄治原批谓中四句是池中原有者,其既云中四写池,即意谓此四句扣首句“昆明池水”而舒展,则当是六二分截。另外,观王嗣爽之铺叙,因前六句而不能不思,故言杜公“予安不思”,末二乃欲归不得之感。钱笺先论前六句景况,继云“末二句”,亦六二分截。浦起龙云三、四句切首句之“昆明”,五、六句扣首句“池水”,又云“结到夔府”,则六二明矣。杨伦谓三、四句写池畔,五、六句写池中,而此池即首句之“昆明池”,故亦为六二分截也。

笔者以为此首当以六二分截为是,事因三句织女石在夜里欲织作而成虚,四句鲸鱼石在动荡的秋风中屹立不动,俱写池畔之景。五句前米在池浪中漂浮,将如乌云般沉到水底,六句满池荷花承着冷露而坠下粉红,均写池中景。因此这四句是扣着首句昆明池和池水来写的,且此等景致又是第二句眼中能见之象,但却全不是眼前实景,而是想象中的景物。最后两句则回到夔府山川,只有一条鸟道能通往秦地,而此隔绝之地则空余杜公自己一老翁而已,乃是眼前景,与前六句想象之虚景成对比。换言之,前六句是想象中长安秋景,末二句复以夔府真实秋景作结而含孤凄之秋兴,足见杜公铺排之细致。仇氏谓“织女二句,记池景之壮丽,承上眼中来”,但又谓“波漂二句,想池景之苍凉,转下关塞去”,既云五、六句想池景之苍凉,则此联当自第一句“昆明池”而来,又如何转下关塞去?况且关塞是夔府山川,五、六是池景的话,则属长安昆明池景,实不可云“转下关塞去”,其谓“四句分截,方见曲折生动”,其实六二分截,一力扭转,亦甚曲折生动也。

(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遥迄,紫阁峰阴入澳故。香稻啄残鹅鹉粒,碧梧栖老凤夙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曹干气象,白头今望苦低垂。仇注:“八章,思长安胜境,迎旧游而叹衰老也。香稻二句,记秋时之景,连属上文。佳人二句,忆寻春之兴,引起下意。仍在四句分截。”吴见思

亦以“‘”符号标此诗是四四分截。方东树日:“起点明地方。三四景。五六与‘云移’同;以七八结五六,与第五同。“则知其谓四句分截也。

张艇和浦起龙则认为此首是二四二分截,张艇《杜工部诗通》:“言适淡破之路,浸淡酸之山,今自皆在,而我乃不得复游其地也,因忆其景物之丽及游人之盛。如此,我昔彩笔之作,„„今白头吟望.....浦起龙《读杜心解》:“

一、二,罗列安诸胜,皆身所历者。„„‘彩笔’句,七字承转,通体灵动„„或疑此首中四不黏秋说,便脱却矣。殊不知作者于此,偏将当日京华,写出春夏丽景,末但用‘吟望’、‘低垂’......以上二家,张氏“因忆”之前是说杜公不得复游淡破之地,乃思淡破之因,“因忆”之下乃思及其地景物之丽、游人之盛,乃思淡破之实,所以中二联是以所思之物和人作整体。最后张谓杜公唯有低头吟望。从上可知首二句是思之因、中四句是思之实、末二句是思之果。至若浦氏,先言首二句,复专论中四句,又谓第七句转下,可知其是二四二分截析此诗的。

认为是六二分截的甚众,张性、朱鹤龄可不赘言。王维祯曰:“首四句,意镁破之景。第三联,追言淡破之事。彩笔,言赋诗也。„„吟望,言望淡破。奚禄治原批“以第七句缴完上六句„„七句乃追献赋事。:”王嗣爽日“而淡酸在邹,:则知昆吾、御宿透迄皆在故时上林苑中。地产香稻„„林茂碧梧„„佳人春问„„仙舟晚移„„非帝王之都何以有此!„„今时事已非,身亦白首,且吟且望,望而不得,垂首,自悲而已。黄生在“香稻”联下小字夹注曰:“承首句”,“佳人”联下小字夹注曰“:承次句”。又谓“:三四咏景中之物,五六咏景中之人。"陈廷敬以六二分截, 此不赘述。叶嘉莹谓:“`彩笔' 一句写昔游之盛, 层层高起,`白头' 一句写今望之悲„„且《杜工部诗通》之奚禄诒原批)既云七句缴完上六句, 而上六句乃写陂景物, 则`彩笔' 句仍当指昔日游陂之诸诗作为是。”

张性、朱鹤龄、奚禄诒原批、陈廷敬以为此诗是六二分截之意俱甚明, 叶氏认同奚批, 亦知其认为是六二分截。至于王维桢, 以首四句言陂之景、五六句言陂之事, 末联“彩笔”二句言想望陂之情, 则其意当是以前六句言景事, 末二句谓身处夔府抒想望之情。而王嗣, 观其先铺说陂之所处, 复言陂中之香稻、碧梧、佳人、仙舟, 六句均讲帝王之都,末乃谓杜公抒白首吟望之感, 则王氏乃六二分截明矣。黄生谓此诗三、四句承首句, 咏景中之物;

五、六句承二句, 咏景中之人, 则其视前六句为一体。

就笔者言之, 《秋兴》其八是六二分截的。因为首联杜公忆述自己曾经取道昆吾、御宿游赏过紫阁峰下之陂湖, “香稻”一联忆陂之景、“佳人”一联记到陂游玩之人, 两联俱扣第二句“陂”二字。末联彩笔句收上六句, 扣《秋兴》之“秋”。杜公说自己以前曾以彩笔写下包括陂在内的长安美景, 但如今空有望而不见, 白头低垂之感了, 同时亦总挽前七首, 盖前七首亦彩笔之作也。末联彩笔今望之悲,既是扣《秋兴》之“兴” , 亦是八首之总兴, 总扣秋兴之题。仇氏谓“佳人”二句是忆寻春之兴而引起下意,当是指忆寻春之不得而想望低头之意, 这没有说错,但杜公所想望者, 还有第三、四句的秋景, 故前六句当是一截, 俱是陂之景, 末二句是想望长安而不得之情, 亦当是一截。这里杜公其实在叹息, 不仅是秋景之凋残, 春景之翠丽, 俱为其彩笔曾经营处, 惟如今春丽秋残已不能再至, 空得白首孤身矣, 如此写法, 倍加其凄惨之意。

三 结语

本文先引述仇注杜律时有关四句分截的说法,以见其理论根据;然后配合《秋兴八首》的内容和各杜诗注评家之见, 与仇注比照参看, 对每首章法逐一分析, 并且作出笔者判断, 从而得出以下总结: 仇氏认为《秋兴八首》都是从四句分截亦有其道理, 他的分截标准主要有四种:其一, 以事景情作分截单位, 如《其一》、《其三》、《其八》的上四是写景、下四是抒情, 《其五》之上四写景、下四叙事, 《其六》之上事下情。其二, 以时间的先后分截, 如《其二》的上四初夜, 下四夜深。其三, 以情感的伤与忧分截, 如《其四》之上四伤昔日、下四忧将来。其四, 以景之壮丽与苍凉分截, 如《其七》上四壮丽, 下四苍凉。他觉得这样“四句截界, 方见章法也。”

他这些标准其实没有问题, 只是他认定八首必定从四句分截就往往会忽略了诗句间的映带关系,例如其中六首的中间四句其实都是分顶首联的。《其一》中四句分顶首联“巫山巫峡” , 《其二》中四句分顶首联“夔府”、“京华” , 《其四》中四句就首联“似弈棋”及“不胜悲”展开, 《其六》中四句自首联“曲江”、“素秋”作伸展, 《其七》中四句顶首联“昆明池水” ,《其八》中四句扣着首联“陂”作铺写, 凡此, 倘若从四句分截, 则会割裂了以上各诗前六句为一单位的映带关系, 而这种前六后二分截方式是《秋兴八首》的主要章法分节特点。

除了诗句间的映带关系外, 从仇氏的四种分截标准亦能得出六二分截的结论, 例如《其二》前六句是兴、后六句是秋,《其六》前六句是秋、后六句是兴,《其八》前六句是景、后二句是兴, 以上都符合仇氏第一种以事景情作分截单位的标准。而《其三》前六句的情感是喜, 后二句的情感是悲, 这就是仇氏第三种以情感作分截的标准。最后, 用仇氏第四条以景分截的标准观之,《其七》上六句是想象之景, 后二句是实景, 那么也是六二分截了。我们还可以用地域作标准来为诗句分截, 正如张性所言:“自`闻道长安'以后五首皆以前六句始终长安之事, 而末叹其在异乡不得归耳。”此分法甚简单直接, 得出了《其四》至《其八》是前六后二分截的结论。

笔者以为,八首之中,只有《其三》是从四句分截的,仇氏及本文所引八位注评家的看法都一致。除此以外,其余七首都应从六二分截。同时笔者以为不同的诗应该有不同的分截标准,包括:诗句间的映带关系,仇氏的以事景情、时间先后、情感的变化、景物的不同的四种标准,以及地域的不同等,甚至可以集合以上各种标准,不宜一概而论,如仇氏般认定杜公《秋兴八首》全是四句分截,认为杜公七律七成以上是四句分截的说法恐怕还可斟酌。

第二篇:5、秋兴诗八首

《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知识点

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基本技能

学会如何赏析一首诗 重难点

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进入正课:

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鉴赏诗歌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所做的介绍,鉴赏诗歌。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明确:

1、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1、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3、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4、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

5、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6、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艺术技巧:

1、对偶 颔联

颈联。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第三篇:《杜甫诗秋兴八首》教案

《杜甫诗秋兴八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点读法。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3、近体诗知识(1)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4,诗歌鉴赏指要(1.)基本要求:

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

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二、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

孤独抑郁。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问: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问: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

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篇:诗词类《秋兴八首其一》试讲稿 -

人教高语试讲模板——词《秋兴八首其一》

(轻轻敲门三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

我是今天B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秋兴八首其一》 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我们学过不少关于秋的诗歌,还有多少印象?(整感)

首先我们听一下这首词的配乐朗诵,初步感受文本:,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的走进文本。首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文本,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疑惑,请批注在旁边。

好,开始,五分钟时间。

时间到,大多数同学都读完了,注意字词读音:⑴故垒[lěi] ⑵纶巾[guān] ⑶强虏[lǔ] ⑷华发[huā] ⑸酹江月[lèi]。谁来谈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这位同学第一个举手,你来试一试!好,请坐!我们一起来给这位同学的回答评价一下:他概括的比较全面,不足之处在于不够简洁。我们一起来帮他把答案删改一下,一起来说:。

概括要做到全面而简洁,找全要点之后进行必要的删改,还真是概括的法宝。同学们以后可以在学习中注意运用。

下面请同学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思考一下,关于文本,你还有什么疑问么?看谁的问题对我们深入文本最有价值,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样,五分钟时间。

好,时间到。

哪位同学来试试?最后排的那一桌,你们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好,请坐,你们俩不仅有一双慧眼,还匠心独运。为我们品读文本提供了一条思路:美景是什么样的美景?英雄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情是什么样的豪情?

接下来,我们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走进他景,走进他人,走进他情!

回顾诗歌鉴赏之“四抓”“三么”:

1、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

2、抓作者: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

3、抓诗句:(三么: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意象/意境、技巧、情感„„

4、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 „„)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 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进入正课:(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鉴赏诗歌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所做的介绍,鉴赏诗歌。

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然后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活动:自读,讨论

课堂活动过程:

提问1:题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2:诗句的字面意思 提问3:诗中出现的意象。(客观景物+主观情感=意象 意象+意象+„„+意象=意境)

提问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

提问5: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6:诗歌应用到了哪些艺术技巧?

明确:

1、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诗句意思:清冷的白霜打落了枫树叶,巫山巫峡上景象萧瑟阴森。江上波浪滔天,山上浓云垂地。又见菊花开了,泪水忍不住又落下。系船上岸,心中又涌起了思想之情。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暮色中,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

诗中的意象以及其含义:

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火红艳丽,暗指曾经辉煌的盛唐。“凋伤”意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衰败。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1、“白露”,八月份的,八月份有中秋节,秋天,因此有想家的感觉。

2、巫山巫峡气萧森:“气萧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把“伤”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这两个字换一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出来?

明确: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3、提问:那我们说这里的枫树林会不会是杜牧《山行》里的枫树林呢?这里的“红”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红色呢?

明确:暗红、缺乏生命气息的红„„

4、提问:这样的红与后面一句“巫山巫峡气萧森”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颓废、凄清、甚至是缺乏生命力的一种气氛。

㈡巫山巫峡气萧森

提问:你认为诗中的“气萧森”指什么?

明确:萧瑟阴森。指唐朝安史之乱后的衰败的气象。

小结: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三、江间波浪间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江,山。暗指国家)1.提问:也就说波浪在涌,他的心情也有涌动。那他的心情为何起伏不定?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进行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阴暗、阴凉的气氛,不是很平静,山被云雾围绕,这里反映出作者的心情是很悲伤的,也是很沉重的。

2.提问:结合背景的话,会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明确:这首写于公元766年归家的途中,但是之后的几年他都没有回到家,诗人在外流浪了好几年。此刻,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江上波涛滚滚,不平静。塞上风云变幻,也是不平静。整个天地都处于不平静当中。意指唐朝整个江山都陷入了战乱,战争风起云涌,国家不平静。

四、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开了两次,回家的事情等了两年,两年了想回家都未果。“泪”的意象,这“泪”应该是“丛菊”掉的眼泪。这让我们想到了杜甫《春望》中的一句诗“感时花溅泪”,人在很悲伤时景物带给人的感受。那实际上不是景物在流泪,而是诗人自己。

提问:诗人为什么不选择“残菊”而选“丛菊”呢?我觉得应该把“丛菊”改成“残菊”,你以为呢?说说看,要讲出理由的。

明确:菊花开得这么茂盛,相较于诗人的身世飘零,就显示出他的凄苦之感。而且“感时花溅泪”,花得这么茂盛,在诗人的眼中却是在掉眼泪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诗人一种心境。而且白露时节,菊花是开得十分茂盛的。

五、孤舟一系故园心:“孤”形单影只,思念故园,更令人觉得哀伤。“一”一直思念家园,然而国家战乱,故园还会安好吗?悲凉由此产生

提问:哪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他急切地想回家?

明确:“系”。这里的“系”有双重含义,虽然这里说“系”的是舟,但实际上这个“系”牵念的是自己的“故园”。也就是说,自己的“心”牵念的是“故园”,而能让自己回家的舟却是“系”在岸边,舟在此,心在故乡,形成了一种反差。

提问:那么“孤舟”是个怎么样的意象,你能否想象一下它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中?

明确:一只小船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提问:这一只孤舟处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凄凉,而且飘零,一条小船在波涛之间起伏,有时甚至有被波涛吞没的感觉。

小结:兼天涌的波浪不是更能突出孤舟的渺小与脆弱?江面是如此的波涛起伏,又是如此的宽广,一条孤舟系于岸边,是不是更能给人一种脆弱、萧条、残败的感觉?大家一定要拓宽想像的思路与空间。

六、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又是一年将尽时,同时又是一天的结束时,在这样特殊时刻,在外漂泊已久的游子更加思念故园。然而国乱如此,家还会存在吗?诗歌到这里。虽然诗中没有一个“愁”字,那种浓浓的愁,那种国破家亡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明确:“暮”即“黄昏”,太阳落山了,虽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加上天气寒冷,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做衣服,心里还是很温暖的。这样子的一种感觉更能和作者那种不能回家的悲凉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结:就是说,大家都在为冬天做准备,做寒衣,而作者只有一个人,而且身上穿得很单薄。这种单薄更能显示出“凄凉”的心境。

提问:刚才讲到秋天,起风了,大家都在做衣服,而诗人衣着单薄,显得分外凄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暮砧”啊?我们在《说木叶》中有一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是不是?那么,这个“寒砧”与“暮砧”都带有什么样的寓意啊?

大家想想看“白帝城高急暮砧”是个怎么样的情景:夜晚到了,敲打洗衣石的声音一声急过一声,慢慢地由慢到快,这样的场景带给人什么样的感明确:山城这样高,但作者能清楚地听到敲打洗衣石的声音,四周很安静,而一声声的捣衣声,在这凄清的夜晚,敲击在空中也敲击在诗人的心中。

小结: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艺术技巧:

1、对偶 颔联

颈联。

具体:[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

[丛菊]对[孤舟];[两开]对[一系]

2、借景抒情

总结: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景,抒发了自己的家国之悲,羁旅之愁。

批注在课本相关文字旁边,同学之间交流。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我的试讲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需要擦黑板么?

第五篇:《秋兴八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1,巫山巫峡气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云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日泪5,孤舟一系故园心6。

寒衣处处催刀尺7,白帝城高急暮砧8。

注释

1.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两句写暮秋游子的思乡之情——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都是那么急急促促。农家妇女以悲痛的心情,拿起她们的裁尺和剪刀,赶制着给征戍人们御寒的衣服。清凄砧声,烘托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参考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

赏析:

《秋兴八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律,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

下载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docx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仇注杜诗《秋兴八首》四句分截说析论.docx.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